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读音jiàn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建立、设置或陈设布置或指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医院文明建设如何落地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医院文明建设如何落地5篇
第1篇: 医院文明建设如何落地
关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学院:材料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关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摘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人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现代文明已日渐发达,城市化的脚步日益加快。人类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各种环境问题也纷至沓来。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为了我们更高质量的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设生态文明 绿色经济 节约 国家政策
一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在现阶段的世界,水源、空气、土壤受到严重污染。据统计,有17亿以上的人没有适当安全饮用水供应,30多亿人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第三世界由水污染引起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的死亡人数达2.5万人。再如1983~1984年埃塞俄比亚因植被破坏、土壤流失形成的特大旱灾使得100万人因饥饿而死亡,1991~1992年,非洲大陆12个国家持续旱灾,使得约3500万人濒临死亡。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重,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与此同时,长江由于洞庭湖等大湖泥沙淤积加速,湖体面积和容量正逐年锐减,洞庭湖1825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949年减少到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仅为2653平方公里,据此缩减速度,洞庭湖将可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成为又一个"罗布泊",从中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目前,长江中下游防洪大堤也逐年升高。今年我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多次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沙尘暴天气,再次使得中国人感受到了环境破坏程度之深和距离之近。此外,森林面积也在大幅度减少,昔日郁郁葱葱的林海已经一去不复返。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林木生长量。“林都”伊春,林场可才成熟蓄积量下降了约98%。整个大小兴安岭可采成熟蓄积量也只剩下不足10%。大气污染严重,酸雨覆盖面积已占到了国土面积的3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许多生物也濒临灭绝,目前地球上的动植物物种消失的速率较过去6500万年之中的任何时期都要快上1000倍,大约每天有100个物种从地球上消失。20世纪以来,全世界哺乳动物中3800多种中已有110种和亚种灭绝,另外还有600多种动物和25000余种植物正濒临灭绝。
而且由于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继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 ,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报告预测,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上升1.1至6.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18至59厘米,纽约、孟买和上海都有可能被淹没。如果气温上升1.5摄氏度以上,全球20%至3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如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至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难更频繁、更猛烈,未来水世界场景和干旱缺水的困局会同时出现。
看着这些沉痛的数字,我们不禁深思,环境的破坏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人类正饱尝着无节制地向自然开战和索取而造成的恶果。而这远远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只是一次小小的地壳运动或是全球温度上升几摄氏度都能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甚至失去生命。而这远远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自然界以这种方式向我们控诉着我们的恶行,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人永远是自然界有机组成的一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同时也在唤醒我们对于环境的重视。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何为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摈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惟GDP增长论英雄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环保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三、积极宣传生态文明,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仍然存在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一思想和观念。
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们的行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我们环保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环保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环保工作第一线,为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社会宣传环保,促进环保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环保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们自己的自觉行动,更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继续发挥我们在宣传环保、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中的先锋作用。
四、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一支较为过硬的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方针、政策。有许多方针、政策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基本职责。问题是这么多年来,有些政策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达到可以具体执行的程度或者是能够依法可靠执行,政策制定得再完美,如果在实际中无法执行,它就不是一个好的政策,需要我们多做实际工作。
第一,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国家环保总局甚至动用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绿色信贷等政策,有些地方环保部门也采取了挂牌督办、专项行动、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但环境污染仍然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二是环境执法手段软,再加之目前的确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实,使部分企业宁可冒险偷排偷放,也不按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办事。怎么办?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制度,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说到底是要真管用,如果只停留在文件法规中,是起不到真正作用的。
