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4篇
第1篇: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天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58
(天津市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和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于2000年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2000年11月1日零时。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及全市人民的紧密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团结奋战、辛勤工作,认真落实《天津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实施办法》的各项规定,胜利完成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现场登记任务。经过全面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样调查,普查登记质量全面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获取了大量的人口信息。目前,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全部资料的光电录入和计算机处理正在紧张进行。现将我市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结果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0年11月1日零时,在我市常住、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口总数为1000.88万人,与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878.54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增加122.34万人,增长13.93%;平均每年增加11.8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27%。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303.17万户,人口为937.1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3%,家庭户平均户规模为3.09人;与1990年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家庭户平均户规模减少0.25人。 三、年龄构成 在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7.62万人,占总人口的16.75%;15-64岁的人口为749.93万人,占总人口的74.9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3.33万人,占总人口的8.33%。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9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8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市总人口中,男性为510.24万人,占总人口的50.98%;女性为490.64 万人,占总人口的49.0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99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103.63相比,性别比提高了0.36。 五、民族构成 全市总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74.50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6.38 万人,与1990年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7.72%下降为97.36%;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28%上升到2.64%。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总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为90.15万人,占总人口的9.01%;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208.69 万人,占总人口的20.85%;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46.20 万人,占总人口的34.5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250.53 万人,占总人口的25.03%。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平均每十万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4668人上升到900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由15908人上升到2085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9379人上升到3459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29635人下降到25031人。 全市总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49.31 万人,文盲率为5.9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下降了5.68个百分点。 七、人口的地区分布 1.全市总人口在各区县的分布: 和平区 32.23万人 东丽区 45.13万人 河东区 73.23万人 西青区 44.26万人 河西区 79.14万人 津南区 42.61万人 南开区 87.21万人 北辰区 45.38万人 河北区 64.56万人 武清区 82.38万人 红桥区 53.91万人 宁河县 36.42万人 塘沽区 56.16万人 静海县 54.75万人 汉沽区 17.88万人 宝坻县 65.19万人 大港区 39.87万人 蓟 县 80.57万人 部分区、县的人口规模发生了明显变化。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总量增长较多的区县有:南开区(+16.55万人)、东丽区(+15.53万人)、西青区(+14.27万人)、北辰区(+13.85万人)、河西区(+13.14万人)、塘沽区(+11.81万人)、河东区(+10.83万人);人口总量减少较多的区县有:和平区(-16.85万人)、红桥区(-3.46万人)。 2.全市总人口在城乡的分布: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的有关精神和现行行政区划的范围统计,我市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20.53万人,占总人口的71.99%;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280.35万人,占总人口的28.01%。同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33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为初步汇总数。 2.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办法》的规定,人口普查是按常住人口原则进行登记。 常住人口是指: ①户籍在本市且现居住本市的人; ②户籍在外省市现在本市居住且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 ③在本市居住的户口待定人口; ④户籍在本市现在国外工作、学习和居住的人员。 3.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市随机抽取了18个调查小区1911户5864人进行事后质量抽查。 4.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
