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校校园志愿文化建构培育与发展,供大家参考。
首先应当将青年人的时尚追求品位追求道德追求信仰追求融合到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中来利用青年人的平台媒介渠道有效激发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用宽松的自由的教育氛围进行引领疏解和扶持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感动收获成长将志愿文化培育为青年文化中的主流与时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校园志愿文化的建构培育与发展
作者:冯宁 邵子剑 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6 年第 01 期
摘 要:高校校园志愿文化的建构、培育与发展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 体,也是高校发挥立德树人、实践育人作用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高校工作实际,从价值分析 和德育功能两大方面,论证了志愿文化在青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重点分析了高校志愿文化在 工作机制、品牌特色、保障激励三大领域的不足,并对建构、培育和发展高校志愿文化提出若 干思考。
关键词:校园志愿文化;高校青年工作;工作机制;保障激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深刻影响着高 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表达与培育路径。1993 年 11 月,北京大学爱心社成立,率先在全国高校擎 起志愿服务的旗帜。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志愿服务成为校内颇受欢迎的“第二课堂”活动,青 年志愿者服务领域覆盖扶危济困、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志愿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 化的组成部分,已经在青年群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志愿文化的内涵、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志愿文化是指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植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导向性、先进性、实践性和群众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载体的独特文化。[1]这种文 化,是当前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推动公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升,缓解社会转型期暴露 的诸多矛盾,促进社会文明的和谐与发展。
从社会的角度分析,志愿文化具有引领与整合两大功能:一是价值导向与引领。志愿文化 彰显着一种奉献、付出、助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它以人性、良知和道德为基础,由向善 的动机激发出行善的实践,以此关注社会的公正与道义。这种利他主义的价值导向,在信仰缺 失的当今社会,具有旗帜引领的显著效果,不仅为身处现代快节奏社会生存的人寻找到了精神 归宿,更是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进步提供了有效途径。二是观念突破与整合。志愿文化的存在 和延续,很大程度上并不依托行政权力,而是依靠一种自下而上的驱动力。这种力量,充分体 现社会人的价值,并将带来一种变革性的观念突破,即每一个公民都是社会的主人,都应承担 特定的责任与使命。这种主动性、自觉性所整合出的文化规则,以共同观念的形式明确了社会 转型过程中的是非正误,使社会形成一股正向的发展力量。
高校志愿文化的缘起和现状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缘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是改革开放的产物。1993 年,共青团中央制定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我国青年工作战略发展规划》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先从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青年文化园三个方面展开。1993 年 12 月 19 日,共青团中央、铁道部共同组织的首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走上千里铁路大动脉,标志 着“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正式启动。这拉开了共青团中央推出的“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帷幕, 也是中国青年志愿活动兴起的标志性事件。
自此以后,高校共青团组织逐步在各自校园内开展起了志愿服务工作,并根据实际工作的 需求,逐步完善了高校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志愿服务活动也从最初的校园清扫逐步拓展到校 园服务的各大领域,并通过大型赛事、校地合作等形式日益辐射到社会公共服务的各个角落。
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建立起了以共青团系统为主要领导机构、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组织机构 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并辅以各类志愿服务类团体、社团、大队,形成了多元并进、和谐发展 的良好局面。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基本已经做到青年学生全覆盖,成为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 的重要实践方式。
通过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已取得了诸多可喜成绩。以北京奥运会 等大型赛会为主要窗口,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的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 泛赞誉。然而,新形势下的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一是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人员流动快,工作机制不完整。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主要由共青团系 统负责,这种机制在组织动员方面有其优越性,但由于人员流动较快,导致工作传承性不足, 且缺乏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不利于志愿服务工作的专业化、精致化发展。
二是高校志愿服务平台载体受局限,品牌特色不显著。一方面,大型活动、赛事、会议的 志愿服务活动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对于小型项目、新兴项目的扶持力度薄弱,导致部分志愿 服务领域过度饱和而大多数志愿服务领域参与度仍待提高;另一方面,与志愿者相关的激励、 培训、宣传、衍生品等开发由于经费不足而受阻,使得高校志愿服务体系自我更新的持续动力 不足。
三是高校志愿服务规章制度欠完善,激励保障不健全。当前,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已经开 始关注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但在志愿者的激励、考核和培训工作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一方 面,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社会化活动,仅仅依靠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远远不够,必须建立物 质、精神等各方面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参与大学生产生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高校目前尚未 对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的表现形成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仅将志愿者的参与率作为主要考核指 标,双向鞭策力度亟待加强。
志愿文化在高校青年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既离不开高校党团组织的强力推动,也离不开大学 生志愿者的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广泛需求,高校党团组织的强大动员能力和健全的组织体 系,校园人文环境的开放、自由,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体倾向、社会参与的主动意识、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德意识和公民精神的自觉反思,都推动了青年志愿者工作成为新时期共青团的重要品牌,使 得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和接受的精神时尚。[2]
目前,就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而言,高校青年群体仍将是中国志愿行动的中坚力量,高校 志愿服务活动依然是整个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 着重要作用。
1.高校志愿文化的价值分析
高校志愿文化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并在其与社会的互动交流中产生可观效益。
