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汉语词语,[释义] (动)综合材料向上级报告,也指综合材料向群众汇报。汇报是向上级机关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汇报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2021年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汇报3篇
【篇1】2021年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汇报
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一)组织领导机制。一是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同时担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及县四班子有关领导为副组长,统筹研究全县扶贫开发重大事项。二是脱贫摘帽领导推进机制。 设立办公室和“发展生产、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教育(素质提升)、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资金整合管理使用、规划研究组、基层党建与扶贫双推进、宣传报道组、督查问效组”几个工作推进组,每个组由1名处级领导负责,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主体。从县级有关部门抽调17名人员统一到县扶贫办集中办公;三是“挂包帮”工作机制。实现每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都有1名干部职工挂钩联系;四是下派扶贫专抓党委副书记和副乡(镇)长1人,成立不少于2人的乡(镇)扶贫工作站,组建109支扶贫工作队。
(二)精准识别情况。……
(三)易地扶贫搬迁。上级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5000户(建档立卡3800户,非建档立卡1200户),其中2016年任务2786户。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工建设4046户,完成基础建设2970户,完成主体1/2以上工程1777户,竣工1011户;开工率已达上级下达目标任务2786户的145%,达县级自定任务3740户的108%。(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工3026户,完成基础2100户,完成主体1/2以上工程1367户,竣工748户),全县已经审核批复19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正在申请按板镇宣河村六道河6 ?16泥石流滑坡搬迁,目前19个点已经全部启动抓紧建设中。
共到位易地扶贫资金亿元,其中:农发行贷款4亿元,上级注资县级平台公司62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发改)万元,中央、省级补助农危改资金(住建)万元。下拨乡(镇) 万元(其中:农户建房补助资金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330万元)。根据建设进度,已兑现到农户建房补助资金万元,支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发放到户建房贷款484户2904万元。
(四)规划编制情况。按照“七个一批”的脱贫路径,……
二、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一致。各级各部门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理解掌握有差距,存在各自为政、安排工作步调不一致、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导致工作混乱、抓不住重点。
(二)保障机制不健全。现有组织领导机制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履行职责不到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工作重点、工作责任不清楚。
(三)政策保障不明朗。脱贫攻坚“七个一批”政策不明确、不具体,不具备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性,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道要怎么做。
(四)资金渠道不顺畅。目前,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有的来源于财政、有的资金来源于平台公司,下达的渠道和方式不同,难以统筹,另外各部门如何整合项目,如何整合资金,资金如何管理和使用,没有一个可操作实用的管理办法。
三、需研究统一尽快要做的几项工作
(一)加强工作保障。
1.成立全县脱贫攻坚(摘帽)指挥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统一要求,解决政出多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2.成立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解决资金整合难、拨付难、管理难的问题。公司成立后,所有能整合的资金都进入扶贫投资公司,由公司负责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报账。建议公司董事长由政府分管领导兼任,总经理由扶贫办主任兼任,从县财政局、县扶贫办抽调两名副职兼任公司副总经理。公司下设监事会、理事会、项目部、财务部、综合部。
3.制定可行的项目和资金整合方案。我县为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县,据悉,省上已制定涉农资金整合方案,对整合范围、整合方式和整合后的资金使用管理等进行了明确,待正式出台后,结合省、市政策尽快制定出台。
(二)明确“七个一批”有关政策要点。
1.发展产业脱贫。扶持方式:以户为基本单位,设定单户产业户均补助6000元,按照“2355”方式扶持。“2”是对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补助2000元;“3”是对积极参与扶贫产业发展带动的龙头企业补助3000元(每户);“5”是对通过发展产业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的贫困户每户给予奖励补助500元;“5”是对通过积极组织发展扶贫产业实现全部贫困户脱贫的村支部(或合作社、协会)给予奖励补助500元(每户)。
运作模式。方式一:采取“公司(合作社、协会)+基地+村支部+农户”;方式二: “大户+散户”模式;方式三:资产收益性模式。多种合作开发模式,推进特色种、养产业基地建设,系牢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纽带,打造全县产业精准脱贫的示范亮点。2016-2017年全县初步规划建设种植、养殖重点示范小区14个,其中:重点种植产业示范小区7个、重点养殖产业示范小区7个。
