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到2025年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_具体什么情况(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你知道吗?电子健康码是卫生健康领域覆盖全体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身份统一标识,是居民的个人“健康医疗身份证”,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医疗服务“一码通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到2025年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_具体什么情况,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到2025年居民拥有电子健康码
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日前联合发布《“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每个居民将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
“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建成1700多家互联网医院,7000多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260多个城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码)通”,2200多家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互通。卫生健康行业大力推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两大战略融合落地,深入实施“十三五”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规范应用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创新发展,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为支撑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统筹集约、共建共享,服务导向、业务驱动,开放融合、创新发展,规范有序、安全可控”的基本原则,并提出202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我国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加速推进高速泛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集约共享、安全可控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光纤宽带、虚拟专线和5G等网络建设完善卫生健康行业网。全民健康信息化统筹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互通共享取得标志性进展,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数字健康服务成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个功能完备的电子健康码,推动每个家庭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成若干区域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基本形成卫生健康行业机构数字化、资源网络化、服务智能化、监管一体化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
《规划》部署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分别为: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体系;推进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发展体系;拓展基层信息化保障服务体系;强化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分析应用体系;夯实网络与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此外,《规划》还提出8项优先行动:互通共享三年攻坚行动;健康中国建设(行动)支撑行动;智慧医院建设示范行动;重点人群智能服务行动;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测应对行动;数字公卫能力提升行动;“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数据安全能力提升行动。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将把《规划》纳入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着力解决全民健康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加快推动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通过系列举措,重塑管理服务模式,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强力支撑。
电子健康档案作用
电子信息能够更方便更快速的融入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诊疗工作之中,一方录入,多方使用,各种记录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实现医疗机构、患者/常人、卫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完全建立后,人们的健康信息将更简单更快捷更安全的被计算机管理,减少了物理资源的消耗,扩展了传播途径,提供了更系统的管理方式和查看方式,人们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健康。
居民可以通过身份安全认证、授权查阅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完整地了解自己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状况和利用卫生服务的情况,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提高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和主动识别健康危险因素的能力。
持续积累、动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有助于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基于知情选择的电子健康档案共享将使居民跨机构、跨地域的就医行为以及医疗保险转移成为现实。
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基于个案的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帮助卫生管理者客观地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医疗费用负担以及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区域卫生规划、卫生政策制定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低的原因
一方面是受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者和地方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居民自身的配合程度,也就是说居民对健康档案的认识不高、建档意识不强这也是影响建档率的主要因素。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一直采取的是自愿原则,健康档案建立最直接的获益者就是居民个人,但很多居民对建档一事还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工作人员的耐心沟通和知识传递。无论是健康档案的建立还是后期档案的完善,都是围绕居民这一群体展开的。居民对健康档案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档案建立了但后期的档案管理和利用都会出现问题。居民配合度不高,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理解为居民还未从中受益,这可以归因于健康档案没能合理利用。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健康档案最后成为办公室内的堆砌文件,没有合理管理,档案的价值不能得到发挥,居民参与度不高,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