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推荐】2021年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全文)

【推荐】2021年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全文)

时间:2022-07-03 19: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2021年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全文),供大家参考。

【推荐】2021年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全文)

 

 【推荐】2021 年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2021 年以来,**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讲话为基本遵循,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围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抓手,以“四个不摘”、“四个聚焦”(即聚焦“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环节,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帮扶、公益性岗位、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消费帮扶、就业帮扶车间、扶贫项目资产等重点工作,聚焦监测对象动态管理,聚焦分类帮扶和精准施策)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镇级抓总、村为主体、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问题导向、责任导向、精准导向,全力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镇情 **镇位于**县中部,县政府驻地。东接**,南与**、**、**毗邻,西临**,北与**、**区接壤。昔为**、**上的重镇,“车马交通日以千计”。

 **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和**、**、**、**、**、**6 个居民委员会(其中**、**、**、**4 个社区有脱贫攻坚任务)。常住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截止 2021 年 11 月,全镇现有脱贫户*户*人,突发严重困难户*户*人,已消除风险的边缘易致贫户*户*人。

 二、深入贯彻“四个不摘”要求

 今年以来,按照“四个不摘”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全镇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镇村二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持续压紧压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确保过渡期内做到“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及驻村干部绝对稳定。

  一是坚持力度不减 。今年 6 月调整了**镇扶贫工作机构设置,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的镇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镇扶贫工作站调整为乡村振兴工作站(成员*人)。同时,为方便落实乡村振兴各项具体工作,*个村居共落实*名乡村振兴专干,*个村选优配强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名。

 。

 二是坚持政策不断。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指示,全面对照今年以来中央及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政策举措,全力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

 三是坚持靶心不散。全面落实“摘帽不摘帮扶”,保持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及驻村干部绝对稳定。全镇现有脱贫户*户*人,突发严重困难纳入监测对象的*户*人,已消除风险的边缘易致贫户*户*人。建立监测户一月一走访、脱贫户两月一走访机制,做到行政村、脱贫户、监测户帮扶全覆盖。

 。

 四是坚持频道不换。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

 振兴的首要任务。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发生新致贫或返贫。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常态化帮扶机制、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个方面作为重点,明确责任到人。

 三、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一)打造产业扶 贫建设带。围绕产业兴旺的要求,针对全镇的优势产业积极谋划,全镇 9 个村拟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构建发展思路,全力打造一个村一个产业一个品牌。

 以丝瓜种植技术带动**、**、**等西边村居加快发展,通过慧诚科技有限公司的引领示范,构建农户种植,企业加工的共生状态,既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带动农户增收入,现阶段在同心村络用丝瓜标准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占地*亩,即将建设完工,届时将带动周边群众增收。

 以竹制品加工项目带动高宝、贡溪、杜村等东边村居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以一帆竹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吸收周边群众近*余人务工,吸纳集体资金*万元定额给与高宝、贡溪村收益分红。

 以八月瓜、芦笋等种植,巩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在毕家冲易地搬迁安置点,通过引进八月瓜种植,成立“八月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余亩,实现经营收入*余万元,吸纳周边群众*余人就业;通过成立“月苗绿芦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质绿芦笋品种,打造特色果蔬产业面积*亩,年产芦笋*万斤,销售收入*余万元,有近周边*余户农户长期在基地务工,人均增收*余元。

 (二)加快集体经济争创增收。为加快村集体经济增收,立足每一个村的资源秉赋和产业基础,指导帮助各村找准路径、创新发展,加快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合力,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新鲜“血液”。在高宝村,引进“中华蜂”养殖,第一阶段养殖中华蜂*箱,第二阶段计划养殖中华蜂*箱,目前第一阶段已完成*箱峰笼的采购,届时将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不低于*万元;在缘溪村、永丰村,作为非重点村,计划兴建*的集体光伏电站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前期的选址谋划中,完工后每年能够给村集体增收不少于 5 万元。

 (三)乡村振兴夜校持续发力。夜校作为一种最好的方式加深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自 8 月底,全镇各村居已召开不少于*次乡村振兴夜校。通过夜校,宣传当前的相关政策,让群众对当前的政策有着最直观的了解。在夜校上,宣传“建好”我们的美丽乡村,“树好”我们的乡村文化,“抓好”我们的乡村治理,彻底改变原有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在夜校上,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鼓励群众带头自我发展致富,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

