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宏观专题报告:思考疫情过后几个长期变化

宏观专题报告:思考疫情过后几个长期变化

时间:2022-07-16 16:5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宏观专题报告:思考疫情过后几个长期变化,供大家参考。

宏观专题报告:思考疫情过后几个长期变化

 

 目 录

 1. 短期影响虽大,曙光已经出现

  ........................................................................................... 4

 2. 都市圈取代大城市化

  .......................................................................................................... 7

 3. 适度储蓄取代过度举债

  .................................................................................................... 10

 4. 新经济取代旧经济

  ............................................................................................................ 12

 5. 金融资产取代实物资产

  .................................................................................................... 14

 图目录

 图

 1

 全国票房收入增速,访港旅客增速(春节档)

  ........................................................ 4

 图

 2

 春节旅客发送量增速( % )

 ........................................................................................ 4

 图

 3

 6

 大电厂发电耗煤(万吨)

  ........................................................................................ 5

 图

 4

 百城拥堵指数

  ............................................................................................................... 5

 图

 5

 非湖北地区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例)

  ............................................................ 6

 图

 6

 湖北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与疑似病例数(例)

  ............................................................ 6

 图

 7

 GDP

 实际增速与预测( % )

  ...................................................................................... 6

 图

 8

 2017

 年主要城市城区人口排名(万人)

  .................................................................. 7

 图

 9

 2000

 年主要城市城区人口排名(万人)

  .................................................................. 7

 图

 10

 2019

 年主要城市

 GDP

 排名(亿元)

  ...................................................................... 8

 图

 11

 武汉人口迁入来源地

  ................................................................................................. 8

 图

 12

 武汉、非湖北地区确诊病例翻番需要时间(天)

  .................................................. 9

 图

 13

 武汉、南京人口和

 GDP

 占本省比重

  ....................................................................... 9

 图

 14

 新型城镇化政策推进

  ............................................................................................... 10

 图

 15

 09-19

 年社融、信贷和

 GDP

 年均增速

  ................................................................... 10

 图

 16

 过去

 10

 年的

 3

 次举债加杠杆( % )

  ..................................................................... 11

 图

 17

 居民净储蓄余额(亿元)

  ....................................................................................... 11

 图

 18

 中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率

  ....................................................................................... 12

 图

 19

 20

 年春节互联网流量、全网用户使用总时长同比增速

  ........................................ 12

 图

 20

 20

 年春节移动社交、资讯类

 APP

 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速( % )

  .................. 13

 图

 21

 2020

 年春节短视频行业

 DAU (亿),同比增速

  ................................................... 13

 图

 22

 2020

 年春节视频、游戏类

 APP

 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速( % )

  ..................... 14

 图

 23

 20

 年春节生鲜电商、在线教育

 APP

 的

 DAU

 和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速

  ........ 14

 图

 24

 大类资产配臵的长期变化

  ....................................................................................... 1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到底对我们的经济和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1. 短期影响虽大,曙光已经出现 为了隔离病毒的传播,武汉从

 1

 月

 23

 日开始封城,各地政府启动了广泛的交通管制,对短期经济增长形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在今年春节期间,电影票房同比下降了

 99% ,春节期间访港旅客人数同比下降

 85% ,这预示着春节期间的消费和旅游收入增速大幅下滑。

  图 1

 全国票房收入增速,访港旅客增速(春节档)

 资料来源:Wind,

  在今年春运的前

 35

 天,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国旅客发送量同比下降了

 46.6% ,其中

 2

 月

 13

 日与去年春节后同期相比降幅高达

 83.8% 。

  图 2

 春节旅客发送量增速( % )

 资料来源:Wind,

  而在春节结束之后,各地普遍延期复工,到目前为止复工的进度也不理想。

  从

 6

 大电厂发电日耗来看,在

 2

 月

 10

 日 -14

 日这一周维持在

 37.5

 万吨左右,而去年节后同期约为

 64

 万吨,同比降幅超过

 40% 。

 图 3

 6

 大电厂发电耗煤(万吨)

