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和防治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三篇】

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和防治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三篇】

时间:2022-05-04 15:00:02 来源:网友投稿

防治,拼音为fáng zhì,一个汉语词汇,指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和防治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和防治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3篇

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和防治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篇1

兴义市洛万乡民族小学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2018年2月28日

一、概况

1学校概况

兴义市洛万乡民族小学位于兴义市市区南面,距市区约

八十公里是一所富有文化底蕴,并具有山区民族特色的百年老校。学校创建于1891年,由地方官牵头筹资建立。学校最起初只有一名教师,三名学生,整个学校只是一间土坯茅草房,叫“洛万学堂”;1951年更名为“洛万小学”;1992年1月再次更名为“洛万中心小学”;1994年经兴义市教育局同意办起带帽初中;1998年8月,中小学分开管理,最后更名为“兴义市洛万乡民族小学”。1996年学校新建了教学楼一栋,2008年学校再次新建教学楼一栋,从新修建了厕所,操场,进行了校园硬化绿化,2010年新建了学生宿舍,学校食堂,学校警务室等,学校占地面积12860平方米,学生食堂两栋,拥有图书室一间,音体美、科学、数学器材室各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现有12个教学班,556名学生,教师50人

2学校山洪监测报警设施

我校山洪监测报警设施主要有山洪无线预警广播站及简易雨量站。

二、学校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域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三、组织指挥系统

1.组织指挥机构

为了建立我校防汛快速反应机制,组织和领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成立民族小学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其机构设在学校办公室,一般由校长副校长或党支部书记担任。工作组下设信息监测员、转移通知员和1个应急抢险队。应急抢险队不少于10人。信息监测员向相应工作组报送有关情况。

民族小学山洪灾害防汛工作组

姓名

职务

电话

组长

何明鸿

校长

135********

信息监测员

章潇

教务主任

135********

转移通知员

李杰

安全主任

187********

成员

教师

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2.职责和分工

组长:负责全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与指挥。

副组长:负责具体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具体安排落实。

信息监测员:负责雨量、水位监测,及时将信息报告组长。

转移通知员:负责按照组长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一人不漏地动员到班到人。

应急抢险队:由学校教师成立一支约10人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灾工作

民族小学应急抢险队人员名单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电话

1

何明鸿

队长

135********

2

全校男教师

队员

四、安全转移方案

根据不同区域的气象、水文、地理、地势及居住人口数量等因素,划定好的“二区”,即危险区、安全区和转移路线,严格控制好生产、居住和建设活动。让师生熟悉“二区”范围和转移路线,同时熟记紧急避灾躲灾的转移预警信号,明确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方法和疏散转移方案。

1监测预警

区防汛办在接到水文、气象部门的雨情、水情信息之后,电话通知镇政府及区教育局,政府及教育局应立即通过电话通如至各学校及学校所在村村委会,各学校所在村村委会应积极配合通知至各学校,学校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巡视,发现险情应立即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全校,并将各有关信息反馈给镇政府,镇政府立即报告区防办及区教育局,如遇紧急情况(大体积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可直接报告区防汛办,由区防汛办统一指挥。

预警信号为电话,区防汛办在接到雨情、水情信息后,通过电话通知到政府,镇政府通知到村及各校。报警信号一般为锣、口哨、警报器等。如有险情出现,由各报警点和信息监测员报告给领导小组组长,并发出警报信号,警报信号的设置因地而异,一般警报信号设置为:断续鸣声,表示险情可能出现,全区动员,提高警惕,指挥人员到位,做好一切准备,部分开始转移;连续鸣声,表示险情出现,继续按预定路线有次序地转移至安全区。

2.人员转移

2.1转移原则和方法

转移工作由转移通知员,采取干部包片负责的办法,统指挥,统一转移。

本着就近、安全的原则进行安排,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采取对户、搭棚二种安置方法。信号发送员和转移组成员必须最后离开山洪灾害发生区,并有权对不服从转移命令的人员釆取强制转移措施。搭棚地点选择在居住附近坡度较缓,没有山体滑坡崩塌迹象的山头上。不能搭在山谷中或其出口两侧的山坡上。雨停后,确认其住房安全后才能允许师生撤回。

制作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个师生。另外各校还要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如果在转移的过程中,原制定的交通、通讯线路中断时,各村、组要采取及时抢修或选择其他安全的路线,把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2转移路径

转移至学校综合楼后的操场。

五、抢险救灾

一旦发生险情,各校及时向教育部门及镇政府防汛指挥部及报告的同时,各组和应急抢险队立刻投入救灾工作,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学校工作组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如有人员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做好应急处理。

