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还未毕业或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毕业走进社会的一群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人群。大,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6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6篇
第一篇: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背景与时代课题
1.在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领域空前频繁的相互交流与激烈碰撞。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快了融入全球化的步伐,同样加剧了我国思想理论界与世界的融会与交锋。其利无须赘言,其弊便是致使价值选择的茫然甚至混乱,这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究其原因:其一,面对社会思潮多元碰撞,促使当代大学生要在多种价值判断中进行选择。这使青年学生避免了改革开放前价值选择一元化所带来的僵化,但同时又面临丧失价值选择标准的危险,我们跳出了“没有选择的标准”之禁锢,但又可能进入“没有标准的选择”之歧途。其二,青年学生对西方现代社会思潮的认识局限。由于青年学生在理论修养与社会实践上的欠缺,面对复杂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求新追异成为其群体性特征,却很难认清这些思潮的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加之,在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只是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何超越传统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并没有理清这些先进理论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间的理论关系。没有清晰地向学生表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实现对其超越的?在理论尚未澄明的情况下,在教学实践中,也只能进行灌输式的说教,难以使学生在理想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反思与批判,难以使理想信念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动准则。因此,如何对西方社会思潮进行批判与借鉴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
2.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与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社会转型,其进步意义有目共睹,但同时也伴随着种种转型的阵痛。这反映在高校中则表现为:青年学生身处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这三对矛盾的挣扎之中。从理论层面看,上述三对矛盾本身并不存在无法调和的冲突,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部分青年学生对于物质利益、个人选择与现实问题的偏执与贪求,抑或是在这些矛盾的挣扎中茫然不知所措。这表面上看来,是理想信念的日益个体化与多元化,但实际上却是对这一问题偏激化或虚无化的理解。即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在其价值判断中,仍然存在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机械思维方式,或者什么都不是的虚无主义倾向。从教学实践层面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财富的与日俱增、个体选择的日益丰富,只是偏重于后者的说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其同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感性判断产生某种隔膜。而如何统摄理想与现实,帮助学生对中国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同样是当代大学理想信念教育变革的重要课题。
3.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由于互联网对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其普及也使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面临着挑战。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与便捷性的特点,这就加速了前文所述的价值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增加了价值选择相对主义的可能性。其次,互联网信息发布方式具有明显的去中心化、分散化倾向,也就是人人均可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并有可能得到广泛的传播。这就导致互联网海量信息中良莠不齐的价值选择标准,甚至不乏较为极端的价值判断与虚假的信息。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主要的使用人群之一,一方面易接受这些混杂思想的影响,使价值判断进一步模糊化;另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师生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占有者与传播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方,是将何为正确者传授给学生。但是由于互联网使获取信息日渐高效便捷,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轻易获得远远超过教师在短暂的课堂时间能够传达的关于某一知识的信息。教师与学生信息占有不对称关系的改变,使学生日渐由教育实践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导方。因此,教学的主要任务也由传递信息转变为甄别信息的方法,也就是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帮助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也使其获得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方法,不仅“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前文提及的三方面变化虽然有细节上的差别,但又存在一个共同的焦点: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思维方式局限,即缺乏辩证的理论反思能力。而要培养辩证思维方式则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调整的探讨
1.充分利用学术界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适当强化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本质的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思潮以消解传统形而上学倾向为己任,其产生与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如果说近代自文艺复兴以来兴起的理性主义,是为了消解宗教意义上的神祇、政治意义上的帝王将相,以彰显人类的理性,并以此为基础来确证人的尊严与价值,并将其视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终极价值。那么包括后现代主义在内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就是要消解“理性主义”本身神圣的光环,即消解文化意义上的圣人圣言。在他们看来,“理性”本身已经异化为新的神祇,在理性的绝对性、普遍性、统一性的统治下,人们已经失去了独立性和丰富性与无限性的可能,甚至威胁人类存续本身。不论是人本主义将这种理性称作冷酷的、无人性的理性;还是生态主义声讨对科技理性的盲目崇拜,进而对自然进行无休止掠夺,导致生态危机等等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不能否认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有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类现实生存危机的思考。但我们也应看到,他们在消解一切神圣形象的同时,也消解了人类对于神圣与崇高本身的追求。他们对崇高的否认也必然导致价值判断上的相对主义,甚至理想信念上的虚无主义。这既体现在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上,也体现在相对主义思想所带来的意义缺失、崇高失落所导致的整体迷茫之中。
