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8篇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1
市第九次党代会工作报告明确了“爱我工小美、五年更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生城市”的发展目标,我们唯有实事求是以谋、殚精竭虑以成,才能创造新的光荣与梦想。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将持续做好以下几项工作。抓学习,在思想同心同德上下功夫,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讲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群众,积极为全市发展增共识、聚合力。抓落实,在行动上下功夫,以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按照党代会今后五年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应星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谋划,切实抓好支部党建工作,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以党建为引领,统筹以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治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努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工作重点,确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为“爱我工小美,五年更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生城市”贡献应星力量。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2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党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纲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纲要》力求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做到简洁明晰,突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要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通过广泛的学习宣传阐释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河南日报开辟专栏推出一批《纲要》学习体会文章、理论阐释文章,营造学习《纲要》的浓厚氛围。
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坚持领导干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当好表率、做好示范、上好党课,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县委书记余钟华说,《纲要》的出版发行,对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县里将深入组织学习,全面学、系统学、结合实践学,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西戌镇水溢河村第一书记高玉峰说,《纲要》文风朴实、通俗易懂,对基层干部开展好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我体会最深的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部分。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要树立‘村里不脱贫,我们不走人’的决心恒心。向贫困宣战,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必须不忘初心,扎根群众,通过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困难群众稳定脱贫。”高玉峰说。
“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纲要》既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提升授课水平,也是我们教师和学员之间教学互动的桥梁纽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冯建玫说。
《纲要》在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研究生沈逸超说,作为青年学生,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在学习和工作中指导实践,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
“要把自己摆进去,紧密结合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有针对性地学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找到自己思想上的薄弱之处,筑牢信仰之基。学习过程中还要奔着问题去,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增进自己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解。”沈逸超向记者畅谈了学习《纲要》的心得体会。
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力量。
在广东,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党支部以来,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显峰就积极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认真学习《纲要》,成为企业员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张显峰看来,正是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使得企业的整个团队在复杂困难的形势下能够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正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自身竞争力。
把干部群众思想武装起来,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下去。学习的热潮传遍大江南北,思想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豪情更加澎湃……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3
这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它既对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经验、规律进行了科学总结,下面是天涯涛源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的专题党课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学习交流习近平法治思想。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明确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这不仅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对于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今天,我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跟各位主要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第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这是我们学习交流的重点内容;第三,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而生,是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创新发展、日益成熟完备而确立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第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第三,是党领导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第四,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0xx年xx月xx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一个突出亮点和重大历史贡献。之后,20xx年xx月xx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载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20xx年x月xx日,xx届全国人大x次会议第x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们对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在这次修宪中,一项重大的成果就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非常丰富。这一思想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体现,在法治领域也是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对法治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分析。20xx年x月xx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我们梳理发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综合的经济社会分析中涉及法治,比如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的__,是在一个全面的报告分析中涉及法治;另一方面是专门讲法治。我们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讲的次数之多、涉及内容之广,是前所未有的。xx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习近平总书记用规矩、准绳来定性法治,同时又指出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的定位也作出了阐释。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必须面对,那自然我们今天要选择的是法治。
我们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的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构成了我国建设发展中的两个层面的问题。“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解决建设什么、发展什么的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怎么建设、怎么发展的问题。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其中之一。
20xx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一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的发展目标。2021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党的__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述更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了我们新的发展目标。
