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一物理教学反思,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13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一
比如说:在设计如何引入课题方面,我从学生的思维结构入手,举了三个例子,层层递进,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自然而然过渡到这节课的主题;
接着在提到功率的物理意义以及它的公式及概念时,我通过与速度的类比法引入,从而加深了功率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在“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理解和运用,在两个公式:p=w/t和p=fv的应用上,学生还不够灵活。特别是在分析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还不是很理解,所以在理论分析后,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演示以帮助他们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逻辑思维结构的特点,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环环相扣,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整堂课的气氛较好,学生也能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虽说整堂课氛围还好,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也达到了,但由于教学经验等方面的种种不足,仍存在许多的缺点。
新课改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则提高了要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一些实践性的内容,而不是单一的知识本身的教授。以往我们评价一位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高低往往是看这堂课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有没有做小动作、走神、打磕睡,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是否能掌握这堂课的知识。而现在我们要看的是学生是否通过这些知识的研究和学习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通过例子地分析,总结得出规律后,才要求学生进行验证性研究。这样不足在于,这样的研究是教师布置下去的任务,学生的研究是被动的。其实教师只应起着引导、帮助的作用,引导仅仅是提示、帮助,说穿了教师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引导是当学生迷惑时教师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而不是轻易去告知他方向。
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应该重新定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主动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把自己放在主导的位置。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探究式教学是传统意义上教学的深化和提高,要做好“主导”比做好“主演”更难。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在教学中会不自觉地沿着老路去走,所以要彻底转变,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的过程才能达到。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检视和反思;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帮助他们营造和维持积极的学习氛围;
帮助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其实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思在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前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熟悉教材,更深入的了解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能更好的帮助我们提高教
学效率,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结束后的反思能帮助我们及时积累经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提供条件。
通过这次的公开课我找到了自己很多地方的不足,比如说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等等都存在不足,发现了与新课改之间的差距,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习教学理论,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备课时要做到: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多听听有经验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实践的改革提高创造了条件。我们要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思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二
物理学科的教学,讲究的是科学性、严谨性、条理性。因此,有些表面上看起来相近的事物,其本质却是大相径庭。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规律我们自认为给学生以讲的原理明确,条理清淅。但在学生理解时却总是表现的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时就要求老师给他们指出一条迷雾中的光明之路。
在第六章《万有引力》的教学过程中,我就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就是我对此的一点反思。
在第六章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后,教材研究了天体的运动,卫星的运动。对于这些运动,都近似认为是匀速圆周运动,而由于地球本身也在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随地球一起字转,也同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着眼点一般是向心力由谁提供,由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如何随物体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等方面。在此,由于情况类型较多,有多有相似之处,所以学生分析起来往往感到困难,容易混淆,也容易出错。
有这么二中情况:
一、在地球表面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
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但仅是的一部分,而且是较小的一部分,可得
f向《f万。而地球表面的物体由地球自转,所以自转的快慢一样都是24小时一圈,所以周期t都一样。
根据a向=f向/m得
a向=4π2r/t2
可得,由于相同,则a随r的变化而变化。
而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1、r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纬度越大r越小
结论:a随纬度的变大而变小。
2、r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高度越高越大
结论:a随高度的变大而变大。
二、在空中绕地球运动的物体。
其向心力f向由万有引力f万来提供,而f万全部用来提供f向
即f向=f万
可推出ma向=gmm/r2
a向=gm/r2=gm/(r+h)2
其g中是一个常数,m是地球质量也是常数,r可写为(r+h),r是地球半径,可得出结论
a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且是高度越大a越小。
由以上几种情况可看出,由于原理上的不同,a随高度的变化可大可小,在这种地方,学生就容易犯糊涂犯错误。
在课堂教学时,我按照以上条目把各种情况分析完后,看到下面的学生目光中多带着些困惑,但我问他们懂了吗?他们有都说懂了。因此,我就按计划继续其他内容的教学,而没有做进一步的.的落实。但课后我心中仍忐忑不安。不断思考怎样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终于,我决定自由设计一道题,看看情况如何。
地球
d
c
b
a
题目是这样的:
如图,a、b、c、d处(a、b为空中的卫星,
c、d为地球上的点)
