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十四篇)(全文)

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十四篇)(全文)

时间:2023-04-20 08:3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十四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十四篇)(全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一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众所周知,然而具体薄弱在哪里,好象鲜有提起。我于20xx年7月参加西华师范大学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小队的支教活动,来到了营山县茶盘乡完小支教。茶盘中心小学位于营山县城南8公里处,滨邻山青水秀的望龙湖森林公园和宽阔的营星公路.学校占地15000余平方来。现有小学班9个。初中班8个,学前班1个,在校学生达1300余人.是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数天真可爱,朴实却活跃,但他们的见识实在是太狭窄了,初中的孩子的知识面不及城市里小学生的知识面。他们中只有10%的孩子可以在期末考试中所有科目及格。并且孩子们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害怕交流与表现。面对严峻的教育问题,除了教学,我们也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及经济情况做了各种问卷调查,走访了留守孩子的家,收集各种资料,并尝试将其组合分析,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或许具有其他学校所没有的特点,虽然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或许并未能看到更多隐藏于简单表面之下的事实,但我相信,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育更为细致的考察一定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的教育水平,并解决好令人担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3.9%

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87%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79.3%

非常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2.3%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69%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调查中,我们发现营山县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
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仍较多,资金和煤、电、油、运偏紧;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城乡居民增收困难。茶盘乡就更加偏僻,大多数乡民都外出打工,茶盘完小的孩子们的父母多数都是一起出去,地方多是深圳等大城市,而这些孩子暑假或者放任自流,或者就是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做暑期工。

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根据我们走访的留守孩子家庭所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36.2%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3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一的女生课后找到我说:“张老师,我最近胸部老痛,我又不好意思问别人,你说这是为什么?而且我特别想妈妈,要是她在就好了,我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把我可吓死了,还以为自己要死了呢!”当我听到这话的时候,我的心里痛极了。心理上的寂寞与生理上的缺失,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6%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特别是爷爷奶奶管不了就放任自流。其中15%经常有。70%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

五、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甚至有一位孩子在课后对我说:“我都3年没见他们了,有什么嘛,还不是一样,连他们长什么样我都忘了!”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5.9%。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学校,年龄较大的孩子属于自我管理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这种类型约占2.3%,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在14岁左右,多为初中学生。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
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久而久之,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所担心。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
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
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有的甚至早恋。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完小的校长对我们的提问也感到很无奈,除了开家长会时来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几乎学校找不到孩子们的家长。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极容易导致他们行为的失范,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
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个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父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令人担忧。由于父母法定监护职责的缺失,临时监护人监督不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少留守儿童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有调查资料显示,义务教育阶段中的留守儿童学生38.09%行为表现好,43.97%行为表现较好,14.95%存在违纪行为,0.15%存在违法行为。根据共青团中央的统计,全国大约又23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0%,这一比例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等地会更高些,达到50%甚至70%。那么至少将有34500留守儿童有违法行为。这些留守儿童长大后对社会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在生活、心理、人身安全、成长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认为,要建立留守儿童问题长效保障机制。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的父母很多在外务工多年,与孩子很少有机会进行沟通,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想什么,因此我们应该让父母看到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让他们了解他们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真正了解孩子心理的想法,在他们想通过拼命挣钱,为孩子铺就成才之路的误区中醒来,看看孩子最需要什么。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引导,尽可能使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给孩子最贴切的帮助和指导。对孩子来说,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有些孩子会变得坚强,但也有些形成了自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等性格特征。因此学校、家庭应该去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性格让他们在困难、挫折面前不退缩。父母不在身边是个考验,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点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部分打工者曾试图把孩子带到务工地点去上学,但大城市的好学校门槛太高,面向农民工子弟的学校,教学条件还不如家乡的学校。再加上现在国家已经在全国农村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费用全免。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让孩子在家乡读书。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第一,降低城市学校门槛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平等的上学机会。

第二,加大对农民工学校的投资力度,完善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鼓励社会投资兴建这样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使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有机会在父母的关怀下学习生活。

第四,发展农村寄宿学校,让那些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如今国家已经开始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可以进行: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道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注重培训。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共同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学生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才能让留守儿童的头顶早日出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二

九年义务教育一费制和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两免(教科书及学杂费)一补(贫困住宿生给予生活补助)政策的实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给党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今年又逢我国建国六十周年,对农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有必要,故我院院团委组织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xx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投身科学发展实践”主题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活动分支教、社会调研和爱国主义教育三大主要部分,其中以支教为载体,并同步进行了社会调研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束时我们集中以文娱汇演的形式展出了我院此次“三下乡”活动的成果。我作为调研组的一员,参与了此次社会调研活动,经过对调研数据和图片的筛选、整合,我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此次调研的对象为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清溪中心小学及其周围的清溪、南门、田桥、温塘四个村庄的老师和居民。

调研内容围绕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展开,详细调查问卷见附文。

此次下乡调查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个别走访法和资料搜集法三种。其中使用问卷调查法时共发放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为94﹪.在被调查者中,25岁以下者占10.63﹪,26-45岁者占50﹪,46-65岁者占29.78﹪,65岁以上者占9.57﹪.问卷由调研组六名成员(杜文龙、蒋珊、薛苇、李利、程烨、许日康)下乡到各村庄时发放,其中部分问卷由被调查者独立填写,剩余部分由调研组成员通过访谈形式把问卷题目融入到谈话内容中。另外,我们还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家长和学生进行了走访。最后,我们还向清溪中心小学的兰朝红校长搜集过一些关于该校的情况。

1、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在被调查者中,42.22﹪重视家庭教育,21.11﹪表现为很重视。这说明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三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家长观念的一种进步。

2、文化程度与家庭收入的关联性。

在问及文化程度对家庭收入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时,47.19﹪认为影响很大,39.33﹪认为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家长普遍认为受教育程度对将来家庭收入有较大的影响,但是“读书无用论”、“读书致贫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可能是受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影响。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着力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在大的方向上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创新教育体制,另外各个高校也应注重培养一批理论素养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大学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针对农村学生不上学而去打工的现象,44.83%认为不应该,因为读书才是他们的出路,但也有26.44%认为这很难讲,对他们先发展与先生存之间难取难舍。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反对子女不上学而去打工,但是有些家长迫于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只顾及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子女受教育后带来的长远效益。

3、学校教育方式问题。

在学校教育方式上,64.67%认为体罚与教育结合,33.33%认为教育不体罚,其中年龄为46-65岁的被调查者中32%认为教育不体罚,65岁以上42.8%也持该观点,26-45岁中28.57%持同样的观点,25岁以下中40%认为教育不体罚。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长希望学生体罚与教育相结合,但是不同年龄段的家长对教育不体罚这种观点的支持程度不一样,大体上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观点的支持率有上升趋势,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祖父母辈的家长对孙子女存在溺爱的倾向。

