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共青团的优良传统(精选范文3篇)

关于共青团的优良传统(精选范文3篇)

时间:2022-05-06 10:30:02 来源:网友投稿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共青团的优良传统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3篇

第1篇: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继承优良传统 朝气蓬勃 不断进取

—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

以胡聿贤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是国家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工作体系建设中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室在研究所的组织和领导下,团结一心,整体发展方向明确,在防震减灾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研究室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和学术交流方面,还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捐款资助灾区、文体活动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很高的整体素质。

国家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近五年来,研究室共承担科技部基础公益性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学联合基金、国家“十五”攻关项目、“973”项目、地震局监测预报专项、地震局震害防御专项等科研项目40多项,科研和任务总经费达852.7万元,承接各种工程项目50多项,横向科研经费千万余元: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百余篇,提交国际学术论文32 篇,技术报告60多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在“十五” 期间,研究室牵头承担了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若干城市震害预测与震害防御对策研究”和“地震安全性评价与结构抗震”等。

胡聿贤院士和高孟潭研究员负责完成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项目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荣获了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的主要成果“两图一表”已经以国家强制性标准发布(GB18306-2001),作为国家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系国内首次采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双参数进行编制地震区划图,满足了反应谱设计阶段的要求,使这幅区划图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区划图之一,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1996年开始编制的地震区划图是采用双参数编制的,其开始编制时间大体与我国同步。“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还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优秀国家标准。

邹其嘉研究员等专家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起草工作,该项工作获得了2004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该法规确立了防震减灾工作在国家整体规划和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开展国家防震减灾工作的法律依据。高孟潭研究员负责的“制定地震国家标准”项目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国家层次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研究编写工作中,高孟潭研究员参加了战略研究第九专题研究组工作;李小军研究员参加了第十五专题“城市发展与城镇化科技问题研究”工作;邹其嘉研究员和高孟潭研究员还担任了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规划总体编写组、震害防御和科技创新发展构想研究编制组的负责人。

除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区划外,研究室还在近场强地面运动、土层反应分析、多阻尼地震动合成、长周期地震动特性、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震害预测、地震社会学、地震标准化等方面获得了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

面向社会急需 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成就突出

1. 地震监测预报

在地震监测预报领域,室内专家一直是中国地震局中长期地震预测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在中长期地震预测新方法、地震危险区划分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成绩。同时还积极参加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小组的工作,每年向研究所提交会商意见。其中“中长期地震预测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获得了2003年度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

2. 震灾预防

震灾预防领域是研究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室内的专家在地震区划理论、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研究室的专家主编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方面的国家规范,并进行了多次宣贯和培训工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完成了数十项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核工程对地震安全问题有着极高的要求,研究室在此方面做出了很大成绩。胡聿贤院士主编了国家标准《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GB50267-97),时振梁研究员出版了专著《核电厂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构造研究》和《核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均是我国核工程建设开展地震和地质工作的重要参考书。近几年,研究室主持的核工程项目包括“重庆核电厂”、 “安徽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福建宁德核电厂”、“福建核电后续厂址”、“山东烟台核能海水淡化工程”、“沈阳低温核供热堆”等核工程项目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田湾核电”、“秦山二期”、“岭澳二期”等核工程的地震输入时程确定等工作。

“青藏铁路沿线地震安全性评价”、“黄河黑山峡河段地震地质补充论证”、“新疆巴楚—伽师强震区地震小区划”等工作的完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最早开展城市震害预测工作的单位之一,研究室近年来还完成了福建省永安市和龙海市的震害预测和防震减灾对策项目工作。

3. 紧急救援

研究室专家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律与行政法规的起草工作;积极参与了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前期筹备工作,并圆满完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概念、任务、组成等方面的设计工作;圆满完成救援队装备与技术的调研工作,全面收集、分析了国外救援队所使用的救援装备与技术,编写完成《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概论》一书;积极参与编写了与救援有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作为地震现场调查和紧急救援队的组成部分,室内专家多次到地震现场,将构筑物震害损失和地震构造分析研究成果推广到地震灾害评估和房屋安全性评价工作。

研究室在国家和行业地震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室内专家作为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人出色完成了秘书处工作,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共计12项,经中国地震局标准化主管部门发布实施的地震行业标准共计17项。

科技梯队建设完善 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合作交流成效显著

目前,研究室科技梯队建设完善,既有国内外知名的资深地震工程学专家胡聿贤院士,震灾预防领域专家时振梁研究员、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建设领域专家邹其嘉研究员,也有国家级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高孟潭博士、李小军博士和赵凤新博士。研究室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在职研究员6人,研究所聘资深专家2人,客座研究员2人。目前 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已经成为研究室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其中11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获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3人被评为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优秀人才”。

