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事迹材料 >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本(范文推荐)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本(范文推荐)

时间:2022-10-30 09:0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本(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本(范文推荐)

名人的成功故事可以很好的激励现在的年轻人奋发努力,去追求人生的高度。从长远来看人才的崛起有利于推动历史的进步。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1

如果没有革命英雄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如果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那么革命英雄们就是祖国的大树;如果不是他们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那也不可呢有我那哥们现在安稳的生活。

下面我来给你们讲一些有关英雄的小故事。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英雄的小故事:上学前班的时候,妈妈给我讲了王二小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经常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迷路了。敌人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躲藏转移的乡亲们,把敌人带到了八路军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的把王二小用刀挑死了。就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所有的敌人。虽然敌人们都被消灭了,但王二小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王二小是多么的勇敢!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又学习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让我体会到了小雨来得坚强勇敢,更让我体会到了他的爱国情意。上五年级的时候,我又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知道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自己跳崖自尽让群众和部队主力平平安安的转移。他们是多么伟大啊!这些人在敌人面前毫不畏惧,坚强不屈。都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真让人敬佩!

学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挫折,一定要勇敢的面对。

现在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要有出息,不能再让我们中国人的尊严像以前一样随意让人践踏。

我们中华人民有许多英雄,他们都在时时刻刻地保卫着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高喊:中国人万岁!万岁!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2

中国共产党老党员、忠贞的革命战士鲍浙潮同志,不幸于1984年3月11日病逝于杭州浙江医院。

浙潮同志是一位勇敢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长期的监狱生活中,经受了敌人残酷的刑审考验,表现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他在抗日战争年代、异常在浙西的几年,利用-的派系矛盾,几番进入沦陷区,同日寇、汪伪、-反动派进行斗争,显示了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他被误认为“托嫌”分子以后,长期被切断组织关系,但始终跟着党,忠于党,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自我的贡献。

浙潮同志是宁波市人,于一九二五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为吾浙早期入党的一位革命老战士。他的数十年革命生涯,主要也是在浙江度过的。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浙潮同志从武汉潜回宁波。参加宁波县委工作。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九年,他的家庭就作为党的联络机关;他的母亲被很多同志称为“众家妈妈”。

一九二八年三月,浙潮同志在宁波第一次被捕,被囚禁于杭州陆军监狱。他在敌人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始终没有任何口供,保护了省委文件和县委机关。他在国-党监狱里度过了整整七年,曾任狱中党支部委员,同很多难友一齐,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一九三五年冬,他在上海新知书店工作时第二次被捕,经过一个月的斗争和组织营救,敌人不得不将他释放。出狱后,浙潮同志回到宁波,进取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为开展群众运动打下了基础。

一九三七年他跟朱镜我同志等一齐恢复宁波党的组织,建立中共浙东临时特委,他是特委的主要领导成员。一九三八年夏天,他改名鲍曙林,被党派往余姚县担任县政治工作队副干事长,负责统战工作。他同其他同志一齐,使政工队的提高力量迅速壮大,政工队的活动完全由我党所领导。

一九三八年秋天以后,宁绍特委某些负责同志受王明路线的影响,把二十年代早期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崔晓立、周朴农两同志都误定为“托派”,切断了他们的组织关系(当时崔任《浙东日报》总修改,周任慈溪县工委书记)。浙潮同志与晓立同志是狱中难友,了解较深,向组织上提出了不一样意见,因而也被误认为“托嫌”分子,先对其疏远,后切断组织关系。一九三九年,浙潮同志处境困难,经党外提高人士帮忙,被安排到富阳担任县政工队队长。

由于组织关系已被切断,他的工作得不到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队员中的党员同志也同他疏远;而-富阳县党部书记长公开点名鲍浙潮为“奸党分子",并派特务监视。可是,浙潮同志尽管身处逆境,仍然进取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爱国青年,努力做好工作。一九四0年,-x共倾向日益明显,浙江的不少省、县政工队成为反动派进攻的目标,富阳的目标就是鲍浙潮。这时在浙西工作的曹天风、乐培文,乃设法将浙潮同志调到天目山。

