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10篇)(2023年)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10篇)(2023年)

时间:2023-06-14 09:50:0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10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10篇)(2023年)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一

书中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李老师和学生间那种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不论是对“后进学生”的转化,还是对“优秀学生”的培养,李老师的爱无不渗透其中。李老师在培养优生时,首先就“优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了“优生”的培养方法,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指出: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

当一位老师开始真正爱自己的学生的时候,他就会凭借这种深深的爱,去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甚至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心血。正如他所说:“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忠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

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道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老师是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好好地去学习。李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我们当下很多教师忽略的问题。他说:“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这句话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光荣与伟大,也暗示了我们老师的使命和责任。

李老师的教育手记,让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内心的宽容,真诚的关怀,不仅仅是为了当一名好老师应该这样做,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爱的驱使,让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凭着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把幸福与快乐送达每一个孩子的心中。

在轰轰烈烈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李老师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把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踏踏实实地落实到位,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关心他们,了解他们。让学生愿意接近我们,愿意跟我们讲心里话。班主任也就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引导中赢得他们的信赖,竖立起威信。

我班现有人数为67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31人。我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个性心理。如自己的成长过程、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努力程度、学习潜力等,同时帮助他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经常介绍学校高手的学习情况,激发其参与竞争,追求更高的目标。在每次考试后,都对年级和班级乃至个人的成绩进行一次认真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看到差距和不足。帮助学生分析试卷,找出问题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学有目标。有一些学生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心态不平衡,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从而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我就及时找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分析得失。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及时进行思想疏导,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努力。使学生坚信,只要不断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二

看着《爱心与教育》,里面朴实的文字,一个个真实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无一不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李老师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一个个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汪斌父亲的鸡蛋;
与宁玮八年如一日的通信;
步行三十多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伍—建—你—好—”;
“后进生”万同的转化过程;
对一个个优生的用心培养;
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这些故事无一不向我们传播着李老师的一个信念——“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老师首先提出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李老师提到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读罢这一节,我深深地为我过去的教育观念而愧疚。我曾经非常笃信老师必须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定的威严,学生就必须要尊重老师。学生一看到我就马上安静下来,我曾经为这一点多么地自豪“看我把这些小家伙治得多好”。可是开心过后,我却深知,他们只是怕我,而不是敬我。做了妈妈以后的我,重新站上讲台后,一件小事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

小女儿喜欢听歌,我每天都会在她精神好的时候给她听上一段轻快的儿歌。上课前的一段时间,我想学生上课很累了,就一些最新的学生感兴趣的歌,让他们轻松轻松。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学生给我的评价是:这老师真好,上老师你的课很开心。一节课下来,师生和谐,教学愉快。因此我更懂得了老师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应该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心与教育》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李老师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在每个父母的眼中,每一个小孩都是最棒的,每一个小孩都是带着父母满心的期待来到这个世上的。换个角度来说,我们老师如果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育一个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去选择教育方法。那我们的学生根本就不存在优生、中等生、后进生,每一个都是好孩子。那么你不论是用温和的劝导还是严厉的批评,让学生体验你那份挚爱和真诚,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与顽童打交道

“后进生”的转化,一直以来是令人头疼的事,“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
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李镇西老师对“后进生”万同转化的过程更像是一个惊心魂魄的传奇故事,最后万同成为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很特殊,成绩的好坏,一般和其他科目的成绩是没有很大联系的。其他科目的成绩不理想,信息技术这门的成绩也可能会很优秀。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是一个双差生,上课的时候从不注意听讲。后来我就发现,其实这个学生有时候还是能够完成我布置的简单任务的。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让我就他在前面给同学们做示范,虽然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不会做了,但是中间老师可以提醒他,告诉他,结果一堂课下来,他不但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为他已经在同学们面前露了一手。下次上课他还会争取下一次机会,现在他每堂课都上的很认真,虽然他其他科成绩不好,但上我的课总是争取做得更好。同时其他同学也会受到感染,因为连平时不认真的学生都在做,那他有什么理由不做呢?这时你不但使这个后进生得到了转变,连整个班的学习风气都得到了改善。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爱可以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甚至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他的一片爱心和殷切地期待时,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锻造卓越人格