重点种植产业示范小区(7个):①恩乐镇玻烈村沃柑种植示范小区;②按板镇玉河村冬早蔬菜种植示范小区;③振太镇塘坊村冬早蔬菜种植示范小区;④者东镇新文村冬早蔬菜种植示范小区;⑤勐大镇南康村冬早蔬菜种植示范小区;⑥古城镇建民村、桂海村(八座竜树组)冬早蔬菜种植示范小区;⑦和平镇那洛村冰糖橙种植示范小区。
重点养殖产业示范小区(7个):①恩乐镇民江村三岔畜禽养殖合作社瓢鸡养殖示范小区;②按板镇罗家村户线、文怕LY生猪养殖示范小区;③振太镇文缅村帮阿LY生猪养殖示范小区;④者东镇新庄村LY生猪养殖示范小区;⑤勐大镇文况村圈田街LY生猪养殖示范小区;⑥九甲镇九甲村外头田组LY生猪养殖示范小区;⑦田坝乡瓦桥村爬山组生猪养殖示范小区。
重点种植示范小区建设要求连片种植规模达到200亩以上;重点养殖小区生猪养殖规模达200头以上,禽类养殖规模达5000羽以上。同时各类种、养示范产业必须对本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在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易地扶贫搬迁。提高补助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补助按上级政策标准执行,从4万元/户提高到6万元/户。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上级补助标准较低(万元/户),并且贷款优惠政策中前3年政府承担部分贷款利息,第四年后贷款利息全部由农户承担。建议提高对非建档立卡户补助标准,由原户均补助万元标准提高到户均补助万元;有贷款意愿的,贷款本金由农户偿还,贷款利息全额由政府承担,贷款户不再承担贷款利息。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县发改局负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解读,积极同上级部门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衔接,指导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目标计划、任务下达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易地扶贫搬迁有关资金政策解读,积极同上级部门进行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政策衔接,做好全县涉农资金整合管理工作,理清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构成、投入方式、下拨方式,对全县涉农资金全面进行管理,从县级层面统筹使用相关资金,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及监管;县住建局全面负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指导好安置点选址、地质堪测、新村规划设计、民房设计、建设质量监管、民房建设技术指导、建筑工匠培训和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完善“三图一书一报告”,项目结束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县级验收;县扶贫办负责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审定工作,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名单进行审核认定,严把对象关,收集整理易地扶贫搬迁进度统计,会同金融部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农户审核及审批工作,并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从项目申报、实施、验收等一系列档案进行收集整理。
3.转移就业脱贫。目标要求:整合县人才服务和公共就业中心、县扶贫办、县农科局、县林业局、县残联县、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的相关培训项目。力争在2017年12月前对全县7096户建档立卡户,22216人贫困人员中户均1人参加1次以上的引导性培训,对16-55岁的农村劳动力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确保能参加一个以上专业的技能培训。
培训方式:一是技能培训;二是引导性培训;三是全民素质提升。
①技能培训。根据建档立卡户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需要、贫困户增产增收的要求、劳务市场用工需求,开设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培训专业——患病动物处理、林地茶叶种植管护、咖啡种植、蔬菜种植管理、核桃栽培、导购、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墙面刷涂、室内瓷砖铺贴、餐厅服务员、客服服务员、家政服务员。贫困农民可根据自己愿望有选择地参加培训。为保证培训质量,各培训班按规定的培训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重点加强实作训练,严格进行学员所学技能的考试考核,使受训学员达到初级劳动技能水平,取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②引导性培训。主要是进行有关农村基础适用技术、基本权益维护、劳动保障基本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的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目的在于提高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培训时间为2天,在种植业上,以蔬菜、烤烟、茶叶、核桃、坚果种植等技术培训为主。在养殖业上,以猪、鸡、牛、羊养殖技术培训为主。
③全民素质提升。培训内容以家庭美德、文明卫生、农村妇女卫生常识、礼节礼仪、法律法规、家庭经营与理财为主。通过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2—3门实用技术,更好的投入到生产发展及家园建设中;进一步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使他们真正成为“生产有技能,致富多门路”的新型农民;真正实现“智力脱贫,经济脱贫”,从而促进全县社会、经济更加稳定、和谐发展。
4.教育支持脱贫。实施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政策及标准。建挡立卡贫困户学生在普通高中就读的634人,除享受其他政策外,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3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在普通职业高中、中专、技工学校就读的108人,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在各大专院校就读的277人,每生给予一次性补助8000元。补助资金由县级财政承担。
5.生态保护脱贫。实施以下6个项目建设:一是国家级退耕还林工程项目;二是生态公益林管护项目;三是省级核桃提质增效项目;四是森林防火劳务费用;五是其它林业造林工程项目。在全县9乡(镇)落地实施并重点倾斜3个贫困乡(镇),31个贫困村,7096 户22216人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与其他扶贫项目交叉实施后,增加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实现真正脱贫。
