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年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合集(全文完整)

2023年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合集(全文完整)

时间:2023-01-29 10:5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合集(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合集(全文完整)

二年级语文雷雨的教案5篇

语文教案对语文教师的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质量。语文老师要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二年级语文雷雨的教案”,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二年级语文雷雨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2、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名读词语。昨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琼斯太太那只淘气又可爱的猫——莫格。看!它给我们带来了这些词语呢。谁来读一读?

2、师简单叙述上节课的内容。(莫格蹲在水边找鱼吃,身上被雨淋得透湿。等琼斯太太把它叫回来的时候,它一连打了九个喷嚏。琼斯太太赶紧用毛巾把莫格擦干,然后又给它为了点儿掺着酵母的牛奶,让莫格在火炉边坐着,自己带着雨伞买东西去了。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儿。翻开书本94页,认真读课文4~5自然段,然后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

二、童趣品文,体验童话。

(一)教学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4-5自然段,把你觉得有趣的地方勾画下来。

2、说一说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

3、出示“酵母把莫格发起来了„„”指名读。

4、莫格怎么会越胀越大?

5、酵母把莫格究竟发成了什么模样呢?

指名读句子,读出莫格的变化。边读句子边比划。

起初,它大得像一只绵羊。

接着,它大得像一头驴子。

后来,它大得像一匹拉车的马。

再后来,它大得像一头大河马。

最后,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给撑裂了。

6、莫格怎么会把那么结实的墙壁给撑裂呢?

7、观看莫格的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莫格的变化?请看大屏幕。

8、看到这种情景,你想说什么?

9、莫格的变化真是太有趣了!像变魔术似的,一点一点地变大,那怎么把这变化过程读出来呢?先自己读一读,还可以加上动作。

10、指名读以上一段话,读出莫格的变化过程。师评价:莫格的身体胀得越来越大了。板书:越来越大 多有趣的变化呀!可我就是不大明白莫格变化的顺序,什么“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你们能帮我把它变大的顺序说一说吗? 指名说变化的顺序。

11、有了“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莫格的变化。

让我们把这些词一起读一读。

你们也能用“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说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吗?

12、小结:莫格喝了掺着酵母的牛奶,趴在火炉边睡着了,身体悄悄地像面包似的发起来了,真是有趣极了!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味一下这个有趣的过程吧!

13、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教学第五自然段。

1、你们还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趣呢?

2、指名说。

(1)只见整座房子膨胀起来,歪七扭八的。看图理解“歪七扭八”。

“房子歪七扭八”是什么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2)厨房里伸出粗大的猫胡子,大门里伸出大尾巴,爪子和耳朵分别从卧室的两扇窗户中伸了出来。

平时像头发丝般的猫胡子,现在有多粗?比划比划。

大门里伸出的猫尾巴有多粗?

那爪子和耳朵有多大呢?

难怪现在连房子也被它给撑裂了。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这个莫格的变化也太不可思议了!让我惊讶不已!

(3)琼斯太太回到家,不禁大叫起来:“天啦,我的房子怎么了?”

当琼斯太太买东西回来,看到这个情景,会是什么表情?指名读上面的句子。

琼斯太太的惊叫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莫格。莫格伸了个懒腰,多舒服呀!舒服的莫格可没想到,这个懒腰让整座房子都塌了。

3、齐读第五自然段。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莫格的神奇变化。

4、小结:真有趣!酵母让莫格神奇的变化,让琼斯太太的房子都装不下了。

(三)教学第六自然段。

1、这镇上的人们看到这幅情景,会怎么想?怎么说?

2、指名读句子。

镇上的人看到这情景都非常震惊,担心它会没完没了地长,最后把整座小镇给撑破。

3、人们有了这种想法,(师生合作)于是,可怜的莫格被赶出了城门。

4、如果莫格就这样没完没了地长,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学生尽情想象,自由表达,教师肯定。

5、会不会像你们说的那样,明天我们一起走进《面包房里的猫》(二)。

6、现在,有谁来给我们讲今天学的这个故事。看谁能把莫格神奇的变化讲给我们听一听?

三、指导写字。

1、出示“伞”、“歪”指名学生读。

2、说一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伞”?