向心加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题目一出,由于只要是排序,不要说原因,所以下面同学反应十分热烈。有cdab、cdba、abcd、abdc…。我将结论一一记下,再叫各种情况的代表说明其理由,有些一开始思考不周全的同学,经过分析发现其思考不到位的地方,加以改正。最后统一认识。对此知识点加深了理解和认识。
小结:通过以上一件小事,我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首先,落实不到位。本来应该当时落实没能及时落实。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为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一中教师而努力。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三
说是“赶鸭子上架”,一点也不过分,我在迷茫和困惑中被推进了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大潮中,潮起潮落,多少彷徨与苦恼,激动与兴奋,希望与收获,令我百感交集。想当初,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置身于生命化课堂改革大潮中,既感到新奇,同时又有点措手不及。这一路走来,感触颇多,当然也有些许的体会和心得。
初识生命化课堂改革,我体验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带来的震撼;
品尝了新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冲击的苦涩。也难免对生命化课堂改革产生了重重的疑惑。
(一)进行生命化课堂改革会不会课时不够,教学任务能不能完成?
(二)怎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操作?
带着这么多疑惑,开始,我一直小心翼翼地推进着我的物理教学,生怕步子迈大了,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即使如此,在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实行过程中仍旧时常遇到一些新困惑:
(一)“教”的困惑生命化课堂改革的要求是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由教师的多讲、全讲变成了少讲或不讲,我感到难以适应,以前自己“独霸”课堂惯了,突然“闲”下来,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感到有一种自己“满腹经纶”无处施展的苦恼。怕“多”讲会被冠以观念陈旧、方法落后等莫须有的“罪名”。少讲,又怕学生的学习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真是举步维艰,左右为难。
(二)“学”的困惑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问题也层出不穷,是我困惑和忧虑最多的:1、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基础较差、性格较为内向、不善言表和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自卑心理强,又不愿参与合作,在自学环节难以跟上班级学习的进度,更难以得到知识的深化理解,致使这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有保障。2、学生们的文字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而且参差不齐,在小组讨论或老师提问时,有的学生怕发言,有的学生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有的班级学生人数多,不能同时兼顾全班同学,控制和驾驭好这一堂课,做起来真的是难度较大。3、影响了尖子生的发展。课堂上分组进行学习或讨论,兵教兵是通常的模式,尖子学生教普通学生,他们就变成了各小组的小老师,他们在不厌其烦的讲解中,虽然非常有成就感,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层理解和探讨。4、课堂上,只要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
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
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合作流于形式。
(三)“评”的困惑以前评价学生往往以考试成绩论好坏,简单好操作。现在新课程要求全程评价学生,这是我最为头疼的一件事,生怕表扬少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上,只要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赶紧鼓励表扬说:“讲得真好!你太棒了!表扬他!”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并加星给于褒奖。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星星”满天飞。
回顾自己的生命化课堂改革之路,充满艰辛。但在艰辛中我也不断反思着自己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一)课堂开放要有度还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并不是将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由学生决定一切,象一盘散沙,放任自流。教学中,学生确实应该做课堂的主人,可是这并不等于就应该任由他们随意乱说,更不能抹杀老师的存在。因为教师的生活阅历、对教材的把握,以及知识的底蕴都要远远的高于学生。所以教师该“干涉”的时候要干涉,该纠正的时候要纠正,该限制的时候要限制,该“主宰”的时候要主宰。不要只追求课堂上的“轰轰烈烈”,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
(二)合作不要流于形式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热闹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三)评价要褒奖有度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但是,过多外在的奖励如果用的赞赏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反而会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适当地给予肯定和鼓励是必要的,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份由衷的赞赏都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会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努力。
从刚开始的“雾里看花”到现在的“拨云见日”,我真切地感受到新课 程给 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变化。在艰难的探索中,我也与生命化课堂改革一起成长起来了,真正是教训多多,收获也颇丰。
一年来的新课程实践中,我的观念在不断的变化,认识到了课堂教学应该“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体现在上课中,过去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教”,现在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学”,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认识新课程,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在实践的过程,针对不同的课型我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1、对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当然,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为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也是学生有了一种成就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2、对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就比较难,针对这个情况我在这种课的教学中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自己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相互交流。因为我了解到,每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为了巩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还采用了同伴互教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要给别人讲明白,自己必须理解得非常透彻,并且在讲解的过程,同伴之间可以从对方的讲解中学到新的、更好的方法,和不同于自己的思路,从学习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3、对实验课的教学,在实验课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这种情况,惊讶之余感到格外高兴,学生不仅玩出来门道,而且玩得更高兴更有趣,感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如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时,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比教师演示实验时看到现象的印象要深得多。再如,讲授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时,可让学生们各抒已见,提出各种猜想、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并对他们的探究进行交流评估。让学生尝试初步的科学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体验物理学习内在快乐。