第二,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相互融合,社会责任要具体落实到政府部门,强调政府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责任。个人责任则要使每个社会公民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自觉的行动,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等。
环保工作者要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我们有些制度制定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就比较难,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环保工作者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来,顶住压力,为民办事。通过环保队伍整体的严格执法,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是关键;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环保干部队伍是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环保干部尤其是一线执法队伍的权力,使他们在执法中不受任何干扰,确保执法到位;其次环境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各方面待遇要有切实的保障;第三要建立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环境违法行为或生态破坏行为是由群众举报才发现的,建设生态文明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有些问题不会得到及时处理,至少目前或相当长一段时期,这种情况会
依然存在。为了使破坏生态或污染环境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必须建立群众参与的社会机制。同时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也是对政府履行工作职责的有效监督。
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环保工作者分内的责任。
建设生态文明,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我们这一代人的切身利益,
更是事关未来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
五、建设生态文明具体发展项目
作为国家,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
经济,加快治理污染、实施生态工程,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建设生态文明要发展绿色经济,即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绿色经济一种全新的三位一体思想理论和发展体系。其中包括“效率、和谐、持续”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生态农业、循环工业、持续服务产业”三位一体的结构体系,“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发展绿色经济就是农业、工业、服务业绿色化。考虑自然对发展的承受程度,大力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
建设生态文明要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就是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就是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最小排放环境污染物、对人和低危害为前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生产过程、厂际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体系、人文生态和社会消费之间,通过产业链、物流网,大力发展并形成循环经济。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建设生态文明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模式,以减缓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就要求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具体措施是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构建低碳
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低碳体制。做到了这些,不仅能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而且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另外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结语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在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方面都已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和路子,相信这对于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如今,十七大报告以这样的方式提出“生态文明”,是把以往的工作方法上升到了全党理论的高度,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保护环境、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少污染,将成为一项全国上下都行动起来的事业。我始终抱着这样的一份希望“当每一个国民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当惩治污染的相关法律臻于完善并付诸实施,当企业建立起了环保公民意识,当污染者在社会中成为过街老鼠,当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特权成为众矢之的,山青水秀的好河山一定会重现。”这对于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无疑是一个福音,一种希望。我们坚信,我们的祖国能够在我怀的这份希望中发展得更加强大,更加富强。
第2篇: 医院文明建设如何落地
首先,我想与大家探讨一个问题,我们发布制度的目的与入口是什么?绝大部分老板的回答是“管住员工,员工太难管理了”。显然,这个入口就错了,当我们的入口错了时,越管就会越错,越管就会越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员工是弱势群体,一般不敢反抗,但不直接反抗不证明他内心里没有反抗,富士康员工通过跳楼来反抗,而我们大部分员工在背后暗地里与你较劲,通过“不执行”来反抗,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很正常了。那这怪谁?员工是没有错的,那是领导的水平太差.所以,制度无法落地的背后是领导和干部的无能.
试想一下,如果制度的目的与入口是为了帮助员工成长,让员工的工作更出色,让员工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那效果会怎么样呢?人们不会忠于任何人,但会永远忠于自己的利益.所以,制度落地的重要前提是教育,培训与宣导,让员工明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古人讲的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是管理国家和公众事务,教育与学习要放在第一位.而我们大多数人经营团队,是把制度放在第一位,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不执行”、”制度流产”等等.
制度执行其实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很多领导与干部不懂得如何使用制度管理:
一、制度出台前。
首先,我们必须取得一个共识,那就是,规章制度的目的与入口是“员工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出台任何制度的目的不是管住员工,而是帮助员工做的更好,帮助员工更出色。这点非常重要,是土壤,是地基,只有打通了这个观念,我们才可以更好的往前走,否则就不谈什么执行了。可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在出台制度之前,执行者也就是我们的员工,有多少程度的参与?领导者与执行者有多少的互动?这个过程做的越扎实,执行起来就会越顺畅。在取得了大家的同意与支持后,制度执行就自然不是问题了。而不是某些高管干部在办公室把会一开,于是乎出台一个规章制度,然后政令宣达,违者必究,这是强权的做法,效果往往很糟糕。再者,就是笔者开始提到的,制度出台后要宣导,要做教育培训,不断的强化,要让大家熟悉制度的内容,这是制度执行的重要前提。既然您认为这个制度很重要,那么就要加大培训宣导力度。如果你不宣导,不培训,员工就有理由推断这个制度不重要,既然不重要,那我干嘛要执行呢?