3、谁有好方法记住“歪”。

4、指导写“伞”

5、学生自己描红。

四、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面包房里的猫》(一),感受到了淘气的莫格因为喝了掺有酵母的牛奶,在火炉边睡觉时被发起来了。变化真是神奇,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二年级语文雷雨的教案篇2

《动手做做看》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阅读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学家朗志万故意把一个错误结论告诉小朋友,再问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明白: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伊琳娜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不迷信,在____的启发下动手实践,获得了正确的答案,并明白了科学家真正的目的。本单元的教育专题是“用心思考,勇于创造”。《动手做做看》是本组单元的首篇课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生动教材。

(二)《新课标》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

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动手做做看》说课稿: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及第一课时目标完成情况,我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

(2)知道什么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兴趣。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比较认真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行为。

3、情感目标:

(1)感受动手做的乐趣,认识动手做的意义。

(2)唤起学生善于思考、注重实践、不迷信的意识。

确立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科学家的真正目的,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二、说教法、学法

基于上述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结合新课改理念与学生心理及认知特点。我采用了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中去体验、思考、领悟,并启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下面,我向各位详细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动手做做看》既是课题,又是文章主题,我便顺水推舟如下导入:“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请大家先来动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如此直截了当,一语双关,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呼应课题。

接着,我以“偷梁换柱”之法,将文中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拿来考学生,创设一个师生问答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学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自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手。第二大环节(6、7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角色朗读,深化感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

(四)总结评价,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习兴趣的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或网上收集名人名言,将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在设计上力求简洁、直观、条理清晰。既概括本课要点,又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序,提高学习效率。

二年级语文雷雨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字,会写“花园、石桥、队旗、铜号、红领巾、欢笑”6个词。

2.正确朗读、背诵儿歌。初步感受四个场景分别展示的美丽景色,了解表达各种事物的数量词的不同。

3.选择生活其他场景,仿照课文,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儿歌。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数量词,并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数量词表达不同的事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形声字、部首识字等方法,认识本课生字“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号、园、桥、队、旗”5个字,会写“花园、石桥、队旗”3个词语。

2.通过读儿歌、看图,初步了解大海沙滩和山村田园的景象,认识其中的事物。

3.感受量词搭配的准确,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掌握方法识字和写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联系生活导入

初读课文,自读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数数这首儿歌有几小节,指名分小节朗读。

3.思考交流:每小节写的是什么地方?读诗歌,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相机出示场景:海边沙滩风景图、山村田园风光图、公园美丽景色图、少先队员活动图

4.结合图片内容,朗读诗歌。

二、师生共读识字学词

(一)学习第一小节,结合海边沙滩图学习

1.生自读,想象画面。

交流: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表达。

结合图片出示词语:海鸥、沙滩、军舰、帆船

去掉图片,学生再次认读这些词语了生字反红。

2.随文识字,交流识记方法:滩、艘、军、舰、帆

看到这些生字,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忆呢?

预设:

加一加:三点水+难=滩;秃宝盖+车=军;巾+凡=帆;舟+见=舰

组词识记:

军:军人、空军、海军、解放军、军队

换一换:艘——瘦艘、舰——船

3.同学们用的方法都不错,但还有更好的,更高效的识字方法,咱们一起来看看。

艘 舰

(1)看到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A.这两个字都是“舟”字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B.这两个的右半部分的字和读音有关系。

师引导:你们的发现很了不起,把握住了这两个字的特点,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偏旁表示汉字的意思,基本字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2)“舟”字旁与船有关——

“艘”字的意思是用于船只,是数量词;读“一艘军舰”。

“舰”的意思是大型军用船只,军舰。

(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舟”字旁的汉字?

航、舷、艇、艄、舱……

4.再来看看这两个字,你又有了什么发现?

“滩”和“帆”也都是形声字,部首表示汉字的意思,基本字表示读音。你们试着说一说,读一读。

帆: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所以有“巾字旁”,“凡”表示读音。

滩:意思是“河道中水浅流急多沙石之地”,所以有“三点水旁”,“难”字的韵母和滩字的韵母都是“an”,这也是属于形声字的。

同学们,你们会发现很多汉字都是形声字,如果掌握了形声字归类的识字方法,就如同掌握了一把金钥匙,你自己就能学会很多字啦!

