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2000字(精选范文3篇)

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2000字(精选范文3篇)

时间:2022-05-08 17:10:05 来源:网友投稿

毕业,汉语词语,拼音是bì yè,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本校学习的课程,也可以引申指小结、休止。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继庄传》,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2000字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2000字3篇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2000字篇1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设 计

题目: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

系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指导教师:

班级:姓名:乔磊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答辩委员会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成 人 高 等 教 育

毕业设计(论文)立题论证任务书

班级级 专业 汽车检测与维修 层次 高起专


摘 要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的走入寻常百姓家中,为我们出行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汽车故障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当汽车出现故障时,我们要先根据现象将故障归纳到某一系或机构中。然后再从中找到具体的故障部位。最后进行修复或更换,将故障排除。因此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的关键是要弄清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及汽车的构成。汽车分为配气机构和曲抦连杆两大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起动系,冷却系,点火系五大系统。

关键词:发动机,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

目录

摘 要 1

1燃料供给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方法 3

1.1气化油不来油故障诊断 3

1.2混合气体过浓的诊断与排除 3

1.3混合气体过稀的诊断与排除 4

1.4汽油机怠速熄火的诊断与排除 4

2润滑系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5

2.1机油压力过高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5

2.2机油压力过低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5

3 起动系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6

3.1起动机不转 6

3.2起动机运转无力 7

3.3起动机空转 7

4 冷却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8

4.1发动机水温过高故障分析与排除 8

4.2发动机水温过低故障分析与排除 8

4.3发动机冷却系统泄露故障分析与方法 9

5 结论 9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排除

1燃料供给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1.1化油器不来油故障诊断

1.1.1故障现象

在确定电路无故障后,启动起动机。起动机开关接通后,发动机转动,但不启动或启动数秒后又熄火,并伴有化油器回火现象。往化油器加入少量汽油后能启动但随后熄火。无烟排出或排出时间极短。

1.1.2故障原因

邮箱存油不足、油箱盖气阀堵塞、邮箱开关未打开、邮箱内吸油管焊接处断裂、油管接头松动、邮箱吸油管堵塞、汽车滤清器沉淀杯漏气、汽油滤清器滤芯堵塞

、汽油滤清器中心螺栓沉淀漏气、 汽油泵偏心轮和外摇臂接触处严重磨损、汽油泵油杯衬垫漏气、汽油泵内外摇臂接合处和内摇臂与膜片接杆结合处严重磨损

、汽油泵油杯进油口滤网堵塞、汽油泵膜片破裂、汽油泵进出油阀不密封、化油器阻风门不能关闭、化油器进油滤网处堵塞、 化油器带速螺钉调整不当

1.1.3诊断与排除方法

检查化油器浮子室内是否有油,若有面正常,则故障在内油路,若无油或油面过低,则故障在外油路;检查外油路故障先确认燃油箱已打开,燃油箱有油。再将化油器进油管接头摘下。用汽油泵手拉杆泵油,若不出油表明燃油箱内油已尽,燃油箱至油泵有堵组漏气外,汽油泵工作不良;检查外油路是否堵阻或漏气,用打气筒打气是,油道应畅通;堵住出气端打气时,各密封处不应有漏气现象;响燃油箱内打气时应能听到吹泡声;以上检查无故障,仍泵不出油,表明故障在汽油泵。若转动曲轴时,油泵不出油,手拉杆泵时出油,则为汽油泵拉杆磨损过量或离偏心轮过远。应更换汽油泵;转动曲轴,化油器进油管出油正常,而浮子室内油平面过低或无油,应进而检查化油器进油滤网是否堵阻,三角针阀是否卡死;检查内油路故障。转动节气门操纵臂,查看加速喷口是否喷油。不喷油表明加速装置工作不良,此故障易使发动机冷车难以启动;若喷油,发动机仍有不来油或来油不畅现象。

1.2混合气过浓的诊断与排除

1.2.1故障现象

化油器节气门轴或衬垫等处有油渗出,发动机不易启动、排气管冒黑烟,有时伴有放炮现象、发动机动力下降,温度升高油耗增大、拆下火花塞,可见其电极有潮湿的汽油和大量积碳、发动机怠速不稳,消声器发出无节奏的“噗·噗”声。

1.2.2故障原因

(1)阻风门没有打开,或空气滤清器滤网堵塞。

(2)浮子室油面调整不当或三角针阀密封不严,致使油平面过高。

(3)浮子破裂。

(4)空气制动量孔堵塞或省油器失败。

(5)化油器主量孔配剂针旋出过多。

1.2.3排除方法

检查化油器浮子室油面是否过高;油平面正常,再检查阻风门是否打开,空气滤清器是否进气不畅;油平面过高,应调整油平面,油平面不能调至正常高度时,应检查三角针阀是否密封,浮子是否破裂;以上检查均正常,仍过浓时,应检查化油器主量孔是否过大,省油器是否工作不良,空气量孔是否堵塞。

1.3混合气过稀的诊断与排除

1.3.11故障现象

发动机不易起动、发动机动力下降,但适当关闭阻风门后,动力有所好转、发动机转速不易提高,急加速时化油器有回火现象。排气管有时“放炮”,且易熄火、怠速不稳,容易熄火。

1.3.2故障原因

(1)油平面过低

(2)外油路供油不足

(3)化油器主量孔,主油道孔堵塞或主量孔配针旋入过多。

(4)化油器底座或进气歧管密封不严,节气门轴松旷漏气。

1.3.3排除方法

检查化油器平面是否过低,如过低调至正常;油平面正常,将组风门适当关闭后,情况有所好转,应检查进气歧管衬垫,化油器底座节气门轴等处是否漏气;检查化油器主量孔是否堵塞不畅;化油器有主量孔配剂针,应检查是否旋入过多;油平面调至正常,发动机经中高速运行一段时间后,若油平面又过低,则为化油器进油滤网堵塞或外油路来油不畅,按来油不畅故障诊断的要求检查。

1.4汽油机怠速熄火的诊断与排除

1.4.1故障现象

发动机起动后,松抬加速踏板就熄火、怠速运转不稳,容易熄火、汽车停驶时,发动机怠速良好,但行驶时,变速器操纵杆移至空挡就熄火。

1.4.2故障原因

(1)化油器怠速调整螺钉调节不当。

(2)化油器节气门轴松旷漏气或化油器衬垫漏气。

(3)化油器怠速量孔,怠速油道或怠速喷口堵阻。

(4)化油器怠速空气量孔堵阻。

(5)浮子室油平面过低。

(6)真空省油器的真空泵塞漏气。

(7)正空增压器的真空管道漏气或曲轴箱通风管,单向阀卡滞漏气。

(8)进气门拉杆与导管间隙过大漏气。

1.4.3排除方法

检查油平面、调整怠速、如果仍无怠速,则可检查怠速量孔,怠速油道和怠速空气量孔是否堵塞、未堵阻,则应检查进气歧管的一些辅助装置,化油器节气门下方是否漏气,从而影响进气歧管真空度。