第二个“全面”: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我们发展的动力。第三个“全面”:全面依法治国,这是我们发展的保障。
第四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发展的领导力量。
作为执政党,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我们清楚地看到,全面依法治国构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第二,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xx年x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xx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基本方式这样的概括,在党的十九大中也清晰地呈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在这样一段精辟而简练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党、党的领导、人民、治理、法治浓缩在其中,指出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第三,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20xx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凝聚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最”来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强调我们今天应当高度重视法治。
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高度重视法治的情况之下,关于法治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而以“思想”来命名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第五个,前面几个是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足以看到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家、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xxx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法治领域也一样,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需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不断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相结合,在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宝库。
比如,实质法治。20xx年x月x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懂得‘100-1=0’的道理。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平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xx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我们从数学公式中显而易见“100-1≠0”。如果从概率上来说,xxx个案件中错一个,这是x%的小概率事件,而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失误这个概率就更低了。这样的失误在工业产品生产中是允许的。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在法治领域是决不允许的,因为执法xx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阐述的是实质法治,要实质公正性,这对我们执法xx、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极高要求。这个公式也被概括为习近平法治公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其中就包括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清晰地阐明了对公正、公平、正义,特别是对实质公平的重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党领导法治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在根据地时期就有局部的执政经验,那时候就
有法治建设的经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在废除国民党旧法统的基础上开启了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五四宪法”的颁布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正是对于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对法治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创新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是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点是对于我国法治阶段的判断,即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依法治国的阶段。习近平法治思想就是针对全面依法治国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的深刻的创新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进行研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这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它既对我们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经验、规律进行了科学总结,同时,对新时代法治建设如何推进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论述,围绕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这个成果是前所未有的,具有历史意义。
(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三个维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两大基本问题。这三个维度是:第一,历史和现实相贯通;第二,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第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两大基本问题是:第一,为什么要进行全面依法治国;第二,怎样进行全面依法治国。同时,还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中一系列重大问题,对我国法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既有对重大意义的深刻阐释,又有对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是我们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推动法治建设就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深化,用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指引、作为根本遵循,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如何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是我们的重点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前面我跟大家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论述之多、涉及内容之广,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xx月xx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的“十一个坚持”。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它精辟地概括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方面。接下来,我们围绕“十一个坚持”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一)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在“十一个坚持”中,第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党衰、国家衰。”在我国,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是重大问题,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虽然党和法的关系是一个根本问题、是重大问题,但是不能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这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试图设置的一个陷阱。
“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不存在“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为什么不存在?因为在我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一致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另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1.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第一,是党执政领导应有之义。在我们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所以,党的领导要贯彻到各个方面,包括法治。
第二,是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我们从“五四宪法”就明确载明了党的领导,我国现行宪法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所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也是宪法确立的。
第三,是我们的一条历史经验。党重视法治,法治就能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xx字要求”,即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xx、带头守法,把党的领导和法治建设四大环节内在地结合起来。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个理念,而是要落到各个方面,通过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推进党的领导在法治建设中切实得到有效落实,用法治的方式来保障。
2.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第一,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我们党在党章中明确载明了“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是我们党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提出的要求。
