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整改报告 > 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范文(精选5篇)

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范文(精选5篇)

时间:2022-05-19 13:30:02 来源:网友投稿

检查的英文名称为Check, 定义为为验证航空器其功能是否符合经批准的标准而进行的工作。 所属学科为航空科技(一级学科) ;航空器维修工程(二级学科),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5篇

【篇一】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正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始,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情境,要求学生对情境中的事物、现象进行质疑时,学生不会提问题,或提不出要探究的问题,这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看来对这个事物(或现象)都很了解了,不过老师有一个问题(从某个方面提出事物的一个问题)……,现在,对于这个事物(或现象),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我通过这样不断的启发、引导,学生就会慢慢地学会提问题。当学生提不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时,我也可作为共同学习中的一个参与者,提出问题:“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问题,老师也有一个问题……”
教学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还很低,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有时甚至是词不达意的。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经验,一届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生命化课堂使得小组合作、科学探究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据我的了解,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这样就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什么原因使得学生不肯、不会提问呢?一般有下列三种原因:
1、学生就是有问题也不肯提出来,特别是好同学。学生普遍有这样的想法:我提出的问题会不会被同学们耻笑;我讲不清楚,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别人不提问我也不提。
2 、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熏陶,学生已习惯于等着教师告诉答案,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缺乏质疑思维的习惯。
3 、教师自身的因素:不重视;怕浪费时间;认为学生没有这个能力……。
一、 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对提出出问题能力重要性认识,从要我问到我要问。
1 、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科学家敢于提出问题,攀登科学高峰事例,这样从历史的角度说明提出问题的重要性。给学生讲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的故事,启发学生,苹果从树上落下大家习以为常,牛顿却提出: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拉住苹果的力和拉住月球的力是不是同一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
2 、从成材、国家发展的角度向学生说明提出问题的必要性。教育学生国家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只有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实现。一个学生、一个国家的民族如果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也就无创新可言,将影响个人的成长,国家将永远落后。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
1 、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给予鼓励,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让学生品尝质疑的乐趣,激发提问的热情。
2、碰到冷场时,教师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如:谁来试一下,说错了不要紧;居里夫人说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教师的鼓励,肯定会有学生响应,经常这样训练后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会越来越多。如果教师由于不耐烦而直接提出问题,学生就失去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 让质疑成为学生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各种权威不盲从,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养成爱问“为什么”的习惯,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探究我们不知道的自然规律。如:对课本谋些表述进行质疑;对各种媒体进行质疑,有些报刊杂志经常犯一些科学错误,有意识让学生纠正;对权威进行质疑,在习题讲评中质疑,该题是否有漏洞?
(四)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1 、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如:小车沿斜面滑下并沿平面向前水平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不能沿平面永远运动?怎样才能运动路程更远?摩擦力大小跟什么有关?
2 、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愿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向上的原动力。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 、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注周边事物,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2 、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在讲增大压强的办法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磨刀并没有耽误砍柴时间?磨刀后刀口有什么变化?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 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3、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时,教师先捋捆扎绳,越捋越松散,学生首先提出:“为什么样越捋越松散?”通过教师演示同种电荷靠近相排斥,使学生明白其中道理。 4 、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敲打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同学们用两手指挤压铅笔两端,两手有什么不同感觉?从而提出:铅笔尖端为什么对手作用效果大?通过分析发现压力作用效果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于中学生理化报

1、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成功者的重要素养  在课堂上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成功者的重要素养。
  讨论开始后,可给学生讲解:纵观历史上和当今社会的所有名人,不管他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是政治家还是外交家,是哲学家还是数学家,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或是找到别人的(含前人)发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获得成功的。如以下范例:
  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黄帝发现了“慈石”可指南的现象,因而提出设计了“指南车”,由此用于战争的设想成为现实;哥白尼发现了“地心说”的谬误而提出了“日心论’的科学假设;马克思发现了“资本的剩余价值”而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哥德巴赫发现了每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他自己不能解释,便写信向当时著名的数学“大师”欧拉请教,欧拉也不能证明,事隔一个多世纪,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人陈景润证明了“l+2”;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解开了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第一号谜底;爱因斯坦12岁时就提出“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条光线的运动,那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成为他一生与之奋斗的目标并获得巨大的成功;邓小平发现了港、澳、台和平统一的难度,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顺利地回归了。
  可见,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成功者的重要素养,此话千真万确。

  二、与学生展开“学习好”标准的讨论

  1.讨论题一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教育,其最大弊端之一是将“学习好”的标准定位在什么上?
  为了让讨论气氛更加热烈,我也适时地把以下的观点发表出来:定位在“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重复”的优劣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2.讨论题二
  素质教育认为应将自己的大脑视为什么?
  为了让讨论气氛更加热烈,我也适时地提出“我们的大脑不能仅视为贮存知识的仓库,还应视为来料精加工、创新加工后增值输出的工厂”。
  3.讨论题三
  素质教育认为“学习好”标准的首项应该是什么?
  讨论结果应引向“会问”,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好”的首要标准。理由是:
  (1)根据名人名言。如培根说:“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之门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李政道说:“要开拓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第一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些话说明他们把通过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都提到了很高的高度。
  (2)根据典故轶闻。如学而不问或不求甚解,仅满足于知识积累和经验的重复,不善于思考、观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即使博览群书,终将成为书虫和书呆子。这样的笑话,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例如:
  (1)“夔一足”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些书呆子不求甚解,以讹传讹,竞牵强附会地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然而有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发现并提出了不敢苟同的看法,以致争论不休。他们一同去问孔子,才知道原文的意思是:“夔有一,足矣,非一足也!”孔子肯定了这个人的发现,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
  (2)明朝有个叫张溥的读书人,每读书,必亲自抄写,抄毕诵熟就烧掉,然后再读,再抄,再烧六七遍,直到滚瓜烂熟为止。但却不能融会贯通”以既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也就提不出新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新建树和创建,平平淡淡,了却了一生。
  (3)英国有个叫亚克敦卿的贵族子弟,靠优越的条件,博览群书,广阅典籍,且读书也非常刻苦认真,读过的书上留下了很多圈圈点点,长线短杠。不少书的章节只要你一说,他就能整段甚至整章、整节地背诵下来。但对书中任何地方都不能发现并提出任何问题,更谈不上提出某些独到的见解来,所以直到死,除了守着他的那堆死书,也没有对人类和社会作出任何贡献。
  由以上三例分析可知:学习好坏的标准,是不能以记忆书本知识的多少,以经验重复的快捷程度,以考试得分的高低为判定标准的,而应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至运用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大小为标准的。当代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不就是如此吗?当前“软件人才”奇缺,以致高薪争相聘请,竞争激烈,这不正说明社会选择人才的标准并不以应试为惟一目的,不以应试教育“学习好”的标准来定位的吗?因此,“只学不问”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曾大力提倡实行“六大解放”、“去学去问”,它们是:第一,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让大家看事实;第二,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第三,解放双手,甩掉无形手套,动手向前开辟;第四,解放嘴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谈出真理来;第五,解放空间,让孩子飞进大自然、大社会中寻觅丰富的食粮;第六,解放时间,使大家有空思考、学习、干事和娱乐。他说这“六大解放”实现之时,就是创新教育成功之日。谈到“学问”,陶行知先生曾写诗描绘:“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者,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显然,只要我们按“六大解放”去做,常向“八贤”请教,我们的同学们就一定能有所作为,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人。

  三、任何创造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

  课堂讨论设问:任何创造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吗?
  应该适时提供的参考资料:学术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文艺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提出问题开始的。自古以来,认识就是在肯定正确的东西,否定错误的东西的矛盾运动中波浪式地发展过来的。只要有人发现、提出了问题,就得回答。用传统的学说来回答已经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解决问题了,自然也就必须用新的事实、新的道理来回答。一旦新的事实被揭示出来,新的道理被阐述出来,创造也就开始了。所以前人没有提过的问题,只怕无,不怕有,只怕少,不怕多。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写的那篇《天问》,一口气提出172个问题,对奴隶主阶级关于宇宙、自然和历史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多方面的怀疑和质问。这些问题成了后来的科学家与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专题。到了唐朝,柳宗元写了一篇《天对》作了一番唯物的回答。但是,尽管科学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对屈原大夫提出的问题可以作出比柳宗元准确得多的回答,但是《天问》中还有许多问题,至今还值得科学家们探讨,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介入讨论。
  前面提到,1742年,德国数学家歌德巴赫发现,每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但是,他自己不能证明。他向大数学家欧拉请教。欧拉也不能证明。从此,这个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吸引了成千上万个数学家为之绞尽脑汁。整个18世纪没有人能证明它,整个19世纪也没有人能证明它。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哥德巴赫发现的问题,终于有了突破,因为中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l+2’。
  蒸汽机并不是瓦特发明的,但人们总是把发明蒸汽机的殊荣赋予瓦特。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在瓦特之前,纽可门发明的蒸汽机完全不能投入大工业生产。而瓦特发现并提出了其弊端是因为“冷凝”问题,因而瓦特在原有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具有独立冷凝器的蒸汽机,一举成功,终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工业经济的文明。
  北京大学方正集团总裁、中科院院士王选被人们普遍看成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者,这也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最早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是一位美国人发明的,他的产品不但占领了中国市场,而且几乎垄断了全球的华人市场。王选发现并提出了这种技术设备造价昂贵和其他的一些弊端,进而潜心研制出了一种廉价先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很快占领了汉字激光照排市场。那位美国经销商在离开中国市场之前找到了王选院士,深情地说:“尽管我知道我这次回美国去即将破产,但我们仍然非常佩服您的民族自尊心和智慧。”
  最近,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利用他的智慧和执著精神,创造性地解决了旧金山市政当局悬赏1000万元美金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问题。据报道,该青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细心的观察和缜密的调查,他发现了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现象不但具有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时间性,而且还具有上班时段进城方向发生堵车和下班时段出城方向发生堵车的方向性特征,从而追根寻源找到了同时发生时间性和方向性特征堵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郊农民上下班的车流太大”。最后他创造性地采用可改变“活动车道中间隔栏”的方法,巧妙地改变上班时段“活动车道中间隔栏”,使进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六个车道,出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两个车道,下班则反其道而行之,把问题轻而易举的以最小的代价圆满地解决了。这充分说明了人的能力中,最可贵的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天问》的问世到《天对》的产生,从哥德巴赫猜想到陈景润能证明“1+2”,从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到王选的廉价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不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社会前进的进程吗?可见,在人类认识史、发明史、发现史上,善于发现并提出一个(更不用说是一系列)新鲜而深刻的问题,对认识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例如,牛顿巧妙地设计了“三棱镜”的实验,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光改变说”的谬论,从新角度提出了崭新的光学理论。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而生活中伟大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为什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怀疑就将生问,将引发很多的问题。例如:“我怀疑这个人。”那么这个人肯定存在很多令你不解的、值得你怀疑的问题。17世纪,德国哲学家苗卡尔很早就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他说:“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为了从传统偏见和盲目信仰中摆脱出来,他坚定地认为:“一个人宁可用自己的眼睛来指导自己的步履,而不应当盲目地随从别人的指导。”他在认识论的四条原则的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决不能把任何尚未明确认识为真理的东西,放进人的判断之中。”笛卡尔之所以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是为了打扫理智的场地,建立起知识的正确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推演出知识的所有命题,才可能建立起知识体系的宏伟大厦。这对思想界起了巨大的解决作用。笛卡尔本人,也因敢于冲破当时已经僵化的经院哲学的束缚,发现并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在科学的许多领域,如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不追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完美性

