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合集)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合集)

时间:2023-04-06 11:0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合集),供大家参考。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合集)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篇一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已成为社会各行业一线应用人才培养的绝对主力。而作为高职学生提升政治素质、塑造人文精神、培养理论素养和加强“三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建设与改革也自然成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任务之一。因此,剖析当前思政课面临的困境,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增强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 就业导向 专题授课 评价多元

高职的“高”即高等教育,它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共性的一面;
“职”即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它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一线应用人才为目标和主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但在思政课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我们看到,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普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并伴随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偏见,思想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也常常是流于形式。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首当其冲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从普通高等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转变,积极探讨适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新路径。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国家重视与高职学生轻视同在

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各高校一直以来也都严格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的要求,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国家的高度重视相比,学生普遍存在着轻视思政课的现象。有的认为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思政课是辅助课程;
有的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无法考核和衡量的软课程,对于将来没有太大用处;
还有看法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无所谓的课程,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可见,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国家重视与学生轻视相交织的窘困。2.教学改革与效果不佳共存

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若干文件精神,各高校积极开展了对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方方面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与共识。与教学改革的成果相并存,目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仍不理想,集中体现在其教学内容的重复、陈旧以及脱离现实等方面。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状况,使得思政课授课内容枯燥、乏味,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现实感和吸引力,加之理论框架的单线条传输的现状,最终终导致课堂教学的苍白无力。

3.教学无法适应社会大环境提出的新挑战

思政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既有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有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上泛滥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都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理论与现实的反差,主导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公利与私利的较量,左右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也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思维,而思政课的内容仍停留在旧思维世界中,无法适应社会大环境提出的新挑战,浅层次的简单重复必然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设想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强调思政课要“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重在实用”。思政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即使在高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游离于课程改革体系之外,同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弱,真正把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建设落到实处可以从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专题授课模式和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入手。

1.思政课也要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

培养一流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成为阳光的劳动者是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也要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理清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关系,科学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平台,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实训的关系,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生活,促进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在达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目的的同时,为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探寻科学的结合点。

2.专题授课带学生走向实践

为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彻底转变教师“独角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由于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思政课教学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根据教材的章节体系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且根据教学内容“要精要管用”的要求,也不需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讲到。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实际,将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形成若干专题,按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

选择性地实行专题授课的方式,在专题讲授前,教师要将专题所涉教材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和理论观点明确告知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充分准备和讨论基础上实现相关专题的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上,要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启发性、引导性教学,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既向学生提问,又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双向互动既可以随时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在每次课或每个专题结束前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同时,进一步探索使用发现性教学、问题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

3.评价标准的适当多元化

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就必须下大力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教学和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相关基本理论的现实感、认同感。使教学内容、方式、选材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努力处理好思想性、知识性和能力性教学的关系,而同时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也直接关系思政课教学效果。在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是十分具体的,评价标准也是相对容易制定的。然而对思政课来说,“一卷评价制”显然无法考核评价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应当适当多元化。应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分析、演讲等多元表现纳入过程考核范围,以科学合理权重综合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给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一个有效的评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予学生学到的正确理念和价值观内容以强有力的正强化。同时,我们还可以增加学生访谈法,系部评价法、学生跟踪调查方法等,丰富立体的考核学生思政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改革保障条件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思政课专任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够用、水平较高的从事思政课教学与研究的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专职教师的骨干作用。

2.提供丰富的资料保障。学院图书馆或图书资料中心要购置适量的思政课理论研究书籍和相关刊物,要购置、录制与复制思政课电视资料片,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保障。

3.建立若干个思政课参观考察基地。地点选择以高职院校所在市城区、郊县为主。积极支持学生参加思政课的参观考察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增长见识,丰富授课内容。

4.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要为学生社团成员开展思政课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辅导和讲座,积极指导有钻研精神的学生撰写小论文。

