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主题教育 > “体育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

“体育思政”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

时间:2024-01-29 18: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李 南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

课程思政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重要路径,对于体育学科而言,更要注重从表层到肌理的渗透,贯通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通路和逻辑,从表面的指征性教育到内涵式的教育,实现学科思政教育从多点培植到单点深挖的转变[1]。通过“体育思政”理念,塑造体育教育的思政基底,凸显思政教育的地位,实践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时代动因赋能体育教育“思政”基因

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新时代,下一个一百年的建设目标已然树立。但还应看到,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利益的交叉使得多元价值观的存在成为常态,在各个领域都存在价值观失衡,特别是在科技、人文等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领域存在价值观偏移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深层次的影响。多元价值观允许存在,但不能没有统领多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要在各个领域都深入开展思政教育,特别是在高精尖人才培养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更要着重发力,选择薄弱点进行突破。目前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但思想政治建设却相对偏弱,除竞技体育领域之外,其他体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小的真空,体育教育者和体育人才普遍存在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的问题。基于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依托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体育教育赋能,赋予体育教育更多的“思政基因”,让高等体育教育在塑造体魄、培养专业体育技能的同时,具备强大的思政教育功能。

(二)发展需求呼唤体育教育“思政”占位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主基调。高质量发展,是更全面的发展,是一种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的人才,虽然近年来高等教育持续不断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人才,但人才的层次性却有着鲜明的区别,尤其是思想意识层面,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了弥补这种差距,企业、事业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但由于平台差异和方法差异,这类型的思想教育工作往往不够系统,导致实际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放在教育阶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心理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完全形成阶段,这个时候进行打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高校体育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可以持续地接受专业的思政教育,并让思政理念占据主导位置、核心位置,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思政教育高校、企业倒挂的现状,使得思政教育回到与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同步的轨道上。

(一)体育精神与红色精神的互认

体育精神与红色精神,要从底层逻辑上进行互通互认。体育精神之于人格的塑造功能与红色精神是一致的,红色精神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奋斗历程,是浓缩的民族精神,是不断更迭的时代精神,是国人拼搏、奋斗、开拓与创造等一系列精神的本源。体育精神,是从体育运动中孕育出的意识形态,是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和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在当代中国,弘扬体育精神,是深刻理解和践行“体育强则国强”这一体育发展理念的内核与源动力。可以说,体育精神与红色精神,在奋斗、进取、开拓这些层面是完全共通的。所以,在高等教育体育教育层面,要进一步将二者进行融合,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竞技运动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它是一个民族整体的健康素质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理想和精神境界的体现。一代又一代体育人,怀着家国情怀不断拼搏奋进,印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标签。体育的复兴,就是民族复兴和国家振兴的缩影,而红色精神本身就源自民族复兴和国家振兴的使命之中,所以二者一定是统一的。

(二)体育品格与思政品格的互认

体育品格是在体育运动中,个体所表现出的稳定向上的个性特征,体育品格具有可塑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品格涵盖了正确的胜负观念、文明礼貌、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在体育运动中尊重对手,充分认识到自己担当的角色,能够胜任角色并正确对待比赛结果。同时,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负责任、敢担当、善担当的社会行为,为公众树立榜样。还能够将体育运动中形成的优良品德迁移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对自己的思想境界进行二次锻造。而思政品格,就是个体的政治素养、政治意识、政治实践能力的综合,包括对先进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对国家发展战略、社会政策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对思想政治实践的感悟能力和行动能力。具有政治敏感,具有坚定信念,深刻认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四个伟大”,笃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担当责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形成大局观。基于体育品格与思政品格的特征与内涵,在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推动二者的互通互认。

(一)多点开花,课堂实践融入思政元素

在思政和体育课相结合的进程中,应该从学生的综合发展角度出发,做好体育和思政结合的课程内容的编排,通过专题设计,将更多的思政要素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实现思政元素的育人功能。例如,设定体育强国专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认识到体育对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巨大作用,全面提升身体素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奥林匹克专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程,体育人不断奋斗,让五星红旗闪耀奥运赛场的至高境界,感受他们身上的家国情怀。同时,树立体育英雄榜样,如刘翔、苏炳添这样划时代的个人英雄和中国女排、中国乒乓球队、中国跳水队这样的胜利之师和金牌之师,感受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不断攀登高峰的乒乓精神等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家国意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入红色精神,引导学生从丰富的红色精神素材库中汲取营养,领悟先辈的家国意志,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本身就是一场场战斗,与自己的战斗、与对手的战斗,只有不屈不挠,坚定信念,才能最终赢得胜利。此外,还可以设立通过兑现体育的服务功能,审定体育实践层面的教学专题,引导学生树立体育扶贫、体育公益服务的理念,除了赛场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作为体育人的价值,到基层中做一名体育精神、体育文化的播火者,身体力行,将自己对体育的理解带给更多热爱体育的人。

