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时间:2024-10-21 14:15:01 来源:网友投稿

徐运红,陈浩堃,付雅兰,王华东,杨凤云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29)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指以农业为基础,发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依靠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创新、技术渗透的手段,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等环节交叉于二三产业,实现劳动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源要素的跨界整合重组,通过建立各个经营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功能多样、链条完整的新格局,使农业发展与二三产业紧密相连,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的目标[1]。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针对当地情况,对相关要素进行优化,使整个过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促进产业的融合发展。近年来,河北省在政策的扶持和各方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下,明确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主要的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河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统计,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建设总面积达161.87×104hm2,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近25%。

河北省共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31 个、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 500 余个。根据河北省统计局公布的2015 年—2020 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河北省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由2015 年的5 291.68×1012元增长至2020 年的6 742.49×1012元,增加了1 450.81×1012元,增幅26.42%。根据河北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 年11 051 元/人,逐年递增至2020 年达到了16 467 元/人,较2015 年上升了49.0%,增长明显。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河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1.1 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以第一产业为主导,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信息服务普及,以及农产品的包装、配送、服务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结合“互联网+”应用实现原产地特色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及后续的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模式,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的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优化。

以河北省遵化市肉鸡全产业链典型县区为例,近年来,遵化市在肉鸡产业的发展上采取“龙头公司+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养殖和销售模式,目前形成了包括智能鸡笼制造、饲料加工、雏鸡育成、肉鸡加工、商品鸡及鸡蛋销售组成的养鸡产业链条,开辟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养鸡致富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2]。在遵化市肉鸡全产业链的典型建设中,首先,坚持重点培育全产业链的主要大型企业,河北省美客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其全产业链的主要企业之一,并进行重点扶持,现已覆盖产业链的初端和末端,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带头作用;
其次,发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优势,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实现标准化、绿色养殖,第二三产业同步推进,利用“互联网+”等提升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加工技术的提升及冷链运输体系的完善、销售渠道的开拓。

1.2 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休闲农业融合发展模式

河北省地理位置优越,地形环境多样,为拓宽农村产业融合渠道,通过休闲旅游集聚客流量和人气,以提升农业附加价值、当地文化创意作为核心,构建第三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融合模式,发挥农村产业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地区历史文化风俗的深度融合与发展,创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发挥其文化传承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河北省在各市、区的配合下,培养了一批特色典型的示范乡、村和企业,带动了地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例如,唐山市丰润县西那母庄引进我国各地区特色风俗活动,与本地农村休闲观光业相结合,集农业、旅游服务业、加工业为一体,带动了地区产业链的延伸与发展,并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河北省每年发布的《河北省发布25 条“秋采摘”系列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等相关的官方推荐文件,对各地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建设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1.3 龙头企业带动型融合模式

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合同、合作等方式,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等组织形式,带动农户建立更加稳定、长期、有效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创造更大的产业链收益。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块,河北省拥有全国最大的植物蛋白饮品制造企业——河北省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深度开发核桃乳产品,通过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核心,为农户和企业增收为目标,与河北省核桃种植的贫困村以生产基地为纽带,每年采购超过1×1012kg 的核桃,支持贫困县、村脱贫,带动地区的核桃种植,为农民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新出路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解决了耕地闲置问题。同时,建设了多个加工生产基地,吸收周边村镇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就业问题,改善了农民收入情况及总体生活水平

2.1 相关法规及政策尚不完善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农村产业融合的指导性意见后,各省市都依照自身情况出台了扶持政策和计划,但至今农村产业融合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设立与其直接对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河北省目前也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而且监督反馈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大部分仍为原本的农村农民群体,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问题反馈存在一定的阻碍。

2.2 经营主体力量不足

首先,普通农户是新型产业主体的重要一环,普通农户大部分为传统的农民群体,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无法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主体,其他普通农户的自身经营规模小,风险承担能力低,很难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其次,龙头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水平尚未达标,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所出产的产品无法对接高标准市场。河北省农民合作社的数量近几年不断增加,但经营类型比较单一,建立注册资金较低,普遍在5×104~10×104元,个别地区的合作社存在运作机制不规范、缺乏约束机制、建立目的不纯问题,出现了合作社“空壳化”“有组织、无合作”现象,农村合作社在其职责范围要求上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很难提供有力的推进作用。

