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合集),供大家参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篇一
海小教师:李义龙
一. 说教册。
本课书在讲读时,本人觉得主要是要求学生了解列宁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利用蜜蜂、养蜂人、蜂房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到养蜂人的过程。教育启迪学生也要像列宁一样,仔细观察,勤于思考,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引领学生学习时,以列宁怎样想,为什么以蜜蜂为向导为重点。以教会学生去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为难点去进行教导。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较强。但又比较胆怯。语言表达能力差,因此,在教导中加强学生的培养,农村孩子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差,因而也注重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加强。三说教法
在教学中,因二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注意采用激情语言和情感紧紧抓住学生。结合农村孩子了解蜜蜂的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和感悟“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对解决实际困难的作用。培养平时留心观察,勤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篇二
第一课、春天在哪里
• 春天在哪里? • 春天在枝头上:
•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 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 春天在哪里? • 春天在草原上:
• 春天的雾薄薄细细,• 草儿醒过来,换上绿的衣裳 •
• 春天在哪里? • 春天在竹林里:
• 春天的雨飘飘洒洒,• 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
• 春天在哪里? • 春天在田野里:
• 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 麦苗儿青,菜花儿黄,蚕豆花儿香。
生字:雾
薄换笋探蚕
第二课、笋芽儿
沙沙沙,沙沙沙。春雨姑娘在绿色的草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啦!
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仍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他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笋芽儿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地向上钻。
妈妈见了,忙给笋芽儿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还不停地唠叨:千万别着凉。
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是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着这儿,开展看着那儿,怎么也看不够,她高兴地说:多美的春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春雨姑娘爱抚着她热爱着她。太阳公公照着她,温暖着她。笋芽儿脱下了一件件衣服,长城了一株健壮的竹子。她站在山冈上自豪地喊着我长大啦!
第三课.有趣的作业
上星期(qī),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到大自然里去找春天,把能代表春天的东西带到教室里来。
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嗬(hē)!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nèn)嫩的桑(sānɡ)叶,还有青青的小草。
“小丽,你的作业呢?”老师问。小丽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幅画:“这就是。”
同学们都奇怪地想:画能代表春天吗?
小丽解释(shì)说:“昨天,我看到玉兰花开了,本来想摘(zhāi)一朵,可是想到应该爱护花草,就把玉兰花画下来了。”说着,她举起画给大家看。
老师笑着点点头,接着又问小龙:“小龙,你的作业呢?”
“在这儿。”小龙拿出一个盒(hé)子。盒盖是一层玻璃纸。玻璃纸下,一只胖乎乎的小蜜蜂在轻轻地扇[shān]动着翅膀,真有趣!
“我是用网罩(wǎnɡzhào)罩的。等检(jiǎn)查完作业,我就把它放了,让它再去采花酿(niànɡ)蜜。”
“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大家都找到了春天。”老师满意地笑了。
古诗两首
咏 柳 贺知章(唐)
碧玉 / 妆成 / 一 树 / 高,万 条 / 垂 下 / 绿 / 丝 绦。不 知 / 细 叶 / 谁 / 裁 出,二 月/ 春 风 / 似 / 剪 刀。
小池(宋)杨万里
泉 眼 / 无 声/ 惜 细 流,树 阴 / 照 水 / 爱 晴 柔。小 荷/ 才 露 / 尖 尖 角,早 有 / 晴 蜓 / 立 上 头。
第五课 程门立雪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不少知识。四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四十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人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去。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厚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第六课 曹冲称象
三国时候,魏王曹操有个小儿子,名字叫作曹冲。曹冲自幼聪明伶俐、智慧过人,深得曹操的宠爱。曹冲做事爱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才只有五六岁的年纪,就可以想出办法来解决一些连大人都束手无策的问题。
有一天,吴王孙权派人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作为礼物。北方是没有大象的,曹操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庞然大物,心下很是好奇,就问送大象来的人说:“这头大象究竟有多重呢?”来人回答:“鄙国从来没有称过大象,也没有办法称,所以不知道大象有多重。早就听说魏王才略过人,手下谋士众多,个个都智慧超群,请您想个办法称称大象的重量,也让我等领教一下北方大国的风范。”
曹操顿时明白这是孙权给他出的一道难题,他可绝对不能丢这个面子,让国威受损。于是他召集群臣,传令下去:能称出大象的重量的人,重重有赏。大家都绞尽了脑汁,苦苦思索。有人说要做一杆大秆,曹操反驳说就是做出来了,也没有人能提得动啊。有人说要把大象锯成一块块地零称,曹操斥责说怎么可能把吴国送的礼物毁坏成这样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是没人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就在大伙儿都一筹莫展之际,小曹冲忽然走到曹操身边说道:“父王别着急,我有办法,我们可以先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帮齐水处作个记号,再将大象牵走,把石头运到船上去,一直到船到达先前作的记号为止,这时石头的重量就和大象的重量相等了。然后,我们再把石头分别称一称,把这些重量加起来,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吗?”