5.思政教研活动经常化,及时就新政策形势的把握和宣讲等问题展开教研,及时了解学生反映的问题和要求,通过研讨予以解决。经常性开展集体听课、评课、备课活动,研讨各门课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确立合理的思政课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高职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高职课程改革大潮中,如何让思政课既保持自身本色,又充分体现职业性,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一门课程,需要我们高职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2004-08-26

[2]张华.高职院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11).[3]邹瑄.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6).[4]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闫连朵.文化多元化境域中高校道德教育困境及其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篇二

摘 要: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是其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关键,它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调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才能有效地带动和帮助高校学生梳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可行性,以此达到思政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课;
教学方法;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11-01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分类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特点主要表现为“思政课”教学内容体现“职业性”教学方法体现“灵活性”教学评价体现“综合性”。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思政课”教学也不同于中等和初等教育的思想品德或思想政治课教学同时它既不同于专业课教学,也不同于实习、实验课教学,也不同于公共文化基础课教学。

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教师主导法、学生主体法、社会实践法。

教师主导法主要是指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处于演员地位,学生处于观众地位。“演员”表演的思想水平、艺术水平影响到台下观众的兴趣和收获。

教师主导法,具体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等四种形式以及开展调查学生情况和家访等活动。

学生上课法指在“思政课”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当“教师”讲解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通过该方法、学生主动查资料写讲稿、试讲、正式讲解、评讲、锻炼学生胆量和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法是指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充分遵循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即培养高职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践中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明白道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参观、访问、调查、服务、参加读书会、参加“四学”小组、参加班团活动、研究课题、听报告、看电视、电影、录像、多媒体学习、文娱晚会、心理咨询、道德咨询、法律咨询、宣传模拟法庭、法庭旁听、办黑板报和学习园地、组织兴趣小组。

二、教学方法创新的依据

唯物论: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辩证法:辩证否定观、创新意识

认识论:实践是认识基础

这里不加赘述。

三、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探讨

常规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似乎不能引起兴趣,这就要多研究新的方法。

1、案例教学法;

2、互动参与式教学法;

3、启发式教学法;

4、专题式教学法;

5、激励教学法;

6、分层次因材施教法;

7、多媒体教学法。

清华大学的“因材施教”提升实效性法

近年来,清华大学在研究型教学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和积极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新模式,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把握教学对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兼顾教学内容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同时,有力地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大连理工大学的“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促进自我教育法

经过多轮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取得了良好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的网络教学增强师生互动法

2009年开始,南京师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精神,探索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全面改革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平台三实训”提高职业素养法

学院紧紧围绕高职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切实改进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灌输轻内化、重认知轻体验、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创建了“两平台、三实训”相结合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东北师范大学的“四维并进”创新教学方法

几年来东北师范大学从学生、教材、教师和合力四个维度,深入研究、强力推进,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努力实现规律把握与教学改革相统一、教材指导与学生接受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互动相统一、教学即时性与教育日常化相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四维并进、集成创新”教学方法改革的推进离不开学校的高度重视。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的“挂牌选课”法

在2016年3月开学后,实验“挂牌选课”的方法,就是让所有上高职同一门思政课课程的老师,在同一个时间,上同一专题的内容,让学生选择希望上哪个老师的课。这个方法有些残忍,就是要逼迫老师们积极备课,而且是要花精力备课,要准备每一堂课都是“精彩一课”,每个老师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去寻找适合高职民汉族学生听课的方法,把每一堂都上成“优质课”。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们的眼睛和注意力。

教师是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反映的是一门课程的总体教学水平和质量,也是教师形象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高职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到有极强的政治责任感,对自己的思政课教学要有信心,对自己的教学有问题意识,思政课教师具备这样的素质,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就自然成为上好一堂课的内在要求。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法为研究视角,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切入点,分析了教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而探讨了将先进的有意义的教学方法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保障高职生思想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也面临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希望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期保证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篇三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思想政治类课程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核心针对,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以正确的角度来看待世界。针对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思政课合作学习情境教学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但是多数学生对“思政课”并没有学习兴趣,认为“思政课”与所学专业毫无关系,对未来发展帮助不大。因此,多数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不足甚至是有抵触心理。新形势下,尽管“思政课”也在进行课改,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依然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部分教师虽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往往是不得要领、流于形式,使得教学内容实用性和时效性较差。除此之外,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骨干教师多为四十岁左右的中年教师以及六十岁左右的老年教师。尽管这些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是对新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导致“思政课”的现代化教学举步维艰,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二、在“思政课”教学中合理的创建教学情境