4.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支持程度。

在子女学习成绩优异但家里供不起上学的情形下,72.83%会贷款供子女读书,20.65%会选择变卖家产供子女读书,仅有6.52%选择让子女辍学。这些数据都体现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苦用心和高度支持子女接受教育的心理。

5.家长对当今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问题,已出台了多项教育政策,但只有1.25%非常了解当前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15%比较了解,27.5%有一定了解,高达56.25%不太了解,这反映出当地政府对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宣传覆盖面还有限。

6.家长最关心的教育方面的问题。

50%家长最关心师资力量,21.88%最关心教育体制改革,14.58%最关心学校的教学环境,但仍有13.54%最关心学费问题。家长最关心的教育问题程先出多样化的趋势,这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所进步,同时最关心学费的比例不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经济有所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温饱问题不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7.发展农村教育与发展农村之间的关系

60%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对农村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3.75%认为效果比较大。由数据我们可以读出现今农村大部分已经意识到发展农村教育对发展农村的重要性,看来政府宣传的“科教兴农”口号已经开始深入人心。

1.家庭负担。

在被凋查者中,48.89%有一个孩子上学,16.67%有两个孩子上学,28.89%没有孩子上学。从中可以看出,现今的家庭以一个或两个孩子居多,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28.89%孩子上学可能是被调查者年龄过大或未婚等原因造成的。

2.家庭年收入以及主要经济。

在众多调查者中,61.36%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20.45%在3000-4000元之间,6.82%在4000-5000元范围内,仅有11.36%在5000元以上。这些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农民家庭人均年收入还很不高,农民的经济状况还有待提高。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的农民可供子女受教育的能力还不高。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继续落实还中央关于“三农”

问题的相关政策,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让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带来的成果。

另外,53.36%的家庭主要经济为农业收入,26.88%为副业带来的收入,19.35%为外出打工,本地农民不存在乡村集体收入分配形式的经济。这说明当地仍以农业为主,不过副业和外出打工也占相当比例。相对往年来说,外出打工取得的收入有较大下降,这一方面可能是受国际经融危机的大背景影响,一方面可能是今年来国家实施了多项惠农政策,在家种田收入有所提高。

透过农民收入多元化发展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农村经济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步提高。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三

专业:土木工程造价

年级:大一

班级:xx级土木工程五班

姓名:李圣勇

学号:xx0xx37

实践单位:重庆市忠县三汇镇

实践时间:xx年1月26日至xx年1月31日共6天

一、实践目的:在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中,我来到了我们家乡的三汇镇体验独特的乡村文化,浓厚的乡村文化气息,让我深受启发。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我们了解国情,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且,大学生“三下乡”也有利于我们体察民情。只有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最终才会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里! 再有,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我们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通过实践,可以促使我们学习的提高。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实践内容:
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上,我们组主持的专题叫“关爱花朵,精彩大棚”,做这个活动我们的初衷是想借我们的行动展示给这些缺乏关爱的山村孩子们的父母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些礼都是村委出钱资助给我们活动的。

我们这个活动是在这期志愿活动里的一部分。当我们给孩子们送去一些糖果和书本文具时,孩子们那种渴望爱的眼神深深的打动着我、震撼着我,缺爱、纯真、努力、上进是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的,从他们那双充满求泪水的眼睛里,我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

和孩子们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过得快乐而充实,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当一个小孩子代表给我们佩带红领巾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激动的程度不比我第一次带红领巾的时候差;
当孩子们用洪亮的声音唱着《春天在哪里》时,我不知为什么,也许是一种冲动。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我想我真的是被他们感动了,被他们的纯真、活泼、朴实感动了。

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我们社会对留守孩子的关爱是重要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让我感觉到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这次活动能增强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我们的这个活动就算是成功了!

接着,我们组进行了农事实习。虽说这不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干这种活。但一开始乱锄一气,草没锄掉几棵,手上倒磨出了几个泡,后来慢慢的掌握技巧了,也锄的快多了,不一会我就把一垄锄完了。大蒜地里风很大,我这才亲身体会到了农民们的不容易,作为农大的学生应该给农民办点实事,更坚定了我们把农业科技服务站建下去的决心。

以上是我对主要活动进行的简要介绍,其中穿插了一些感想,下面我要对整个活动谈一些感受:

1、“团队精神、共同合作”在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不会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处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随着大家相互的逐渐了解,分歧会慢慢减少,工作开展也会越来越顺利。只有大家的思想统一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能顺利出色的完成。

2、宣传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都被人说烂了,可只有经历以后才能体会到它的真正含义。你要开展一项活动,如果宣传工作做的不到位,没有人来参加,活动怎么能开展下去呢?即使你准备的再充分再也白搭,给谁看呢?如果你前期准备的不够充分,观众或者说参与者一多,你准备的不够充分,肯定就会手忙脚乱,更别提发挥水平了。

从这次活动中,我充分认识到准备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3、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结果怎样都是成功的。

三、实践结果:
这次的社会实践我的收获很大,感受也很多。浓厚的乡村文化底蕴,让我不管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中。精神上有了极大的提升。农村的发展离不开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的共同努力,我们以后要多为,自己家乡献计献策,共创美丽,幸福的家园!在此,我想献上我的一点建议。在农村可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

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与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

四、实践体会:经过这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感受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态度比起城市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是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思想观念的落后,而是在于经济的不发展。因此,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理所应当的为自己家乡经济的发展而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得到了发展,教育才会随之进步。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基层人民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沟通中受到了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列子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是我们的思想得以升华,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增强。虽然,三下乡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她告诉了我,没有一个人的前进道路是平平稳稳的,即使是河中穿梭航行自如的船只也难免颠簸,因此生活受伤难免,失败跌倒错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只要你没有因此失去方向,你就会欣赏到独特的风景。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四

时间过的很快,“三下乡”活动就结束了。这次我们的活动是分两部分进行的,第一部分是我们“三下乡”团队自己的活动,到曹江镇做农业信息方面的调研,开讲座,送种子,主要是水稻种子,有华航丝苗,金航丝苗,胜巴丝苗,还有甜玉米种子。我们还去了老人院,到当地实地观摩了淮山的种植和收成。第二部分,主要是做国土资源方面的调查,有到农户做调查问卷,开关于国土资源方面的座谈会啦,对信息服务站的检查,还有一个文艺汇演。在这短短的十多天内,我们的行程是多麽的紧凑虽然忙碌但是充实。

首先,在这次的活动中收获最大的是能真正地感觉到农村生活的艰辛。

在平时我们只知道农村的生活是比较简朴的,但是并没有亲身地去体会到。而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就让我感触良多。在做农户的调研的时候,我观察到他们的屋子从外面看来是很大的,但是里面是比较空的,有的农户物屋里甚至还养家禽,满屋的苍蝇在飞来飞去,这么恶劣的环境真的很难想象如何去生活的,卫生条件是极其的恶劣的。在同一条村子里贫富悬殊是比较大的,但毕竟富农还只是少数,农村的生活真的比较艰辛,不是亲眼看到,自己大概也不相信,但是农村的空气,水资源倒是受到的污染是很少的,这可能与它的发展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吧。还有这里的农民生活得比较贫困的一个首要的因素是他们的收入都是比较低的,我们知道农民可以是说是考天吃饭的,那年的收成好不好与当年的气候有关,除了气候的原因外,农药贵,甚至价格与质量是不成比例的,农药的质量不过关,农产品信息落后,商家的恶意砍价等,这些就使得农户的生活变得不容易。农村的发展真的需要规范的管理和大家的监督。