 资料来源:Wind, ,横轴指春节前 36 天至春节后 23 天

 从高德地图的百城拥堵指数来看,在过去的一周平均为

 1.16 ,比去年节后同期下降约

 25% 。

  图 4

 百城拥堵指数

 资料来源:高德地图, ,横轴指春节前 36 天至春节后 23 天

 而从百度迁徙指数来看,今年春节以后上海、广州等地人口迁入规模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

 30% 左右,也意味着复工进展较弱。

 由此可见,今年

 1

 季度的经济增速显著下行是大概率事件。而好消息是,疫情拐点的曙光已经出现。

 到

 2

 月

 14

 日为止,全国非湖北地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量已经连续

 11

 天下降, 2

 月

 14

 日全国

 30

 个省合计新增

 221

 例,比

 2

 月

 3

 日最高的

 890

 例大幅下降,如果这个

 趋势得以延续,在

 2

 月下旬全国非湖北地区有望逐步解除交通管制,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

 图 5

 非湖北地区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例)

 资料来源:wind,

  而湖北地区在放宽确诊标准、大规模接受临床诊断病例之后, 13

 日起其新增疑似和确诊病例数大幅下降,意味着病患得到了有效的收治,疫情并没有进一步扩散。

  图 6

 湖北新冠肺炎新增确诊与疑似病例数(例)

 资料来源:wind,

  目前看来,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

 月下旬和

 2

 月份, 3

 月份以后的经济有望逐步恢复,而

 2

 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恢复到此前的

 6% 左右。

  图 7

 G DP

 实际增速与预测( % )

 资料来源:wind,

 展望未来,疫情终将过去,而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影响也会逐渐消失。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疫情的长期影响,到底哪些行为与生活方式、哪些政策会发生长期趋势性的改变?

 2. 都市圈取代大城市化 首先,城市化的模式或许会发生变化。

  过去,中国的城市化是“摊大饼”的模式,人口从农村和乡镇向大中型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截止

 2017

 年,中国共有

 5

 座城市的城区人口超过

 1000

 万,另外有

 9

 座城市的城区人口位于

 500

 万 -1000

 万之间。

  图 8

 2017

 年主要城市城区人口排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建设年鉴,

  而在

 2000

 年的时候,中国只有上海一座城市的城区人口超过

 1000

 万, 4

 座城市的

 城区人口位于

 500-1000

 万之间。

  图 9

 2000

 年主要城市城区人口排名(万人)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建设年鉴,

  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上海、北京、重庆、深圳、广州这

 5

 座城市的城区人口最多,它们同时也是中国城市

 GDP排名的前

 5

 名。

  但是通过新型肺炎疫情,也暴露出大城市的一个软肋,就是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当

 经济和社会发展依赖于少数核心城市的时候,一旦某个核心城市受到类似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的冲击,风险就容易扩散,从而形成系统性风险。

  以这一次疫情发源地的武汉为例,其常住人口

 1100

 多万,其中城区人口约为

 869万( 2017

 年数据),城区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六,同时武汉市的

 GDP

 也高居全国城市的第

 8

 名。

  图 10

 2019

 年主要城市 G DP

 排名(亿元)

 资料来源:Wind,

  而在湖北省,武汉市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虽然武汉市的常住人口只占湖北省的 19% ,但是其

 GDP

 占据了湖北省的

 38% ,这就使得湖北其他地区对于武汉极度依赖。百度迁徙的数据显示,在正常时期,武汉人口迁入来源的前

 10

 名全部来自于省内的其他城市。

  图 11

 武汉人口迁入来源地

 资料来源:百度地图慧眼,

  人口众多加上经济的重要地位,武汉的交通也极其发达。在

 20

 年

 1

 月初,其日均

 公共交通超过

 800

 万人次,而日均跨城人口超过

 70

 万人次。

  而这一次武汉的疫情之所以扩散的如此之快,其实就与发达的交通有关。以武汉

 1100

 万常住人口加上

 300

 万短期流动人口,其管理人口超过

 1400

 万,相当于每人每

 2

 天乘坐一次公共交通,每

 20

 天进出城一次。

  如果假设感染者每一次出门传染

 1

 个二代患者,那么每隔两天市内感染者数量会翻一倍, 20

 天以后市外感染者的数量就会和武汉市一样多。这其实就是这一次疫情发生初期的实际情况,从

 1

 月

 15

 日到

 1

 月

 21

 日,武汉的感染者数量每隔两天翻一倍。武汉的

 疫情是在

 19

 年

 12

 月爆发,而在

 1

 月下旬全国其他地区开始批量出现感染者。

 图 12

 武汉、非湖北地区确诊病例翻番需要时间(天)