  课堂讨论设问:为什么不追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完美性?
  应该适时提供的参考资料如下:
  1.一则小故事
  “侧伐尼——伏打——奥斯特”科学发现趣闻。
  大家都知道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但大家并不知道其中有一位无名英雄——伏打,曾为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提供了先决条件。理由是:若当时奥斯特的实验装置不是恰好接在伏打电池上,他决不可能看到“电流对小磁针作用”这一现象,并获得“电流的磁效应”这一伟大的发现。那么,伏打电池又是怎样发明的呢?其间除了伏打的睿智之外,还有一位无名英雄,这就是伽伐尼。其实伽代尼并没有对伏打电池的发明作出直接贡献,但是当伽代尼对用解剖刀解剖青蛙时,青蛙出现肌肉抽搐的生理现象作出的不完整的判断时,引起了伏打的怀疑。伽伐尼是搞动物电研究的。他凭着经验,将青蛙抽搐现象解释为动物电现象。他认为:青蛙本身是有生物电的,只是在用解剖刀解剖时才释放出来。显然这种解释是不完整的,因此伏打并不满足于伽伐尼的解释而多次重复伽伐尼的实验进行研究,终于发现并提出了原电池(伏打电池)的构想并获得成功。
  2.分析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一定每一个都完美,都正确。因为好的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的。不过,我们提出的问题越多,出现好思想的机会也就越多。爱因斯坦说过:“假如我每天都提了十个问题,即使九个半都是错的,但只要有半个有价值就了不得了。”牛顿在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光学》中的最后部分,一口气提出了3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瑕瑜互见,既有熠熠闪光的真知灼见,也夹杂着一些今天看来显而易见的谬误。但是正因为牛顿提的问题多了。才可能迸发出光辉思想的火花。不少学生都做过达·芬奇的一道动力学习题,这道题里面就有很多的错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判断和纠正。(题目大意是:用F的力作用于质量为m的静止的物体上,经过时间t运动了l距离,若改变不同的F、m、t则可运动多少距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中国学生在数学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存在最大的缺撼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有了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就能善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悄然得到发展,从而有所感悟,这正是二十一世纪具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为此,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谈几点策略。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多思多问,自问自答,刻苦努力,创造发明的事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一个学习不主动,没有求知欲望,懒于思考,不会问的人,也就无创新可言。提出问题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成为自觉的学习者。从数学中定义的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条件、结论分别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有哪些变?如何应用?等等。给学生产生一种悬念,以便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难,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愿意向老师、同学、家长提出问题。
二、建立民主课堂,创设良好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需要勇气,他们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不愿提,不敢提。主要是学生存有“三怕 ”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另外学生确实懂得太少,无从问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质疑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三怕”心理,才会敢于提出问题。
三、合理采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本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成为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花一定的时间去预习下节课所讲的内容,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书本上的基本内容确良,并提供预习提纲,诱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积极观察,善于发现知识的可疑点,并注上适当的记号,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疑问的认识心理去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仍不清楚的当堂向老师提出问题来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能持之以恒,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质疑的习惯,使学生对书本知识有一个深刻地理解。在实际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问题,如“椭圆的定义”一节我们在课堂上可通过实物演示,先将细绳两端重合,把粉笔套在其间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学生马上指出这是一个圆,然后再将两端分开,固定在黑板上,把粉笔套在其间一个图形,并向学生说明这种曲线叫椭圆。然后让学生根据操作过程,相互讨论“椭圆是怎样定义”的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去完善问题,在知识的发生阶段,不要直接给出结果,而是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 、 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为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保障。
   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的评价,多表扬、多引导,是学生感觉到有一中成就感,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问题的态度,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可能是无价值的,或是与本节课无关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本着先“培养学生敢提,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再培养学生会提问题”原则,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面对问题情景,就想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体现出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英国教育家爱德华o德波诺认为:"教育就是教人思维。"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沿着额头,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是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号?"学生立刻回答:"问号。""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啊!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就不配称个人!"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文学家巴尔扎克认为"?"无疑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家爱因斯坦则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穷追问题罢了。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学生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启于思,思启于?quot;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科学研究如此,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同样如此。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可见,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故,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是当今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数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

马庄乡原屯初级中学 郑丽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面对老师精心创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却不为所动,不是摇头,就是一脸的茫然,能提出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且所提问题大都雷同。

自导学案教学法在我县推广实施以来,作为一名九年级的数学教师,我也在不断地思考和尝试,经过近段以来的大胆尝试和认真思考,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模仿提问题

模仿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学习需要模仿,提问也同样如此。面对中考,学生更关心的是中考靠什么的问题。因此,在试卷评析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有意识地提出这样的问题:⑴看到本题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⑵本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⑶还有没有其他做法?⑷对于本题你还有什么想法……以上问题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中考考什么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学生逐渐学会了提问。每次月考之后,我都会把评讲的机会交还给学生,学生都能针对每一道题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伴随着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体验到了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目标提问题

一节课的题目往往能显示本节课的中心。一上课,我们可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进行思考,看能提出什么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明确学习内容与要求,带着问题来学习。例如,在讲《圆周角定理》时,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提出了以下问题:⑴什么是圆周角?⑵它和圆心角有什么区别?⑶圆周角定理的内容是什么?⑷怎样证明圆周角定理?⑸如何应用圆周角定理?上述问题的提出不仅围绕本节课的重点,而且统领本节课。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三、类比提问题

当新旧知识在学习方法、内容等方面有相同之处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提问题。在学习《图形的相似》这一章时,我指导学生仿照《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来提问题。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⑴什么是相似?⑵相似与全等有什么关系?⑶相似图形有哪些特征?⑷对于两个三角形,如何判定其相似?⑸如何利用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问题贯穿于整章的始末。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比较,还加强了只是见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真正做到会问,就要教给学生一些提问题的方法,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如何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结合数学实践活动课《农村新貌》的教学设计

我曾在故事会上看到一则笑话,题目是《笨老师》,其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刚开学,一家长问孩子:“你今天都学了些什么?”孩子说:“不知道,因为老师他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问我们,真是笨死了。”这其实是教师运用了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启发式教学,新的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教学指导思想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现在我们知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更为重要,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某种程度上,这种能力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现在提倡的模式是学生问,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学习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那么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呢?

一、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应认识到自己要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能对学生产生作用,因此微笑教学会给学生一个好心情,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活动课《农村新貌》时,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朋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去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好吗?(出示挂图)看,新农村就在我们眼前,这个村就叫幸福村。教师用生动的富有激情的谈话式语言,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问打下基础。

二、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有愿问善问的空间

新的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阅读搜集来的信息,创设有趣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进而引发学生提问的意愿,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农村新貌》的教学设计中,我出示挂图后,先让学生整体感知画面的场景,然后提问:在幸福村,你看到了什么?再仔细看看每个景点,图中人物说的什么话,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说一说。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参与到观察阅读的活动中,让他们初步感知,留下思考的空间,激起提问的热情,为愿问善问打下基础。

三、在合作学习中,指导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在一首诗中写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曾提出,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难得多。可想而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引领学生提问,为学生的提问做示范,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并通过小组合作、互学、共同提问,不断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农村新貌》的教学设计中,我把学生分为几小组,要求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去参观,每个小组成员都要说一说发现些什么,能提哪些问题,并整理出来,组长负责记录,然后各小组展示出共同的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安排,不仅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己主体作用,培养了合作意识,而且让他们掌握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提问的愿望。

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评价学生的提问。

在《农村新貌》的教学设计中,我把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知识逐一解决。这些板书在黑板上的问题,其实就是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肯定。我首先对那些勇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对其中低级幼稚的问题不能泼冷水,也要表现耐心和热情,让学生通过提问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解决问题之后,我把提问多的小组,或提问质量高的个人再给予表扬,这更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善问愿问的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课上善问、敢问、愿问的行为与行为习惯养成的“星光灿烂好少年”的评比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其中,公正评价,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主动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提问的乐趣,促使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篇二】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

提出问题  问题分析  对策思路

范文解析: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题目:由于2008年金融风暴的冲击,全球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世界各国多家汽车公司业绩下滑、前景暗淡,其中尤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最受人瞩目。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外向型企业也面临停产或倒闭,导致不少企业裁员,农民工大规模返乡。蓝领就业问题再次以另一种方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在蓝领需求量最大的“用工荒”时期,蓝领就业就存在明显的供需对接矛盾,即企业需求的蓝领招不到,而大批蓝领想求职而不可得,欲跳槽而不遂愿。