然后,我们赢得了友谊。

我是后来才加入这个团队的,对与队员我大多都不认识的,透过多次的活动,我与师姐师兄们熟络了,他们都很照顾我们几个师妹,跟师兄师姐一起打球的感觉真的很好,我们有时候会在宿舍里跳舞唱歌,看我们当天活动的照片,那种快乐,我一直都在回味着,真希望时间就停在我们“三下乡”的日子里。

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团结与合作。这一点在我们大家在做那个国土资源的文艺汇演的时候我的感受是最深的,我们在一天多一点的时间要自己搞十来个节目,还有四个游戏的摊位,工作量是非常的大的,是比较辛苦的,但是最辛苦的还是队长,他每天都在做联络的工作,如果出状况了,又得要马上想方案,还有晓霞是这个汇演的主要策划者,即使是病了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精神是让我非常的敬佩。当然我们队员们也在为自己要负责的项目而努力,那两天虽然真的过得很累,但是好像是过得最开心的两天,我想我是不一会忘记这两天的,大家朝着同一个目标而奋斗的时光真的是很快乐,这就是团队精神的魅力。

每次看照片的时候,历历尤在目,“三下乡”就是让自己感受生活,感受人生。我真的非常感谢师兄师姐们跟我们三个这个机会,或许这是我们人生中唯一的一次下乡了,但是这唯一的一次足以让我回味一生了。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五

美好而充实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为期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尽管在这支队伍中,我扮演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却又很多很多的感受,很多很多的收获。我们这支队伍分成宣传组、调研组、支教组、文艺组及后勤组五个小组。宣传组主要是负责做好三下乡的宣传工作,比如活动的布场和画海报等;调研组是调查研究当地的资源,如林木、旅游、养殖业等;支教组就是负责教书,每天都会和学生在一起;文艺组是排练节目,文艺汇演就是由他们负责的;后勤组则负责我们的起居饮食,有谁生病了,也是由后勤组的悉心照料。我是属于调研组的,走的路最多,见到的也最多,虽然比较辛苦,却乐在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三个调研活动是采访60岁老人、走访养殖户、参观海岛森林公园。

今年是建国60周年,我们想听听与国同生的老人家的心声,听他们讲述祖国的变迁。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比较曲折的路线,这些老人家走过风风雨雨,自有一番感慨。他们都提到公社化时期吃饭吃不饱、交通部方便、买卖不自由,而现在吃好睡好,去哪里都方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政策都给了人民自主、自由。以前是集体制,即使有能力都无法施展,现在只要你有本领就可以创业。老人家对现在的生活都表示很满意,并把这一切归功于国家政策的开明。通过与老人家的交谈,我也对祖国的变迁有了更真切的感受,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年代很幸福,但祖国的未来还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努力。

走访养殖户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南澳岛上的居民大多以养殖和捕捞为生,但今年来由赤潮现象的出现,我们此次调研目的就是为了探讨海水赤潮与养殖业废水的关系。据报告,近几年来赤潮爆发的频率增大,可能与当地固有的养殖模式的僵化及养殖技术陈旧不完善和当地居民为了经济盲目扩大养殖规模有关。我们参观了养殖场,采访了养殖户,记录他们的养殖情况,并做相关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他们。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渔民都是靠经验来养殖的,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靠每年的经验来摸索。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如果能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或许可以少走些弯路,有更好的收成。可见,这里的养殖业很需要技术的支持和专业的指导。

最后一天去的是海岛森林公园,我们主要想了解一下南澳的林业及生态旅游。上午主要是爬山,沿途拍了很多林木的照片。下午我们采访了林业管理局的书记,他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林业的生长情况及生态保护措施,并回答了我们的相关问题。虽然中午在山上没有吃的东西,但大家都毫无怨言,认真地工作,让我很感动。这就是队伍的凝聚力。在路上大家互相帮助,带的水不多,大家就一起分享,觉得好温馨,像一家人似的。

调研工作的展开虽然比较辛苦,但我们都乐在其中,觉得很充实很有意义。有时候一出去就是一整天,中午就在路边吃外卖,找不到歇脚的地方,就在公路旁的树荫下坐着吃饭。觉得那时的饭菜特别特别香。。。天气很炎热,同行的男生的衣服几乎都可以拧出水来。但大家都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休息的时候还唱唱歌,开开玩笑,很快乐,很温馨,没有一个喊累的。。。

上面是在调研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不仅是把自己之前学到的调研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也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暴露了我平时没注意到的缺点,就是我表达能力还不够清晰流利,有些事情考虑不够周到,很多细节没有注意到,采访之前没有多些了解采访的内容,以致于提问题提不够重点等等。

调研组是一个小小的家庭,整支队伍是一个大家庭,在队伍中,我始终有一种归属感。觉得自己属于这支队伍,大家在做同一件事情,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这次下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在感动中成长。第一次如此真实地感受到一个团队的凝聚力,队友之间就像一家人,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助,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去关心他人,如何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六

因为有爱,我们有一双能飞的翅膀。有心中的一个梦想,有想成功的步伐,在这个充满热情的夏季,我和寝室同学一起来到云阳县沙市镇上坪村。在这里,我们怀着激情,用一颗朴实、真诚的心,来到这个农村大家庭里。用自己的行动述说自己许下的梦。

这双翅膀啊!传递爱的讯息,追迅梦的足迹,我们寝室没个成员都恪守着自己的责任。夏天的风,有阳光般的味道拂过心田,掀起阵阵热浪。还记得我们为社会实践准备的日子,有过迷茫,有过身心疲备,但我们仍旧坚持着,依然满心期待着。我们坐着车来到这个小山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感觉新鲜而奇妙。虽然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路途,住宿条件也不是很好,但这里人民的热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亲切,丝毫没有减退我们的激情。简单安顿后,我们就投入到了准备活动之中。

我们几乎参观了这里的每一片农田,看着金灿灿的稻谷、鼓鼓的玉米、大片大片的土豆,心中也是很有感想,农民伯伯们用丰收的激情演绎着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我们心里只剩下敬佩。在他们给我们讲解了一系列关于播种、管理、施肥的许多知识后,第一次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我们在学校更多的是学习理论知识,真正获得实践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同学们没有放弃任何可以学到东西的机会,认真听着伯伯们得讲解,也做好相关笔记,这让我们受益匪浅。