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我,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充分激发,让学生积极的融入学习之中。“思政课”科目的学习相对较抽象,其中一些重难点内容晦涩难懂,这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在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创建教学情境,则集体的力量就能体现出来,这就能更加准确的找到学生迷惑的点在哪,更有针对性的加以讲解,才能给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2]。具体到教学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教师应充分重视情境是设置,应融合教学目标以及内容,进而设置更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的调动,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得以展开。

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

合作学习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和学习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之间的沟通得到加强,课堂的内容不再是老师讲授的内容,还融入了学生学习心得以及需求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使得教师可以选择更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学方案加以改善,进一步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落实“思政课”课程开始的目标。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更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习的能力得到开发,合作学习使学生的思考过程得以体现,有利于教师对此加以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出更适合的教学方案。通过对学生课堂反馈的信息,高校“思政课”教育工作者可以设计出更加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分析每个学生的特长以及短处所在,把学生依据其能力所具备的知识水平、学习经历等多种因素加以具体的划分,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制定其相应的学习计划、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得每个学的特长以及优势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需要努力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出来,教学的内容应当以生活中能遇到的问题为向导进行讲授,是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督促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到应掌握的信息,并使其学习自信心得以提高。

3.?{动师生的积极性

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是指教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得到调动。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得以提升,使教育工作者教学能力以及知识储备都得到提升。该学习模式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有所了解,同时还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专业知识得到不断巩固,并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难题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案,是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在“思政课”教育的课堂上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是学生在掌握应掌握的内容基础上有了主动学习的热情,互助学生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注意力的集中都有重要意义,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学生有了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同时还能听取其他同学学习心得,这就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炜.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政教学魅力的方法研究[j].读与写,2016,(10):65.[2]彭军林,朱霁.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性学习教学能力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07):192-193+196.[3]佘时珍.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研究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2):246-247.[4]李淑文.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2006,(11):42+44.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篇四

高职院校思政课师生关系调查报告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老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亲其师,信其道”,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教育目标才能实现。

为了探索思政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笔者对所在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当中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调查的方法,从芜湖市高校园区5所高职院校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78份,回收率95.6%,其中有效问卷468份,有效率93.6%。其中,男生262份,女生206份,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6%、44%,大

一、大

二、大三问卷各167、154、147份,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5.7%、32.9%和31.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思政课师生关系现状和满意度

调查统计显示,77.75%的被试选择了“一般,偶尔交流”,选择 “淡漠,不相往来”和“不好,经常闹别扭” 的有16.67%,选择 “很好,就像朋友”的仅有5.58%。从调查的情况看,思政课师生关系不是那么亲密、融洽。满意度是师生关系的晴雨表,满意度的高低反映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据统计,在被试中,28人表示满意,占5.98%;
285人表示基本满意,占60.9%;
而高达155人表示了不满意或很不满意,占被试的33.12%。

这表明,被试同学对思政课师生关系的满意程度尚可,但并不十分理想。这种不理想状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鼓励不够。从468名被试的反映看,被“常常表扬” 的仅有16人,占3.42%;
被“有时表扬”的有178人,占38.03%;
选择“很少受到表扬”的有265人,占56.62%;

选择“常常被批评” 的有7人,占1.5%;

而“漠不关心”(没有表扬也没有批评)竟也有2人,占被试的0.43%。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太少,关心不够。殊不知,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中小学生,都希望也需 1 要别人的表扬、鼓励,这是人的本性使然,然而高校教师却似乎忽略了这点。