其中,胡聿贤院士作为我国地震工程界的领军人物,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04年,胡聿贤院士应邀在第13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做大会报告,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享受此荣誉,为我国成功申办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主办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原研究室主任高孟潭副所长是我国地震区划和地震安全性评价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委员会委员。近年来负责了国家高科技项目“重大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软件包和中小城市震害信息系统研制”、科技部公益性研究项目“城市群防震减灾综合研究”,组织并承担了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与结构抗震”、“我国若干城市震害预测与震害防御对策研究”,担任科技部“973”项目“灾害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专题负责人,1999年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

研究室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室内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近几年培养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55名,己毕业30人,研究室现有在读研究生2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人,为研究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胡聿贤院士桃李满天下,近几年培养了1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这些毕业生大多已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骨干力量,有的还走上了所级领导岗位。

研究室专家还利用各类培训班或讲座,作为主讲人进行有关法规的宣传和技术规范的培训工作。例如,胡聿贤院士主编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被指定为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培训班教材,有关专家每年都作为主讲人,在培养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统计,研究室专家作为主讲人近年来在该培训班授课约40人次。

同时,研究室还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目前正在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有;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地球物理中心合作开展的“地震危险性预测与地震灾害预防”项目;与巴基斯坦原子能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巴基斯坦地震区划合作研究”项目;与希腊合作的“库伦应力的变化及其对地震发生过程影响的研究”项目;与韩国合作开展的“中韩历史地震研究”项目等。室内专家积极参加各种国际会议,每年均有多人次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交流。

在成绩与表扬面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的同志们并没有沾沾自喜、居功自傲,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重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将以百倍的努力与智慧技身到祖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当中去。

背景材料

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研究室是国家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该研究室、负责完成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编制”项目荣获了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主要成果“两图一表”已经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发布(GB18306-2001),成为国家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

研究室承担有科技部基础公益性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学联合基金、国家“十五”攻关项目、“973”项目、地震局监测预报专项、地震局震害防御专项等科研项目40多项,承接各种工程项目50多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高质量科研论文百余篇,提交国际学术论文32篇,技术报告 60多篇;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研究室拥有合理的科技人才梯队,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在职研究员6人,资深专家2人,客座研究员2人。目前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专家已经成为研究室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中11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3人被评为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优秀人才”。

该研究室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近几年培养的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共55名,已毕业30人,目前在读的研究生2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人,大批年轻的后备人才为研究室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第2篇: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一、共青团90多年的奋斗历程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他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团的组织被破坏,团的工作处于停顿状态7a64e58685e5aeb931333431346462。

  1978年10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xx年6月,共青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xx年6月,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二、共青团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良传统"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竭诚服务青年""开风气之先""朝气蓬勃"。

  1、共青团与党"党有号召,团有行动"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是共青团在长期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关于正确处理"党团关系"政治认知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政治属性和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共青团工作最本质的要求和"生命线"。

  这就要求共青团必须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各项工作都需要放到全党全国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安排,真正做到"党指向哪里,团就奔向哪里"。

  2、共青团与青年"竭诚服务青年"

  竭诚服务青年是"团青关系"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落实,是团组织不断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全体团干部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3、共青团与社会"开风气之先"

  共青团历来是"开风气之先"的,这是"团社关系"的集中体现,是共青团先进思想意识的价值取向,是先进青年群体先进性在组织中的生动反映。

  共青团素有开风气之先,走前头,做表率的光荣传统,"想人之所未想,见人之所未见,做人之所未做"。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共青团团结带领青年跟着党奋斗,不仅成为革命的急先锋,而且始终走在建设和改革的前列。

  4、共青团组织自身"朝气蓬勃"

  在任何一个时代中,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朝气蓬勃"就是对共青团优点和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对共青团工作和共青团干部的重要要求。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共青团不但具有光荣历史,而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一)始终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做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突击队。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无论是在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艰难苦斗中,还是在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始终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冲锋在前,奋斗在前,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先锋队。

  (二)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适应青年特点开展工作。

  中国共青团从它成立之日起,就公开宣布它是维护青年利益的团体,要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239306565为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的利益而奋斗,吸引着千千万万的青年投入革命的怀抱。在民主革命时期,它为了青年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同时克服了团内一度存在的不着重去注意青年的特殊的工作,而和党做同样工作的脱离青年群众的第二党倾向,成为团结中华进步青年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同志谆谆告诫青年团:你们现在有900万团员,如果不注意青年特点,也许就只有100万拥护你们,800万不拥护你们。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共青团进一步提出要为青年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根本利益服务,强调把服务作为团的各项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上更加主动,更加自觉。

