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

时间:2022-11-08 10:3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

  多采用优质课评选、公开课等。它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产物,是教师课堂具体实施教学过程的安排表或实录。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供大家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1:小稻秧脱险记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三册上册第18课

  设计思想:

  1.这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通过有趣的故事,写出了杂草对于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于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生动有趣,适合三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2.通过演一演便于学生对“气势汹汹”、“一拥而上”、“蛮不讲理”等词语的理解。

  3.课文的“遇险”和“脱险”都适合学生表演,所以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对第一部分“遇险”的学习,第二部分“脱险”则放手让学生自学。

  目的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用“激烈”和“纷纷”造句。

  2. 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课本剧。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杂草对庄稼的危害和除草剂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教学重难点:

  1. 文章脱险这部分为重点。

  2. 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如: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警觉等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1. 头饰。

  2. 图片

  3.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齐读课题:18.小稻秧脱险记

  2. “脱险”什么意思?

  3. 谁让小稻秧遇到危险?谁又让小稻秧脱离了危险?

  (学生回答后,师贴“杂草”、“小稻秧”“喷雾器”的图片)

  二、精读训练:

  1.自由读课文,思考哪几自然段写小稻秧遇险?哪几自然段写小稻秧脱险?(1.2自然段写“遇险”, 3.4.5自然段写“脱险”)

  2.学习第一部分:小稻秧遇险

  3. 请生读课文,思考:这群杂草有何特点、从哪些词语看出的?

  4. 请大家再小声读“遇险”这部分内容,画一画写杂草的词语,想想这些词语写出了杂草的什么特点?

  5. 提问学生,师板书:气势汹汹

  6. 理解文中反问句: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① 这是什么句?(反问句)

  ② 意思是什么?(不可以交给你们)

  ③ 指导反问句的朗读。

  7.“小稻秧脸色蜡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当场就病倒了?

  师板书:病倒

  8.指导这部分的朗读。

  9.分角色朗读“遇险”(①分4人学习小组朗读;②分男女朗读)

  10.演一演“遇险”(分4人学习小组表演)

  11.请学生上台表演“遇险”。

  三、 师总结学习第一部分“遇险”的方法:

  读一读 画一画;

  分角色读一读; 分角色演一演(分4人学习小组)

  四、学习第二部分“脱险”这部分:

  1. 学生明白了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后,自学第二部分。

  2. 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① 画出写喷雾器大夫特点的词语,重点理解“收拾”

  ② 喷雾器大夫的作用是什么?并指导朗读喷雾器说的话。

  ③ 杂草被喷雾器大夫消灭了吗?从哪儿看出的?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纷纷倒下

  ④ 小稻秧呢?学生回答后师板书:跳舞

  ⑤ 此时健康成长的小稻秧会对喷雾器大夫说什么?

  3. 指导分角色朗读“脱险”。

  4. 学生演一演“脱险”这部分内容。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8.小稻秧脱险记

  杂草图 气势汹汹 纷纷倒下

  喷雾器大夫

  小稻秧图 病倒 跳舞

  教学反思:

  《小稻秧脱险记》这一课是科学童话,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学生很喜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自学效果也不错。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2:石榴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学习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按时间顺序写一种果实的成熟过程。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吃过石榴吗?对石榴有哪些了解,谁来说一说?

  二、自学指导:

  要求:

  1.听老师范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三、自学检查。

  1.重音要读准:

  枣庄郁郁葱葱喇叭子儿玛瑙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说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春天叶

  夏天花

  秋天果

  四、指导精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齐读第一自然段:

  ⑵教师教师枣庄

  ⑶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令家乡声名远扬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⑷教师小结:家乡的石榴声名远扬,这是作者爱家乡的原因。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下面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那两个季节?石榴有说什么特点?

  ②作者用哪些词来写叶子,花的?

  体会郁郁葱葱的意思。

  彷佛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说明了什么?这样打比方合适吗?

