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昌县档案局紧紧围绕“强化内部管理、树好机关形象,打造精品团队、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目标,切实按照“找准位置、实现价值、赢得尊严”三步走的工作指向,加快推进全县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平昌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被国家档案局、国家民政部、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被国家验收组誉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平昌模式”,2012年被省档案局授予“2012年度全省县(市、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全县档案工作再次荣获全市档案工作年终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勇夺“三连冠”。
一、找准位置,有为有位
位置影响发展,发展凭借实力。近年来,县档案局从以下三个方面铸就发展实力。
(一)夯实阵地,搭舞台。阵地是事业发展的舞台,是干事创业的基础。为了彻底改变原平昌县档案馆破败落后的面貌,经过艰辛的努力,平昌新馆建设被纳入了全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068万元,建筑面积5176.03平方米。于2012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7月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新馆配套完善、功能齐备,能满足今后50年内永久、长期档案进馆需求。通过“部门+乡镇”综合档案室建设对口帮扶措施,近年来,全县新增设综合档案室252个2190平方米,购置安装档案密集架5320立方米,新购置档案铁皮柜2260个,安装使用四川省电子文档管理系统270多套,配备档案专用计算机220台,新添置了空调、去湿机等降温除湿设备100多台套。筑牢了档案事业发展之基,为想干事者提供了平台,为干成事者搭建了舞台。
(二)提升素质,建队伍。干部队伍是事业发展的基石、加快发展的关键。为建设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档案干部队伍。县档案局采取县内自训、外送培训、建点实训的工作方法,强力提升全县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在2013年由县委组织部分三批次在县委党校对全县350名专兼职档案管理干部进行集中调训。此次培训涵盖全县所有立档单位,包括各中小学、卫生院。培训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为重点,以“双向评估”为手段,以授课答疑、动手操作为方式,着力增强培训效果;2012年选派11名优秀县级部门档案专兼职人员分别前往云南昆明、广西桂林参加国家档案局举办“机关档案信息化业务研讨会”学习培训;近三年来,先后13批次选送207名档案管理人员到成都、泸州等地参加由省档案局组织的档案业务专题培训;2014年,组织档案干部分两批到绵竹市档案局、重庆大学档案馆、重庆市档案局进行参观学习。对全县档案专兼职人员的管理、培训和考核实行人员变动报告、登记备案制度,建立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通过强化培训、加强管理,使全县档案干部队伍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全县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走出深闺,让人识。“酒香也怕巷子深”,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既是让档案走出深闺、走进人们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在广大公众中树立档案部门形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平昌县档案局以日常宣传、专题宣传、典型宣传“三种”宣传方式相结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等不同形式的宣传载体,在“新”字上下功夫,走全面特色宣传之路,着力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在2014年“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中,举办了以“走进档案天地、见证平昌发展”为主题,以“辉煌的平昌、崛起的档案、档案法律法规、馆藏珍品档案”四大版块为主要内容的档案宣传展览活动,全面展示平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档案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果,充分体现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此次展览持续一周,近万名观众到现场参观,发送宣传手册近7000本。通过宣传引导,让档案以更亲民的方式走出深闺,让历史以更智慧的方式走向大众,切实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感、增强了对档案部门的认同感。
二、实现价值,有滋有味
服务中心是档案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体现档案工作价值所在。只有档案工作与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要求同频共振,与改善民生的步伐齐头并进,与促进和谐的目标合拍相应,才能展现全新魅力,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
(一)紧贴新村建设,创示范。为更好地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好配套服务,2013年,平昌县开展了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活动。采取“四个强化”完善创建体系(强化领导体系、强化宣传体系、强化考核体系、强化联动体系、)、“三个重点”做实创建工作(集中调查摸清家底、培育典型做示范、强化执法促提升)、“五化标准”提升创建水平(馆室建设标准化、档案管理规范化、档案利用信息化、管理机制制度化、管理队伍专职化)的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抓创建。通过短短一年时间的创建,各单位综合档案室硬件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焕然一新。档案业务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档案走出了深闺,走进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让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好处和作用,减少了各种矛盾纠纷。2013年11月平昌县全国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活动通过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联合组成的国家验收组验收合格,被国家验收组誉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平昌模式”。驷马镇、白衣镇等6个乡镇成功创建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乡镇。