温9月4日在北京35中学教师座谈会上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由此可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是教育迫切的任务。

“优生”的培养,“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李老师在培养优生时先就“优生”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了“优生”的培养方法,指出:激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有二: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
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优生比“差生”学习成绩好,常常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赞扬,他们的优越感与日俱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对优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但却忽视对优生的心理障碍的疏导,总认为这部分学生自觉性强、智商高,不用多管也能成才。

但是由于这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单调的生活、成长的烦恼,还有来自家长、教师及学生自身过高期望值等,常常会诱发这些学生的消极情绪,产生不良的心理现象。如果我们能对优生因势利导,不断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会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李镇西老师的一句句真诚的话响彻心头,在我心里撞起了千层浪。爱,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对教书育人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层的解读。

我读了这本书后,一定会好好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时不忘李老师的警句,把教育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三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这本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书中描述的故事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爱心,让我无比感动和崇敬。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永远是那么真挚。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教育是一种需要真情付出的劳动,唯独真心赋予学生,才会收获内心的感动。不同的老师对学生有不同的爱的表达法,有的如疾风骤雨,有的如细水长流。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这也许没错,但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让我们感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之中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李老师则不同,他给汪斌煮鸡蛋,给学生送生日祝福,和宁玮八年如一日地通信并一直鼓励她。由此可见,李镇西老师的爱是那么的真挚,因为贵在执着和坚持。作为一名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这样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实在是少见!这份教育手记,让我在感动的同时也不断的反思:如果我遇到这样一些难以管理的学生,我会有多少耐心来等待他们的转变,又会有多少爱心和毅力来对待问题的反反复复?想到这些,不觉感到自惭形秽。我以为我们应该用心去阅读,并且结合自己身的实践去读。

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且发自内心的爱,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李老师是真正地热爱自己的学生,正是这种爱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反观自身,作为一名英语老师,由于平常带的班比较多,平时与每个班的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刚工作时的还是满腔热情,但现在工作的繁忙与压力让我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曾经对学生的那份执着与牵挂,现在竟有些淡然。李镇西老师的故事让迷茫我又注入了清新的活力。我深深地感到成功的教育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爱的付出,这些要比知识的灌输重要的多,教师只有做到爱的付出才会有爱的回报,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

教育需要爱的付出更需要理性公平的教育方式。宁小燕的故事让我流泪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沉重的思考。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则认为他们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这是教育的可悲。

作为老师,我们在培养知识型人才的同时又要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我以为对于优秀生,我们不能只看重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不能以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判其他方面的发展。虽然优生的确在学习等方面表现得让人欣喜,但在他们身上同样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比如自高自大不团结同学、不尊敬师长、耐挫折能力弱等,甚至在个别孩子身上存在心理缺陷,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却被我们这些教育者忽视了,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差生,我们应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善于发现每个后进生的身上的优点。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今后我希望自己能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为班集体作出贡献,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只有这样各种“个性+特长”的学生才会不断涌现,社会所需要的成功加智力的人才才会层出不穷。

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和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很大关系。正是这份使命感促使李镇西老师从参加教育工作起就边教学边不断地阅读教育理论书籍,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起初他读得最多的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可以说这些阅读给了李老师深远的影响,才使李老师学以致用,不断完善自身。看了李老师在引言中写的他的教育思想历程,我惊讶李老师哪来的那么多时间去读书。其实读完之后也不难明白,正是由于对教育事业的这份执着与热爱,他乐意把自己宝贵的点滴时间都用在了阅读和教育事业上。回想自己,真是惭愧,每次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为借口,放弃为自己充电。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也要继承这份光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知识,提高自身。最为重要的是运用所学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真正用自己的责任和爱心搞好教育工作。

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教育和爱是分不开,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真诚的赞叹,热情的鼓励,无私的爱心,因为它们会如春风细雨般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灵。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我也会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自己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四

读《爱心与教育》时,内心受到很大触动,引发了很多共鸣,读到共情处或思考处,随手写下一句话,算是读后的痕迹,有以下几点:

1.教育为何

我们做教师的,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最满意的回答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与众不同。”尊重个性,顺势发展,才会有更多的独特性。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接

学生的很多问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要追本求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做好家校沟通,如果能适当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就更好了。

3.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当学生出现问题了,先不要忙着指责学生,要先反思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重新构建去弥补。

4.情感是基石

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教育要充满人性人道,开启智慧前,先要开启情感。

5.给孩子留下什么

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一年或几年里,该给孩子们的未来留下怎样的生命记忆?我们是否在为孩子们的未来做打算?是否为了他们未来的幸福在做教育?