兴义市洛万乡民族小学汛期安全工作

应急小组

根据兴义市教育局关于汛期安全工作的有关通知,为做好汛期学校防灾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成立汛期汛救灾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全校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学校2018年汛期防汛救灾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何明鸿(负责防汛防汛工作的组织指挥)

副组长:吴鹏、张仕贵(负责防汛工作的组织实施)

成员:杨菊江(负责防汛后勤保障)、李杰(负责资料收集整

理)、章潇、王丽荣、徐丹、陈勇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李杰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的职责是:负责全校汛期学校安全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协调相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及救灾情况。办公室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187********。防汛救灾领导小组及应急成员移动电话保持开机,保证通讯畅通

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和防治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篇2

山洪灾害防御知识

  1、什么是山洪? 

    山洪是指由于暴雨、冰雪融化或拦洪设施溃决等原因,在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岗地)沿河流及溪沟形成的暴涨暴落的洪水及伴随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的总称。其中暴雨引起的山洪在我省最为常见。 

    2、什么是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山洪暴发而给人类社会系统所带来的危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基础设施毁坏,以及环境资源破坏等。 

    3、山洪灾害有哪些特点?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 

    (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及岗地,特别是位于暴雨中心的上述地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且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断、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4、山洪灾害有哪些破坏作用? 

    山洪灾害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除造成人员伤亡外,山洪灾害还具有以下破坏作用: 

(1)山洪冲毁农田,或使农作物受淹浸,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收。   

(2)山洪冲塌房屋,使居民财产造成损失。 

(3)山洪造成城镇受淹,工矿企事业单位设施设备被洪水冲毁,财产遭受损失。   

(4)山洪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交通、电力、通讯线路等中断。 

   (5)超标准的特大山洪灾害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如大坝、堤防溃决等。另外,山洪还可能冲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 

    (6)山洪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大面积毁损。 

    5、山洪灾害是怎样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的? 

    威胁处于山洪暴发区域人们生命安全的一是暴涨的河水,二是泥石流,三是滑坡崩岸。 

    山洪发生时,由于降雨量大,流域上形成的地面径流量很大,但山区溪河河道狭窄,阻力较大,水流宣泄不畅,造成溪河水位暴涨,水流速度增大。此时,居住在河道内或低洼地带以及处于河道低处劳动、行走、休息的人们,如避让不及,一旦落入水中,就会被湍急的河水卷走,很难自救,极易发生人员伤亡。 

    当泥石流发生时,特别是在夜晚和黎明,水流夹杂着大量的沙、石、泥土突然从山坡的高处直泄而下,将所经之处的房屋、作物等冲毁,若人、畜躲避不及时,就会被泥石流掩埋而造成伤亡。 

    当滑坡发生时,大面积的山体滑向河流和谷地,这时就会将居住、工作、行走在滑坡体上或滑坡体下方的人群掩埋,造成人员伤亡。 

    另外,泥石流和滑坡还毁坏通讯、交通设施,可使在偏僻地域工作、旅游的人不能返回和得不到救援,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6、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灾害威胁? 

    (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 

    (2)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轻信所谓“风水”,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因这些地带都是洪水直接冲刷的地方,不宜建房。 

    (3)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未考虑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多砂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梁拱涵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产的危害。 

    (4)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如遇特大暴雨侵蚀冲刷,山体可能崩塌滑坡,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5)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或预测不到暴雨强度,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或遇持续强暴雨,晚上在房屋里歇息、毫无思想准备的人群,最易遭到山洪的威胁。 

    (6)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甚至见溪河中漂浮的木材、家具等,不顾一切,站在洪水猛涨的溪河边打捞,或乘临时竹排、木排、木桶、船只抢救财产,打涝漂浮物,最容易出现危险。所以,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建设美好的山乡家园,防灾避灾,避开山洪灾害对自身的威胁。 

   7、防御溪河洪水有哪些简易措施? 

    溪河洪水涨落迅猛,历时不过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不容易保护人畜财产安全和进行观测研究,也难于防御,常用的简易防御措施有: 

    ①做好暴雨、险情的测报工作,对雨情预报用一般水文预报方法难以满足预见期的要求,常用水文气象方法或物象测雨等方法进行预报。 

    ②对山洪沟道根据地质、地貌情况进行险区分类,并绘制山洪风险区图。 

    ③建立健全山洪警报系统和居民、财产安全转移措施。 

    ④保留天然洼地和湖泊,维护生态平衡,调蓄洪水。 

    ⑤搞好水土保持,做好山坡水土保持工程和山沟治理工程。 

    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坡面汇水区以生物措施为主,封山育林,植树种草,保护植被;山洪沟下游则修筑谷坊、塘坝、跌水工程等,拦蓄泥沙,削减洪峰。 

   8、为什么防御山洪灾害必须抓好躲灾避灾? 

