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学音乐方案范本合集(全文)

小学音乐方案范本合集(全文)

时间:2022-11-04 16: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方案范本合集(全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音乐方案范本合集(全文)

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下面小编带来小学音乐方案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音乐方案范文篇1

教学内容

唱《跳柴歌》

延伸:为歌曲填词赞美家乡。

动:学跳黎族的“跳竹竿”。

拓展:了解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通过学习跳竹竿,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要求协调、合拍。

教材分析

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欢快活泼,极富舞蹈的韵律。结合歌曲的教学,学生欣赏和学习富有传统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会赞叹黎族人审美的独到眼光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环境美、仪容美、歌舞美。

本课将要学习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难。但是让学生学习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于少数腼腆、内向而不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教学时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鼓励;在集体跳竹竿时要注意防止教学秩序的失控。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

教学过程

一、听听动动――感受音乐

1、聆听歌曲《跳柴歌》的伴奏音乐跟着老师做律动,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

2、变换形式用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敲打节奏,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

3、教师示范跳绳(跟着音乐的节奏),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

4、分组请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跳绳的动作,要求学生步伐一致,整齐划一。

5、初步熟悉跳竹竿的基本步伐。

要求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蹲在地上,双手将绳子拉紧、贴在地面上反复做开、合的练习,要求与《跳柴歌》的节拍吻合,没有绳子的同学原地蹲下,模仿动作进行练习。教师有意识地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完成跳竹竿的完整动作。请部分同学模仿教师的动作,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为学习竹竿舞做铺垫。

二、唱唱想想――体会音乐

1、出示大歌片《跳柴歌》,让学生跟琴声感觉旋律,问问大家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2、跟琴模唱歌谱。

3、完整地听赏歌曲《跳柴歌》,让大家在歌声中再次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

4、跟着伴奏练唱歌曲,努力表现歌曲的弹跳性和欢快的情绪。

5、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要求用欢快的情绪边敲边唱,再次体会合作的快乐和满足。

三、跳跳赛赛――表现音乐

1、通过歌片、插图、观看录象片段等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黎族的文化习俗,交流各自做了解的有关黎族的风土人情,着重介绍黎族男女跳竹竿的音乐游戏。

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音乐游戏:跳竹竿。

教师此处可以随机知道学生的基本舞步以及动作要领。着重培养大家的集体合作精神。

3、分组表演,相互评价。

4、师生互动:师敲生跳或生敲师跳。

四、拓展延伸――升华音乐

1、师:海南很美、黎族很美,我们的家乡――泰州也很美。海南人通过歌声、舞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家乡,我们能不能借用这个旋律,创编新词也来赞赞自己的家乡呢?

生:(略)。

2、通过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泰州的名胜古迹、风俗人情,为创编歌词提供依据。

3、新歌赞家乡

分组讨论为歌曲填上新词(要求一定是赞美家乡的名胜古迹和风俗人情),同时要求每组选派一到两名同学用家乡话来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新词,比一比,哪一组词好唱得更好。

4、在《跳柴歌》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小学音乐方案范文篇2

教学内容:

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认识五线谱

教学目标:

知道音乐记谱法是人类为记录、保留、传播音乐而创造的。有乐于通过识谱自己学习音乐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所熟悉的简谱来学习五线谱记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学习有关乐谱的知识:

1、记谱法产生的必要性

2、历史发展中的一些乐谱

3、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几种记谱法的特点

各种记谱法中,主要有:

①文字谱:用文字、数字等表示每个音的音高

②奏法谱:用文字、数字或其他记号表示乐器演奏方法,不表示具体发出的音高

③音位谱:根据固定的线条,以不同的位置来记录音位的高低

④图像谱:利用图像、记号以及文字记谱的方法

三、学习五线谱知识:

1、认识五线谱的线、间

2、认识高音谱号

3、认识音符、休止符的形状

四、五线谱读谱法的应用:

1、试一试对照简谱和五线谱视唱歌曲《DoReMi》B段的旋律

2、练习将简谱译成五线谱,并学唱《水孩子》

五、课堂小结:说说这堂课给你的收获。

六、结束课堂

课后小记:

这节音乐课不仅是给学生进行的一次学习兴趣的培养,而是在音乐活动中感受“美”的熏陶,让音乐课成为感受美、创造美的殿堂,促进学生在高效课堂教学中快乐的学习。

小学音乐方案范文篇3

一、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创编歌表演。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鹿》,能用欢快的曲调,较活泼的演唱歌曲。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三、教学难点:

1、歌曲中速度的变化。

2、歌曲中出现的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

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头饰、歌片

五、新课教学: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与往常有什么不同呀?(来客人了),这些客人听说我们二年级的同学聪明勇敢积极踊跃,所以想和我们共度快乐的四十分钟你们会让他们失望吗?(不会)老师也很有信心。?

2、为这个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放录音看图讲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片美丽的森林,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有小鸟、小猴、大象、大鹿、乌龟还有勤劳的小白兔。一天小白兔起得很早提着篮子上森林里采蘑菇,他采呀采突然:嘭,一阵枪声怎么了?(猎人来了)小白兔撒腿就跑这时候出现了一位勇士他会是谁呢?今天的这只小白兔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同学们请听……(录音范唱)

3、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呢?让我们仔细听……(师范唱)哪个同学起来说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很兴奋地想展示自己所听到的,给学生机会,请几个学生表述一下,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老师总结:小白兔遇到了猎人,被大鹿救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法国的具有童话色彩的歌曲《大鹿》。

六、新歌教学

1、你想象大鹿一样做勇士吗?猎人说要救小兔得闯关。(想)

第一关:随节奏读歌词找路线

A、师有节奏地领读一遍,解决节奏难点。

B、全体学生齐读,老师对于难点句子进行强化训练。(生边拍手边读节奏)

第二关:认记号加油跑||:
:|| 反复记号

第三关:哼唱歌词进房间

2、学唱歌词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很响亮,猎人很满意允许你们做勇士。大家也能把这首歌唱好,是不是?(生受到鼓励,声音响亮)

A、再听范唱,要求生随其哼唱。

B、再听,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能不能把它唱给大家听听?

C、“小白兔被谁救了呀?”(生)我们把大鹿救小白兔一句再来一遍(同时出示这句的板画,以突出难点)。

D、分析歌曲中的速度处理,突出小白兔着急的心情。

3、巩固新歌:

A、全体随琴齐唱—分组唱—个别唱—师生共同评价。

B、小组合作练习

师:哪个小组活动的好,老师就奖励他们大蘑菇。

生:全体边演奏边唱。(时间允许的话可让小组上台展示)

七、创编表演

A、师:刚才同学们用表现了小白兔着急的心情,那用动作来表现,你们会吗?

生:个别同学想试试每一段用什么情绪

师:全体起立,随老师一起跳起来。(师生共同边唱边跳)

B、请几个同学到台上扮演小白兔,戴上头饰,其余同学扮演大鹿进行互动。(学生表现出极大兴趣,争先恐后想参与表演)

八、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歌曲同学们学的真快,那你觉得大鹿身上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生: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大鹿一样勇敢、有爱心。记住:团结就是力量,勇敢战胜一切!