6.健康救助脱贫。一是加强医疗救助。建立县级统筹的重特大疾病医疗基金,建立完善基金的管理和运作机制,实行城乡统筹、全县统一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标准,年救助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特困供养对象、低收入救助对象、因病致病家庭重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做好常规资助参保参合工作。二是加强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及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知道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对于建档立卡户给予适当倾斜。
7.兜底保障脱贫。一是加强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以强化“四个衔接”为基础,推进“两个逐步”,实现“一个全面”。“四个衔接”即:对象认定程序紧密衔接、两项制度标准调整紧密衔接、救助与扶贫措施紧密衔接、动态管理机制紧密衔接”;“两个逐步”即:保障标准及补助水平逐步提高,脱贫对象逐步退保;“一个全面”即:对未脱贫对象实施全面兜底。二是实施农村无房户保障性住房建设。建房对象为全县农村分散供养的无房的五保户、无房的重点优抚对象、无房的未成年人孤儿。 建房资金补助建议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房补助标准相同,为6万元/户。三是实施残疾人扶贫项目。①两项补贴兜底扶贫。按照“民政牵头、残联配合、财政安排资金”的原则,明确补贴对象,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应补尽补。②扶残助学教育扶贫。继续实施好对在校困难残疾高中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的高中生给予补贴,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00元;对新入学的困难残疾中专学生给予一次性入学补助1000元;对新入学的困难残疾大学生给予一次性入学补助,大学专科一次性补助2000元,大学本科一次性补助3000元。③康复救助服务扶贫。进一步深化残疾人助行、助明、助听和助医等康复工程。全面实施适龄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开展残疾人免费赠送辅助用品用具、免费装配假肢等需求项目,切实解决残疾人急需的康复需求。④残疾人就业扶贫。开展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扶持,县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公共预算资金中按照4000元∕户—10000元∕户的补助标准无偿安排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⑤无房的一二级残疾人住房保障。户均建筑面积控制在30平方米以上60平方米以内,可根据家庭人数适当调整,但3人以上农户(不含3人)的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8平方米。建房资金为易地搬迁扶贫项目资金,按户均60000元给予补助,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建设。
(三)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乡(镇)、贫困县脱贫出列标准。
1.贫困县退出。标准。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贫困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组织的劳务输出、金融扶持和生态扶持等项目、资金至少有一项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扶持,实现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百分之百的覆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到国家评估验收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程序。
——县级申请。列入年度脱贫计划的县,当年12月上中旬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国家贫困县退出标准进行自检自评,填写《贫困县退出认定表》,编制年度《脱贫攻坚报告》提出退出申请,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市初审。当年12月下旬,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检查,逐项核实县填报的《贫困村退出认定表》,并在市级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公告,公告无异议后,形成贫困县脱贫报告和初审报告,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省级审核。次年1月,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对申请退出贫困县进行检查考核,并委托第三方评估,提出退出名单在云南日报、云南电视台、省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无异议后,编制《贫困县脱贫攻坚报告》,上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批准退出。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相关力量对退出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后,对不符合条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县,由省政府进行核查处理,待其符合条件并履行退出程序后方能退出;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县,由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2贫困乡(镇)退出。标准。贫困乡(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贫困乡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以2017年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4000元以上,巩固增收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以上为绝对贫困脱贫标准;乡镇到行政村通硬化路率、通电率、通广播电视率、通网络宽带达100%,行政村基本实现通班车;全面解决农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行政村建有合格的卫生室、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程序。