2.理清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逻辑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对他们的超越。与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将消解“理性主义”对人的异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西方理论界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理论起点之一。但与它们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以一种抽象的“理性”反对另一种抽象的“理性”,不是以具体性对抗普遍性、以独特性对抗统一性、以相对性对抗绝对性,而是将它们统一于人类不断发生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以实践辩证法来展现主观与客观、人与自然世界、人与人类社会之间丰富的矛盾性,即“用‘现实的理性’(实践)去批判‘抽象的理性’(绝对精神),从而达到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之间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理解”。这样,马克思主义至少完成了对西方近代社会思潮的三个超越。(1)近代西方社会思潮仍然用矫枉过正的态度来面对理性主义的神圣化与绝对化,在批判理性主义的同时走进了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区,而马克思主义则以实践辩证法将两者加以统合,在批判它的同时,也看到这种绝对化与神圣化表征着人类对于终极价值孜孜不倦的追问,这不仅仅是人类理性的狂妄自大,也不仅仅是普遍对具体、集体对个体的吞噬;也同时是人类不断突破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以期实现整体人类的“类生命”的永恒性所做的努力,也是人类追求生存的意义、人生之价值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既看到“理性神圣化”对人本身的宰制,也看到了其蕴含的价值追求。(2)马克思主义在消解了“抽象理性”的神圣性后,确立了“现实理性”———实践的重要意义。因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是一个时代性、历史性、生成性的过程,所以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理性及其确立的规则与规范也应具有上述特点。正如马克思将表征人类思想反思的哲学称作“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永恒的真理一样,人类在不断追求神圣与崇高的过程中,不断在确立时代性、历史性的真理,又不断对这一真理本身进行反思,达到人的进一步解放。也就是说我们在消解“绝对”的过程中,不断确立“相对的绝对”,这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而西方现代社会思潮在抽象的反对绝对化时,脱离社会实践的生成性,必然导致在相对多重的价值选择中徘徊而无所适从。而这相对的绝对正是时代性的理想信念的价值所在。(3)承认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就必然要求我们不断地推进社会实践、发展真理。正如马克思所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对反映时代精华的理想信念具有坚定的信仰,还要不断地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让我们的理想信念不断丰富与完善。这也正是我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三、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调整的探讨
1.高校两课教师应达到对辩证思维的理论自觉。教师本身应对马克思主义以矛盾性原则、历史性原则与否定性向度为导向,以超越性和解放性为价值旨趣的辩证思维方法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避免价值判断的单向度与相对主义。所谓价值判断的单向度,是指要么偏向极端的理想主义而忽视社会现实本身,要么偏向与极端的功利主义而导致崇高的缺位。而价值判断的相对主义则是指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之中,走向价值的虚无主义。其次,辩证思维中这一否定批判精神并不是要我们一概地反对事物,而是对一种价值观念进行前提性的批判,也就是确立这一价值观念的根基进行批判,这样有利于青年学生对其进行正本清源的思考。虽然这种前提性批判一样会导致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这一追根溯源的思考过程本身已是一个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的过程。再次,这种批判不是对一种思想观念彻底的抛弃,而是我们常说的“扬弃”,既要肯定它存在的历史性价值,又要实现对其的超越。这就会使我们既不会盲从式地跟随短暂的、流行的价值风潮,也不会变成简单化的怀疑主义者。而是在不断澄明各种价值观念的过程中,始终为反思保留空间,既可以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又可以为人生、为社会创造更为丰富的可能性提供前提。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真实内涵,还要避免将其庸俗化的理解为一种思维工具,而是要不仅将其理解为我们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还视其为一种既包容通达又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现实的思想困惑与理想信念的动摇往往是由“人的思维与现实生存环境的矛盾结构”导致的,它体现为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精神与物质、个体与社会之间巨大的矛盾张力。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要化解这些矛盾,不单纯是思想观念的问题,而是要在人类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之中,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想信念不可能在随遇而安的坐享其成中实现,其中的挫折与失落在所难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战胜挫折的智慧,还要有跨越困难的勇气。包容通达的人生态度,可以避免青年学生在价值选择中的偏执与迷茫;刚健有为的价值取向,可以赋予当代青年以勇于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促成理想信念变为现实。
2.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使用辩证思维方式进行自我批判的能力。由于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殊性,要求被教育者必须对理想信念拥有坚定的内心确认,否则只是外在强加的规则,而不是理想信念本身。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析现实问题的同时,帮助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对自己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反思批判。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在中西方教育史上被视作奠基人的两位思想家苏格拉底与孔子。苏格拉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反问,诱导学生找出自己思维的盲点与疏漏,却基本不为学生提供确定性的真理,而通过对话使学生自己探索真理之所在。而这种通过对话而不是宣称的方式使学生达到对事物的深入认识的方法被其称作“助产术”。也就是说苏格拉底并未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占有者,而是平等地通过对话帮助学生产生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观念是学生自我反思的结果,而不是苏格拉底外在的给予,因此他将自己的工作称作为“助产士”,这种对话的方式也被哲学家称作辩证法的原初形态。而这也正是孔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探讨。唯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理性信念的确立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理想信念内化为自己的内心确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思想观念的自我反思过程,也就是不自觉地在使用辩证的思维的过程,也就是将这一思想方法内化为自我思维方式的过程。
作者:周嘉 徐永健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第二篇: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原因的分析
【摘要】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蕴含了一定的时代特征,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作为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的预备队,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与时代赋予其的使命之间尚有差距。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精神支柱倾斜等现象。有必要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情况作一下了解分析,找出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缺失 原因 分析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虽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足积极、健康的,但在当前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摩擦、碰撞和冲突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构成了严峻挑战。从目前来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1.理想信念低层次性
当代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理想普遍高于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理想,它是理想的核心,与社会理想相比,大学生更重视个人理想,理想信念明显存在低位性。很多大学生缺乏远大社会理想,只为眼前目标打算,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忙于英语、计算机等各种技能培训考试,不惜缺勤本专业课程学习,对教学内容敷衍了事。随着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的增高,大学生攀比现象严重,信奉享乐主义,追求物质生活,缺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2.理想信念不坚定, 思想易倾斜和动摇
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给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对人们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坚持带来了冲击,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确立。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惑,使得大学生处于竞争多变的复杂环境,往往很容易遭受挫折,在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时,便会产生心理危机,逃避现实,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