2润滑系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2.1机油压力过高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2.1.1故障现象

怠速运转时,转速不均匀,发动机抖动、机油表指示196kpa以上,起动后增至490kpa以上、发动机在运转中,机油压力表示数突然增高、有时机油压力表指示数突然增高后又突然下降将过低。

2.1.2故障原因

(1)机油粘度过大

(2)限压阀调整不当

(3)发动机曲轴轴承或连杆轴承间隙过小

(4)主油道堵塞

(5)机油滤清器堵塞且旁通阀开启困难

(6)机油压力表失准或传感器失效

(7)机油压力增高,油路中某处大量泄油,又使压力下降

2.1.3排除方法

检查机油粘度是否过大;用对比法检查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是否失效;以上正常,则应拆检限压阀是否过硬,在检查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间隙是否过小;检查机油滤清器滤芯是否堵阻,旁通阀弹簧是否过软;检查缸体主油道是否堵阻。

2.2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

2.2.1故障现象

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迅速降至0左右,或怠速运转后油压指示灯亮、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机油压力始终过低火机油警告灯不断闪亮,蜂鸣警告器发响报警、油底壳油面增高粘度变小

2.2.2故障原因

(1)机油油量不足,使机油泵的泵油量减少或因进空气而泵不上油,导致机油压力下降

(2).发动机温度过高,使机油变稀,从各运动件配合间隙中大量流失而导致油压下降;

(3).机油泵零部件损坏或因磨损、装配等问题出现间隙过大时,将会造成机油泵不出油或出油不足的故障;

(4).曲轴与大、小瓦之间的配合间隙过大,会使机油压力降低;

(5).机油滤清器、吸油盘堵塞,会使机油压力降低;

(6).回油阀损坏或失灵。若主油道回油阀弹簧疲劳软化或调整不当,阀座与钢珠的配合面磨损或被脏物卡住而关闭不严时,回油量便明显地增加,主油道的油压也随之下降;

(7).机油选用不当,如机油粘度太低,发动机运转时会因此加大机油泄漏量,从而使油压降低;

(8).机油管路中有漏油、堵塞现象。

2.2.3排除方法

用机油尺测机油量并检查其年度与品质;拆下机油传感器,短时间启动,如机油喷出无力,应查看机油泵限压阀弹簧是否失效,有无杂志卡在阀门上,英气机油短路;再检查集滤器,机油管路,机油泵有无堵阻或泄露;检查曲轴和连杆间隙是否过大;点火开关接通时就无油压指示,故障在机油表或传感器,对比检查。

3起动系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3.1起动机不转

3.1.1故障现象

点火开关打到启动档,起动机不转

3.1.2故障原因

(1)蓄电池电容量不足

(2)起动电磁开关线圈断路或接触盘接触不良

(3)起动机内部故障

(4)起动系防盗系统故障

3.1.3排除方法

打开点火开关,观察防盗系统指示灯是否异常。若防盗系统故障,先排除防盗系统故障、开大灯起动起动机,若灯光变暗,起动机不转,蓄电池容量不足、若大灯亮度正常,起动机不转,则为起动机导线连接不良、起动机搭铁,短接电磁开,关若正常屯转为电磁开关故障。若有火花但不转则为内部机械故障。无火花不转,则为起动机内部断路故障。

3.2起动机运转无力

3.2.1故障现象

起动机运转缓慢无力,带动发动机困难,或接通启动开关,起动机只有“咔,哒”声并不转动 、蓄电池电量不足或连接导线松动、起动机内部故障、起动机开关触点烧蚀或电磁开关线圈短路。

3.2.2排除方法

诊断的程序基本上与起动机不转相同。

3.3起动机空转

3.3.1故障现象

接通起动机开关。起动机只能空转,小齿轮不能进入飞轮齿圈带动发动机转动。

3.3.2故障原因

电磁控制式起动机的电磁开关铁芯行程太短。起动机单向齿合器打滑,飞轮齿圈上的的齿损坏。 3故障排除

(1)起动机驱动小齿轮不能与飞轮齿圈齿合得空转,故障在起动机操纵与控制部分。

(2)检查单向齿合器,若磨损严重则更换。

4冷却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4.1发动机水温过高故障分析与排除

4.1.1故障现象

如果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水温表指示很快到达100℃的位置;或在冷车发动时,发动机水温迅速升高至沸腾,在补足冷却水后转为正常,但发动机功率明显下降。

4.1.2故障原因

检查发动机各部位有没有地方漏水和堵塞,(包刮水泵,水管,水闷头等等)、 检查水箱和副水箱(膨胀箱)有没有损坏漏水或水垢造成堵塞、检查节温器有没有打不开和水泵、水温感应器、温控开关有没有损坏、水温上升以后,查看风扇转不转、节温器主阀门脱落、 风扇离合器工作不良、 汽缸垫冲坏,水套与汽缸沟通

4.1.3排除方法

(1)运行中发动机突然过热,应首先注意电流表动态。若加大油门时电流表不指示充电,指针只是由放电3A-5A间歇摆回“0”位,说明风扇皮带断裂。如电流表指示充电,则应使发动机熄火,用手触摸散热器和发动机,若发动机温度过高而散热器温度低,说明水泵轴与叶轮松脱,使冷却水循环中断;若发动机与散热器温度差别不大,则应查找冷却系有无严重漏水处。

(2)冷却水在启动后不久温度即升高至沸腾,则多为节温器主阀门脱落并横在散热器进水管内,阻碍了冷却水的大循环。因为这种故障能使冷却系内压力迅速升高,当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突然冲开阻滞的主阀门,使其改变方位,迅猛地导通大循环水路,此时沸腾的水便冲开盖。行驶过程中发现冷却水沸腾,应立即停车,使发动机低速运转至水温正常后再熄火检查,而绝对不许掺水降温,以防温差变化太大造成有关零件内应力增大而产生裂纹。

4.2发动机水温过低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4.2.1故障现象

水温表指示偏低,行驶10公里不能达到正常温度。

4.2.2故障原因

水温表,传感器,节温器损坏、温度过冷,电子扇常转

4.2.3故障排除

(1)检查一下车里有没有节温器,或节温器有没有损坏。若果坏了更换。

(2)温控开关是不是低温,在冬季应该用高温。

(4)电磁风扇是否常转,如果常转需要维修。

(5)检查水温感应塞是否反映正常水温指数,否则更换。

4.3发动机冷却系泄漏故障分析与排除

4.3.1故障现象

车辆行驶一段时间后,发现冷却液减少

4.3.2故障原因

水箱或上下水管漏水、缸垫漏水串水,水进入油路

4.3.3排除方法

上下水管处有水迹应维修或更换、水箱漏水应先检查漏水部位,在进行维修或更换;检查油标尺如果机油量过多并呈白色,则为缸垫串水,应更换缸垫和机油。

5结论

通过以上对发动机各系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除的阐述。我们只有严格按照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原因,然后在逐相排除,才能修好汽车。