第二,党要把法治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层面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在各个地方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党要把法治工作作为党的重要工作来研究、部署、推进。
第三,党必须依照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党内制度建设、党内法规建设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坚持党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十一个坚持”中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我们说第一个“坚持”是根本保证,而第二个“坚持”就是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即依法保障人民权益。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我们党执政的根基是人民,我们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法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是我们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很高的要求,其中包括法治方面的,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在新时代中的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那么,针对法治领域中人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法治建设中的痛点,我们要围绕这些来系统研究谋划。同时,不仅要解决问题,而且要推动法治建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至关重要的内容。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沿着什么样的道路推进法治建设,是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所以,道路问题在法治建设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问题。
同时,世界上没有“普世道路”,更没有唯一的法治道路。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必须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民从本国实际、现实和国情中做出的选择。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国发展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基因,被赋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国情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决不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必须坚持我们的道路。我们的道路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而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我们要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走出一条我们自己的道路。这就是我们说的“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道路也是如此。所以,我们要选适合自己的道路,要通过这个道路走出我们的特点,走出我们的特色,体现我们的优势,取得我们的实际成效。
前面我们也提到,要根据国情、实际、历史、文化来选择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我们法治建设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探索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等等。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我国是一个有着xx亿多人口的大国,我们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是至关重要的,表现在实践中就是重视xx最终的解决途径,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争议、争端都推给法院或者希望法院能解决,而要通过和解、调解、非诉等方式促使多元解决机制发挥作用,xx只是一个最终的渠道。所以,我们要通过多元的纠纷解决机制来化解纠纷,特别是要重视和解、调解,促成当事人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结果。这样,在法律框架中既解决了纷争,又能够内在地形成一种良好的机制。所以,我们不仅要多元,而且要建立多元机制的衔接机制。这就是我们中华法系中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等等。这些我们应当不断发扬,落实到法治制度中和法治实践中。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就是前面我们讲的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的定位,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德润人心,是指法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它需要有公平正义,需要有软约束。我们可以看到,德治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特殊意义,它和法治之间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关系。我们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才能推动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四)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宪法,高度重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它作为我们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提出了两个“首先要”,即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这两个“首先要”高度强调了宪法在我们法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地位。为什么?这是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我国的法律位阶中层级最高,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所以,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统帅和核心。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得到有效遵守和落实,法治建设才能够切实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首先要”,高度强调了宪法在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推进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中有很多重大举措,比如:
第一,设立国家宪法日。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xx年xx月x日正式实施的,我国将xx月x日作为国家宪法日。
第二,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要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而且对宣誓作出了明确要求。
第三,推动合宪性审查。在20xx年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中,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比如,在备案审查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推进合宪性审查。
我们要通过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让“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切实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就包括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五)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xx月xx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法治,同时高度重视国家治理现代化,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的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坚持”中将法治和国家治理内在地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我们可以看到,法治对我们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这个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说,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第五个现代化”,法治是它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六)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党的十八大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有人会提出,法治很重要,但是法治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如何来推进?所以,我们通过总抓手来推进法治建设。这就是它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总抓手这个概念的同时,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成做出了清晰、明确的概括,它由五个子体系构成,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二者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们对法治理解的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多的是指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它的升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静态到动态。法律体系更多的是指静态规则,而法治体系不仅要有规则,而且要实施,要有保障,要有监督。
第二,强调了全面性。法律规范体系更多的是指立法环节,而法治建设需要靠立法,而且是高质量的立法,同时又需要有高效的实施,有力的保障和严密的监督。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强调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很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法治体系的构成中把党内法规体系也纳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使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内在、有机地统一。
今天,我们如何来推动法治建设?从体系建设来说,就是抓五个子体系。按照我们明确提出的目标要求,当五个子体系达到“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也就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了,我们法治国家的目标就可以实现。所以,我们围绕着五个子体系的建设、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个总抓手来推进,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我们的法治目标就能够实现。