二、制度执行中。
制度执行中,要坚持原则,堵住好“破窗”是关键,什么是“破窗”?举个例子,如果一排窗户,有一个破了,如果不采取措施,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大堆的破窗。所以,一旦有人违反规章制度,没有人去纠偏,给予相应的处理与回应,那么就是在鼓励大家继续这样做。所以,这个时候立刻执行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这个人是谁,也不管是落后分子还是先进代表,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个过程中,最大的“破窗”往往就是企业老板本人,即不断的破坏自己制定的制度,或者纵容这样的破坏者。笔者曾经在给一位从事钢结构工程的企业老板做咨询顾问时,记得他有一位很得力的干部违规将公司的材料弄坏了,在有关人员追究责任时,老板却出来说话“算了,他又不是故意的”。这样下去,如何执行?这样的公司怎么会有执行力?甚至还有老板自己带头破怀规则,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自己在赌场上赌钱,却大声的呼喊禁止赌博?老板每天都在播不良的种子,最后结出来的果自然就会“中毒”。这样恶性循环就会导致情况越来越糟糕,这样的公司如何会有执行力?
另外,当我们的领导在发布指令后,一定要与员工进行确认。例如,您让员工“三点整到四楼“,员工回答“YES”,但往往我们收获到的结果是,员工“四点整到达三楼”。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因为领导没有与员工进行有效确认,领导发布指令后,如果要求员工把指令复述一遍,结果会完全不一样。这就是领导者的“免责”,道理很简单。领导者如果能有效的免责,员工就会百分百承担责任。记得有位管理大师讲过,管理上的问题,70%是由于沟通不到位而导致成的。所以,上下级的沟通确认非常有利于执行落地。
三、 制度执行后。
制度执行后要进行质询,笔者强烈建议领导者与执行者必须阶段性(例如每月一次)的质询,质询的过程我们会了解到员工的执行情况,哪些地方还可以做的更好,哪些地方是制度本身的问题.所以,领导者经常到执行者的现场去体验一下,倾听大家的声音,感受大家的工作环境,这样就很利于很多规章制度的改善与优化,日本企业提出的“现场管理”,即现地、现物、现认也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是制度执行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的执行落地,关键在于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内部建立一套执行运营管控模式,使各项管理进入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这也就是腾翼达多年来在市场一线总结出来的一套不依赖于能人的“执行力盈利模式”,在后期的篇幅里,将会继续与大家分享。
一、事前要定义结果与责任。
首先是定义结果,也就是是当制定一个规则与机制时,必须要明确目标与标准:我们要什么,要做到什么程度,如何去实现。例如,某服装制造厂要定义一个洗水流程,做法其实很简单,我们把以往的洗水流程重新来一个梳理,列出与目标和标准之间的种种差距,然后寻找实现差距的途径。这个过程,我们会发现,其实真正的专家不是领导与干部,而是员工,在一家管理文化不足够的公司,员工做事几乎都是在凭经验与感觉,这种经验与感觉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没有管理文化,导致的结果我们员工各行其事,这样必然给公司造成巨大的浪费,当公司的管理者把员工的经验与感觉进行总结与提炼时,就形成了团队与流程,新的流程制度形成后,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宣导与培训,这样员工就明白了什么是标准。
有了目标与标准,接着就进行分工,即定义责任,大家一起参与讨论修订,让每个岗位都有清晰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这是执行的关键,事前让员工参与制定,制度与流程形成后要进行培训与宣导。
二、事中做好追踪与纠偏。
制度与流程形成后,是不是就完事大吉,其实不然,所以过程中,管理者要进行反复的追踪检查,出现异常要及时纠偏,通过无数次重复后就会形成习惯。记得戴尔讲过一句话: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因为我们一辈子都是在用习惯进行管理。
三,事后的即时激励与改善系统。
阶段性的制度质询是却确保制度持续落地的重要环节。管理者要阶段性的对制度流程执行情况进行质询,质询让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有问题不可怕,及时调整与改善就可以了。世界上不变的真理是天天在变,市场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所以,我们的制度也要及时更新,也便于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笔者在从事咨询行业多年,发现很多公司制度流程执行力之所以做的很糟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多企业漠视了这个步骤。我们看到的是墙上贴的那些都成了灰的制度流程,员工几乎就没有正眼看过,甚至都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即使知道上面写的内容,那些内容早就与现有的工作严重不符,员工也不会理睬。所以,事后的制度执行梳理与纠偏,这套即时激励与改善系统是为了更好的进入新一轮的再执行。
制度执行是一个闭环系统,从事前的结果定义到责任,事中的检查跟踪,事后的激励与改善系统,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3篇: 医院文明建设如何落地
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总结
科右中旗蒙医院二00四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XX年在旗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根据卫生局的要求,结合医院特点,我们在总结去年争创盟级文明单位过程进行大量深入细致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新一轮创建目标:一是全面落实各项创建工作,争创盟级文明单位;二是创服务特色、树医院品牌,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盟民族品牌医院,满足广大病人的医疗需求。 回顾XX年的工作,医院在抓两个文明建设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思想教育: 宣传思想教育主要抓三个层面:干部、党员、职工,并且注重效果,改变过去那种坐下来读报读文件的做法,采取一些比较能使大家接受的、新颖的,又能取得实际效果的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在安排这三个层面的学习时间及形式上作了一些调整: 1、干部(中心组)学习每两周一次,每次2小时,每年不少于48小时;2、党员组织生活改为每月一次,每月2小时,全年不少于24小时;3、职工政治学习全年不少于12小时。 在学习方法上,党员干部学习以理论学习为主;党员组织生活主要采取讲座、电化教育及党内政治生活等形式;职工政治学习以主题教育为主,每次学习要有记录,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职工教育采取大会、专题会议、讲座、座谈会等形式开展。 XX年中心组完成课题论文6篇,学习时间达70小时;党员学习达36小时;职工学习达30小时。通过开展“十大教育”:一是形势任务教育;二是公民道德教育;三是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四是“四爱五比”教育;五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法规教育;六是《领导干部任用条例》学习教育;七是医务人员服务礼仪教育;八是先进人物事迹教育;九是党史传统教育;十是“四·五”普法教育,并将各项思想教育和医院主题活动有机结合,既打破了枯燥、乏味的感觉,又达到了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为创建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打下了基础。 二、创建工作,力求实效 为了认真贯彻旗文明办关于对我院申报盟级文明单位的要求和建议,我们注重实效,精心设计了五项活动载体: ㈠开展“医德排行榜”评比活动。大力宣传本单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生动事例。