经过暑假深入家乡的学习,我对农村的近年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近年,猪流感和手足口病的蔓延,让政府意识到农村卫生的紧迫性。农民的按部就班使他们在自身疾病方面的“投资”远少于城镇人口的“投资”。而政府提供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国家加强合作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乡、村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卫生面貌。每个行政村原则上有一个卫生室,相邻的几个村也可以共建一所卫生室,不要求一律,但必须方便群众。加大了财政投入,加快一般卫生院改貌配套工程和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全县村级卫生室面貌有大的改观,功能有大的改善,从而全面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强化了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配备配齐了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组织开展了医疗市场的整顿工作,为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简化了报销兑付程序,受到了参合农民的欢迎。该县在不久前组织了一次会议。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面推开和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任务。该村也统一部署,积极贯彻上级下达的方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方面,该村对于贫困户给予免费办理合作医疗证的优惠。

该村抽取农民手中的地(包括部分口粮地),进行集体中植(经济作物),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水平。

近年,村中发展起一些小型企业,具体说应该是一些民营厂子。无疑这也受到政府鼓励。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正稳步迈向小康水平。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等方式,对在工作中人与人

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特点,方式.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苦累交加,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中国学校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的。环境保护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一些大城市里我们看到的只是高高的楼房,没有绿色,没有环保。只有在农村,在真真实实的感觉到绿色、健康。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鸟语花香,风调雨顺,山河变得更加美好,环境变得更适宜居住,这是全人类对新世纪的希望。

然而,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看,全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生态被破坏的程序还在加剧。

人口急剧增长,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破坏,农田、牧尝森林、渔场受到过度的开发……面对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我们要树立强烈历史责任感,要以人类的发展前途为前提,要以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进行综合思考和采取行动。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仿佛聆听到"振兴中华"的呐喊穿越百年历史。我们唯有正视危机,正视挑战,知耻后勇,愈加奋发,才能无愧于新世纪,创造中华民族的更大辉煌。

我们走访了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户,他们虽然身处大山之中,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虽然家境困难,却从不轻易认输。他们坚韧,执着。当看到张贴在墙上的奖状时,他们满脸的幸福和满足。而对于我们,从他们的眼中,学到了坚韧与不惜。看着他们一个个渴学的眼神,我们更坚定了我们的目标。为学前教育奉献我们的终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社会实践更多得结合起来,采用理论和实践的办学模式,做到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暑期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分别同过课堂,暑期和实践把我们所学的和运用想结合起来,才能更完全的掌握。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作用,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领导和同事们的经验,好的习惯和他们的知识也会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宝贵的财富.这次实践更让我肯定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规则的社会,我们国家要与世界接轨,高才能的人是必不可少的,但没实践的人才是无处可用的.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当面向实际,面向社会,面向国际.环境保护本身的社会实践很强所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比较可行的(不过是个人的想法),定期安排学生见习,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适当的模拟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对环合格、优秀的高素人才。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表尊"小平同志早已讲过只是先有关部门缺少应用罢了。

我们额感触颇多,他们虽是留守儿童,却志向远大,目标明确。他们很听话,很有才气,当听到“荷塘月色”、“月亮之上”时,你能想到他们是留守的花朵吗?当他们有礼貌的跟你挥手告别的时候。你能想到他们是留守的孩子吗?他们是多么的优秀!

在这里,我们一起用欢乐和汗水共同编制属于我们的美丽梦想。酸酸甜甜,苦苦咸咸。不仅仅承载着我们实践队员的爱与汗水,还盘拖着当地孩子和村民的热情与爱护。能被孩子们这样簇拥着,喜欢着,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最动人的场景,最美丽的回忆。

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小朋友,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其实在同他们一起干活是很辛苦的,但在那段与星星,蝉鸣做伴的日子里,我们付出了汗水,但我们收获的是一份良知,一份责任,一份希望。我们共同编制了我们的美丽梦想!

在离开的前一天,我们为他们表演了一些节目,虽然简单,却是用心,却是真诚,虽然不是很熟练,却也代表了我们的一颗心,也代表了我们对他们的喜爱,尤其是对孩子们得喜爱。我们怀着深深地眷恋,在那个小山村里唱出了一朵优越的杜鹃花。

通过本次三下乡,培养了我们的社会交际,组织工作团队协作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现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了我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磨练了意志,砥砺了品格!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七

眼间大学第一学期已将结束,大家都归心似箭,希望赶快回家,同时各自也在为自己制定这的寒假的实践活动,随着假期的到来,束缚已久的身心终于可以迎来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着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体会属于自己的假期。寒假是学生充实自我、增加阅历、了解社会的重要阶段。作为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计划:打暑期工,是一种身心的磨练,在赚取生活费用的同时,又可以亲身感受社会这个熔炉;
有人抓紧机会去进修,参加雅思、托福、考研等培训班,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更完善的补充;
有人则准备跋山涉水,去游历神州各个地方,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而卧则是希望能够深入校园,融入学生的群体中,所以我选择了教师实践这项活动。

假期实践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不是朋友一拉、老师一说参加实践有这样那样的好处,脑袋一热就上了,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在持有正确的态度,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咨询,然后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毕竟大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最后也要服务于农村,及早深入社会有助于大学生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更充分的准备。

实践教学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国情和学科专业背景的了解;
通过实地动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使其开阔视野、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增强劳动观念,激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精神。

下面就讲讲我的大学生教学实践经历吧,很令人难忘的回忆,它是我大学以来的第一次教学实践,从中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因为我要照顾比我更小的学生,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有义务担负起教育他们传授给他们只是得责任。目前各大高校都有着各自与学校专业相互挂钩的教学实践基地,这更有利于针对性地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实际生产相联系。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在实践中观察老师前辈们怎么做,更多的是要亲身尝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要定期书写实践报告或心得,这样才能很好的总结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一开始我先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学生情况。记得刚开始和小同学相处时,我急着找潭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但潭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可能当初我有点不理解。但后来想一想潭老师并没有做错。我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毕竟我面对的还是学生,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接下来我就通过班干了解了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工作。其次,我再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不了解,这时我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

在积石山志愿者招募宣传单上有这样的一段话:“有一种生活,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有一种艰辛,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
有一种快乐,你不曾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xx年的这个夏天,我选择了来经历这种生活,体会这种艰辛,追求这种快乐。

大一在华园大道看到支教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就想报名了,无奈与军训的时间冲突,于是今年一看到就立马报名参加了。最初也许是出于对志愿者的一种崇拜,但更多的想体验艰苦的生活,锻炼和磨砺自己,还有因为自己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同学,很聪明,但却都早早地离开了校园,并不是他们比别人笨,而是观念和环境的影响,教育在我们西北不被重视),所以想做些什么。在经过3层的面试与考核后,我成为了支教团的一员,这对我来说是个意外的结果。大多数的队友都是在学院或学校的部门担任职位或者多才多艺,都非常的有实力,而我什么都没有。虽然有些意外,但我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我相信,我的爱心,用心,一定可以做的很好的!