由于有了这些举措,课堂教学少了先前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上课时有了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和豁然开朗的喜悦。
由于不再把学生当成装载知识的容器和知识的收购站,而是鼓励学生、带领学生去探究,去学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学生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例如在一节浮力的习题课上,我把练习题分成难易不等的几个层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据小组成员的实际情况,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学生积极参与,特别是一些平时不愿思考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了,生怕拖了小组的后腿。而对一些尖子生,我总是要求他们,不要拘于表面,要他们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并在原题的基础上深刻挖掘,让他们对知识有更深层的理解和探讨。这样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功感和自豪感,组内问题全部自己解决的优胜组,加星奖励,如果还能对别的组给以援助格外加分,这种快乐的情绪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源泉。这样一堂枯躁的的习题课,被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激烈辩论取而代之。根据教学内容,适当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参与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快乐学到知识。“我认为”、“我觉得”、“我的看法是”、“我的建议是”等,成为课堂上学生使用频率最多口头语之一;
一双双高举挥动的手臂成了课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单纯地以分数认定,对学生的长处和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都给以关注,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养成,不再恨铁不成钢,因为我知道,有时候,铁和钢是等值的,学生有自己的人生体验,有自己的内心世界,考查学生,当然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量不同的东西。对于学习比较好的同学,我总是以鞭策激励为主,而对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以鼓励为主。评价学生要选择好时机,也要因人而宜,这样的表扬才能深入人心。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知识拓展这一环节中,提出了一个为优生准备的问题,两分钟过后,我用期待的目光扫描了我的得意门生一遍,发现他们都避开我的目光,我心知肚明,正准备给学生点拨。突然一个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平常不愿发言的学生站了起来,虽然他的回答不很完美,但还是令我和全班同学吃了一惊。我带领全班同学给了他足有一分钟的掌声,看到他的脸红了,我知道脸红的背后,他收获的是得意和自信。在以后的学习中,我特别注意去发现他学习过程中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闪光点”,并及时的表扬鼓励,比如哪一次家庭作业完成的不错,我总是不失时机的的在作业本上写上肯定的话,使他学习兴趣逐渐稳定,学习成绩不断进步,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让他由对学习物理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快乐,并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在快乐中学习。
当然,在一年的生命化课堂改革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从最终的检查来说,学生还是要参加考试,平时的表现再好,平时的考核全部是优,最后中考依然压在那儿,考试模式不变,评价的最终标准不变,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前景还是堪忧的。
从评价 老师的机制来说,历来评价老师都是学生的成绩,即使课上得再好,学生再喜欢你,最后如果没有成绩,原本喜欢你的学生也会背叛你。因此,面对生命化课堂改革和成绩评定这对矛盾,老师如履薄冰,陷入两难。
尽管如此,一年生命化课堂改革的实践,我觉得还是得比失多,最起码我们努力过了,实践过了,尽管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尽管这行脚印可能歪歪斜斜,但毕竟我是在探索着,前行着,希望在以后的生命化课堂改革实践中克服更多的不足,获得更多的成绩。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四
随着教改的深入和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材使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纷沓而至,并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给基础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物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了新课程新教材给教育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困惑。反思自己一年来的教学历程,提出一些浅见,望大家批评指正。
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如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
(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如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独立判断;
(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如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如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
(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
(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
对比传统的物理教学,按新课标要求,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师们所利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但在我的实际操作中,我曾经遇到了这样的困惑,越强调探究,就越感到教学时间的紧张,在单位时间内有时完不成教学任务。如果每节课都进行探究式教学,那么,一学期下来,我们很有可能难以完成应有的教学进度。
带着这个无奈的问题,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和同事探讨以及向师傅请教。结果让我明白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实施探究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某个知识的获取,而是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要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习惯,唤回他们创造的激情、积极的态度及活泼开朗的心情,所以多占用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我们明白了这样做的理由,那么该如何解决时间紧的问题呢?
