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规章制度 >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范文六篇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范文六篇

时间:2022-05-07 09:10:03 来源:网友投稿

制度,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zhì dù,意思有1、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2、制订法规;3、规定;4、指规定品级的服饰;5、制作;6、制作方法;7、规模、样式;8、规制形状;9、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6篇

第一篇: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中共*******支委会

党员、党政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第一款 工作制度

一、为了加强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党支部在党员、党政干部中实行联系群众的工作制度。

二、联系群众工作由党支部领导下的各党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年级组和学校中层管理部门要做好配合工作。

三、各党小组负责将党员的“三联系”工作分解、落实,并不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四、学校党政干部除做好“三联系”工作之外,还要联系一个小组,指导该党小组开展工作。

五、为更好地凝聚人心,加强人文关怀,学校党政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必须做到“必访”、“必谈”、“必做”等“三坚持”。

六、学校党支部把党员、党政干部联系群众方面的情况作为对党员、党政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款 操作规程

一、各党小组具体负责的党员“三联系”工作。

1、每学年初(9月),各党小组下发制定的联系表格,将本小组党员“三联系”工作分解,规定每个党员必须联系一名党外群众或入党积极分子,每个党员必须联系一个班级,每个党员至少联系一名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

2、党员填报联系表格,将准备联系的一名党外群众或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准备联系的一个班级名单,准备联系的一名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名单,报各党支部。党支部在党员填报的基础上,根据党员在班级和学科的分布状况,调整“三联系”名单。

3、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关心自己联系的党外群众或入党积极分子他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指导联系班级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对困难学生,或在思想上帮进,或在学习上帮难,或在生活上帮困。

4、党小组对“三联系”工作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每学年底

(6月)对“三联系”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在小组内通报情况,并将情况报学校党支部。

二、学校党政干部联系一个党小组(或年级)的工作。

1、每学年初(9月),学校党支部根据学校党政干部的任课情况及力量平衡情况,将其指派到一个党小组。

2、学校党政干部指导所在小组(或年级)开展工作,代表学校热情接待本年级师生,积极向本年级师生宣传学校的办学方略,遇事及时同本年级师生商量,及时向党支部和学校反映本年级师生的意见和要求。

三、学校党政干部必须做的“三坚持”:“必访”、“必谈”、“必做”。

1、“必访”:教职工本人及爱人生病住院时;教职工父母、公公、婆婆、岳父母病逝时;教职工子女举行婚庆等大事时;教职工家庭关系紧张不和睦时;教职工本人思想矛盾尖锐突出时;骨干教师欲辞职离校时;教职工获重大荣誉时。

2、“必谈”:教职工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时;教职工之间有矛盾时;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有意见时;教职工教育教学工作中行为规范出现问题时。

3、“必做”:对骨干教师给予津贴;对骨干老师优先考虑外出进修,深造;组织教职工每年体检一次;组织教职员工每年暑假旅游休养一次;对工作业绩优秀的教师实行奖励;对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实行年终慰问。

第二篇: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三篇

  一、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联系一个党支部或一个党小组,定期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

  二、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到联系点上党课,做报告。党课内容要根据中央精神和校党委当前中心工作进行安排。

  三、党员领导干部到联系点检查指导工作,各单位要做到有主题、有安排、有布署、有记录。

  四、党员领导干部如有变动,要及时进行调整联系点。

  五、切实为教工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促进广大党员在思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六、党员领导干部要采取多种形式征求群众意见,为群众解决问题。如访谈慰问、结对帮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定期征求意见制度,,支委成员下教研组参加教研活动,设立投诉意见箱等。

  七、把支委成员分派到各党小组、教研组,与普通党员教师一起过组织生活、教研活动、年级活动,了解一线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做好蹲点记录。

  第一章 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做好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贯彻中央和市委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要求,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结合市卫生局及全市卫生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 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卫生工作大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拓展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努力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团结带领卫生系统广大职工共同实现我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章 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任务