备课、宣传、募捐、拉赞助、一帮一,事情一件一件的进行着。

虽然募捐只有短短的五天,但作为募捐组的成员,我深深的知道其中的繁琐。多次小组开会制定出来的策划书,被老师退回,修了又修,改了又改;
做募捐箱、宣传单、海报,安排值班等等,我们一直用心的对待,用心的完成。虽然忙碌,但是大家很有信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让远在积石山的孩子收获更多的温暖与希望。募捐过程中,大家不知疲倦的一遍遍穿梭在华园大道,各个楼栋,各个小学。每一张宣传单,每一次微笑,让我们学会了承担责任和爱,因为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力量使我们的责任,大家对孩子们的爱心让我们感动,谢谢你们,好心人!

在前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备课,我一直在茫然,仅仅二十多3lian天的支教时间,我到底能教会他们什么?心里虽然很明白,我们的目的是让大山里的孩子们感受他们在这所不能学到的东西,让他们知道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自己带给他们的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这么短的时间里也教不了多少,但还是大量的搜资料,各个年级,各版本都研究,写大纲,花了很多心思和时间,准备了很久,很多。虽然这些在最后被证明确实没怎么用到,但心里很踏实。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八

热情似火的7月,为响应团中央和省团委的号召,进一步在社会实践的大潮中锤炼自己,勇担强国使命,建设和谐农村。我们大学生财会研究协会在校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协会的特点和各队员的家乡优势,赴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进行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调研的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短短6天的三下乡,却让我感悟到许多。

第一,实践出真知。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在三下乡出发之前,我们通过网上搜寻和联系当地政府,掌握到了部分关于土地信托流转的资料。在团队成员的讨论中,在对资料的研读中,我们渐渐了解什么叫土地信托流转,“益阳模式”的特别之处在哪里。原以为我们已经详细的了解了这个课题,掌握了其要点,可是,当我们真正地走进农村,走进各种土地信托流转示范基地,我们才发现,我们的认识与实践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们在调研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情况,也在实践中,通过调查走访,不断解决问题。我们在实践中成才,在奉献中成长!

第二,卓越的胆识。胆识不是匹夫之勇,不是铤而走险,不是沽名钓誉,而是一种大智大勇。在三下乡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联系了益阳市市委书记马勇,最开始的我们也是抱着一个尝试的心态,想着市委书记事务繁多,肯定不会有时间看我们的短信,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可谁知,一周之后,益阳市市委政研室陈世明副主任竟然亲自联系了我们,并表达了马勇书记对我们这个课题的支持。当时的我们,一时之间,百感交集。有一种感动,市委领导关关心大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有一种责任,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课题做好的决心;
有一种感悟,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去尝试,不要因为其高不可即就不去做,一个人的胆识是最重要的。

第三,交流是一门艺术。我们这个课题,所接触到的人很多。从基层干部到市委领导,从朴实农民到各公司的负责人。在与他们的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深感悟到,一颗真诚的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好的通行证。不要因为职业的不同、官职的不同,而产生差别待遇,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就是真诚。凭借一颗真诚的心与认真的调研态度,我们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市委、区委领导的一致好评,以及当地村民的 热烈欢迎。

第四,细节。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是最能看出一个人、一个团队的能力。在网上,我与市委陈主任交流,我当时问他:“为什么您选择相信我们这个团队,三下乡的队伍那么多,您为什么支持我们?”他给我的回答是细节。他说他从红网、益阳政府的党风舆论监督网看到了我们的留言,觉得我们很用心,通过网络找到政府官网,并通过对相关部门的留言获取这个课题的帮助。一个用心去做这个三下乡课题的团队,我们政府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呢?

第五,团队精神。“财协,团结!财协,激情!财协,有你更精彩!”我们大学生财会研究协会,成立十一年来,一直活跃在商院的舞台上,正式这种财协人的团结,财协的家文化,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创造财协新的辉煌!在这次三下乡中,我们财协的团队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最开始的课题申报,到后来的准备工作,到正式三下乡,我们一路走来,相互扶持,我们告诉用行动告诉大家,yes,we are a team!!

第六,胸怀天下。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背负“大”字,承担“大义”,胸怀天下。“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把青春和智慧贡献给我们这个时代,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强盛人民幸福紧紧相连,到基层去,到祖国真正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快就过去,大家一起疯,一起坚持,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的时光是一笔财富。在这短短几天的旅程中,我们相互见证和分享了对方的成长。我相信,经历三下乡洗礼的我们,走出了曾经的象牙塔。年轻的我们,必将携手一致,共创财协新的辉煌!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九

作为大学生,最终的目的是回归大众,走向群众,暑假借此时间进行实践,一方面可以提高自我综合能力,增强自我专业意识,学会用专业的眼光去处理事情,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走出象牙塔,丰富阅历,走向群众,以谦虚、务实的态度服务大众。

通过民政局的协助、介绍,成为该局部的一名志愿者,主要是利用相关专业知识,以调查为主要手段,考察农村地区留守家庭的心理状况,分析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通过这次长达十天的实践活动,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写成的实践报告送至民政局得到相关领导的好评。

仿宋小三。字数:3000字左右

农村留守家庭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因素分析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留守家庭心理状况,为心理教育工作以及今后学习中的运用提供依据,更好在应用心理学领域得到检验。本次调查采取调查表的方法,对大竹县城西乡黄荆村的留守居民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家庭中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儿童、少年、老人占70%,大部分表现在孤独、不爱与人交流、容易悲观、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心理、偏执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民政相关机构应加大对留守家庭的关爱,建立相关的心理辅导机构,培训相关人员,为留守家庭成员创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字】农村留守家庭心理健康

1、引言

笔者整理该调查之际,正值国家人口普查全面开展之时,作为人口普查这一重大,全面的工作中的一部分,心理健康调查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时期,早已脱离了只解决温饱问题的现状,儿时向着小康、追求心身全面发展的时代,国家的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再加上鼓励人口流动方面的政策,综合所有因素,导致中年人外出打工现象突出,留守家庭居多。而他们的心理状况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有助于很好的解决外出打工带来的一列的困扰,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

2、调查工具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大竹县某乡某村大约100户留守家庭,儿童、学生占70%,老人占30%。

2.2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量表《农村留守家庭心理健康调查表》(详见附表)

2.3方法

通过走访调查,或者口述方式,叫被调查者填写问卷。

3结果与分析

3.1基本结论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59%留守家庭的儿童、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比如,孤独,不愿意与人交流、亲子关系淡漠,虽然经过调查有21%的儿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常,但是不排除有些个别因子存在潜在的危险性,比如调查问卷的15题,很多学生、儿童没有知心朋友,但是总的情况调查良好,说明在为人处世方面,这类人群还存在很大的保守性,对这些因子给予重视。