2.大学生与思政课老师交流时间和机会不多。随着高校扩招,教师的任务越来越重,一个思政课老师每学期教授好几百名学生,个别高职院校还在外面聘请思政课老师,老师上完课就走,师生交流机会很少。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点:被试在回答“您是否有与老师课余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时,选择“有,随时可以” 的仅占9.45%,有68人;
“有,但很少”的占了最大比例,达到44.03%,有317人选择;
选择“没有”和“没有试过,不清楚”的分别有257人和78人,共占总数的46.52%。师生之间因为交流不够而导致交流障碍甚至冲突时有发生。虽然选择师生“经常发生”冲突现象仅有58人,占8.06%,但仍反映出现在师生关系的不太和谐。

3.大学生有烦恼不愿意主动找思政课老师或其他老师谈心。根据调查,当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烦恼时,仅有 1.07%愿意向思政课老师吐露心声,3.85%的学生吐露心声的对象是班主任或其他老师,12.18%的学生吐露心声的对象是同学,69.23%的学生吐露心声的对象是好友,同时8.97%的学生选择父母,有6.84% 学生选择其他人。这说明大学生有烦恼有困难主要找朋友同学倾诉,很少主动去找老师,思政课师生关系不够亲近。

(二)师生关系影响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回答“您认为师生关系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问题时,58名学生选择“非常强”,占总数的12.39%,185名学生选择“比较强” 占总数的39.53%,104名学生选择“一般”,占总数的22.22%,83名学生选择“比较弱”,占总数的17.74%,38名学生选择“非常弱”,占总数的8.02%。统计结果说明师生关系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蛮大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问到“您认为现在大学思政课课堂情况是”的问题时,193名学生选择“轻松愉快”,占总人数的41.24%,116名学生选择“缺乏互动”,占总人数的24.79%,88名学生选择“枯燥无味”,占总人数的18.8%,71名学生选择“没感觉”,占总人数的15.17%。调查数据说明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情况不是那么令学生满意,课堂教学效果反过来又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师生交流目的与方式

在问到“若有机会与思政课老师交流,您最希望和老师交流什么(多选题)”的问题时,57.27%的学生选择“升学和就业问题”、55.34%的学生选择“学 2习人生经验”、52.78%的学生选择“本学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35.9%的学生选择“自己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30.13%的学生选择“随便聊聊,拉家常”、9.19%的学生选择“其他”。从选择的顺序可以看出,学生仍然把思政课教师看成个人发展和人生经验学习的引路人。

在问到“若有机会与思政课老师交流,您最希望和老师交流的方式是什么?”的问题时,168名学生选择“单独交流 ”,占总数的35.9%,说明学生希望能单独与教师进行直接交流,以增进相互间感情;
149名学生选择“通电话或手机短信”,占总数的31.84%;
130名学生选择“发电子邮件或qq”,占总数的27.78%;
21名学生选择“其它”,占总数的4.49%,说明现代的大学生对师生交往方式选择的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老师交流,从过去以直面交流为主开始向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四)学生最喜欢和最反感的思政课老师类型

在问到“如果思政老师可以选择,选择时您最看重他(她)的”的问题时,92名学生选择“师德高尚,学术渊博” 占总数的19.66%,265名学生选择“讲课生动,有吸引力”,占总数的56.62%,64名学生选择“经常和学生交流”,占总数的13.68%,29名学生选择“课堂纪律严明”,占总数的6.2%,18名学生选择“其他”,占总数的3.85%。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最看重的是思政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

在回答“您反感思政课老师的哪一种教学行为?(可多选)”时,80.13%的学生选择了“上课毫无激情”,86.75%的学生选择了“一言堂满堂灌”,19.02%的学生选择了“上课点名”,13.89%的学生选择了“不尊重学生,随意批评学生”,4.5%的学生选择了“其它”。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希望思政课老师上课时能够充满激情,做到师生互动。