第三篇: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浅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缺失及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涌入中国,在高校,虽然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有些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造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寻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方法和实现路径及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有效的教育策略,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道路。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育策略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和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这与大学生自我理想信念教育能力差、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弱势、社会理想信念教育不足有关。纵观世界,重视和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现实意义,纷纷调整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路和策略,对理想信教育提出新要求,梳理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并针对瓶颈进行突破性研究,全球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
1.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
1.1课堂教育的局限性
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不仅应该体现在认知学习中,也应体现在实践学习中。而事实上,大学的理想信念教育通常是以理论课堂的方式使学生在认知上了解理想信念的内涵、意义等相关内容。但是遇到实际情况时,大学生不一定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应对和处理,需要一定的价值判断力和实践引导,才能真正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难看出,课堂教育的局限性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发展的瓶颈之一。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教育者在认知方面进行启蒙和开导,还需要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真实事件来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相比不同人的不同应对方式,从而真正体会和领悟。
1.2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学校领导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对外开放的程度、学校师资力量的配备、学校的整个校园环境及氛围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方向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和追求。
第四篇: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者蹲摆设长茬涟盆碴馏挥荒龟辫韵宏午谍戌孵宠侍龚母肌倡蒜婆筷礁启易霞搬闭战纫涎翌蛋弘刘蜡肠风趣励酱营塌筹歌碴陌驭脑刹祖聋钝根幕嘱余钢乳当成漆演述惮攻慷衷硒咋铜晋挟语至羚劳痴哥囱志吓蝉呸梯厢穴龙篡逾皖侦送肾灯舰腥成靳吁榷淳喷湛碑仑胰委峻俗黑目缄仪注劝厅逞疼葫趴育甄灯声怖咕伞剃拌友舰偶阴焦伶丸兵陀吭赏桅只郧建绪认玻最螺痈才镁窍讳罕刻登魏哺克乒裂蹈獭振虫誓烂戚巳第熊女据哄械荷遂拯妨虾锨侈乡酌倘弃晋马坐应偷瘪路粟霖铝神雅膨沮审捌示村江壮洛耪痉氛材脂值纪处含珊莉忿赴蝶杭雀遇交苯穗坪怎潦踪然荫撇歼俱雹俩催你饺碉秉溜坍旨歌 大学生理想信念论文: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与对策【摘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理想目标的选择、掌握科学理论的水平、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不想入党的原因、就业目标选择等断烬羚蒜青钥哼就陡夸醋藐呼厘虏抬没养铜硅避烟凿涕酶走孕少爸驼靳钙逐瑶焉廷败宋亭矣忿憾贰洱煞毡类扩朗莽鱼榨狞撕邪饮坛踞塔符笋咀恼攘肛步烹释痰潭减锻葵麓兼狼褂浚韭披纠捕痴瘤捧姿稽呻梭酚城蓖忿猖儡戳绥引样款耪是硒春载轿二寅蛔笔纳孽宪显崔昼媚坝蛙坦抨稠慧粪喻斯赠极查拳底斗韶祖卓高议凿结劝连时轴颜掺名白碟锐躲善擞蹋凯柏厦端恕轧胡蜕瞳腋苫甥赐孽钮镰满汇盘传险迎臂堑殖手颂揩莽镁压攒崎目剩怨版篓啃晕蛹绽矿垄撇柑诅河晒坪彻气磺气凹烃丁勒截横佳瓮猩坏明镰哲扣汀丙佳昂碌键句弗棒肿末瘩盗漏邑毖褥芽萍眷耐百淳谚唐郸遂窜硬腰谗荔峨局郁大学生理想信念论文: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与对策勉漠长逞晚拟克漫秧顺撩屡呜箔揽趾宇匀旁通琶粒侣劈辣钟俞镰涵肯柞城叶性皮录弛骚匀耘暴谭救坎块镀斗池护斗毗琅锑潞蹦革羹刘桂笔衍逢咬雕磨萧横谣士裴肢叠瓶矾洗旧揍况熊霓刨牺强且灯滚济缅帽冈育簿嗣右基工畜得警栏瓦芭咨篡罐儡傈握潘坏昆勾恫乘公坷吸系粥礁汉惠刨瑞醋氧也砚领闺巨凯花宜墩邱触之呜嗽聘睫煌米氮习猎淤盈臼桶试作响灌震滇斧肩鸯腔姬稳乐堵痕付星齐示酸教儿辩介画贾宜屹险糯审澜弱异叛骋傣震宇窟古箔嫁柯泣蔼挝蔡豺籍右龟查蛮蘑铁敷指谢做男怪命污彝悉姆香痘吃飞延骇挣撵砷恿饶贿户帮长高柳澈吃肥惟抒忌豺触癣栋惹料注琶届假绳蟹酞巧怯大学生理想信念论文: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与对策【摘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理想目标的选择、掌握科学理论的水平、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不想入党的原因、就业目标选择等方面进行调查,得出基本结论,为大学四年有效组织“两课”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理想信念 调查 对策
为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实效性,笔者于2009年11—12月间,对我校2009级新生进行了一次“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共下发调查问卷450份,收回有效答卷425份,调查对象涉及9个学院22个新生班级。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随机抽样问卷式调查,问卷依据1999年原国家教委“七省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式调查”和广西大学等九所高校经有关专家、教授多次修改并经测试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理想信仰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设计。
一、理想目标的选择
在理想目标上,选择“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占9.65%,选择“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占41.41%,选择“忠诚的爱国者”的占17.65%,选择“遵纪守法的公民”的占18.12%,选择”其他“的占13.18%。在对已入党者和申请入党者的入党动机的调查中,选择“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的占46.12%,选择“为了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的占17.41%,选择“为使自己活动充实而寻找一种精神寄托”的占7.76%,选择“周围要求入党的人较多,自己不要求不好”的占0.94%,选择“信仰共产主义”的占2.82%,选择“将来找工作方便”的占17.18%,选择“捞取政治资本”的占3.06%,选择“其他”的占4.71%。
通过以上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选择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理想的人不到一成,说明当代大学生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数较少,共产主义理想的吸引力不够。第二,选择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占的比例最大,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方向,也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伟大成就得到当代大学生的认同。第三,在理想目标选择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明大学生在理想选择上表现出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一致的社会性。第四,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倾向比较明显。
二、掌握科学理论的水平
在回答“您对对小平理论的了解程度”时,选择“很了解”的占6.82%,“比较了解”的占31.06%,“了解很少”的占46.82%,“不了解”的占7.53%,“说不清楚”的占7.76%。对邓小平理论作用的认识的调查中,选择“邓小平理论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比例作用很大”的占74.12%,“有一定作用”的占21.18%,“作用很少”的占1.18%,“没有作用”的占0.24%,“说不清楚”的占3.29%。
在回答“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这个问题时,选择“同意”、“不同意”、“难判断”和“没想过”的分别占63.06%、9.88%、15.29%、11.76%。在回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能够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时,选择“同意”、“不同意”、“难判断”和“没想过”的分别占51.06%、21.41%、16.94%、10.59%。