九、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校内公开课,事先学生不知道学什么,教师也没有课前点拨,更没有指导。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歌曲掌握得也很快。我分析主要是如下原因:

1、教师由故事及展台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歌。但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在课本剧表演的时候,由于学生没有听清楚要求,整个表演不精彩;在巩固新歌时,有些学生是争先恐后,而另些学生则是事不关已一样,我想这也许是由于教师的活动没有引起其兴趣吧,所以,在今后的游戏设计时,应注意考虑到游戏的目的性、广泛性。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更加认识到::“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修养,加强工作责任感,具有坚持学习、不断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是一辈子都要重视和修炼的课题”。

小学音乐方案范文篇4

教材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

2、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和童声合唱《猜调》。

3、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我的家乡日喀则》,并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

2、能参与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的创编和表演,初步感受藏族踢踏舞的特点,学会用形体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3、通过欣赏《猜调》、学唱歌曲《小放羊》,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知道赵州桥、鲁班及八仙等传说。

教材分析:

1、《苗家儿童庆丰收》是一首根据苗族芦笙调填词的儿童歌曲。表现了苗家儿童吹起芦笙、敲起铜鼓,欢庆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2、《送我一支玫瑰花》是根据新疆民歌改编的一首弹拨乐合奏曲,弹拨乐合奏是由扬琴、琵琶、柳琴、阮等弹拨乐器组成的合奏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3、《猜调》是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一首童声合唱歌曲,充满了童趣。《猜调》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用问答的对歌形式反映了生活知识的内容。对歌是民歌的一种演唱形式,全国各地、各民族都有这种对歌的演唱形式。

4、《其多列》是哈尼族民歌,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族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

5、《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也是对歌的形式,通过一问一答,使人了解赵州桥、鲁班,以及八仙、柴王爷等神话传说。

6、《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一首藏族民歌,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日喀则在西藏的东南地区,日喀则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歌曲的曲调属于藏族踢踏舞曲。踢踏舞是藏族的一种民间舞蹈,热烈奔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其多列》《小放羊》,了解有关苗族、哈尼族、藏族的简单常识。

2、学会苗族舞蹈和藏族踢踏舞的简单动作。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2、欣赏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

教学目标:

1、知道《苗家儿童庆丰收》是苗族民歌并会演唱,能跟着老师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2、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歌曲《苗家儿童庆丰收》

1、请学生观看一段苗族生活、舞蹈的录像,介绍有关苗族的简单常识。

2、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

4、为了表现苗族儿童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在歌曲演唱中加进鼓的节奏伴奏。先可以按教材中的节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创编节奏伴奏。

5、跟教师学做几个苗族舞蹈动作。

二、欣赏《送我一支玫瑰花》

1、表现欢快的情绪还可以用器乐的形式,下面我们来欣赏弹拨乐合奏《送我一支玫瑰花》,这是根据新疆哈萨克族民歌改编的,是一首欢快的乐曲。

2、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3、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弹拨乐合奏是由琵琶、扬琴、柳琴、阮等乐器组成的。

补充动手活动:制作“纸芦笙”

首先用硬纸板卷成一个圆筒并粘好,作为芦笙的“斗”,在中间挖一个圆孔以备插吹嘴用。然后再用纸拈成长短不同的几根纸管,作芦笙的音管。用胶条粘在硬纸板卷成的圆筒上。再拈一根较粗的短纸管做芦笙的吹嘴,插在“斗”下端的圆孔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其多列》。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其多列》。

2、知道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的民歌。

教学过程:

1、跟着《其多列》的音乐律动进教室,鼓励学生自由创编,提倡两人一组配合动作。劳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愉快的,启发学生说一说都做过什么样的劳动。如:洗手绢、擦地等。然后,让学生随《其多列》的音乐做劳动的动作。一方面熟悉歌曲的旋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表现哈尼族儿童劳动的歌曲《其多列》。教师范唱。

3、学生学唱歌曲。

4、活动:我们学过许多歌曲,有欢快的,有优美的。你们能分辨吗?先来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把优美的歌曲“放”在长花瓶中,欢快的歌曲“放”在圆花瓶中。然后再唱一组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小小的船》《阿西里西》《布娃娃弹琴》)并分辨。

5、学生自由演唱不同情绪的歌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对唱《小放牛》。

2、欣赏童声合唱《猜调》。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对唱的演唱形式。

2、知道有关赵州桥、鲁班、八仙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1、比方歌曲《小放牛》的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歌中唱了什么?