第2篇: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广西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1-05-15 10:40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2001年4月4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普查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族人民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各部门通力合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经过近30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登记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普查登记人口与总人口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广西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广西境内常住的人,每个人都在常住地进行登记。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为4489.37万人(包括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人口)。 全自治区2000年11月1日总人口为4744.20万人(包括外出人口,不包括外来人口)。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零四个月期间,全自治区总人口增加500.5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8.44万人,年平均增长1.08%,比“三普”到“四普”之间年平均增长率1.87%下降0.79个百分点。 二、家庭户人口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家庭户为1141.21万户,占普查登记总户数的98.19%。家庭户人口为4349.51万人,占普查登记人口的96.88%,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81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64人减少了0.83人。 三、年龄构成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177.88万人,占26.24%;15—64岁的人口为2991.67万人,占66.64%;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19.82万人,占7.12%。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7.1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70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中,男性为2378.47万人,占52.98%;女性为2110.90万人,占47.02%。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2.68,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性别比110.30相比增加了2.38。 五、民族构成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768.27万人,占61.66%;其他民族人口为1721.10万人,占38.34%。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中,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为: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107.24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2.59%;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428.92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10.37%;接受初中教育的1451.80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35.09%;接受小学教育的1893.45万人,占6岁及以上人口45.76%(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由791人上升为2389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的由6804人上升为9554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由19141人上升为32339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的由45041人下降为42176人。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170.24万人,占普查登记人口的3.79%,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10.61%相比下降6.82个百分点。 七、人口自然变动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中,普查标准时间前一年(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人口出生率为13.6‰,人口死亡率为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9‰。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出生率下降7.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下降0.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6.8个千分点。 八、城乡人口 全自治区普查登记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263.95万人,占普查登记人口的28.1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3225.42万人,占普查登记人口的71.85%。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城镇人口比重15.10%相比,居住在城镇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3.05个百分点。