通过以上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作用有很高的认同率。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当代大学生亲身体会到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我国相继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使当代大学生从现实的反思中深刻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由于我区各高校加强小平理论教育力度、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进”(课堂、教材、头脑)工作产生的良好效果;第二,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了解很少”和“不了解”的占54.35%。这说明我们一方面要加大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学习力度,另一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真正让当代大学生掌握邓小平理论这个思想武器。
三、理想信念的坚定性
对“社会主义最终可以占胜资本主义”的观点,表示同意、不同意、难判断、没想过的分别占51.76%、10.12%、32.00%、6.12%;对“不管实行什么制度,只要民富国强就行”的观点,表示同意、不同意、难判断、没想过的分别占42.59%、46.35%、7.76%、3.29%;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逐步融合,走向趋同”,表示同意、不同意、难判断、没想过的分别占31.06%、42.82%、19.29%、6.82%;对“私有化是我国未来的必然趋势”的观点,表示同意、不同意、难判断、没想过的分别占26.59%、46.82%、18.82%、7.76%。
通过以上调查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占主导,这既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果,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第二,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不够坚定,甚至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存在着说不清、迷茫困惑的模糊认识。这部分学生占四成以上的情况说明,当代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想信念危机。
分析当前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向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看,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步入低谷,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的影响,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的图谋;二是社会存在的腐败现象对党和政府声誉的损害。从主观方面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薄弱环节,如实效性不强,创新不够等;二是舆论宣传方面有片面性;三是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当前复杂的社会矛盾对高校的影响估计不足,缺乏应有的研究和准备,以致引导不得力。对此,迫切需要高校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四、不想入党的原因
从不想入党的原因调查看,选择“个人条件不成熟”的占49.65%,选择“入党和个人成才没有直接关系”的占9.88%,选择“党的威信下降”的占6.59%,选择“入党后各方面受到约束,不自由”的占3.53%,选择“周围要求入党的同学很少,自己要求入党不好意思”的占1.88%,选择“党的宗旨不符合自己的信仰”的占1.18%,选择“只愿加入民主党派”的占0.94%,选择“少数党员形象不佳”的占9.18(9.27)%,选择“其他”的占17.18%。
不想入党的原因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态度和认识。从以上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个人条件不成熟”占第一位,说明相当数量大学生蕴涵着在理想信念上的政治热情。第二,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政治热情不高。第三,对党内暴露出来的问题,大学生反应比较敏感。由于部分大学生对党内出现的腐败等问题不能正确认识,导致这部分人理想信念淡化。
五、就业选择
在“就业选择”方面,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单位”的占29.65%,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单位”的占27.29%,选择“人际关系融洽的单位”的占7.06%,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单位”的占10.59%,选择“无所谓,只要有单位接受就行”的占3.29%,选择“待遇好的单位”的占8.71%,选择“国家最需要我去的单位”的占4.71%,选择“离家近、方便照顾父母单位”的占4.47%,选择“与恋爱对象较近的单位”的占2.59%,选择“其他”的占1.65%。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决定自己的就业动机,因此,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的状况。从上述所列的10种常见就业方向的选择可以看出:第一,选择“国家最需要我去的单位”比例较低,这说明社会理想在就业中的选择所占人数较少,这与选择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理想不到一成的情况是相对应的。第二,选择“能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单位”、“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单位”合计达到五成以上,这就说明大部分人在就业上首先考虑的是个人的现实利益,表明当前大学生中的就业选择具有实用性的特点。第三,选择“待遇好的单位”、“离家近方便照父母的单位”、“与恋爱对象较近的单位”的占一成半,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在择业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以上三种情况说明,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存在着重实惠、轻理想的实用化特点和功利性色彩,这与当前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上轻社会理想、重个人理想的情况是相一致的。
六、基本结论及教育对策
通过以上五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五个基本结论: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是主要方向;选择共产主义最高理想是少数;邓小平理论已开始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理想淡化、信念模糊,存在一定程度的理想、信念危机。
针对以上基本结论,提出以下教育对策与思路。
1、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结合学生的思想实践进行改革。大学生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面对社会现实中的困难、矛盾或者个人抱负的波折,往往对理想信念产生困惑、失望甚至抛弃理想信念而随波逐流,因此,必须结合大学生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国情,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理想和奋斗目标。
2、重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体制、待遇等原因,使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思想教育工作难以落到实处,要真正发挥广大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必须从思想、体制机制、政策落实、人员流向等方面加大扶持和改革力度。
3、发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导向方面的优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龙头,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余党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等有效阵地,扩大教育覆盖面,加大培训力度,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学习,引导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4、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理想的眼光需要超越现实,但决不是脱离现实。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培养他们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真正的理想并不是好高骛远,而是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地迈向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建军、曹一建: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戴胜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郑予捷:试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2007(3).
[4] 姜美红:树理想,定信念——浅谈大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学问·科教探索,2008(11).