实施探究式教学应采用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相结合,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只要调动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就完全可能在课外让他们去做他们有兴趣又能做的事情,课上老师只让学生汇报探究方法与结果,可节省时间。只要在老师评课中,能对教材做到纵观全局、总体规划,不单独某节孤立被动的备课、授课,还是可以解决时间紧的问题的。
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改革主旋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然而,目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基础、能力等方面差异明显,上课时往往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如何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好“管”与“放”的分寸,提高课堂效率呢?
通过思考,我明确意识到:一方面,按新课标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要“放”,要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需求获取知识,也就是说,要善于从学生身心发展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出发,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并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切忌将预设的教学目标、自己的经验、态度、价值观强加给学生,管的太死,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扼杀了学生的自身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要看到课堂教学的复杂性,教师要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需要我们老师将教学内容、学生、课堂活动等因素纳入综合考虑,进行课堂的适当调控,使课堂放而不乱,学习环境和谐。例如:如何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间的关系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学生还不善于合作学习的情况下,教师应考虑合理分组,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竞争与合作,协调班级成员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独立转向合作;
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可逐步培养起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方法、步骤,如从“环境、情境、过程、状态、结构”去分析问题,即可克服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盲目尝试和无意义的猜测,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后进生转化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以为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后进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强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起始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推动力量.所以应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师除利用物理学研究范围广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外,还要设计、准备好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介绍物理学的新进展等方面来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为了巩固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不同类型后进生获得程度不同的学习上的成功,以此保证学习上的“
良性循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让各类后进生尝试到成功学习的喜悦.成功教学可以增强和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优生们对学习物理有浓厚兴趣,甚至让入着谜的主要原因大多源于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的强烈吸引力,而后进生对物理是否感兴趣的首要因素则取决于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方法.所以,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教师本人是否热爱物理、对物理学教学是否投入、教师对科学的价值体系是否信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是否能从物理知识及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美等,这些对后进生学好物理课程,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物理课程并不象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五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
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
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
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
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
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六
1、回顾寻找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引入新课教学。
2、了解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
3、分组进行斜面实验,体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全过程。
4、了解伽利略的逻辑推
理过程,全面体验。
5、分别运用数学的代数和图象方法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数学对于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性。
6、规律应用。
(1)学生亲身的斜面实验探究活动和运动规律的数学推演过程,非常兴奋,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极大热情,并且由亲自体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完成了对实验和数学方法的要求,分组实验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
(1)课时太少,而且课堂时间40分钟,很难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进行探究,本来设计的实验探究时间为十分钟,实际过程用了十二分钟,结果导致教学的最后阶段显得很匆忙。这是始料不及的,这让我体会到了时间的掌控在以后的教学中时十分重要的。
(2)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很难控制,不但要控制讨论题目的数量和难度,还要实时控制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更要控制好讨论的时间。一旦控制不到位或疏于控制,教学内容将难以完成,会出现课后再花时间去补救的尴尬局面。
(3)由于时间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的精炼还有语言的速度都是需要重点进行控制。
总之,新课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 ,探索的路才刚刚起步,我们相信只要用新的课程理念去武装我们的思想,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最终就能达成课程的总目标。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七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一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1、习惯于浅显的定性研究,不肯动脑进行深入的定量探究。
2、不认真看教材,不习惯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3、不肯花功夫记忆知识,基本概念、公式、原理不去熟练掌握。