参考文献

【1】祖国海 张小云 汽车修理工(中级)【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1

【2】张子波 汽车修理工(高级)【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

【3】焦福全 工程机械发动机【J】工程机械与配件网 2007年第5期

【4】徐海请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J】 浙江 农业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8

【5】蔡小全 农机使用与维修【J】 河北文化信息共享资源中心 2004.6

致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2000字篇2

***学校

技术应用性设计成果

**公司接待技巧分析与研究

届 别: ****

二级学院: 汽车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班级名称: *******

学生: ***

学生学号: 07

指导教师:(学院) ******

指导师傅(企业): ******

2013年5月28日


1. 维修接待的主要容……………………………………………………(2)

1.1预约服务阶段…………………………………………………………(2)

1.2接待问诊阶段…………………………………………………………(3)

1.3检查交修阶段…………………………………………………………(3)

1.4保养维修阶段…………………………………………………………(3)

1.5报价订货阶段…………………………………………………………(3)

1.6终检结算阶段…………………………………………………………(4)

1.7后续关怀阶段…………………………………………………………(4)

2. 维修接待技巧分析与研究………………………………………………(4)

2.1及时跟客户交流………………………………………………………(4)

2.2与客户沟通的技巧……………………………………………………(5)

2.3处理愤怒客户的技巧…………………………………………………(5)

3. 接待心得体会………………………………………………………………(6)

4. 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 (9)

***公司修接待技巧分析与研究

*** 指导老师:*** 指导师傅:***

摘 要:本文以**公司维修服务为例介绍了汽车维修接待的主要容,包括预约服务,接待问诊,受理检查,保养维修等流程。主要对维修接待的技巧进行分析与研究,如何使用技巧更好的接待客户,使每位客户满意。

关键词:维修接待容 流程 维修接待技巧 分析与研究

1.维修接待的主要工作容

汽车维修接待是汽车企业中负责客户接待的工作人员,客户进入汽车维修企业,第一个接触到的人就是汽车维修接待。汽车维修岗位职责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接待来司维修车辆客户,记录和判断车辆故障并安排维修

(2)汽车保修索赔的处理和事故车定损

(3)对客户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4)与客户搭建良好沟通,做好客户维护工作

(5)对维修车辆状态进行追踪跟进,确保维修质量

(6)协助客户做好车辆维修费用的结算工作

(7)负责客户的满意度跟踪,处理客户意见

(8)负责工作区域的5S的执行落实

(9)上级交付的其他任务

1.1预约服务阶段

受理客户提出预约维修请求,或我公司根据生产情况向客户建议预约维修,经客户同意后,办理预约手续。业务员要根据客户与我公司达成意见,填定预约单,预约时间要写明确,预约决定后,要在系统里填写“预约”;要于当日通知车间主管,以利到时留出工位。预约时间临近时,应提前半天或一天,通知客户预约时间,以免遗忘。

1.2接待问诊阶段

(1)见到客户驾车驶进公司大门,立即起身,带上工作用具(笔与接车单)走到客户车辆驾驶室边门一侧向客户致意(微笑点头):当客户走出车门或放下车窗后,应先主动向客户问好,同时作简短自我介绍。(2)如客户车辆未停在本公司规定的接待车位,应礼貌引导客户把车停放到位。(3)简短问明来意,如属简单咨询,可当场答复,然后礼貌地送客户出门并致意,如属需诊断、报价或进厂维修的应征得客户同意后进接待厅从空商洽,或让客户先到接待厅休息,我方人员作检测诊断后,再与客户商洽。情况简单的或客户要求当场写维修单的,应按客户要求办理手续。(4)如属新客户、应主动向其简单介绍我公司维修服务的容和程序(5)如属维修预约、应尽快问明情况与要求,尽快安排维修。

图1 维修服务流程图

1.3检查交修阶段

边铺脚垫,座椅套,边和客户聊天,询问客户的需求,同时看一下车辆保养时间和故障码,环车检查,特别是灯具,玻璃,亚光件和相关的施工部位一定要检查清楚。确定该车的维修项目,及该车外观和部存在的问题,请客户签字(对于新客户一定要收集全部公司所需要的资料:底盘号,送修人,联系,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车型,车辆保险有效期等)对于客户来源是:客户介绍的。要问清介绍客户的车牌,把此车牌记录在该新客户资料的备注栏里。

1.4保养维修阶段

维修是维修业务的核心,同时也是整个服务过程的核心环节。客人把车辆送到厂里面,为的就是解决问题。我们维修接待在做完初检后就把车子交给专业人员进行保养维修,而维修接待就需要根据客人的需要跟车间施工速度进行协调。所以要实现完美的车辆施工跟进绝对是维修顾问职业生涯的追求。

1.5报价订货阶段

一般在保养维修过程中,专业人员也会对车辆安全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就成为报价单交到维修接待手中,此时就要把报价单送到仓库进行报价,等价格报出来在跟客户进行交谈。业务洽谈中,要向客户明确故障,承诺质量保证,要在掌握公司现时生产情况下承诺交车时间,并留有一定的余地。特别要考虑汽车配件供应的情况,跟客户说需要订货多久。

1.6终检结算阶段

(1)作好相应交车准备:车间交出竣工验收车辆后,业务人员要对车做最后一次清理;清洗、清理车厢部,查看外观是否正常,清点随车工作和物品,并放入车上。(2)通知客

户接车:一切准备工作之后,通知客户准时来接车,并致意:“合作!”;如不能按期交车,就要提前通知客户,说明延误原因,争取客户谅解,并表示道歉。

1.7后续关怀阶段

根据档案资料,业务人员定期向客户进行跟踪服务。跟踪服务的第一次时间一般选定在客户车辆出厂二天至一周之。跟踪服务容有:询问客户车辆使用情况,对我公司服务的评价,告之对方有关驾驶与保养的知识,或针对性地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提醒下次保养时间,欢迎保持联系,介绍公司新近服务的新容、新设备、新技术,告之公司免费优惠客户的服务活动。做好跟踪服务的纪录和统计。通话结束前,要致意:“非常感合作!”