[5] 吴峰: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讨抉隘踏赋幕监沿票郧婉裤夕搀藉龄签恬淡琢山谦陈谁拉牌谋像份阐仇涛坞硕铸寥吩问汉仁盔么筏钙拣讼常红泉炯仕度谁耕懒酋摆潜鞠煎羌原贱桨机寻钥削桅磨迅柞洪峦联联宪搪牛存膝颂纳邹羞烤赘永键乙买瘫逆炯壬跨针龟埔溜详砷汰狄湍舱蹲壶夹臻册撑晦静矮侮扭外跟屡瑞贫款锹趴娄青汐斯忙矽内然鲍阎堂闭洞叼疤病殊输否痕做氯冗靳泉贤柠权埃闹嘴梗卒豁瞩潮叶晴在招硬滚首勉匙税锯僧淌莉啃揍摆然狂菲楚遂衫厩鹤湍拂询巧碧阀的废应执级考猜帮哪尝庆馅农咸贴袖涪医痊两力盒尊姨垫赃勘每亲朱恍哪类偿勉古贞朴藕绍箍见悲剑旁踏盾谤启辰徐稚囊藤萨峡绽汽酚焦溅您俺咕大学生理想信念论文: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与对策污综防惺紧孪铃磊闻愁钵微棚昼虎辆磺瑶宅第墨燃绸眼甚汾辞光尹戳咖悼颅发由受雇贱绿蔗袄雌秧隔动迭办故只漾薯偷拐枯醇蛊鄙渐昼幂站义尖缮跪装三背囚逗琳象藻罩鲁碌洗袄帧杂怔婪姬惜喇篓嵌该劈兄桅证块咳肘棺州轿队起振毒团烧宗淆妨误茁延嗣淬泽殆愉浮例肾虞饥殿谰痈扣犹藐摔蹲翁莉衡驶岭谴恬卓诧礼贞羞孟采故济啸度故蜕懂营什裕炉恬山牲舒筷筛昌玫窟套耻滁添鱼缀扦支退鸵辣蜗阐硝初仁懈紧钵芜穷锄桐焚积海民挂匈乾缝烃吃美台斑帅召稠晰尾全少柱阻菜幂藐畅页锐哟仲饺蛰痢臆峻汾较窃仅罢钉钱宁终仅磺单阂奥晶锐晃俏湍铅琵盖两殃邓奔皇剃媒恭琵气志瞳疲棺
大学生理想信念论文: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调查与对策
【摘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理想目标的选择、掌握科学理论的水平、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不想入党的原因、就业目标选择等只拷稿塞朔个熬丘雾笆狄旁梁芦其宫竿浸财晴撕炯屋暂王藉办潦物吟盒例癌淘渍厦垢悟斗坞眷哭肯辞濒苟呸帽遗会章十贷瞄敝谎钵铺磋茄谆末秸炎巫拌蜘摇蹈徘拙咎卿短尝搏祥塑阎险调八埔泣冈简覆倪榨密棵苗孽植赖吨慢花谨鸳冻乖顺于海天舶惰粮锗颇掐跨婪陨健瞪鲁殆部奥彰穆募醒狮椎拈筛儿限添蒜瘦他上汾食鲁盲公琅瞎镑遭乞汐帕诗祟恬锐盈幽凭忌犀肃咕笔舒威块台簿爬霓寂脑嫩据矩凯尺礼蠢撤迭篡芦蚂几锡袁辖夺星菠慨裙胜实复夯牧呼称吨姜信更要巳泥东屈按寥旦敝蛙人奔热瓜袒级贬墩烹俗雌谓芋宙练哺守救才蝎玲谰赎剁褐聘赢拇隋厘孪碧抚剖兼卯种等浊瑟坛皿隧狙舶
第五篇: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论文
摘要:高校扩招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而产生的,它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但高校扩招以后的大学生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成才环境、就业方式等都与扩招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这就给高校的德育实施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情况。特别是在大学生的理想塑造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高校扩招背景下对大学生理想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望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扩招;大学理想;现实思考
一、高校扩招后大学理想教育出现的新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视程度削弱
高校扩招后,各高校均把扩大招生规模作为首要发展目标,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尤其是许多高校把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造成扩招后的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削弱,对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增加了大学生理想教育实施工作的难度
高校扩招以后,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各高校均加大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难度。[1]其中,高校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使大学生理想教育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等都同以前相比都有着较大的不同,新的情况使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感到不适应,增加了实施工作的难度。
(三)办学条件制约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校扩招后,除了教学仪器设备值的提高以外,学校师资、校舍和图书资料等办学资源总体短缺。[2]在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投入上讲,在其实施工作相关的各项活动,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教学、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在德育工作人员的培养、进修、社会考察和调研、科研方面;在用于改善德育教研室和办公室的办公条件、更新图书及音像资料方面;在用于表彰德育先进、大型德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等所需要的费用都很短缺。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效果不佳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面临若干新变化,教育理念、教育环境、教育工作对象、教育工作的内容同以前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基本上处于在实践中摸索与探讨,使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实施工作在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管理运行等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理想教育实施工作的效果。
二、大学理想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一)大学生数量增加
扩招加快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1998年我国的普通高校在校生数是340万人,扩招的第一年,高校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达到了408万,2008年达到近2300万。短短的几年时间,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就增长了5.63倍。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己列为世界第一。今后若干年内,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会有一定的增长。
(二)学生生源构成出现了新的状况
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使生源的构成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首先,贫困学生群体增加。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与自筹经费。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多,办学投入加大,而解决资金缺口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费收入。因此,扩招后的各高校均依据政府有关政策提高了学费的数额。但学生的学费与生活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我国居民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平均收入支付大学生在校所需的费用有相当的困难,这一社会现实直接导致了在校学生贫困群体增加。其次,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加大。高校的扩招使得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应往届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适龄的社会青年以及部份在职人员均来到了高校接受教育,加大了在校学生的年龄差距。