5.看图读一读第一小节,感受量词使用的准确。

(二)学习第二小节,结合田园图学习

1.自读第二节,找出田园图里的景物。

读词语:鱼塘、稻田、垂柳、花园

2.结合形声字归类识字的方法学习“稻、园”两个字。

(1)师引导: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大家记住这个字?

预设:园:加一加,元+方框=园,换一换:园——圆

(2)形声字方法学习生字。

稻:禾木旁与农作物有关。稻是一种直杆的谷类作物,主要类型是有土栽培的“水稻”。稻组词:水稻、稻穗、稻谷、稻草

园:方框与什么有关呢?公园、花园、园地

以“元”为基本字的形声字还有“远”字。

3.巩固识字,看图读词。

出示鱼塘、稻田、垂柳、花园的图片

在这四个词语中,你有不明白的吗?

垂柳:就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柳树”,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柳枝都是笔直地从树枝上倒挂下来,这样的景象就说是“垂柳”。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读一读诗句,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4.结合图画,感受量词使用的准确:方块行座

一方:一般用来形容方形的物品。出图(砚台、手帕)等,结合生活实物,感受一方的量词使用;由此引来“一方”也专指土地,如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出图(一方土地)

方:多用于方形的东西。

块: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香皂、一块糖。

行:háng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

座:多用于较大或固定的物体。一座山、一座花园、一座楼房

5.看图再读第二小节,积累背诵。

(三)自读第三、四小节,认识“孔、翠、队、铜、号”

1.看图读一读3、4小节,想一想你看到了哪些事物?

出词语:小溪、石桥、翠竹、飞鸟

队旗、铜号、红领巾(少先队员)、(听到)欢笑声

2.你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五个字?

(1)形声字归类学习汉字

“铜”是形声字,左边金字旁,与金属有关系。右边的“同”表示音。

你们真棒,能用上前面学过的方法学习后面的汉字。

“队”和“翠”也是形声字。

队:原来指“坠”,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翠:“羽”是部首,字形有变化,去掉两个钩。下面的“卒”字表示读音。

(2)学习“号”。

出示号字的大篆和小篆的图片

号,上面“口”表示用嘴吹,下面代表可以吹奏的乐器,古人用管、角等发出声音下达命令,后来发展为乐器。

组词如“号角、圆号、小号、吹号”(出示图片展示)

(3)孔

本义:洞,窟窿;量词,用于窑洞。出示图片,学生看到石桥弯弯的,水面上的桥洞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就像一个大洞,所以可以说是“一孔石桥”。

3.大声朗读诗歌的三、四小节,朗读中巩固新学的五个汉字。

三、朗读诗歌,巩固识字学词

1.不借助拼音,能独立读准读对儿歌。

2.读字组词,丰富对生字的学习。

3.读词语。

花园 石桥 队旗 铜号 红领巾 欢笑

四、指导写字,总结延伸

1.出示“号、园、桥、队、旗”5个字,观察结构。

注意占格和笔顺,注意“园”的第6笔是“竖弯钩”。

2.重点指导“号”的书写,注意笔画,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师范写,生书空。“园”是全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方框上下宽度一致,不要上宽下窄。“桥、队、旗”3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努力做到“左窄右宽”。

3.抄写“花园、石桥、队旗”3个词语。生描红再练写。

4.展示交流。再次修改。

五、总结识字规律,完成作业

1.读儿歌,熟悉这些量词的使用。熟练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汉字。

2.用上儿歌中的量词,说一说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一只白鹅、一片朝霞、一条项链

一方砚台、一块地、一行队伍、一座石桥

一道数学题、一孔窑洞、一丛花、一群鸭子

一面鼓、一把糖果、一队解放军、一片药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12个汉字,读顺了儿歌,学写了5个汉字和3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读字,巩固书写左右结构的字。会写“巾、孔、铜、领、群”5个字,会写“铜号、红领巾、欢笑”3个词语。

2.通过读儿歌、看图,了解公园美景、少先队员活动的场景,认识其中的事物,明白准确表达这些事物的数量词。

3.拓展阅读多篇相关儿歌,积累量词,背诵儿歌。

重难点:

1.指导书写汉字。熟悉儿歌中的量词,能在生活中准确运用这些量词。

2.尝试看图说一说量词,可以用不同的量词表达同一个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巩固认读所学生字和词语