6.材料保存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都有故事发生,要养成收集保存资料的习惯,让这些材料成为我思考、研究的基石。

7.爱学生,也被学生爱

一名好教师不仅仅是教出的成绩好,还要被学生爱,学生离开后,能经常想起你,想起你时是满满的幸福,那这样的老师才是幸福的,才是成功的。

8.何为教育的真爱

《爱心与教育》出版后,便生发出了“爱心”牌教师,那什么才是真爱呢?那便是智慧的爱。有温柔对待,也有严格要求,有敞开心扉,也有默默等待。

9.何为教育本身

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儿童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是任何教学大纲都没有做出规定的。

10.放眼未来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上进的人。那么从学生时代起,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教会他们始终不渝地追求真善美,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别人,努力拼搏奋斗。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五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爱能创造新的奇迹!爱能创造教育的辉煌!

近日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别人","我们应该扩大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来回报这个世界的。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悉的文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舒展中流动着智慧……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一个教师,能够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已经相当不易了,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能够有丰厚的理论素养,能够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意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凤毛麟角!

《爱心与教育》应该怎么读,我以为,应该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镇西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感受很多,难以一一述及,这里选两则印象最深的故事和一点思考,算是给自己交上的一份沉重羞愧的答卷。

《爱心与教育》最能打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是宁玮带给我们的感慨,还是对伍建的那份爱传递给我们的感动,都是,但是最能打动我的,毫无疑问,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师"制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这样地对待一个学生,难!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们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这么一问,羞愧无比!后进生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一路阅读中,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也会如李镇西老师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谈心,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太多的反复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

如果说万同勾起的,是我心中永远的自责与痛,那么宁小燕,则给了我一份沉重的思考。宁小燕的故事让我流泪。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这样的惨剧?在我眼里,宁小燕是一把刀子,划开了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伪善"面孔!宁小燕以伪为真,活在一个虚幻的纯净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注定要破灭的,这是宁小燕的悲剧,更是对教育的控诉。我们的教育,从来不乏善,不乏美,而唯独缺少的是一份真!我们的德育不是教育人的,而只是负责对万千现实进行议论,解释,树立无数无人瞅一眼的石像。而在今天,宁小燕们越来越少了!因为一个孩子,当他小学的时候,他可能就不会轻易相信什么了。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悲剧,比宁小燕更让人感觉到悲哀。当正直被嘲笑,当美好被毁灭,当真诚被欺骗,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武汉大学生卖淫案,艺校学生夜总会实习事件,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伪善的教育,如何导致道德的大规模塌方!读李镇镇西老师的文章,让人震撼也让人忧虑!教育,不仅仅要从善开始,更要从真开始。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了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了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李镇西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爱有所不同。我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过对学生的爱。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有施恩式的爱,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这当然也没错,但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而李老师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这是整部书中我最以为然的结论!所以李老师的爱是建立在真正的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是真正平等的爱,发自内心的爱,不含任何杂质的爱,而更重要的是,这份爱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互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当看到学生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时,那一刻,难道不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幸福吗什么叫享受教育?这就叫享受教育!而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获益,提升自己的时候,他收获的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一点,李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所以,在爱心的背后,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甚至有对学生必要的惩罚。而李老师广博的知识,深厚的修养,更使得李老师的思考超出一般成功教师,而进入到了对教育本质,特别是德育本质的思考,所有读过这本书的同行,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李镇西老师出发,传送这份珍贵的薪火,走向真正的教育,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六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记一”里,李老师所具有的一颗童心令我仰慕,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更是令我震撼!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一直关注高考落榜学生宁玮……令学生感动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师者崇高的师德风范,然而李老师却把这一切说成是“在还学生的债”,这是何等的高贵!