第3篇: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湖北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2-01-07 09:32
(湖北省统计局 2001年4月2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登记工作。这次人口普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遇到了人口流动数量大、范围广、变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十分突出;受各种利益机制的驱动影响普查工作开展等问题。这些都为普查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省广大人民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全省四十万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进行了多次认真细致的入户调查登记,圆满完成了普查登记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手工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全省总人口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200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普查登记的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
全省人口为6027.82万人(包括外来常住人口,不包括常年外出人口;包括按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事后质量抽样调查间接估算的人数),其中,直接调查登记5949.82万人。同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5397.05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552.77万人,增长10.24%;平均每年增加53.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5%(按直接调查登记人口计算,下同)。
二、全省人口的分布与密度
全省17个市州和林区的人口分布与密度如下:
地 区 人 口 密 度 武汉市 831.26万人 972人/平方公里 黄石市 247.64万人 540人/平方公里 十堰市 341.70万人 144人/平方公里 宜昌市 414.93万人 195人/平方公里 襄樊市 565.67万人 287人/平方公里 鄂州市 102.33万人 642人/平方公里 荆门市 296.92万人 238人/平方公里 孝感市 499.25万人 560人/平方公里 荆州市 627.97万人 446人/平方公里 黄冈市 710.41万人 407人/平方公里 咸宁市 270.06万人 277人/平方公里 随州市 248.43万人 258人/平方公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377.53万人 157人/平方公里 仙桃市 147.41万人 585人/平方公里 潜江市 99.15万人 514人/平方公里 天门市 161.34万人 638人/平方公里 神农架林区 7.82万人 24人/平方公里
三、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1572.38万户,人口为5514.96万人,占总人口的92.69%,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51人,比1990年的4.01人下降了0.5人。
四、年龄构成
全省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360.74万人,占22.87%,15-64岁的人口为4213.94万人,占70.82%;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75.13万人,占6.31%。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5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4.7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81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
全省人口中,男性为3097.43万人,占52.06%;女性为2852.39万人,占47.9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 , 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8.59。
六、民族构成
全省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691.85万人,占 95.66%;其他民族为257.97万人,占4.34%。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08.86万人,增长9.8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43.91万人,增长20.51%。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省人口中, 接受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231.94万人,占3.9%;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749.39万人,占12.6%;接受初中教育的2041.47万人,占34.31%;接受小学教育的2107.19万人,占35.42%。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化: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1566人上升为3898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8866人上升为12595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23156人上升为34311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5856人下降为35416人。
全省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为425.46万人。 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率((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总人口)X100%)由15.96%下降为7.15%,下降了8.81个百分点。
八、城乡总人口
全省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93.09万人,占总人口的40.2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556.73万人,占总人口的59.78%。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47个百分点。