把医务人员的良好的事例在《院讯》、宣传画廊中公示,发动全院职工和病人参与评比。经过两届“医德排行榜”层层选拔,从29名候选人名单中选出11位“医德排行榜”获得者。 ㈡设立“服务展示台”。将职工中好的服务事例,点滴好的服务经验、体会,及时形成书面材料,在宣传栏、《院讯》上刊登。“服务展示台”不求大、不求全,只要职工有一点好的经验、有一件好事,即予以展示,予以推广。 ㈢开展“成长、成熟、成才”活动。在青年占绝大多数的临床科室开展这项活动。具体内容是:与广大青年谈一次心;与有关科主任作一次沟通,为青年成才提供帮助。这项活动对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稳定青年医师队伍具有一定的作用。 ㈣开展“温馨之窗”竞赛活动。在门急诊推行问候式语言、礼貌式服务和关怀式语言,要求做到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和周到服务,并在挂号、收费、药方等窗口每天实施岗前温馨服务点评制,督促窗口人员为病人提供优质、便捷、温馨的全程式服务。 在病区护理部对出院病人实施“三个一”温馨服务,即对出院病人作一次健康宣教、专车护送、七天内电话回访一次。据统计,去年有764位病人接受了电话回访。这一做法使病人深感医院对他们的关心,病人常常通过电话表示感谢,也常来电话咨询。由于我们的真诚和热情服务,病人感到来我院看病很安心、很放心、很舒心,出院病人平均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㈤开展“我和病人谈谈心”主题活动。为增强青年医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青年医护人员与病人沟通。从去年6月起,团委举办了“我和病人谈谈心”主题活动,由团员青年和病人们交心、谈心。通过青年医师对病人的医疗知识的小讲课以及解答病人提出的相关问题,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通过开展“十大”教育、搞好“五项”活动、树立典型,医院职工的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批先进人物随之涌现:有医技高超、医德高尚的内科主任霍俊亮;有严格管理,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重要环节的二甲办主任胡云峰杰;有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外科主任吴双宝等。今年,霍主任还被推选为旗政协八届委员。 三、满意工程,重在落实 结合旗文明办“加强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大会精神,我们从病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人性化服务”为出发点,拟定了16条要求和举措,迅速予以实施。 ㈠整理和增设就诊标识。为了方便病人就医,我们重新制作了医院各部门布局的示意图,对诊疗区域不明显之处还增设了就医指示标识;在门急诊设立就诊平面图和流程图,做到醒目、清晰、明了;在各候诊室设立“病员须知”和“绿色通道”明显标识,指导病人就诊。 ㈡建立和完善危重病人抢救的“绿色通道”120—2。成立“绿色通道”抢救小组,安排专人负责“绿色通道”;制定“绿色通道”工作制度、运作规定和工作人员要求。 ㈢梳理各部门的便民措施。去年5月,我们动员全院各科室对本部门原有便民措施进行梳理,整理后的便民措施共有21条。 ㈣改善服务环境。XX年以来,我们投入200多万元先后对病区、手术室、功能科、检验科、放射科等部门的设施进行了改造;对XX年上墙的所有文明服务规范进行了整理,配上温馨的语言,统一公示在医院的明显之处,接受病家的监督,缩短医患距离,为病人创造了舒适、温馨的就诊和住院的环境。 四、文化建设,卓有成效 医院是一个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年轻人又比较多,对这些职工,除了在政治上、业务上对他们提出要求外,又根据其特点,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我们先后成立了合唱队、乒乓球队,职工们利用业余时间,自行组织训练,工会给予经费支持。 总之,一年来,在上级党委领导下,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随着医疗卫生改革形势的不断深入,医院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的创建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如何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跃,是XX年我院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 XX年是新一轮创建工作的关键年,我院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找差距,在更高的起点上进行规划。
第4篇: 医院文明建设如何落地
如何加强医院行风建设
作者:张霞
作者机构:中国石油辽河油田总医院 辽宁 盘锦 121209
来源:科学与财富
ISSN:1671-2226
年:2018
卷:000
期:012
页码:175,178
页数:2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行风建设;“四项机制”;人文服务品质
摘要:医疗卫生单位的行风建设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各医院在为职工家属健康保驾护航,在切实履行医院行风建设主体责任,提升优质服务中不断探索与实践,现就如何加强医院行风建设谈一谈初浅的认识。
第5篇: 医院文明建设如何落地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①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完善资源和环境立法,依法管理资源和环境。④加强低碳与生态经济发展的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4、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建设生态文明做点什么。个人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去保护环境。)
①积极向公众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参加环保主题活动③提高资源环境意识,养成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习惯。④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选择低碳生活方式。⑤检举揭发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
5、青年学生应该怎样为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或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进言献策)。
答题方向。自觉向公众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或参加这方面的宣传活动);学习有关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人口、资源、环境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保护资源环境的义务,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依法同违反计划生育、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建议;等等。
8、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
答。①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做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者②选用节能器具,少用或不用塑料购物袋,选择骑自行车或者乘公交车出行,关水龙头,下班后关闭电器,夏季开空调不低于26℃,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等。
9、倡导低碳生活、推进节能减排有什么重要意义。
