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及优化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及优化路径

时间:2024-06-12 16:30:02 来源:网友投稿

寇涵 刘扬

摘   要:乡村振兴是包含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的重大国家战略,而文化振兴作为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动力,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占据关键性地位。面对乡村文化振兴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应充分理解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并不断优化实践路径,从而助推乡村发展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
价值意蕴;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9-0019-03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

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应在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上保持协同发展,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的优化路径,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多重动力。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推进乡村经济向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而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反作用,乡村文化振兴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乡村文化振兴大力挖掘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不断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发挥文化发展的反作用,推动乡村经济向好发展。第二,乡村文化振兴着力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乡村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等主要优势形成了诸多文化资源,伴随着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乡村文化产业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三,乡村文化振兴带动农村人口就业,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就业问题是推进乡村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是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的关键举措,而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有助于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先进思想文化、良好道德习惯在乡村社会的传播与弘扬,提升农民群众的就业能力和主动就业的意识,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让广大农民群众“愿就业”“能就业”,进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乡村文化振兴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力举措

乡村文化振兴在加强乡村政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第一,乡村文化振兴着力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不断普及政治知识。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进一步扩充广大群众的政治认知,提升农民群众对国家政治制度的理解,使农民群众切实参与到广泛的民主政治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由此成为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一环。2021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书中提及:“截至2020年底,50.3万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村民委员会。”[1]第二,乡村文化振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领导干部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乡村干部综合素质大幅提高,在积极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努力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国家政策并贯彻落实到每户村民,乡村文化振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人民生活的实处,由此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新成就。第三,乡村文化振兴着力营造和睦友爱的生活氛围,有利于为乡村政治发展提供良好且稳定的环境。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改善乡村社会发展的无序状态,为乡村政治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基础环境。同时,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知识培育,提高了农民的社会道德水平,有利于化解乡村社会矛盾。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乡村文化振兴是丰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现实需要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振兴,也是精神文化的振兴,更要着眼于思想价值观的引领[2]。第一,乡村文化振兴旨在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用先进文化培育新时代农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而与此相对应的落后腐朽文化,如封建迷信思想、乡土陋习、低俗文化等仍存在于部分农民文化生活之中。乡村文化振兴就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实践过程,有利于推进乡村文化生活的规范性,培养农民良好的精神品格,从而为农民提供一个相对富裕的精神世界。第二,乡村文化振兴着力缩小城乡间文化发展差距,增强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文化建设也相应愈加完善,但城乡文化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乡村文化的振兴,通过重点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推进乡村优秀文化发展,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间文化发展的差距,提升广大群众对乡村优秀文化的价值认同,最终催生农民群众进行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第三,乡村文化振兴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充分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文化振兴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丰硕的精神食粮,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定期组织先进文化知识培训等途径,筑建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使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优化路径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带动乡村文化产业兴盛发展。同时,要不断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还应强化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发展环境。

(一)着力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兴盛,带动乡村經济繁荣发展

1.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3]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应积极传承与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不断推进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播,扩大其影响力,为乡村文化产业兴盛发展提供动力支持。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可以开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资源,发挥教育对乡村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另一方面还应着手于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提升品牌效应。对于文化资源不尽相同的地区可以开拓不同的产业发展路径,如在自然风光独具优势的地区,可以发展集观光旅游、饮食住宿、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文旅产业;
在农产品优势区,可以发展入园采摘、出口推广、加工制造等农产业;
在具有特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地区,可以开展文化表演、民俗风情展示等文化活动,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将乡村振兴作为战略依托,立足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依托科学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依托科技创新是促进文化产业在乡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要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一方面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优势,通过新型高效的多重途径,加快文化资源“走出去”步伐,扩大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应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手段,将文化艺术通过场景化设计、情景化再现,打破时间空间界限,实现静态与动态的完美结合,增强文化的互动性与个性化体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应加强科技赋能,实现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

3.充分吸引投资,为产业发展注入“活水”。乡村文化企业规模较小,缺少融资平台与渠道。文化产业是一个风险颇高的投资选项,部分中小企业家不愿意投资落实,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在推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一方面,就政府而言,应大力提供扶持政策,增强投资主体的投资信心,鼓励投资主体进乡村。同时,应不断健全监管机制,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各类文化企业应加大彼此之间的合作力度,增强集聚效应,从而提升当地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夯实乡村文化振兴政治基础

1.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自身独特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是全党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治理作用。一方面应构建“逐级负责、严谨落实”的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建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日常工作考核和监督问责机制。同时,应建立党员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党组织内部的纪律整顿,推进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其号召功能,凝聚农民群众,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政治生活,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力量,由此推动乡村文化建设。

2.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4]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第一步,是党的建设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它发挥着连接各方面建设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思想建设,一方面应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成员的思想理论学习,引导各成员积极学习和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应对并解决问题。基层党组织成员也应不断加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的思想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工作中应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思想上的纯净性;
要深入群众,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群众,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法治化建设,规范乡村文化建设。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亟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法治化建设,确保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合法性与规范性。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做好普法宣传及教育工作,让法治思想深入广大乡村地区的各个方面,要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应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引导广大基层干部用法治观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中做到依法依规。另一方面应维护乡村文化治理制度的权威性,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党员干部要带头维护制度的神圣性,更应着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切勿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严格、切实地执行相关制度。

(三)强化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改善乡村文化发展环境

1.强化农民群众思想建设,丰富精神世界。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5]农民群众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发挥着关键的主体性作用。要强化农民群众的思想建设,一方面应增加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提高其利用率,努力建成文化活动场所,如图书阅览室、运动健身中心、文化娱乐室等,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其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应大力开展蕴含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将丰富的乡村文化和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紧密融合,如文艺演出、读书分享活动、书画比赛等。定期号召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让农民在各项活动中感受文化,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同时,增强农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提升文化热情和文化自信心,并最终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到乡村文化的建设中来。

2.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加强乡村道德建设。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在乡村社会积极弘扬传统美德,对改善乡村文化发展现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6]加强乡村道德建设,一方面应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乡村道德建设指明方向,提供指引。同时应充分挖掘并开发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资源,激活文化生命力,发掘中华优秀文化中所蕴藏的道德资源,彰显其时代价值。另一方面应重点发挥党员干部、老人协会或村里有威望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要大力宣扬典型代表的真实事例,发挥典型事例对村民的道德教化功能,营造乡村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

3.营造良好乡村文化氛围,净化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在乡村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发展氛围,有利于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应以乡村教育为重要途径,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定期开展文化教育培训,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知识,并不断优化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帮助农民群众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应大力纠正乡村社会的不良风气,如重男轻女、封建迷信、畸形攀比等。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引领思想,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塑造农民群众思维方式、规范农民群众行为举止中的重要作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新型农民,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提供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2021年12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2]   汪宏.乡村文化建设“造形”“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逻辑[J].理论与改革,2022(3):141-150.

[3]   习近平.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N].人民日报,2022-09-27(01).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1).

[5]   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N].人民日报,2020-12-30(01).

[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责任编辑   白   雪]

猜你喜欢乡村文化振兴价值意蕴优化路径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世纪桥(2018年8期)2018-12-21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12期)2018-02-25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中国广播(2018年12期)2018-02-1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西部论丛(2017年7期)2017-11-20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年1期)2017-03-15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理论导刊(2017年2期)2017-02-25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大经贸(2016年9期)2016-11-16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6年14期)2016-10-21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读懂名师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5年9期)2015-10-20

推荐访问:意蕴 振兴 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