  请联系新的“用工荒”现象,选取适当的角度,写一篇1000-1200字的议论文。

  问题分析:蓝领就业的供需对接矛盾所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职业信息渠道不畅通。另一方面,就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完善。

  职业信息渠道是劳务市场供需双方的沟通平台,信息渠道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供需双方需求的满足程度。从目前来看,城市蓝领群体使用的职业信息渠道仍以传统的职业介绍所、劳务交流中心、招聘会为主,使用就业网站渠道的比例偏低。而且,就业网站的服务群体仍以白领为主,专门为蓝领提供就业服务的网站寥寥无几。职业介绍所、劳务交流中心等传统就业服务机构在职业信息的搜集、整理、查询等方面没有明显进步,导致职业信息的丰富性存在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蓝领的求职。

  城市蓝领就业困局的第二个原因在于蓝领自身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这一点在高级蓝领的供需矛盾上体现得更为突出。而求职蓝领之所以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和我国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针对性不强是分不开的。

  对策思路:

  首先,需要提升蓝领就业信息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大力推动蓝领求职网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要符合技术蓝领的就业需求,又能为广大求职蓝领提供丰富的选择性。作为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网络在就业促进方面有着其他渠道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调查显示,懂得使用就业网站求职的蓝领更容易实现求职、跳槽,认为在当地求职、跳槽不容易的比例不足50%,明显低于其他蓝领群体。这一方面说明蓝领的信息化水平对其职业流动具有明显影响,另一方面也充分显示了就业网站在推动蓝领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应当努力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大力推动蓝领职业教育发展、完善其职业培训体系,这是提高蓝领就业能力、促进蓝领就业的重要保障。要想完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首先要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投资力度。有学者认为,地方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虽然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来引导蓝领培训,但是政府部门项目化、流程化的培训体系需要时间、需要资金,无法广泛惠及蓝领大众。其次,要提高培训机构对蓝领阶层特别是高级蓝领的针对性。在市场化的蓝领职业培训机构中,大量职业技术类学校存在着资金不足、办学模式单一等情况,我国国内尚没有形成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教育与培训机构。

  一类文 北京市参与者文某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有效应对新一轮“用工荒”

  (本文题目紧扣材料,突出主旨。缺点是题目稍长,断句过多,可删去“以人为本”四字,突出统筹兼顾的中心内容。)

  在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下,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外向型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导致不少企业裁员,农民工大规模返乡,“蓝领”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新一轮“用工荒”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沉着应对新一轮“用工荒”,已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开篇点明形势,指出问题,分析危害,引起话题。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各句衔接自然,用语规范,体现出较强的申论写作能力。)

  检视目前我国的“用工荒”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去掉一个的,使语感流畅)、深层次的:

  (承接上文,以“检视”一词领起,直指原因,进行多方面、深层次地分析;下文从结构调整、经济形势、就业渠道、农民工自身素质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从外因到内因,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导致“用工荒”出现的多重因素,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但是本段作为承上启下的段落,只有一句,这种单句形式的段落使文章的整体结构显得散碎,形不成一个紧凑的整体;同时单句表述使意义表达不够充分,其语感比较生硬,与上下文的连接不够自然,在规范的申论文章写作应避免采用。有两种方式可以改进:一是加一两个阐释句,使前后文连接更为紧密,比如原句前加“找准症结才能保证对应措施的针对性”,或句后加“认清症结所在,将有助于政府更有效地应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这一突出问题”;另一种方式是把以下四段单独表述的分析接在冒号之后,整合成为一段,使分析部分圆融为一体,提高全文的紧凑性。)

  首先,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是导致“用工荒”的体制原因。(经济结构性调整与体制原因前后不搭配,这里应改为政策性原因。)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带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里应改为经济增长)劳动力需求下降是必然趋势。

  (本段从宏观角度分析出现“用工荒”的政策性原因,指出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必然下降。看到了大环境、大趋势,论述深刻。)

  其次,出口导向型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是导致“用工荒”的直接原因。作为吸纳“蓝领”就业的主要地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出口加工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必然导致大批“蓝领”失业。

  (本段分析“用工荒”的直接原因,切中要害。)

  再次,就业渠道单一、就业信息滞后是导致“用工荒”的社会原因。相对于庞大的农民工就业需求,我国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数量不足、管理不规范、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造成大批农村劳动力继续盲目涌入东部沿海,加剧了新一轮“用工荒”。

  (本段分析“用工荒”的社会原因,指出了信息渠道不畅通的问题,这是出现“用工荒”的重要原因。)

  另外,“蓝领”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普遍偏低,是导致“用工荒”的又一重要原因。“蓝领”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缺乏,集中在建筑、服装加工、家政服务等行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高级技工等市场急需人才仍然缺乏,加剧了供需矛盾。

  (本段指出了“蓝领”群体自身缺乏专业技能的问题,这是目前“用工荒”的主要原因。)

  有鉴于此,面对新一轮“用工荒”,政府应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冷静分析、沉着应对,积极稳妥地采取有效措施。

  (有针对性提出总体工作方针,引领下文的具体对策,并与上文衔接自然,用语严谨、规范,实现了顺利过渡。)

  首先,务必在提振内需、改善就业环境上狠抓落实。通过出口退税、财政补贴等方式,扶持吸纳大量“蓝领”就业的出口企业;积极推动出口企业转型,面向国内市场进行生产(本条对策与促进“蓝领”就业无直接关系);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引导作用,扩大内需,为“蓝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对策一针对“用工荒”的政策性原因和直接原因,既是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创造就业机会,间接促进就业;又是改善就业环境,通过扶持企业来扩大就业。本段与分析部分前后照应,所提有两条对策合理、可行。)

  其次,务必在畅通就业渠道、发挥中介机构作用上狠抓落实。推动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规范化发展,鼓励其积极为“蓝领”提供就业服务;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开设“蓝领就业信息网”,拓宽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对策二针对信息渠道不畅问题,属于就业服务、直接促进工人就业的措施,抓住“信息供给”提出三方面的措施,渠道明确,方法具体而有操作性,显示了作者具有相应的知识,因而在解决相关问题上有清晰的思路。不过就业渠道不仅是就“信息”而言,更直接的渠道是搭建劳动力供求双方的交流平台,促进双方需求的有效对接,这一点如缺乏相关经验或知识储备不到位就难以点透。对考生的参考意义是:平时可多阅读相关文件,掌握政策思路和措施内容,避免提出对策时无话可说的尴尬,避免出现“假、大、空”的套话。)

  再次,务必在加强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上狠抓落实。在返乡农民工集中地区,设立农民工夜校,开设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班,为其提供免费的“一对一”教育培训服务,(“免费”一语缺乏可行性,没有注意到各地的特殊性,免费培训并非普适之策,因而陷于主观。各地条件不同,不可能都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一对一”教育培训服务。实际上,只要真正能提高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少量收取费用的“一对多”的培训方式也是可以采取的,而且更具有广泛性和可行性。)帮助农民工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

  (对策三针对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的问题,加强培训农民工。但是对策不够全面,“蓝领”不仅包括农民工,还有其他群体,如工矿业体力劳动者、技术工人。如果本条对策能针对所有“蓝领”的培训工作,则更为妥当。)

  此外,务必在因地制宜、鼓励“蓝领”自主创业上狠抓落实。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就地妥善安置返乡农民工,鼓励其积极创业,开办农产品加工、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企业,农村信贷部门要积极为其提供小额贷款,并在税收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企业家。

  (对策四针对“蓝领”创业问题,重点以返乡农民工为对象,提出了结合本地实际就地妥善安置的原则和项目引导、贷款融资、税收优惠等全面扶持建议,思路开阔,观点合理。)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面对新的“用工荒”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只要我们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就能及时有效解决“蓝领”就业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 (1227字)

  (文章结尾引用名言警句,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同时深化主旨,上升到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上面,显示出较高的理论深度。)

  总评:本文针对“用工荒”问题,全面、准确分析问题原因,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又从多个角度提出对策,解决办法合理可行。本文立意较高,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行文流畅,语言严谨,又不失生动性,体现了很强的时政把握能力和申论写作能力。本文缺点是分析部分过多,且较散碎,须从全局上谋篇,按均衡、适度原则确定每部分的篇幅,并注重整合;部分对策也不够成熟,实际应试作答时思考和下笔应更加慎重,以免言之过度。

二类文 江苏省南京市参与者朱某

让蓝领“浴火重生”

  (题目生动形象,用语精炼,紧扣主题,是文章一大亮点。)

  新“用工荒”现象尚未改善,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之(首句缺乏背景交代,没有照顾到前后文,新“用工荒”与“蓝领”就业危机、农民工返乡潮的关系未作相应的阐释,“之”指代不明,应改为:使我国“蓝领”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我国农民工大规模返乡。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新“用工荒”现象,切实保障蓝领工人的就业。

  (首段开门见山,指出问题,引起话题,入题简洁迅速。但是失于简单,对主题揭示得不够明确,原因主要在于对“蓝领”失业和“用工荒”的关系未作充分说明,也没有分析“蓝领”失业的负面影响,使保障蓝领就业的总体对策显得缺乏来由。)

  长久以来,我国企业出现严重的“用工荒”现象,(“用工荒”并不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农民工人数众多,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而蓝领们亦是想求职而求不得,欲跳槽而不遂愿。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供需对接矛盾,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前后两个“原因”,导致这句话出现语病,应删去“是什么原因”五字。)从政府角度来说,政府缺乏完善的政策、有效的机制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在企业和农民工之间搭起桥梁;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对蓝领工人的培训制度、激励制度都不够完善,无法激发农民工的积极性;从农民工自身来说,他们自身专业技能不强,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有一些则心高而力不足,不满足与(于)现状。

  (本段从政府、企业、农民工三个角度分析“用工荒”现象的原因,分析比较全面。但是关于蓝领工人的培训的论述不够准确,培训蓝领工人也是政府的职责之一。)

  但从我国国情出发,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解决好农民工就业是做好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解决农民工就业不仅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也可使一部分的农民工能利用自身技术和在城市打工的节余回家乡创业,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解决农民工就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但对于这新的“用工荒”现象,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应以更积极的姿态来应对,必须采取各种更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现提出以下建议:

  (本段分析解决好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意义,偏离材料主旨。“蓝领”就业问题不仅仅针对农民工群体,分析的视野应当放宽,联系外延广阔的“蓝领”群体来谈,更为全面。)

  一是政府应完善各种政策制度。当地政府可与当地(这个“当地”多余)相关部门合作,组织建立(“建立”多余)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技能,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还可鼓励蓝领工人自我谋生,建立蓝领工人创业专项基金、(实施)蓝领工人贷款优惠政策,把蓝领工人吸纳到社会的各行各业。这些都将进一步缓解新的“用工荒”现象。

  (对策一从政府角度提出建议,所提数条对策合理可行。但对策涉及的范围过广,内容有些驳杂,每一条都可展开来谈,而实际上每条都未谈透,有好的设想却没有充分的论述,说服力不强。从宏观着眼,政府可以做的有很多,但主要应立足政府的职能和现实可行性,如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扩大内需为“蓝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类似设立甚多、鼓励工人创业的对策,单列一项,与此项并列为宜。)

  二是完善企业蓝领工人培训和激励机制。企业必须重视蓝领工人,每年挑选优秀的蓝领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对优秀的蓝领工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使蓝领工人对劳动更用心,对企业更用心。(缺乏过渡语句,语言有些贫乏,前后句的连接不够自然得体。)这对企业留住优秀蓝领工人起着很大的的作用(措施意义的总结没有从促进蓝领就业着眼,与题意和文章主题不符)。

  (对策二从企业角度提出建议,相对于第一条宏观层次的政府作为,本条从微观入手,论述了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但意义挖掘不深,扣题不紧,没有从履行社会责任这个角度去阐述,企业可以为促进蓝领就业发挥的作用,进而上升到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贡献这个高度。)

  三是蓝领工人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蓝领工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对城市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蓝领需提高自身技能,改善“想求职而求不到”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要主动提高自身其他各方面的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争做蓝领中的高素质人才。

  (对策三从蓝领工人角度提出建议,与前两项建议结合,明确了促进蓝领就业的三方主体——政府、企业、工人,角度全面,观点合理,是一种贴切的构思。但是,本段有潜力跟“浴火重生”扣题,说明工人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城市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既为个人谋出路,又为经济发展添力量,最终实现企业和工人的双赢,与立意周到、论述深刻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让蓝领“浴火重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政府更要积极完善蓝领工人的各种保障机制,平衡农民工与企业之间的供需对接矛盾,为蓝领工人创造一片蓝天,同时也让他们的存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造一片更美的蓝天!

  (文章结尾展开抒情性论述,升华主旨,与题目呼应,有较强的打动力。但与全文主体部分相联系,不难发现标题与结尾比主体部分质量更好,标题和结尾所凝聚的观点在正文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体现,抒情事实上是缺乏情感基础和论证依据的,其效果未尽如理想。)

  总评:本文紧扣给定材料,立意准确,针对“用工荒”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构基本合理,语言比较流畅,尤其是拟题和总结很见心思。但行文有失严谨,视野不够开阔,站位不高,思考不深,虽有情感煽动力,却没有扎实的论证为基础。应牢记申论写作的基本原则,把握文章深刻性和严谨性的标准。另外,行文要注意细节,写完文章后要审查修改,避免出现病句和错误。

  三类文 江苏省镇江市参与者王某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和就业供需矛盾

  (标题应断句,体系、缓和连接处空格,形成前后字数相等、总体对称的形式。)

  经济危机时,企业为了度过难关纷纷采取减薪、裁员等措施,导致农民工大规模返乡;经济回暖时,企业的订单增加,企业又陷入了找不到人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工人就业中存在着明显的供需对接矛盾,这种矛盾使我国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作者以经济危机中企业裁员和用工困难这一对矛盾开篇,为下文的分析和论述进行了铺垫。但是,此开头段将重点放在“企业在经济衰退时不应随意裁员”的问题上,不免有些偏离“用工荒”的主题,容易误导下文)

  之所以存在着明显的供需对接矛盾,其实是工人社会保障等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缺失导致的,而缺乏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的就业是一种不正常的就业。一方面,企业的减薪、裁员使原本工资水平就不高的工人阶层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只好返乡。企业的这种做法极大的伤害了工人的感情,自己辛勤的劳动付出没有得到企业的肯定。等经济回暖时,返乡广大工人不能及时上岗,导致用工紧张。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只能采取这种减薪、裁员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随着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分的蛋糕越来越小,空间越来越狭窄,许多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抵御经济危机的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脆弱。

  (原因分析不够准确。“用工荒”现象的产生是职业信息渠道不畅、蓝领工人技术不足等多重原因引起的,工人社会保障不足是企业随意裁减员工的原因,并非是“用工荒”的原因。)

  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等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以缓和工人就业中存在的明显供需对接矛盾。

  首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把工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蓝领工人大多是农民工的杰出代表,他们文化程度较高、长期在外打工、社会活动参与度较高、更认同城市的生活,他们比普通的农民更强烈地要求工作环境的改善。在城乡之间、户籍人口之间、外来民工和当地人之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外来工和本地居民平等的享有包括公共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公共教育、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等公共基本服务。让工人有种家的感觉。(本则对策论述比较完整,对蓝领工人的特性分析较为准确,但仍然未能提及解决“用工荒”问题的合理对策)

  其次,转变企业经营者的观念,改善工人的待遇。企业不能以短期利益至上,把打工者仅仅视作廉价劳动力,应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量企业的竞争力,贯彻执行《劳动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是长久之计。(第二条对策与第一条对策并没有本质区别,用语较随意,可见作者对社会问题的积累不够)经济好转时要改善工人的住宿条件,增加工人福利,提高工资待遇;经济危机时,不能简单的辞退工人。应该利用经济危机期间加强对工人的培训,给他们以最低的生活保障,将他们作为人才储备起来,等待经济的转好。这就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努力为工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不可取,我们只有完善社会保障等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建立起完备的人才储备制度,才能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信息(单位与信息吻合,语意欠通。或者是单位情况与社会保障部门掌握的信息——劳动保护与社会保障信息吻合,或者是单位的用人需求与人力社保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信息对接。)的吻合。相信完善的社会保障等劳动力权益保护体系能提高广大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尾符合申论基本要求,属于抒情型总结,与开头有一定的呼应。)

  总评:本文原因分析有些偏离主题,所提对策层次不清楚,如何以社保促就业,没有论证透彻,分析和论述都缺乏论据支持,且有主观臆断的现象,总的说服力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不强,反映考生对社会问题的知识积累不够;但是行文错误较少,足见考生写作比较细心。文章语体较为随意,大量运用了感性描述,应注意采取机关普遍使用的规范语体,简洁平实,庄重大气。总的努力方向,要以党委、政府(包括政府部门)文件为主要依据,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学习,深刻理解有关政策,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申论写作练习,增强对申论各部分的把握能力,材料丰富、语言生动一些,尽可能点缀一些名言警句。

  四类文:北京市参与者李某

做好农民工返乡的“山水文章”

  (“山水文章”并非全国通用的政府惯用语或社会熟语,如使用这种“特殊”词语,正文应做解释说明,使阅卷者明确何谓山、何谓水,“文章”即对策之特特在何处,理解作答者的用意,否则过于随意的用词并不符合申论的规范性要求。此外,标题之下应空一行,这是行文基本要求。)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的企业也未能幸免,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贸易额增幅逐步降低,甚至在2008年11月份出现了副增长(应当是“负增长”),很多的沿海企业由于订单大幅减少,面临着停产或倒闭,不少企业为了生存开始裁员,农民工开始大规模返乡。如何解决好回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兄弟的生计和发展,更是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章首段部分偏离主题,角度设置得过窄。题目要求以“用工荒”为角度,而作者将“用工荒”问题限制在农民工的返乡问题上,使下文容易仅围绕农民工返乡就业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金融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返乡,可以说既是危机,更是机遇。(作者在此段提到农民返乡的机遇和挑战,已是偏离“用工荒”的主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重要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破解城乡二元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断发展和壮大小城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农民工的返乡,以农村为工作出发地,为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除二元结构,推进农村各项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此处提到农民返乡大背景,目的在于引出其所带来的机遇,但是却将本文与题目主旨越带越远)

  机遇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农民返乡的机遇与“用工荒”的主题无关,应当将其删除)第一,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看,前几年由于粮价低、农民种地没有积极性导致的许多耕地无人耕种的现象会大幅度改善,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人才资源上看,农民工返乡势必会使众多年轻、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回乡,他们见多识广,懂生产会管理,具有创新思维,不甘于现状。这就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带了宝贵的人才资源。第三,新一轮的产业转移,部分制造业的中西部转移为解决农民工就业提供了机会。而在这场农民工返乡潮中,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因势利导,给予政策扶持和帮助,尽快解决民工返乡就业问题。(本段尾句起到过渡作用,为下文阐述对策做了铺垫。)

  第一,政府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和帮助。在财政和融资方面,可以适当减免税收,降低个人创业门槛,创建农民创业基金会,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为个人创业融资搭建平台。在技术支持上面,政府可以组建农业技术共享资源,为农业发展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提高国家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

  第二,因地制宜鼓励、支持发展农产品龙头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地方就业。农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如何有效的将农产品原材料制造加工成附加价值高的产成品,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更能解决更多的农村和城市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第三,地方政府要搭建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与企业建立合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我国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处于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的阶段,外出就业仍然不失为一个解决就业的好方法。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找不到工人,而一些地方的劳动力却找不到工作,存在着明显的供需对接矛盾。除了求职者要借助多种渠道如网络等寻求信息以外,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地方政府可以搭建面向各层面的劳动力信息,积极与各大企业建立劳动力基地,形成劳动力地方品牌。同时对返乡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之能够适应社会的用工需求标准。

  (对策论述比较全面,既提到政府帮扶,也提到企业带动;既提到建立信息平台,也提到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但是,上述三段论述均是针对农民返乡的对策措施,脱离了题目主旨,非常遗憾。)

  经济危机下的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关系着农民的收入和生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大局,总之,只要广拓就业之路,广开培训大门,搭建良好的资源平台,积极引导农业发展,就一定能做好“山水文章’。

  (作者最后将文章结尾落在“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可见作者审题不清,立意过窄,未能理解题目所给材料的真正用意。)

  总评:文章整体结构较为完整,点、因、策、论四种要素均已具备,而且行文错误较少,可见考生具备一定的申论写作基础。但是,由于考生对材料缺乏深刻理解,对问题没有正确把握,导致立意方向出现偏差,只能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叹息。申论主要考察即是考生把握材料的能力,因此本文作者应当增加材料阅读量,提高阅读分析能力,通过增加申论题目的练习来加强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篇三】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

⑴小丽和小明一共跳几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东比小明多跳了几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

(1)、小兔队和小猴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2)、小熊队比小猴队少几名运动员?

