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疫情防控 > 后疫情时代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发展策略研究

后疫情时代中职学校课程思政的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4-01-06 16:00:04 来源:网友投稿

何美霖,潘月游

(吉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全国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化。2022 年初春以来,全国多地再一次面临新冠肺炎疫情集中暴发的挑战,为了响应教育部 “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教” 的教学模式,各个学校顺应时势,教学由原来的实体课堂转到线上进行。

对于线上教学来说,一方面,一些授课教师不熟悉平台操作,或者受平台局限性的限制等原因,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互动和监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无法有效地输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中职学生还没有形成坚固的理想信念,存在缺乏集体意识、个性突出、自卑心突出等一系列问题。中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教育要具有独特的内涵。同时,受到疫情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手段、课程内容、授课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职学校课程思政也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探索这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促进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一)师生互动下降,课堂监管缺位

我们国家采用的基本学制是班级授课制,这与西方一些国家所采用的学制是不同的,其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就是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强化集体主义教育。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下,学生参与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学会遵守规章制度,尊重他人,学会处理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之中开展思政教学活动。这是我国经过验证,找到的最适合我国国情的经典学制。开展好班级授课制的关键就是建立完善的课堂管理机制。线上课受到一系列客观环境限制,导致学生管理严重缺位,失去集体课堂环境的约束,班级授课制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优势受到严重限制。

无论是利用课堂教学群聊直播,还是利用会议平台直播,学生需要关掉视频和音频,也就是说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双向互动式教学变成了单向的输出式教学。教师这边课前精心设计线上教学环节,力求缩短与线下教学的差距,课上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尽心尽力地教学,以为自己讲得很详细,学生可以很容易接受,但实际线上的学生如果把手机放在一边去做他想做的其它事情,教师是不容易监管的,课上反复确认学生是否在线又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这是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教师的 “教” 与学生的 “学” 出现了严重失衡造成的。

(二)学生心理压力变大

疫情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居家封控,部分学生由于长时间缺乏社会交流和生活约束,作息混乱、情绪消极,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相较其他学生更不稳定,更加剧了教师开展思政教学的难度。思想出现波动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下降,而后反作用于学生,让其陷入更加迷茫的状态。同时,长时间同家长在一起学习生活,可能出现学生和家长的负面情绪互相强化,进一步干扰了学生心态,这不但是中职学生的问题,也是各级各类学生都可能面临的问题。这也为教师在疫情时期的思政教育增加了更多的任务和挑战。

(三)舆情影响学生思想动态

疫情期间,学生有了更多接触网络的时间和机会,而网络信息纷繁复杂,中职学生没有完全形成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造成恐慌情绪。一直以来,在各种网络媒体上充斥着不和谐的谣言,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网络上的种种信息更有了土壤来蛊惑人心。中职学生处于思想上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更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在当前国际形势和较为严重的疫情环境下,如何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等,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传统课程思政方式失效

中职学校不仅有基础文化课,还有专业实训课程,实训课程是中职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弘扬 “大国工匠” “集体主义” 等精神的主要场所。疫情之下教学环境的新变化,线上授课尤其是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对传统教学模式是一个挑战,同时对 “线上教学课程思政”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中职学生本身就缺乏学习动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线上教学缺少监督模式,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松懈懒散的状态;
另一方面,由于枯燥的教学内容、缺少课堂互动,以及线上教学出现的网络延时、声音卡顿等,都考验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如前文所述,很多经典思政教育依托于班级授课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但文化基础课受到了影响,专业实训课也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实训课不但承载着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思政教育方面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专业实训课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专心强技的品格,增强和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等内涵的理解。这都是其他文化课程不可取代且具有独特性思政教育内容。在疫情之下,专业实训课不得不调整授课方式,极大地弱化了上述作用。

同时,线上教学还要面临考试的问题,有些学习软件比如超星学习通,虽然可以用来考试,可以监测学生是否有中途离开软件,却无法确定学生是否采取其他方式查阅资料。再比如,想让学生在家打印试卷通过腾讯会议、微信等功能视频监考又面临很多学生无法及时打印试卷等问题。线上教育会导致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自觉性差,出现大量的作弊现象。

(一)创新监管模式

针对线上授课导致监督缺位的问题,学校应该主导建立学生和家长双向监督、齐抓共管的机制。不单单让家长是监督者,更呼吁家长能成为思政教育的参与者。比如,在学校日常管理活动中,升旗仪式一直是由学生完成,可以进行线上升旗仪式,各项流程比如国旗下讲话可由家长也参与完成,这样的思政教育不但受益者是学生,思政教育还推广到了家长,促进了家长和学生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让家长成为身教者。还有设置眼保健操时间,学生每天长时间面对电子产品,造成视觉疲劳,可以呼吁家长参加,眼保健操不但可以缓解眼部疲劳,还能让学生教家长做操,促进亲子交流。再比如,学校的体育课程可以统一时间,打造 “云端” 体育课程,全校师生家长可以共同参与、相互督促,使学生与家长共同发现运动的益处,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学生能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迎接每一天的学习生活。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监督学生,还能促进学生与父母沟通,开辟线上思政教育的新局面。