  第三条 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传达国家、省、市关于卫生工作的方针决策和有关部署,激励卫生系统广大职工忠于党的卫生事业,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凝聚群众力量。

  第四条 认真听取并反映群众的意见。深入卫生系统基层单位,深入群众,体察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掌握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群众的知情人。

  第五条 帮助群众和卫生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关心基层单位、关心群众,为群众和基层单位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帮助解决群众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问题及思想上的困惑,做群众的知心人。

  第六条 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卫生工作者和患者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现象作斗争。

  第七条 接受群众的监督。把联系和服务群众作为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从中汲取营养,自觉接受群众的教育、评议和监督。

  第三章 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内容与方式

  第八条建立健全基层联系点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都要明确基层联系点,广泛联系卫生单位和职工。要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与基层职工群众座谈交心,了解联系点群众的思想状况,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条坚持调查研究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要坚持调查研究,制定和落实调研计划;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要有两个月以上时间深入基层调研。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注重实效,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要总结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材料。

  第十条完善决策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内议事和决策制度。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扩大广大职工和群众的参与度。对涉及全局和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征询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和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十一条坚持下基层送温暖制度。要经常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活动,实行结对帮扶,采取个别访谈、实地察看、出主意、捐财物等方式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群众来访接待制度,局领导要坚持亲自批阅重要来信、接待重要来访,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信访接待的工作成效,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定期征求群众意见制度。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公开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方便群众反映情况。在每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定期走访工作服务对象单位的群众,诚恳征求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 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要求

  第十四条市卫生局党组每位成员确定联系一个市直单位和1-2个镇、街道卫生院,作为自己的基层联系点。

  第十五条负责联系和服务基层的局党组成员,每年至少1次参加并指导市直单位联系点总支(支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第十六条负责联系的领导干部每年要到联系点调研不少于两次,畅通联系职工群众渠道,形成联系职工群众网络,协调有关方面按政策解决好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努力把联系点建设成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和党建工作的示范点。

  第十七条负责联系群众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将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情况向党组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联系对象的基本情况,工作、学习及思想情况,以及自己帮扶的情况。

  第五章  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十八条局党组要加强对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指导与检查,掌握情况,互相交流、形成制度。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群众路线,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密切联系群众,改进领导作风,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每年年初,根据全年工作安排,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提出调研课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两次深入基层单位和企业调查研究,每次调研的时间不少于3―5天,并认真做好调研笔记,完成1—2篇有内容、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

  第三条  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加强与帮扶联系点的联系,应该满腔热诚、真心实意地予以关心和帮助,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有关发展的意见、建议,切实帮助解决帮扶点出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做好工作。

  第四条  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关心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对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有关方面反映,并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热情接待来访,及时处理来信,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交待。同时,经常向群众热情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治经济发展中出台的新政策和措施。

  第五条  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四到三问”活动,即“村村到、厂厂到、校校到、街街到,问计问需问作风”。围绕“三问”内容,到联系点走访调研,以多种方式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

  (一)问计,即向基层群众请教推进当地及全市科学发展、建设沿海强市的良方实策,主要是影响制约当地及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关键问题有哪些,需破解哪些难题,有何对策建议。

  (二)问需,即了解基层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群众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群众最迫切需要党委政府及部门做的事情有哪些,积极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尽最大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

  (三)问作风,即充分听取基层群众对我局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是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机关作风等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在办事效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和方法,改进干部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第六条  领导干部“四到三问”联系点,可与单位联系帮助的扶贫点、党建联系点、学习实践联系点、“三摸底三帮助”帮扶点、一把手蹲点调研和党政领导干部调研联系点结合起来,一并安排。

  第七条  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到“四到三问”联系点走访调研一次。采取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围绕“三问”内容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开展调研,撰写“四到三问”调研手记或日记。活动中要充分体现良好形象和作风,广泛接触群众,虚心向群众请教,并做到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