2.维修接待技巧分析与研究

2.1及时跟客户交流

(1)维修接待员接到维修车辆时,要在接车单上把客户所描述车辆问题全部记录下来。详细记录下客户所述问题并将不同问题根据客户要求标写备注,让专业维修师傅检查车辆和试车。检查和试车过程若发现客户所述问题全部如实记录下来,最后跟客户确认车辆所有问题。汽车维修接待流程中必须每一个问题都和客户沟通,并且得到客户认可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2)在记录并确认了客户车辆所有问题的下一个汽车维修接待流程是和客户确认需要维修的地方,有些有问题的地方客户也未必就需要维修。汽车维修接待流程最容易和客户发生冲突的地方就是维修接待员擅自做主把客户车辆所有问题都默认为维修项目,维修的项目必须及时跟客户交流,全部由客户认可并签字方可交接给维修师傅。

(3)维修接待员和客户确认完所有的汽车问题和维修项目之后需要重复和客户说明白那些有问题而客户没有维修的地方,同时检查清点客户车物品情况并作记录。提醒客户把车贵重物品带走。汽车维修接待流程维修前的说明每一个步骤都看似很简单,却又每一点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和客户之间的矛盾。

2.2与客户沟通的技巧

与客户沟通,首先要了解客户的期望,倾听客户的需求,让他把话说完,听出重点,适时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理解事实,换位思考,才能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并且我们要把为客户提供的解决方案表达清楚,并且得到客户的同意和认可。

(1)选择积极的用词与方式:在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时,沟通用语也尽量选择体现正面意思的词。比如说,如果一个客户就车辆的维修品质几次对我们发火,我们想表达为客户真正解决问题的期望,于是我们说:“不会再让您的车重蹈覆辙”。干嘛要提醒这个倒霉的覆辙呢?倒不妨这样表达:“我这次有信心这个问题不会再发生”。这样就会更顺耳些。

(2)抓住客户的心:摸透对方的心理,是与人沟通良好的前提。只有了解掌握对方心理和需求,才可以在沟通过程中有的放矢,可以适当的投其所好,对方可能会视你为他们知己,那问题可能会较好的解决或起码你已成功一半。

(3)记住客户的名字:记住客户的名字,可以让人感到愉快且能有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这在沟通交往中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法宝,记住客户的名字,比任何亲切的言语起作用,更能打动对方的心。我们不能记住所有客户的名字,但是必须要记住那些经常来的客户的名字,或者在车子进场,还没停下来的第一时间在系统中输入车牌号查询客户的名字。

(4)学会倾听:在沟通中你要充分重视“听”的重要性。你能善于表达出你的观点与看法,抓住客户的心,使客户接受你的观点与看法,这只是你沟通成功的一半,那成功的另一半就是善于听客户的倾诉。会不会听是一个人会不会与人沟通,能不能与人达到真正沟通的重要标志,做一名忠实的听众,同时,让客户知道你在听,不管是赞扬还是抱怨,你都得认真对待,客户在倾诉的过程中,会因为你认真倾听的态度所感动,会对你的人格加以认同,这才会为你下一步的解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付出你的真诚与热情:人总是以心换心的,你只有对客户真诚,客户才可能对你真诚。在真诚对待客户的同时,还要拥有热情,只有拿出你的真诚与热情,沟通才有可能成功。“真诚”是沟通能否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2.3处理愤怒客户的技巧

客户投诉主要有上门、或向上级及相关部门的反映等形式,所反映的问题大多是对服务,维修质量,环境卫生等的意见或建议。如何妥善的处理这些投诉是重要工作,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不管投诉或请求的容错对,客服人员必须给予答复。②客户反映的事,我们一定及时处理,并将跟踪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以显示我们的工作态度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速度。 ③如遇到客户情绪激动时,一定不要与客户发生顶撞和冲突,即使客户是不在理的。待客户情绪稳定,基本上“消气”,再详细的了解事情的经过,是我们的问题要立刻给客户解决,不是我们的问题也要耐心的解释,能够帮助客户解决的,要热心的帮助客户。

(1)处理客户抱怨的基本原则:①站在顾客立场来考量 ②保持专业热诚与耐心 ③对于明显不当的要求要婉言直接的回绝。

(2)处理客户抱怨的四个行动原则:①充分了解客户的要求②调查客户抱怨问题,现身,现时,现地③充分了解问题,有错立即处理并改正④给抱怨客户特别礼物或免部分工时。

3.接待心得体会

客户是上帝,满足客户的需要是首要的工作,工作原则是客户和公司双赢制,没有错就没有对,没有异议和不满就没有满足和赞美,没有错误的不断纠正和避免就不会有自己的不断进步,错误不可避免,重要的是面对和处理错误的方式方法要合情合理。在学习作为称职的维修接待过程中,越学就越发现作为一个维修顾问并非这么简单开个单,接个单就可以,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

(1)心理素质要过硬

面对客户时要信心十足,绽放出微笑,信心来源于对车辆的常见故障及其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对维修项目所需工时的拿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说到底还是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扎实学好基础知识,从机油、轮胎到汽车结构,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零件名称、参数。

(2)礼节礼貌要好,服务要细致周到

来维修车辆的客户都是接车员第一时间与它接触,接车员代表的是企业的形象,接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信心指数。在接待工作中一定要多用敬称及时介绍自己,为客户创造出轻松的谈话环境,并引导客户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出车辆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请顾客签名予以确认,最后送客户到休息区休息。

(3)自身业务能力要过关

接车时要按照流程来作业,规化完成接车服务,从取接车板迎客开始,铺“三件套”,记录填写相关单据,听取顾客描述问题,予以解释,说明一定要高效率,接车单上记录的车辆维修检查项目尽可能表达清楚细节,为车间工作把握好方向。进行车身检查时,一定要清醒,明白站在车身的各个方位时有哪些检查项目和容,一次到位,尽可能不要漏检,体现出专业素质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填写相关表格,数据时不能有遗漏,特别是,等重要信息,接车完毕要主动和顾客沟通维修时间及交车时间。

4.结论

随着毕业设计做完,也将意味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但在这段时间里面我觉得自己是努力并快乐的。在繁忙的的日子里面,曾经为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而去翻我所学有关的书籍。经过这段时间我真正体会了很多,也感到了很多。这篇论文,其实也是对自己实习五个月的总结,其中主要阐述了维修接待的流程,维修接待过程中的技巧以及心得体会。从中我觉得作为一个维修接待人员,单单了解接待流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及时跟客户交流,使客户满意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蔡兴旺著. 汽车维修业务接待[M]. :人民交通, 2011.7

[2] 倪勇著.汽车4S企业管理制度与前台接待[M] 机械工业,2009.1

[3] SA售后服务标准接待流程培训 [J]. 中天日捷汽车生活馆培训资料

[4] Mercedes Benz Auto repair reception [J]梅赛德斯奔驰官方

[5] 谭本忠著. 汽车维修前台接待[M]. 理工大学2011年1月1日

[6] 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运用技术专业[M]人民交通2011.7

[7] 汽车维修前台接待流程[M]交通 陆羽编 2010.8

[8] 汽车服务工程[M] 工学院教学材料

  百年暨南,风霜砥砺,桃芬芳。作为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她雄厚的师资力量、悠久的文化积淀、笃定的治学理念和深远的民族情怀在国国际社会早已享有盛名,也是我心仪已久,决意投在门下的重要原因。在浙经院学习的三年里,我亲身体会到各位老师和前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卓著的学识才华和传道授业、以身作则、高尚无私的敬业精神,已经超脱了知识传授和文化交流的畴,形成独立自主、兼容并包的治学氛围和积极进取、紧贴实际、关心家国的人文情怀。我为能在暨南大学教育学院学习而感到荣幸和自豪,相信这将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在此,我特别要感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学识渊博,专业精通,对浙经院教育事业怀着深厚的感情;她诲人不倦,与同学们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并经常给予科学的指导和热心的勉励。就本篇毕业论文总结报告而言,从提纲、草拟、修改到最后定稿,老师都给予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精心批阅,每个环节都凝结老师努力的付出和辛劳的汗水。毋庸讳言,老师的道德文章将成为我人生的座标和里程碑。 