《爱心与教育》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辞藻装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全是记载着李老师与他的学生们之间发生的最平常的事,可这些事又极其的不平凡!给学生送上生日祝福,为贫困学生捐款,这些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做过,可是有几个能像李老师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而且我们有几个能做到像李老师这样对学生是一种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爱呢?大多时候,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所谓“爱”,是否建立在某种“功利性”的成分上呢?这些值得我们好好地去反思。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个人都是一块璞玉,如果你不经过一番“精雕细刻”,就算你天赋多么的高,也不可能变成一块玲珑剔透的好玉。这是我看《爱心与教育》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得出的最深刻的感悟。我的思绪带进了我们班的小班长身上……

放学了,孩子们陆陆续续背着书包离开教室,我也准备去办公室,子俊却把我叫住了,可爱的小男孩,尽管是班级中的捣蛋王,可是我很喜欢他,天资聪颖,活泼可爱,瞧他神秘的样子,我问他有什么事,他却示意我站到教室门口的那个角落里,还是一副老样子,嘻嘻地笑着。我亲切地对他说:“孩子,说吧!”他双脚不停地搓着地面,天真无邪的双眼看着我:“老师,班级里安排两个班长行吗?”我肯定地回答了他。“那……老师,我能当班长吗?我想当回班长呢!”我心里尽管格登了一下,但我答应了他,他鼓足勇气对我说,我能打击他的`自信心吗?但是我如果马上让他当班长,同学们会接受他吗?其他任课老师会满意吗?说起我们班级的课堂纪律,所有的老师对他都摇头。

我拉着他去办公室,他的小手紧紧攥着我的手,我的心暖暖的。我爱牵孩子的手,小时候老师牵我的手我觉得真幸福,我也想把我的爱传递给我的学生。他用诚恳的眼神看着我,这次看来是认真的。也许这一次我能改变他,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蓬勃向上的子俊。我问子俊:“平时,老师和同学们推荐的班长具有什么优点?”他想了想回答了我,一会儿就低头不语。我把他拉到我的身边,我猜他对自己没信心了。我在他耳边低语:“好孩子,别泄气,你有机会,老师会等待!”“真的?那就是说我还能当班长!”他喜出望外。

从第二天开始,我在各方面帮助他,鼓励他,提醒他,每天放学后都会耐心地跟他交流一次他一天的学习、思想、课堂表现。这一切,同学们都没有觉察到。慢慢的,子俊变了,跟以前判若俩人,老师和同学们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评价越来越高。他的红花本上也开满了鲜艳的小红花。在学期第二次评选班干部时以最高的票数摘取班长的桂冠。他兴奋得蹦呀跳呀:“老师,我成功了,我终于当班长了!”我激动抱起了孩子!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陶行知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手记四“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中用自己的行动很精辟地诠释了这个观点。

徐茵是我们班的漂亮女孩,她有舞蹈天赋,幼儿园时一直在学舞蹈,一年级学了一年的拉丁舞,可是现在她嫌苦,不管父母和老师的反对坚决放弃。舞蹈老师深感惋惜。学习上也是如此,作业丢三拉四,听写词语紧皱眉头,做作业时叫苦连天,尽管我耐心跟她沟通,可这对她来说都无济于事。她的惰性导致她成绩不理想。这次元旦文艺节目表演,我们班级的是器乐合奏《亲亲茉莉花》,有十位同学伴舞,茵茵也是其中一位,她的舞姿最美。我一直夸奖她,让跳舞的几个同学以她为榜样。表演前为她换上精心挑选的旗袍,为她梳了最美的发髻,第一个为她化了妆。高挑的个儿,羞涩的表情,高雅的气质,真是太美了。当我为其他同学化妆时,她凑到我身边,悄悄地问我:“老师,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轻轻地告诉他:“因为老师喜欢你,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呀!”她恍然大悟的表情,后来一直坐在我旁边,看我给其他同学化妆,还不时给我帮忙呢。我心里暗喜着。精彩的表演让我忘却了排练的辛苦。演出结束后,她第一个奔到我的身边,我马上竖起大拇指,夸她:“好朋友,你的表演真出色!”听我叫她好朋友,她开心地笑了。