意义是。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资源紧张状况,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8、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9、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应该怎么做。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及科学发展观;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等等。
第二篇: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摈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惟gdp增长论英雄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环保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仍然存在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一思想和观念。
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们的行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我们环保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环保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环保工作第一线,为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社会宣传环保,促进环保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环保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们自己的自觉行动,更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继续发挥我们在宣传环保、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中的先锋作用。
三、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律体系,有一支较为过硬的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方针、政策。有许多方针、政策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基本职责。问题是这么多年来,有些政策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达到可以具体执行的程度或者是能够依法可靠执行,政策制定得再完美,如果在实际中无法执行,它就不是一个好的政策,需要我们多做实际工作。
第一,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国家环保总局甚至动用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绿色信贷等政策,有些地方环保部门也采取了挂牌督办、专项行动、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但环境污染仍然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二是环境执法手段软,再加之目前的确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实,使部分企业宁可冒险偷排偷放,也不按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办事。怎么办。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制度,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说到底是要真管用,如果只停留在文件法规中,是起不到真正作用的。
第二,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相互融合,社会责任要具体落实到政府部门,强调政府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责任。个人责任则要使每个社会公民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自觉的行动,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等。
环保工作者要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我们有些制度制定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就比较难,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环保工作者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来,顶住压力,为民办事。通过环保队伍整体的严格执法,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是关键;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环保干部队伍是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环保干部尤其是一线执法队伍的权力,使他们在执法中不受任何干扰,确保执法到位;其次环境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各方面待遇要有切实的保障;第三要建立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环境违法行为或生态破坏行为是由群众举报才发现的,建设生态文明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有些问题不会得到及时处理,至少目前或相当长一段时期,这种情况会依然存在。为了使破坏生态或污染环境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必须建立群众参与的社会机制。同时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也是对政府履行工作职责的有效监督。
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环保工作者分内的责任。
第三篇: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1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2为什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政治方面
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生态文明将使人类突破民族、国家、阶级的藩篱,强调整个人类对地球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在更广泛领域形成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地球家园。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经济方面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往往是生态环境最易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每年都在加大,但成效不显著,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健康,而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195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为476亿元,而到xx年,水利部透露,截至7月16日,全国仅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即达3726亿元。
(三)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
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却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如《逸周书》上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
