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的严整多层的集成过程。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核心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和人的现代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两种模式,它们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工业,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5篇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篇1
中国租界法制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历程
摘要: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联系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首先,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地。确定这一起始地的理由是:上海英租界最早适用现代的法律;最早形成现代的法律体系;最早使用现代的司法制度等。它能成为这一起始地的原因包括:上海英租界的设立为中国最早建立现代法制创造了地域条件;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地区;上海英租界当局习惯于用现代法制管理城市等。其次,中国法制现代化有一个从租界的点到全国的面的演变过程。这是一个四步曲的过程。第1步,上海英租界首先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过程。第2步,上海内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也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行程。第3步,上海以外的租界同样卷入了法制现代化的历程。第4步,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开始在中国的华界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逐渐使整个中国都进入了这一现代化的轨道。最后,中国租界法制与20世纪初以后的中国现代法制仍有差异。尽管这两者都属于现代法制范畴,但其差异仍十分明显,主要是:法制适用的地域有差异,法制的基础有差异,法制的内容有差异等。
关键词:中国租界;租界法制;法制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929;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5)02-0144-08
关于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联系中国法制现代化对其再作些探研。
一、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起始地
在中国这一大地上,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地在上海英租界。把上海英租界作为中国法制现代化起始地的理由主要是以下三点:
首先,上海英租界最早适用现代的法律。1845年公布了由英国驻上海领事巴福亚与上海道台宫慕久制定的《上海租地章程》,适用于上海的英租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化的法律,也是中国租界法制开始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这部法律的现代性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第一,它使用了现代的法律结构。它不再是中国古代时的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结构,而是全与租地相关的内容结构。全文共23条,分别涉及确定界域、租地程序、华洋分居的居住格局、租金与租让、英国领事的管理权、章程的解释权等,没有混杂其他内容。第二,它使用了现代的法律语言。比如,“自行退租”、“如数返还”、“陈报领事”、“得其许可”、“设立消防机关”、“议决事项”、“商妥决定”等都是如此。这些语言只在现代法律巾才出现,中国古代并不使用这类语言。它没有使用中国古代时使用的“八议”、“官当”、“十恶”、“上请”等法律语言。第三,它使川了现代的制裁方式。比如,“依法惩判”、“其惩判与违犯条约者同”等都是这样。这些都是在现代法律中才使用的制裁方式。同时,它废弃了中国古代使用的“墨”、“劓”、“?|”、“宫”、“笞”、“杖”、“徒”、“流”等制裁方式。在上海英租界以后出现的天津、汉口英租界的现代法律均晚于上海英租界。天津于1860年才制订(1860年中英)续增条约,汉[J租界于1861年才通过英国《汉口租界条款》,都比上海英租界的《上海租地章程》晚了10余年,其法制现代化也晚了10余年。
其次,上海英租界最早形成现代的法律体系。以1845年的《上海租地章程》为基础,上海于1846年出现了中国第一块租界即英租界,以后又发展为公共租界。在这一租界地上,现代法制得到了孕育,以致形成了现代的法律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上海租地章程》及以后陆续生效的其他一些租地章程处于根本法的地位。没有这一法律,租界无法存在,整个法律体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在这个根本法的基础上,一些有关部门法的内容也纷纷出台了。其中包括1854年的《捕房督察员的职责》、1866年的《苦役犯人惩处规则》、1869年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等。另外,在1876年《沪游杂记》所记载的《租界例禁》中,还包括有关于卫生、交通、环保、治安等一些方面的规定。比如,“禁卖臭坏鱼肉”、“禁道旁小便”等是有关卫生方面的规定;“禁马车过桥驰骤”、“禁马车、东洋车夜不点灯”等是有关交通方面的规定;“禁春分后、霜降前卖野味”、“禁路上倾倒垃圾”等是有关环保方面的规定;“禁聚赌酗酒斗殴”等是有关治安方面的规定。由租地章程和一系列部门法内容组成,最终形成了上海英租界的法律体系,这是一种现代的法律体系,完全不同于中国古代由律、令、科、比、格、式、编敕等所构成的法律体系。天津英租界于1877年才制定了《英租界现行规则》,汉口英租界在1896年才颁布《英租界捕房章程》。这两个租界现代法律体系的形成也晚于上海英租界的现代法律体系。
最后,上海英租界最早使用现代的司法制度。上海英租界依仗取得的领事裁判权,在租界内最早推出现代的司法制度。这一制度先适用于英国人作为被告的案件,在领事馆设立的领事法庭中被广泛使用。以后的公共租界继续推行这一制度。1869年出现了会审公廨以后,其适用面逐渐扩大了,凡租界内发生的案件都逐步适用这一现代的司法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涉及到现代司法制度的各个方面,包括:法官和陪审员、原告与被告、公诉人、代理人与辩护人、起诉、庭审、判决,等等。这里以律师制度为例。当上海英租界设立领事法庭后,就“按照他们自己的法律制度来处理法律事务,而其中也包括了律师制度”。以后,《上海领事公堂诉讼条例》颁行,律师制度更为完善,律师的适用面更大了,这有利于司法公正。“案无大小,胥南人证明其曲直,律师辩其是非,审官研鞫而公断之,故无黑白混淆之弊。”天津和汉口租界的设立均晚于上海英租界,其领事法庭的建立也晚于上海英租界。以后,汉口租界于1894年根据《汉口会审公堂章程》组建了会审公廨,比上海租界晚了20余年。天津租界则没有设立会审公廨,长期使用领事法庭。
上海英租界之所以能在中国这一大地上成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始地,有其一定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上海英租界的设立为中国最早建立现代法制创造了地域条件。上海英租界的法制是世俗法制,其法制的属地性很强,地域在其中不可或缺。1845年的《上海租地章程》为上海英租界的设立提供了法律依据,翌年英租界便在上海出现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租界。它为中国建立最早的现代法制创造了一个落脚地。从此,现代法制便首先在上海英租界登陆。没有这一租界,现代法制在当时就没有根植的地域,也不会在19世纪中叶就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 其次,上海英租界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地区。这一租界设立以后,便开始进行现代化建设。1848年上海英租界进行了首次扩展以后,这一建设的进程更快了。“外人兴建了更多的洋行、银行、旅馆、医院等,一个近代化城市的雏形已矗立于黄浦滩头。”以后的公共租界仍然如此,最终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化地区。上海被称为是“旧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这个中心实在租界,即“以租界为中心的上海地区”。它又首起于英租界。这种现代化表现在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生活等各个方面,导致了上海市中心最繁华地区的出现,现在的外滩、南京路等都在其中之列。现代的地区需有现代的法制,上海英租界的现代法制也就应运而不断发展了。
最后,上海英租界当局习惯于用现代法制管理城市。英国从资产阶级革命至上海英租界的设立,已历经了200余年,其法制也发展了200余年。“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是在革命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开始,主要是颁布一些宪法性的法律和法规,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入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其他各个部门法也开始得以建立并逐步定型。”至上海英租界建立时,现代法制在英国已根深蒂固。那里的公民长期生活在现代法制的环境中,习惯了这种法制。上海英租界当局的组成人员起初都是来自英国的公民,很自然会在新建立的租界中确立自己已习惯了的现代法制,而排斥中国传统法制。因此,在上海英租界出现前后,他们就制订了现代法规,《上海租地章程》已是这样,以后的一系列规定也都是这样。以后的公共租界当局也以英国人为主,继续发展了这一法制。
上海英租界的现代法制通过移植英国的现代法制而加以实现。这种现代法制的精神、原则和相关内容都不在中国土生土长,而长期生存于英国。不过,这种移植也没有脱离上海的实际,而是使英国的法制上海化。比如,英国本土的法制以判例法为主,中国则长期以制定法为主,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也习惯了制定法。因此,上海英租界颁行的规定也是制定法,实现了法制的本土化。从这种意义上讲,上海英租界的法制是英国现代法制上海化的法制。