曹操听了大喜,众人也对曹冲的聪慧赞叹不已。就这样,大象的重量终于被称出来了。
两千多年前,幼小的曹冲就有这样惊人的智慧,怎不叫人称赞。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事要多动脑筋,经常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
第七课 岩石书
一天,川川和磊(lěi)磊到山上去玩儿,看到一位勘(kān)探队员叔(shū)叔,正趴(pā)在大石头上看什么。
“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读书呢!”
“书在哪儿呢?”
“岩石就是书哇!你们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cè)厚厚的书吗?”
磊磊说:“这书上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这是树叶,这是贝壳。那块石头上,还有一条小鱼呢,它叫鱼化(huà)石。”
“这书上写着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问。
“哦(ò),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密林。地上不但长着小花、小草,还有许许多多的小昆(kūn)虫。后来,这块陆地沉下去了,变成了大海。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地壳[qiào]又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山。”
“读了这些书有什么用呢?”川川还是有点不明白。
“用处可大呢!这些书会告诉我们,哪座山下埋着煤炭(méitàn),哪座山下埋着铁(tiě)矿石,哪里有金矿,哪里有银矿……读着读着,你一定会高兴地想:我们的祖国多么富饶(fùráo)哇!”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和磊磊一齐跳起来,拍着手说,“我们长大了,也来读这本大书!”
jiā shì tí xiào kē kē jué yì 夹 试 提 校 科 颗 觉 意
第八课 自己试一试
一位科学家在学校向孩子们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他在一个盛满水的鱼缸里放进一颗石子儿,鱼缸里的水马上就漫出来了。科学家说:“如果放进去一条小金鱼,水就不会漫出来。谁能够回答这是为什么?”
一个同学说:“金鱼的肚子很大,它把水喝到自己肚子里去了。同学们都笑起来。”
另一个同学说:“金鱼身上有很多鳞片,它张开鳞片,把水夹在鳞片里面了。”同学们又笑起来,谁看过金鱼老是张着鳞片呢?
伊伦娜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想了想说:“你既然想不明白,为什么不自己去试一试呢?”
一句话提醒了伊伦娜,于是她找来一个鱼缸,盛满水,再放进一条小金鱼。
刹那间,她惊讶地叫起来:“妈妈,这是怎么回事?金鱼放进盛满水的鱼缸里,水照样漫出来了。”
妈妈笑了,说:“本来,在盛满水的鱼缸里,不管放什么东西进去,水都会漫出来。答案找到了吧!”
第二天,伊伦娜又见到了那位科学家。她很不高兴地对他说:“伯伯,科学家怎么可以提出错误的问题呢?”
科学家笑了笑:“孩子,为什么你会认为科学家的话全都是正确的呢?”
伊伦娜被这句话问住了。她想了想,明白了科学家的用意,也高兴地笑了。
古诗两首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 头 / 稚 子 / 学 垂 纶,侧 坐 / 莓 苔 / 草 映 身。路 人 / 借 问 / 遥 招 手,怕 得 / 鱼 惊 / 不 应 人。
夜书所见 叶 绍 翁
萧 萧 / 梧 叶 / 送 寒 声,江 上 / 秋 风 / 动 客 情。知 有 / 儿 童 / 挑 促 织,夜 深 / 篱 落 / 一 灯 明。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篇三
小学语文课文阅读教学
福塘小学教师---周俊省
一、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主题活动法
主题活动是根据教材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交流。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的壮歌》一文,就是一篇哲理=性很强的文章,学生仅凭课本上的内容,是很难将悲壮的生命理解清楚透彻的;
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观看了一些纹川地震、母蜘蛛为了让小蜘蛛学会捕食让小蜘蛛吃自己等有关录像,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做好研究活动。在收集查阅资料阶段,学生上网、进书店、跑图书馆。他们经历检索资料、调查研究、相互讨论等学习过程,既拓展了知识,增长了经验,又增进了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再如,学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发现,说出自己发现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了写作材料,还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课文阅读续写和改写法
续写、改写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做合情合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想像力和创造力。例如,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让学生续写故事,主题为“母亲感动了”,让学生放开自己是思绪,大胆的想象一下母亲感动的画面,写一段想象作文;