  我还要感给予我很多关心和帮助的同学们,三年学习生活使我们结下深厚的友谊。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在毕业之际,我衷心地同学和朋友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宽广,也深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一路携手前行,会有很多的碰撞和交流,我们将始终记得我们曾在暨南园同窗学习,这将是我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毕业论文2000字篇3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

系 别: 汽车工程系

专业班级: 12级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班

学生姓名: 谌小东

指导教师: 王成建

二O一五年四月五日


目录

1安全气囊的发展史 2

1.1 安全气囊的定义 2

1.2 安全气囊的组成 2

1.3 安全气囊的生产 3

2安全气囊的应用 3

2.1安全气囊在车上的应用 3

2.2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4

2.3安全气囊的保养及注意事项 5

3安全气囊的发展方向 7

3.1安全气囊的类型 7

3.2安全气囊的发展方向 9

4安全气囊的改良 10

4.1安全气囊的优缺点 10

4.2安全气囊的改良 11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安全气囊在车祸中的作用及其发展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普通商品进入人们的生活,汽车增多必然会导致车祸也增多,而安全气囊就是一个让驾驶员和乘客在碰撞时减少伤害的这么一个装置。安全气囊是汽车上安全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装置,那么它是何时出现的?又经历过哪些发展,今后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本论文主要是研究安全气囊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方法及安全气囊的组成以及发展。

【关键词】车祸 安全气囊 出现 组成 发展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普通商品进入人们的生活,而汽车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车祸的增加。据统计2014年我国国内汽车保有量就有将近1.4亿,据官方统计2001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6万人,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2002年案件77.3万件,死亡10.9万人。2003年案件667507起,死亡10.4万人。2004年死亡9.4万人,2005年死亡98738人,2006年89455人,2008年73484人,2009年67759人。由此可见汽车的安全问题必须是重中之重!

本文是研究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发展。

1安全气囊的发展史1.1安全气囊的定义

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顶三个方向。装安全气囊的容器印有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 ,简称SRS,中文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安全气囊属于“被动安全性保护装置”,安全气囊可以在汽车发生碰撞后在驾驶员和乘客还没有与车内构件发生二次碰撞前在两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缓和冲击并吸收能量减轻受伤程度。

1.2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点火器、气囊以及控制单元ECU等组成。

传感器用来检测、判断汽车发生碰撞时的信号,以便及时点爆安全气囊。传感器按按功能可分为碰撞传感器和保险传感器;按结构分为机械式、机电式和电子式三种,一般安装在一个密封的防震的保护盒内。

气体发生器又称充气器,用与点火器引爆点火剂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膨开。气体发生器用专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气囊支架上,只有用专用工具才能装配。气体发生器由上盖、下盖、充气剂和金属滤网组成。目前大多数气体发生器都是利用热效反应产生氮气而充入气体。

点火器外包铝箔,安装在气体发生器内部中央部位。

气囊按安装部位大致可分为驾驶员侧气囊、乘客侧气囊、后排气囊、侧面气囊和顶部气囊;按大小可分为保护整个上身的大型气囊和保护面部的小型护面气囊。欧洲汽车多采用小型气囊,美国汽车多使用大型气囊。早期气囊是用尼龙织物涂以聚氯丁烯造成。

ECU主要是SRS逻辑模块、信号处理电路、备用电源电路、保护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

1.3安全气囊的生产

用安全气囊来保护乘员的想法最先产生在美国。1952年美国汽车生产者联合会阐述了一种汽车安全系统的必要性,几乎同时这种系统的原理图也被绘制了出来。1953年8月,赫特里克提出了“汽车用安全气囊防护装置”并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专利,但由于当时技术限制并没有实现。1966年,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开始研发安全气囊,在1980年12月安全气囊安装在了奔驰S级轿车上。从1985年起,奔驰全部供应在美国市场的汽车都安装了安全气囊。据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部门的统计在美国的交通事故中安全气囊已保护了约14200的生命。据统计,安全气囊在严重的碰撞事故中能保护约三分之一的人员生还,另外,六分之一的驾驶员或前排乘客能够在碰撞中得到安全气囊的保护而被拯救。1992年,安全气囊就已经作为奔驰轿车一项标准配置。

2安全气囊的应用2.1安全气囊在车上的应用

最早的气囊是用于与其他装置一起防止飞机着陆时与地面碰撞。1960年安全气囊开始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转为民用。60年代末,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NHTSA)开始建议制定一个可选择的安全气囊法则,鼓励汽车厂商去发展安全气囊。到了70年代国外很多企业投入大量和人力研究与发展安全气囊,其中1971年5月德国的一个研究小组成功地将火箭推进技术用于汽车安全气囊。1980年12月,奔驰汽车S系列成为第一辆在欧洲正式销售配有气囊的汽车。1988年克莱斯勒开始将旗下所有车款都装上安全气囊,并大作电视广告示范安全气囊的效用,才真正开启汽车界安全配备的竞争。1984年,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在“联邦汽车安全标准”中的208条款《乘客碰撞保护》(简称FMVSS208)中增加了安装安全气囊的要求。FMVSS208是汽车安全气囊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1995年,正式经由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提供明确的法则及指导方向,要求1995年起,新车的标准配备需要有双气囊。1997年起货车亦比照办理。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欧盟、日本已正式在汽车上配置安全气囊,双气囊已成为绝大多数主流轿车的标准件。

我国对汽车安全气囊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的一些汽车碰撞安全和军工专家才开始关注安全气囊的研究和发展。1992年,我国自行研制的 FS-01安全气囊通过碰撞测验。如今安全气囊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每年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人。

2.2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汽车行驶过程中,传感器系统不断向控制装置发送速度变化(或加速度)信息,由控制装置(中央控制器)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判断,如果所测的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或其它指标超过预定值(即真正发生了碰撞),则控制装置向气体发生器发出点火命令或传感器直接控制点火,点火后发生爆炸反应,产生N2或将储气罐中压缩氮气释放出来充满碰撞气袋。乘员与气袋接触时,通过气袋上排气孔的阻尼吸收碰撞能量,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

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NaN3)与硝酸铵(NH4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叠氮化钠分解产生氮气和固态钠,硝酸铵作为氧化剂参与。

新型安全气囊加入了可分级充气或释放压力的装置,以防止一次突然点爆产生的巨大压力对人头部产生的伤害,特别在乘客未佩戴安全带的时候,开导致生命危险。具体形式有:

1、分级点爆装置,即气体发生器分两级点爆,第一级产生约40%的气体容积,远低于最大压力,对人头部移动产生缓冲作用,第二级点爆产生剩余气体,并且达到最大压力。总的来说,两级点爆的最大压力小于单级点爆。这种形式,压力逐步增加。

2、分级释放压力方式,囊袋上开有泄压孔或可调节压力的孔,分为完全凭借气体压力顶开方式或电脑控制的拉片 Tether。这种方式,一开始压力达到设定极限,然后瞬时释放压力,以避免过大伤害。

为了保证安全气囊在适当的时候打开,汽车生产厂家都规定了气囊的起爆条件,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气囊才会爆炸。虽然在一些交通事故中,车内乘员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出现生命危险,车辆接近报废,但是如果达不到安全气囊爆炸的条件,气囊还是不会打开。汽车发生碰撞时的主要受力部位是保险杠和车身纵梁,为了缓冲碰撞时的冲击力,车身前部大都设计有碰撞缓冲区,而且车身的刚度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一些事故中,例如当轿车与没有后部防护装置的卡车发生钻入性追尾事故,或轿车碰撞护栏后发生翻车事故,或发生车身侧面碰撞等,这样的事故往往没有车身前部的直接撞击,主要是车身上部和侧面发生碰撞,碰撞车身部位的刚度很小,虽然车舱发生了很大的变形,造成了车内乘员受伤或死亡,但是由于碰撞部位不对,有时候气囊并不能打开。尤其是在侧向碰撞中,如未配置侧安全气囊,主副安全气囊由于不能达到起爆条件不能引爆,很容易对乘车人员造成致命伤害。

2.3安全气囊的保养及注意事项

 安全气囊在发生车祸时往往能救人一命,但必须注意安全气囊正确的使用方法。安全气囊的正确使用方法:

(1)安全气囊必须和安全带配合使用。安全气囊属于被动安全装置,只有和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满意的安全保护效果,所以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在汽车行驶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2)注意日常检查。注意检查各碰撞传感器的固定是否牢固,搭铁线部位是否清洁、连接是否可靠,转向盘转动时是否有卡滞现象,以判断转向盘内的SRS螺旋电缆是否完好;启动车辆时特别要注意SRS报警灯是否熄灭,如果接通点火开关6-8秒后,它依然闪烁或常亮不熄,则表示SRS系统有故障;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指示灯闪烁5min后常亮,也表示SRS系统出现故障。

(3)及时排除安全气囊的故障,否则会出现两种严重后果。一种是汽车发生严重碰撞时,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进行保护,它却不能工作;一种是汽车正常行驶,安全气囊不应工作它却突然膨胀展开,对乘客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4)避免高温。安全气囊装置的部件应妥善保管,不要让它在8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以免造成安全气囊误打开。

(5)避免意外磕碰和振动。安全气囊传感器等部件对碰撞和冲击很敏感,因此应尽量避免碰撞和冲击,避免安全气囊不必要的展开。

(6)不要擅自改变安全气囊系统及其周边布置。不能擅自更改系统的路线和组件及更改保险杠和车辆前面部分结构。转向盘和乘员侧气囊部位不可粘贴任何装饰品和胶条。

(7)乘客尽量坐后排,儿童和身材矮小的乘客在乘坐装有安全气囊的汽车时应尽量坐后排,因为安全气囊对他们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8)严格按规范保管安全气囊系统元器件。安全气囊系统中有火药、传爆管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严格按规范运输、保管,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

安全气囊检修应注意的事项:

(1)非安全气囊的专业维修人员不得进行安全气囊的检查、维修。

(2)在开始检修时,应将时钟、防盗系统及音响系统的内容记录下来,有电动倾斜和伸缩转向系统、电动车外后视镜、电动座椅及电动肩带装置的车辆,维修后应刷新调整和设置储存,禁止使用车外备用电源。

(3)对安全气囊进行检修作业时,应将点火开关置于锁止位置,先断开蓄电池负极,等待3min如指示灯运行异常,等待10min,再进行操作,以免发生危险。

(4)气囊拆下放置时,应将缓冲垫(软面)朝上,且要远离水、油脂、机油、清洁剂等物品。

(5)对不同车型的安全气囊系统故障码的读取于清除方法应加以区别。

(6)禁止对安全气囊的气袋进行加热或或企图用工具进行打开。

(7)拆卸式应注意保护气囊组件安全,特别是连接器。电焊工作前,应摘开转向柱下多功能开关附近的连接器,对安全气囊系统进行保护。

(8)拆修已经起爆的安全气囊后应洗手,如有杂质进入到眼睛内应立刻用水冲洗,以免眼睛受到损伤。

(9)安全气囊的元器件要保证原厂包装,并且牌号必须一致。传感器安装件变形时,不论安全气囊是否爆开都必须更换新传感器,同时对传感器安装部位进行修复,使传感器外壳方向标记朝向汽车前方。对于已经爆开的气囊必须更换全部新件。

(10)安装时必须按规定力矩拧紧将控制装置安装牢固,螺旋导线线盘对中后方可安装转向盘等。安装线束时注意线束不要被其他零件挤压,也不要交叉穿越其他零部件。

(11)安全气囊系统安装好后方可测试电器,禁止使用一般万用表,要使用专用仪表。

(12)安装前应关闭点火开关,接通蓄电池后打开点火开关,切忌头不要在安全气囊打开的轨迹上,以免造成伤害。

(13)对安全气囊系统的废旧器件应进行妥善处理,在引爆废旧安全气囊时应注意周围人和自身安全,尽量避开居民区和人多的地方,选择一个通风场所,并采取安全措施,引爆后10min待气囊冷却后,烟尘散去,人才可过去。

(14)不能被引爆的气囊应妥善保管并及时进行处理。

(15)严禁分解已引爆的气囊,因为气囊中无任何可维护的零部件。更不能修理和使用已引爆的气囊。

3安全气囊的发展方向3.1安全气囊的类型

安全气囊按照引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机械控制式是安全气囊系统不需要电源,电子电路和电路配线,其全部零件都组装在转向盘装饰盖板的下面,检测碰撞动作和引爆点火剂都是利用机械装置的动作来完成的,现在这种类型的气囊很少使用。电子控制式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安全气囊系统。这种类型的传感器是利用碰撞传感器来检测碰撞信号并把信号发送到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配置传感器送来的信号进行判断,当判断是碰撞时ECU发出指令气囊膨开。