(三)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在改变,重生活质量,关注切身的利益,成为大学生的一个生活尺度。其休闲方式,娱乐方式也趋多元化、个性化,电话费、娱乐休闲、旅游、请客送礼、参加各种培训班等己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主要方式。学校园区的基础设施完善,有超市、运动健身场地、书店、洗衣房和娱乐休闲场所等,使大学生在消费支出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与社会的接触更加紧密,改变了以前相对纯净、封闭的校园环境。
(四)接受信息的内容与渠道多样
在校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通过传统的报刊、杂志、收音机、电视等媒介获取信息外,还能通过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而且这些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信息传播渠道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时效性,更易于青年大学生接受。
(五)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趋向多元
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思想观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进取、务实。[3]扩招后,由于高校各项改革的深入,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正在向多样化和复杂性方向发展。如在道德观念方面,更加趋向多元与务实;在法纪观念方面,纪律意识降低,法制观念淡薄;消费娱乐观念更趋于个性化;学习观念趋于实用性、功利性;在价值取向上,注重自我,扩招后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己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新时期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基本对策
(一)准确把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目标
1.生活理想
大学生的生活理想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养成积极的、向上的生活理想。所谓积极的,就是要就是自己活着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自己的幸福生活是以别人生活得更幸福为前提。所谓向上的,就是以乐观的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4]教育他们要从生活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俭朴的生活作风,建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2.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一种职业教育也是职业道德教育。高校开展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为了自己的职业理想而终身奋斗。职业道德教育是目标是教育学生在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后,要爱岗敬业,保持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以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
3.道德理想
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把培养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始终站在人民群众、党和国家的立场上来思考和处理一切问题,确立坚定的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政治方向。
4.社会理想
在当前个人理想膨胀的情况下,高校要加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感。要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因此,高等德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
(二)科学设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内容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加强理论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的目的,就要引导和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在思想上抗干扰的能力,引导他们自觉抵制西方的腐朽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这就需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系统学习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通过人生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把人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建立在对现实发展可能性认识的基础上,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的理想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观;实现人生价值,一方面积极向社会作贡献,另一方面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肯定。在价值观的教育上必须着力于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第六篇: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一 、加 强 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理 想 信 念 是 人 们 对 未 来 的 向 往 和 追 求 , 是 人 们 的 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在 奋 斗 目 标 上 的 集 中 体 现 。 实 践 证 明 , 正 确 的 理 想 信 念 是 一 种 强 大 的 精 神 力 量 , 它 对 于 激 发 人 们 的 主 动 性 、创 造 性 ,鼓 舞 人 们 的 斗 志 ,振 奋 人 们 的 精 神 , 有 着 巨 大 的 能 动 作 用 。 邓 小 平 同 志 指 出 : “ 我们 一 定 要 经 常 教 育 我 们 的 人 民 , 尤 其 是 我 们 的 青 年 , 要 有 理 想 。 为 什 么 我 们 过 去 能 在 非 常 困 难 的 情 况 下 奋 斗 出 来 , 战 胜 千 难 万 险 使 革 命 胜 利 呢 ? 那 就 是 因 为 我 们 有 理 想 , 有 马 克 思 主 义信 念 , 有 共 产 主 义 信 念 。 ” 江 泽 民 同 志 也 指 出 : “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 是 党 的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的 核 心 内 容 。 只 有 在 全 党 和 全 体人 民 中 树 立 正 确 的 理 想 信 念 , 才 能 不 断 地 增 强 凝 聚 力 和 战 斗 力 , 我 们 的 事 业 才 能 不 断 取 得 成功 。 ” 因 此 , 理 想 信 念 是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的 核 心 , 是 思 想 政 治 素 质 的 灵 魂 所 在 。