1.指名读文,比一比谁读得。

2.认读词语:沙滩、军舰、帆船、稻田、翠竹、队旗、铜号

3.摘字卡,认读生字组词。

二、学习三、四小节的内容,深入理解量词的用法

(一)第三、四小节,学习量词

道、孔、丛、群、面、把、队、片

1.一道小溪:“道”指用于江、河和某些长条形的东西。

如:一道河万道霞光。【出图展示帮助理解】

【_“道”作为量词还可以用到很多地方,如两道门、一道题、一道命令、一道手续】

2.一丛翠竹:这里的“丛”作为量词的时候用于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如:一丛杂草、一丛鲜花。

3.群: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

如:一群马(一匹马)一群人(一个人)一群鸟(一只鸟)

4.一面队旗:“面”用于扁平的物件。

如:一面镜子、两面国旗。

5.一把铜号:“把”用于有把手或能用手抓起的器具。

如:一把刀、一把椅子、一把扇子。

【“把”作为量词的用处还有很多,根据我们的学习会逐步加深】

6.一队“红领巾”。

(1)“队”用于成队的人或动物等。如:一队人马、一队骆驼、一队战机

(2)“红领巾”指代的是“少先队员——戴红领巾的人”。

一队“红领巾”指的是一队少先队员。

7.一片欢笑

(1)“片”用于景色、气象、声音、语言、心意等。

如:一片春色、一片欢腾、一片真心、一片新气象。

(2)第1小节“一片沙漠”中的“片”用于地面或水面等。

如:一片草地。

(3)拓展学习:“片”,作为量词还可以用于成片的东西。

如:一片药、一片树叶、一片雪花、一片面包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可以先请学生讲讲自己理解的量词,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丰富自己的经验。在学生讲不清楚,讲不明白的地方,要给予准确的解释和举例说明,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悉这些量词,并能尝试运用。】

师小结:在读儿歌的时候,我们认识了解了量词的用法;细读儿歌后,我们深入了解了每个量词的用法,我们发现有的量词真不简单,能用三个或者四个方面表达数量。只有我们在读儿歌的时候,真正弄明白量词的精准用法,才可以灵活地用到生活中,不出错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这首儿歌吧。

(二)背诵儿歌,积累量词

1.填空背诵。

一(  )海鸥,一(  )沙滩,

一(  )军舰,一(  )帆船。

一(  )鱼塘,一(  )稻田。

一(  )垂柳,一(  )花园。

一(  )小溪,一(  )石桥。

一(  )翠竹,一(  )飞鸟。

一(  )队旗,一(  )铜号。

一(  )“红领巾”,一(  )欢笑。

2.看图背诵。

给出四幅场景图,每幅图上出现四种事物,学生说出带量词的词组。

3.自主背诵。

两人或多人合作背诵展示。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巾、孔、群、铜、领”5个字,观察结构。

(1)占格和笔顺,注意“巾”是独体字,第2笔是“横折钩”。

(2)“孔、群、铜、领”4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仔细观察后,发现“铜”“领”书写时要做到“左窄右宽”,尤其是“领”的左边“令”字捺变点。

“孔”“群”虽然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书写时要做到“左右均等”。

2.抄写“铜号、红领巾、欢笑”3个词语;生描红再练写。

提示:“笑”的第7笔是撇。

3.展示交流,再次修改。

四、拓展阅读

1.出示儿歌《量词歌》和《连念七遍就聪明》,自主阅读。

一张桌子两杯茶,天上七颗星,

三棵柳树四朵花,地上七块冰,

五条鱼儿水中游,树上七只鹰,

六只鸭子岸上耍,梁上七根钉,

七本书,八幅画,台上七盏灯。

九面彩旗呼啦啦,呼噜呼噜扇灭七盏灯,

十个娃娃排排坐,哎呦哎呦拔掉七根灯,

滴滴答答吹喇叭。呀嘘呀嘘赶走七只鹰,

这些量词要记清,抬起一脚踢碎七块冰,

千万不要弄混它。飞来乌云盖没七颗星。

一连念七遍就聪明。

2.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3.分享收获:你从儿歌中学到了什么?

