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三篇

时间:2022-05-23 14:15:02 来源:网友投稿

振兴区,隶属辽宁省丹东市。 是丹东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地处丹东市东南部,总面积12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振兴区下辖7个街道、3个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振兴区常住人口423538人。民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3篇

【篇1】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两岸关系

随着改革的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近几年大多数的人都进入了小康的生活,有车、有房、有点小存款。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们正在努力的工作或学习的时候,21世纪来了,它是来的那么的快来的那么的悄无声息 

21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纪,它不仅仅给我们学生带来机遇与挑战,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挑战。以前的我们只觉的只要努力的工作、努力的读书就能立足在这个社会,能有口饭吃,但是随着21 世纪的到来,这种思想根本难适合于这个社会,就像是中国的大陆和台湾一样,以前的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关系不怎么紧张,大家看看现在中国和大陆的关系发展日趋紧张。 

众所周知两岸关系的由来是由于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的内战导致的两岸分隔、对立。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谈话中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二十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嗨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 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开创的辛亥革命乃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但它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面对日益衰落的中国,国人展开了一次次的浴血奋战,在抗战胜利后,台湾才得以恢复。战后,本应该进行积极的民主建设,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意孤行,国共两党最终还是以内战的方式来解决政治上的分歧,这导致了台湾分隔,它给两岸中国人带来了不可忘记的历史沉痛。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争中出兵台湾海峡,敢于中国内政,这对如履薄冰的两岸关系无疑是雪上加霜。才使得我国的台湾问题弄到今天这个结局。 

美国政府的含混不清、颠三倒四、自相矛盾的发言和表态,令人犯糊涂。可是冷静思考和分析之后,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在最大限度的维护本国利益,主旨和最终目的都十分清晰。美国人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毫无诚信、两面三刀。为了本国的利益,把大陆和台湾玩弄于掌股之间。他们的所作所为,把国与国之间只有永久的利益之争,体现的淋漓尽致。 

看看他们的言行都给台湾当局发出什么‘信号’吧。鲍威尔一边说,美中关系目前正值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一边又和阿扁两次在公开场合见面、握手;布什、赖斯、拉姆斯菲尔德与我们的防长会见时,强调两国关系重要性的话音刚落,美国政府发言人却公然说,与中国合作与支持台湾是两回事。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最近说,他无法批评美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夏馨的胡说八道,又说美国的‘一中政策’ 是以‘和平解决为前提’的。言外之意是,即使台湾宣布独立了,中国只能、也必须以和平方式处理和解决。 我们坚决不能接受这种丧权辱国的‘前提’,坚决不受他们的操控!任何形式的台独都是向13亿中国人民和几千万海外华的人公开宣战!台独份子以及支持台独的势力,都是中华民族不共戴天的敌人。