二、中国法制现代化有一个从租界的点到全国的面的演变过程
中国大地上的法制现代化,经历了一个从点到面演变的四步曲过程。第1步,上海英租界首先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过程;第2步,上海内的公共租界、法租界也开始了法制现代化的行程;第3步,上海以外的租界同样卷入了法制现代化的历程;第4步,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新政”,开始在中国的华界全面推进法制现代化,逐渐使整个中国都进入了这一现代化的轨道。这四步曲呈现了一种中国法制现代化先后有序、不断递进的态势,即从一个租界的点到整个中国的面的演变过程。
上海英租界是上海也是中国最早推出现代法制的地方。这是一个中国法制现代化开始的点.这个点尽管很小,开始时占地面积只有830亩,但它的出现却给中国传统法制一个强烈的冲击,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法制发展的一个方向,使大家看到了中国法制的明天,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这是第1步曲。
继英租只以后,上海又发展两个租界,即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现代法制也在这两个租界出现了。这是上海英租界开始建立现代法制以后,又延伸的两个上海的点,现代法制在上海的适用地域扩大了。依据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美国的在华侨民取得了类似于英国在华侨民的特权。1848年美国圣公会的主教文惠廉到上海,先在苏州河北岸地价低廉的虹口一带广置地皮,设立教堂,然后向上海道台吴健彰提出把虹口一带作为美租界的要求,吴健彰作了口头承诺。1863年英、美两个租界合并时,美国领事熙华德才匆匆与上海道台黄芳确定了美租界的地域范同。这两个租界合并后,成立英美租界,后改名为公共租界,适用的也是现代法制。《工部书信馆章程》、《公共租界工部局治安章程》、《公共租界工部局中式新房建造章程》等都是如此。根据1844年的中法《黄埔条约》,法国在华侨民同样取得了与英、美在华侨民相似的特权。1849年法国领事敏体尼与上海道台麟桂也签署了租地协议,不久法租界在上海诞生,它的现代法制也随之在上海落户了。除了这一租地协议外,还有1866年的《公董局组织章程》、1869年的《法租界公董局警务路政章程》等。这样,在英、美两租界合并以后,上海长期存有的两个租界即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也都包括在现代法制的地域里了。这就意味着,整个上海最繁华、最具影响力的地区都在现代法制的范围之中了。这是第2步曲。这两个租界都走到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前列,其示范效应扩大了。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现代法制随着这两个租界的发展,也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完善。
上海租界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形成的租界,也是面积最大,侨民最多,经济最发达,政治地位最重要的租界”。从表象上看,在上海租界走上法制现代化的道路以后,中同的其他租界也步其后尘,纷纷走上了法制现代化的道路。这是第3步曲,即现代法制在中国上海以外的租界中也被建立起来了。这里以天津和汉口租界的现代法制为例。
在天津,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租地规定,1860年英、美、法等三国分别设立了自己的租界,其位置均在海河西岸的紫竹林村一带,故它们又被称为“紫竹林租界”。自1895年起的8年间,德、日、俄、比利时、意大利和奥地利等6国也分别通过签署租地规定,在天津取得租界。此时,英、美、法、日等4国的租界地域又分别得到一至数次的扩张,以致天津形成幅员为县城8倍的租界夹峙海河的局面,其最利于发展、繁荣的地区均收归于租界囊巾。同时,天津租界的现代法制也被建立起来了,各租界都制订了相关的规定。比如,法租界有关于现代民事补偿方面的规定;德租界有关于现代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日租界有关于现代警政方面的规定;英租界有关于现代治安、卫生方面的规定等等,都在其中。
在汉口,1861年英国通过《汉口租界条款》在汉口取得了第一块租界。从1895年起的3年内,德、俄、法、日等4国也先后以租地规定为依据,在汉口取得了租界。以后,在1898年起的9年中,英、德、法、日等4国又分别拓展了租界地域,以致在汉口镇下游4公里长的长汀边上,形成了一个汉口租界区。在那里,西方现代的经济、贸易、金融业等均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现代法制也开始生存、发展起来了。比如,德租界有关于现代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俄租界有关于现代审判制度方面的规定,法租界有关于现代城市规划方面的规定,日租界有关于现代居住制度方面的规定,英租界有关于现代工程建设方面的规定,等等,都是如此。 上海租界的法制现代化还曾对上海以外有些租界的法制现代化产生过影响。比如,宁波、汉口的租界都受到过上海英租界巡捕房方面的影响。1861年宁波租界当局曾向上海英租界董事会“索取一份上海的规章制度和一份由12人组成一支巡捕队伍的估计费用备忘录,以及董事会可以提供的任何其他促进这方面事务的材料”。这为宁波组建租界的巡捕房提供了方便。上海英租界工部局在1862年10月还至少两次在这方面帮助过汉口的英租界。一次是“上海工部局派去5名巡捕”支援汉口巡捕房,其中还包括像“制服”这样的装备。另一次则是推荐名为惠勒的巡捕充任“汉口英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的巡长”。可见,上海租界的现代法制对上海以外的其他租界现代法制的建设也有过影响和帮助。
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对中国产生了影响。比如,有些中国公民也认同了现代的司法制度,觉得聘用律师办案是一种可取的方式。于是,他们在诉讼中也聘用律师出庭,出现了华洋双方都有律师出庭的情况。这种情况在20世纪以前的上海租界已广泛存在。“华洋互审以来,尤多交涉事件。余观英、法二公堂中西互控之案,层见迭出。无论西人控华人,须请泰西律师以为质证,即华人控西人,亦必请泰西律师。”事实也是如此。早在1866年10月上海的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时期,一件华洋互控经济案的华方当事人就聘用了英国律师连厘为其代理人,出庭进行辩护。1875年在英商旗昌洋行控告其买办刘树滋一案中,华人当事人刘树滋也聘用了律师。中国古代没有律师,只有讼师。他们与现代法制中的律师制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公民也聘用律师,接受律师,实际上是认同了现代的律师制度和司法制度。
同时,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也影响到中国的政府及其官员。当时的中国政府逐渐认可了租界的现代法制,甚至利用这一法制为自己服务。在1902年的《苏报案》中,清政府接受了租界的现代律师制度,也聘用了律师,他们是英国人达鲁芒德和库柏。政府官员通过各种途径,也看到现代法制的先进性,认为中国有必要建立这一法制,克服原有的弊端。比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御史吴钫在上奏的《厘定外省官制请将行政司法严定区别折》中看到了中国行政与司法合一的弊端,认为:“以行政官而兼有司法权,则必有循平时之爱憎,变更一定之法律,以意为出入。”同时,他又看到了中国租界里行政与司法分离、司法独立的情况。“德设高等审判司于腮州,英设高等审判司于上海”,等等。由此出发,他强烈要求清政府也把司法独立于行政,杜绝原有的弊端。“若使司法分立,则行政官得专意爱民之实政,而审判官惟以法律为范围,两事既分,百弊杜绝。”这些都发生在20世纪初的事,无疑对当时已经在全国华界开展的法制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20世纪初清政府推出“新政”,开始法制改革,走法制现代化的道路。尽管这次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比上海英租界开始建立的现代法制晚了半个世纪左右,可其规模和涉及的面都要大得多,是一次中国除租界以外地区,大规模、全面的法制现代化。这一现代化有一个很大的面,涉及到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从此,中国的法制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至此,中国法制现代化走到了一个由点到面的阶段。这便是第4步曲。这个过程前后共存续了半个世纪左右。往后,中国的这一现代化势不可挡,尽管有过曲折,但发展方向仍一以贯之。再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华界的法制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法制初步建立起来了,其标志是“六法全书”的诞生。这样,中国华界的法制与租界的法制基本持平,都属于现代法制了。也就在那时,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弱化领事裁判权,于是租界中出现了中国自己的法院,上海的第一特区法院和第二特区的法院即是如此。
这四步曲显示了中国大地上法制现代化走过的一个历程。前三步曲不可忽视,是一个从一点到多点的过程,逐渐扩大法制现代化示范效应的过程。它们都是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中国的这一现代化起过积极作用。同时,它也明示中国法制现代化有一个从单一发展到多样,最后又回归单一的过程。即从上海英租界的单一现代法制出发;发展到上海其他租界和上海以外租界的现代法制,再到20世纪初中国法制现代化以后形成的多样现代法制;最后,在领事裁判权和租界取消以后,整个中国整合为单一的现代法制。这一历程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中不可被忽略。
二、中国租界法制与20世纪初以后的中国现代法制仍存有差异
中国于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法制改革,开始走上法制现代化的道路,这一法制与租界法制同属于现代法制的大范畴,在法制原则、法律结构、法律语言、司法制度等许多方面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然而,它们在某些方面仍存有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法制适用的地域有差异