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其本质是“主客合一”。儒家的生态伦理,反映了它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相合。
中国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
(四)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与极端生态中心主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制造了严重的人类生存危机;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却过分强调人类社会必须停止改造自然的活动。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对中国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完全可以与生态社会主义、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它们之间的融合,必促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促成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必促成社会主义真正代替资本主义,必促成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对此,中国责无旁贷。
生态xx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xx、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xx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3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
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以下内容是吕老师“生态文明建设的ppt内容”)4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追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
要想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确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目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
6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xx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旨在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布局,构建”两横三纵”: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国家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为主要支撑,以轴线上其他城市化地区为重要组成的格局,集中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构建”七区二十三带”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xx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格局,切实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海洋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由于部分地区对国土空间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带来和造成了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灾害频发等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的问题。因此,必须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xx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力争通过5年到xx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
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的目标任务;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必须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的法制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推进防灾减灾各项能力建设,大力倡导防灾减灾的社会参与,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合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十一五”期间,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途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将继续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市场化机制;健全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7当代博士生与生态文明建设
当代博士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又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生态文明素质: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人人有责、家家有份,每个人都要为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承担义务,不仅对当前的生态状况负责,也要对未来子孙享有良好生态负责的使命感、责任感,从心底唤起关心地球、善待生命、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力军、重视生态文明的未来决策者;立志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宣传者。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该如何。)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已经内在地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因此,从现实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是有生命力、现实性的哲学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为此作为一名大学生要为生态文明作出一份贡献,要在xx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借鉴和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人类文明范式的角度去反思工业文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理论上,.要把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加以总结提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在实践上,要把生态文明的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目前这个阶段,生态文明的建设应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现代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身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建设生态文明。