2、你们知道赵州桥、鲁班和八仙的神话传说吗?

3、教师出示赵州桥的录象,并介绍。然后再介绍八仙的神话传说。

4、第二遍欣赏《小放牛》,巩固记忆歌词的内容。

5、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流畅,我们跟着录音唱一唱。

6、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对唱歌曲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有的是一句问,一句答;有的是一段问,一段答。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呢?(一段问,一段答)

7、河北还有一首民歌《小放牛》,也是对唱的演唱形式。内容是说一个小姑娘去买酒,走道三岔路口,不知往哪里走。看见路边有一个牧童,于是上前去问路。但是牧童却没有直接回答她,俏皮地要小姑娘回答他的问题才肯告诉她。你们听听,牧童问了什么问题,小姑娘答上来了吗?

8、有许多歌曲都是对唱的形式,下面我们再欣赏一首云南的民歌《猜调》,这也是一段问,一段答的演唱形式。这首歌曲非常独特,除了开始和结尾的几个音稍长外,中间的大部分节奏都很紧凑,歌词很密,像绕口令一样,要仔细听。

9、第二遍欣赏《猜调》,说一说,歌中都唱了什么?

10、 表演《小放牛》。

11、启发学生根据各地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演唱。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目标:

1、学会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2、知道《我的家乡日喀则》是藏族民歌。

教学过程:

1、播放有关西藏的风土人情、舞蹈的录象,介绍有关藏族的简单常识。

2、欣赏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3、学唱歌曲《我的家乡日喀则》。

4、学跳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

5、补充动手活动:在纸上画上彩条制成藏族的围裙表演。

小学音乐方案范文篇5

教材:人音版第二册

教学设想:

“音的高低”是小学音乐第二册第五课“跳起舞”中的一个教学内容。本课通过“学一学”、“敲一敲”、“唱一唱”“跳一跳”四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尝试探索中发挥自主学习,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激发他们的探究、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尝试、探究,通过多种方式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变化。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学一学

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请你模仿听。

高音低音

例: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从自然界的声音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使学生对音有了一个基本的高低概念,为后面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唱一唱

出示两只猫的图片,一只小猫,一只老猫。说说他们的叫声有什么不同的。

学读儿歌《两只猫》。

学唱歌曲《两只猫》。

附:歌词

有只老花猫,喵呜喵呜叫。

有只小花猫,喵呜喵呜叫。

喵呜喵呜叫,喵呜喵呜叫。

喵呜喵呜老鼠吓跑了,

喵呜喵呜老鼠吓跑了。

分组扮演两只猫表演动作、形象。

(歌曲中老猫叫为43432―,小猫叫为17176―,由自然界中的声音过渡到音乐中的高低音,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投入到音乐中来。)

三、敲一敲

教师在桌子上放上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分别倒入不同容量的水(敲击时可以发出不同音高的音),准备一根筷子,告诉学生音乐可以在这七个杯子里找,今天我们来找音乐。

请个别学生用筷子敲击杯子,听一听音高不同的七个音。小组讨论:给这些音起名字。告诉学生七个音的唱名,在琴上弹一遍音阶,从低到高唱一唱。鼓励学生自己来创造音乐,用筷子按不同的顺序敲击杯子,变换不同的旋律。

评奖激励:比一比谁的创作最优美,评出小小作曲家。教师作记录,全体学生来唱一唱。

四、跳一跳

教师在琴的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儿歌《秋天来到了》,要求学生用不同位置的体态动作模仿树叶飘动,表示自己听到的是哪个音区的音乐。

1、集体听辨模仿

2、个别学生听辨模仿

3、随音乐“飘”出教室

推荐访问:合集 范本 小学 小学音乐方案范本合集 小学音乐方案范文5篇 小学音乐方案范文5篇课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