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五篇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五篇

时间:2022-05-15 09:50:03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5篇

【篇1】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创建师生微信群。

2.根据学校临时课表编写好导学案,准备好学习资料发班群,家长督促孩子按时认真完成每天的学习内容。

3上课期间,在线与学生互动答疑。

4.学生提交的作业统一查阅,根据情况在班群里统一讲评或个别微信私聊讲评

5.做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统计,每天在班群公示期。与家长,老师,学生,三者互相交流,一起使学生通过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篇2】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单元目标分析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五、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6课时

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2课时

第2课---让我们的家更美好---2课时第

3课---弘扬优秀家风---2课时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6课时

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2课时

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2课时

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2课时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12课时

第7课---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课时

第8课---推翻帝制民族觉醒---2课时

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2课时

第10课---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课时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课时

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2课时

【篇3】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

校区学科教学计划表

五 年级 科目: 品德与社会 制定者: 时间:

项 目

内 容

教学

总体目标

通过本册的教学逐步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通过儿童与教材的对话,能够发展出自主、自律、自强等品质,也能在他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光明思维,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引发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

教材

与学生

现状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内容由1~4年级家庭、学校、社区等领域的基础上逐渐扩展到祖国与世界的场景,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包括4个单元:《我是谁》、《我学会与人相处》、《我是班级的主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学期总体

设想

具体

措施

学科

活动

第一单元《我是谁》:着重展示“不错”的自我、大家眼中的自我、“也并不完美”的自我和可以变得更好的自己,引导他们去正确、全面、公正客观地看待自己。

第二单元《我学会了与人相处》: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于其中的关系:个人之间的、群体之中的、集体之中的,引导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关系中,他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他与其他人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的。

第三单元《我是班级的主人》:引导儿童从他的集体生活中发展起的是一种“我们感”——意识到我是我们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的一员,意识到我在我们中的权利与义务(岗位职责),倾听到我在我们中的声音,看得到我在我们中所涂上的那一笔,在我们中我实现了自我;同时使儿童能体会到“我们”的需要,能感受到“我们”的成功与快乐,能经验到“我们”进步与成功,让我们在永我的心中、行为中,“我们”逐渐成为我的一种生活、生存方式。

第四单元《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以中国的历史、文化为主题,通过这些主题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国情和历史,进而召唤起儿童对祖国的认同与归属之情。

(1)以趣激情,导入新课。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2)知中生情,学文明理。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

道理的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3)情理交融,辨析导行。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辨析导行”十分重要。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辨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单元

课 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第一单元

1.我更了解自己了

1. 知识;知道每个人豆油自己不错的方面,要发掘自身优点,懂得欣赏自己。

2. 情感:学习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

3. 能力:能够在老师、同学、家长等帮助下,尝试用不同方法全面认识自我,展示自身优点。

学习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

1.学生角色互换体验

2.情境教学法

2

1

9月1日到9月6日

2.我是自己的主人

1、 知识:知道盲目从众的不利的影响,懂得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2、 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促进学生成长。

3、 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促进学生成长。

联系身边真实实例来理解,以照片激发情感

2

2

9月9日到9月13日

3.我心中的那颗“星”

1、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名人,知道光崇拜“明星”们的外貌与兴趣爱好是不够的,主动了解“明星”们在成长过程、事业追求、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情况。

2、情感:感受“明星”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能力: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 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发现名人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或内心世界,把对“明星”们的外形崇拜转化为对其内在品质的挖掘与模仿。

感受“明星”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真实事迹来激发学生情感

2

3

9月16日到9月22日

单元

课 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单元

4.怎样与人相处

5.男生女生不一样

6.心中有“规则”

1.知识目标:了解与人相处的学问,使学生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从小就科学地认识到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所带来的体能、思维、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学会科学地面对这些差异。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男女生除了生理上的不同外,还有各方面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异性同学会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健康成长。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培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修正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从而树立起规则在心中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遵守规则。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以律己。

了解与人相处的学问,使学生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小就科学地认识到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所带来的体能、思维、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学会科学地面对这些差异。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从而树立起规则在心中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遵守规则。

实际调查、采访记录后分析切入问题

情境教学法

查找新闻资料和角色表演,通过实例讲解

3

3

3

4

5

6

7

8

9月23日到9月30

(国庆节)