中国租界的现代法制仅适用于租界地区,不适用于中国其他地区。中国租界地域的范围十分有限。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在中国开辟租界的只有英、美、法、德、俄、日、比、意、奥9个国家;设立租界的也只是上海、天津、汉口、厦门、镇江、九江、广州、杭州、苏州、重庆等一些城市。从这些城市来看,租界的占地面积也不多。这里以上海的租界为例。在其规模最大的时候,上海租界总共占地面积为32.82平方公里,而华界则有525.03平方公里。中国租界的地域有限,适用现代法制的地域也有限,这就决定了这一法制只是局部地区的现代法制,不具有整体性。
20世纪初中国政府推进的现代法制则不同。它席卷全国华界范围,具有整体性。那时制汀的《钦定宪法大纲》、《重大信条十九条》、《大清现行刑律》、《公司律》、《破产律》、《银行通则条例》、《法院编制法》等一系列宪法性文件、法律、法规都在全国生效、实施,其适用地域包括全国各地,是影响到整个中国的现代法制。这一现代法制所涉及的地域要比租界大得多,为租界所不能比拟。因此,它的影响、作用、效果等都大大超过租界。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没有完全失去主权,依然控制着广大地区。中国在绝大多数地区仍有自己的立法、司法权,失控的只是租界。中国的租界当局便在自己控制的空间里,首先推出现代法制,开始走上法制现代化的道路。由于中国租界当局掌控的地域有限,其现代法制施行的地域也就有限了。到了20世纪,情况就不同了。中国政府在自己管辖地区内,全面推行法制改革,逐渐适用现代法制,其现代法制适用的地域范围自然就很广大了。 2.法制的基础有差异
中国所有租界的发展都从租地开始。取得土地以后,中国的租界当局才能有所作为,包括现代法制建设。他们在建设租界的现代法制时,租界地区里没有传统法制的负担,其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正因为如此,中国租界在确立和发展自己的现代法制时,遇到的困难很小,开展得比较顺利。上海租界当局在较为轻松的情况下,建立起了现代的法律体系,使用现代的法律结构,运用现代的法律语言等。中国的其他租界也是如此。
20世纪初中国推行的现代法制则不是这样。在清政府推出法制改革以前,已有深厚的传统法制基础。这一法制在中国已运作了4000余年,根深蒂固。而且,它的儒家指导思想、礼法结合的原则、维护等级特权的内容、行政与司法合一的司法制度等都与现代法制相悖。因此,那时在进行法制改革、走法制现代化的道路时,阻力很大,遭到了礼教派的强烈反对,还形成了法理派与礼教派的“礼法之争”。这一争论虽然集中在“无夫奸”、“子孙违犯教令”、“干名犯义”、“存留养亲”等一些反映传统法制中有关封建伦理纲常的内容是否要编入《大清新刑律》问题上,但实际上反映的则是一个对现代法制的态度。法理派强烈反对把这些内容收入《大清新刑律》,坚决要走现代法制这一道路。礼教派则不同,他们坚决主张把这些内容订人这一刑律,为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设置障碍。最后,以法理派的退让和妥协告终,这些内容被安排进《大清新刑律》后附上的《暂行章程》中。由于法制基础的差异,20世纪初中国推行现代法制的道路比较曲折和艰难。
形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不平等条约的存在。中国租界的确立都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有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五口通商章程》,中国出现了英租界;有了《望厦条约》,中国出现了美租界;有了《黄埔条约》,中国出现了法租界;等等。以这种不平等条约为基础产生的租界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独立性,不受中国当时传统法制的制约,这就给这些租界确立和发展现代法制留下了空间。因此,它们很容易在租界内不采纳中国原有的传统法制而接纳现代法制,率先于中国的华界,走上法制现代化的道路。20世纪初以前中国的华界则不同,它们仍在清政府的严密控制之下,传统法制依然在发挥作用;现代法制要在改革原有传统法制的基础才能建立起来,其负担就较重,遇到的阻力也就较大了。
3.法制的内容有差异
中国的租界由不同的国家进行管理,各个租界当局都有自己的立法权。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行使立法权,制订界内适用的法律,因此中国各个租界的法制内容不尽相同,其多元化情况十分明显。在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法制就不完全相同。比如,法租界关于捐税的规定与公共租界的规定就有区别,其中法租界的税种更多,曾有过近90种,甚至连牛、羊、棺材等路过法租界都要其主人交税。其中,水牛、黄牛每头5角,小牛、绵羊、山羊每头5分,每口棺材1元,等等。这在公共租界里则没有。另外,法租界出台新规定时,都会强调它与法国的现行法规一致,并明示“均无违法国现行法规”。这在公共租界也没有。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其他租界同样存在。在天津租界,英、法两租界的规定也有差异。比如,这两租界都要求租地人到领事官员那里去办理租地手续,但英租界则另行规定存案时间和罚则,即租地手续“于妥办之后一个月内应声明本领事存案,否则罚洋一百弗以下”。法租界则没有这一规定。在汉口租界,在关于是否允许华人于租界内居住的问题上,英、俄、法、日等国的规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英租界规定,华人不许居住,即“界内,华民不准居住”。俄租界和法租界则不作规定。日租界却有条件地允许华人居住。“中国无身家之人不得私在租界内住家,或开设店铺、行栈、违者分别惩办。”其差别十分明显。
20世纪初中国政府推进的现代法制则不同,适用的是中央政府统一制订的法律,其一元化十分显著。那时,在法制改革中,虽然关注过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制,但最后还是选定德国的,以引进它的法制为主。引进德国法有直接与间接两种途径。直接途径包括:翻译出版德国法典与法学著作、从驻华的德国司法机构中吸取经验、到德国考察法制、等等。间接途径主要是通过H本,把它作为一种中介,因为:当时日本法中的主要成分是德国法;日本靠近中国,文化比较接近中国,易从中学习德国法;日本的法律比较完备,法学也相当发展,从中学德国法比较便利;等等。因此,那时制定的一些中国法律及其草案多是德国法的翻版,《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等都是如此。清末以后,中国仍在走法制现代化的道路,其一元化得到保持。
形成这一法制多元化与一元化差异的原因有多种,但立法主体的不同十分引人注目。在中国租界,由于控制租界的国家不同,立法主体也不同,他们各行其事,各司其职。这种立法主体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法制内容的多元化。20世纪初以后的中国则不同。那时有统一的中央政府。法制改革由中央政府推行,法制现代化的进程由中央政府决定,立法主体不存在多元化的情况。这种一元化的立法主体决定了法制内容的一元化。可见,这种立法主体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中国租界法制的内容与20世纪初中国法制现代化时的内容不会完全相同了。
以上的这些差异反映出当时中国大地上现代法制的差别,并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国租界的法制现代化与20世纪初以后中国全面推进的法制现代化的各自特点,这对今天正确认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程不可或缺。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篇2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必知热点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回顾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我们任重而道远。
必背知识
一个概念:近代化(现代化)
两大任务: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三个层次: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层次,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整体发展阶段、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新中国的现代化阶段。
五条基本线索:经济近代化(现代化)进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思想文化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实现近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是民族独立。
一、关于“近(现)代化”概念
近代化即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近(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的系统工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非自发地开始的。表现为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二、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繁荣富强、持续发展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一)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建国前,由于中国近代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进行,具有许多不利因素:
1.民族工业先天不足。(缺资本原始积累,思想、技术、人才等准备不足)后天畸形(产业结构:重工业多轻工业少,地区分布:沿海、沿江多,内地少。)(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自然:资源、气候、交通。社会:大中城市,劳动力、消费市场。历史:外国侵略,自然经济解体程度高。造成什么影响:东西发展不平衡,西部大开发。)
2.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阻挠(通过控制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实现),封建专制主义(封建思想顽固、不思进取、不愿革新),官僚资本主义(借助政权力量,对民族工业占有压倒优势)。
3.缺乏正确道路、安定环境。(西方: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农业近代化紧随其后,为工业近代化奠定物质基础。资产阶级先通过革命掌握政权,为工业化提供政治保障。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中国:先重后轻,农业始终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政权,历届中国政府没有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使近代化缺乏科技人才和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战争、革命不断,难有安定环境。所以发展缓慢。)