4、做作业时图完成任务,过分的依赖教材、参考资料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定量探究的实验交给学生去完成,强化探究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
课堂上进行教材阅读训练,先是由老师就教材内容提问,让学生讨论回答,逐步过度到要学生对教材内容质疑,学生讨论、老师指导解决,从而培养认真阅读、深入钻研的学习品质;
为了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上增加一些小测验,用几分钟的时间对上一堂课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检测,并请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上台展示,练习中增加一些对概念的判断、公式的推理、原理的一解多题训练;
为了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除了从道理上讲清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之外,还适当布置当堂练习,在老师督查下完成。
1、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不能较准确的使用物理语言。
2、解题素养差:不规范、不严谨,缺乏条理和逻辑。
3、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太差,必备的数学知识如函数、方程、平面几何等掌握不好,给学习物理造成很大障碍。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描述物理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练习中增加问答题和论述题的份量,还布置课外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操作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论、实验误差分析和反思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时,先让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解答过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表达更规范;
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当课堂上要用到某一个数学知识点时,课前提醒学生做好准备。
虽然在36个课时内能免强完成一个模块基本内容的学习,但缺少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和解题指导,难于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相应措施及设想:
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上,挤时间进行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几点建议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
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
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
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
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
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
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
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
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
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
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小结: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为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八
培养差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这里,仅介绍我对三种类型差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情况。
(一)强化自制,控制自我。
统计资料表明,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薄弱而成为差生的比例较大。调查中,我发现他们的自我意识还是比较强的,有一定的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例如,在他们的心目中,物理学得好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优秀,观察能力、实验能九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很强的学生。当问他们想不想向这个标准靠拢时,几乎都说心里想达到,但做起来太不容易。他们之所以想的做的不能同步,是由于不能控制自己,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调查中还发现,这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同兴趣、情感、意志等有关。针对这类差生的特点,我做了以下一些转化工作。
1.激发差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首先,根据物理的特点,引导差生正确认识学习物理的目的和社会意义,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内驱力,增强自制力。其次,在教学中严格把好教材深度关,注意突破难点。在习题教学中,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并充分运用实验的优点,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
2.锻炼差生的意志,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
差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情绪波动大,意志薄弱,缺乏毅力,害怕困难和挫折,这无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件充满困难和挫折的"事情,物理又是一门较难学的学科。因此,我注意引导他们把战胜困难,攻下难题当作一大乐事,让他们在合适的练习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意志,能搞到在情景中循序渐进,合理上升,产生向上攀登的情感。通过不断地磨炼,不断地战胜一个又一个学习中的困难,这样,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就会逐渐提高。
3.教会差生听课,培养注意品质。
差生的另一特点就是注意力不稳定,常常被某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所干扰。为此,我要求他们勤记笔记,并尽量向他们多提些力所能及的-题,以引起他们的注意。此外,我还组织这类差生召开座谈会,邀请物理成绩好、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言传身教。还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有时故意把时间搞得长些,以促使他们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九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二章中的第五节课。
虽然在知识上它是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之后的一个特例,在整个高一年级教学的安排上,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重点在于规律的应用,因此它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较为成功地展示出新课程理念下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深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备课时认真研究教材,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确定了这节课教学目标。
2、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性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理念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选择与改组,精心设计好适用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案,给学生一个充裕的思考问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探究)过程,利用前边学过的测加速度方法来测重力加速度,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学生放于研究者位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与方法、学会交流与合作。