  ⑵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五、作业 :

  1.抄写课后的词语。

  2.仿写句子。

  例:石榴花彷佛是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

  六、板书:

  石榴

  春天叶________

  夏天花________

  秋天果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继续精读课文

  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回答下面练习:

  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春、夏、秋)季石榴(叶子、花、果实)的生长情况。

  2.默读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石榴的果实的?有什么变化?画出表现石榴果实特点的词语。

  3.讨论: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石榴的果实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

  4.指导朗读:请同学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

  5.学习第4自然段。

  ⑴过渡:长得这么可爱的石榴,味道怎么样?我们一起来看。

  ⑵轻声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石榴子儿的?

  讨论有: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体会晶莹的意思。

  6.齐读这一自然段。

  7.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了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与外形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

  三、作业 :

  1.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板书:

  11石榴

  颜色: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样子:有的……有的……

  味道:酸溜溜甜津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3: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学目标:

  1、 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背诵古诗。

  2、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录音机、磁带、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直奔中心

  1、师: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齐读这首诗)。课文用最脍炙人口的一句作为课题。

  2、齐读课题,找出课文围绕课题的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3、学生围绕“思亲”质疑。(①为什么思亲?②怎样思亲?)

  二、诗文对照,读中解疑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问题:为什么思亲?读后讨论

  (因为诗人独自一人,少小离家,离家之远—在长安离家之久—已两年,所以思亲之情油然而生。)

  2、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3、指导感情朗读。(“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读得稍缓,带些伤感。)

  (二)、细读第二自然段

  1、师引读:恰逢一年一度得重阳节又到了(生接读第二自然段)。

  2、文题对照,理解“倍”的意思。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交流后出示卡片:一年一度、扶老携幼、兴高采烈、登高游玩、家家户户)

  4、用上这些好词说说诗人为什么“倍思亲”。看谁用的好词多。

  5、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文对照,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导感情朗读。(一、二、三句读出人们欢度佳节的热闹、愉快气氛;第四句声音放低,速度放缓,读出王维的孤独与寂寞,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细读第三自然段

  1、配乐范读第三自然段,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2、自由读,讨论问题:王维是怎样思亲的?(前半段:王维思念以前与兄弟们欢度重阳节的情景。后半段:王维遥想此时兄弟们是怎样思念他的。)

  3、学习前半段。(1、一边配乐,一边让学生默读,启发学生想象:“总要”、“头插茱萸”、“手挽着手”、“登高远眺”的情境,体会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会‘的遗憾。2、指导感情朗读。)

  4、学习后半段。抓住“一定也在思念我“、无限深情地说……”反复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诗人内心的激动与神往。

  5、出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文对照,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细读第四自然段

  1、王维此时的心情可用书上的哪句话表达?(王维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2、指导感情朗读第一句

  3、联系上文,体会王维的思绪万千。(两个省略号)

  4、师:他提起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

  5、出示古诗,配上乐曲,让学生扮演诗人,上台诵读。

  设计意图:

  一、绕课题质疑

  课 题常常是课文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对课文题目质疑问难往往是打开理解课文的“窗户”。抓住课题中重点词语—“思亲”质疑问难,是训练学生见题思考的能力,通过对“思亲”的质疑,学生能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形式,同时也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

  “为什么思亲?”和“怎样思亲?”是理解全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具有“牵动”全文的作用。教师只要抓住这两个问题,就能顺利地开展本课的阅读教学

  二、抓好词练说

  “运用从模仿开始”。针对第二段好词多的特点,让学生多读后找出好词,引导学生练说。这样,课文规范的语言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语言的一部分,学生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加深了对词的理解。同时还能使学生体会出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在此佳节更加浓烈了。

  三、创情境激情

  1、在教学第三段前,先让学生静听一分钟音乐,能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情感,再声情并茂地范读,能引生入境,使学生与诗人共鸣:共思、共忧、共吟,有利于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在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时,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氛围,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天地,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一种学习的激情,产生主动参与的愿望,从而增强自我的学习意识。

  四、扣文解诗意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我总把诗与文有机结合,相互对照。让学生在文的环境中解诗意,降低了学诗的难度,有助于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感情,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推荐访问:上册 苏教版 语文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下载安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