第八条坚持每两个月确定一个“恳谈日”,组织开展民主恳谈活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拟出台的重要政策、改革举措,特别是涉及民生、民安方面的政策措施,组织基层党员群众代表、社会各方面人士,进行民主恳谈,广泛征求意见。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1)

  为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总结典型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现结合我局实际,对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作出如下规定: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以城乡结对共建村党组织为抓手,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党员干部定点联系农村贫困户为重点,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达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促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二、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主要内容

  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必须从抓好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抓好群众最需要办的事,抓好最根本的事入手,认真实施“三帮”、“三送”、“三访”、“三查”、“三改”。

  “三帮”,即帮助联系村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帮助联系村谋划发展大计,积极主动与联系单位分析困难原因,找准问题症结,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改革发展措施;帮助联系村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对联系单位提供支持和服务,尽其所能地为联系村办实事,搞好服务。

  “三送”,即送政策,要积极向联系对象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送温暖,要尽心尽力地为联系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手中;送技术,要帮助联系对象寻求致富门路,为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牵线搭桥、创造条件。

“三访”,即访贫问苦,就是要经常了解联系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多为群众办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访民问愿,就是要通过深入走访,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了解群众最关注什么,最关心什么,努力解决好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访贤问计,就是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集中群众智慧,为联系村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三查”,即查联系对象的生活状况,看党的农村政策是否落实;查工作作风,看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强不强,服务质量高不高;查宗旨观念,看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不牢。

  “三改”,即要把为群众服务和向群众学习结合起来,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求教,针对群众所提意见建议,联系实际认真进行反思,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服务质量。要通过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党群关系,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以良好的形象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取信于民。

  三、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主要方式

  1、定期走访。局机关在职党员干部要定期走访联系村和联系对象,深入困难群众,了解其生活疾苦,掌握其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对群众进行教育和引导,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凝聚人心,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每名局党总支成员每月要走访联系对象至少1次,其他在职党员干部每半年要走访1次。

  2、集中走访。在春节、“五一”、 “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要集中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对联系村和联系对象进行走访慰问,解决他们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3、个别走访。除集中走访外,在职党员干部还要根据平时情况,由本人自行安排个别走访联系对象,开展帮扶活动。

  4、广泛征求意见。局机关在职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联系村和联系对象之中,加强与所联系对象的沟通与交流,做联系对象的贴心人,广泛征求联系村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对委机关和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找差距,查不足。

  5、解决实际问题。局机关在职党员干部要根据联系村和联系对象提出的意见和要求,每年帮助联系村和联系对象解决一至两个实际问题,解决自身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争取群众的认可,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三篇: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关于建立健全党员干部

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广安市委、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的通知》(广委发〔2013〕2号)和《中共广安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贯彻意见〉的通知》(广委办〔2014〕26号)精神,进一步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的作风感恩小平,努力为小平家乡发展作贡献,现就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注重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到基层调研制度。局领导每年到基层调研、下访不少于100天,各科室(中心)党员负责人到基层调研、下访不少于50天。要深入信访问题突出、矛盾纠纷较多的地方和部门研究信访问题,探求化解办法,推动“案结事了”。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局领导开展蹲点调研每年不少于4天。局领导和科室(中心)党员负责人要围绕中心工作,选择重大专题集中调研,每年至少撰写1篇具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鼓励党员干部利用探亲休假机会开展随机调研。到基层调研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十一项规定和市委群工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注重了解社情民意、推动工作落实,注重轻车简从、改进作风,注重求真务实、不做表面文章。

二、联系指导基层。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指导区市县(园区)和基层工作制度。每名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联系指导1个区市县(园区)、1个乡镇、1个村的群工(信访)部门和1-2户贫困户,可与“挂帮包”村、定点联系帮扶贫困村相结合,每年深入基层联系地方不少于6次,一个联系点的联系时间不少于1年。要注重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诉求,帮助基层解决具体问题。要对联系指导地区信访突出问题进行专项督导,帮助基层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推动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