我们要高度戒备,小心提防为好,不能相信他们毫无诚信的花言巧语,别中了人家的奸计。千万别再干那种一厢情愿、剃头挑子一头热、自我陶醉的傻事了。我们在朝核与反恐方面对他们的支持、以及对他们的善意、对他们的让步、对他们的礼遇……都换不回他们在中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对我国的任何一点一滴的支持,因为中国统一会更强大,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 “鹬蚌持久的相争、渔翁才能不断的得利”。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人人都知道。是否把美国看得太坏了?还是让事实说话吧!不过,我真希望美国及时调整政策,希望我们的判断是错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每一个地方,每一分草地,它们都会有自己的一个小团体,但是他们都是一个大团体的一员,它们不会搞分裂,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使两者的关系日趋紧张,那为什么台湾还要搞台独呢?那是因为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台独的实质是什么?“台独"”,特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外国势力策动和扶持,存在于台湾及海外的一种分裂主义思潮和运动。“台独”的实质,就是企图借助于外国势力的支持,以建立“台湾共和国”为最终政治目的,把台湾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把台湾人民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台湾独立运动(简称台独运动或台独)现代是指在基于国民主权原则及台湾全体公民投票选择决定的条件下,建立主权独立国家台湾共和国的政治运动。台独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但是,多数的学者认为战前的台独运动和战后的台独运动在性质上并不相同。战前的台独运动(当时多同时沿用“台湾民族运动”或其他类似的标签),在本质上所要对抗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而战后的台独运动,其所要对抗的对象,则由早期的国民党政权,在近年来逐渐转变为海峡对岸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台独”势力炮制的“理论”主要是:第一,鼓吹“台湾法律地位未定”,“台湾不是中国领土,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问题”,主张台湾问题国际化,引进外力达成“台湾独立”;第二,宣扬“台湾文化不是中国文化的一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鼓吹“台湾民族论”,企图割断台湾与祖国的一切联系;第三,歪曲国际法关于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的原则,提出“台湾住民自决独立”或“台湾前途由全体住民自决”,“建立一个新而独立的国家”。“台独”这个词语被千家万户的人所知晓,同时“台独”这个词语也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遭到践踏,治国安邦之本将发生动摇。“台独”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主权、尊严和领土完整,动摇国家的根本。如果听任“台独”得逞,中国的武装力量就没有起到护法卫国的责任,就是最大的违宪和失职。第二,境内外其他分裂势力必将群起效尤,中国安全稳定的政治局面有可能被破坏,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中国,很可能变为四分五裂、狼烟四起的中国,国家将永无宁日。第三,中国300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一半和大量海洋资源将随之丧失,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即东部海上通道,此将处在别人的战略监控之下,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将直接暴露在外部势力的威胁之下,地缘环境将严重恶化。同样,海南岛若失去与台湾岛的彼此呼应,其保卫南部海疆的支撑作用也将降低,南沙的海权将更加难以维护,中国“南下”的战略通道在战时有可能面临被封阻的危险。第四,台湾倘若沦为某些西方大国的附庸,一些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家必以“保护台湾”为名,进一步加强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存在,比现在更频繁地打“以台制华”牌,中国整个国家的安全环境将严重恶化。第五,中国的国际声望因不能有力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严重受损,日后将难以在国际事务中有效维护自己的民族权益。第六,势必长期消耗中国外交资源和牵制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台湾一旦分裂出去,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地区就将直接面临外部威胁,商场变为战场,外商很可能望而却步,投资环境将严重恶化,势必影响“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七,最危险的是,假如让台湾在中国共产党手里丢掉,中国人民将对中国共产党能否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提出质疑,执政党的地位就会面临严峻考验。 

虽然现在的台湾独立运动正在走向衰落,但是它对我中国所造成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使中国和台湾的两岸关系发展日趋紧密。

一、“台独”势力的存在阻扰两岸关系的发展:“台独”势力在台湾岛内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政治和社会原因。1950年“台独”势力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了所谓的“台湾民主独立党”。在李登辉主导下台湾政权体制方面,力图通过所谓的“宪政改革”将台湾改造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以适应制造“两个中国”的需要。民政党执政的八年中,始终坚持“台独”路线,极力阻扰两岸关系的发展企图通过打“台独”牌。但是随着两岸往来的日益密切,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升温,“台独”路线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潮流也不为台湾民众所接受。 

二、两岸政治合作举步维艰制约了两岸关系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两岸关系中一直存在着一些政治难题。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两岸之间的政治分歧很难在短时间内彻底化解。近两年来,由于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这也为解决这些政治难题提供了良好契机。 

两岸关系中存在的政治问题具体在:两岸在彼此政治定位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这主要是因为在双方各自坚持的原则和立场之间,存在着矛盾。 

三、美国售台武器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干扰与牵制:台湾问题至今尚未解决,除了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内部因素以外,还与美国等外部势力的介入有密切的关系。美国是中国为自己的钱在战略对手,由于借助各种政治、经济手段对中国进行战略牵制。台湾的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始终受到复杂的国际因素的影响。美国出于自身利益需要,介入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是台湾问题产生、发展和至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因素。 内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的崛起,美国视中国为潜在对手,加紧实行“以台制华”。小布什当政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对台政策做出新的调整,进一步加大了介入两岸事务的力度。美国因素已成为我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奥巴马上台后,一方面承诺将继续执行中美关系正常话以来美国政府的两岸政策,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另一方面仍然利用台湾问题遏制中国,没有放弃对台军售的计划。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只要确立了一个中国的大前提,我们对任何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意见和建议都愿意做出正面回应,也愿意在双方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寻求接触、交往的新途径。 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我们真诚希望台湾有关人士和有关政党严肃思考这个重大问题,从民族大义出发,从两岸同胞的福祉出发,为保持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做出正确的历史性抉择。 