(二)加强师生沟通

在授课内容方面,学校应该加强心理疏导,可以开设专题的心理课内容。同时任课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留出专门的时间来调节学生身心健康问题,尝试与学生互相分享生活趣事,居家见闻等。我们每个人都有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在封闭时期这个欲望会更加强烈,思政教育的一个重要法宝就是沟通,催动这个法宝的奥妙就是倾听,只有让学生倾诉,让学生抒发情绪,学生才会心曲自解,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个思政方式不但适合疫情阶段,其实在任何时期都是一剂良方妙药。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加入思政元素,还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教师在思想、学习、生活上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引导。线上课程中要反复强调防疫知识,就像我们实训课要强调用电安全一样,让学生对防疫知识内化于心,同时也要做好家人防疫的监督工作,使学生和家人尽可能地避免被传染。教师可以通过课后问卷调查、电话或视频回访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防疫知识、线上授课的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接下来的课程内容与授课节奏,以便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在疫情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正确引导舆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要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三个 “遵循” 。课程思政是指思政课程以外的课程都要有思政元素的渗透,从而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成良好的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协同效应。

教师正确引导舆情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内容。我们每个人都容易被杂乱的信息干扰,更何况是这些涉世未深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关注网络上的信息,尤其是一些涉及疫情的事件和言论。对于谣言要坚决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对于一些被证实的不正之风或者违法行为,要鲜明反对,并且以此为案例教育学生要知法、守法。在这方面的思政教育不是道德教育,而是底线教育,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在舆情把握上确实有一定难度,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关心时政要闻,剖析事情原委,界定法理道德,所以这项建议就因人而异了,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也能促进自身学习提高。

(四)丰富教学资源

互联网时代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一些名校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也可以通过一些教学平台辅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全国中职学校交流平台及实验辅助平台,制作微课完善课程内容,丰富线上教学资源。疫情当下,学习通APP、智慧教学平台等网上教学平台向师生提供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将录播课和直播课结合起来学习,一些优质课程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升。利用学习通APP、智慧教学平台可进行随堂测试、课后作业、阶段性测试、综合测试等一些测试形成综合性评价,对教学要素进行个性化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构建精准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挑战、自我提升、自我评价的意识。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通APP 中阅读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资源、分享在疫情防控期间自己参与的志愿者服务和身边的好人好事儿。从而使学生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利用,还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爱国主义的良好习惯。

(五)创建有特色的思政教学

在疫情期间,有一种榜样的作用可以应用在思政教学中,那就是我们抗击疫情的 “大白” 志愿者。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人民教师,他们一边承担着原有的教学任务,一边为了自己的城市迎接光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些教师白天担任着抗击疫情的工作,晚上准备课程。有的教师甚至在抗疫期间穿着隔离服给学生上课,树立了榜样的作用。榜样的作用不应该是遥远空泛,不可触及的,应是身边有血有肉的人。这些教师有的是他们的班主任,有的是任课教师,完全可以把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光辉事迹融入思政教育之中。虽然我们之前的思政课也注意发掘榜样的作用,但是这些榜样往往距离生活太过遥远,会让学生感觉距离他们的学习生活很遥远,说服力不强。远没有自己教师更能收获学生的注意力和感染力。更何况,历史本就是人民创造的,扎根基层,立足基层,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思政教育。

(六)提升教师应变能力

中职教育要想长久深入地发展,为祖国源源不断地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就必须顺应后疫情时代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宝贵的智慧火花,可以为中职学校课程思政指明方向。时代变化之快,作为教师应该积极思变,主动求变。一场疫情,就让很多教师倍感压力,应接不暇。线上课堂教师要重视互联网+教学课堂的情境创设,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增加师生互动,比如使用网络抢答器调动学生积极性,避免教师自言自语 “满堂灌” 。每天的线上课程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倦怠期,课前的师生问候,课中的师生互动,课间休息的聊天,了解学生心理变化,有温度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面对的不是冰冷的屏幕。

教师是学习能力相对强大的群体,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环境和时代的变化有更强的感知能力,预先研判、制定对策,在危急时刻体现教师的传道解惑,师表万方的职业能力,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

自2020 年以来的疫情对各行各业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我们面对这些学习能力较弱、心智并未完全成熟的中职学生,能明显感觉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在不断探索与磨合中,我们终究找到了一些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配合,很好地适应这种上课模式。将思政元素引入互联网+教学,不仅实现了对学生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向学生传递了正能量,给了学生一定的心理疏导,同时教师在筹备这节课的思政元素的时候,也使自己的心变得更加强大。从当前情况来看,抗击疫情将会是一项长久进行的工作。这将给我们的思政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活动都带来巨大的挑战。但危与机总是并存的,时代变化总会孕育出新事物,教师队伍要时刻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提升应对危机的意识,积极探索思政教学,在不同时代展现新的内涵。疫情期间的 “互联网+教学” 的思政元素具有特殊性,对疫情之后的线下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程,也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思政中职疫情战疫情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2年1期)2022-04-26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抗疫情 显担当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疫情中的我快乐作文(1.2年级)(2020年8期)2020-09-10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