——贫困乡(镇)申请。列入当年退出计划的贫困乡(镇),当年12月上旬根据贫困乡(镇)退出标准,贫困乡(镇)进行自查自评,填写《贫困乡(镇)退出认定表》提出退出申请,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县级复核验收。县级党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调查、摸底核算、逐项核查乡(镇)填报的《贫困乡(镇)退出认定表》,并在县级和该乡(镇)公示,上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州(市)审批。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对申请退出贫困乡镇进行检查考核,提出退出名单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无异议后,由市政府批准退出,并报省备案。
3贫困村退出。标准。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县城、乡镇到行政村通硬化道路;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安全饮水有保障;建有合格的标准化农村卫生室;有合格的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适龄儿童有学上。
程序。
——村申请。列入当年退出计划的贫困村,当年12月上旬根据贫困村退出标准,召开村党支部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自查自评,填写《贫困村退出认定表》提出退出申请,上报乡镇。
——乡镇审核。当年12月下旬,乡镇党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入户调查、摸底核算、逐项核查村填报的《贫困村退出认定表》,并在乡镇和该村公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扶贫工作站站长或扶贫专干签字确认,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县审定公告。次年1月,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乡镇贫困村退出申请进行复审,并在县级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及该乡镇公告,公告无异议后由县政府批准退出,并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4.贫困人口退出。标准。贫困人口退出围绕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总体目标,贫困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4000元(按当年国家公布的现价标准),达到不愁吃不愁穿。贫困人口生活达到“五保障”:一是收入有保障:有稳定收入来源,二是教育有保障: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贫困户得到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转移就业、金融扶持和生态扶持等一个以上资金项目的帮扶,家庭主要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一至两门致富技能。三是住房有保障:住房结构体系整体基本安全,有安全卫生饮用水。四是医疗有保障: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五是养老有保障:全部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低保户应保尽保。
程序。
——由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对年度计划脱贫户进行入户调查。填写《贫困户脱贫销号双认定表》;贫困户不愿退出的,也要做好脱贫情况调查,填写《贫困户帮扶情况认定表》一并提交评议。
——村两委商议。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驻村工作队必须全程参与商议。
——村评议公示。组织党员、村民进行民主评议,提出脱贫初步名单,然后在村民较集中的场所进行公示,公示期满,如无异议,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村第一书记、入户核查人员和贫困户在《贫困户脱贫销号双认定表》签字确认,报乡镇人民政府。
——乡镇核查公告。乡(镇)政府对个村报送的初步名单,对照检查核实,填写乡镇核查意见,脱贫户名单在乡镇和该村公告退出,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扶贫工作站站长或扶贫专干签字确认,上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县审定销号。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乡镇报送的脱贫户名单及退出程序进行审查,县委书记、县长、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统计局长对全县汇总名单签字认定,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
(四)未纳入建档立卡系统管理的贫困户。根据“五查五看”“三评四定”程序,对照“五类问题”“八种情形”摸底造册,有针对性的给予产业扶持,确保稳定增收。
(五)脱贫攻坚项目招投标办法。200万元以内的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进行招投标,200万以内的按正常招投标程序进行。
(六)脱贫攻坚档案痕迹管理。县、乡镇、村统一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类别分为:综合管理、建档立卡和特殊载体三大类。
(七)脱贫攻坚考核奖励办法。建议每脱贫1户贫困户(全县7096户)给予奖励1000元。奖励对象是县级挂钩部门、乡(镇)、村,按“235”比例分配。
研究出台具体到人的考核奖励办法,全县7096,给予县上有关部门、乡(镇)和村一定的经济奖励。
(八)脱贫攻坚工作经费。给予每个乡(镇)50万元的保底工作经费、按易地扶贫搬迁户均100元给予划拨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费、按贫困人口人均100元给予划拨乡(镇)贫困人口工作经费。三块工作经费全县合计723万元,其中:保底工作经费45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费51万元、贫困人口工作经费222万元。
【篇2】2021年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汇报
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村基本村情及扶贫工作基本情况