(二)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繁荣富强、持续发展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1.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实现近代化,必须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实际联系起来。不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促使封建经济解体,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某些条件和可能,如机器设备输入、技术引进等。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本来目的是要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要阻止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阻止中国实现近代国家工业化。因受外国入侵的压制,中国的近代化由此陷入困境。所以,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2.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从根本上说是要解决生产力的问题。
近代中国有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物质救国等主张,都从发展资本主义入手实现近代化,结果行不通。原因一是有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勾结,使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下;二是因为那种统治秩序竭力保护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因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所以,列强侵略阻断了中国工业化、民主化的独立发展的道路,使中国在成为半殖民地的同时,又处于半封建的境地。所以,近代中国面临两个问题: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如何使中国近代化,两者密切相关。
事实证明,近代中国不可能首先解决近代化问题,只有首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才能谈得到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
三、三个层次: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一)器物层面——地主阶级“救国”(自救)主张的演进:
1.地主阶级抵抗派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的焦点是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器物)
原因:①社会原因:鸦片战争是近代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正面碰撞,对东西方差距的认识不可能深入。②个人原因:林、魏同属地主阶级“补天派”,思想出发点是维护中国封建“天朝”体制。
2.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透过“尖船利炮”看到了中西之间更多的差距,“师夷”内容扩展到工艺技术和学堂教育。
洋务派从“求强”到“求富”观念的转变,反映了思想界的巨大变化和进步,中国封建传统重视军事镇压力量,鄙视轻视工商。“求富”思想打破了这一传统,把工商也作为立国护国之本。
(二)制度层面——农民阶级的救国主张:
1.太平天国后期的《资政新篇》。
(1)它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其基本主张是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它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互利,与西方先进国家建立密切的外交关系,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3)它漠视土地问题,未能满足农民群众渴望得到土地的迫切愿望,因而未能在农民群众中引起广泛影响,不能把握农民运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关系,同时看不出外国资本主义同太平天国的根本对立,对一些外国侵略分子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到后来才认识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
2.民族资产阶级的救国思想
(1)早期维新派的思想。
指出中国富强的出路在于变革政治制度。
(2)康、梁维新派的“君主立宪”。
维新派是资产阶级上层,与封建阶级保持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在斗争中妥协性更大一些,走的是改良的道路,推崇君民共主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体。
(3)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革命派是资产阶级中下层,与封建旧势力联系少,斗争性更坚决,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思想文化层面: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民主”与“科学”。
1915年,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打着“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新文化运动。
1. 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历史传统持全面批判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为对孔孟儒家学说的政治价值观的彻底否定。
2.主张以文化作为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它并未给中国带来民主、自由和幸福,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是新的,而民众观念是旧的。
3.主张引进西方文化精神来改铸中国民众的精神状态。激进民主主义思想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说、进化论等作为理论工具和政治动力。
评价:其进步意义在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击破了封建复辟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扑,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它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继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但激进民主主义又是一种不稳定的政治情绪,这导致五四运动后,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必然分流。
四、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整体发展阶段、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新中国的现代化阶段。
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 年又增加新的内涵,即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在革命胜利后,将现代化意识与社会主义事业统一起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向苏联学习,建设新中国,经过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三大改造,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80年代以来,中国更是坚定不移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到今天已取得辉煌成就。
(一)起步阶段(1840——1895)
1840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表明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清政府的近代化探索失败。
1.主要表现:
(1)经济上:①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②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2)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3)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萌发”;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科技人才。
(4)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
(5)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认识: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域主要在经济领域,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
“整体发展”体现在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展开,近代化内涵的全面体现和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角地位的充分体现。
1.主要表现:
(1)经济近代化:19世纪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近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激进派领导新文化运动。
2.认识: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1919——1949)
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近代化艰难地进行,同时,增加了新的内涵。
1.主要表现:
(1)曲折前进: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入绝境。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2)新发展:首先,体现在无产阶级成为近代化重要角色。其次,近代化的政治内容由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转变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再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政治民主化的新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最后,在革命根据地创办了一批工业,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出现和发展。
2.认识:本阶段说明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四)新中国的现代化阶段(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清除了现代化道路上的根本障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现代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1.主要表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民主法制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科技和教育突飞猛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舟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2.认识:①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③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超越生产力水平,不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等。
五、五条基本线索:本专题只介绍经济近代化(现代化)进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争取民族独立的过程,其余分散在其他专题中。
(一)史实(内容较多,见附表1)
(二)认识
1.农业是基础: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2.政治是前提: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3.对外开放、兼收并蓄是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实践证明, 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现代化。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教兴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必备技能
关于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近几年,由于高考强调考查考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进行较深层次分析的试题不断涌现,其中因果关系型选择题比重的加大,就说明了这一问题。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结果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等。
因果关系型选择题在解题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1)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
(2)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3)是在做题时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4)解答此类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是果。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必通联系
1.在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时,要坚持把爱国主义放在第一位、现代化放在第二位的原则。
2.辩证客观地认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意识曲折探索的进程,中国人民做出巨大牺牲和付出了巨大代价。
3.运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的关系,认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是充当了不自觉的推动工具,这与他们的主观愿望是不符的。
4.运用内外因关系的原理,认识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斗争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5.纵观现代化曲折的进程,充分说明:中国只有在实现国家民族独立后,才能够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也只有坚持民族独立,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独立和发展的艰巨任务。
必纠错题
例1.洋务派办近代民用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A.外资企业诱导
B.当时国内出现了日益扩大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C.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
D.部分官僚地主绅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有兴趣
【命题意图】此题意在考查对知识的深入分析能力。
【知识依托】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错解分析】解此题时若没有看清或不理解题干限定语“社会经济条件”就会错选C。A、D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条件,C是兴办民用工业的必要性。
【解题方法与技巧】解此题要从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入手,分析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兴起所要具备的条件;而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开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开始解体,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正给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答案】B
例2.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
①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③ D.①④
【命题意图】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
【知识依托】中国民主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错解分析】此题是对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的考查。容易错选B。解此题关键是弄清题干中所说“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是指外力因素,符合这一条件的是①③,第④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应是内力因素,可以说,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产生是因果关系,故与题干不符。而②项是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条件。
【解题方法与技巧】此类题目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做答,还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分清内外因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C
例3.中国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最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
A.最早受到外国侵略 B.自然经济解体最早
C.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D.便于发展对外贸易
【命题意图】旨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能力。
【知识依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错解分析】此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A、B、C、D均与题干有关,但最主要的是B项,因为自然经济解体直接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A、C、D项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近代中国遭列强侵略的严重后果,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给中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中最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答案】B