第4篇: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
2000年进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
佚 名
【摘 要】无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
【年(卷),期】1999(000)002
【总页数】1页(P2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农业科学
黄秋葵 ( 见题图) 又 称羊角豆, 原产非洲, 属 锦葵科秋葵属中能形成果 荚的栽培品种, 为一年生 直立草本植物。 目前, 我 国各大城市有少量栽培, 是名优特种蔬菜品种之 一O黄秋葵的主要食用 部分为嫩果荚, 其营养价 值很高, 含有能增强人体 耐力的糖聚合体和维生素A、维生素 B 、 铁、 钙等 物质。 嫩果荚中还含有一 种粘性物质 , 若用来开 汤,则汤有粘性, 似鲶鱼丝 ; 用来炒食或凉拌, 食味滑腻细嫩, 风味独特。因此, 黄秋葵能帮助消 化,治疗胃炎、 胃溃疡, 有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 力的功能。 黄秋葵为大宾 馆中常用蔬菜之一 ,亦可鲜销和冷藏出口 。 许多国家还以它作为运动 员食用的首选蔬菜和老年人的保健 食品。黄秋葵的嫩叶也可以食用, 种 子是咖啡的良好代用品, 花和植株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花、 种子、 根还 可入药, 对恶疮、 痈疖有疗效, 并有 一定的抗癌作用。 茎秆可作燃料和 造纸。近两年来, 笔者在娄底市高溪 现代农业开发公司试种成功 。 黄秋 葵的植株为伞状形, 高 1.5米 — 2 米, 茎秆粗壮直立, 茎的基部直径达 3 厘米 — 5 厘米, 花大而黄, 酷似棉花 的花,叶片大有点象蓖麻叶, 每节 长 1片叶和 1个果荚, 共有30 个节 一40个节。 果荚与香蕉相似, 呈五棱 形圆锥体, 嫩果荚青绿色, 老荚黄 白色,嫩果荚表面有短绒毛, 食味 如蘑菇, 滑嫩可 口 。 种子圆形, 灰褐 色,千粒重70 克左右。 全生育期 150天 一 200 天, 3 月 一 7 月均可播种, 我国南北各地都可种植。 黄秋葵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喜2D娄底农业农机学校 ( 417000)林 蒲 田温暖和强光, 15 ℃ 以下生长十分缓慢,不耐霜冻。 因此, 应选择土层深 厚的土壤种植, 每 667 平方米施足 有机肥 3000 公斤 一 4000 公斤作基 肥。可以育苗移栽和直播。 在湖南 种植, 如果采用露地栽培, 可在3 月 下旬 — 4 月初进行播种育苗, 北方 可适当推迟 。 播种前, 种子应 当用30 ℃一 35 ℃ 的水浸种24 小时, 并在 25℃ ~30℃ 下催芽, 播后四五天就可出苗。 出苗后应及时中耕、 除草、 抗旱追肥。 当幼苗长到2 片 — 3 片真 叶时就可移栽, 株行距为 0.5 米 ×0.8 米。 苗高0.5 米 一 0.6 米时进行摘 心打顶, 促进侧枝结果。 黄秋葵抗 病力强, 生长早中期几乎没有病害。 到开花结果期, 除了及时追肥、 抗 旱和防倒伏外, 要注意防治蚜虫、 蚂蚁、根线虫危害, 可用低毒高效 农药如杀灭菊酯防治。 在正常天气下, 生长 2 个月, 即 在 6月上中旬就可开花结荚, 一直 可结至 9 月下旬。 由于黄秋葵是以 嫩荚供食用, 故收获期十分严格 。 收获过晚, 果荚老熟硬化, 品质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不堪食用。 因此, 一般在开花 后 5天 _7 天, 嫩荚长到 7 厘米 一 12 厘米, 荚重 15克 一 25 克左右, 荚皮白绿脆嫩,指甲易掐破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用剪刀剪下,切忌用手撕摘, 盛夏 和初秋需每天采收, 其余 时节每 2 天采收 1 次, 每667平方米产量 2000 公斤 ~3000 公斤。 留种的植株, 肥水更 应 充足 , 当果 荚开 始变褐,裂缝已明显破裂发白时,种子即已成熟, 可用 剪刀 剪下 , 取 出种子 晒 干,放在瓶中保存, 到来 年 播 种 , 发芽 率 高 达 100% 。黄秋葵适应性强, 不 择 土质 , 不 仅 能成 片栽培,也可与花生、 红薯等矮秆作物 间作, 还可在阳台、 盆钵、 地埂、 房 前屋后空隙地上栽培。 既可食用, 又可观赏和美化环境, 开发利用前 景十分广阔。湖 南& 业1999 年第 2 期黄秋葵 ( 见题图) 又称羊角豆, 原产非洲, 属锦葵科秋葵属中能形成果荚的栽培品种, 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目前, 我国各大城市有少量栽培,是名优特种蔬菜品种之一O黄秋葵的主要食用部分为嫩果荚, 其营养价值很高, 含有能增强人体耐力的糖聚合体和维生素 A、维生素 B 、 铁、 钙等物质。 嫩果荚中还含有一种粘性物质 , 若用来开汤,丝;用来炒食或凉拌, 食因此,黄秋葵能帮助消化,治疗胃炎、 胃溃疡,有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的功能。 黄秋葵为大宾馆中常用蔬菜之一,藏出口 。 许多国家还以它作为运动员食用的首选蔬菜和老年人的保健食品。黄秋葵的嫩叶也可以食用, 种子是咖啡的良好代用品, 花和植株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花、 种子、 根还可入药, 对恶疮、 痈疖有疗效, 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茎秆可作燃料和造纸。近两年来, 笔者在娄底市高溪现代农业开发公司试种成功 。 黄秋葵的植株为伞状形, 高 1.5米 — 2 米,茎秆粗壮直立, 茎的基部直径达 3厘米 — 5 厘米, 花大而黄, 酷似棉花的花,叶片大有点象蓖麻叶, 每节长 1片叶和 1个果荚, 共有30 个节 一 40个节。 果荚与香蕉相似, 呈五棱形圆锥体, 嫩果荚青绿色, 老荚黄白色,嫩果荚表面有短绒毛, 食味如蘑菇, 滑嫩可 口 。 种子圆形, 灰褐色,天一200天,3月7月均可播种, 我国南北各地都可种植。黄秋葵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喜 2D不耐霜冻。 因此, 应选择土层深厚的土壤种植, 每 667 平方米施足有机肥 3000 公斤 一 4000 公斤作基肥。可以育苗移栽和直播。 在湖南种植, 如果采用露地栽培, 可在3 月下旬 — 4 月初进行播种育苗, 北方可适当推迟 。 播种前, 种子应 当用 30 ℃35℃的水浸种24 小时, 并在 25℃~ 30℃ 下催芽, 播后四五天就可出苗。 出苗后应及时中耕、 除草、抗旱追肥。 当幼苗长到2 片 — 3 片真叶时就可移栽, 株行距为 0.5 米 × 0.8 米。 苗高0.5 米 一 0.6 米时进行摘心打顶, 促进侧枝结果。 黄秋葵抗病力强, 生长早中期几乎没有病害。到开花结果期, 除了及时追肥、 抗旱和防倒伏外, 要注意防治蚜虫、蚂蚁、根线虫危害, 可用低毒高效农药如杀灭菊酯防治。在正常天气下, 生长 2 个月, 即在 6月上中旬就可开花结荚, 一直可结至 9 月下旬。 由于黄秋葵是以嫩荚供食用, 故收获期十分严格 。收获过晚, 果荚老熟硬化, 品质降食用。一般在开花后 5_7嫩荚长到 7厘米 一 12 厘米, 荚重 15克25克左右, 荚皮白绿切忌用手撕摘, 盛夏和初秋需每天采收, 其余时节每 2 天采收 1 次, 每 667斤 3000 公斤。留种的植株, 肥水更应 充足 ,当果 荚开 始变种子即已成熟, 可用剪刀 剪下 , 取 出种子 晒干,放在瓶中保存, 到来年 播 种 ,发黄秋葵适应性强, 不择 土质 ,不 仅 能成 片栽也可与花生、 红薯等矮秆作物间作, 还可在阳台、 盆钵、 地埂、 房前屋后空隙地上栽培。 既可食用,又可观赏和美化环境, 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1999年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