  (三)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引导青年前进。

  共青团自成立以来,始终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团的组织和团员接受党的政治领导,拥护党的政治主张,引导广大青年不断地走上党所指引的革命道路,保证中国青年运动的健康发展。因此,始终不渝地接受党的领导,既是共青团性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把握青年运动前进方向的首要条件。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实践对"党团关系"、"团青关系"、"团社关系"、团组织自身的政治认知、行为方式、精神状态以及价值取向做出的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

  但是正如中国渐进主义改革一样,共青团传统的演进是有一条主线的,即始终在党的领导之下,按照青年特点,开展资源动员、价值倡导、公共服务,围绕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与维护青年权益来调适的。

  这些优良传统,是团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团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直接关系到共青团能否成为党的合格助手和后备军、能否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直接关系到团组织与广大普通青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共青团的生存基础;

  这些优良传统,是共青团在我们党和国家各个历史时期充分发挥作用、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是共青团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团干部应该继承和发扬团的优良传统,按照"让党放心、让青年满意"的要求,始终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共青团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

第3篇: 共青团的优良传统

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
张全景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这是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的历程,是在崎岖道路上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历程,是从挫折乃至失败走向胜利的历程。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例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看书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等。这些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传家宝,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的政治保证。实践证明:只有继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党的政治本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坚持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才能统一全党全民的思想,凝聚党心民心,意气风发,奋勇前进;才能抵御形形色色错误思想的侵袭和干扰,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战胜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倍加珍惜党的优良传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是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每个党员在入党誓词中都表明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不怕杀头,不怕坐牢,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靠的是什么?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也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比如王进喜、孔繁森、杨善洲等,他们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理想信念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全民族的兴衰,决定着每一个人的人生取向。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丧失就是政治生命的完结。坚定理想信念,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都要对这一理想充满信心。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歪曲篡改马克思主义,说什

么马克思、恩格斯后来放弃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否定了共产主义。我们要戳穿这种假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恩格斯始终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勇士,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投身社会实践,脚踏实地做好当前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经风雨、见世面,才能不断进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把实现远大目标同完成现实任务密切结合起来,在大目标统帅下,做好正在做的事情。我们的全部工作都是朝着共产主义大目标的,如果忘记了这个大目标,就不成其为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了。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胜利到达历史的彼岸。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充分肯定党90年来的丰功伟绩,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比如,在如何看待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方面,要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代相结合的创新,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任何歪曲党的领袖人物的光辉形象,否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言行,都是损害党、国家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应当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我们要正视历史上的各种错误和失误,科学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握规律,从而把今后的事情办得更好。但绝不能以回顾历史为名,歪曲党的历史,玷污党的领袖,否认党的领导。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存在了74年,今年是解体20周年。它为什么会失败呢?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背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否定苏共历史,否定斯大林,为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舆论开了绿灯。特别是戈尔巴乔夫时期,把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说得一无是处,使广大党员干部陷入迷惘,思想混乱,是非不分。可以说,苏共、苏联的失败,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失败,而是苏共主要领导人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这一教训我们要深刻牢记。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高尚的情操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道德基础。理想信念的动摇常常是从“小节”开始的。要从严要求自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增强党性,弘扬共产党人的正气。自觉经受灯红酒绿的考验,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做出表率,严格约束自己。特别是要遏制私欲。私欲是个无底洞,如任其膨胀,将会后患无穷。很多人的失足就是从放纵私欲开始的。要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要计较个人地位、名利。要多想为群众、为党做点什么,不应当计较自己的名利,许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有的人工作几十年只是一般干部。西安附近埋着63个皇帝,能说上姓名的有几个?四川的都江堰2000多年了,都知道是李冰父子建的。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事领导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共产党人的责任是无限的。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这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老祖宗”永远不能丢。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与时俱进,与当时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开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我们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划清“四个界限”,首先是划清真假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把学习理论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学习理论要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学深、学透。要联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特别是两个30年的实际。有人把前30年说得一无是处,这是错误的。前30年虽然有失误、有挫折,但那是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并且得到了认真纠正。这一时期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文化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952年至1978年,我国GDP年均递增6.5%,而同期世界GDP的增长速度为3%左右。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23.3%上升到53.5%,主要工业产品质量和数量得到快速增长,钢铁、原煤、电力等都是十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31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0477万吨,增长了1.69倍,同期的棉花产量由44.4万吨增加到216.7万吨,增长了3.88倍。科技和国防现代化谱写了辉煌篇章,先后研发了“两弹一星”,加强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增强了自卫反击的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我们党还领导国家实行对外开放。1972年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中美关系僵局,不久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到1976年,我们与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根本上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包围,改变了被孤立的状况。这些成就,为后30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推荐访问:共青团 优良传统 精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