学习了《人类的“老师”》一课,让学生续写人类还有什么“老师”,增加文章的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就能将学生的实际活动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课文阅读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就可以在合作交流汇报中,他们演自己的作品、读同学的习作、评自我的感受,声情并茂,生动感人。学生在合情合理的“续编”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样,对课文的改写也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放飞学生的想象。改写是对课文的再创造,包括扩写、缩写、续写。改写主要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人物来重新安排情节,设计不同的高潮和结局,从而达到拓展的目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篇四
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提出“包容性增长”一词后,众多犬儒们不惜笔墨大肆解读牵强附会的文章连篇累牍,更有什么“或将写入十二五规划的这个概念”云云。我实在没有兴趣去读这类的“新闻”。众所周知,在中国这种专制特色的土地上,前有“奉天承运”的悠久历史,后有“一句顶一万句”的辉煌传承,改革开放三十年,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届传人上任后,就提出一种什么理论,然后就是修改党章、宪法,目的无非是执政者想“青史留名”。至于亿万平民百姓到底感受如何,是没有圣人考虑的。按照这种特色优良传统,党国n届后,党章、宪法中光罗列这种空洞口号,也就蔚为壮观。绝对稳座这个星球的第一把交椅,这也是目前令人厌恶的党八股文风的痼疾的主要体现。
对包容一词,我的理解是宽容大度之意。包容是人类的美德,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为宝贵的意识,动物生存的法则是弱肉强食,包容是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创建起来的和谐的、有机的组织。从最低等的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生物体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如果组成这个生物体的物质成分闹起“分裂”,等待这个生物体的就只有解体和死亡。“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机能。
对生物体如此,对社会组织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们的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的见解各各不同。如果缺少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人各执己见,见面只有争吵,哪里还能一起共事、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呢?所以,“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机能。
从人类历史来看,“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偏执、独断、专制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百家争鸣”,乃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乃有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丧权辱国。北大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于蔡校长的“兼容并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学术上的万马齐喑,根源在“八个样板”的“一枝独秀”。
时下的中国,由于政府公权不受约束,不讲道理,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强拆强征,致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不时付出宝贵生命的代价,想上访讨个公道,警匪沆瀣一气乱抓乱捕,黑监狱林立;在网络上发表一下意见,又被公安跨省通缉追捕,琅铛入狱,法院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贪污腐化潜规则盛行,公平正义成为稀缺元素,社会已经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官民势同水火,到处唯见民怨沸腾,难觅和谐踪影,更遑论包容。
放眼神州,泛滥成灾的党报党刊千篇一律的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人民唯有“被代表”的份。为维护稳定花费纳税人血汗钱已达天文数字,在互联网上设立众多的敏感、屏蔽、过滤词,动辄让让公民的思想火花陷入地雷阵、高压线如飞蛾扑火;从上到下整天疑神疑鬼,风声鹤唳,出动大量防暴警察用先进武器把讨薪工人当成恐怖分子假想敌,把上访群众按敌对势力办,这分明是国民党黑暗统治时期极权扼杀情形再现,哪里还有丁点包容。
一部五千年封建朝代更迭史表明,一个王朝到了靠高压手段动辄打压镇压人民的时期,人民为生存揭竿而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作为公民,我真诚渴望这个社会能逐步建成包容社会,让那些骇人听闻的冤狱越来越少直到绝迹。但三十年来,包容只是执政者的纸上谈兵,行动上的人治却是实实在在。特别是今年以来,让我等公民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冤案冤狱接二连三,变本加厉,执政者不去正本清源,反而又在创造、玩弄词藻,我不得不呼喊:那个海市蜃楼般的包容社会在哪里?