一九四0年冬,-浙西行署主任贺扬灵派浙潮同志去一般视察员不敢去的海北沦陷区视察,他既想获得敌占区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好向省里报功,又想借日寇之手,杀掉一个“共党嫌疑分子”。浙潮同志明知其阴谋,但仍不避艰险,毅然进入敌占区。他在平湖、海盐、杭嘉湖沦陷区活动了四个月,虽然未能与我党在沦陷区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但对沦陷区各县政工队做了很多支持和鼓励工作,对发动沦陷区人民开展抗日除奸活动提出了不少进取意见,并收集了很多资料,回到天目山。

一九四一年夏,浙潮同志利用当时担任的桐乡县政府主任秘书的合法身份,同也失去组织关系的两名共产党员合作,以原一支游击部队为基础,组成桐乡县抗日自卫突击队,并凭借这支几十人的游击武装,肃清了境内的汉奸势力,恢复了十一个乡镇的抗日政权。当时蒋政权在桐乡的反动势力十分害怕,阴谋加害浙潮。

浙潮同志等得悉后,决定设法接通地下党组织关系,同时在士兵中进行策反工作。不幸事情败露,被迫出走。一九四二年秋天,浙潮同志又利用在沦陷区吴兴县政府工作的机会,在-党政矛盾的夹缝里,做了一些对抗战有利的统战工作。一九四三年他被调回天目山任民族文化馆副馆长,同馆长曹天风一齐,营救了一批被捕的政工队同志出狱。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潮同志在上海遇到了大革命时期的老战友沙文汉、陈修良等同志,随即去南京,为地下党开设了一家电料行,他当经理,并同他的爱人邱嵋林同志一齐,掩护当时担任南京地下市委书记的陈修良等领导同志的活动,为党做了许多重要工作,直到解放。解放后,浙潮同志先后在华东局统战部及浙江省粮食厅等单位工作。

“-”期间,他遭受种种诬陷和迫害,但始终坚持原则,始终相信党,坚决同林彪反革命集团和“-”作斗争。党的十一届-以后,中央组织部根据浙潮同志的申诉,批示中共浙江省委进行复查,作出了正确的结论。浙潮同志全部问题得到平反,党龄自一九二五年算起。(崔晓立、周朴农两位同志均已逝世,他们的问题均已平反,恢复一九二五年算起的党龄。崔于一九八o年被追认为烈士。)

今年五月前后,是南京、杭州、宁波、上海等城市解放三十五周年纪念。我们在回顾胜利历程的时候,禁不住深切怀念对党忠贞不渝的共产党人鲍浙潮同志,深切怀念无数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长期奋战、流血牺牲的先烈们!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3

《孙中山》——振兴中华

“振兴中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在孙中山之前,也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像林则徐、魏源、严复、李善兰、徐寿等思想家、科学家,还有一些清朝的官员,都在想办法使中国强盛起来,可是他们大都是在清朝的“躯体”上进行改革,不可能成功。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腐败和反动,认为仅有推翻这个绊脚石,实行民主革命,才能真正救中国。

1894年,孙中山在太平洋上的檀香山(现属美国)创立了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兴中会,顾名思义,就是振兴中华的意思。孙中山在成立宣言中明确指出,成立本会的目的,“专为振兴中华”。之后,他又经常不断地宣传振兴中华的思想。有一次,他说:“我们明白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到了此刻怎样样呢?此刻这个时代,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顶弱顶贫的国家……我们中国人要赶快想想法子怎样样来挽救……不然中国就会成为一个亡国亡种的地位。大家要醒!醒!醒!醒!”

他还要说过:“如果我们能从今日就醒起来,那么中国前途的运命,还是很大的期望。……我们就是要从革命这条路去走,拿革命的主义救中国。”

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前仆后继,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很多人流血牺牲,最终在1911年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清朝被推翻了。虽然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可这为祖国的富强创造了条件。“振兴中华”从此成为更多的中国人奋斗的目标。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4

《朱自清》——不领美国面粉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激”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我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十分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我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5

《詹天佑》——修铁路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之后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明白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终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供给。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十分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可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我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齐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最终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我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先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推荐访问:爱国 范本 事迹材料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本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 名人爱国故事事迹材料范文大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