老年人方面,特别是鳏寡老人,容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且高于一般家庭老人,调查结果表明,独居老年人生活境况及心理健康令人担忧,社会支持十分有限。老年人情感支持方面缺少子女的关爱,主观幸福感低,再加上子女长期在外,老年人体弱多病,缺少社会养老金,生活拮据,心理承受着死亡的压力,随时可能产生偏激的想法,老年疾病,包括精神病性等方面的问题存在严重的问题。

3.2建议及对策

(1)强化农村区域经济发展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关系到当地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加强对当地的经济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形成“靠山、水依托,靠资、财支撑,靠人、技发展”的良性模式。减少外出务工的现象,实现当地就业、当地创业、当地学技术的良好局面。这是减少留守家庭,避免留守家庭成员出现心理状况的根本原因。

(2)加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利用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心理知识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建立心理干预、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悲惨事件发生,同时组织心理工作人员下乡进行近身交谈,帮助解开一些心理问题。

(3)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全体关心留守家庭

向城镇居民发出倡议,号召全体成员起来关心农村留守家庭,伸出爱心,帮助留守家庭,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让留守家庭不再孤单。

(4)全力打造“留守之家+志愿者”模式

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的资源,开拓创新,每年开展“关爱留守家庭,走进农村”的活动,在暑假期间组织一批高校志愿者深入农村,关心留守家庭,实现大学生在农村中的实践,活动结束后可开展一系列的总结表彰大会,用以表彰在活动中有杰出贡献的大学生,让每一个大学生、留守家庭度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同时建立留守之家,以民政机构的名义,下拨资金修建宿舍,聘请专职人员,实行“政府,留守家庭,社会共同出资”的原则,解决部分留守家庭情况严重的成员生活问题(如只有小孩在家,鳏寡孤独老人独处),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心理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气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以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十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怀着同样的梦想参加了这次的社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快乐,在活动中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在活动中我们深入民心!我们深入农村,了解民情。参加暑期“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虽然是短短的十几天,却是截然不同的体会。

这次我们去的是秦安县西川镇王湾村,在这里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实践,一方面,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三下乡已经结束已经一个月,回顾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对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变得更加成熟、勇敢、自信。生活对我如此慷慨,让我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为了让我们“三下乡”这个品牌活动更出色,这次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六个方面:

2.1、“法制下乡、法律宣传”

我们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发挥我们的特色,根据农村法律普及率低的情况做一些法律宣传。我们可以通过彩页宣传,传单宣传,走访宣传等。

2.2、法律调研

利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深入实际的调查该地的农民对“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认识。调研主要有三个大的课题:

(一)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

(二)农民工打工难;

(三)农民的维权途径;

2.3、模拟审判

在农村可能审判案子可能大多适用“简易程序”,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炕头审案”,所准备的“模拟审判”项目可以让村民了解真正的审判程序,认识法律的威严性。为此我们准备了两个案子,一个民事案子,一个刑事案子。

2.4、支教

在支教方面,我们结合自身的特长,给初中孩子们进行授课,内容有,首先,我们讲述我们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大学校园,促进他们的求知欲。其次,我们将自己成功和学习的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2.5、文艺演出

将我们将为为村民准备两台台晚会节目有印度舞、话剧、独唱等,以进一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2.6、支农

在业余时间,我们将深入基层,帮助农民干农活,真正的走进农民,了解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是实践与知识的一个结合过程,是我们的“第二课堂”。

2.7、支持环保,低碳宣传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意识也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淡化,加之我们实际行动的破坏,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不能忽视,热爱我们的地球,热爱我们的家,就让我们献出自己微笑的一点点力量,所以我们设计了这次活动。

2.8、电影法律宣传

支教、法律宣传、低碳宣传、趣味心理游戏、文娱汇演?、模拟审判……这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仍然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次,当我想起大伙在例会上激烈讨论的情景,我满腔热情;当我想起在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时,我满怀感动;当我想起学生淳朴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这种成长,何其珍贵!

从活动进入最后的筹备开始,我就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团结的力量。我们齐心合力的备课,我们认真的排练,我们激励的讨论。这一切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团队凝聚力、团队合作精神就应该是这样的。十八名队员在陌生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群,总有众多挑战和艰难,但是,当十八个人的智慧融合在一起,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团结互助,挑战艰难,这是本次活动的主旋律。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内,我们穿街走户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都是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分配说今天做些什么,明天做些什么,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知道做什么,要自己地去做,而且要尽自已的努力做到最好。

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队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深刻认识到,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老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但培养了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记得有人曾说过:一个毕业生是不是人才,一看学历,二看社会实践经验。因为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点社会实践能力,就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接轨。于是有了此次的龙颈行。

一次活动,一个过程,一段难忘的记忆。我想我们的每个队员在这次活动中都有不少的收获。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这也将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在这里,我将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投身于以后的工作建设中去!这次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坚实的一步。我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了社会,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了自己的学习热情,我会不断地调整活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挫折,锻炼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动结束后,我们每个人,都洋溢着笑容,可以看出这次的活动是圆满结束的!

今后如果有机会,我将继续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祖国的富强作出贡献。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十一

流火的七月,阳光炽热,热气卷着丝丝微风,更让人觉得闷热黏腻。刚刚结束14天魔鬼夏令营的军训生活,一群黑黢黢的小青年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打包好行囊,拒绝回家避暑的诱惑,马不停蹄来到梅州市丰顺县莲塘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生活。一路上,我的心情既是期待,又是忐忑。期待能够看到许多可爱的小朋友,却又忐忑着他们是否会我们的到来,他们会喜欢我上的课吗?

21日那天,在兴趣班报名的时候,那情景让我饱受打击,泼了我一身冷水呀,绘画、武术等班级的前面都是长长的队伍,而我的手语班这边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小不点,我努力地想要从其他班级中“挖墙脚”过来,可是无论解释得多么天花乱坠,许多家长却认定手语是聋哑人才会学的东西,于是强烈地拒绝了我。本以为这个班可能要被迫解散了,但在队友的帮助下我的手语班还是勉强地凑够了一个小班的人数。当时的出师不利,激起我心中的斗志,既然手语班这么不被看好,那我更要用心教好他们了,让孩子们学好手语,爱上手语。

之后,每个炎热沉闷的下午,在最闷热的那间教室里,虽只有一只半旧的风扇在那吱吱呀呀的叫着,却总能看到一群年龄差距最大的小朋友在那比比划划好不热闹。每天的兴趣班课程都是在阳光最炽烈的时候开始的,每次总是被汗水湿了后背,但是看到自己班上的小朋友们终于能够随着歌声整齐地把《隐形的翅膀》这首歌用手语表达出来时,看到每个课间总有其他班的学生围过来看我们班同学的手语表演时,那种油然而生的自豪与满足的小情绪总能溢满我心间。每天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过得细碎而又温暖,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和体贴,对学习的憧憬和渴望让我更加希望能够拿出自己所有会的教给他们,让他们在这短短的7天里学多点东西。