**镇**村总面积14600亩,其中耕地3500亩,水面300亩,板栗及茶叶面积10800亩。全村辖16个村民组,共820户,303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195人,其中五保户35户36人,占贫困总人口18%;低保贫困户54户134人(其中低保人口67人),占贫困总人口69%;一般贫困户8户25人,占贫困总人口13%。贫困户中因病因残致贫83户177人,占贫困总人口90%;缺技术致贫5户9人,占贫困总人口5%;年迈无劳力致贫9户9人,占贫困总人口5%。我村贫困户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茶叶、水稻、土地流转及务工。计划2016年脱贫33户92人,其中低保33人,占贫困总人口47%;2017年脱贫26户58人,其中低保28人,占贫困总人口30%;2018年脱贫38户45人,其中低保6人,五保35人,一般贫困人口4人,占贫困总人口23%。
二、前期扶贫工作
1、切实做到扶贫对象及帮扶措施精准。
2016年以来,根据县相关文件精神,在**镇主要负责领导的指导下,**村分组召开贫困户评议会,严格按照村民组民主推选、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等程序,重新对全村贫困户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精准核查,切实做到扶贫对象精准。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帮扶单位及镇村进行了多次集中扶贫入户走访,根据农户实际情况及各项政策补助,完善扶贫手册及贫困户调查表,做到农户信息精准细致。结合贫困户具体情况,积极和县镇相关单位沟通,争取切实可行的扶贫项目,精准帮扶措施。
一是对接六安**集团,促成**集团与我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对接60户贫困户养殖皖西白鹅,根据农户意愿和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农户自养和大户寄养模式进行养殖,预计贫困户年收入在3000元。通过**的带动,促进白鹅产业的发展。
二是联系恒隆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在我村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集中流转土地500余亩,每亩流转费用450元,流转期限为十年,加速了16户贫困户脱贫步伐。
三是动员贫困户进行易地搬迁,截止目前已有14户农户决定在中心村庄建房,且交预付金70万元,其中贫困户7户18人,包含移民人口4人。
四是继续实施光伏扶贫,目前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安装3000瓦光伏的有27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镇光伏虚拟分配我村21户,户均年增收1000元。
2、多措并举,共同致力村出列
充分发挥村60千瓦集体光伏电站作用,自光伏电站安装并网至今,已发电近40000度;利用选派干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安装3千瓦光伏两组,预计年收入7000元,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以镇集体光伏电站坐落我村优势,在集体光伏电站套种皖西白茶10亩,计划将此茶园对外承包,承包收益归村集体所有;继续发挥老村部作用,将其出租给恒隆中药材公司作为办公场所,收取租金收益1万元每年。
3、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为确保村顺利出列,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并结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强化**村基础设施建设。
1、中心村庄建设及相关项目工程。**新村中心村庄建设工程,预计建设占地9.6亩中心村庄一处,共安置贫困户、移民户及宅改户13户,项目正在建设,预计9月底完工;县环保局投资**中心村庄污水处理工程,全长1700米,投入资金49万元;绿化敬老院沿线道路一公里,投资9万元。
2、水毁修复工程。申报后**水泥路水毁修复项目,全长71米,建设资金6万元,目前工程已验收。
3、库扶通村水泥路项目。实施**至**水泥路等项目,总投资近100多万元,目前正在实施。
4、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016年县扶贫移民局共批准建设3条水泥路,其中**至九树,全长950米,宽3.5米,厚0.18米,建设资金27万元;花楼至**水泥路全长1300米,3.5米宽,厚0.24米,建设资金45万元;两条水泥路正在施工,**至**水泥路建设资金53万元,项目目前正在筹建。公路局道路扩宽工程,扩宽敬老院至**水泥路,全长1.42公里,1米宽,建设资金28万元;硬化小河至上店、**水泥路全长1.192公里,建设资金33.5万元。两个项目已经镇招标,目前正在施工建设。
5、美丽乡村相关项目。新建6蹲位冲水公测2个,预计投资13.4万元,目前一所已经竣工,另一所待建;**美丽乡村排水涵工程,新建直径1米*1米,盖板涵166米,直径80cm,涵管80米,预计投资15.09万元;**村美丽乡村环境整治项目,刷白外墙5265平方。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做好白鹅养殖项目,确保项目成功实施,为贫困户带来预期利益。
二是抓好集体经济建设:一是发挥村光伏电站作用,实现年收入7-10万元;二是充分发挥我村被列为国家级集体经济示范村的优势,新建110千瓦光伏电站一处,确保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为我村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紧抓六安市“百企帮百村”三年扶贫行动契机,积极与福建商会沟通,根据**村基本情况及贫困户现状,在基础设施及贫困户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接,积极争取商会支持。
四是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契机,改善群众生存生活条件,重点解决道路、饮用水、河堤等。
五是为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联系办理慢性病就诊卡及提供医疗补充保险报销相关服务,对接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措施。
六是对接帮扶单位县法院,为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出谋划策。
七是针对贫困户脱贫措施,责任到人,确保措施落实,贫困户按计划年限实现脱贫任务。
【篇3】2021年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汇报
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
韩川村位于宫前乡中部,下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179户,570口人,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土地面积10.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660亩。
一、贫困户基本情况