首先,必须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者容器内,特别是不要乱扔废电池,因为一节废电池中所含的重金属,如果流到清洁的水中,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厉害的。
其次,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比如,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第三,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饮料杯、泡沫饭盒、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用陶瓷杯、纸饭盒、布袋和普通竹筷子来替代,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垃圾的产生。第四,虽然泡泡糖是小朋友们十分喜爱的糖果,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但是,千万不要乱扔咀嚼后的胶基,因为它会到处乱黏。在吃的时候,可以先将它的包装纸收好,用来包裹吐出来的胶基,然后,再将它扔到废物箱内。第五,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尤其不要吃人类的益友——青蛙,因为1只青蛙1年内大约能吃掉1.5万只昆虫,其中主要是害虫。
第六,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第七,离开房间时,关上电灯并且拔掉电视机、音响、计算机等的电器插头。第八,即使在最寒冷的地方,也没有必要使室温超过18℃,如果你觉得冷,可以多穿一点衣服。
第九,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尽管它的价格相对贵一些,但它的耗电量只及普通灯泡的一小部分。
第十,用密闭容器代替塑料包装物来储藏食物。
第十一,购买饮料尽可能选择可回收再利用的罐装饮料。
第十二,请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去购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
第十三,节约用水,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第十四,园丁应施用有机肥料,如混合肥和粪肥,避免
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因为它们会渗入泥土,危害水源。
第十五,开车时减速行驶,这样耗油量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十六,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再一个是提倡社会公民大家来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包括生态的消费方式、生态的文化、生态的理念,包括帮助我们监督各方面,一定要注重生态文明,弘扬生态理念,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要求。
第五篇: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心得体会今年,x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展开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解决乡村建设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饮食不卫生等题目。
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村,全省投资10亿多元。随着这项建设的展开,愈来愈多的生态文明村得以建成,很多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怀着想要深进了解身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心情,我来到了位于海口演丰镇的曲口生态文明村。从海口驱车20千米左右,沿途就能够看到往演丰镇的路标。演丰曲口片区,包括环东寨港的演东、山尾、演中、演海、边海5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1841户、6163人,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步进这里,就像进了乡村公园,连路边的路牌都花费了一番心思,木头做成的各种路牌不但美观、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采用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将海边农村的特点展现了出来。
终究到达目的地了,在当地一名村民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他们的住所。假如不是亲眼目击,我真的不相信该地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竟然这样好,乃至可以与城市相比较。红白砖瓦所砌的两层小楼,楼前种植的绿树,两者交相照映,显得非常调和。进进楼内细细观看,可以看到几近每家每户都配有电视、音响、dvd等全套的家用电器装备。茶余饭后,三两人坐在一起看电视便成了他们的消遣方式之一。漫步于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纵情嬉戏,有的人在织渔网,而有的人则出海捕鱼。从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鱼是他们主要的收进来源。一年下来,村民们每户年收进约为3~5万。如此而来,每一个村民都成了小富翁。对照于过往,这里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过往,缺水、缺电、出进交通不便成了一直困扰人们的题目,但现在,这些题目都得到解决。村民们可以正经常使用水,可以欣赏到出色的电视画面,可以通过笔挺的公路来往于城乡之间。
在演丰镇,无人不知红树林。当我来到红树林时,我立即就被红树林的自然美所震动。一丛丛稠密的树叶覆盖在水面上,每当微风吹拂,树冠的那一抹翠绿便随波荡漾。当地人亲昵地称其为海底森林。据先容,红树林是奇异的植物景观,是生长在海南热带海边滩涂的一种独有的植物群落。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要生态环境,能防浪护航,又是鱼虾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由于该地红树林生长历史悠久,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状态,所以很多游人听说红树林后都慕名前来观看。演丰镇就捉住这个契机结合当地4xx年前因地震而构成的海底村庄等独特历史、自然、文化资源进行发掘、整合为旅游资源。旅游红树林、吃着海鲜,看着乡村美景,城里人乐了,村里人腰包鼓了。我不能不佩服演丰镇人的贸易头脑。
曲口盛产膏蟹、虾、剪刀贝、泥蚶、石斑鱼、牡蛎和黄蟮等多种名优海鲜,曲口海鲜成为宾宴上的佳肴,名声远播。经过查阅相干资料后,我了解到演丰镇在xx年展开生态游后,海口市演丰镇接待客人在30万人左右,海外客人1.5万人次。旅游全收进3050万元,农家乐和渔家乐收进200万元,旅行社收进500万元,政府第三产业税收达5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进3868元,比开发前净增收达500多元。解决了农村的充裕劳动力500人以上就业,从事旅游项目经营的农户达300户,全镇直接参加旅游就业的人数200人。
经过此次旅游曲口生态文明村,我收获颇丰。从中我不但感遭到村民质朴、好客的真性情,更领略到了乡村自然优美的风景。
远看山水美,近看脏乱差,这就是以往人们对海南传统农村的看法。而如今,人们对海南农村的想法已改观,这得益于乡村生态的建设。但是,在乡村生态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题目。对此,我提出一些建议:
一进步村民对环保资源重要性的意识,加强对红树林、动物、生物的保护,增进自然和人的xxx相处。
二进步乡村旅游相干人士的专业水平,以增进农家乐、渔家乐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进。三由于曲口生态文明村建设得很成功,吸引了大量游人慕名前往,这样就轻易引发污染,因此在建设进程中应留意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