例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背景。
【错解分析】本题可能错选D项。D项辛亥革命创造了条件应该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产生并有所发展,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命运操纵在外国资本主义手中。另外,辛亥革命创造的条件也是有限的,所以D项是错误的。
【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题为程度式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与选项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确定“最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答案】A
例5.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括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从宏观角度,从近代史全局的高度来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既考查对有关知识掌握的准确性,又考查归纳、概括和分析、评述能力。
【知识依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建国前的发展概况。
【错解分析】(1)回答第一问时,容易忽略“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的萌芽”的事实;20世纪30、4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官僚资本主义兴起和日本侵华战争的缘故,陷于困境,这段历史一般考生不易概括出来。(2)回答第二问时,关键是学生对“历史地位”的理解,多数学生只会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在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去考虑,而不是从它对整个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的角度去考虑。
【解题方法与技巧】把握本题的关键是(1)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时限(若从“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民族工业的兴起背景推导,时限可延至明朝中后期)。(2)明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有利于理顺民族工业的兴衰过程与社会背景的关系。(3)宏观把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地位问题,结合国际背景和中国所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展开分析。
【答案】
(1)兴衰过程: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战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洋务运动刺激下,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本,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40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对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它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必做好题
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决定的 B.中国封建势力强大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阻碍 D.受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解析】此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出制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制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而从根本上说是由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性质决定的。
【答案】D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个创举是
A.企业公私合营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代购代销 D.实行赎买政策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A、B、C、D四个选项中,A、B、C三项都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实行赎买政策的过程、步骤,D项即实行赎买政策才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一个创举。
【答案】D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舟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矧(况且)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方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种植不已,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着,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
——引自卞宝第《卞制军政书》
材料二:中国所产,茶丝为两大宗。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愈七日减十之二进制,又愈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华商不齐一,遂为所挟,不得不卖。而夷人阴狠狡诈之心,尤有甚焉者。茶有头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人闻其利,遂争往,及二春至者多,则价骤降,如值银一百两,仅出银五、六十两,非令大亏其本而去不休。如是至三春至者必少,则又就最后者五六人,数倍其利以欣之,以诱华商未死之心。庶明年人方踊跃来办。总之,沾润者不过数千两数百两,且其人有数,而折短者动辄数万两数千两,且其人甚多。盖彼心齐一,制华商盈缩之命,华商如鸟在笼中,闭放由人,不能自主矣。
——引自欧阳显《见闻琐录》
请回答:
(1)据材料1回答:“各国通商之初”,原本视各茶为“末业”的武夷北苑农民为什么争相种茶?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又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2分析外商采取什么手段控制中国茶叶市场?这又说明了什么?
(3)你从材料所述的一些现象中受到哪些启发?
3.【解析】本题从知识角度旨在考查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从能力角度旨在考查对材料分析、理解和说明能力,从现实角度则旨在说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遵循价值规律,从备考的角度旨在引导学生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答案】
(1)①外商大量收购中国茶叶,茶价上升,种茶有利可图。②这体现了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过程。③世界茶叶大量增加,价格下跌,冲击了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技术落后,信息不通;社会落后,对生产无人管理引导。因此,茶叶已跌,种茶已赔本,而偏僻地区的茶树还在扩大种植面积,其结果导致“工本徒抛”大批农民破产。④说明中国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中国市场受到世界市场波动的影响。
(2)中国茶叶的外销全靠外商,外商通过操纵中国市场的价格起落控制中国茶叶市场,获取暴利。这说明中国海关控制在外国人手里,中国经济极大地落后于资本主义,中国只能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廉价原料掠夺地。
(3)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定要熟知市场行情,同时还要遵循价值规律,切忌盲目生产。
4.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是1898年广东华侨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一是1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合资在青岛创办的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据此回答:
(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不同。
4.【解析】该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是目前中国较大酿酒企业,以这两家企业初创的历史切入,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角度去综合考查相关政、史、地知识,可谓匠心独运。
第(1)问要从这两家企业创办的时间入手去思考,张裕酿酒公司创办于1898年,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4年,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创办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民族工业发展有何机遇?