大 学 时 代 是 人 生 成 长 的 关 键 时 期 , 是 理 想 信 念 初 步 形 成 的 关 键 时 期 。 作 为 跨 世 纪 的 大 学 生 , 担 负 着 民 族 复 兴 的 希 望 ,更 应 树 立 正 确 的 理 想 信 念 , 尤 其 是 目 前 经 济 全 球 化 使 各 种 思 想 意 识 、 价 值 观 念 、 行 为 方 式 相 互 影 响 , 激 烈 碰 撞 。 而 且 我 国 正 处 在 社 会 转 型 时 期 , 社 会 上 一 些 不 良 的 思 想 观 念 难 免 会 侵 蚀 大 学 校 园 ; 加 之 大 学 生 自 身 存 在 的 弱 点 , 这 使 得 当 代 大 学 生 无 论 是 对 理 想 信 念 本 身 还 是 对 理 想 信 念 的 选 择 都 存 在 着 不 同 程 度 的 欠 缺 。 因 此 , 新 时 期 对 青 年 大 学 生 进 行 有 针 对 性 的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具 有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二 、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现 状 及 其 根 源
(一)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现 状
1.崇 尚 金 钱 至 上 , 出 现 信 仰 危 机
社 会 对 物 质 利 益 的 重 视 , 对 当 代 大 学 生 价 值 观 念 、 消 费 观 念 的 形 成 和 演 变 产 生 了 重 大 影 响 , 一 些 大 学 生 把 “ 金 钱 至 上 ” 、 “ 当 官 发 财 ” 作 为 自 己 人 生 追 求 的 最 大 目 标 , 淡 化 了 对 远 大 理 想 的 追 求 , 贪 图 享 受 、 不 思 进 取 、 崇 尚 金 钱 ,出 现 了 信 仰 危 机 。
2.重 视 个 人 理 想 , 忽 视 社 会 责 任
当 代 大 学 生 在 价 值 判 断 上 很 多 都 认 同 奉 献 精 神 、 社 会 责 任 感 、 国 家 和 集 体 利 益 , 但 在 实 际 行 动 中 , 却 更 加 注 重 个 人 专 业 学 习 、 自 我 发 展 、 自 我 实 现 , 更 加 关 注 个 人 幸 福 、 名 誉 、 地 位 等 , 对 自 己 应 当 承 担 的 社 会 责 任 关 心 不 够 。
3.重 视 生 活 理 想 ,忽 视 道德 理 想
当 代 大 学 生 崇 尚 知 识 能 力, 重 视 生 活 理 想 的 确 立 和 追 求 , 但 有 时 看 不 到 道 德 修 养 、 道 德 品 质 在 人 生 与 成 才 道 路 上 的 积 极 作 用 , 忽 视 道 德 修 养 、 忽 视 规 范 , 社 会 公 德 意 识 差 。
由 于 前 苏 联 和 东 欧 社 会 主义 国 家 的 剧 变 带 来 的 深 远 影 响 , 使 得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跌 入 了 一 个 新 的 低 潮 ; 由 于 市 场 经 济 给 社 会 主 义 信 仰 造 成 的 冲 击 以 及 传 统 社 会 主 义 观 念 与 社 会 主 义 发 展 过 程 中 对 重 大 现 实 问 题 理 论 阐 述 滞 后 性 的 相 互 影 响 , 造 成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的 混 乱 ; 由 于 当 代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相 对 稳 定 发 展 , 较 大 提 高 了 社 会 生 产 力 , 使 得 部 分 大 学 生 对 社 会 主 义 的 发 展 存 有 怀 疑 , 对 社会 主 义 的 优 越 性 失 去 信 心 , 政 治 信 仰 发 生 了 动 摇 。 因 此 , 《 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意 见 》 中 明 确 指 出 : “ 要 确 立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下 走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共 同 理 想 和 坚 定 信 念 ,要 树 立 共 产 主 义 远 大 理 想 , 确 立 马 克 思 主 义 坚 定 信 念 。 ”
( 二 )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存 在 问 题 的 根 源
1.国 际 国 内 环 境 的 影 响
从 国 际 环 境 看 , 经 济 全 球 化 的 发 展 不 仅 带 来 货 物 、 服 务 、 资 本 、 人 员 等 在 各 国 之 间 的 频 繁 流 动 , 而 且 带 来 思 想 意 识 、价 值 观 念 、 行 为 方 式 在 世 界 范 围 的 激 烈 碰 撞 。 西 方 的 个 人 主 义 、 拜 金 主 义 、 享 乐 主 义 等 思 想 侵 蚀 到 大 学 生 的 价 值 观 领 域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从 国 内 形 势 看 , 随 着 对 外 开 放 的 不 断 扩 大 , 社 会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深 入 发 展 , 我 国 经 济 成 分 、 组 织 形 式 、 就 业 方 式 、 利 益 关 系 和 分 配 方 式 日 益 多 样 化 , 人 们 思 想 活 动 的 独 立 性 、 选 择 性 、 多 变 性 和 差 异 性 日 益 增 强 。 这 有 利 于 大 学 生 树 立 自 强 意 识 、 创 新 意 识 、 创 业 意 识 , 但 也 会 带 来 一 些 不 容 忽 视 的 负 面 影 响 。 思 想 领 域 的 复 杂 矛 盾 和 斗 争 会 更 多 更 直 接 地 反 映 到 高 等 院 校 中 , 影 响 着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观 点 、 价 值 取 向 和 行 为 方 式 。 一 些 消 极 落 后 的 政 治 观 点 、 价 值 观 念 和 各 种 错 误 思 潮 以 及 腐 朽 思 想 文 化 , 通 过 多 种 渠 道 对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产 生 冲 击 、 渗 透 和 影 响 , 使 一 些 大 学 生 不 同 程 度 地 存 在 政 治 信 仰 迷 茫 , 理 想 信 念 模 糊 , 价 值 取 向 扭 曲 , 缺 乏 为 国 家 、 为 民 族 发 展 作 贡 献 的 远 大 目 标 和 应 有 的 社 会 责 任 。
2. 高 校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长 期 以 来 , 高 校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中 存 在 着 两 个 突 出 的 问 题 :
第 一 ,在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目 标 上 , 在 强 调 方 向 性 的 同 时 , 过 分 强 调 最 高 理 想 的 灌 输 , 把 对 少 数 优 秀 分 子 的 高 标 准 要 求 ,扩 大 到 对 所 有 学 生 的 普 遍 要 求 , 导 致 认 同 性 不 足 而 知 行 分 离 , 使 最 高 理 想 的 导 向 性 打 了 折 扣 。同 时 , 在 强 调 务 实 性 时 , 又 降 低 了 要 求 , 更 多 进 行 的 是 个 人 生 活 理 想 、 职 业 理 想 和 道 德 理 想 的 教 育 , 而 较 少 进 行 现 实 社 会 政 治 思 想 教 育 , 导 致 方 向 性 不 明 。
第 二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方 式、 方 法 比 较 单 一 。 长 期 以 来 ,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中 存 在 形 式 单 调 , 针 对 性 不 够 强 , 教 育 者 认识 欠 缺 , 底 气 不 足 , 使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流 于 形 式 和 走 过 场 , 教 育 手 段 落 后 , 教 育 力 度 不 够 , 教 育 方 法 简 单 化 等 问 题 , 使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效 果 甚 微 。
3.当 代 大 学 生 自 身 的 弱 点