全村贫困户共86户、244人。其中前组12户、27人,中组12户、26人,后组25户、76人。张山沟组7户、24人,师家山组8户、20人,前河组4户、15人,后河组7户、29人,青石沟组7户、13人,岭南组4户、12人。2016年脱贫3户,10人,自然减少1户2人,2017年现有贫困户82户,232人,致贫原因调查情况。缺技术41户,146人;缺劳力24户,50人,因病12户24人;因残5户,12人。
二、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
在2016年韩川村重点推进项目建设,共申报项目3个,一是韩川村整村推进项目,总投资70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有道路硬化1.3公里(3米宽、0.18米厚);农户门前硬化2086.03平方米,0.15米厚;广场硬化1285.72平方米,0.15米厚;安装路灯6套。目前所有项目,包括道路硬化、农户门前、广场硬化和路灯安装已经于11月底全面完成,并初步通过区、乡相关部门验收。该项目实施后,彻底解决了韩川村部分群众出行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二是养殖小区项目,投资23万元(其中争取革命老区促进会项目建设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8万元)。目前已经建成牛舍6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可解决6户贫困户养殖肉牛的没有牛舍问题。三是核桃栽植项目,栽植核桃树250亩,该项目年前面积已经落实到户到地块,并进行了整地挖坑,今年2月份从卢氏购买优质核桃树苗15000株,由村干部组织贫困户实施,于今年3月份全部栽植完成。同时,在2016年积极实施了易地搬迁18户 54人,其中县城安置4户11人,乡安置14户43人。教育扶持5户5人。其中师家山1户1人,青石沟1户1人,前组1户1人,中组2户2人。
三、 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2017年韩川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将严格对照贫困村和贫困户退出标准,重点对照村"六通五有"和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有增收渠道"的要求。按照"长短结合、户户参与、多策并举、确保脱贫"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一条主线,抓好两项重点工作,努力打造两大产业基地。一条主线。即到2017年底实现户脱贫、村摘帽的目标。两项重点工作,一是完成村内扶贫搬迁安置小区建设,确保完成58户173人年底前搬进村内安置小区;二是村公共设施建设,实施村文化广场及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安装健身器材。两大大产业基地,即500头肉牛养殖基地和3000亩连翘采摘基地。
作为2017年工作重点的韩川村脱贫攻坚肉牛养殖基地位于宫前乡韩川村委南300米处。该养殖基地规划占地30亩,总投资221万元,分两期实施,2016年一期投资21万元(其中争取革命老区促进会项目建设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6万元),目前已经建成牛舍6间,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可解决6户贫困户养殖肉牛的没有牛舍问题。2017年计划实施的二期项目,计划投资200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投资73万元,企业自筹127万元,规划建设标准化牛舍1500平方米,储藏室500平方米,饲料青储室500平方米,粪化池200立方米,并建设办公用房100平方米,对基地内外道路进行硬化,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目前该项目正在顺利实施,计划于6月底建成,10月份以前肉牛进场。运作模式:由韩川村党支部进行招商,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争取产业扶贫项目资金70万元,作为韩川村集体投资,企业有偿使用基础设施;贫困户申请到户增收项目资金购买肉牛,由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合同,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销售;企业计划发展肉牛养殖500头,实现规模化经营,规范化运作。该养殖基地建成后,一是企业可实现年利润50万元以上,二是韩川村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三是带动韩川村86户贫困户养殖肉牛,每年户均增收4000元,四是可以带动周边200余户贫困户种植玉米、牧草等1000亩,户均增收3000元,五是可以解决有劳动能力贫困户20人左右到养殖基地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每年人均2万元以上。从而实现企业、村集体和贫困户多赢。
3000亩连翘基地计划投资30万元,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合作社,对韩村村集中连片的3000亩野生连翘进行集中管护,在主要上山路口建设围栏,连翘成熟后组织贫苦户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以最大利用野生连翘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可实现产值200万元。三个基地建成后,可实现86户贫苦户人均增收8000元、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从而实现韩川村2017年贫困户顺利脱贫、贫困村成功摘帽。
另外针对该村长期以来,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发展缺乏动力的现状。为彻底改变该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的等、靠、要思想,推动村民风淳朴、村风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形成全村干群齐努力,比模范、争致富的良好氛围,有力推进韩川村脱贫攻坚村工作,使群众从依靠政府,变为主动发力。2017年1月份,由韩川村党支部组织的韩川村第一届道德模范评比活动正式打开大幕,本次活动以弘扬正气、传承美德为主题,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为建设"文明韩川、和谐韩川、奋进韩川"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利用两个月时间,开展第一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设立"好媳妇"、"好公婆"、"好家庭"、"好妯娌"、"好邻居"和"致富能手"六种类型的道德模范。经过宣传发动、村民推荐、代表评比、支部决定等程序,最终评选出了8名群众为我村第一届道德模范,本活动已经于2月27日举行了颁奖大会,目前已经进入学习宣传阶段,努力在全村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道德风尚,彻底转变我村的社会风气,全力推进韩川村的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