这里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法治体系,一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这个体系是由纵向层级的五个法律位阶和横向领域的七大法律部门构成的。五个法律位阶是: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第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第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第四,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第五,规章,包括国务院的部门规章和一定层级的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七大法律部门是:第一,保证宪法实施的宪法相关法部门;第二,民法商法部门;第三,行政法部门;第四,经济法部门;第五,社会法部门;第六,刑法部门;第七,诉讼与非诉讼的程序类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的法律体系。今天,我们有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推进实施、保障、监督。
二是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绩和效果,形成了由纵向层级和横向领域构成的体系。党内法规的纵向层级有四个:第一,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第二,准则;第三,条例;第四,规定、规则、办法、细则。我们有一部党章,三部准则,几十部条例和大量的规定、规则、办法、细则,这些构成了我们的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的横向领域有以党章为统领的四大板块,即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和党的监督保障法规。我们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所组成的五个子体系来建设、推动,这是法治建设基础性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的健康发展。
(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法治建设的工作布局。这个工作布局就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我们把它概括为“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或者概括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这个工作布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行动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第二,目标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个工作布局体现的是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就需要:第一,所有的主体都要共同努力,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能寄希望于别人;第二,法治建设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大建设中都要体现;第三,立法、执法、xx、守法四大环节都要发力,都要发挥作用。这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
当然,全面不意味着平均用力,也不意味着没有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什么?第一,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够满足老百姓在法治方面的公平要求。行政机关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最密切,行政机关能不能做到依法行政,老百姓是最有深切体验和感受的。第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够起到社会引领作用。行政机关是拥有权力的,如果能够率先垂范,就能起到社会引领作用。从“共同推进、一体建设”中,我们既要理解和把握它的全面性,这是工作布局中的核心精神。同时,也要理解和把握在全面性中是有重点性的,是有重点任务的。只有在这些重点任务中取得突破,而且是率先突破,“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
(八)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xx、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xx、全民守法”这是法治建设的新“xx字方针”。老“xx字方针”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新“xx字方针”和法治建设的四大环节相结合,是对老“xx字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它的要求更高,更有针对性。这是法治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围绕着四大环节,全面推进新“xx字方针”。
第一,科学立法。科学立法阐释的是我们对立法的要求,要从“有”到“好”。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很多领域中没有法律,那时候提出的是“有法可依”,宜粗不宜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对立法的要求已经从“有”升级为“好”,这就是良法。要以良法促发展,保障善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论述生动精辟地概括了对良法的要求,也就是今天我们概括的“科学立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适时推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民法典就是“大块头”的集中体现。20xx年x月xx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为其他领域立法法典化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要总结编纂民法典的经验”。2021年x月xx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公布的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就提出了将研究启动环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等条件成熟的行政立法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这就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
同时,针对现实需要,我们也可以搞一些“小快灵”。比如,在新冠疫情中有针对性地立法,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当然,在立法中既要避免越权立法,也要避免不作为等情形。
第二,严格执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在实施中,行政机关执法非常重要。统计表明,xx%的法律是由行政机关实施的,xx%的行政法规以及几乎所有的规章都是行政机关实施的。所以,我们对行政机关提出了严格要求。
第三,公正xx。xx是解决争议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xx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xx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引领者。我们可以看到,对xx用的词是“公正”。这个“公正”加在xx之前,表明了在实践中公正的重要意义,这也对xx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xx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公正xx的重大改革举措。
第四,全民守法。法治建设要立好法、执好法、实现xx公正,同时,也要全民守法,或者说没有全民守法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法治。全国“八五”普法规划提出,要“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九)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xx月xx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可以看到,第一,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不仅仅成为全球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一员,而且要发挥更大作用成为引领者;第二,近年来,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要发挥重要作用,就要在涉外法治上下功夫,要跟国内法治统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xx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针对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采取的措施,我们通过法治手段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在全球治理中的规则制定权、议程设置权、机构设置权、话语权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人才在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在法治领域同样如此。我们前面讲到的这些最终都要落实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辩证地讲到了它的重要性。把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至关重要的要求:第一,这个队伍的构成,包括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xx队伍、法律服务队伍、教学和研究队伍这五支队伍;第二,这个队伍的质量,应当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法治专门队伍“四化”的要求,即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第十个“坚持”和我们前面讲的第九个“坚持”是内在结合的。随着我国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以及国际形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我们要应对好、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需要有人才来保障。不仅要懂国内法治,还要懂涉外法治;不仅要语言好,而且要业务也强,还要有国际斗争经验。这是对综合人才的素质要求。
(十一)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xx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虽然是少数,但是掌握着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xx权,所以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为什么?第一,手中掌握着重要的权力,能不能够按照法治办事,是关键;第二,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所以,“关键少数”的作用体现出来、发挥出来了,法治建设就有重要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这就要求领导干部:
第一,尊法。因为只有尊崇法治,才会敬畏法律、才会了解法律、掌握法律。
第二,学法。要了解法律。我们前面讲了法律涉及很多方面,领导干部要掌握法治的精神,掌握法治的基本原理。
第三,守法。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第四,用法。要在工作中运用法律。
只有这样,“关键少数”才能不断提升能力,提高工作质量,起到示范作用,法治建设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以上就是“十一个坚持”的内容。这“十一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第二,怎样全面依法治国。同时,这“十一个坚持”回答了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第一个“坚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第二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第三个“坚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第四个“坚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第五个“坚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
第六个“坚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第七个“坚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第八个“坚持”,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xx、全民守法,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第九个“坚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第十个“坚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第十一个“坚持”,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在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和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两大基本问题中,“十一个坚持”是法治建设涉及的十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十一个坚持”一一做出了回应、回答。
三、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法治思想
我们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最终是要贯彻落实到工作中。所以,我想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第一,要做自觉遵守者;第二,要做坚定捍卫者;第三,要做有力推动者。
(一)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全民守法,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在什么领域、无论是什么级别,都要做自觉遵守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也要靠人民维护。这是法治社会的要求,也是法治建设的要求。所以,每个人都要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这也是对自觉遵守者提出的要求。第一,自觉守法,即要做守法者;第二,遇事找法,即遇到问题要找法,而不是找关系,找各种法外的途径;第三,解决问题靠法,即最终问题的解决要建立在法治基础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卢梭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只有心中有法,在行动上才能成为自觉遵守者,才能做到遇到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所以,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掌握法律原理,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思维,推进法治建设。
(二)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定捍卫者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不仅需建设者、推动者、践行者,还需要捍卫者。这里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当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二,要运用法治来推动工作。无论你在哪个岗位,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切切实实推动工作。比如,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运用法律武器打击、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公平正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些是我们捍卫法治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有力推动者
这里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宣扬法治。在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一系列关于什么是法治、法治为什么重要、法治如何来推进等的重要论述,我们不仅要自己理解和把握,而且要向社会宣扬法治的重要性。
第二,弘扬法治。要通过自己的行动、通过一个一个案子、通过一项一项工作来弘扬法治,向社会传递法治的重要性,让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推进法治建设,提升法治能力。
第三,推动法治。作为法治人才,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立法、执法、xx、法律服务和教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中;作为普通个体,也要在工作岗位切切实实推动法治。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合力,全面依法治国才能不断向前推进,法治建设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4
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整治,集中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员教育管理宽松软、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缺失问题。工作中要把握好三点:一是问题要聚焦。农村聚焦村“两委”干部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黑恶势力干扰侵蚀,宗教势力渗透蔓延,信访矛盾突出,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长期不发展党员等问题;街道社区聚焦班子配备不齐,无党群服务中心、无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无专职党务工作者,社区物业信访投诉较多等问题;高校聚焦党组织未按期换届,组织生活不正常、缺乏凝聚力号召力等问题;国有企业聚焦班子配备不齐,不按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等问题;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聚焦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联合党支部覆盖×家以上,党组织活动开展不经常等问题。二是措施要有力。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都要由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包联,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并派驻第一书记,限期解决问题,打硬仗、结硬账。对矛盾问题突出、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重点、难点村,县委书记要直接分包,着力推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国企、高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要通过领导干部联系、选派党组织书记或党建指导员等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三是责任要压实。把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到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确保早见成效。
(二)抓关键,深入实施农村“领头羊”工程。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今年市委决定深入实施农村“领头羊”工程,明确了×项建设标准,围绕选拔、培育、管理、监督、激励、储备、退出等关键环节,提出了针对性举措,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持续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对村“两委”干部再进行一次“政治体检”,“再过一次筛子”,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问题的人筛出来、清出去,并及时补齐配强。二是做好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县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对村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的审查把关作用,健全职能部门资格联审制度,把好提名关、考察关、任免关;要统筹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待遇保障,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兜底管理、提升质量。三是深化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今年市级计划培训×万名农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目前已经举办×期,培训×万人。各地要按照“县级兜底”的原则,确保年内对所有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四是强化激励保障,严格落实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标准,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公务员和表彰先进典型的力度,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三)抓发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努力,我市村级集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还比较薄弱,质量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下一步,要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强化资金扶持。今年全市确定了×个扶持村,每个村扶持资金不少于×万元,目前市财政资金已下达。各地要加强对扶持村项目建设、经营模式、预期目标的日常监控,帮助扶持村用好补助资金,形成一批发展好、可复制、后劲足的产业。