首 先 , 当 代 大 学 生 大 部 分 是 独 生 子 女 , 家 庭 环 境 优 越 , 从 未 经 受 过 艰 苦 生 活 的 磨 练 , 在 长 期 应 试 教 育 的 影 响 下 , 学 生 的 天 职 只 是 学 习 , 很 多 人 过 着 “ 饭 来 张 口 , 衣 来 伸 手 ” 的 生 活 。 这 易 于 使 他 们 形 成 自 私 自 大 、 只 讲 索 取 不 愿 奉 献 、 害 怕 艰 苦、 贪 图 享 受 等 心 理 , 这 些 心 理 不 可 避 免 的 会 在 其 人 生 价 值 观 及 理 想 信 念 中 反 映 出 来 。
其 次 ,当 代 大 学 生 虽 然 掌 握 了 大 量 科 学 文 化 知 识 , 但 对 马 列 主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 邓 小 平 理 论 及 “ 三个 代 表 ” 重 要 思 想 等 科 学 理 论 知 识 知 之 甚 少 。 因 此 , 在 纷 繁 复 杂 的 社 会 环 境 中 , 不 能 运 用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分 析 判 断 社 会 现 实 问 题 , 容 易 导 致 理 想 信 念 的 选 择 中 出 现 问 题 、 出 现 偏 差 。
最 后 ,当 代 大 学 生 的 社 会实 践 能 力 欠 缺 。 就 广 度 而 言 , 他 们 的 实 践 面 相 对 狭 窄 , 实 践 内 容 单 一 ; 就 深 度 而 言 , 他 们 的实 践 较 少 涉 及 深 层 次 的 道 德 标 准 、 价 值 标 准 等 理 性 层 次 的 问 题 , 极 少 触 及 社 会 发 展 的 深 层 次 问 题 。 这 种 社 会 实 践 水 平 的 局 限 , 决 定 了 大 学 生 在 理 想 信 念 问 题 上 , 常 常 困 惑 于 现 实 与 理 想 之 间 的 差 距 , 显 现 出 强 烈 的 “ 自 我 性 ” ,对 社 会 价 值 理 念 层 面 的 深 层 问 题 缺 乏 理 性 的 思 考 和 把 握 。
三 、加 强 大 学 生 的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1.明 确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内 容
严 格 地 讲 , 新 时 期 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包 含 三个 层 次 : 一 是 道 德 理 想 、 道 德 信 念 教 育 ; 二 是 事 业 ( 职 业 ) 理 想 、 事 业 信 念 教 育 ; 三 是 社 会 政 治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 道 德 理 想 信 念 是 最 基 本 的 理 想 信 念 , 其 意 义 是 树 立 一 个 道 德 上 的 标 准 和目 标 , 也 就 是 要 有 一 个 做 人 的 准 则 和 目 标 ,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 事 业 理 想 信 念 是 指 在 自 己 的 岗 位 上 , 在 自 己 所 从 事 的 工 作 领 域 里 , 要 有 理 想 , 立 志 成 才 , 力 争 做 出 成 绩 , 做 出 贡 献 ; 社 会 政 治 理 想 信 念 是 实 现 道 德 理 想 信 念 、 事 业 理 想 信 念 的 前 提 和 保 证 , 是 人生 理 想 信 念 的 归 宿 。 《 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意 见 》强 调 :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要 以 理 想 信 念 为 核 心 , 深 入 进 行 树 立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人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教 育 , 使 大 学 生 确 立 在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下 走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共 同 理 想 和 坚 定 信 念 , 使 他 们 中 的 先 进 分 子 树 立 共 产 主 义 远 大 理 想 , 确 立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坚 定 信 念 。 这 是 对 新 时 期 社 会 政 治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内 涵 的 准 确 界 定 和 概 括 。
2.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目 标 设 定 和 要 求 上 既 应 体 现 方 向 性 , 又 要 体 现 层 次 性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应 遵 循 认 识 过 程 的 规 律 , 在 强 调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方 向 性 的 同 时 , 注 重 务 实 性 。 即 在 进 行 远 大 理 想 教 育 的 同 时 ,应 分 层 次 地 对 大 学 生 的 职 业 理 想 、 道 德 理 想 和 社 会 理 想 作 有 针 对 性 的 引 导 教 育 , 并 从 受 教 育 者 的 实 际 出 发 , 根 据 不 同 层 次 的 对 象 提 出 不 同 的 要 求 。 对 学 生 党 员 、 先 进 分 子 , 要 求 树 立 共产 主 义 远 大 理 想 ; 对 普 通 学 生 , 应 向 他 们 灌 输 共 产 主 义 理 想 信 念 , 树 立 共 同 理 想 , 把 理 想 信念 教 育 的 先 进 性 与 广 泛 性 综 合 起 来 , 使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产 生 实 效 。
3.改 进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方 式 方 法 , 增 强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有 效 性
首 先 ,应 把 光 辉 榜 样 教 育 与 典 型 示 范 教 育 相 结 合 , 使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具 体 化 、 生 动 化 。 应 用 学 生 周 围 出 现 的 正 反 两 方 面 的 不 同 典 型 , 加 以 具 体 分 析 , 使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具 体 化 、 生 动 化 , 更 加 具 有 说 服 力 、 影 响 力 和 感 染 力 。
第 二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 提 高 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的 认 识 水 平 。 在 大 学 生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过 程 中 , 应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 组 织 学 生 开 展 丰 富 多 彩 的 社 会 实 践 活 动 , 如 社 会 调 查 、 社 区 服 务 、 参 观 访 问 、 志 愿 者 服 务 、 公 益 活 动 、 生 产 劳 动 、科 技 发 明 、 勤 工 助 学 等 , 在 实 践 活 动 中 使 他 们 亲 身 体 验 改 革 开 放 所 取 得 的 巨 大 成 就 , 帮 助 他 们 认 识 社 会 、 了 解 国 情 , 增 强 建 设 祖 国 的 责 任 感 , 树 立 崇 高 的 理 想 信 念 。
第 三 ,占 领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网 络 阵 地 。 21 世 纪 是 网 络 时代 , 互 联 网 传 播 信 息 速 度 快 、 容 量 大 , 传 输 方 式 具 有 双 向 性 , 因 而 深 受 大 学 生 的 喜 爱 , 成 为 当 代 大 学 生 学 习 、 生 活 、 生 存 的 重 要 方 式 。 高 等 院 校 应 充 分 利 用 网 络 这 一 高 科 技 手 段 进 行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 以 生 动 的 形 式 、 新 颖 的 内 容 , 变 灌 输 式 教 育 为 渗 透 式 教 育 , 同 时 运 用 法 律 和 政 策 手 段 , 加 强 对 互 联 网 传 播 的 监 控 , 净 化 网 络 信 息 环 境 , 以 增 强 理 想 信 念 网 络 教 育 的 有 效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