第(2)问考查是地理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是要建酿酒厂必须保证有原料(优质小麦、葡萄、水等)、有市场、交通条件好等,然后分析青岛、烟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第(3)问具有“古往今来一线牵”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本质不同找出来,应从设厂的目的、影响去分析思考。
应该说该题学生解题用到的知识在课本中大多已学过,但由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课本外的,是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确认、解读,并根据设问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建,从而实现了由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向对学生能力的考查的转换。
【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此外国在华设厂数量增多。同时,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华侨创办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2)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适于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这给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山东一些地区靠海,如青岛、烟台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也比较充足,如济南等,可以为酿酒业提供水源;山东交通便利,产品很容易运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旧中国列强在华设厂,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财富,赚取高额利润,具有突出的殖民侵略性。而现在我们吸引外资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5.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封建统治者长期以“农本”思想作为重要的治国思想。建国后,几代领导人也都十分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据此回答:
(1)分析我国封建统治者以“农本”思想作为重要治国思想的原因,并简述其影响。
(2)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特点。
(3)简述当代我国农业发展状况,说明我国当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实现农业稳定发展的条件。
5.【解析】此题是围绕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以及农业发展现状来设计的,古今结合,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归纳、概括,切忌答成农业发展情况。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运用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去解答。
【答案】
(1)原因:从根本上讲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部门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影响:一方面,以“农本”作为立国思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统治者在强调“农本”的同时,就是视工商为末业,这显然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到明清时期,更加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2)古代农业发展的特点:①从经营方式上看属于粗放式经营;从经营规模上看,由于统治者抑制兼并,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经营规模小,基本上是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②从农作物的种植上看,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但经济作物的种植不断增加。③从生产目的上看,主要是满足自身的需要,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低,但随着货币地租的出现,明清时期有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上。
(3)状况: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抗灾能力提高,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农业与世界农业关系更密切。发展方向:依靠科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条件:①要靠党的政策,要把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经营体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②实施科教兴农,使农业走上优质高效之路。③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④调整和完善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该文章转自[历史风云网]:>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篇3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1840~1895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在经济领域
①政治上: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未将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提上议事日程
②经济上: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
③阶级关系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文化上: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科技人才,派人出国留学。
⑤军事领域: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⑥外交领域:总理衙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外交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全面展开。
①政治上:政治体制的近代化有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想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开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②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③思想文化上:维新思想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等,民主主义思想广泛传播,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几乎陷入绝境。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中国近代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①经济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实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经济领域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使民族工业的发展日益萎缩。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日本侵略下遭到严重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近代化事业推人绝境。
②政治上,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的妥协退让,对共产党、工农群众的屠杀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开辟了正确革命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③思想上,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4、腾飞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现代化任务的主角是无产阶级。
①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后, 由新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一届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制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②经济上: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一五计划取得经济建设巨大成就;二十年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中,又成功也有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劫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基本实现了“小康”。
③思想上:1956年,提出了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使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文革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政治经济的深入发展,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相继产生,这些重大的思想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中国不断走向变革、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
二、重点难点:
1、近代化与民族民主革命的关系(实现近代化与完成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不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掠夺和压迫,近代化就无法实现。
2、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与西方相比,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化存在一些先天的不利条件: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近代化起步较晚,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
②中国近代化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情况下起步的,不仅受到内部封建势力的压迫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剥削、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③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洋务派领导,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
④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始即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从党的“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到“七大”提出要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从建国前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任务,到1952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4年在一届人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党的“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5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虽然发生了种种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周恩来还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实现现代化的设想。
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成绩卓著:
a.邓小平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观点。
b.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工作重心转移,最早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提出一系列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作出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策。
c.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d.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e.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③以江 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使全党认识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现代化,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是经济、资源、人口、科技、环保、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4、中国近代化的启示:
①国家独立、政权巩固、秩序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②必须解决农业问题,才能加快近代化进程,为近代化提供支撑;
③对外开放、兼收并蓄,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④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⑤科教兴国是现代化的关健;
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科学决策。
二、跟踪训练
1.(2000年高考)在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
A.洋务派兴办的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C.外商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之“近代”的实质是: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不是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生产 D.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3.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4.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
A.中国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5.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 D.促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6.(2001广东卷):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
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
7.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
A.改变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B.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C.使中国出现了政党政治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
A.主张民主共和 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禀膳,……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讲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 --------1652年清政府颁全国学校“卧碑”序文
材料二 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 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
材料三 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回答:
(1)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三,概括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有什么进步和局限;(7分)
(2)指出这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8分)
11. 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的同时也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概括指出在19实际中叶至1919年的近代化的历程中,中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社会阶级构成以及教育、科学诸方面的重大变化。(13分)
答案要点
10:(15分)(1)教育内容:西学成为重要内容,仍保留经史之学和清朝典制:培养目标:主要不再是“忠臣清官”,而是从事实际事务的“通才”。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化的要求,但没有完全革除封建因素。(7分)
(2)背景:内忧外患;西学东渐。(4分)
指导思想:强调教育学生“以忠孝为本”,以西学丰富其知识,增强其技能(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可)。(4分)
11、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产生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等新的阶级。出现了新式学堂。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篇4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阶段特征
(一)起步阶段(1840-1895)
总理衙门的设立
洋务运动
前期“求强”:三局一所(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三局一厂(民用工业)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建近代海军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特征: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经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私营的发展过程。仅仅停留在表层,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
(二)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经济现代化:
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思想现代化:
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主张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将西方思想发展为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
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政治体制现代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
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
中共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文化领域现代化:
教育:新式学堂兴办、科举制废除和教育部的设立
文学:文学革命等
史学:史学革命
特征: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到变革社会制度、思想文化领域等全方位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有所发展:
法币政策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改订新约运动
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