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只要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维护台海地区和平有利的事情,只要是对祖国和平统一有利的事情,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并且一定努力做好。这是我们对广大台湾同胞的庄严承诺。 

第四,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人要危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13亿中国人民坚决不答应。我们相信,广大台湾同胞一定会同我们一道,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而使中国和台湾一直这样下去,所以我们应积极寻求破解,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努力的学习,将来为促进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2】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举例说明我国未来调结构的方向和措施

1调整结构的含义2事例3调整结构面临的困难及如何应对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全球经济的今天,我国难免遭受到了不少的影响,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暴露,如“民工荒”,“低碳经济”“产业转移”“产能过剩”等词不断出现在大家眼中。而面对如此强烈的冲击,我国又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应对呢?

答案似乎也只有一个,那么就是改变。于是,“调结构”这个词便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调结构”既是一项战略任务和长远目标,也是实现“保增长”——特别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由路径。“调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三个层面的涵义:其一,就整个经济结构来说,应当由过分倚重外需向侧重内需转变。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已达到60%以上,其中出口占GDP的比重约为40%。这个数据不仅高于美、日等经济大国,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外贸依存度走高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反映,它直接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并在带动技术进步、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二,就内需的结构来说,应当校正投资与消费之间失调的关系。“重投资,轻消费”是中国需求结构的长期痼疾。最近几年,中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2006年首次降至50%以下。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自2000年以来一直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我们知道,投资需求是一种中间需求,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如果不能进入最终消费就没有意义,只会造成产能过剩。正因为如此,中央在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中着意突出民生,有六条措施与民生问题直接或间接相关,包括建设安居工程、发展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它所透露的政策信号是,要把扩大消费放在与扩大投资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想方设法促进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品质的提高。其三,就投资的结构来说,应当杜绝“两高一资”项目抬头,重点培育技术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节能环保的产业。针对于此,中央有关部门已在财税、信贷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多种防范措施。实际上,国际金融危机从外部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产生了压力,在此压力下,市场和企业有自主调整的内生动力。政府要做的是顺应这种趋势,引导和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

我国经济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失衡,即我国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例过低。(二)高投资、低消费和高度依赖出口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存在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扭曲结构。(三)二元结构严重。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二元结构会逐渐被打破。而在我国由于人为原因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根据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应把握好以下方向和重点。 第一,以农业为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增加。 第二,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这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不能放松。第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它们的素质。要有重点地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第四,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五,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素质。要通过市场,形成和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第六,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在使东部地区继续利用有利条件,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同时,从多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我国经济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失衡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第二产业比例过高,第三产业比例过低。过高的第二产业占比说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我国的工业结构中,高投入和高消耗的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相当比重。接下来,能否通过科技进步实现第二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过低的第三产业制约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并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就业压力。根据黄乾的实证研究,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动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而服务部门的结构变动与失业率负相关。因此,在推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产业。

(二)高投资、低消费和高度依赖出口

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存在严重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扭曲结构。2007年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分别达到50.3%和39.8%,消费仅为10.0%。而美国2004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分别为43.2%、75%和-18.2%。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大量引进外资,投资生产,然后把产品出口。这种依靠高投资和高出口的增长模式,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对于提高技术含量和增加国民收入是有帮助的。但是长期下去会使我国经济陷入被动的地位,或者说被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绑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发展方式本质上背离了经济发展的根本——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

还有一点是我国的投资效率很低。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1/5,未来我国经济的一个增长方式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的未来。要提高13亿人的福利水平,必须依赖科技的进步。将来在经济增长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时,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至关重要。这也是未来经济结构的本质和核心。

(三)二元结构严重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二元结构会逐渐被打破。而在我国由于人为原因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欧洲的城市和非洲的农村”不仅仅会限制人力资本向城市的转移。更重要的是其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割据和不公平会给社会的不稳定造成严重隐患。因此,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更多的资源流向农村,实现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才是邓小平先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理论的回归。