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只要我们单独相处在一起,我就叫她好朋友。课堂上她会不时传递着她的笑脸,常常听到她响亮的回答,作业不再偷懒,书写端正了,我利用课余时间给她补课、讲故事、一起学英语,我俩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她把苦恼向我倾诉。单元测试里要求写一篇写人的习作,写一位班级里亲密的伙伴,写一件俩人之间值得写的事,同学们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开始写作,都写了班级里的同学。可她却写了一篇《我的朋友周老师》,从没见过她写得这么真挚感人的作文,以前总是三言两语,草草敷衍了事。可今天她却另要附页,她把我鼓励的话记得一清二楚,三年级的孩子呀,刚刚练写作,却能通过习作表白心声。我知道我们的友谊在不断升华,我知道茵茵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会再停滞不前,一句朴实的“因为我们是朋友”,是一盏帮助她远航的启明灯,她还跟我说,想继续去学拉丁舞,她要把最好的舞姿展示给我这个好朋友看。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七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能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是,我以为他们的精髓是一致的,那就是——爱即教育。

李镇西老师说:“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什么样的人才“富有人情味”呢?我认为是一个怀有仁爱之心的人。

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她们的情感世界。课堂上,看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高时,我会因势利导,让自己变得时而可爱、时而搞笑、时而夸张、时而温柔、时而严肃、时而撒娇……让学生在我的角色转换中把枯燥的学习变得兴趣盎然;
课间,看到孩子们围在一起“高谈阔论”,我会加入到其中,和她们分享我的观点和看法;
饭后,看到孩子们在操场运动、游戏,我也会参与其中,和她们一比高下……在孩子们向我问好时,我一定大声地回应她们;
在气温骤变时,我会下意识地提醒她们增减衣服;
在他们因犯错受到批评之后,冷静下来的我会由愤怒又转为心疼,再找机会去安慰他们……

谁说小孩子不懂得感恩?当孩子们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爱,他们对我也特别的关心和照顾,时常跑过来安慰我,叫我不要太辛苦。倘若我上课的时候因嗓子不舒服而不能大声讲课时,她们会瞬间变得安静乖巧。如果哪天冲他们发了火,孩子们反过来会用小纸条、小插图、拥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我的爱。我和我的学生、我的课堂、我的课余生活都因为充满了“人情味”而变得丰富多彩。

李镇西老师在激励“优生”方面同样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1、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参入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质;

2、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挑战自我;
甚至有意识设置一些困难去“折磨”他们,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不光要战胜自我,更要超越自我。

为了更好的锻炼提升“优生”的能力,让他们引领带动更多的同学进步,我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1、举行“拜师仪式”,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简单的拜师仪式,让“小老师”更有成就感和责任感,“徒弟”们面对“小老师”的无私帮助和悉心辅导,也会更好的约束自己,奋起直追。“小老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辅导计划和方式,谈到了如何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怎样查漏补缺、不定期的和徒弟谈话、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他们的帮辅如此具体,如此用心。在“师徒结对”中,双方受益,于“小老师”而言,所学的知识得到再次消化巩固,还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于“徒弟”而言,有了一个亦师亦友的好伙伴,课上没有弄懂的问题可以得到“小老师”儿童化的补习,他们的讲授往往比老师更通俗易懂,因为他们用的是纯儿童化的语言。我的共同进步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2、把自习时间留给班干部管理。

每天的语文自习时间,如早读、午自习,班长或是语文课代表会把当天的学习任务写在黑板上,并坐在讲桌前维持纪律,在我值班或是处理其他事情的时候,也能保证学生学习任务明确,教室纪律良好。如果学习任务完成的不理想或是纪律糟糕时,我会佯装生气,找当值的班干部,让她们自己找问题,找原因,想对策,并对他们提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变“老师要我这样做”为“我应该这样做”、“我可以做的更好”。学生的管理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事半功倍。

在《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最后,李镇西老师说:“人不能没有原则,但要拥有自己的原则,首先必须学会感动。做一个善于感恩和感动的人!”虽然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是让我感恩和感动的人和事很多。