三、汇集社情民意。充分发挥信访部门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结合办信、接访、办理网上信访等业务工作,建立健全民意调查、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制度。推进信访信息系统建设,拓宽社情民意征集渠道,建立多渠道民意收集平台,及时反馈或公布群众意见采纳处理情况,实现“阳光信访”。建立党员干部与网民有效沟通机制,健全群众工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应对措施,做好对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

四、实施“三大行动”。坚持“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每年集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社区及基层联系点,实施大化解、大下访、大治理“三大行动”。党员干部每年开展两次大走访活动,通过进村入户、实地察看、民情恳谈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动态更新和运用好民生诉求、困难群众、信访稳定工作“三本台账”。要积极向群众宣传信访法规,增强群众依法信访意识,认真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化解信访诉求、处置突发信访事件及教育转化信访老户等工作。每年要列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项目、责任人、时间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上学、看病、就业、社保、安居、行路、饮水、用电等民生诉求和问题,注重关爱受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困难党员等特殊困难群体。要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防止形式主义。局领导和科室(中心)党员负责人要带头接访下访、确保每年不少于12天,要采取定期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专题接访、跟踪回访等方式,推动征地拆迁、劳动社保、环境保护等信访突出问题及时有效化解。要坚持和完善科室(中心)轮流到市委、市政府疏导接谈劝返处置非正常上访制度,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五、参与志愿服务。党员干部要积极承诺践诺,主动到泰和社区或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与志愿服务,认领1个公益服务岗位或参与公益性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每年累计完成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16小时。局机关党支部原则上每季度最后一周的周末,选择相对固定的1天或半天,集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义工日”等主题服务活动。坚持佩戴党员徽章和工作胸牌,亮明身份服务群众,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弘扬志愿精神,展示良好形象。

六、开展谈心谈话。局领导要采取基层调研、个别谈话、集体座谈、随机交流等多种形式,与干部群众开展谈心活动,了解思想动态,听取意见建议,接受批评监督,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提升服务水平的积极性,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引导,每月至少到分管科室(中心)督促指导工作1次,与分管科室(中心)负责人谈话至少2次。局机关党支部负责人要利用“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等多种机会,每年与党员至少进行2次谈心谈话,随时听取干部职工的情况反映和工作建议,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党员干部要主动与服务对象、身边群众、对口联系困难群众谈心谈话,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征集群众意见,及时反映解决。

局领导和机关党支部要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局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机关党支部负责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各科室(中心)积极推进、狠抓落实。要加强宣传引导,总结经验做法,形成良好氛围。要把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作为年度考核、晋职晋级、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对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恶性事件,要按照有关规定坚决严肃惩处。


抄送:各区市县委群众工作局,广安经开区党群工作部,枣山园区农村工作局,协兴园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中共广安市委群众工作局办公室 2014年7月18日印发