二要创新发展路径,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总结推出若干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路径,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三要加大扶持力度,各级组织部门要协调财政、自然资源、金融、税务等部门,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形成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四要健全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村党组织领导机制、集体经济法人治理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运行机制、收益分配机制以及监督制约机制,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四)抓改革,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发展。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为主线,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建立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市委组织部已经会同市民政局、财政局和人社局成立了工作专班,起草了《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规范队伍入口,建立薪酬体系,完善晋升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细化落实举措,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岗位的吸引力,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二是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社区治理架构,强化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和机制引领。要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和社区网格,统筹整合各类管理服务力量,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三是构建“纵向联动、横向互动”工作格局,纵向上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体系,把城市基层党建的“动力主轴”拧紧。横向上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与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互联网业等新兴领域相互融合,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五)抓规范,从严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着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新时代党员队伍。一要严把发展党员关“入口关”。精准落实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及时准确地将总量计划逐级分解到基层,防止平均分计划、简单卡比例;下大力解决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强化工作责任,实行销号管理。二要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党员分类管理,总结推广一些地方设岗定责等办法,从转移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等方面入手,确保每个党员都纳入组织有效管理,解决思想统一难、全员覆盖难、集中组织难、入脑入心难等“四难”问题。三是加强党内激励关爱,突出把政治关怀放在首位,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强化党性锻炼、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突出重点对象,坚持精神激励、人文关怀与物质帮扶结合,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统筹做好因公牺牲党员家庭和因公伤残党员、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等群体的关怀帮扶工作。
(六)抓统筹,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提升。机关党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各级机关坚持不懈用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解决“灯下黑”问题,争做“三个表率”、建设模范机关。国企党建,要持续推动×项重点任务落实,尤其是针对二三级企业、重组整合企业等不同情况,“一企一策”分类指导,把党建要求入章程、交叉任职、健全完善议事决策规则等任务落到实处,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高校党建,要着力解决党建工作“上热中温下冷”问题,重点是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院(系)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建设。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要持续提高“两个覆盖”质量,抓好重点园区、重点行业、重点社会组织等覆盖工作,推动党组织向新兴业态、产业末梢等延伸。公立医院党建,要以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重点,健全医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保证党委对“三重一大”事项的决策权。中小学校党建,要进一步理顺党建与教育的管理体制,规范中小学校党组织关系,推进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5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旗帜鲜明,意志坚定,争当表率。新时代人事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先行”,只有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实现人人有期望,人人做贡献,从工作中取得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形成万众一心,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为国泰民安,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应有的贡献,争当为人民谋幸福的表率。
二、架构为先,场景为王,争做示范。人事部门与其说是行政部门,不如说是服务部门。人事工作无小事,人员进、出、退都需要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人事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大家能否好好工作。抓好制度建设,既提高效率,也助于消除员工后顾之忧。作为人事岗位的工作者,应梳理本单位实际情况,规范化提出本单位员工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各事项办理流程等,让大家“遇事不慌”,也让大家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哪些义务,更让大家在公开、公平的制度框架内,潜心做事业,激发创活力,不仅要在工作业务层面成为示范,也要在人事服务上争做示范。
三、解放思想,兼容并蓄,走在前列。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在遵守各种国家法律之上还需要遵照很多规定,依法依规是底线、是红线,不得越界。但是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也需要解放思想,借鉴企业管理经验来丰富事业单位创新模式。事业单位与企业公司,虽有诸多不同,但是优化管理层面的需求是相同的,互相借鉴,去芜存菁才能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走在前列。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6
两会工作报告使xx干部员工深受鼓舞,我们将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做强支撑、做深科研,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8组关于学习贯彻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希望大家喜欢。
01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开幕,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有幸生于华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过去一年,xx公司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不断攻坚克难,xx铁路xx完美呈现,这是诠释担当最好的答卷。
02
两会工作报告站位高、把脉准、方向明、落点实,立足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xx。xx公司将紧扣”四抓四强”工作主线,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力建强xx基础。推进x补强攻坚,全力打造”主网坚强、设备可靠、配网优质”的坚强x。二是坚决扛起保供责任。最大限度维护x平衡。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始终确保x运行平稳。三是守牢安全红线底线。狠抓安全不放松、防控风险不懈怠、严格责任不动摇,为公司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四是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以意见类工单溯源情况分析和奖惩考核为抓手,深入开展投诉压降专项活动。五是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引领作用向电网建设、优质服务、提质增效等全方位扩展。
03
两会工作报告举旗定向、谋篇布局,站位高、思路清、举措实,为做好全年工作指明了方向,xx公司党委将深入落实两会精神,坚决落实从严管党治党要求,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广泛凝聚奋进力量,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全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抓理论武装、提升引领力。二是抓组织建设、提升凝聚力。三是抓融入融合、提升保障力。四是抓干部队伍、提升执行力。五是抓正风肃纪,提升战斗力。六是抓党建引领,提升创造力。
04
两会工作报告使xx干部员工深受鼓舞,我们将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做强支撑、做深科研,充分发挥x独特优势,以踏实的工作、优异的业绩切实保障x的安全稳定运行。x将高度重视各个专业面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和技能的提升,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强化自主创新,专注能源互联网建设、新型x系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通过科研锤炼,高水平服务于xx重点工程现场,不懈努力攻关、持续创新破难,力争取得更多引领性、战略性、支撑性成果。
05
两会工作报告,总结精炼、分析深刻、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2022年,xx公司将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紧密围绕”四抓四强”工作主线,以建设”国网公司一流信息通信公司”为目标,坚持”安全、创新、运营、赋能”工作思路,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公司将着力打造数字化赋能体系,按照”四个数字化”理念,坚持”五个一”目标,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全力打造数字化市公司样板,加快实现数字化县公司全省覆盖目标,努力实现电力信息通信专业跨越式发展,高效助推省公司数字化转型!