一日,我在改作文的时候,看到谢馨玥同学的文章,我特别感动,她是从红星小学转来的孩子,文中她记叙了两年前在红星小学发生的事情。那时我在红星小学任教,她还是个二年级的小姑娘,每到周四,我总会给住读的小姑娘梳头发,这样的小事被小姑娘深深记在心里,并感恩在怀。小小年纪竟有一颗感恩之心,着实让我意外和感动。

一天,我收到李想妈妈的微信,信中这样写到:李想告诉妈妈长大以后要当和朱老师、颜老师一样棒的老师!李想妈妈感谢两位老师对孩子的引导和对学生做出的榜样。家长能把我们对孩子的教诲和关爱铭记在心,说出这般感谢的话语,怎不让我惊喜和感动?

今年是我加入洛阳教育的第三个年头,在此,我要感谢洛阳教育的各位领导,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鼓励和引导;
我同样感谢与我朝夕相伴的前辈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和不吝赐教,谢谢你们对我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我也要感谢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谢谢你们的陪伴,正是你们的陪伴让我倍感温暖。我热爱教育事业,不仅仅是因为天真无邪的孩子,还因为洛阳教育这个温馨的大家庭。

《爱心与教育》叙述的是李镇西老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了我们身边很多老师的影子。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会不停地从教育家的论述中汲取教育的精华,我会不断地向身边的老师请教,虚心学习,保持对教育的初心,同时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这是我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的,李老师的文中没有教育的豪言壮语,也没有高谈阔论教育的真谛,他用学生的原话,真实的故事,真真切切地道出了什么是师爱,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李镇西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员,而我则是李老师的粉丝之一。看了其书好几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遍都在引发我的思索。

送生日礼物,学生收获满满的爱,老师也收获沉沉的爱。由偶然到必然,李老师把每一位学生的生日记在纸上,记在心里。生日礼物多种多样:书、文具、生日蛋糕、真诚祝福……每一样礼物都充满鼓励,都代表着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而这样纯洁无私的爱必然会赢得学生爱的回报。学生进步了,班级更和谐,更加充满了爱。这就是一种超越三尺讲台的魅力,这就是爱,真心拿学生当孩子待的爱。当学生家长对他说:“您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他却说:“那是因为你们的孩子对我太好了!”多么真诚,多么无私的语言啊,它深深得震撼了我的心灵。

把更多的爱投向后进生。李老师对后进学生特别关注,研究颇深,从产生的原因到具体的教育方法都一一罗列。纵观全文,其实最好的方法还是——爱。文章对后进学生万同的故事记载详细,从15个连载小故事中,我清晰地看到一个缺少爱、缺乏教育的孩子,李老师倾其所有精力去帮助他、感化他、教育他。不仅关注他的课堂,还关注他的家庭,甚至于私生活。慢慢地一步步地让这样一个既偷又暴还差,人人闻而骇之的学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最后成为了一名军人。试想:如果没有李老师的爱,万同会这样吗?也许早入社会,偷鸡摸狗,或许成为一个大恶不赦的混混,这是多么可怕!所以,没有绝对的黑暗,只要有爱,光明的希望就在前方。

“程桦、王铜”这些李老师班级里的优生的名字已经印入我心,看似不让人操心的优生,其实李老师也费尽了大量的心血引导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扬长避短,成为成绩、品德、人格上真正的优生。这又源于什么?爱。只要有爱,才会有教育。

和学生去旅游,给仰慕者回信……文章的故事太多太多,文中的爱太多太多……

手捧《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感觉自己就像和李老师在对话一般,让我有所思、有所悟,相信这些“谈资”可以成为我以后教育工作中的火花,我会以李老师为标杆,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好好努力,也谱写一曲属于我的《爱心与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九

1、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然而,有时候师生之间相互的感情并不一定有着明显的直接的“教育功利”目的。如果师生间建立起了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地把他们教好呢?”学生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育呢?”——那么,我们的教育便现出了成功的曙光!