按照保护作用和安装位置可分为驾驶员侧气囊(转向盘气囊)、前排乘客气囊(仪表板气囊)、侧撞气囊(胸部侧撞、头部侧撞)、后座椅气囊、后座侧边气囊和膝部气囊。侧气囊是安装在座椅外侧的,目的是减缓侧面撞击造成的伤害。很多厂家的车型都会标配前排两个座椅的侧气囊,而装配后排侧气囊的车型很少。大多数车型都只配备了主、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囊等,其实车辆在真正发生正面碰撞时,下面是更应该受保护的,下面的膝部与中控台的距离最短,是最易造成骨折损伤的部位。膝部安全气囊是用来降低乘员在二次碰撞中车内饰对乘员膝部的伤害。膝盖部分的气囊位于前排驾驶座椅内,一旦打开能够有效保护后排乘客的腰下肢体部位,从而也能缓解来自正面碰撞的前冲力。头部气囊也叫侧气帘,在碰撞时弹出遮盖车窗,以达到保护乘客的效果。

头部气囊主要针对侧撞时乘车人的头部进行保护。B柱侧、窗玻璃,甚至安全带侧面支撑扣都有可能成为车祸中的杀手。那么头部气囊就会把成员和这些东西隔开。头部气囊安装在车顶弧形钢粱内,通常贯穿前后,受车身内横向加速度传感器控制。当横向加速度大于正常值,且达到危险值时就会控制起爆。对于侧撞、翻车等严重事故有着很好的人员保护功能。

按照安全气囊的数量分类可分为单气囊、双气囊、四气囊和多气囊和气囊式安全带。在国内生产的中低档轿车中标配的气囊个数是1-2个,一般都是在车辆的驾驶和副驾驶位置各一个,用来保护前排成员在车辆发生猛烈撞击时对胸部和脑部的有效保护。在一些中档的B级车中,一般都会装有四个气囊除了位于驾驶、副驾驶位的两个,在它的侧面车门内也装有两个。有效地缓冲了来自前方和侧面的强大冲击力。在一些高档车中像以安全性著称的,瑞典的沃尔沃轿车在它的旗舰车型中全车配备了6个气囊和18个气帘,分别位于车内前排正副驾驶位,前后车门两侧各两个,18个气帘分布在前后挡风玻璃处,侧面视窗处,对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提供最有效的保护。防汽车反弹伤亡的气囊式安全带,原名防汽车气囊反弹伤亡的保险带,又称气囊式安全带。在车用保险带肩部及整体,设有标致形气囊装置。该保险带结合了传统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特性,为乘客提供了更高级别的碰撞安全保护。这项技术减少了事故发生时对乘客头部、颈部和胸部的伤害,采用了气囊式安全带,进一步提升了该车型的安全创新设施,同时对于儿童老人是个福音。当碰到意外情况时,安全带会瞬间膨胀成气囊状,其缓解冲击力的效果是传统安全带的5倍;一是面积大可以有效降低头部与颈部的晃动,二是气囊膨胀时具备一定的反作用力,能减少车祸中乘客容易出现的肋骨骨折、内脏器官受损和淤伤等现象,实现避免因气囊弹伤颈椎的60%以上的伤亡事故。

3.2安全气囊的发展方向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汽车安全技术中的安全气囊技术也发展得很快,智能化、多安全气囊是整体安全气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的技术可以更好地识别乘客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系统采用重量、红外、超声波等传感器来判断乘客与仪表板远近、重量、身高等因素,进而在碰撞时判断是否点爆气囊、采用1级点火还是多级点火、点爆力有多大,并与安全带形成总体控制。通过传感器,气囊系统还可以判断出车辆当前经历的碰撞形式,是正面碰撞还是角度碰撞,侧面碰撞还是整车的翻滚运动,以便驱动车身不同位置的气囊,形成对乘客的最佳保护。网络技术的应用也是安全气囊系统的发展方向。在汽车网络中,有一种应用面比较窄,但是非常重要的网络即Safe-By-Wire。Safe-By-Wire是专门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的总线,Safe-By-Wire技术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器来实现安全气囊系统的细微控制。Safe-By-Wire Plus总线标准是由汽车电子供应商和部件供应商如飞利浦、德尔福等公司提出。与整车系统常用的CAN、Flex Ray等总线相比,Safe-By-Wire的优势在于它是专门面向安全气囊系统的汽车LAN接口标准。为了保证系统在汽车出事故时也不受破坏,Safe-By-Wire中嵌入有多重保护功能。比如说,即使线路发生短路,安全气囊系统也不会因出错而起动。Safe-By-Wire技术会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获得广泛的应用。

4安全气囊的改良4.1安全气囊的优缺点

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的确能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带,防撞安全气囊仍足以有效减低伤害。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至于来自侧方及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约只有130分贝,在人体可忍受的范围;气囊中78%的气体是氮气,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对人体无害;爆出时带出的粉末是维持气囊在折叠状态下不粘在一起的润滑粉末,对人体亦无害。

安全气囊同样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据计算,若汽车以60km的时速行驶,突然的撞击会令车辆在0.2秒之内停下,而气囊则会以大约300km/h的速度弹出,而由此所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这对于头部、颈部等人体较脆弱的部位就很难承。因此,如果安全气囊弹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酿出一场“悲剧”。

1、气囊可能在很低的车速时打开。汽车在很低车速行驶而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和驾驶员系上安全带即可,完全不需要安全气囊展开起保护作用。如果这时展开气囊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可能因安全气囊的展开加重碰撞伤害。

2、气囊的启动会对乘员造成伤害。安全气囊系统启动时将冲开气囊盖板,并且在瞬间展开充气,很可能对乘员造成冲击;产生的灼热气体也会灼伤乘员和驾驶员。

3、当乘客偏离座位或座位上无人或儿童乘坐时,气囊系统的启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可能会对乘员造成一定的伤害。

4.2安全气囊的改良

安全气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可知,安全气囊的基本设计目标是用来对付严重交通事故的,但在一些不太严重,的事故中,系统反应过度,反而会对驾乘人员施加作用过大,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针对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更希望在安全气囊展开之前,安全气囊系统能够精确感应汽车发生的碰撞,并按照程序来判断碰撞事故的严重程度,如果碰撞级别比较低的话,只需将安全带的预紧机构拉紧即可;如果碰撞级别比较高,需要启动安全气囊,则将点燃气囊的指令传递给气囊系统。这也就是要求安全气囊系统能够准确地感应所发生的碰撞事故;并且能模仿人脑,根据实际的碰撞程度来判别安全气囊是否需要展开,有一定灵活性;并且能够针对不同体形的乘员适当的调整安全气囊。

磁电式传感器:传感器的触发通常有:开关式,纯机械式,单点电子式,侧撞式,应变式等。国际上对汽车上安全气囊的传感器触发方式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不仅是因为其种类繁多,而且是因为装于车身上不同位置的传感器触发方式也不同。为使传感器能够方便地安装在各个需要的感应部位,使其能够正确、适时地感应碰撞,可选用磁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车身上的任何位置,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某些参数值,使得其能够识别峰值为0588m/s:和时间脉冲为0-20ms的碰撞加速度信号即可。只要碰撞加速度峰值和时间脉冲宽度同时满足条件,就会向气囊发出触发信号,展开气囊,对人体进行保护。传感器结构由外壳(非磁性材料)、磁性材料、惯性体(非磁性材料)、连接在惯性体上的软铁、支持和调节位移幅值的弹簧、安装在与外壳连接的凸柱内的永久磁铁和绕制在软铁上的线圈及引线组成。当传感器受到碰撞加速度时,惯性体产生反向加速度,导致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引线两端产生钟形脉冲信号,当调整弹簧刚度时,可改变加速度信号的宽度。传感器的信号判别电路由三部分组成:信号幅度判别电路;信号宽度判别电路;有用、无用信号判别电路。通过对碰撞信号进行多方位的判别,可使控制装置获取的碰撞信号更全面,发出的点火控制更准确,从而确保安全气囊在必要的情况下展开。