(五)学生对思政课老师的为人师表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回答“在您看来,在师德修养要求方面,思政老师与其他专业课老师相比,应该如何?”时,60.68%的学生选择“应该比其他老师更严格”,32.69%的学生选择“和其他老师没有什么两样”,6.62%的学生选择“说不清”。说明在学生心目中,思政课老师应该比其他专业课老师更加注重为人师表。

在回答“在您看来,实际情况是,思政老师的言行举止、师德修养总体上如何?”时,40.38%的学生选择“比其他老师要好”,22.09%的学生选择“和其他老师没有什么两样”,17.52%的学生选择“说不清”。统计结果表明,3 思政课老师在细节方面比其他老师更注重为人师表,但与学生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

(六)学生对思政课老师的希望或要求

问卷结尾最后请学生写出内心最想对现任思想政治老师说的一句话。从反馈情况看,绝大多数同学都有留言。综合起来,代表性的观点有:

希望方面:①老师,希望您能改进教学方法,师生能多互动,不要一言堂;
②老师,希望您能叫出我的名字;
③老师,其实您大可以试着跟学生交流,很多学生只是觉得害怕,只要有一方踏出一步,师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好的。批评方面:①感觉高校教师不是传统观念上的老师,只教书不育人;
②高校教师通过精彩的课堂吸引我们比用点名逼迫我们上课更有实际意义;
③老师,你们对我们很无奈,我们对你们也很无语。

三、讨论与建议

(一)思政课教师要了解、信任并赏识学生。

调查显示,思政课对学生关心、鼓励不够,更谈不上赏识,老师对大多数学生都叫不出名字。为了改善并创造条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需要采取更多的行动,主动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信心,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这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基础。思政课应重拾或强化已被遗忘或弱化了的对大学生的赏识和期待,改善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刻板印象,帮助他们建立自我认同感。这种相互信赖必将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思政课老师应该具有更高的师德修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那么,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反过来又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 要增强自己的职业使命感和认同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加强与提高师德修养,平时要注意细节,一言一行要符合思政课教师的身份;
还要加强学习,不断拓宽知识视野,大胆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三)创建师生互动教学模式,优化课内交往。

人与人的关系是在一定的时空内,借助一定的载体,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隔断了师生的互动交往,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是 4 师生之间围绕共同的教学任务而展开的互动交往过程。这一过程既是知识的传授、生成和创造过程,也是师生关系形成、巩固和升华的过程。创建互动教学模式,优化课内交往,是防范师生关系疏离的重要举措。

对此,一要采用小班制开课。各高校可根据实际,尽量采用小班制授课,思政课的课堂人数应控制在80人左右为宜。小班制上课降低了师生比,为创建互动教学模式减少了难度,提供了可能。二要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内交往。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比如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就是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赋予学生以话语权,使他们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使师生关系由原来老师的“一厢情愿”变为师生的“两情相悦”。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认识学生、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有助于学生由“厌学”向“好学”转变、“厌师”向“好师”转变,这对构建和谐思政课师生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拓展交往渠道,强化课外交往。

师生之间交往渠道的不足、不畅,以及课下交往的中断,是导致师生关系疏离的重要原因。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必须拓展交往渠道,强化课外交往。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与大学生的交往。思政课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比较繁重,加之家庭事务的牵绊,剩余时间往往有限,这是客观事实。但即使如此,教师也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投入到“第二课堂”,比如参加社团活动、文艺晚会、辩论赛、创新大赛、各类体育比赛等活动,增加师生交往、相处的时间,丰富交往形式,加深彼此的了解,推动和谐师生关系建设。

其次,积极与大学生开展个别谈心、集体座谈会等“面对面”活动,听取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心声,增进彼此的了解。

第三,充分利用新载体,拓展交往渠道。在信息时代,新载体为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极大地拓展了交往的渠道,使师生交往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手机、qq、博客、e-mail等新载体,与大学生构建一个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交往平台,加强平时的沟通和交流,最终达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篇五