2.3 缺乏对消费者需求的及时获取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转变速度开始加快,从原本的追求物质本身质量,转变为更期望获得视觉和精神等产品需求。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涵盖了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加工、包装销售的一体化全链条,存在对农产品销售与消费者供需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导致个别地区的农产品已经满足不了当下消费者对于该产品的新需求,逐渐在市场上失去原有份额,甚至影响了当地农村产业融合的推进,限制了其发展速度。

2.4 休闲观光农业缺乏高素质人才

随着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设普及愈加广泛,全国多地都走在休闲生态农业的发展路上,但由于各乡村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多为农户,在文化水平、信息接纳、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大的限制,导致部分休闲农业的发展出现了盲目、滞后、乱套的现象。因此,需要引进高素质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达到休闲观光、生态保护、农民增收三者同时推进发展的目的。

3.1 政府加强发挥主导作用,健全相关政策

首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在社会中仍然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可以组建农村产业融合的专职部门,各区县、村根据层次建立分支部门,从而实现产业融合事项的专项对接,除去中间部分的层级审批等复杂过程,节省物力、财力、人力,方便农户及各大龙头企业事项的申请、办理和反馈。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跨度大、覆盖广,政府部门应与财政、土地、市场等部门积极建立密切的沟通与配合,简化相关的程序。其次,河北省产业融合发展正处于上升的关键阶段,财政资金是产业融合未来发展的绝对命脉,不仅需要社会面各个领域的资本协助外,更加需要政府制定明确的财政扶持政策,按照固定的比例对农村产业融合提供资金支持,对相关的新兴企业设立财政补贴政策,助力产业融合的新企业、新模块的发展,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升级按照各个村庄的规模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及水平,促进本地发展。

3.2 探索产业融合新模式,培育新型产业主体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新生产物,产业发展的主体更需要顺从时代的要求,拥有更高的学习能力及相关的素质,个体农户、农村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等产业融合的参与主体,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及质量。首先,要加强对各市、区(县)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各类技术、新型销售模式的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提高当地整体的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与合作,在维护新型产业融合主体的自身利益的同时,降低各个领域的跨度的门槛,保障合作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速度及质量。其次,各市、区县的农村都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能力及历史沿革,要在积极学习、探索周边先进省市新类型的产业融合新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农村特色,因地制宜进行发展,避免“铁规矩、一刀切”的情况出现。

3.3 整合企业信息服务资源,强化互联网平台利用

企业利用官网平台搭建信息服务渠道,为广大消费者需求交流、信息沟通提供有利条件。在全产业链生产过程中,设立专门的信息部门,负责收集企业通过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和需求,定期总结官网信息。对于目前社会面最流行的多个网络短视频平台以官方角度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利用评论区及私信等渠道获得消费者需求信息,同时及时关注网络流行热点,完善产品包装与当下流行热点贴合,迎合消费者的即时需求,保证自身农产品在产品质量、包装,以及对消费者精神需求满足等方面的及时修正和完善。

3.4 搭建多方人才引进渠道

高度重视省内及周边省市与农业相关的研究所和高校专业的建设发展与合作关系,提高交流频率,加大对河北省休闲农业、农产品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同时政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科研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制定奖金、奖补、分红等政策,激发研究所高素质人才和高校学生的兴趣和动力,通过直接的合作关系,方便人才的加入。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改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手段。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上依然需要不断地探索新型融合模式,多举措并行,灵活运用,激活农村产业融合中各个主体的积极性,搭建更加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引导和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农村产业融合的队伍中来,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河北省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国内农业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河北金融年鉴(2021年0期)2021-08-25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河北金融年鉴(2021年0期)2021-08-25河北省河北金融年鉴(2021年0期)2021-08-25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