(二)校内实践,基地实践成为思政教育阵地

校内实践,我们要依托和推动体育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实践基地中,要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宣扬和传播体育精神。同时,要将红色精神也融入到基地建设之中,如,在体育教育实践基地中设置宣传墙,进行体育精神宣讲、体育英雄人物介绍、新中国体育历程的展示、体育荣耀时刻呈现等等,让学生在体育实践基地中,能够时刻接受体育精神的熏陶。同时,设立红色精神宣传墙,提取和展示红色精神洪流中的体育元素,找寻红色体育伴随中国革命发展进程的点滴和片段,如毛泽东1917年4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体育之研究》、陈独秀1915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以及1917年6月恽代英在《青年进步》上发表的《学校体育之研究》,都是红色体育精神的原创读本,可以遴选其中的经典语句,在宣传墙上展示,让学生了解红色体育的源流[2]。展示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体育活动图片,长征时期升华版的红色体育精神,延安大学体育系的成立、延安体育会的成立、“九一”扩大运动会的历史瞬间等等。基地会让学生明白,红色体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型成果,也是中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基础,红色精神与红色体育与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脉相承,作为新时代的体育人,要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树立体育为国、体育为民的事业理想。

(一)强化交流,破解师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转化难题

思想建设,首重交流。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要通过强化交流,打通教育主体之间的障碍和瓶颈,实现思想的转化和迁移。学科教育具有专一性,但思想的碰撞却是多元化的,因为师生主体地位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落差。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寻找通路,建立健全与学生的交流机制。教师要明确认识到,自己是教育者,同时也是被教育者,即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学习到了知识,这是一个双向反哺的过程。实际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的思想境界并不低,甚至有着深厚的思政理论功底,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弥补自身思想政治知识的不足。交流的形式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各类型的实践中,通过与学生畅谈,实现思想的碰撞,通过当时当地的如实记录和交流后的评估总结,筛选和分析其中的有益的观念和思想亮点,建立思想交流库。这样一方面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对一些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的体育教师来说,通过不断的沟通和总结就完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自我提升和倒逼成长的过程。同时,体育教师还要不断地强化学习,改变传统理念的束缚,增强自身对学生思想的鉴别和筛选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成立体育教师思政研究小组,共同学习和研讨先进的理念和精神,开展内部交流会、座谈会等,探讨如何与学生开展学习式的交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思想的价值,能够大胆地将自己对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及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讲出来,并且讲深、讲透。让他们理解和学会先理论后实践、以实践充实思想的方法论,从深层次上理解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意义和价值,更能够从一个体育学习者、未来体育人的角度去领悟、感悟国家领导人的核心思想的真正内涵,理解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从内心坚定做一名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合格体育人的事业理想。

(二)组织建设,构建体育师生与党组织之间的桥梁

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的党建资源,将其延伸到学科建设领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没有入党的体育教师要不断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积极分子做起,不断强化自身的理论知识和理想信念,将自己的个人事业与国家的教育事业、建设事业统一起来,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思政知识,关注国家大政方针,了解体育事业的实质就是为了服务人民。已经入党的体育教师,要身体力行地进行宣讲工作,鼓励学生要积极进步,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党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党组织才是最牢固的堡垒。另一方面,要强化体育专业内党组织的建设,教师要担当起党组织建设指导员的角色,在体育专业各班级中发掘积极分子,带动学生党员,推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在学生党支部建设过程中,要本着自愿、自觉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加入进来,成立党支部以后,要积极开展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主的组织生活模式。定期开展党章、党规学习,党组织负责人要定期宣讲党的方针和政策,使党支部成员在思想和行动上能够实现真正的统一。同时,积极发挥党支部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先锋作用,在体育专业中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党员进体育训练队等实践活动,带动更多的体育专业学生加入党组织,在思想和行动上不断提升自我。

体育思政理念下,推进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到教学实践层面进行深度的探讨和思索。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出发,推进二者融合是必然;
从精神实质的角度来讲,推进二者融合是升华;
从路径上来讲,推进二者融合是创新;
从组织载体上来讲,推进二者融合是根本。

猜你喜欢体育精神红色思政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红色是什么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21年11期)2021-12-06真正的体育精神疯狂英语·新悦读(2021年8期)2021-11-24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疯狂英语·新阅版(2021年8期)2021-09-10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红色在哪里?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20年2期)2020-03-02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少儿美术(快乐历史地理)(2018年2期)2018-09-25追忆红色浪漫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推荐访问:思政 体育 教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