06
两会工作报告站位高远,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2022年,x公司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抓住政治建设”基本点”,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二是抓住作风建设”关键点”,践行”十六字”作风要求,打造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三是抓住基层基础”着力点”,推行党建工作”积分制”,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四是抓住党建融合”提升点”,提升”党建+”工程质量,用工作成效检验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五是抓住创新创效”突破点”,发挥公司党员创新工作室和x实验室技术优势,加快优秀成果孵化转化与推广应用。六是抓住凝心聚力”支撑点”,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讲好信通故事,营造和谐发展氛围。
07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报告还提出了新一年的发展目标。企业管理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及集团决策部署,落实集团”十个共识”,积极稳妥推进大运营体系建设,毫不放松抓好改革三年行动收官,扎实开展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08
2022年是集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更是实现改革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为此,作为xxx集团的一名基层团员干部,应当从更深更高层次上领悟和感受”两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向前辈学习,向优秀的党员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实际工作能力,加快对城区管理工作的掌握,努力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立足岗位、务实进取,让青春绽放出绚丽华彩!
09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了政府推动科创工作的举措,作为一名坚定的双创工作者,我将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双创工作,继续通过”央企熠星大赛”“全国双创周”等举措助力集团挖掘培育国家”卡脖子”技术和创新项目,促进集团产业链的”补链”“延链”“强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0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如期召开,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受益匪浅。2021年,是既艰难又不平凡的一年;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守初心,为祖国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与智慧。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堂生动的政治思想引领课、加快发展动员课;五年来,我们根植深圳龙岗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凉帽,形成以”小凉帽”IP为核心的文创产业基地被列为xx省首批文化旅游融合先导区,在乡村振兴中贡献力量。未来,我们将扛起使命砥砺前行,踔厉奋发再谱新篇。
11
三月迎来全国两会时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报告中提到,支持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和xxx集团的领导下,xxx北方集团将继续推动科右中旗文旅产业帮扶项目,发挥自身在文旅行业的资源优势和运营经验,全面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12
春风浩荡又一年,踔厉奋发谱新篇,当前,国际局势波诡云谲,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不定,对生产经营形成极大挑战。”稳”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键字之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方向必须把准把牢,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将时刻保持战略定力、聚力职能线条精细化管理提升,融入长三角全域旅游圈发展布局,把准备做好、把功课做足,干出新气象、干出新成效。
13
毕力同心、苦干实干。2022年是稳中求进、稳中奋进的关键一年。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干部,要立足工作岗位,积极响应”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奋进号角,围绕集团”十个共识”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继续为基层党建工作增光添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4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召开,带领我们回顾2021、展望2022。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报告中关注的民生问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我们一直以来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落实xx岸美村建设,推动xx北岸高质量发展。明确旅游驱动、推动政企联动、加强社区治理,不断丰富农村人民精神生活。
15
春雷响,万物长,奋楫扬帆向未来,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既兴奋又倍感肩上责任不轻。今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作为一名环境教育工作者,我将带领团队在不断丰富xxx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坚持以向公众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为己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16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开幕,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民生根本并融入日常,有国之大者的战略远见,也有见微知著的精准施策。过去一年,在公司带领下,我们取得了站前广场攻坚、xx美丽乡村建设和项目开盘胜利。2022年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我将积极担当,融入公司发展并为之奋斗。
17
收听收看此次盛会,我深刻感受到全国上下都在坚定不移地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并积极努力践行,作为一名园艺工作者,一名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我会结合好自已的专业知识,作好表率,为我们的绿水青山尽一份力。
18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基层文艺工作者,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大型杂技舞台剧《聂耳》的主演,也有幸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两会精神让我备受鼓舞,面对伟大祖国新时期的目标召唤,我唯有竭力干事、勤勉干事、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职责、无愧于人民的期盼、无愧于时代的使命。
19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携手共创新的辉煌”。作为基层侨联工作人员,我将深入领会报告精神,立足企业实际和本质岗位,做好为侨服务、为中心大局服务的文章,凝聚和激发光明集团侨联力量,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价值。
基层,是跟群众的联系最直接的地方,因此,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变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一线员工,我要积极投身到经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洪流中,争做螺丝钉,用自己坚实的力量来建设我们的家园。
20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我将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抢抓发展机遇、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以优异成绩助力xxx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二次跨越”,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1