 资料来源:Wind, 估算,翻番时间以当日存量确诊病例增速估算

 试想一下,如果武汉的经济和交通没有那么发达,或许这一次的疫情传播就不会这么快了。反过来说,我们其实不能让经济发展依赖于少数城市,而应该让城市发展更加均衡。

  在援助武汉的过程中,江苏省的表现特别引人注目,大家喊出了“散装江苏”的口号,原因在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非常均衡,南京虽然是省会,但是苏州的经济规模比南京还要大,这也使得江苏的经济更有韧性。

  图 13

 武汉、南京人口和 G DP

 占本省比重

 资料来源:Wind,

  在

 2016

 年,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口号,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而主要的政策就是放开户籍政策,让所有居民都能共享城市的美好生活。

  我们发现,政府对不同城市的户籍管理其实是有松有紧。对于中小城市,政府已经宣布在城区人口低于

 500

 万的城市全面或者部分放开落户的限制。而对于大城市,尤其

 城区人口超过

 500

 万的城市依然在严控落户。这意味着未来大城市的发展其实会受到约束,而中小城市的发展会受到鼓励。

 图 14

 新型城镇化政策推进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括号内为城区常住人口

 而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会产生一个交集,也就是大城市周边的都市圈,这些中小城市一方面可以参与大城市的经济循环,同时又有户籍放开的红利,其实有望在未来迎来持续的发展。

  因而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前景未必是大城市进一步变大,而可能是都市圈的大发展。

 3. 适度储蓄取代过度举债 在

 09

 年之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债务增速高企。

  从

 09

 年到

 19

 年,中国的年均社融余额增速为

 19% ,贷款增速为

 16% ,均远超过同期

 7.8% 的

 GDP

 增速和

 11% 的

 GDP

 名义增速,使得经济整体的债务率持续上升。

  图 15

 09-19

 年社融、信贷和 G DP

 年均增速

 资料来源:Wind,

  其中最早开始举债的是中国的企业部门, 09

 年中国企业部门总融资增速高达

 36% 。随后在

 12 、 13

 年,政府部门通过融资平台举借了大量隐性债务。而在

 16

 年之后,则是居民部门接力举债。

 图 16

 过去 10

 年的 3

 次举债加杠杆( % )

 资料来源:Wind,

  从

 16

 年到

 19

 年,中国居民部门的贷款年均增速高达

 20% ,远超同期

 13% 的贷款平均增速,尤其是居民的总存款扣减总贷款之后的净储蓄余额在

 16

 年以后出现了持续下降。

  图 17

 居民净储蓄余额(亿元)

 资料来源:Wind,

  过去企业和居民部门可以大力举债,有两个有利环境。一是中国经济整体的债务率比较低,在

 08

 年时中国经济整体债务只相当于

 GDP

 的

 130% 。二是中国经济保持高增长,因而企业和居民的收入预期稳定,可以通过收入来偿债。

  但是当前中国经济整体的债务率已经比

 08

 年翻番,达到了

 250% ,这意味着进一步举债的空间十分有限。而中国经济增速也从高增长转入了

 5-6% 左右的中速增长区域,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增速预期下滑,意味着偿债能力也在下降。

 图 18

 中国非金融部门总债务率

 资料来源:Wind,

  尤其是经过新冠疫情之后,很多人发现假期延长了,但是由于交通管制的原因,很多企业没法及时开工,因而假期的收入预期是大幅下滑的。然而债务是永恒存在的,无论是企业的贷款还是居民的房贷,都要按时偿还本息,因而如果举债过度的话,短期偿债的压力会大幅上升。

  因此,从长期来看,过度举债的行为模式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量入为出的传统模式可能会逐渐回归,居民的净储蓄或有望重新回升。

 4. 新经济取代旧...

推荐访问:宏观专题报告:思考疫情过后几个长期变化 几个 疫情 专题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