慢慢地相处中,我发现,这里的小孩都有着纯真质朴的笑容,看着他们干净灿烂的笑脸,总能把我们带回那个很容易幸福的年纪,那段傻傻的,纯纯的,开心的时光。曾几何时,我们也像他们一样会因为一件小事伤心难过,然后用一个回头的瞬间忘却,继续欢声笑语、嬉戏打闹。与其说是来这里教他们知识,不如说是来互相学习的,他们也教会了我们许多,简简单单的小幸福就能够满足,写好一个字,画好一幅画,就已经足够开心很久很久。当最后一天我们让他们用便利贴写下自己的心愿,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的愿望是多么淳朴的,他们很多都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开开心心,团团圆圆。其中,有个小朋友很认真的写着希望自己的爸爸牙痛早点好,这是多么的纯真、温暖。当看到很多的小朋友都写着希望学校能有个英语老师教他们英语的时候,我心头不免还是一酸,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连一个英语老师都是奢侈的,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都没有英语课程,因为整个学校只有四个老师,师资的缺乏更不用说外语的教学了。在我们调研组的调研采访中,许多村民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没有英语的基础教育而输在起跑线上。我一直忘不了有个父亲反复地跟我们说宁愿自己生活过得贫苦点,也要孩子在教育方面能跟得上。那时我是多么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反映,育民小学可以早入拥有自己的英语老师,不要再让英语的教学阻挡了孩子们前进的勇气。

在这短短的七天中,我收获了很多温暖与感动,也认识了解了很多这里的小朋友。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个长得跟我们一个师姐很像的小萌妹欣怡,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阿肥师姐,无论什么时候看到她,她都是笑呵呵的,露出那抢镜的洁白牙齿和两小梨窝。在我们要离开的前一天,她偷偷跑过来跟我说你们要走了,我会想你们的,而且我也要走了,明天可能不能来送你们。我问她要去哪?她说:“我爷爷要带我去广州看我爸爸,他在外面打工生病了,我妈妈说他的头发全白了,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头发白了。”那瞬间,我的心房被狠狠撞击了下,站在那里红了眼眶,想安慰她却又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或许她还小,她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妈妈一年只回家一次,也不知道为什么爸爸这么年轻就白了头发,她只是想去见见自己思念已久的父母。想到我们走访村民做调研的时候看到大部分家庭都是老人带着小孩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出去打工。哎,被留下的总是力不从心的老人和懵懵懂懂的小孩啊!什么时候留守儿童能少点再少点呢?每天都有妈妈给自己扎好看的辫子,又何须漂亮的裙子呢?每天有父母在身边,生活清贫点又哪里不好呢?

当然,满载而归的不仅仅是这一周的所感所悟所学所懂,还有一份份珍贵的友谊。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更加熟悉了彼此,也发觉了身边的每个人其实都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正经严肃的师兄师姐其实私底下也很爱玩爱笑,傻呵呵的小伙伴也有细心体贴的一面,安静内敛的队友也有潇洒肆意的时候,大大咧咧的男生居然也能把简单的蛋炒饭做得色香味俱全。每天的相处交流总能让我惊讶地发现每个人在这里都变得如此地鲜活真实起来。我们从相遇相识到如今的相知相爱只用了七天,在这七天中,我们一起流汗一起奋斗,一起用心去做好每一个工作,也一起微笑,一起玩乐一起收获,真正地成为了一个不分你我的团体,从以前自我介绍的我是谁谁谁到如今一开口就是,我们是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队。我们在实践中,在生活中,真正懂得了怎么去融入一个团队,怎么发挥自己的作用,怎么让自己更加坚强。

感谢这一周的三下乡生活,我忘不了在莲塘村这七天的一点一滴,它让我获益良多,这段回忆也将铭刻在我心中,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提醒着我,勿忘初心,给自己一个微笑,给别人带来温暖,自信阳光地走向未来!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十二

xx年7月11日,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军队老干部优秀事迹的机会。对我们而言,学习这些老干部不仅是行为上的学习,更是一次精神上的学习。

这次活动分为三部,第一部是举行红色书画展。其中有关于爱国精神的诗句、名言、名画等。当我看到那些老军人在作品前,双眼饱含泪水时,我的心也在颤动。我想他们是不是想起昔日里为国捐躯的老战友、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乡亲们、还有当今社会好政策的来之不易。

第二部是文艺汇演,第三部是素描老革命家。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基层。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体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老百姓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铺垫。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十三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
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众所周知,然而具体薄弱在哪里,好象鲜有提起。我于20xx年7月参加西华师范大学组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营山新农村建设服务小队的支教活动,来到了营山县茶盘乡完小支教。茶盘中心小学位于营山县城南8公里处,滨邻山青水秀的望龙湖森林公园和宽阔的营星公路.学校占地15000余平方来。现有小学班9个。初中班8个,学前班1个,在校学生达1300余人.是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数天真可爱,朴实却活跃,但他们的见识实在是太狭窄了,初中的孩子的知识面不及城市里小学生的知识面。他们中只有10%的孩子可以在期末考试中所有科目及格。并且孩子们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咨询,害怕交流与表现。面对严峻的教育问题,除了教学,我们也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及经济情况做了各种问卷调查,走访了留守孩子的家,收集各种资料,并尝试将其组合分析,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或许具有其他学校所没有的特点,虽然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或许并未能看到更多隐藏于简单表面之下的事实,但我相信,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育更为细致的考察一定能切实提高我们农村的教育水平,并解决好令人担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3.9%

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87%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79.3%

非常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2.3%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69%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咨询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调查中,我们发现营山县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
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仍较多,资金和煤、电、油、运偏紧;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
城乡居民增收困难。茶盘乡就更加偏僻,大多数乡民都外出打工,茶盘完小的孩子们的父母多数都是一起出去,地方多是深圳等大城市,而这些孩子暑假或者放任自流,或者就是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做暑期工。

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咨询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咨询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它们的心理咨询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咨询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根据我们走访的留守孩子家庭所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36.2%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49%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咨询严重。

二、自卑心理咨询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咨询,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咨询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39%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咨询。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咨询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一的女生课后找到我说:“张老师,我最近胸部老痛,我又不好意思问别人,你说这是为什么?而且我特别想妈妈,要是她在就好了,我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把我可吓死了,还以为自己要死了呢!”当我听到这话的时候,我的心里痛极了。心理咨询上的寂寞与生理上的缺失,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咨询。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咨询。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咨询。调查显示,56%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特别是爷爷奶奶管不了就放任自流。其中15%经常有。70%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咨询。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甚至有一位孩子在课后对我说:“我都3年没见他们了,有什么嘛,还不是一样,连他们长什么样我都忘了!”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咨询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孩子比男孩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5.9%。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咨询、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咨询。有一部分上寄宿学校,年龄较大的孩子属于自我管理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这种类型约占2.3%,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在14岁左右,多为初中学生。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
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健康方面的教育。久而久之,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所担心。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很少有全面发展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不尽人意。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总体差于非留守儿童。“双差生”绝大部分产生在留守儿童中,是学校和老师的一块心病。由于没有父母的细心监护,而班主任老师又不可能面面俱到,相当一部分留守生学习缺乏自觉性,交友没有选择,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
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勤俭节约;
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参与偷盗,迷恋上网,有的甚至早恋。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完小的校长对我们的提问也感到很无奈,除了开家长会时来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几乎学校找不到孩子们的家长。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咨询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咨询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咨询。

