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全文),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并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1、课前,同学们对课文已做好充分的预习,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争论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展示读词并借用一下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打猎为生射雁充饥煮烤争论不休
老人评理两全其美抬头一看无影无踪
过渡:真好,故事讲的既简洁又完整。不过,要想把故事讲的既生动又形象,就要把兄弟俩争论的对话读好。对于读好人物对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品读课文,指导读好对话。
(第三小节)
1、渗透朗读对话的方法。
预设:生1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生2要把文字读准、读对,把课文读流利了才能读好对话。
生3一边读一边想象兄弟俩争论的场面。
生4读好语气。师问:兄弟俩的语气相同吗?生:不同。
师小结:是呀,兄弟俩在对话时有着不同的语气。为什么不同?生:因为他们在争论。师: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种读书方法——如何读好不同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随机板书:不同语气
2、训练
(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的第三小节。用直线标哥哥的话,用曲线标弟弟的话,看他们共有几次对话?(2次)
(2)同桌两人一人做哥,一人做弟,分角色练读一遍第一次对话。
3、展示指导读书预设效果
(1)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读谁像谁
生1组:读第一次对话。若没有读好
教师及时指导,告诉同学们,读哥哥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哥哥,读弟弟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弟弟。做到读谁像谁。
教师及时范读,大家都像老师这样来练一练第一次对话。
再找生1组同学读一读,进步了,读出了兄弟俩争论时的不同的语气。(及时表扬)
教师小结:真好,听了这位哥哥和这位弟弟的争论,好像是真的一样,同学们感觉怎样?掌声相送。
(2)指导读好第二次对话:关注提示语
过渡:是呀,到底是煮着好吃,还是烤着好吃呢?兄弟俩争的是越来越激烈了。谁来接着读这兄弟俩的第二次对话?
生2组:读第二次对话
师:他们读的怎样?(有点争论的语气)大家注意观察这次对话中,哥哥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话的?谁发现哪个词描写了哥哥说话时的语气?(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那弟弟又怎样?(很不服气)
(3)出示课件:图文对照会读的更好。请同学们看插图,仔细观察兄弟俩争论时的表情,你看出了什么?(争的激烈、快吵起来、快打起来了)眉、眼、嘴、手
咱们让他们再争论一次好吗?生2组再次争论更激烈,进步了。(掌声)
师:真好,我发现咱三一班的同学,特别会观察,越来越会读书了。就像这样读对话时,注意了像“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这样的提示语,再结合插图,就读好人物对话。读出了人物不同的语气。
(4)同桌2人分角色练一遍。
师:看看哪两位同学,能像刚才那组同学读的一样好,甚至能超过他们?
(5)充分展示:指名两组同学来读第二次对话。
师总结方法:你们真棒,此刻,赵老师最想做的是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你们学会了读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书方法。要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一就要把自己当成那个人物,二要注意对话中的提示语,三要学会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变化。这些你们都做到了。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咱们一起来合作,完整的读这段话。
4、师生合作,读第三小结。男生:哥哥女生:弟弟师:旁白
过渡:就这样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谁也不罢休,(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后来,又怎样了?谁来接着往下读?
三、感悟明理,拓展延伸
1、指名读4、5段。
2、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就这样1分钟,2分钟、、、10分钟过去了,你好像看到了——生1:他们还在争论。你好替他们担心。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子的哥哥和弟弟?生2、生3、、、师:争论什么?生6:怎么吃大雁。师:有解决的办法了吗?生:两全其美,煮一半,烤一半。师:哎,真可惜呀,当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非得无影无踪了。知道了故事的结果,此刻,你想对这兄弟俩说些什么?
3、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及时点评并表扬。
4、那么,盛老师班上的同学有怎样的感想?指4名同学读一读。
随机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5、学习双省略号的用法。
师:为什么用两个省略号?生先说——师总结:省略一段文字,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6、此时,盛老师听了同学们的话是怎样做的?齐读最后一段。
师: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理解“聚精会神、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生:同学们说的感想非常好。(预设)生:同学们认真专心地听课。
生:同学们通过《争论的故事》,明白了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
生: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不要只顾着争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
7、师小结:同学们的感悟十分深刻,理解的非常正确,赵老师也要向大家投去赞许的目光,还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会感悟、会学习的孩子!
四、送名言
1、总结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争论的故事》,从中明白了做事要——抓住时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下面老师要送给大家几句名言,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想一想,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送名言。
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
——狄斯累利
良机只有一次,一旦错失,就再也得不到了。
——勃朗宁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
——巴尔扎克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你看那个最容易写错提醒大家。
烤评剖辩嫩键笨聚赞
2、教师范写(辩聚)——生描红——练习写2个(表扬:握姿、坐姿,对照课本生字,争取一个比一个好)——展示。
3、总结:同学们,书读的好,字也写的漂亮。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坚持每天下去,你一定会写的越来越好,甚至会成为中国的书法家的!加油!