第四篇: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总结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县工作要求,从严从紧从实部署我镇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全面建立了覆盖全镇21个村(社区)的联系点,形成了固定联系人员、时间、地点、方式,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固定接访、不定时走访、慰问,及时受理和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在化解基层矛盾、掌握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和推进基层治理上取得了阶段成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一是强化领导,狠抓组织落实。镇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解决好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大举措和关键工程。我镇高度重视,把驻点联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落实到位,形成了上率下行的工作氛围。我镇以党委书记为驻点联系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总,率先垂范,深入基层;其他班子成员在各个团队中发挥带头作用,对所牵头的团队的组织工作和工作效果负责;团队其他成员发挥所在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作用,积极联系和服务群众,为群众构建了一个固定的交流平台和反映问题的最佳渠道。我镇驻点团队在镇委书记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每周二为固定接访日,到各村(社区)接访室,敞开大门,真诚迎接群众来访,认真仔细倾听群众心声。在驻点团队扎实工作作风下,我镇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基层问题在基层解决的目标。
  二是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只为民。我镇驻点团队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用真心、用感情做好群众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阶段来,受理群众诉求54件,现场办结23件,限时办结30件,内容涉及了农村低保、医疗保险、环境卫生等与群众切实利益息息相关事项。其中,9月23日,驻点团队第一天接访时,XX村村民詹XX手持群众联系卡一早来到XX村接访办公室,向驻点团队反映“乌龟岛”雨天积水问题,驻点团队队长镇委书记在了解相关情况后,与团队成员召开座谈会认真研讨解决方案,最后确定由XX村通过发动乡贤捐款和向县交通局争取补助资金等方式,筹资整修该路段。至10月28日,整修项目已请专业人员现场勘测,形成初步预算及拟定开工时间。9月30日,XX村村民黄XX到驻点工作室反映其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的问题。驻点团队了解到现年55岁的黄XX患有肺癌,子女由于遗传原因均患不同程度智障的实际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到黄XX家中进行慰问。团队成员黄XX——XX村第一书记积极向县残联联系,帮助黄XX儿子办理二级残疾证明,并向县民政局为黄XX争取社会救助。10月14日,XX村村民向驻点干部反映台风后路边电线杆东歪西倒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驻点领导立即拍案决定,由村委牵头,主动联系镇供电所,及时组织人员对沿途的受损的电线杆进行维修,并恢复原状,确保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能正常运行,解决了村民的心头之患。10月21日,沟疏村理事会到驻点工作室反映大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超过界限的问题。驻点工作组长立即带领驻点工作组和村干部到现场核实情况,现场无法解决,随后及时提交会议讨论,并和上级有关部门取得联系。10月23日,在镇委镇委书记、镇长牵头和驻点工作组的协调下,县招商办、大建设项目负责人及沟疏村理事会、村干部再次到现场确认,最后顺利把事情解决,既确保了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又维护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受到了群众的纷纷称赞。
  三是多措并行,强化基层治理。镇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是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我镇注重把镇领导干部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与社会管理网格化、化解信访积案、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一方面是坚持宣传引导作用。我镇在开展驻点联系群众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宣传栏、有线广播和闭路电视等渠道,积极开展多方式宣传活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靠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通过理性合法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一方面是畅通群众反映渠道。我镇并不局限于周二接访,而是积极创造机会,坚持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察民情、听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阶段来,接访群众X人次,走访贫困户、老党员、老干部等群众X多户,召开各类座谈会X次,记下民情日记X篇,充分了解社情民情,掌握群众所想、所需、所求,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群众办好事实事8件,在点滴之间显露真情,用实际行动维护好、发展好、打牢好党群干群关系;一方面是强化跟踪力度,形成长效机制。我镇采取多种方式,对驻点团队成员在岗在位情况及台账材料进行不定时抽查,对需要跟踪落实好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工作事项、各个工作环节实施阶段性督查、全程跟踪,确保驻点团队能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回应群众关切期盼,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打通直接联系群众的梗阻,并形长效机制,有效化解基层矛盾、完善基层治理、巩固基层政权。切实保障基层的和谐稳定,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篇: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能力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这也成了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也是新形势新使命的迫切要求。领导干部担负着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责任,提升领导干部相应能力对切实落实党的群众工作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

密切联系群众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一个很具体的实践问题。以什么方式、什么作风联系群众,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直接关系到能否真正掌握民情、了解民意。现在,交通工具、现代传媒都很发达,但是,深入群众之中,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与群众谈心、交朋友,仍然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领导干部能否走近群众、深入群众,不单在于个人的行为本身,更取决于能否被群众接纳。这就需要各级干部,一是在给群众解疑释惑中深入群众。平时注意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保证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能够为群众解疑释惑,以自己的素养和卓识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重。二是在向群众学习中深入群众。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理念,要以诚恳谦虚的态度扑下身子向群众请教,放下架子听群众指点,虚心向群众学习农业知识、工业知识、信息科技知识和现代社会知识,在学习中与群众交朋友。三是在与群众打交道中深入群众。群众工作头绪繁多,很多矛盾和问题需要协调解决,作为干部,不能遇见麻烦事就“绕道走”,要敢于以正确的态度直面矛盾,以满腔的热忱处理群众纠纷,在与群众打交道中为群众接受和欢迎。