(二)紧贴项目建设,抓服务。为更好地服务于全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县档案局指派业务人员深入各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进行一对一、面对面业务指导和业务培训,认真履行监督、指导职责。会同县发改局制订出台《关于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健全项目档案管理体制,规范项目档案收集、整理、移交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县项目档案管理行为。截止目前,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牛角坑水库建设项目和双滩水电站建设项目档案工作通过了由省档案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合格。四川兆润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年产40万辆摩托车、60万台发动机基础设施项目和四川同凯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期建设项目档案已通过市档案局专项验收合格。
(三)紧贴资源建设,优结构。档案资源是开展档案工作为民服务的基础条件,接收到期档案进馆是丰富馆藏资源的重要途径。为切实做好2014年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平昌县委、县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超期档案移交进馆工作的通知》,明确移交单位、移交范围、移交时间以及移交档案的质量标准,县委目督办将超期档案移交进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重点交办事项进行考核,实行年终目标倒扣分制,对拒不按规定期限和标准进行移交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监察局、县人社局、县档案局联合按照《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进行问责处理。截止年底,已完成县委、县政府等92个单位61354卷(件)超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并将文件级目录录入《四川省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录入率占100%。
(四)紧贴留守档案,创特色。给留守儿童(学生)、留守老人建档,不但能随时掌握了解留守儿童(学生)、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也是优化医疗服务方式的一种延续,更是社会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体现了档案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担当。2014年县档案局通过前期调查了解,在岩口乡卫生院扎实开展留守学生(儿童)、留守老人建档试点工作,按照“一人一档”的工作方法,对全乡9个行政村、641个留守学生(儿童)、656个留守老人建立了个人留守档案。并对全乡村级卫生人员进行建档业务培训。使留守儿童离开父母、留守老人离开儿女不乏亲情,留守在家不乏关爱。
(五)紧贴利用编研,见实效。档案资源的利用和编研是保存档案的最终目的。2014年,县档案局在查档接待窗口积极开展了“听民声、知民情、帮民困、解民忧”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机制,进一步规范窗口服务行为。将以往“你来我查”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远程服务、跟踪服务。近三年来,县档案馆共接待查阅利用人员5700多人/次,利用档案资料近万卷(册)。并收集汇编了《众志成城抗洪魔,凝心聚力建家园—2011年平昌县抗洪抢险纪实》、《民生政策文件汇编(民政篇)》等7种档案编研资料。充分发挥了档案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解决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赢得尊严,有声有色
奋斗改变命运,自强赢得尊严。档案部门作为一个社会上公认的弱势单位和部门,要由弱势变强势,依法治档,以法立威是必行之路。近年来平昌县档案局提出了“调思路实基础,下深水查问题,留影像锁证据,出重拳抓整改,联部门借力量”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思路,维护了档案法律法规的尊严,开创了全县档案工作新局面,推动了全县档案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树立“三种”意识,更新工作思路。近年来,县档案局明确提出了要全面树立“法治工作全局化,全局工作法治化”的档案法制建设理念。明确要求,要树立超越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要用发展的思维看待档案法制建设,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档案事业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以档案法制建设立威树形象。
(二)强化“四大”建设,夯实法制基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强化权力规范建设和强化执法装备建设。与四川百坚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聘请执业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协助依法开展档案行政执法工作。购置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专用摄像机、照像机、录音笔用于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过程录音录像和证据锁定。
(三)创新“四种”方式,力促检查实效。采取“下深水查问题、留影像锁证据、出重拳抓整改、联部门借力量”“四种”形式,力促检查实效。与县监察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成联合检查组,依据《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进行档案行政执法专项检查,有力地增强了执法效果,发挥了法律的威慑力。
档案是时代研究的保管者,是历史学的衣食父母。档案工作就像清水入喉,虽无厚味回甘,但通体清爽。在新的一年,平昌档案人将砥砺前行、再接再厉、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