通过收听收看开幕式,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国家给予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发扬疫情防控中先锋模范作用,立足岗位,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2
今年”两会”的召开,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政府工作报告》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全面覆盖了各个领域。字里行间展示了国家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让我由衷感到党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我相信有强大祖国为后盾,香港定能愈来愈好。
23
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处,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中国人民取得的优秀成绩。作为一名电工,虽然不能直接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但是我愿意作为”机器上的螺丝钉”,立足本职工作,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维护工作,为公司经营创收保驾护航。
24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坚定信心和长久决心,让我倍感振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的道路上,我会努力成长,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做好物业本职工作,站好每班岗,做好守护人,以实际行动建设平安家园。
25
一年一度的两会伴随着春天如约而至,再一次牵动亿万人民的心。今天我观看直播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具体的举措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浓浓的民生情怀,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希望。我和同事们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为游客带来更多优质文旅产品,创造更多欢乐。
2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国面临的风险明显增多,文旅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增加创新的能力,盘活闲置资产,加强管理效率,是每一位xxx人应该思考的命题。作为一名党员,我将坚持过紧日子,艰苦奋斗,共克时艰。
27
春回大地,东风送暖,我们迎来了全国的”两会时间”,”依法治国”“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成为今年的两会热词。热词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全国两会的召开,推动国家大政方针的形成,为百姓美好生活和社会发展进步擘画新的蓝图。身为基层党员,我们更要围绕党中央政策,紧随公司发展战略,通过全域旅游,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文旅赋能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28
在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直播中,xxx集团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提高认识、统筹兼顾、扎实工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拼搏奋进,为开创集团”十四五”经营发展和党的建设新局面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7
2019年8月20日,街道党工委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其中,党工委书记领学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让我在工作,生活中受益匪浅。
党的十九大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最深远的历史贡献,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筑牢了共同思想基础、凝聚了磅礴精神力量,立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和魂。
今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怎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党的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及用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我们党治国理政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当前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增强“四个意识”,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领会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鲜明人民立场、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勇于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须用心学习、用心领悟,把自己摆进去,密切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在考验和磨砺中提高觉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
关于学习贯彻2022全国两会精神报告篇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全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入学习《纲要》,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雄辩地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针对这些错误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予以明确的驳斥。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人间正道,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学说,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既反对西方所谓“宪政民主”,又要坚持依宪治国,既要反对“党大还是法大”的伪命题,又要回答“权大还是法大”的真命题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问题上决不能含糊。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特别是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努力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政军群的机构职能关系问题,为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提供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在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革,既要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这恰恰来自于其自我革命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
伟大的自我革命性体现在勇于让人民评判和裁决一切。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为此,就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奔着问题去,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坚忍不拔的韧劲,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不仅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而且党内政治生态进一步改善,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机活力。
总之,《纲要》全方位、多维度体现了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是党在新时代具有很强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