严重阻碍:
官僚资本的阻碍
国民政府的专制独裁影响了民主制度的正常发展
日、美等帝国主义的侵略
特征: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中艰难进行。
(四)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
政治上: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建立
经济上: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特征:中国现代化突飞猛进。
三、近代影响中国现代化的不利因素
(一)先天的不利条件:
资金准备不足;技术准备不足;
人才准备不足;思想准备不足。
(二)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外国列强的阻挠破坏;
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
(三)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感悟篇5
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
【专题提示】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
1.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起步阶段(1840年—1895年),突出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所”等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三局一厂”等近代民用工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现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现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年—1927年),主要表现为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曲折前进阶段(1927年—1949年),现代化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极为尖锐复杂的历史环境下艰难地进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外国人手中夺回了“关税主权”;设立了国家银行,实行币制改革;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商业及整个经济领域现代化的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又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抗战期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原有的工业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大举侵略下遭到严酷摧残。抗战胜利后,美国垄断资本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相结合,又把中国现代化事业推入绝境。
■突出特点:
中国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与欧美各国的现代化相比,它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1)现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或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2)现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现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的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现代化的领导权。
(3)现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竞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
(4)发展畸形。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不配套,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不利因素:
先天的不利条件:(1)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2)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3)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史子集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4)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压制;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1)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现代化在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后,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2)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现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正常进行。(3)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2.资产阶级对国家民主化的求索
中国现代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但在甲午战争前主要限于经济领域。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转折,标志着现代化由经济领域转入政治领域。
这一时期发生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借助皇权进行政治变革的第一次尝试。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推翻帝制,创建共和国的第一个成功行动。中华民国的成立,标志着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后,虽然发生过两次复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现代化的总趋势不可逆转。历届民国政府不论封建军阀如何独占鳌头,但不少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也参与了政权。
19世纪末的清末新政也是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略的鞭挞后,为巩固统治而被迫进行的改革。就其性质而言,不言而喻应是资本主义的或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近代民主化的进程。在清末新政中形成的立宪派,积极倡导兴办实业,抵制洋货,收回矿权、路权等,他们虽然反对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请愿立宪遭到拒绝后,便转而加入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有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立宪派则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士绅的支持。他们以谘议局和资政院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观点,两种模式,既对立又统一。他们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他们的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二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于国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认识。民族资产阶级先是追随蒋介石,参与南京国民政府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方面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又对蒋介石消极抗日、专制独裁、压制民族资本经济发展不满。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对美蒋抱过幻想,并企图走第三条道路,但最终还是站到人民斗争的行列,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和帮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业。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始即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为己任,从党的“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到“七大”提出要把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建设起来;从建国前夕以恢复经济为中心任务,到1952年提出“一化三改造”的方针,其着眼点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1954年在一届人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党的“八大”提出“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在1957年初南下视察时特别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上半个世纪搞革命,下半个世纪搞建设”。1958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虽然发生了种种偏差,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始终没有动摇过。即使在“文革”中的1975年,周恩来还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了分两步实现现代化的设想。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主要是围绕推进中国现代化而进行的。在革命战争时代搞武装斗争乃是为了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建国后的建设则是利用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力,向现代化目标迅速前进,而改革则是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首先是从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的。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中共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用毛泽东1960年的话说,十大关系“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1957年初,毛泽东在南方视察的过程中,提出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的观点。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更是成绩卓著:(1)邓小平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的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观点。(2)提出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蓝图。“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最早提出工作重心转移,最早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并作出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中,特别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为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指明了方向,使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3)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4)提出了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致力于理论创新,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自己的使命有了进一步认识。使全党认识到,中国式的现代化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现代化,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是经济、资源、人口、科技、环保、文化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现代化。
【范例点评】
近代山东建有两家著名的酒水企业,一是1898年广东华侨张振勋在山东烟台创设的张裕酿酒公司,生产葡萄酒、白兰地。一是1904年英德两国资本家合资在青岛创办的英德麦酒厂。1948年,该厂被齐鲁公司接管,改名青岛啤酒厂。
回答:(1)指出张裕酿酒公司和英德麦酒厂(青岛啤酒厂前身)建立的历史背景。
(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在山东可以创办大量酿酒企业的原因。
(3)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有何本质不同。
■点评:
该题是一道文科综合题,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是目前中国较大的酿酒企业,以这两家企业初创的历史切入,从时间、空间和意识三个维度去综合考查相关政、史、地知识,可谓匠心独运。
第(1)问要从这两家企业创办的时间入手去思考,张裕酿酒公司创办于1898年,青岛啤酒厂创办于1904年,都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时间段创办的。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何变化?民族工业发展有何机遇?
第(2)问考查的是地理知识,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可知:一地要建酿酒厂必须保证有原料(优质小麦、葡萄、水等)、有市场、交通条件好等,然后分析青岛、烟台是否具备这些条件?
第(3)问具有“古往今来一线牵”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旧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本质不同找出来,应从其设厂的目的、影响去分析思考。
应该说该题学生解题用到的知识在课本中大多已学过,但由于试题所提供的背景材料是课本外的,是鲜活的生活素材,学生必须对材料进行确认、解读,并根据设问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构建,从而实现了由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向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转换。
■答案: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输出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主要方式,由此外国在华设厂数量增多。同时,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华侨创办的企业也日益增多。张裕酿酒公司和青岛啤酒厂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2)山东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土地比较肥沃,适于种植小麦、葡萄等农作物,这给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山东一些地区靠海,如青岛、烟台等,其他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也比较充足,如济南等,可以为酿酒业提供水源;山东交通便利,产品很容易运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旧中国列强在华设厂,其主要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财富,赚取超额利润,具有突出的殖民侵略性。而现在我们吸引外资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与世界的差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原创试题】
1.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确实也始终伴随着多方位的努力。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演变历程来看,效法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观念三个依序递进的变革程式。这一程式反映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
(1)“器物”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影响?
(2)“制度”变革是指哪些重大事件?它们在建立国家政治制度上的主张有何不同?
(3)“观念”变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有人认为,当陈独秀一派思想家在此时得到“伦理的觉悟才是根本觉悟”的反省时,才算达到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完整境地。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4)在近代中国,晚清政府为适应世界现代化的潮流,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也进行了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试列举这几次政策调整或改革的名称,谈谈你对晚清政府现代化的认识。
2.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20世纪中国现代化的百年进程与这三次历史性巨变、与这三位伟大人物紧紧相连。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三次巨变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分别是谁?
(2)三次历史性巨变给中国现代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现代化的突出贡献。
(4)三次巨变都伴随着对现代化建设模式的探索,三位伟人始终坚持寻找适合本民族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试概括三位伟人向“外人”学习构建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的特点和最终结果。
【答案通解】
1.(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实业方面,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开兴办近代工业风气;军事方面,创办了新式陆军和海军,增强了国防力量;教育方面,创立了同文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外国书报等,培育了一批对西学有认识的人才;外交方面,创立外交机构,促进了与外国的交往。因此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中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辛亥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新文化运动。理解:①器物层面技术资源的现代化必须与制度和观念层面非技术资源的现代化配套,没有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同步变革,器物的变革只能落于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最终归于失败。②“伦理觉悟”的反省,其目的不在观念变革的形式本身,而是求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协调。这是对“体用”关系认识的突破和深化,它表明,中国的现代化不只是需要移植西学的“用”,还必须在“体”上实现社会结构性的转换。
(4)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坚持“中体西用”,不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是这些调整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些调整是清政府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整体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2.(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3)孙中山: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帝制,积极投身实业救国。毛泽东: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召开一届人大,制订社会主义宪法。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按“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等。
(4)孙中山仿效欧美“走美国的路”,毛泽东“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