与其创造所谓的n代昙花一现的理论,不如做让老百姓口碑载道的实事。
如何重建中国包容性社会
[郑永年](2010-11-30)
中国领导层最近强调中国要追求包容性经济增长(inclusive growth)模式。包容性增长是与排他性增长(exclusive growth)相对的。两者的区别不难理解,前者指的是不同社会群体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的增长模式,后者指的是只有一些社会群体可以享受成果的增长模式。
提出建设包容性社会非常重要。原因很简单,排他性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社会已经演变成排他性或者封闭性社会,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分化性社会。排他性增长必然导致社会的分化。排他性增长表明一些社会群体垄断经济发展过程,独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被排挤出经济发展过程的社会群体,所能分享的经济成果甚微,甚至没有。这样的增长模式必然导致社会分化,即一些社会群体越来越富,另外一些群体越来越贫穷。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必然导致各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这就是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实际情况。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社会呢?这首先要寻找产生封闭性或者排他性经济模式的原因。在任何社会,包容性增长和包容性社会都会随时面临挑战。这是因为总有很多因素促成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趋向排他性和封闭性。例如,产权和资本不平等分配,会导致一些社会群体拥有各种垄断机会。一些占据社会、文化和政治战略要位的社会群体(例如高等级身份者和贵族)也会使用他们所有的资源来垄断机会,排挤其他社会群体共享发展机会和成果。
任何社会都会产生排他性发展
即使是现代民主社会也会产生排他性的发展。正如已逝美国教授奥尔逊(mancur olson)所言,即使在开放社会,利益集团经常会演变成既得利益集团或者“分利性”集团,垄断机会,驱使社会向封闭性发展。因此,在任何社会,如何保持经济发展过程的开放性和社会的开放性,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奥尔逊教授是比较悲观的,认为一个社会从封闭性向开放性或者从排他性向包容性的转型,大多是在战争和激进的社会运动之后才会达成。
中国改革早期是典型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增长,但最近的十多年来,增长模式越来越呈现具有排他性和封闭性。那么,早期是如何造就开放性发展的?后来又如何变成封闭性和排他性的呢?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此之后的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包容性的经济增长,即社会群体的大多数都从经济成长过程中获得了利益。包容性经济增长,主要通过政府把经济发展过程开放给所有社会群体而实现的。任何社会都存在着既得利益,而既得利益都不可避免地要阻碍改革。开放经济过程给不同社会群体,成为中国改革者克服既得利益的有效手段。因为中国城市既得利益比较强大,因此政府选择农村改革先行。农村一直流离于体制之外,来自体制的阻力小。
同样,在城市改革开始时,因为国有企业部门既得利益很大,因此就先不动国有企业,而是容许在国有企业之外发展出一个非国有部门来。先不动既得利益,而是容许在既得利益之外产生新的利益,等新利益成长起来之后再动既得利益就比较容易。因为新的利益不仅会对既得利益产生很大的压力,而且新利益也开始具有能力来消化和吸收改革既得利益所能带来的后果。这种方法不仅仅是中国改革者的改革策略,而且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现存经济体制和经济过程越来越开放,把不同的社会群体容纳进来。(应当说,对外开放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改革开放的双重失败
但是,因为改革没有能够深化,甚至出现改革偏差,1980年代和1990年代使多数社会群体都能受惠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就演变成为排他性的和封闭性的发展模式。这里主要表现为两个失败,一是经济的失败,二是政府作用的失败。经济的失败指的是“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但没有能够实现“走共同富裕”的局面。政府的失败指的是既没有能够促成一个包容性经济结构的产生,也没有能够在二次分配上保障基本的社会公平和公正。
这两个失败是相互关联,互为促进的。封闭性经济结构导致了中国社会阶层和阶级的固定化。一方面,无论是财富和权力都具有了封闭性和继承性;
另一方面,财富和权力之外的阶层的社会流动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本身就可造成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局面,再加上政府分配的失败,社会的高度分化就不可避免。
用中国经济的术语来说,这两个失败也可以说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双重失败。在中共十七大之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题是“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就是说,无论是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都没有能够促成包容性社会的形成;
相反,这两次分配都促成了社会向封闭性和排他性发展。
政府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应当有分野,这并没有错。但如果把一次分配仅仅看成是“效率”,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对包容性社会来说,一次分配远较二次分配要重要,如果一次分配不能实现社会的基本公平,那么不管二次分配如何努力也会无济于事。道理很简单,一次分配是结构性的,而二次分配只是对一次分配的补充和纠正而已。
因为一次分配仅仅强调效率,而效率在中国的制度背景下只是以gdp来衡量,这就促成了一切为gdp服务的经济结构。这样一个结构必然是一种不平衡的结构、一个封闭性和排他性的结构。这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国企和民企、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外企和内企等等关系中。中国的现实是,大型国企是中国经济的主体,而中小型民企占据非常次要的地位。前段时间有个统计,民企500强利润总和不及两大央企,就是这个现实的写照。在要把央企做大做好的政策取向下,国家大部分财力(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流向了央企。央企大扩张是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一个特色。相比之下,中小型民企的情况非常糟糕。缺少资金的民企得不到国家控制的银行的大力支持,而财力比较富裕的民企则没有投资空间。