大学思政课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实施,不仅对我国的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围绕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开展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是值得学习和称赞的。讨论式教学的应运而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改变了老师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在高校的教学方法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大学思政课;
讨论式教学方法;
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尤其在高校中,探索式的学习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通过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也取得一定成效。但讨论式教学由于刚刚开始,在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方面还是出现很多问题有待提高。

一、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人们在人类探索真理和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讨论,同样,讨论在科教文卫事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历史记载中都有国内外教育学者对于讨论的学习方法加以赞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曾说过“科学扎根于讨论”,讨论在中国摸索社会主义道路上也作出不小的贡献。所以结合历史经验,将讨论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人才方面是重要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并不能真正理解知识。在讨论式教学中通过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其综合观点来提高其独立性,还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下激发其创新思维,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张自己的知识网,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对历史学者思考学习情景感同身受,再进行问题讨论时,精力肯定高度集中才能明确阐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在观点的碰撞过程中,又会激发其想象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句话说得好“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后,我们都有了两个思想”。

并且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针对学生情感或价值观提出问题要求其讨论时,学生都会对首先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评判,然后将自己认为对的方面展现给大家,对于有思想偏差的价值观,教师不能强硬进行改正的情况下,讨论式教学在这时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展开讨论,学生可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改正错误的思想观念,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师生之间感情。

二、大学思政课中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

(一)在调查研究后发现,在我国大多数大学教师中,虽然大多数的大学教师都有过专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很少,也就是说专业的培训并没有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很大影响,并且,面对越来越年轻的师资队伍,更是缺乏长效机制。

(二)很多大学思政课教师时更多地考虑的是教学内容,侧重点在对知识的讲解上,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使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使思政课程成了应试教育。

三、大学思政课中讨论式教学方法的组织实施

(一)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能力水平。思想政治课程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重点还是在于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思政课讨论式教学方法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虽然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题开展的,但更离不开教师对于课堂节奏的把握和掌握学生的需求。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更需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修养,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还应具有宽阔的知识面,有较高的知识理论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思政课教学。以自己深厚的学识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二)创新教学内容。在我国新的课程改革中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也有了调整和添加,对教学内容,不再进行死板的规定和限制。教材也不再作为唯一的教课书,而是作为参考书,所以在课堂上的知识的学习并不只是局限在书本知识上。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也可以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实事和从而引发的理论知识。将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政治和案例搬到课堂中来,再加上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在了解时事政治时又学习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

(三)正确引导学生适应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前设计好讨论式教学的主题后,为达到预期效果,要引导学生做好讨论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是讨论式教学的主体,而老师知识引导者,所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大大提高参与度,讨论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提前告知学生课堂讨论的主体和基本含义,以便学生更好地查阅、搜集资料。

在课堂讨论中,在进行小组讨论或班级讨论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兴趣相投的同学一起讨论,选择出一人为讨论掌握好方向和节奏,教师也可以时不时地进行引导,强调主题。其他小组成员可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和提出问题,由小组内同学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对于主动性较差的同学还应加以耐心引导,使课堂气氛和谐、活跃。

在讨论结束后,课堂结束前,老师和学生都应当进行总结。老师来总结课程的主旨和目的,并且对学生们课堂表现给予评价。学生要谈谈通过这次讨论后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全新认识和收获,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学生应该在课下完成对讨论式教学整个过程的自我感知,指出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想法,还有对以后讨论式教学的期许。老师也应在课堂结束后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在讨论式教学教研小组中进行探讨。

四、结语

在大学中思政课中实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的发挥,培养了积极进取、创新的思维模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师生感情。在讨论式教学方法下,大学定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培养人才的殿堂,正确树立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春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讨论教学方法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4(7):43-44.[2] 江安凤,吴锵.讨论式教学及其操作过程[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2):14-16.[3] 陈兰萍,贾淑云.讨论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21(1):74-76.[4] 周剑雄,苏辉,石志广.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课堂中的运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12(4):55-56.

推荐访问:课教学 创新 思政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中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合集) 思政课程教学创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