六、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把《争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去书籍或网络上查阅。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毛遂自荐、的麦穗等故事。读后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读出不同的语气辩聚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品读本文优美词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槐乡“花美、人更美”,从而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槐乡。
2、指名读。读得很正确,真了不起。“槐”可是一个生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槐(左边木,右边鬼)。描红“槐”。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为槐乡呢?见过槐树吗?(出示投影)师介绍。
3、五月,洋槐开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槐乡五月——补充课题,齐读,一起认识槐花,感受槐乡的魅力好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号。
三、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都读好了?你标出了几个自然段。(4个)你想读哪个小节?
(一)预设第一自然段(这小节可长了,建议和同学合作读,怎么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学问)
1、第一块:指名读第一块。(你有什么要表扬或提醒他的吗?)
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辫儿儿化音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词语不太明白吗?(生说)预设:(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有谁懂?指名说。画图(点图哪里山洼、坡岗)。让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吗?
出示“玉雕”
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简介齐读词语)
指导书写“肩”
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不管是山头还是洼地,山坡还是山岗,到处都盛开着雪白的槐花,想看吗?
2、第二块:盛开的槐花引来了谁呢?朗读,正音。
(1)点击出示“挎”:懂吗?除了挎篮儿,还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师生表演:咱们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脚动作跨组词。
(2)文中带“挎”的这句话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这部分写的什么?
3、第三块:指名读,正音。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
(1)你闻到香味了吗?哪些词带着香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最喜欢那个词,说说你的感觉?
(2)有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时走在槐乡,不管在哪儿都能闻到阵阵香味。如果一个地方有数不清的花呢,我们就可以说——花海,图书馆的书很多——书海,有很多树——不是树海,是林海。还有什么海?(竹海、人海)
4、现在让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谁有信心来挑战?指名读
5、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一小节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你觉得有哪些词可以送给槐花?(指名说)板书:槐花美香
(二)预设第二自然段
1、过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样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你走进槐乡,一定会被香气熏醉而不想回家。不过,别担心,你一定不会饿肚子没饭吃的,因为槐乡的孩子特别好客,不信,读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读第二小节。你有什么要对他说。正音。
3、槐乡的特产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还有槐花饭!
你最喜欢吃什么?(槐花饭)出示句子。
4、几种吃法?两名学生分读。
5、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们呢?
(1)咸:还有什么味儿?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带着一顶小草帽呢。字谜记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指导书写蒜)
(3)炒、拌:都是烹调方式,“拌”是常用的,因为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见过谁拌过什么?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还有想吃槐花饭的吗?指名读。
(5)香吗?当然啦,用香喷喷的槐花来做饭,怎么会不香呢?槐乡的孩子这么热情,怎么会不香呢?
(6)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引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槐童好客
(三)预设第三自然段
1、槐乡的花美、饭香,看连孩子们也吸引来了。(看图)他们都跑到我们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吗?
2、指名读。正音。
3、我们也来做一次槐乡娃,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好不好?女同学加入姑娘们的队伍;小小子们,你们想有这口福吗?那就挺起腰板别掉队!老师读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丝丝、香喷喷这样的词课文里还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吗?(你还能再说几个吗)
5、在这小节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说。)板书:快乐
(四)再读课文
1、通过读课文,(看板书)我们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赏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乡孩子的快乐。
2、槐乡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课文里的许多语句让我们读了还想读,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读得一个字也不错,你就给他画上一颗五角星好吗?
(五)第四自然段
1、课文读到这儿(出示)五月的槐乡,( ),你最想说——
2、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再读。
四、指导其他生字书写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美香
槐童好客快乐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3教学要求
⒈认真阅读古诗句,能了解其出处、作者、意思等。
⒉会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来,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写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
难点:用查阅资料的方法,研究古诗句,深刻理解其含义。
课前准备
⒈提供《唐诗三百首》一本。
⒉抄写课文中的五句诗。
⒊研究结果汇报表一份。
教学过程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⒈同学们喜欢读古诗吗?你最喜欢读谁的作品?
⒉开火车背古诗。
⒊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诗(出示),谁来读一读?
二、小组学习,研究古诗
这些诗句,有的比较深奥,要到四五年级才能学到。这堂课,教师让你们自己研究、学习,你们有信心吗?
⒈小组同学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诗句进行研究。
研究指导:诗的出处、作者、意思等,都可作为研究的内容。
研究方法:可查阅资料,提供《唐诗三百首》。
⒉小组同学相互探究,进行热烈的讨论。
⒊整理研究结果,填写研究结果汇报表。
(内容包括诗人的简介,诗作的背景,对诗的理解或赋予诗句新的意义。)
三、集体交流,汇报结果
汇报:通过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讨论: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教师可补充介绍诗作的背景,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句的含义。
四、例文指导,学习写作。
⒈指名读屈美生同学的《关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研究报告》。
⒉这份报告中讲到了些什么?(诗句的出处、全诗的内容、诗句的含义)
⒊你打算怎样写自己的研究报告?你还想研究些什么吗?