一 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

(一)政府转型

经济发展至今,可以说政府对于经济的规划和干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的过多干预也是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表现在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部分行业的垄断上。作者认为,接下来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转型,即由主导型的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主要的工作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体制的建设。二是做好经济发展的规划,但是对经济的调节以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间接调控为主。三是工作的中心转向公共部门,如教育、医疗等,以及促进经济的公平。

(二)税收方面

危机过后,政府应该对于税收体系进行全面的调整。调整的原则要三个:个体税方面,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为原则,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公司税和关税方面,以降低资源的消耗,促进科技的研发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原则,通过大幅调高高消耗、高污染企业的税负,以一种强大的外在力量迫使企业进行生产策略的转变。区域税方面,以引导资源流入落后地区为原则,通过设置差别税率促进乡镇经济和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三)教育方面

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根本上要依靠科技,依靠知识。因此,以后政府对于教育方面的投资要加强,尤其是要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在教育方面,政府的重点应该转向基础性教育。对于职业教育和部分正规教育,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实现教育的多面性。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最终使得我们的教育在继承传统和发挥商业潜力方面保持平衡。

(四)消费方面

为了提升国内的需求,作者认为有两个方面必须完善:一是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社保体系,老百姓才会增大即期消费。二是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尤其是消费信贷方面。在老百姓收入不高但存在好的预期的情况下,通过信用体系可以实现收入和消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平衡。关于刺激国内消费,作者认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国家消费的大幅启动必须以科技进步、生产效率提高和增长模式的转变为前提,否则,在粗放经济下的过度消费势必会危及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新华网广州12月13日电(记者 车晓蕙 李亚彪)中国经济专家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除了防止经济加速下滑,2009年中国还将致力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继续强调“保增长、促内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调结构”的要求。

  中国过分依赖外需的经济结构如果不加调整,即使没有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也难以保证长久平稳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郭世坤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以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将对稳定明后两年的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在中国东部沿海的浙江省宁波市,外经贸局局长俞丹桦感觉今冬以来的工作重点,正在从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向扩大内销转变:不断研究内需、组织外贸企业参加国内展会、到中西部考察国内市场,这些带“内”字眼的工作排满了俞丹桦的日程。

  俞丹桦说,从依赖外贸到寻找内需,出口依存度达85%的宁波市,同它所在的这个东方大国一样,正在全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步伐。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的步伐不能不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的研判是: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海关的数据也显示,以出口拉动为重要特征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困难:11月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1149.9亿美元,下降2.2%。

  由于国际经济仍处于下行区间,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明年上半年可能是中国出口的真正寒冬。

  为了应对严峻的外贸形势,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改过去减少贸易顺差的导向,提出保持出口的稳定增长。在今年下半年,中国已相继调高了大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以帮助企业稳定出口市场。

  为了调整经济结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密集出台:从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到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六项措施,一直在进行试点的增值税转型改革明年也将全面推开。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可以极大地减轻企业负担与成本,并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在中国轻纺城绍兴县,45岁的新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煜说。

  此前,严峻的市场形势曾让王明煜为是否购置新设备提高产品档次犹豫不决。现在,他正忙着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商议购置新的大提花机,并加大对内销市场的开拓。

  中国政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决策,得到了各地政府的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经济大省广东立即召开会议回应,明确提出“既要保增长更要调整经济结构”。未来5年,广东省将投入2.37万亿元人民币,全面开展涉及交通运输、现代产业建设、能源保障等多个领域的“新十项工程”建设。

  与此同时,广东省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出台相关文件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内销,另一方面,在全省设立28个产业转移工业园,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发展品牌,从最低端的制造努力向“微笑曲线”的两头延伸。

  更多的基层官员意识到,中国农村的市场异常广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多建设一些超市、连锁店,拉动农村消费。”浙江省乐清市委书记黄正强说。

  在安徽省,未来一年内越来越多的社区菜市场、便利店、早餐店将在城市出现。这个省还准备安排800万元人民币支持数十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实施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设与改造,以形成流通成本低、效率高的营销网络。

  专家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应对危机的4万亿元振兴经济方案再次明确了方向,即把保增长、扩内需和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调结构”成为这一轮宏观调控的重要特色。