这种局面产生着很多问题。国企经常是依赖其行政和政治权力取得垄断地位来扩张,较之民企,其生产效率低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国企不是西方的公共部门,而大都是一个个封闭的“小王国”,和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没有丝毫的关系。名义上属于国家,实际上属于国企的掌管人或者国家代理人,他们对国企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国企的财富从理论上应当属于国家,但实际上属于代理人。这就造成了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国企用行政和政治权力向社会聚财,但聚集起来的财富则在内部分配。同时,国企扩张导致中小型民营企业空间缩小。在任何社会,中小型企业是解决就业和分配公平最有效的手段。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已经承担着解决就业的重任,但在政策上仍然处于弱势地位。
政府角色错乱使二次分配也失败
此外,在外企和内企之间,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政策也往往倾向于前者。外企在很长时间里享受着本国企业所不能享受的特权。为了地方税收,地方政府往往站在外资企业一边,拼命压低劳动者工资和土地价格。
在一次分配方面,还存在着政府的规制问题。政府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来促成一个开放和公正的经济结构,例如制定反垄断法和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但很显然,这方面政府也失败了。反垄断法在庞大的国企面前只是一纸空文。最低工资标准不仅资本者反对,地方政府也有很大的抵触和抵抗。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了极端畸形的一次收入分配。经济从结构上保障了少数社会群体的利益,而不顾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
如果一次分配失败了,那么还有二次分配。但是,二次分配在很大程度上甚至比一次分配更失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人们希望通过提高和强化“国家能力”(主要是税收能力)来达到二次分配,从而实现和保障基本的社会公平。但现实又怎样呢?最近十多年来,国家的税收收入一直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在增加,但社会居民的收入差异(主要是以基尼系数来衡量)也在以同样的速度扩大。这和原来的设想刚好相反。国家税收能力越高,收入差异越大。这种情况是很难用任何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
为什么会这样?税收的增加取决于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和税收的增长具有一致性。税收增长和收入差异扩大的一致性,主要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的来源,二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公共部门的缺失。很多年里,中国经济增长的来源显然不是生产力的提高和技术的改进,而是依靠破坏社会。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医疗和教育、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房地产,都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些在西方属于公共部门,需要政府的大量投入和保护,但在中国往往成为暴富产业。这种发展模式本身就表明,中国难以确立一个像西方那样的公共部门,包括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和住房等等。在早期,政府缺少社会政策的意识,没有注意建设公共部门。等到现在有意识了,公共部门已经高度经济政策化,并且已经被既得利益所占据。因此,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是政府努力建设公共部门,但另一方面是经济模式破坏着公共部门。
很显然,要实现包容性发展模式和建设包容性社会,就是要重新打造一个如改革开放早期所出现的开放性经济过程和开放性社会。这里政府和改革者的策略非常重要。如果改革者站在既得利益一边,那么无论怎样的改革,都会深化经济过程和社会的排他性和封闭性。但如果改革者在既得利益之外培植新的利益,那么不仅可以克服既得利益,塑造开放性和包容性社会,使得社会的各种利益重新回归一种均衡状态。
最近,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中提出“包容性增长”一词后,众多犬儒们不惜笔墨大肆解读牵强附会的文章连篇累牍,更有什么“或将写入十二五规划的这个概念”云云。我实在没有兴趣去读这类的“新闻”。众所周知,在中国这种专制特色的土地上,前有“奉天承运”的悠久历史,后有“一句顶一万句”的辉煌传承,改革开放三十年,又诞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届传人上任后,就提出一种什么理论,然后就是修改党章、宪法,目的无非是执政者想“青史留名”。至于亿万平民百姓到底感受如何,是没有圣人考虑的。按照这种特色优良传统,党国n届后,党章、宪法中光罗列这种空洞口号,也就蔚为壮观。绝对稳座这个星球的第一把交椅,这也是目前令人厌恶的党八股文风的痼疾的主要体现。
对包容一词,我的理解是宽容大度之意。包容是人类的美德,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为宝贵的意识,动物生存的法则是弱肉强食,包容是文明的标志、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成因。
每一个生物体,都是一个依赖“包容”创建起来的和谐的、有机的组织。从最低等的原始生物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任何生物体都由许多不同的物质成分、不同的元素“包容”而成。生物体要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要维持其作为生命的存在,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包容”。如果组成这个生物体的物质成分闹起“分裂”,等待这个生物体的就只有解体和死亡。“包容”是生命的根本机能。
对生物体如此,对社会组织也是如此。人类社会的任何组织,小至家庭,大至社会、国家,要和谐共存,都离不开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们的性格不同,个性各异,对事物的见解各各不同。如果缺少这个包容的意识,人人各执己见,见面只有争吵,哪里还能一起共事、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呢?所以,“包容”也是社会组织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机能。