(3)、小兔队、小熊队、松鼠队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4)、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吗?w w w .x k b 1.c o m

问题:

列式:

(1)小红要买一个 和一本 ,一共要用多少元钱?

(2)小军带了10元钱,买了一架 ,还剩多少元?

(3)提出一个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4)提出一个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小红:我有8本科技书和6本故事书

小兰:我有9本科技书,又买来5本故事书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

问题: ?□○□=□( )

问题: ?□○□=□( )

类型七:求一共(要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和求原来

1、停车场里已经开走了9辆车,还剩下6辆车,停车场里原来有多少辆车?

2、桌上的橘子我吃了6个还剩5个,原来有多少个?

【篇四】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

发现和提出问题

第一节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一、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成功者的重要素养

  纵观历史上和当今社会的所有名人,不管他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是政治家还是外交家,是哲学家还是数学家,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或是找到别人的(含前人)发现、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获得成功的。

  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黄帝发现了“慈石”可指南的现象,因而提出设计了“指南车”,由此用于战争的设想成为现实;哥白尼发现了“地心说”的谬误而提出了“日心论’的科学假设;马克思发现了“资本的剩余价值”而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哥德巴赫发现了每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他自己不能解释,便写信向当时著名的数学“大师”欧拉请教,欧拉也不能证明,事隔一个多世纪,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人陈景润证明了“l+2”;杨振宁、李政道发现并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解开了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第一号谜底;爱因斯坦12岁时就提出“假如我以光速追随一条光线的运动,那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成为他一生与之奋斗的目标并获得巨大的成功;邓小平发现了港、澳、台和平统一的难度,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香港、澳门顺利地回归了。

  二、 “学习好”标准的讨论

  1.讨论题一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教育,其最大弊端之一是将“学习好”的标准定位在什么上?

  为了让讨论气氛更加热烈,我也适时地把以下的观点发表出来:定位在“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重复”的优劣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2.讨论题二

  素质教育认为应将自己的大脑视为什么?

  为了让讨论气氛更加热烈,我也适时地提出“我们的大脑不能仅视为贮存知识的仓库,还应视为来料精加工、创新加工后增值输出的工厂”。

  3.讨论题三

  素质教育认为“学习好”标准的首项应该是什么?

  讨论结果应引向“会问”,即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好”的首要标准。理由是:

  (1)根据名人名言。如培根说:“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之门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李政道说:“要开拓创新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第一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些话说明他们把通过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性都提到了很高的高度。

  (2)根据典故轶闻。如学而不问或不求甚解,仅满足于知识积累和经验的重复,不善于思考、观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即使博览群书,终将成为书虫和书呆子。这样的笑话,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例如:

  (1)“夔一足”的故事。春秋时期,一些书呆子不求甚解,以讹传讹,竞牵强附会地误认为“夔”只有一只脚。然而有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发现并提出了不敢苟同的看法,以致争论不休。他们一同去问孔子,才知道原文的意思是:“夔有一,足矣,非一足也!”孔子肯定了这个人的发现,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

  (2)明朝有个叫张溥的读书人,每读书,必亲自抄写,抄毕诵熟就烧掉,然后再读,再抄,再烧六七遍,直到滚瓜烂熟为止。但却不能融会贯通”以既发现不了什么问题,也就提不出新的问题,自然也就没有任何新建树和创建,平平淡淡,了却了一生。

  (3)英国有个叫亚克敦卿的贵族子弟,靠优越的条件,博览群书,广阅典籍,且读书也非常刻苦认真,读过的书上留下了很多圈圈点点,长线短杠。不少书的章节只要你一说,他就能整段甚至整章、整节地背诵下来。但对书中任何地方都不能发现并提出任何问题,更谈不上提出某些独到的见解来,所以直到死,除了守着他的那堆死书,也没有对人类和社会作出任何贡献。

  由以上三例分析可知:学习好坏的标准,是不能以记忆书本知识的多少,以经验重复的快捷程度,以考试得分的高低为判定标准的,而应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至运用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对人类和社会的贡献大小为标准的。当代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不就是如此吗?当前“软件人才”奇缺,以致高薪争相聘请,竞争激烈,这不正说明社会选择人才的标准并不以应试为惟一目的,不以应试教育“学习好”的标准来定位的吗?因此,“只学不问”的学习方式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曾大力提倡实行“六大解放”、“去学去问”,它们是:第一,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让大家看事实;第二,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大家想得通;第三,解放双手,甩掉无形手套,动手向前开辟;第四,解放嘴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谈出真理来;第五,解放空间,让孩子飞进大自然、大社会中寻觅丰富的食粮;第六,解放时间,使大家有空思考、学习、干事和娱乐。他说这“六大解放”实现之时,就是创新教育成功之日。谈到“学问”,陶行知先生曾写诗描绘:“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者,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显然,只要我们按“六大解放”去做,常向“八贤”请教,我们的同学们就一定能有所作为,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人。

  三、任何创造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

  课堂讨论设问:任何创造都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吗?

  应该适时提供的参考资料:学术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文艺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提出问题开始的。自古以来,认识就是在肯定正确的东西,否定错误的东西的矛盾运动中波浪式地发展过来的。只要有人发现、提出了问题,就得回答。用传统的学说来回答已经不能自圆其说,不能解决问题了,自然也就必须用新的事实、新的道理来回答。一旦新的事实被揭示出来,新的道理被阐述出来,创造也就开始了。所以前人没有提过的问题,只怕无,不怕有,只怕少,不怕多。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写的那篇《天问》,一口气提出172个问题,对奴隶主阶级关于宇宙、自然和历史的传统观念,提出了多方面的怀疑和质问。这些问题成了后来的科学家与哲学家们思考、研究的专题。到了唐朝,柳宗元写了一篇《天对》作了一番唯物的回答。但是,尽管科学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对屈原大夫提出的问题可以作出比柳宗元准确得多的回答,但是《天问》中还有许多问题,至今还值得科学家们探讨,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介入讨论。

  前面提到,1742年,德国数学家歌德巴赫发现,每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的和。但是,他自己不能证明。他向大数学家欧拉请教。欧拉也不能证明。从此,这个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的问题,吸引了成千上万个数学家为之绞尽脑汁。整个18世纪没有人能证明它,整个19世纪也没有人能证明它。到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哥德巴赫发现的问题,终于有了突破,因为中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l+2’。

  蒸汽机并不是瓦特发明的,但人们总是把发明蒸汽机的殊荣赋予瓦特。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在瓦特之前,纽可门发明的蒸汽机完全不能投入大工业生产。而瓦特发现并提出了其弊端是因为“冷凝”问题,因而瓦特在原有蒸汽机的基础上发明了具有独立冷凝器的蒸汽机,一举成功,终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工业经济的文明。

  北京大学方正集团总裁、中科院院士王选被人们普遍看成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者,这也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最早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是一位美国人发明的,他的产品不但占领了中国市场,而且几乎垄断了全球的华人市场。王选发现并提出了这种技术设备造价昂贵和其他的一些弊端,进而潜心研制出了一种廉价先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很快占领了汉字激光照排市场。那位美国经销商在离开中国市场之前找到了王选院士,深情地说:“尽管我知道我这次回美国去即将破产,但我们仍然非常佩服您的民族自尊心和智慧。”

  最近,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利用他的智慧和执著精神,创造性地解决了旧金山市政当局悬赏1000万元美金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问题。据报道,该青年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细心的观察和缜密的调查,他发现了久而未决的旧金山大桥堵车现象不但具有上下班高峰时段的时间性,而且还具有上班时段进城方向发生堵车和下班时段出城方向发生堵车的方向性特征,从而追根寻源找到了同时发生时间性和方向性特征堵车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市郊农民上下班的车流太大”。最后他创造性地采用可改变“活动车道中间隔栏”的方法,巧妙地改变上班时段“活动车道中间隔栏”,使进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六个车道,出城方向四个车道变为两个车道,下班则反其道而行之,把问题轻而易举的以最小的代价圆满地解决了。这充分说明了人的能力中,最可贵的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天问》的问世到《天对》的产生,从哥德巴赫猜想到陈景润能证明“1+2”,从毕昇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到王选的廉价汉字激光照排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不就是人类认识事物、社会前进的进程吗?可见,在人类认识史、发明史、发现史上,善于发现并提出一个(更不用说是一系列)新鲜而深刻的问题,对认识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例如,牛顿巧妙地设计了“三棱镜”的实验,有力地驳斥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光改变说”的谬论,从新角度提出了崭新的光学理论。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而生活中伟大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为什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怀疑就将生问,将引发很多的问题。例如:“我怀疑这个人。”那么这个人肯定存在很多令你不解的、值得你怀疑的问题。17世纪,德国哲学家苗卡尔很早就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他说:“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的事物都怀疑一次。”为了从传统偏见和盲目信仰中摆脱出来,他坚定地认为:“一个人宁可用自己的眼睛来指导自己的步履,而不应当盲目地随从别人的指导。”他在认识论的四条原则的第一条中明确指出:“决不能把任何尚未明确认识为真理的东西,放进人的判断之中。”笛卡尔之所以提出普遍怀疑的原则,是为了打扫理智的场地,建立起知识的正确基础,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推演出知识的所有命题,才可能建立起知识体系的宏伟大厦。这对思想界起了巨大的解决作用。笛卡尔本人,也因敢于冲破当时已经僵化的经院哲学的束缚,发现并提出了不少新的问题,在科学的许多领域,如天文学、气象学、数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四、不追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完美性

  课堂讨论设问:为什么不追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完美性?