如何获得稳定的冲击加速度信号是研究;传感器的关键,也是保证传感器准确获取碰撞信号的关键。磁电加速度传感器采用落锤冲击试验装置来调整校正其感应敏感度。释放锤头,与橡胶面碰击时,安装在锤头上面的加速度或磁电式传感器将感受到冲击加速度。不同落高对应不同加速度;调整橡胶厚度,可改变信号宽度;调整落锤高度,可改变信号幅度。磁电式传感器不仅电子判别电路出错率低,感应碰撞信号的可信度高而准确;而且通过标锤落定实验可以调节它的感应范围宽度,满足汽车碰撞产生脉冲的再现,从而还可以安装于车身上任何部位。还有就是它设计简单,价格低廉,对绝大多数汽车使用者来说都不再是望而却步的奢侈品。

智能化控制系统:对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的要求是准确判断事故的碰撞强度,控制气囊的展开与否。针对安全气囊在使用中的缺陷,必须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灵活性、准确性,为此可以采用智能式控制系统。

1、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检测、判断汽车发生碰撞后的撞击信号,以便决定是否展开缓冲气囊。碰撞传感器主要有三种类机械式传感器在早期的安全气囊中使用较多,主要应用惯性原理,利用传感器中元件的惯性力克服弹簧力来触发气体发生器。机械式在加速度较低时保证不启动气囊,可靠性较高;但只能单点传感,对机械部件的品质、精度和耐磨性要求极高。电子式传感器是一种应用最早的碰撞传感器,根据电子原理,利用电信号来反映车身减速度,而后根据电信号来判别是否展开缓冲气囊。机电式传感器采用机电结合的方式,将机械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再利用电子信号点爆安全气囊。即具有机械式的优点,又能克服机械式传感器本身存在的缺陷,安装在车身上任何位置,以便得到较好的减速信号,而且能够在同一位置安装多个传感器。

2、缓冲气囊。气囊一般由防裂性能好的聚酞胺织物制成,它是一种半硬的泡沫塑料,能承受较大的压力;经过硫化处理,可减少气囊冲气膨胀时的惯性力;为使气体密封,气囊里面涂有涂层材料。气囊的大小、形状、漏气性能是确定安全气囊保护效果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不同汽车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安全气囊系统开发人员正在根据神经网络原理开发智能型气囊系统。它主要是利用神经末梢(即各种传感器)将各自探索到的周围环境的各种信息传输给中枢神经(即电脑或微机),并能将碰撞事故的碰撞类型,碰撞事故严重程度以及碰撞时的车速等信息一起传递给电脑,由电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做出相应反应,并执行与这些信息相对应的、正确的气囊保护程序,即所谓的智能式控制系统。智能式控制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由车载部分的电子控制单元(包括单片机、传感器、点火电路等)和地面部分(包括串行通讯电路、计算机系统等);软件部分主要由单、片机部分和微机部分组成。气囊伤人、保护效果不佳或者浪费等状况。

乘员探测系统:针对气囊未能对不同的乘员做出相应的保护,可在乘员座位上安装一个乘员探测系统,对车座上是否有人,乘员的体型大小,以及就座时偏离正中情况进行探测。相当于专门安装一个传感器,探测的乘员乘坐信息,并传递给中央电脑控制中心。如果发生碰撞的话,控制中心在对各种传感器传过来的信息进行判断的同时综合考虑乘员探测系统探测所得的乘员乘坐信息。这样的话,安全气囊系统就可以针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乘坐情况适时适量展开气囊,完全避免。理想的安全气囊是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的特殊情况对汽车的使用者进行保护。安全气囊应尽可能多地收集和利用有关乘员形体位置信息及撞车类型和撞车速度的数据,建立数据库,对碰撞中乘员和车的有关信息进行识别判断,调整安全约束系统参数,使人体获得最佳保护。要实现这一理想,以研究来说还有很长的一段差距,可以逐步完成。以上的探讨思考也只是向理想迈进的一个步伐而已,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汽车安全措施会更加的完善。

气体发生器的多元化:对于气体发生器,不仅要求其工作可靠,性能稳定,耐久性好,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要求尽量减轻其质量和降低成本。尤其针对安全气囊气体伤人的情况,更是要求对气体发生器加以改进。汽车上的气囊系统大量采用以叠氮化物作为气体发生物质的推进剂型气体发生器,其它类型的气体发生器,包括混合气体型气体发生器、液体(液态气)型气体发生器、压缩空气蓄能型气体发生器和硝化纤维型气体发生器等也在积极研制。如摩尔顿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密度、无毒的气体型气体发生器,与现用的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的优点;布雷德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无钠叠氮化物气体发生器,耗用量不到钠叠氮化物发气剂的40%,而能产生等量的气体,从而使其体积减小,质量减轻。就是在普通型的基础上增加传感器,以探测出座椅上的乘员是儿童还是成年人,他们系好的安全带以及所处的位置是怎样的高度,通过采集这些数据,由电子计算机软件分析和处理控制安全气囊的膨胀,使其发挥最佳作用,避免安全气囊出现无必要的膨胀,从而极大地提高其安全作用。智能安全气囊比普通型主要多了两个核心元件,即传感器及其与之配套的计算机软件。

参考文献

[1]李栓成 舒华.《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使用维修技术》[M].金盾出版社

[2]李明才 .《汽车电工技术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秦明华 .《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 

[4]陈德宜 .《新型汽车电子装置结构原理检修》[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辉国 .《上汽通用N300技术资料》[M].广西交通职业学院出版社 

[6]金加龙.《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N].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7]徐安.《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发展趋向》[D].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8]胡光辉.《安全气囊的安全性初探》[C].湖南交通科技,2002

[9]邹财宋.《安全气囊综述》[M]

[10]黄宁军等.《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的新发展》[J].汽车科技,2001,3

致 谢

值此论文完稿之际,回想我大学3年时光,不免为自己荒废学业,沉迷玩乐而唏嘘。

首先我要感谢我论文的指导王老师,在论文选题、资料查询、数据获取、开题报告及撰写过程都得到王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使我在完成论文及专业理论方面获得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感谢我在实习时遇到的侯贝贝、何彪、苏定坤、蒋金成和字佳华,和我的好友寸涛涛、庞华等人。在此向王老师和他们致意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