从人类历史来看,“包容”总是和繁荣、昌盛、进步联系在一起,而偏执、独断、专制总是和战争、不幸、灾难联系在一起。“百家争鸣”,乃有战国的学术繁荣:“独尊儒术”,乃有刘汉以后的文化衰颓。大唐对异域文化的兼收并蓄,遂有盛唐文明辉耀千古;满清在外来文明前的闭关自守,终致近世中国的丧权辱国。北大在现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奠基于蔡校长的“兼容并包”,“十年浩劫”中文化学术上的万马齐喑,根源在“八个样板”的“一枝独秀”。
时下的中国,由于政府公权不受约束,不讲道理,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强拆强征,致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不时付出宝贵生命的代价,想上访讨个公道,警匪沆瀣一气乱抓乱捕,黑监狱林立;在网络上发表一下意见,又被公安跨省通缉追捕,琅铛入狱,法院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贪污腐化潜规则盛行,公平正义成为稀缺元素,社会已经到了天怨人怒的地步,官民势同水火,到处唯见民怨沸腾,难觅和谐踪影,更遑论包容。
放眼神州,泛滥成灾的党报党刊千篇一律的歌功颂德,歌舞升平,人民唯有“被代表”的份。为维护稳定花费纳税人血汗钱已达天文数字,在互联网上设立众多的敏感、屏蔽、过滤词,动辄让让公民的思想火花陷入地雷阵、高压线如飞蛾扑火;从上到下整天疑神疑鬼,风声鹤唳,出动大量防暴警察用先进武器把讨薪工人当成恐怖分子假想敌,把上访群众按敌对势力办,这分明是国民党黑暗统治时期极权扼杀情形再现,哪里还有丁点包容。
一部五千年封建朝代更迭史表明,一个王朝到了靠高压手段动辄打压镇压人民的时期,人民为生存揭竿而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作为公民,我真诚渴望这个社会能逐步建成包容社会,让那些骇人听闻的冤狱越来越少直到绝迹。但三十年来,包容只是执政者的纸上谈兵,行动上的人治却是实实在在。特别是今年以来,让我等公民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冤案冤狱接二连三,变本加厉,执政者不去正本清源,反而又在创造、玩弄词藻,我不得不呼喊:那个海市蜃楼般的包容社会在哪里?
与其创造所谓的n代昙花一现的理论,不如做让老百姓口碑载道的实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篇五
1、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我会认
羞
遮
掩
探
嫩
符
触
鹊
我会写
脱
冻
溪
棉
探
摇
野
躲
解
2、《古诗两首》
草
宿新市徐公店
唐 白居易
宋 杨万里
离
离
原
上
草,篱
落
疏
疏
一
径
深,一
岁
一
枯
荣。野
火
烧
不
尽,春
风
吹
又
生。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瑶 看 瀑 布 挂 前 窗。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树
头
花
落
未
成阴。
儿
童
急
走
追
黄
蝶,飞
入
菜
花
无
处
寻。、诗两首
绝句
杜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4、小鹿的玫瑰花
春天到了。小鹿在门前的花坛里,裁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条,长出来嫩绿的叶子。
过了些日子,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儿。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
花骨朵儿渐渐地长大了。就在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不小心把脚跌伤了。他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呀!门前的玫瑰已经长得很高了,可是浓密的绿叶中,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这时,一只黄莺飞来了。她说:“小鹿,我见过你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我就想唱歌。”
一阵风吹来,说:“小鹿,我闻过你家的玫瑰花,可香了!我带着它的香味吹过森林,大伙都夸我是‘玫瑰香风’呢!”
小鹿高兴地笑了,说:“原来我栽的玫瑰是红色的,它们很美丽,还散发着香味。谢谢你们告诉了我。”
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玫瑰没有白栽!”
5、泉水
丁冬,丁冬,是谁在山上弹琴?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泉水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泉水流到山坡的果园里,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就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丁冬,丁冬,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跑呀,跑呀,一路上遇到了好多同伴。他们互相问候:你好!你好!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大海里见!
丁冬,丁冬……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雪特别怕太阳,沟渠里的积雪会给你指点方向。
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北方和南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只要你仔细观察,多多去想。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看!这儿还有一朵野蔷薇呢!”大家被萨沙的叫声吸引过来。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地问:“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妈妈回答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又问:“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说着摸了摸萨沙的脑袋。
萨沙朝蔷薇花丛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问道:“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妈妈笑着说:“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卡罗尔一直想一只小猫。爸爸对卡罗尔说:“那我们就在报上登广告吧。”
广告登出来了,是这样写的:我们非常想要一只小猫。我们会给它安排一个舒适的家,会很好地照顾它。请问您有多余的小猫吗?