3、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中物理现象出发(两张相同纸片做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再由学生在实验中归纳出结论和规律,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4、让学生自己进行演示实验,容易暴露出学生存在的问题,由学生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发散性思维又有集中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5、借用实际应用,测学生反应时间,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这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应用知识,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以发展, 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知识掌握更为牢固,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由于学生探究过程需要留出较多的时间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因而处理例题时间时间较为紧张。
2、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时,只是部分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小组分工合作。
3、学生实验时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阻力较大,应建议学生多做几次取平均减小偶然误差。形体教学反思三下观察物体教学反思认识液体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十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关键在于上好复习课,努力做好章节、专题的“听、评、讲、练”层层过关。但每堂复习课上下来,常感觉学生基础薄弱、被动接受、效率较低。
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只要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我们就是成功了一半。这就要更新教学理念,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充分的通过身边的生活常识、现象感知认识物理。再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融会贯通后,再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实验法(如真空不能传声、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的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首先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基本要求。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败笔。例如,教师在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选择参照物判断错误的现象;
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
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
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点,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例如,刚开学初在讲“单位换算”,第一个班级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学生在课堂练习中错误颇多,自己还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后来在学生的反馈中才知道学生没有真正的搞懂。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授课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应包含课堂环境条件,(或是课堂氛围)是否让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是否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教师激情是否高涨,学生学习热情是否高涨。同时,内容怎样处理,顺序如何调查,语言怎样运用,教学手段如何利用,课堂结构如何布局,学生兴趣怎样激发,师生互动交流平台如何构建等。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加鼓励和帮助,帮他们树立信心。
其次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让学生多动手、动口、动脑。注重学法指导,初中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
二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最后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现客观事物和各种物理现象,能在短时间内展示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进行形象而生动的模拟表现,它是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和延伸,两者协调配合,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及时的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认真地思考遇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力争在行动与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物理教师。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一
加速度的概念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首先要注意加速度的引入。可以通过公共汽车与无轨电车(或卡车与小汽车)启动,速度从零加速到5m/s的差异,使学生体会到速度的变化有快慢问题。也可演示物体从不同倾角的斜面滑下,在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大致相同,比较物体在不同倾角的斜面的速度变化的不同点是什么?从而提出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
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后,要强调两个问题。其一,加速度不是表示速度的增加,也不是速度的变化,而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其二,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高速公路上高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它的`加速度为零。这两个问题,都可以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如何判断方向的问题应暂时回避,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
第二,不宜提“速度变化的快慢”,包括“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第三,不宜提平均加速度与即时加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多举些例子,会有利于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这样的例子:一辆汽车用10s的时间从0km/h增高到108km/h(也就是平时说的30m/s)的速度,如果是匀加速,那么加速度就是3m/s2,这辆汽车遇到特殊情况时,从108km/s开始刹车,4s停下来,那么此时的加速就是7.5m/s2。
上面这辆汽车在加速阶段,加速度是3m/s2,那么第一秒末是3m/s,第二秒末是6m/s,第三秒末是9m/s……第十秒末就是30m/s,就是108km/h。在刹车阶段,加速度是7.5m/s2,从30m/s开始刹车,刹车第一秒达到22.5m/s,第二秒末达到15m/s,第三秒末达到7.5m/s,第四秒末达到0,停下来。
例子要浅显易懂,然后可以多举几个,如果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互举例子,效果是最好的。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二