2、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首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当我第一次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这段真诚的话时,我竟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一个享誉全球的大教育家竟然有这样一颗爱孩子的童心!还是这位我敬重的教育家,曾在一个春天,和他的学生们共同买了一条小木船,然后划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去探险。教育家写道:

“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巴甫雷什中学》)

3、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就是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4、以前我们不少教育者谈到教育,总是把学生当做空荡荡的容器,而所谓“教育”就是教师往这些“容器”里面装“高尚的思想”,装“美好的道德”。我在从教多年,和学生深入交往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其实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学生的心灵倒比我们教育者纯洁得多也高尚得多!“学历”、“阅历”、“经历”等使我们“成熟”起来,也冷漠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确应该向学生学习!

那么,教育者真的就没有什么事做了吗?不,在有些时候,面对有些学生,教育的灌输也是必需的;但面对多数学生,特别是像宁玮这样的学生,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扶持”与“引导”:让学生保持一颗童心,扶持学生美好道德的萌芽不断健康生长,引导他们面对复杂甚至有时显得比较阴暗的社会现实,让“纯真”更坚强也更机智!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篇十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由得对李老师潜心教育,矢志育人的志向和教育实践十分赞赏与钦佩,深深的体会到李老师的伟岸和博大,发现了其中许多关于教育的感言、认知和真谛。

首先,这是一本用心写就的教学手记。理论性书籍往往深奥、枯燥和乏味,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而这本《爱心与教育》,除了有很少的文字是出于解释说明有点理论的嫌疑之外,其余几乎全是实例的叙述和真情的流露。从本书的副标题《—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可以看得出来。它的内容源于实践,而他的表述和总结又高于实践,感觉是娓娓道来,又让读者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由此可见,这本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这是一次与教育的零距离对接。内容几乎都是源于第一手的材料,有李老师自己的亲身体会,有学生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所思所想,还有李老师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感动甚至落泪,让读者被那种浓浓的情包围着。从李老师身上,我读到了大写的爱,他对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有无限的爱心和耐心;
对于教育,他投入了无限的深情。

第三,这是一番对学校教育的全景扫描。“爱心和童心”是关于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故事;
“与顽童打交道”介绍了李老师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绩;
“锻造卓越人格”是关于对优秀学生的培养;
“回答心灵的呼唤”是他对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沉重的思考”介绍了他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
“生死两地书”,生动地叙述了他和远方一群中学生多年来的通信;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则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内容全面而详实,让读者通过阅读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从李老师的爱心和真情里学到了教育的智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点了迷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名家有言: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高尚的人对话。读李老师之书,也能让人的思想豁然开朗,给读者洗涤心灵;
又能给人以启迪,授人以规矩。那么,又该如何去领会、体验、践行李老师著作之要意呢?

第一,是要用心去读,去思考,去实践。一要用心读透这本书。李老师为什么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为什么会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就是因为它对教育的用心和真情的投入。当然,爱和尊重是教育前提。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他坚持以教育手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加上自己的反思和总结,长期以来,才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真经,值得广大同仁深研。二要因感悟而见诸行动。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读名人大家的故事,一定要仔细研读,认真体会,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把其中的一些“真经”采取适当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要时时反观自身,反观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我们才能走出浅薄,走出自满,走近学生,走进教育!三要边学习、边反思、边提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即使再好的方法,适合这个学生但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勤思考,多总结和反思,才会让自己的所学、所悟恰当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教学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第二,是要用心去感悟,用言去抚慰,用行动去关爱。书中所描述的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般的老师是难以做到的,他对学生的爱,不但是爱优秀生,而且更爱差生。尤其我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
在课余时间或假期中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对班级中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坚持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作为一名教师,面对着一群天真无邪、稚淳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又倾注了多少爱在孩子身上呢?李老师在书中这样写道:“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他还说:“离开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师爱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剂。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让我们对孩子多一份爱吧。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自己是非常赞同这话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数学老师,由于带2个班,又不是班主任,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第三,是要带着志趣去从教,带着责任去敬业守责。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我们也都可以做到。可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呢?这是因为李老师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深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才能深刻体会和感悟书中的内容,才能真正理解李老师教学中所融入的师生之爱,才能找寻到李镇西老师教育成功的奥秘。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要求我们用真心、爱心和责任,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推荐访问:读书笔记 爱心 教育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10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1500字(10篇)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