卡罗尔端出一碟牛奶,还有一碟点心。她又把旧的软垫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呆在家里等起小猫来。丁零零,门铃响了,进来的是一个提着篮子的男孩。他说:“我家的猫生了三只小猫,我送给你一只。它叫伯洛。”这是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
卡罗尔接过小猫,送走了男孩。小猫喵喵叫着,卡罗尔说:“别难过,我会像你妈妈一样照顾你。”卡罗尔让小猫喝牛奶,吃点心,还给它玩绒线团。
丁零零,门铃又响了,一个小女孩抱着一只小猫走进来。她说:“这是我送给你的小猫。”说完,她放下小猫,跟她妈妈一起走了。
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的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
卡罗尔笑了,小猫们真是太有趣了。
打这以后,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好多小猫都来了,什么样的都有。
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他摇着头,说:“太多啦,太多啦!这可不行,得想个办法。”
第二天,爸爸又在报纸上登了个广告:免费赠送小猫。请赶快来挑选。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卡罗尔很伤心,整整一天,她都在和小猫告别。天快黑了,奶奶打来一个电话,叫卡罗尔去帮个忙。卡罗尔出门的时候,家里还有三只小猫,等她回来的时候,一只小猫也没有了。
妈妈说:“我都给弄糊涂了,怎么把所有的小猫全送人了?我是想留下一只的。”
卡罗尔眼泪都流出来了。屋里冷冷清清的,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见。忽然她听见了喵喵的叫声,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从厨房跑出来。卡罗尔高兴地叫了起来:“啊!是伯洛!”
伯洛亲热地用身子蹭着卡罗尔的手,好像在说:“我藏起来,是不愿意给送掉,我想和你在一起。”
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9、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10、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打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地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2、北京亮起来了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照明灯、草坪灯、喷泉灯、礼炮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那么辉煌!
13、动手做做看
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伊琳娜找来一条金鱼,把它放进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高兴地笑了。
14、邮票齿孔的故事
1840年,英国首次正式发行邮票。最早的邮票根现在的邮票不一样。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一家小酒馆喝酒,在发明家的身旁,一位先生手拿着一大张邮票,右手在身上翻着什么。看样子,他是在找裁邮票的小刀。那位先生摸遍全身所有的衣袋,野没有找到小刀,只好向每枚邮票求助“先生,您带小刀了吗?”阿切尔摇摇头,说:“对不起,我也没带。”
那个人想了想,从西装领带上每枚邮票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很容易地便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
阿切尔被哪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阿切尔开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邮票打孔器造出来了。用它打过的正张邮票,很容易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方便。英国政府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邮票打孔器。
15、画风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宋涛:“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他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漂浮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呼呼地转。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充气雨衣
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四年级的小林和同学们一起,顶着大雨往家走。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
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六一”儿童节联欢会上,女同学表演舞蹈。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当天晚上,他用粗铁丝弯了一个大圆圈,把它缝在雨衣的下沿,新式雨衣就做成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问题又来了:这样的雨衣怎么叠起来呢?
放暑假了,小林和同学去游泳。换好游泳裤,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小林眼睛一亮,心想:用能够充气的塑料环代替铁丝圈,不就能叠起来了吗?他没心思游泳了,换好衣服就往家跑。回到家里,小林剪下救生圈的气门儿,买了塑料膜,又请塑料加工店的叔叔帮忙压成一个气囊。气囊吹起来,和充了气的自行车内胎差不多。爸爸帮着小林把气囊粘在雨衣的下摆里面。充气雨衣做好了。充起气来往身上一穿,嘿!别提多棒了!
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小林发明的充气雨衣受到大家的称赞。
18、雷雨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9、最大的“书”
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看‘书’呢!”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川川认真地说:“这上面有字吗?”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
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叔叔说:“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这能说明什么呢?”