  应该适时提供的参考资料如下:

  1.一则小故事

  “侧伐尼——伏打——奥斯特”科学发现趣闻。

  大家都知道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但大家并不知道其中有一位无名英雄——伏打,曾为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提供了先决条件。理由是:若当时奥斯特的实验装置不是恰好接在伏打电池上,他决不可能看到“电流对小磁针作用”这一现象,并获得“电流的磁效应”这一伟大的发现。那么,伏打电池又是怎样发明的呢?其间除了伏打的睿智之外,还有一位无名英雄,这就是伽伐尼。其实伽代尼并没有对伏打电池的发明作出直接贡献,但是当伽代尼对用解剖刀解剖青蛙时,青蛙出现肌肉抽搐的生理现象作出的不完整的判断时,引起了伏打的怀疑。伽伐尼是搞动物电研究的。他凭着经验,将青蛙抽搐现象解释为动物电现象。他认为:青蛙本身是有生物电的,只是在用解剖刀解剖时才释放出来。显然这种解释是不完整的,因此伏打并不满足于伽伐尼的解释而多次重复伽伐尼的实验进行研究,终于发现并提出了原电池(伏打电池)的构想并获得成功。

  2.分析

  从上例中可以看出,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不一定每一个都完美,都正确。因为好的思想不是一下子就能在头脑中形成的。不过,我们提出的问题越多,出现好思想的机会也就越多。爱因斯坦说过:“假如我每天都提了十个问题,即使九个半都是错的,但只要有半个有价值就了不得了。”牛顿在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光学》中的最后部分,一口气提出了3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瑕瑜互见,既有熠熠闪光的真知灼见,也夹杂着一些今天看来显而易见的谬误。但是正因为牛顿提的问题多了。才可能迸发出光辉思想的火花。不少学生都做过达·芬奇的一道动力学习题,这道题里面就有很多的错误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判断和纠正。(题目大意是:用F的力作用于质量为m的静止的物体上,经过时间t运动了l距离,若改变不同的F、m、t则可运动多少距离?)

第二节 发现并提出问题

  一、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障碍分析

  不少同学说:“我看了不少书,也经常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但我总觉得它们完美无缺,所以总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来,我该怎么办?”对这些同学,除了与他们一起进行关于真理与谬误、完美与缺憾、发展与停滞等哲理的讨论,还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寻找产生阻碍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障碍的根本原因。

  阻碍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障碍可分两个方面:一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环境条件欠缺障碍,二是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欠缺障碍。教师不但必须运用科学方法去创设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环境条件,以消除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环境条件欠缺障碍(如上一章提到的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发现并提出问题的环境,又叫“问题场”),还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去寻找产生学生自身科学素质欠缺障碍的内部原因,并设法予以克服。只要做到上述两点,肯定会使学生都能有所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有的还可能将提出的问题确定为研究的专题,再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一定能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学生产生自身科学素质欠缺的内部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观察障碍。多数同学未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第二,思维障碍。不少同学思维深度不够,造成洞察力差。第三,找不到“切入点”的障碍。很多同学受传统经验束缚,发现提出问题方法不多,不知从何处“切入”。

  二、克服观察障碍的途径

  克服观察障碍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要领,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所谓观察,就是利用感觉器官来认识事物的方法。前面提到观察分两种:一种是对突发事物的观察,称为被动观察或自发观察;一种是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即将出现的自然现象或人为的实验现象的观察,叫做主动观察或诱发观察。青少年被动观察即自发观察占优势,而主动观察或诱发观察却是弱点。观察的要领是: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提问:你见过哪些驯兽动物表演?见过驯化的蚂蚁表演吗?我的学生中有两位同学同时同地观察蚂蚁的活动,一位同学既没有翻阅查寻有关蚂蚁的资料,也没有请教有关教师和专家,毫无目的、自以为是地观察蚂蚁的活动,除了取乐,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另一位同学在查寻了一些有关蚂蚁习性的文献资料后,又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计划,重点观察蚂蚁间信息交流传递的规律,坚持了两年,终于对蚂蚁间信息交流传递的行为规律有所发现,提出并确定了驯养蚂蚁的研究专题,经过专家指导和自己的悉心研究,他驯养的蚂蚁可以供观赏表演(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由上例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观察,都是为完成特定的任务,围绕一定的目的进行的。目的明确,准确地选择对象,进行集中的观察,就容易收到效果,发现并提出问题,甚至确定为研究专题。决不能盲目观察。

  青少年因兴趣广泛、好奇心强、自制力弱、稳定性差等特点可能会给有目的的观察带来冲击,针对这一现象,事先一定要指导他们弄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强化这一观察与正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的关系,把观察活动变成自己自觉的要求。另外,为解决知识不足、思维能力弱而给有目的的观察带来的困难,还应适当地补充观察必备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才能专心致志地进行观察。观察目的不明确,知识经验准备不足,有可能导致观察漫无边际。心理准备不足,东张西望,漫不经心,甚至使注意力离开观察对象,混淆观察的事物与背景的界限,就不可能获得发现并提出问题,以致达不到选定研究专题的预期效果。

  2.观察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即实事求是

  通过精细的观察得到的情况才可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达尔文说:“我超过常人的地方在于我能够察觉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事物,我还对它们进行精细的观察。”

  (1)要坚持观察的客观性。我有一位家住北京西客站的学生,利用早晚上学和放学经过西客站广场的有利条件,进行为期一年的有关西客站四季客流量的观察研究,但去年九月份开学后的几天,每天早上观察到广场人数极少,傍晚回家却看到广场人数很多,开始他误认为这就是事实,但事后经过问妈妈(她是西客站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这几天早上恰好有阵雨,人们都跑进大厅避雨,才知道自己犯了误观察的错误。所以,观察者要对事实负责,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指有为无。尤其要防止预先抱有成见和偏见所造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犯主观主义的“误观察”错误。

(2)要注意观察的全面性。即要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观察对象,切忌把局部当成整体,一叶障目,由片面性导致未观察的错误。瑞士的科拉顿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失之交臂,就是这个道理(见物理学史)。

  (3)还要把握观察的典型性。换言之,就是要使观察的事实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性,为此就要善于把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从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剥离出来,以保证观察结果更具有典型意义。例如,美国护士桑格·玛格丽特长期在医院妇产科工作,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产妇。难产、多子女、贫困、落后等一系列现象的观察与众不同,她进行了典型性的归纳和进一步观察证实,终于发现并提出人口问题是人类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个在全世界倡导计划生育。

  3.观察要掌握正确的理论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你能不能观察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传说鲁班和李时珍上山时都曾被茅草割破了手。经过对茅草叶和伤口的观察,鲁班发现茅草叶上有齿才能割破手,发明了锯;而李时珍则观察伤口状况而发明了一种快捷止血的自制草药。又例如,观察一只正在‘唱歌”的知了,美术家运用美术理论观察知了各部位的色彩、结构、形态,而音乐家则运用音乐理论观察知了发音的频率、音调、泛音多少及和声效果、旋律结构。若生物学家运用昆虫学理论与普通人仅从观赏的角度去观察知了,他俩进行的理论思维也是大不相同的。

  4.观察要有敏捷的思维

  人们观察任何事物,不只是用五官,更重要的是用脑子,如果说观察为你发现问题的机遇创造了条件,那么敏捷的思维能帮助你透过偶然现象看到内在的本质。英国化学家派京18岁时在一次做合成奎宁的实验时,偶然发现黑色反应生成物中含有紫色物质,受职业性理性思维的驱使,他马上想到这可能是一种新的物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了一种廉价的人工合成染料的生产方法,解决了当时的天然染料不但价格昂贵,且效果欠佳的问题,廉价的人工合成染料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于是他组织大量生产此种染料并很快致富,然而他并不迷恋金钱,很快退出商界继续他的科学研究。

  综上所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必须掌握科学的观察要领,这是青少年观察力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正如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贝弗里奇指出的那样,“在研究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比拥有大量学术知识更重要”。针对青少年主动观察能力弱的特点,要指导青少年在观察前,对即将观察的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内容界定观察范围,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选定的范围之内,以此确定观察的重点。特别对实验中出现的短暂的现象,则有必要创造条件多次重复观察,并做全面细致的记录。有条件时还应借助拍照、录像等辅助手段。同时,也要利用青少年视觉敏锐、思维活跃,被动观察占优势的特点,抓住机遇争取有所发现。因为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偶然发现都是在这种观察中实现的。引导他们对正在进行着的实验的兴趣,聚精会神地注视各种细节,发现那些意料之外的现象并进行研究,就很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发现,否则将与可能到来的发现机会失之交臂而抱憾终生。例如,在伦琴发现X射线以前,很多科学家都有机会发现X射线,但都因为没有抓住实验中出现的短暂现象,而与X射线的发现机会失之交臂。1896年1月23日,伦琴在自己的研究所里举行关于新射线的报告会上说:“关于放电研究,赫兹、雷纳特、克鲁克斯等科学家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879年,克鲁克斯先生在做真空放电实验时就发现放电管附近的照相底片变黑。1880年,美国两名同行也遇到这种情况。1892年,我国的物理学家也注意到了放电管附近的荧光,但是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阴极射线上面,觉得这些怪异是偶然的失误所致。我自己不过是重复了前人的工作,我的成功只不过比他们稍微细心一点罢了。”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领一般是:

  (1)明确观察目的。

  (2)界定观察范围。

  (3)预备(补充)必要知识和经验。

  (4)注意观察重点。

  (5)善于抓住机遇,发现突发、短暂的现象。

  (6)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7)进行理性思维。

  (8)作出观察结论。

   三、充服思维障碍的途径

  克服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挖掘思维深度,提高洞察能力。

  观察、研究事物时,若思维深度不够,洞察事物本质特征的效果就差,也就不容易发现和提出问题。因为你此时不可能觉察到或认识到事物潜在的问题,分析并预测到事物将会出现的问题。

  然而,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挖掘思维深度,提高洞察能力呢?