  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表示,在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同时,将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节能减排信贷支持,同时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看,实行结构性减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先进装备制造业、服务业、中小企业、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成为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

【篇3】乡村振兴战略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中国南海问题

( )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保护主权完整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在南海等地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以及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等问题。

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

在本学年的《形势与政策》课和最近新闻报道中我了解一些关于南海争端的问题,对南海问题我自己也持有一些观点。下面我就从八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国南海地理位置和诸岛屿组成

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海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四大岛屿组成。南海北边是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西亚,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天文学上南海是指月海之一,位于月球东半球南部。行政区划上南海又指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

二:中国南海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南海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海域概念,不同历史年代南海这个地理海域概念和范围是不同的。远在古代,中国古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但是,在中国古代对各海区的名称使用混乱。在先秦时代,中国古代人的地理知识有限,但是,已经认识到中国是天下的一部分,天下虽大,不如海洋大,海洋环抱着陆地。那时的中国古代人已有了“南海”概念,即指中国南方海洋及附近洋面。随着航海活动增加,对中国周围的海洋有了进一步认识。“南海”这一地理概念覆盖的地理范围更为广阔,除了指中国南方海洋外,也指东南亚和印度洋东部海域。 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大陆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应该指出的是“南海”、“ 西南海”均是以中国本土为基准,以中国本土为观察中心点,其地理坐标中心是中国,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的。 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三: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和南海问题的定界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来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南沙群岛一共有五百多座岛屿,我国只占有九个。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尤其在今年年初,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没有和中国政府进行谈判的条件下就赤裸裸的宣布要在南海建立开采区开采资源,并肆意在南海区域出入,甚至驻兵。南海问题的形势已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政府早日解决!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四:中国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这个区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西南中沙群岛岛礁上绩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2,南海的地理优势

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25℃~28℃),年温差小(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2米。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南海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其在交通运输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3,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在当今经济日益发达人类需求不断加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更为突出。一些强国和发展中国家甚至是那些贫困国家为获得更多的资源,不惜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掠夺和违法开采来获取资源。甚至一些资本家为牟取更大利润也加入了这场资源掠夺大战!南海地理和资源上的绝对优势让他们乘虚而入。他们以各种借口为理由割取我国南海领土。保卫自己国家领土的完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也坚决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占有我们的领土,占有我们的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问题也就逐渐的形成。

五:黄岩岛事件

(1) 此次,黄岩岛事件对峙为什么会发生?

(2) 为什么这次与以往的处理方式大不相同呢?

(3).菲律宾(舰船)又因何敢深入中国南海疆界纵深处(传统九段线内),入侵中国海域,寻衅滋事,来与中国对峙呢?

1、美国撑腰

美国撑腰,但仅仅是一种表象,因为,美国非常明确无误的知道南海归属中国,现在的所谓南海问题,美国也仅仅是坐山观虎斗的看客;菲律宾自视其有美国撑腰,似乎有胆,亦非有胆;自视其有往往似有非有,“对峙”仅可为美国的无赖政策在与中国的战略对话中提供一定的筹码而已。

2、菲越邦联夹击中国

在针对中国的南海问题上,菲越贼心已久,默契相通,一唱一和,营造阵势,夹击中国;此次,菲律宾胆敢深入中国南海疆界纵深处,入侵中国海域,寻衅滋事,主要还是发难中国为其营造阵势,制造中国南海非属中国的国际舆论,图谋南海国际化。

3、吴建民亮中国“底牌”给菲提神壮胆

3月22日吴建民在粤的专访谈话及相关专题报告,亮出中国关于南海的决策“底牌”,给菲律宾通风报信,给菲提神壮胆,使菲嗅到有机可乘,从而使菲敢于抓住“机遇”,纵深入侵中国海域制造黄岩岛对峙事件;此次,菲律宾胆敢在黄岩岛制造对峙事件,吴建民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的委员(大使委员),其口无遮拦的“泄底”言论难逃干系。

六:中国解决目前黄岩岛事件最现实的解决途径

一旦中菲两国在黄岩岛问题上发生武力冲突,将对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两国的决策者都十分清楚。