10月7日到10月11日

10月14日到10月22日

单元

课 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第三单元

期中复习

7.我们的班级

8.我在班级中的权利

9.班级中的“岗位”

10.我们在行动

复习巩固达到1到6课的目标

1、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棵“集体的大树”,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活动的乐趣。

本课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的体验,早思想上逐步对自己在班级中的权利有所认识,理解权利的真正含义,知道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并且懂得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通过班级内的采访调查使同学们懂得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有许多工作,大的有班级的管理,班级活动的安排;小的有擦黑板、倒垃圾,这些都需要人去做。每一项工作就是一个岗位,岗位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岗位就是为大家服务的使命。

1、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懂得班级和个人的关系,懂得班集体离不开个人,正是由于个体的贡献。

2、通过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同学生活的班集体真正成为一个快乐成长的家园。

3、让同学们能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巩固每课的学习难点

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活动的乐趣。

知道在自己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并且懂得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通过班级内的采访调查使同学们懂得班级是一个大家庭,了解自己的职责。

使学生更加懂得班级和个人的关系,懂得班集体离不开个人,正是由于个体的贡献。

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

历史资料的调查、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学法

讲故事、自述真实事迹等

通过实例,讲故事

举出真实事例

录像,照片,激励

2

2

2

2

8

9

10

11-12

12-13

10月21日到10月25日

10月28日到11月1日

11月4日到11月8日

11月11日-11月20日

11月21日到11月29日

单元

课 题

教学目的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

周次

时间

第四单元

11、让我们寻根

12、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上)

13、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下)

14.大好河山任我游

(总复习)

1通过“寻根的故事”“我是中国人”“歌曲欣赏”等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 通过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让学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民间文化。

知道我国的四大发明,体验我国优秀文化瑰宝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感悟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文明中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了解历史名人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热情。通过用上网查找资料的形式使学生养成乐于研究的习惯。

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名人辈出。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的热情。

巩固理解1-14课的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感悟中国是一个世界公认的文明中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了解历史名人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热情。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的热情。

巩固理解1-14课的教学难点

观看历史记录片

情境教学法

观看纪录片

以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情理交融,以情带动学生明理

图片、纪录片

讨论总结法

2

3

3

2

4

14

15

16

16

--

17

18

19-20

12月2日到12月6日

12月9日到12月18日

12月19日到12月27日

12月30日到元月3日

元月6日到元月17日

【篇4】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常规教学  ㈠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增多,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如何正确的安排课余生活,合理规划课余生活,遇到问题,能真诚坦率的沟通可以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好班委,负责组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共同商定班级事务。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的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虽然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但是我们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成为相亲相爱一家人。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民族瑰宝美丽文字,了解祖国的古代科技,认识源远流长传统美德,为伟大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㈡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㈢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共有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孩子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㈣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㈤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篇5】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重难点

赣州市南康区赞贤小学2020--2021学年度

第二学期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五个班共有学生249名。学生多为进城务工农民孩子,主要来自南康本区,在家大多为娇生惯养的孩子,思想状况很不稳定,学习状况两极分化严重,对于学习科目偏科情况较严重。

上学期教学中学生对地理类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其感兴趣,对历史类教材兴趣相对弱。本期,在教学时将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设计更多的体验活动,注重对他们进行学做集体小主人,爱护集体荣誉、热爱祖国、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热爱和平、勤劳节俭、文明礼貌、热心助人等思想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较强的有用人才。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 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 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 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对教材的钻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多说、多疑来发现生活的美,感受现代生活。

3.通过体验、观看、交流、查询、了解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网上查询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法律的重要、科学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生活。

五、教学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注重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1.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是针对所有学校学生,以所有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强调“必须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强调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意味着教材的使用必须与学生和社会联系起来。所以教材仅仅是教学的“范例”。

2.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不像思想品德课本那样提供了教学的大致过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社会性和地域性,要求《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必须开放。开放性的课本内容势必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补充,使教学加强与学生和社会的联系。

(二)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 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的德行的形成规律。人的德行必须在自然的活动中形成,这是德行形成的第一个规律。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是不能深入人的心灵的,是不能为人所掌握的。

(三)注重学生的自我反省,让导行落到实处。

赣州市南康区赞贤小学

罗天波

2021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