  1.要刻意培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因为“勤思则疑,深化思维”,疑问是通过思考产生的。在大量的、甚至是过度思考的情况下,思维深度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挖掘。思维数量的积累将导致质的变化,也就可能发现事物潜在的或即将发生的问题,甚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遇到一道难题往往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也就是这个道理。南宋哲学家朱熹对读书的要求形象地写道:“读书务须仔细,逐句逐字,要见着落。若用工粗鲁,不务精细,只道无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来到,不知有疑耳。”“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读书需要勤思多想,在做任何事情时若养成了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必将大受裨益。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听了或见了漠然不知其味,过后全无印象,有的人却能发现疑点,提出问题来。《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初听师傅讲经说道时,边听边想,勤于思考,听到妙处,“不禁挠首摩腮,手舞足蹈,兴奋不已”,而他的师兄弟们却漠然处之,启而不发。师傅发现了他的天赋,假装生气,在他的后脑门上打了三下,然后拿着戒尺反背着手走了出去。众弟子都不识其中的奥秘,可孙悟空极具灵气,认为这是师傅给他打的暗语,让他今夜三更时分从后门进入师傅的内空,师傅可能有重大玄机相授,果然他获得了成功。

  还有,上山被茅草割破手的人何止千万,但惟独鲁班被割破手指后勤于反复思考与探讨,进而观察到割破手是因为茅草叶上有“齿”,发现有“齿”的东西与其他物体接触并发生相对运动时,有“割”的功能,进而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锯”。

  “勤思则疑,由习到惯”,即只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定能不断增强。在课堂上,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郑板桥少年时,有一次随老师过一座小桥,见桥下有一少女的尸体,在报官后,老师即刻赋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沉涛。”讲到此我随即向学生发问:这首诗有什么问题没有?同学们七嘴八舌提出了很多问题,我都一一予以了适当的评价。当学生追问少年郑板桥的表现时,我接着说:“在同学们对老师赋诗一首均附和叫好时,郑板桥经过仔细思考觉得不对头,就问老师:‘您如何知道这个少女是16岁?又怎知她是被风吹落小桥的?您怎样看见她三魂七魄随波浪翻滚的?’三个问题把老师问得无言可对。老师无奈,只得说:‘那按你的意思,这诗该怎样作?’郑板桥想了想,只把老师的诗改了几个字就合情合理了。”这时我突然打住,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改诗,于是同学们讨论非常热烈,改过后的诗大都符合实际情况。最后,我才把少年郑板桥的改法揭开:“谁家几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吟毕,我的学生们都叫好。这个故事反映了这位老师见事未深入思考,便草率作诗,自鸣得意,众同学亦随声附和,不求甚解。虽然像“二八”、“三魂”、“七魄”一类的词多是文人墨客诗中常用的比喻和形容,可不必深究。但那“风吹落小桥”一句,就明明是臆造的。郑板桥由于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比一般同学要强,因此一发问,既启发了老师,教育了同窗,也锻炼了自己的创造性洞察能力。同样的道理,一本书,有些人读了只记住了几句名言警句或趣闻轶事,但有的人读了却能汲取其精华,并发表创见。这样的案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且足可证明培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2.要讲究思考的方法

  善于思考,才能挖掘思维深度,提高洞察能力。“善思则疑,由此及彼”,自然就容易发现和提出问题。讲究思考方法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勇于质疑;迅速掌握思考方法的保证是学习并掌握科学思考的常用方法。

  应该让学生知道,一般公开出版的书籍或权威人士的观点,总有一定的道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往往容易让别人的思想占据自己的头脑,不敢质疑,也无从质疑,故不可能有所创见。马克思说,他最不容忍的缺点是“轻信”。他花了近40年的工夫,独立地、批判性地研究了大英博物院图书馆所积累的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所有著作,才写成了《资本论》。列宁这样赞扬他:“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以批判的态度加以审查,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重新探讨过、批判过,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古罗马时代的名医盖伦,是当时解剖学的权威。他认为:肝脏的“自然之气”、肺的“生命之气”和脑的“智慧之气”混在一起,在血液中像潮汐涨落那样来回做直线运动,供养各个器官,维持生命现象。1000多年来,大多数人读了他的书都毫不怀疑。可是,名不见经传的比利时医生维萨利,根据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上独立思考与分折,勇于质疑,大胆地对盖伦的著作提出质疑达200多处,并写出了《人体的构造》一书,成为现代人体解剖学的创始人。清代学者阎若璩(音…),20多岁读《尚书》后,怀疑其中有25篇“古文”是后人伪作的。经过22年刻苦钻研,他独立地用确凿的史实证实这25篇“古文”是东晋人梅赜的赝品,写出了轰动清初学术界的杰作《古文尚书疏证》。

  当有人问爱因斯坦,他的那些最重要的科学概念是怎样产生的,他回答说:“它们是由于自己不理解最明显的东西而产生的。”他那坚持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勇于质疑的精神和深邃的好奇心,是他能从别人不觉得是问题的事情上看出问题,是从平常中看出异常的法宝。这种善于思考,能敏捷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发明、发现的关键,而且是许多领域中有创见的思想家的显著特征。

  我给学生讲哈雷慧星被发现的故事,以强化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讲究科学思考的意识。英国的哈雷仅凭掌握的三次观测哈雷慧星的资料,经过独立的科学思考与分析,由此及彼,便推断出这三次是同一颗慧星,并预测慧星下一次回归的时间,被事实证明后而享誉无文学界,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颗慧星。但是大家是否知道,我国从春秋时代到与哈雷同时期,有记载观测到哈雷慧星的各种史料就有31次,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现这颗慧星呢?仅从统计学这一项分析,由此及彼,就应该发现问题。然而奇迹毕竟没有在中国出现。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与我们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和讲究科学思考的方法欠佳有关。

  我给学生讲我自己的故事:我曾在一位美国朋友面前沾沾自喜地谈论我国中学生的国际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成绩,但这位美国朋友却不以为然。他巧妙地运用“中美学生合作为最佳搭档”为话题,回敬了我的骄傲。他说:“如果我们中美两国的学生被陷入一个突然爆炸、孤立无援、没有任何仪器设备的矿洞之中,只有惟一一台可使用的打洞用的风镐,那么,我相信,只要我们精诚合作,一定能够逃生。因为我们可以优势互补……我们美国学生善于发现、提出和研究在哪个方向打洞的问题,从而提出在哪个方向打洞的建议;而你们中国学生却最善于操作机器,高效率地使用打洞用的风镐,可以尽快逃生。”言下之意,不言而喻。利用这个故事可引导学生深入进行讨论。

  四、克服“切入点”障碍的途径

  克服“切入点”障碍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寻找发现问题“切入点”的有效途径。

  寻找发现问题的“切入点”的有效途径,在于强化冲破传统经验束缚的意识。

  纵观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知识的物化,实践出真知,实践出创造。从发现、提出问题萌生创造构想,到确立创造专题的过程是不断冲破传统经验束缚,进行求新求异的科学实践过程。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寻找发现问题的“切入点”的有效途径,决不会超脱社会的需要问题,人类的希望问题和已有事物的缺点问题。一切发现、提出并引起创造的专题皆产生于经过观察思考后的这三者及其相互关系的“切入点”之中:寻找缺点“切入”;提出希望“切入”;发现需要“切入”。

  1.寻找缺点“切入”的例证

  (1)我有幸获知,李理同学意外发现了妈妈所在服装厂里翻布手套非常麻烦的缺点,便与李理同学的班主任吴通平老师共同指导他,提出并完成了旨在解决这一缺点问题的“布手套翻转器”,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一等奖(金奖),请看“布手套翻转器”的发明过程。

布手套翻转器

李 理

  我父母都在服装厂工作,家又住在服装厂里。课余时常见妈妈和厂里的阿姨用木棒将做好的布手套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翻过来后才能包装出厂,这项工作既费时又易将手指缝纫之处抵破造成废品。看到这种情形,我产生了做一个布手套翻转器的念头。在课外科技活动中,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老师,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因此我决心试一试。

  〔点评:长期从事这种翻手套劳动的服装厂工人,由于习惯于这种笨重劳动,所以没有产生改进这种劳动方式的念头,反而被一个旁观的小学生发现了它的不便,并立志改造它。从而使我们受到两点启示:

  ①“新鲜感”和“寻找缺点”是发明创造的契机。

  ②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创造意识,有了创造意识就容易找到创造发明的课题。〕

   从哪儿下手做呢?用什么材料?做成什么形状?这使我为难了。我再次找到老师,老师在班上为我成立了一个“手套翻转器”攻关小组。我们小组经精心设计,反复讨论,认真研究后,决定先用木头做一只手形试试。我就请当木匠的舅舅帮我们做了一只木手。试验时,我们先用一只线手套套在木手上面试翻,万万没料到手套翻了一半手就溜了出来。再用布手套试验,哪知布手套缺乏弹性,连套都套不进去,试验失败了。我们将试验情况向老师汇报后,老师带我们到工厂参观访问,到服装厂、针织厂一看才明白,线手套不需翻面,只有用缝纫机缝制的手套才有翻面的工序。所以我们在“手套翻转器”的前面加了个“布”字,可是要做“布手套翻转器”就更难了。

  〔点评:抓住一个有价值的发明课题,组织攻关小组的方法很好。它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也可以使更多的人从中学到创造发明的方法,尝到创造发明的甜头,增强创造发明的意识。〕

  从那天起,我们在课余,时时处处都在思考着攻克这一课题的方案。一天我把小时候戴过的小手套戴在手上,当我要把它取下来时,因左手拿着东西不便放下,我只好用口咬住右手套的紧口,用力往下拉,呀!手套翻了面,由此我受到了启示。于是我看着自己的两只手想了许多:需要做一个弓着的手形,可用什么材料做呢?我们带着这一启示和想法去请教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三番五次的设计、试验,仿照人的两只手弓手相对的形状,终于试制成功了“布手套翻转器”。