4.积累量词,说一说,记一记:

一(张)桌子 一(杯)茶 一(棵)柳树 一(朵)花  一(条)鱼

一(只)鸭子 一(本)书 一(幅)画  一(面)彩旗 一(个)娃娃

一(颗)星  一(块)冰 一(只)鹰  一(根)钉  一(盏)灯

五、拓展运用

1.变换量词,拓展运用,看谁说得多。(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与同伴交流自己准备的照片或图画,仿照课文,运用量词介绍画面。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儿歌。

2.古代也有关于量词搭配、描述画面的诗句,推荐背诵《一字诗》和《题秋江独钓图》。

师小结:课文中通过四个场景,介绍了16个量词的用法。只有在生活中多看、多听、多说,你也可以把量词用对,用准。

二年级语文雷雨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等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相关树木的外形和特点。

4.激发学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板题导入

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2.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出示自学指导: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一)自学自测

(1)出示本课生字

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2)指名读词语。

(3)这些词语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

梧桐 手掌 枫树 松柏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边疆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二)小组纠错

(1)理解词语的意思。这些词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的边疆

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者遗迹。

(2)文中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难读的句子我们会读了,把它们放在课文中,你还会读吗?

(3)教师提出要求:课文有几句话?

读课文的同学看清字、读准音,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如果有什么问题及时告诉他。

(三)质疑拓展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第一句话: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句话: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句话: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句话: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出示自学指导:

1.出示本课的生字“杨、壮、桐、枫、松”观察生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

2.完成课后的描红。

(1)自学自测

学生认真观察生字结构及笔画笔顺等,自主书写生字,师强调书写姿势

(2)小组纠错

同桌互相评议生字,指出优缺点。

(3)质疑拓展

1.师生交流易错字和易错笔画笔顺。

2.出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比较好差。重点评不规范的字,激励学生把字写好,师范写。

3.让学生每个字再练写一遍,订正。

三、归纳总结,达标训练

(1)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2)达标训练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梧桐(wú wǔ) 手掌(zǎng zhǎng) 松柏(bó bǎi)

桦树(huá huà) 银杉(shān sān) 金桂(guī guì)

2.辨字组词。

杨(  ) 棉(  )

场(  ) 绵(  )

桂(  ) 桐(  )

挂(  ) 铜(  )

3.按原文内容填空。

(  )喜暖在南方,(  )耐寒守北疆。

(  )活化石,(  )满院香。

四、日清作业

1.流利地朗读课文

2.所学生字写一遍,默一遍。

二年级语文雷雨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条谜语,想猜吗?

“河边有个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绿大衣,伸出舌头把虫抓。”(青蛙)

你知道青蛙的孩子叫什么吗?(蝌蚪)

谁见过蝌蚪?愿意给大家讲讲它长得什么样吗?(贴出青蛙与蝌蚪图片,板书课题)

[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和生活,越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自主识字,感知课文。

1、这是一篇不注音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想怎么办?

(学生各自交流自己的方法。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生字。有的可以猜测读,有的可以问同学、老师,有的可以做记号,等老师读时认真听。)

2、学生试读,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范读。

4、再次读文,自查朗读情况。

5、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识字情况。

A你会读哪个词语就大声的读出来。

B谁愿意当小老师你认识的字词教给同学们?

6、识记生字

学生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教师可适时引导用实物或动作来识记。

灰:出示灰色的帽子或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见到的灰色的东西。

追(或迎):谁愿意把追(迎)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披:我这有件衣服,谁能把它披在身上?

阿姨:你把什么样的人叫阿姨?

7、指导写字(略)

[学生朗读不注音课文遇到生字可能无从下手,所以在读文之前老师就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自主探索、认识生字,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联系实物或动作来识记生字效果要远远好于部件记忆法。]

三、读感悟,体会小蝌蚪的变化。

1、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图?并把与图相对应的课文内容,读一读(张手让学生自己选择)。

2、全班汇报。(学生喜欢哪一自然段就汇报哪一自然段,不必接顺序来。)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朗读。

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烈,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他们会很快进入情境,体验到朗读的乐趣。

第四自然段,也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朗读。

第二、三、五、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小蝌蚪的关心、爱护、组织学生会角色的朗读中来,然后选代表分、角色朗读。

3、戴上头饰表演读。

4、填空练习,体会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四、总结全文: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