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问题极容易导致他们行为的失范,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咨询障碍。北京的中国社会调查所近日公布的调查也显示:超过半数的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留守后变得沉默、孤僻;
三成的父母知道孩子交了不良朋友,经常惹是生非。华中师范大学在湖北的调查显示:90%的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两个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父母不在身边,从他们缺少父爱的眼神里很难找到这个年龄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他们普遍过早的成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令人担忧。由于父母法定监护职责的缺失,临时监护人监督不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少留守儿童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有调查资料显示,义务教育阶段中的留守儿童学生38.09%行为表现好,43.97%行为表现较好,14.95%存在违纪行为,0.15%存在违法行为。根据共青团中央的统计,全国大约又23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农村儿童的20%,这一比例在四川、重庆、安徽、河南等地会更高些,达到50%甚至70%。那么至少将有34500留守儿童有违法行为。这些留守儿童长大后对社会的危害性不言而喻。在生活、心理咨询、人身安全、成长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已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认为,要建立留守儿童问题长效保障机制。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在心理咨询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他们的父母很多在外务工多年,与孩子很少有机会进行沟通,不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想什么,因此我们应该让父母看到孩子出现的心理咨询问题让他们了解他们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心理咨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而真正了解孩子心理咨询的想法,在他们想通过拼命挣钱,为孩子铺就成才之路的误区中醒来,看看孩子最需要什么。因此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引导,尽可能使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给孩子最贴切的帮助和指导。对孩子来说,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有些孩子会变得坚强,但也有些形成了自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等性格特征。因此学校、家庭应该去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性格让他们在困难、挫折面前不退缩。父母不在身边是个考验,学校可以利用这一点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让他们理解父母的苦心。

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部分打工者曾试图把孩子带到务工地点去上学,但大城市的好学校门槛太高,面向农民工子弟的学校,教学条件还不如家乡的学校。再加上现在国家已经在全国农村实行了义务教育阶段费用全免。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让孩子在家乡读书。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解决:第一,降低城市学校门槛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和城里孩子平等的上学机会。第二,加大对农民工学校的投资力度,完善软硬件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第三,鼓励社会投资兴建这样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使更多的农民工子女有机会在父母的关怀下学习生活。第四,发展农村寄宿学校,让那些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如今国家已经开始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咨询健康发展。学校可以进行: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道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咨询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开展心理咨询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咨询问题,与由心理咨询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咨询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5、注重培训。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的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共同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留守学生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学生的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学生的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学生的成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才能让留守儿童的头顶早日出现一片蔚蓝的天空。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篇十四

xx年暑期,我利用假期40余天的时间参加了社会实践。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实践中学习让我感触多多:人的一生中,学校并不是真正永远的学校,而真正的学校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使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建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在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从xx年x月x日至x日共13天,在xx市xx县xx小学参加“学子情·一堂课”xx大学xx志愿服务团xx年爱心支教。这次的活动是由xx集团赞助的,中国青年基金会主办,xx大学xx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承办的。从x月x、x日志愿者及活动项目的培训,了解了这个活动项目的背景、内容以及志愿者的含义和做志愿者的意义。通过培训让我更加坚定了下乡支教服务的信念,相信自己能够在支教的过程中做的很好。

在此次支教中,我担任的支教课程有《急救知识》及《硬笔书法基本笔法》。在总共10天的支教过程中约上课10课时,并负责整个团队的财务及物资管理。作为师范生的我,此次爱心支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当我第一次走在上面,听到学生的“老师好!”,我心中对圣神的教师更加肃穆壮严,觉得教师这颗种子在心底开始汲收收分已经发芽。我在支教的实践中,逐渐明白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道理。在支教过程中,整个团队是组织有序,纪律严明,每天都在6点半准时起床开始集合,之后准备买菜做饭、早读、备课、上课、家访、交流会议……每天会忙到11点差不多才完,在支教期间还会开展各项活动。这是在大学里我们体验不到的生活,在这个艰苦的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是快乐和开心的。全体队员都会相互体谅互相帮忙,团结协作。学生也是很认真、很开心、很快乐,看到这些学生每天开心的笑容,我心底再苦也觉得值得。

要问我在支教的最大感受,我就说:累并快乐!

走读xx乡村文化活动由xx省委农村工作部、xx省教育厅等单位主办,由首届大学生走读xx乡村文化活动办公室承办。xx大学xx团队在今年五月申请了一个调研课题,并获得通过。作为团队成员之一的我于xx年x月x日至x日,在xx自xx县走读xx乡村文化——实地调研盘瓠传说文化。

此次实地调研xx省xx自治州xx县的盘瓠与辛女的神话传说的基本内容、历史渊源、流传地区地理位置及继承方式和传承人,搜集有关盘瓠传说的故事,基本上让人了解xx县的盘瓠传说文化;
并通过整理有关盘瓠传说的文献,以方便研究者。此次,实地调研完成了对xx省xx自治州xx县的盘瓠与辛女的神话传说的基本内容、历史渊源、流传地区及其地理位置、继承方式及其传承人、有关盘瓠传说的故事,有关盘瓠传说的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

本次走读xx乡村文化实地调研在xx教授的的精心指导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在此非常感谢xx教授。在实地调研期间,xx县县委办公室同志、xx县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xx主任给团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一些宝贵的意见,在此对他们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使我对们社会实践有了进一步了解,激励我们更加要投身到学习及建设祖国中,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对祖国更加有一种归属感及自豪感。我门将牢记这段繁忙而精彩的充实的xx县走读xx乡村文化社会实践生活。

在学长学姐的介绍下,我进入了生态研究所,并从xx年x月x日至x日,在xx大学生态研究所实验室做基础实验实践24天(其中中间有3天请假)。

刚进入实验所,其中的工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高科技,各式各样的高端仪器设备、实验室、试验台等等,然而有的就是让我每天对实验老鼠进行喂食、清理、数据记录等简单的工作。这些工作每天都要花费2个小时左右。尽管在这些工作面前较之与想象中有很大的心里落差后,我还是端正了自己的态度,从基础的做起,每天面对这些老鼠的难闻的气味,我还是能坚持下来,这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种胜利。我想我自己从这些很细微的工作中,也慢慢地培养自己勤奋、细心的做事态度,因为换洗清理老鼠的居住的笼子都是需要小心翼翼的,还有在记录数据的时候也是要认真的,不能记录有误。

从这些很细小的工作及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我在成长着!

xx年暑期的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们终身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作为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摆正心态,正确定位,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推荐访问:三下乡 社会实践报告 十四篇 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十四篇) 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十四篇) 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