一是文化价值。志愿服务所崇尚的理念和追求的信仰,将有效弥合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资本 与道德的悖论。时代的发展已让志愿服务不再停留在一个群体里、一种现象上,而转化为日常 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和社会风气。高校校园所传递出的志愿文化正能 量,将通过大学生学习、实践、就业等各种途径进行传递,有力推动社会道德素质水平的提 升。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人将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引领社会志愿文化的构 建和传播。
二是社会价值。志愿服务作为公益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 志。目前,以高校志愿者为主所运营的各种公益志愿项目,其辐射范围已远远超出了校园围 墙,组成唤起社会关注、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力量,并已成为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公民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是经济价值。志愿服务本身是一种劳动创造,是一种在崇高的道德追求驱使下的劳动产 出。尽管目前尚未诞生一套可供计算志愿服务经济价值的计量工具,但仅从北京奥运会、上海 世博会、田径世锦赛等诸多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工作情况来看,主要由高校提供的大学生志愿 者力量大大降低了赛会运营成本,志愿服务无形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2.高校志愿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是有助于激发大学生自身的主体创造意识。高校志愿文化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团队合 作和头脑风暴的机会。在校园中,大学生通过自发组织、自行运营、自我管理的方式组织开展 志愿服务项目,并在此类活动的拓展与壮大过程中了解受众需求,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 助推自身的学习成长,最终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德育目标。
二是有助于搭建大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平台。大学生对于志愿文化的认同建立在对公平、 和谐、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之上。以志愿服务为窗口,深入社会民生开展深度观察,在满足大学 生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同时,将更好地指导其尊重差异、体察弱者,更深入地了解 社会道义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是有助于优化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氛围。在多元化的社会氛围中,思想教育必须符合 学生时尚品位、必须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必须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志愿文化拓展了高校思想教 育的育人空间,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使 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收获被他人需要、被社会认可的非物质回报, 在助人过程中实现自我收获有成长,加快自身社会化进程,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建构、培育与发展高校志愿文化的若干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指 出,要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高校志愿文化的建构、培育与发展,将进一步创新高校育人 理念、丰富高校育人载体、完善高校育人体系,为新时期打造高校育人新模式提供了一条可供 借鉴的发展道路。
高校志愿文化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有其明显特征:第一,参与渠道和 服务领域具有多样性;第二,服务取向上的个体偏好性和选择参与的随意性;第三,参与过程中 的群体性。[3]因此,如何将志愿文化的培育和青年工作的开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青年 大学生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的实践载体,是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认为, 互联网时代,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要有全球视角、民族高度和文化自觉,为新时期的校园文化 注入新血液,增添新活力,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
一是要深入挖掘志愿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内聚精神,外塑形象,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志 愿文化是现代公民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在年龄、身份、社会阶层、民族等方 面的“界限”,通过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知识等方式,重塑自我,打造社会文化。它 绝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某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也不轻易随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改变而产 生变化。当前,中国的志愿文化正在形成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高校应该有所作为。一方 面,应进一步推广志愿服务“助人自助”“育人自育”的理念,在提倡“奉献、友爱”的同时,深化 对于“互助、进步”的理解与宣扬,以校园为基点构建互助共赢的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应发扬 高校学科和理论优势,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关于善和公民社会责任的阐述,引领青年大 学生在身份、情感、理念上形成对于志愿文化的认同,建构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意识。
二是要准确把握志愿行动的最新特点和规律,制度化与人性化并重。志愿行动的基础是个 人的自愿,志愿行动受服务他人获得的满足感驱使。但应该注意到,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许多 社会事业一样,志愿服务工作在我国最初也是由政府启动、主导才发展壮大的。志愿行动具有 自愿性、公益性、参与性的特征,一方面,需要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来保障服务目标的有效实 现;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人性化的日常实践来培养青年志愿精神,推动文化认同,保持志愿事 业发展活力。应利用互联网平台完善志愿者认证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持续更新志愿者 交际网络和个人信息数据库,统筹管理、组织整合,定期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交流。应不断 优化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和保障体系,设计专项领域培训课程,从根本上杜绝现存的诸多认知误 区,提升志愿者的专业化程度和社会地位,理顺政策推动和心理激励的内在联系,实现制度化 建设、人性化开展、科学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是要用青年人的心态管理、指导、从事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与时俱进,凝聚青春力量。
首先,应当将青年人的时尚追求、品位追求、道德追求、信仰追求融合到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中 来,利用青年人的平台、媒介、渠道有效激发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用宽松的、自由的教育氛 围进行引领、疏解和扶持,让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感动、收获成长,将志愿 文化培育为青年文化中的主流与时尚;其次,应不断扩大志愿服务载体,更新公益实践模式, 加大对于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微公益”等小型志愿服务项目的扶持力度,合理分配志愿服务 资源,将志愿服务理念打造成“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最后,应引领青年大学生立 足校园,放眼社区,关注村庄等自治组织的服务需求,有效运用“互联网+”等前沿思维,依托 新媒体的力量,使每一位青年大学生都能成为公益理念的探索者、志愿行动的发起者和校园正 能量的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左红梅,杨华.志愿文化的和谐功能与构建策略[J].求索,2012(12).
[2]张树辉.大学生志愿文化对大学文化建设的作用探析 [J].北京教育(高教),2014(6).
[3]蒋广学,朱凯.关于高校志愿者工作定位及现阶段工作体系建设问题的初探[J].北京青年 工作研究,2006(2).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实习编辑:陈 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