 (四)致富路上不少一户、不漏一人。在前期的摸底排查中,按照参考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标,综合考虑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状况以及分户子女经济条件等,分析是否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因素,对全镇所有农户进行“过筛子”,对照应纳尽纳的原则,按照时间要求及时提交村民组评议、村居评议、县级比对及镇县审核后,纳入脱贫监测户*户。针对纳入脱贫监测户的*户,镇村积极落实相关帮扶责任,根

 据返贫致贫原因,积极落实相关针对性举措,通过申请县级救助等方式切实解决以上户的问题与困难。

 四、主要做法 (一)创新开办乡村振兴夜校。把乡村振兴夜校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和有力举措。夜校活动依托村民小组开展活动,就是把致富发展故事讲到家里户外,把乡打振兴声音传到堂前屋后。一是创新推进群众点单、村组接单、夜校开单的菜单式服务方式,将夜校从村搬到组搬到户,面对面、近距离地开办政策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改厕动员、乡风文明建设、法规宣传等不同类别的乡村夜校,与群众细说生活新变化、推广农业新技术、宣传党的新政策、算好脱贫“五笔账”。二是拓宽民意反映新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将振兴夜校作为听取民意的重要渠道,与基层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最基层领域的问题及表现,一道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全面提升群众的政策知晓度,进一步凝聚合力。全镇 9 个行政村累计开办扶贫夜校*余场次,*余人次参加。

 (二)设置“蓝红”公示牌。精心设置脱贫户和监测户“两户”公示牌,将原贫困户帮扶责任牌统一更新为“蓝色”脱贫户帮扶公示牌,保持帮扶力度不减。新识别的监测户统一制作“红色”公示牌,突出重点帮扶,强化动态管理。“蓝红”提高脱贫户和监测对象识别度。采取“镇村干部主导、驻村工作队参与、帮扶联系人辅助”方式,在脱贫户和监测户家中开展公示牌上墙工作。公示牌上明确了驻村工作队或村两委干部、帮扶联系人和网格员,便于“两户”与相关人员

 精准联系,依托常态化走访逐项落实帮扶措施,实时更新衔接政策。目前除整户外出之外的所有脱贫户和监测户均实现公示牌张贴上墙。

 (三)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卓 有成效。8 年来,全镇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亿元,实现通组道路 100%硬化,通户道路 90%以上硬化;所有供电实现升级改造;实现组组都有安全饮用水,实现自来水(**管道饮用水)供应率达 100%;实现全镇所有村民组通网络、通光纤,通信实现全覆盖;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增强,群众农田耕作更加便捷;全镇*个村全部有宽敞明亮的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做到安全、便捷、舒心。

 五、下一步工作 乡村振兴也将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下一步,我镇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咬紧牙、鼓足劲、加油干,全力打好脱贫成果巩固的“保卫战”、补齐短板的“点位战”、乡村振兴的“创新战”,一鼓作气、快马加鞭、乘势而上,努力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取得好成绩。

 。

 一是积极拓宽民心民意渠道。为让乡村振兴工作成为人人关心的大事,让群众知晓,创办乡村振兴夜校成为首先之举。夜校活动依托村民小组开展活动,就是把致富发展故事讲到家里户外,把乡打振兴声音传到堂前屋后。创新推进群众点单、村组接单、夜校开单的菜单式服务方式,将夜校从村搬到组搬到户,面对面、近距离地开办政策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改厕动员、乡风文明建设、法规宣传等不同类别的乡村夜校,与群众细说生活新变化、推广农业新技术、宣传党的

 新政策。拓宽民意反映新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将振兴夜校作为听取民意的重要渠道,与基层党员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最基层领域的问题及表现,一道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全面提升群众的政策知晓度,进一步凝聚合力。

 二是持续开展网格化管理。按照县《关于健全完善防范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的通知》,科学设立村组网格*个,网格员*人。对网格员在进行全覆盖培训,督促网格员以网格监测为基础,全面摸排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重点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收入支出情况,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确保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精准帮扶。

推荐访问:【推荐】2021年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振兴 乡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