“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根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
21、画家和牧童
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传说有一次戴嵩的好朋友请他做画。画什么呢?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镇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画错啦,画错!”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这时,戴嵩把牧童叫到跟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了?”牧童指着画上的牛,说:“这牛尾巴画错了。两牛相斗的时候,全身的力气都用在角上,尾巴是夹在后腿中间的。您画的牛尾巴是翘起来的,那是牛用尾巴躯干牛蝇的样子。您没有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吧?” 戴嵩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他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导。”
22、我为你骄傲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小伙伴躲在一位老奶奶家的后院里,把一块块小石头扔上她家的房顶。我们看着石头像子弹一样射出,又像流星一样从天而降,觉得很开心,很有趣。
我拾起一块光滑的小石头,把它扔了出去。一不小心,石头砸在了老奶奶家的后窗户上。我们听到玻璃破碎的声音,就像兔子一样飞快地逃走了。
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担心她知道是我干的。这以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给她送报纸。他也和往常一样,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却觉得很不自在。
我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起来,给她修理窗户。三个星期过去了,我已经攒了7美元。这些钱足够用来修理窗户了。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
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的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第二天,我去给老奶奶送报纸。她微笑着接过报纸,说:“我有点儿东西给你。”原来是一袋饼干。我谢过她,然后一吃着饼干,一边继续送报纸。
当饼干快要吃完的时候,我发现袋子里有一个信封。打开信封一看,里面是7美元和一张便条,上面写着:我为你骄傲。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
那两个妈妈问她:“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儿子呀?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她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三个妈妈被他迷住了。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一个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跑动的小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售货员阿姨问他:“谁带你来的?”
“妈妈。”
阿姨看看他身后并没有大人,又问:“你妈妈在哪儿?”
“在那儿!”孩子用手指向药品柜台。
“妈妈在买药,让你在这儿等她,是吗?” 男孩点点头,又专心地看起小汽车来。过了一会儿,男孩的妈妈来了,说:“小兵,咱们回家吧!” 阿姨忍不住对他妈妈说:“孩子在这儿站半天了,您就给他买辆小汽车吧!”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孩子的妈妈叹了叹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听着听着,售货员阿姨的眼圈红了,说:“多懂事的孩子呀!这样吧,我买辆小汽车送给他,送给他做节日礼物。”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回到家里,售货员阿姨对自己的女儿说起这件事。女儿听了,连忙从玩具里找出一辆漂亮的小汽车,请妈妈带给那个小男孩。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小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
25、玲玲的画
玲玲满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以下就去睡。”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报纸问。
“我的画脏了,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26、蜜蜂引路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亲自去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27、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有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守株待兔
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心里想:“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
从此他丢下了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过来撞死在树桩上。日子一天天过去,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也全完了
28、丑小鸭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草堆里,等她的孩子出世。一只只小鸭子都从蛋壳里钻出来了,就剩下一个特别大的蛋。过了好几天,这个蛋才慢慢裂开,钻出一只又大又丑的鸭子。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
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丑小鸭来到树林里,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
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一天傍晚,一群天鹅从空中飞过。丑小鸭望着洁白美丽的天鹅,又惊奇又羡慕。
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幸亏一位农夫看见了,把他带回家。
一天,丑小鸭出来散步,看见丁香开花了,知道春天来了。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忽然看见镜子似的湖面上,映出一个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美丽极了。这难道是自己的影子?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
29、数星星的孩子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得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个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0、爱迪生救妈妈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
那一年,爱迪生刚满七岁。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来了。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你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31、恐龙的灭绝
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
一种说法是,有一段时间,地球上突然变得十分寒冷。恐龙没有冬眠的习惯,它们不能像蛇和乌龟那样,借冬眠来躲避寒冷。加上恐龙身上没有皮毛来保暖,它们耐不住严寒,就慢慢地消失了。
另一种说法是,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
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比如,地球上的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经常偷吃恐龙蛋,使恐龙渐渐灭绝;
突然流行的传染病,使恐龙全部死亡;
全球气温下降,使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恐龙灭绝这个谜,至今还没能解开。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
32、阿德的梦
阿德早早地起了床。今天上午10点,他要乘坐21世纪最新的载人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并顺便去月球看望移居到那里的亲人。
离飞船起飞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怎么打发这段时光呢?阿德拨通了可视电话,要跟月球上的外婆聊聊天。
外婆出现在电话的屏幕上,“外婆,您好!两个小时以后就能见到您了.” “这么快呀!” “当然喽!我这次坐的飞船是新型的。” “外婆,听说月球上的科研人员已研制出了无污染的太阳能汽车,市场上有卖的吗?” “噢!大商场里都有!” 阿德打开掌上电脑,进入月球最大的网上销售中心。“我要预订这辆太阳能汽车,下午两点来取„„” “亲爱的旅客,飞船就要起飞了,请系好安全带。“ ”呜——“飞船长鸣一声飞向太空.这时,阿德的安全带还没系好,他从椅子上滑了下来!”哎呀!"阿德大叫一声。睁开眼一看,原来是一场梦。
推荐访问:课文 二年级 合集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合集)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目录(5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