2.发挥表率作用,不断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

能否有效地组织群众和影响群众,既是一个水平问题,更是一个方法问题。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组织群众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它要求领导干部在组织群众工作上必须做到:一是在问计于民中组织群众。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任何决策都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广泛征求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和各种群体的意见,以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赢得最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参与;二要在激励感染中组织群众。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要求下级不做的,上级首先不做。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干部都必须始终走在群众的前列,变指派命令为行为感召,变喊破嗓子为做出样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带动一般群众。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从而自觉地拥护和赞成党的主张。

3.关注群众诉求,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毋庸讳言,在一些地方,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怨言还比较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干部服务群众不及时、不到位,或没有能力为群众服务。新的形势下群众最需要的是“服务员”而不是“管理员”,需要各级干部,一是在热爱群众中服务群众。与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成熟的重要标准。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鱼水深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不但不能丢,而且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二是在了解群众中服务群众。用客观和发展的眼光,经常通过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渠道关注群众意愿,经常深入生产经营第一线了解群众诉求,从而找准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确定为民服务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三是在关心群众中服务群众。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看上去琐碎,但对每个群众和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大事。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盼,以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办好每一件实事。

4.把握正确导向,不断提高引导群众的能力

领导,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带领和引导。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除了率先垂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发动群众,引导群众一起前进。这就要求各级干部,一要在宣传群众中引导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让广大人民群众全面的了解、深刻的理解、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政府决策,并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和帮助群众学会运用正确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要在教育群众中引导群众。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有关政策和法律知识、高尚理论道德理念去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法规意识,对于有一定错误言行的群众,要以治病救人的态度,善意批评教育,把更多的群众团结到自己身边来。三要在说服群众中引导群众。当前,群众利益诉求较多,各级干部要学会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做群众工作,对于上访的群众要热情接待、严肃对待,用熟悉的语言,朴实的道理,典型的事例以理服人,不能胁迫压制,更不能打击报复。越是矛盾突出,越是问题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引导群众正确分析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利益关系,正确认识自身利益及其实现途径,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

5.拓宽畅通渠道,不断提高沟通群众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发挥领导作用,一刻也离不开与群众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就要求各级干部:一在感情的交流中沟通群众,很多领导同志都有这样的感慨:你对群众投入多少感情,就能从群众那里获得多少支持和认可。当然,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它说明一个道理,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有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关心群众,耐心地向群众说明情况,群众才能相信你,把你当成自己人。带着感情与群众进行沟通,比任何华丽的词藻、美妙的语言都更为真切,更为深刻。二用通俗化的语言沟通群众,加强沟通,就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领导干部与群众进行沟通,首先要让人家听得清楚,听得懂,这需要领导用群众熟悉的语言跟群众交流。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严肃地批评那些把字写得让人家不认识,把话说得让人家听不懂的做法,提倡要用大众的语言,要善于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说出来。邓小平同志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如“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是硬道理”、等思想表述,凝练而通俗,老百姓不但听得懂,而且记得住,容易达到相互沟通的效果。三掌握新的渠道沟通群众,现在,各种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在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等于有了更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掌握先进的沟通工具,学会这种先进的沟通方法。当然,进行网上沟通,仅是一种途径,不能代替其他方式,不是说信息技术发达了,我们就可以不到群众中去,坐在电脑前面就可以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要真正取得网上沟通的好效果,前提就是领导干部要真正了解下情,体察民情,否则,沟通起来要么是纸上谈兵,讲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要么是无的放矢,说一些外行话,这样的沟通,也很难起到好的作用。 [科]

第六篇: 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

/p>

推荐访问:领导干部 联系群众 制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