  “南海岛礁主权归属问题并不是中菲关系的全部。”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说,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通过外交途径妥善处理与他国争议是应有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黄岩岛争议上始终保持自我克制,不推崇武力介入。短期内,除了在外交上的努力,中国的主要策略是派出海监船和渔政船。

  “该做法既显示了中国把涉及黄岩岛事务作为中国的内部事务处理,传递了中国在领土主权问题上不可让步的态度,又充分显示了不以武力解决问题的良好意愿。”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说。

  对于菲律宾提出要把黄岩岛问题提交“国际法庭”解决的企图,张海文说,这是菲方玩弄的一个小把戏,旨在将黄岩岛问题国际化;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法律义务陪它去什么“国际法庭”。退一步讲,就算是南沙群岛争端,中国也早于2006年就已经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向联合国提交了正式声明,明确说明凡是涉及领土主权和海域划界等重大争端问题,都不接受导致有拘束力的国际裁判。也就是说,除非中国与有关当事国之间达成了一致意见,否则,此类纠纷是不能被提交给国际司法机构的。依照该公约的规定,中国的声明不仅提交给了联合国秘书长,而且一直公布在联合国海洋与海洋法司的官网上。因此,菲外长反复地提出要将黄岩岛事件交给所谓的“国际法庭”解决,如果不是无知,那么就是在无理取闹。

  “在拉拢美国和东盟成员国入局企图破碎,诉诸国际仲裁亦无望的情况下,菲律宾应尽快扭转对形势的误判,尽快返回到谈判桌前来。”李国强说。

  专家建议:由于菲律宾方面数度违背中菲双方此前达成的关于不使事态扩大化、复杂化的共识,不计后果地不断推动事态升级,中方对此要做好各方面准备。

七: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的决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为了保持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势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让利、释放友善信息,周边国家却不断挑战我们的政策底线,其结果是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反而成为了自己单方面的自我约束;周边国家越发大胆地蚕食南海周边海域,进而趁势将侵占行为事实化、“合法化”。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避免南海问题升级的战略初衷给周边国家以错误暗示,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和平发展战略方向的同时更加主动、坚决地维护具体利益。一旦出现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必须亮出可信的惩罚措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抗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周边国家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其不断突破红线的“违规行为”。

2,内部政治的协调与平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了政治过程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主体开始积极发言,影响着决策过程。在南海问题上,中央政府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却希望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要求保护南海领土完整、加快油气资源开采。如何保持内部政治的平衡正在成为中国外交新的挑战。

3,解决南海问题与经营周边地区的平衡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已经建立起难以动摇的利益共同体格局。因此,我们不宜将南海问题的严重性过于放大,从而使其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中国固然可以通过强硬手段来解决问题,但这将造成东南亚国家对华的敌对倾向和仇恨情绪,同时也将使美国军事力量在东南亚的存在永久合法化,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大局。因此,中国需要将南海问题的解决纳入到经营周边的战略格局中加以考量,将其视为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契机。具体而言,中国可以在承认各方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油气资源共享的南海能源共同体,并根据投入多少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比例。为了保持其正常运转,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威胁,建立起某种形式的多边安全合作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有建立起持续的共同开发格局,让各国都从中受益才能真正做到搁置争议,并将经济层面的合作拓展至政治、安全领域。这也为突破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军事安全的二元对立困境提供启示。

4,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但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条件下我们绝不妥协,要大胆面对敌视中国侵略中国的那些国家。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时刻我们绝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当然,目前我国军事力量还有限,我们也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八:“我”对南海问题及黄岩岛事件的态度

和平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长远生存的基本保障!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中国政府和人民更是希望全人类能和平共处。但现如今一些国家把我们爱好和平的心愿当成是儿戏,一次又一次的触犯着我们的底线,存心挑衅着我们国家。以破坏我们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手段已经开始。面对多国的挑衅,作为一名热爱自己的国家,誓死保卫我们国家安全的热血男儿,我也绝不赞同侵略者的入侵,更不能容忍他们对我们的欺辱。南海是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谁都不能否认!在和平谈判的条件下如果敌国还是嚣张不屑,我们应团结一致共同保卫国家!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三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