五、撰写研究报告
⒈把你的研究成果写成一篇研究报告。
要求:语言要清晰,表达要准确。
⒉学生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⒊修改评议。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4【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3个。
2、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5、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开心极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筝,去郊外放风筝。想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去?好,我们随同其中一个男孩一起去放风筝。
听课文录音,看图画演示。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考考你的记忆,能不能用你刚才听到的有关语句来描述?学生回答。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请听仔细:
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刚才这段话听写下来?准备——听写完成课后练习。校对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
二、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放风筝。
1、把课文快速读几遍,读熟。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
2、指名分节朗读。
3、学生质疑。
4、特别理解:“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边理解边指导朗读)
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
5、解决学生质疑中的问题。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第一部分风筝飞上天,孩子很兴奋,语调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兴,我们也随着他很高兴。第二部分,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读的时候语调下沉,略带批评的语气,读出生气了,不高兴了。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夸赞的语气,尤其最后,风筝又飞了起来,看着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喜欢不高兴呢?读时语调应更高,读得欢快些。)
6、学生示范,练读,指名读。
跟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孩子去放风筝,心里舒畅吗?高兴吗?要把我们的喜悦欢乐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们也会变得更快乐。回家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或者弟弟妹妹听,好吗?所以我们得学会复述课文的本领。
7、出示课文复述提纲,请大家根据提纲,抓住每部分的要点,先好好地读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或书中优美的语句,不看书,把故事说给大家听。小组准备。
指名分节复述课文。指名复述课文。边复述边看媒体演示。
大家学习的本领真强,学习效率也很高,最后让我们连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齐读课文。
三、全文总结。
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来介绍,也在加上他的品质特点来介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说。
一般写人时,我们都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四、说话。
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5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全文围绕教科书的“珍贵”,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展开叙述。教学时应结合课后思考题,紧扣“珍贵”,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故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反差较大,教师可作适当的背景介绍。整体入手,重点体会,避免零敲碎打、串讲串问,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的时间,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指导读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懂得革命战争年代读书的不易,了解张指导员为护书而牺牲的意义,从而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学会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
2.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有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和大家讨论解决。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延、艰、锅、替、席、捆、俯、恨、励等;要求会写的字有:延、移、境、顽、强、艰、椅、凳、替、席、省、领、恨、炸等;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延安、转移、环境、顽强、艰苦、椅子、代替、渴望、_、节省、领书、恨不得。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2自然段的写法,把“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的意思写具体。]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
课前准备:
1. 朗读录音。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简介背景
(一)同学们,书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寻常的东西。你瞧,现在老师手里拿的就是一本(教科书)。可是,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我们延安小学的同学们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的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要流血牺牲,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珍贵的教科书》。(拿出你的小手板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板书课题。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三)简介故事背景。]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一)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注音和字典把生字读准确。
(二)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生字和新词的读音。
[(三)四人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
(四)出示生字词,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展示课件第四屏)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三、指导书写,掌握生字
(一)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课件展示第五屏),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字及其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提出同学们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二)教师归类指导:提醒学生注意“省”和“党”几个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过长;“珍、境、席、省、恨”几个字易写错,要重点指导。]
(三)学生写字。检查订正,互相欣赏,评价谁写得好、写得美。
四、理清顺序,分析感悟
(一)整体感知
[1.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读后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自由读课文,读前提示学生注意: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二)理清顺序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总结出课文的叙述顺序。
[2.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叙述顺序。(展示课件第六屏)]
(三)分析感悟
1. 课文中哪一部分最令你感动?
2. 引导学生默读第9—11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并说说体会。
[3.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一)
①“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书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好不好,为什么?
(2)抓住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生字词。
(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并且重点学习了“张指导员舍身护书”这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
二、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1至7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教科书的珍贵呢?]
(二)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
1. “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
(1)“渴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渴望有一本教科书?(联系第2自然段内容,引导体会当时学习条件的困难。)
[(2)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我们”当时盼书的迫切心情。
(3)把“渴望”换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2. “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
(1)“节省”什么?
[(2)党中央文件重要不重要?从党中央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什么?]
(三)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激励”一词,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四)让学生带着兴奋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五)课文中还有哪段话写出了教科书的珍贵,令你感动。
[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三、归纳小结,畅谈体会(展示课件第九屏)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
四、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一)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交流讨论。
(二)引导学生总结提问题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实践活动
(一)认读字卡,巩固识记生字。
[(二)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里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抄写在空花篮中和“我的采集本”上。]
六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渴望得书
关怀印书 珍贵
舍命换书
激励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