作品介绍

  如图3-l,用直径6毫米的钢丝扎成两人手相对弓的形状后,安装在一块木板上,再在右手臂模杠上安个挂钩,即做成了“布手套翻转器”。

  此设备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将缝制好的布手套,套在翻转器的一只手架上,再把另一手架合拢相对,然后将右手臂上的挂钩,钧在左手臂的横杠上,抓住手套紧口向另一只手架拉去,便可将手套一次性地翻转过来,使翻转效率提高了10倍。

(2)北大附中高一冯雨、张哲、王嗥黎三位同学,分别寻找到现行众多电脑汉语语音朗读软件的三个缺点问题:

  ①无风格化朗读的缺点。

  ②语音输出技术在网络测览上不能实质性应用的缺点。

  ③文字输入发音系统不完善的缺点。

  我得知后,带领他们走访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语音室陶建华博士,进而分别确定了“风格化语音朗读系统的研制”、“Web Voice系统的研制”、“文字输入发音系统的研制”等三个专题,已进行了为时大半年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2.提出希望“切入’的例证

  (1)例一:我告诉学生,没有手指的人无法操纵计算机键盘,于是有人提出希望发明一种戴上拳击手套也能操纵的计算机键盘,近日终于在美国有人研制成功。

  (2)例二:我指导廖垚和周琴同学根据人们希望解决“定时遥控有毒、有害、危险或人类不能到达的场合的某些工序”,而发明了“亚超声定时控制器”,获得第八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二等奖(银奖)。请看“亚超声定时控制器”发明简介。

 

亚超声定时控制器

作者:廖垚 周琴

辅导教师:周庆林

  一般的亚超声遥控器没有定时控制功能,只能作为某工序的直接启动或结束的控制。应用内插式组合创造法,该作品一改过去一般亚超声遥控器的单一功能,将定时器有机地组合进亚超声遥控器之中,使之具有由亚超声启动,并能定时控制某一工序的新型遥控定时控制器。

  该控制器遥控距离由亚超声发生器功率和亚超声接收电路的灵敏度决定。我们制作的两台控制器的距离一台为8米左右,另一台为25米左右。

  该控制器亚超声频率约为17×103赫兹,最好设计在超声频段,使其抗干扰能力得到提高。

  该控制器可适用于需要定时遥控的有毒、有害、危险或人类不能到达的场合的某些工序控制。

  3.发现需要“切入”的例证

  (1)北大附中高二的孙立同学发现“老龄社会”中,老人们在家里“打点滴”,即静脉输液时,在无人看护且输液完毕情况下,有“自动拔针头”的需要。解决“自动拔针头”问题已成为“老龄社会”的需要。我指导孙立同学确定了“输液自动拔针头装置”这一专题并进行了研究,终获阶段性研制工作的成功。

  (2)北大附中高一的傅丽叶同学发现出租车行业有降低空驶率的迫切需要,我指导她确定了“降低出租车空驶率研究”的专题,经过进一步研究,写出了《缓解交通拥堵的智能出租车的调度与路线选择方法》的论文,获2001年北京市青少年科学论文三等奖。

【篇五】领导检查工作提出问题的整改报告

求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 作者:

———————————————————————————————— 日期:

求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求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江苏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210016) 仲广群(特级教师)

[摘 要]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种能力的要求。为何要从“两能”增加到“四能”,课程标准中有详细的说明,但是如何加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却鲜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剖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先研后教”的教学构想,并介绍与之相匹配的“一探二学三生疑”的自主探究策略,为广大数学教师更好地开展“四能”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四能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先研后教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01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小问号”:“为什么太阳总是从东边出来?”“月亮为啥总是跟着我跑?”……可是,自从进了学校,“小问号”就变成了“小句号”,他们在思路不能错、格式不能错、答案不能错……一条条的“不能”面前变得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你说学校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有些教师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我们的学生是能够提出问题的!”教师刚宣布:“同学们,我们今天将学习约分,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下面立即小手林立:“我想知道什么是约分?”“我想知道为什么要约分?”“我想知道怎么约分?”“我想知道学了约分有什么用?”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没有消减啊!不要急于下结论,再看看第二天的情况。教师宣布:“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通分,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下面依然小手林立:“我想知道什么是通分?”“我想知道为什么要通分?”“我想知道怎么通分?”“我想知道学了通分有什么用?”这下清楚了,原来学生提出的是一些格式化的、通用的问题,因为他们知道,每节课教师要讲的内容无非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他们为迎合教师的需要提出的“问题”,又何尝不是在“逗你玩”呢!现在看来,我们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方面是不是真的出了大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稿中,在原先的“两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基础上,新增了“两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虽然问题摆出来了,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并不清晰,成功的做法也很鲜见。为什么课改中的许多问题我们都能找到解决办法,这个问题却成为“瓶颈”呢?难道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真的“无解”?

可以剖析的角度有很多,而且具体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身上的情形也未必相同。若是泛泛地做个分析,大致会有以下几个原因:教师控制行为过度,导致学生不敢问;教师面面俱到地讲解,导致学生无问题可问;教学应试倾向明显,学生的全部精力都用于理解、巩固、强化训练,久而久之,变得不会问……

显然,这样的分析还不够,还需要认真而仔细地分析一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不难发现,中国的数学课堂是一种用“精致”的方式追求“高效率”的课堂,高效率课堂大致呈现出这样三个特征:小问题呈现、碎步子前行、短时间思考。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对学生的扶持太多,学生对研究的问题难以经历一个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导致学生的思维是碎片状而非结构化的。当然,这样的数学学习,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被忽视,导致学生没有“后劲儿”。

这样的分析很重要,它可以帮我们从诸多矛盾中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的课堂没有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问题能力消减。

对症下药,我们就应该改变传统课堂满堂灌、满堂练、满堂问的做法,给学生开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种下可以茁壮生长的幼苗。顺着这一思路,“先研后教”自然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在国内,有一些先学后教、微课、翻转课堂的试验,但效果都不够理想。常见的“先学”方式,是在开课后,教师亮出教学目标,辅之以“导学单”“预习题”等材料,让学生课中“先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目的。但我们发现,课中的“先学”,由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制约,因而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也受到影响。加之学习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学习的自由度不够,导致学生接受的成分大于创新的成分,效率意识显然高于质量意识。“微课”虽然是课前学习,但学习的方式是被动接受式的,因而也不被教师所青睐。

不同于以上的做法,我们可以将“先研”活动移至课前,取代传统的部分作业时间,并研制出与之相匹配的“一探二学三生疑”的自主探究策略。“探”,是避免把自学等同于看书、看视频的简单做法,因为这会使学生的预习变成被动的接受或简单的模仿。所以,我们一般先安排一道较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探而不得或是探而不明的时候,再安排学生看书、操作、实验或是收集资料,这样可让学生的探索学习贯穿预习的始终。“学”,是在探索之后的行动,因人而异,这时的学,可能是对“探得”后的进一步“确定”,也可能是“探不得”后的“充电”。总之,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就不是索然无味的、可有可无的学,而是某种带有“揭秘”欲望的并伴随着心理预期的学习。“生疑”,是更深层次学习的体现,是学后的反思、质疑与追问,疑问的深度,反映了预习和思考的深度。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先研”的内容和方式都要有相应的调整。如新授类的会增加探究的成分;复习类的会增加整理的成分;体验类的会增加观察、实验的成分;实践类的会增加操作、制作的成分。为此,我们研制出六种基本形态的“助研单”,分别是探学式、做学式、练学式、学思式、评析式、综合活动式。

比如,围绕“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可以设计“探学式”的助研单:

类似于“时、分的认识”,可以设计“做学式”的助研单:

学习了“圆”这一单元后,复习课可以设计“学思式”的助研单:

这样的“自助”式研究,呈现出了开放的态势。一是时间开放,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钻研自己喜爱的内容;二是任务开放,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学生的探究向广度和深度引领;三是资源开放,可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可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可与家长共同完成某些任务,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得到了有效激活和强化;四是方式开放,可以采用适合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方式进行探究,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富有弹性的、开放性的助学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调动学生“先研”的积极性,还可以在助研单中嵌入这样的提示:把预习的成果讲给爸妈听听;找一道好题明天与同学交流;能画个图、举个例子、做个实验证明你的想法吗?有什么疑问需要教师或同伴帮忙?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有其他解法吗?你觉得有什么要提醒同伴注意的?等等。在极富弹性空间的“助研单”引领下,学生的“先研”充满了个性化创意,完全不像以往完成作业那样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始终在思考如何有所创造?如何与众不同?如何学做“小教师”,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再“教”给别人?这就转换了学生的身份角色,他们不再是被动学习,而是像教师那样去主动研究数学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强化,提出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以“百分数的认识”一课为例,学生提出的是下面这些问题:

有了分母是100的分数,为什么还要设置百分数?

有百分数,有没有十分数、千分数、万分数?

给百分数添加上单位,是不是就可以看做分母是100的分数?

百分数表示了分率和比,那百分数可不可以比较大小?

……

这样的问题才是真实的问题,才是数学的问题。这是学生经过探、学、思之后产生的“疑”,就不再游离于数学之外,不会再用格式化的、通用的问题来应付教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之后,自然产生一种渴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冲动和与别人分享经验的欲望。教师便可以顺应学生这样的心理需求,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丰富多彩的想法充分展示出来(最好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高级的顺序进行展示),再引领学生分别对这些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价、优化,在交流中,新的问题又得以生成。这样的课堂就会有提问、有质疑、有辩论、有反驳,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变得扎实而高效,差异性资源在助学课堂中得到了充分利用,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呈现出一种“往上走”的态势,学生也会不断感受到精彩和惊喜,课堂会有一种生长感、突破感、解放感。有“问题”的课堂,就会涌动着生机、充满着创造。

果真如此,我们就可以自信地宣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解!

(责编 金 铃)

推荐访问:整改 提出 检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