作为老师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这两个多月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这段时间里,物理组的很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我的师傅涂源安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了我很多指导和意见。还有王鑫良老师,我们同是教高一3组,教的学生都是同一层次的,所以我都是和王老师保持同样的进度,作为新老师,很多课我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引入新课,有些课也不指导怎么讲才能让学生更加明白。所以我在上新课之前都是先听王老师的课,这样就能补上自己备课的时候漏掉的知识要点,王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同样还有王得寿老师,涂太平老师,朱晓庆老师他们对我这个新来的,毫无经验的都是耐心教导,给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这里谢谢他们!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我带的4个班得到了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的成绩。看到成绩后我又高兴又失望,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能取得第一的成绩是对我工作的一个肯定以及鼓励,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失望的是,同样是我在教,怎么还有两个班会相差几名。第五名是高一(16)班,第六名是高一(18)班。我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16班是我教的四个班感觉上课最活跃效果也应该最好的一个班,班上的学生很活跃,有一些同学反应很快,这样就带动了整个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活跃,我觉得一个老师上课学生一定要在下面配合,这里的配合并不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下面,还要在听课的时候给老师一些信息,就是他对这个知识点的了解以及掌握程度。这样老师上课也就有了更多的激情,课堂效果也就相对好些。但是就这样我认为效果最好的班级考试却没有别的班好,怎么回事呢?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16班学生学习很浮躁,对于作业的完成很不重视,作业做得很马虎,就像是应付老师一样。相反,得了第一的17班平时学习很踏实作业做得很认真。对于理科的学习,课堂固然重要,课下的巩固复习同样必不可少。并且理科重点在于多练,只依靠于课堂的学习而课下完全不管它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对于16班的教学,以后我也要多花精力来督促他们作业的完成。
而对于18班,我也总结了一下,首先就是我自己的原因。18班我了解的太少了,每周只有3节课,每次上完课就走了,班上的学生我能叫出名字的人太少,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也不够了解,作业反馈也不及时。另外在18班的课堂效果也没有其他班上活跃,所以让我一时间忽略了班上的学习。虽然班上的平均分不够高,但是却有2个高分进入了年级的前20名。我觉得一个班的尖子生其实也是可以带动整个班的学习气氛的.。应该对这样的同学多加表扬,使其他同学向他们看齐,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榜样,这样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总是有促进作用的!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生搞好关系决不是与一部分学生亲密无间,而是要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鼓励。同时我也会吸取过去两个月的经验教训,在教学方面多向其他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要多加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继续努力,加油!期待新的成绩!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简短篇十三
紧张忙碌的高一上学期终于结束了。回首一学期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有困惑,也有反思。
我虽然只担任一个普通班的物理教学,但依然感受到教学上的困难,困难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由于近几年来,攀枝花市两所“国重”的年年扩招,使得我校生源质量也年年下滑。从我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虽然有一部分同学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从而造成了高中物理教起来比较困难,学起来也比较困难。
自己曾经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多年,对初中的物理教学内容比较熟悉,但对高中教材,不太熟悉,尤其在高中物理运用的灵活性上还很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及学期结束后,也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主要心得如下:
在开始接手物理教学时,自己的教法依然是尽快按按章节推进教学进度,然而,学生的现状,使我不得不停下来,主要问题是学生接受能力有限。
我们知道:初中物理教学主要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同时,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因而。学生接受难度加大,尤其,普通班的学生,本身的知识与理解能力的局限,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在这个问题,自己的反思就是:尽量放慢教学进度,给更多的同学思考与训练的机会,以打好他们学习的基础。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上好课的基础,但只依据书本备课,只能陷入“本本主义”之中,会脱离学生的实际,因而,也要依据学生的状况备课,则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高一的学生是刚刚升上来的初中学生,他们的思维也基本上是初中的思维,因而,高一的教学完全可以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
教材的呈现应该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
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
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多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同时,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
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好课是每个老师一生的追求,上好课不容易,
这不仅需要老师有熟练的教学能力,更需要有熟悉的教材,这对自己来说还不太具备,但一个人只要努力,只要做有心人,就会有进步,在这个问题上,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因而,自己一方面努力钻研教材的同时,就是向同行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中的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同时,更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经常的反思,努力改正自己的教学不足。
在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中,自己就对学生提出了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
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一个章节学完后,要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由于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容易遗忘。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高中物理难教,学生难学,这是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的,高中物理的教与学,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共同坚持、才会走出困境。另一个问题我发现:经过一个阶段教学后,一些害怕学习困难的同学开始出现,这时就急需教师对他们展开思想工作,在这个问题上,自己基本上是做到了,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个方面对遇到学习困难的同学要经常给予经常的辅导,以建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
总之,一学期的高一物理教学,有困惑,也有收获,同时,反思使自己懂得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好学生,而不是只会强调自己的困难,困难是让人克服的,而不是用来宣扬的,只有迎着困难上,才可以克服和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