    山洪的特点是来势猛、流速大、成灾快,它不仅毁坏农田、铁路、公路、水利水电和厂矿等基础设施,还堵塞江河,阻断航运,威胁城镇和村庄的安全。 

    山洪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由于山洪成灾速度快,受灾区多数为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人口分散,交通通讯不便,预报、保护和救护难度大。此外,山洪的突发性、时空的不确定性大,影响因素多,防治难度大,工程治理投入大,短期内难以见效,在现有的情况下难以完全预防。因此,目前山洪灾害的防护多采用躲灾、避灾方法,房屋、公路和铁路应尽量远离河道、山坡和易塌方的岩边修建,暴雨发生时人也应远离这些地方。从山洪产生的地点和产生的特点分析可知,防御山洪必须抓好躲灾、避灾,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防灾方法。 

 9、居住在南部山洪易发区的群众如何关注天气防御山洪? 

在夏季,要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要注意查看防汛、气象部分发到手机上的信息,了解近期是否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关于天气变化的民间谚语,如“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青蛙叫,大雨到”等。当观察到下面几种天气征兆时应加强对发生山洪的警惕性。 

(1)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 

(2)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 

(3)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 

(4)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 

(5)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在山洪灾害防御组织和防治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篇3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规范和指导县,乡(镇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以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大纲.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1.2.2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
1.2.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1.3编制原则
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1/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1.3.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4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级,乡(镇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1.5预案编制
1.5.1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县域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确定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明确区域内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乡(镇及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建立监测通信和预警系统,确定预警程序和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规定转移安置要求,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
1.5.2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乡(镇,村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
2/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1.5.3县级防汛指挥部门负责组织编制县级预案,并组织辖区内乡(镇政府编制乡(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6预案审批
1.6.1县,乡(镇级预案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县级预案需报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备案.
1.6.2预案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2基本情况2.1自然情况2.1.1河流分布情况;
2.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2.1.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
2.2经济社会情况
2.2.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2.2.2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等;
2.2.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2.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2.3.1调查,收集区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分析区域山洪灾
3/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害类型及易发区,描述典型山洪灾害;2.3.2总结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
2.4.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防灾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等.
3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3.1划分原则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
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
4/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3.2"两区"的基本情况
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绘制山洪灾害风险图,标示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区.收集,整理危险区经济社会资料,填写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4组织指挥体系4.1组织指挥机构
4.1.1县级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县级行政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由县级政府主管领导任指挥长,指挥部成员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需要确定,一般由发改委,水利,国土资源,气象,民政,财政,建设,交通,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防汛抗旱指挥部办事机构设在水行政主管部门,防汛指挥部根据需要抽调相关部门和人员成立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组.
4.1.2乡(镇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成立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主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乡(镇内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
5/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乡(镇,县防汛办备查.
4.2职责和分工
4.2.1县级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县级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4.2.2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在县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4.2.3明确工作职责.
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
信息组: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
6/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理抢险救灾物质,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信号发送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4.2.4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包括指挥部成员,各工作组人员,监测,预警人员,转移负责人以及抢险人员等.5监测预警
5.1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5.1.1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各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5.1.2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及变化情况;有的河流可将上游水情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依据.5.2实时监测
5.2.1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7/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5.2.2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5.2.3监测系统的设立:摸清监测系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现有监测站点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布设测站或简易测量设施,拟定监测方式以及信息采集传输方式等.5.3通信
5.3.1选取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传真,Internet网络,语音查询,短信,数字式调幅无线电指挥系统,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号等.
5.3.2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的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5.3.3可逐步建立县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平台.5.4预报预警
5.4.1预报内容: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气象预报由气象部门发布,溪河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水利部门发布,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国土部门发布.
5.4.2预警内容: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5.4.3预警启用时机:(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
8/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4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5.4.4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可参照县→乡(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见图1.(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见图2.5.4.5预警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报警信号(如信号弹,报警器等;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图1一般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图2紧急情况预警程序示意图6转移安置6.1转移安置
6.1.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6.1.2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
9/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
6.1.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填写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绘制人员转移安置图.
6.1.4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识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6.1.5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
6.1.6制定当交通,通讯中断时,乡,村(组躲灾避灾的应急措施.6.2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县,乡(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7抢险救灾7.1抢险救灾准备
7.1.1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7.1.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7.1.3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装备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
10/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备等.7.2抢险,救灾
7.2.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7.2.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7.2.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7.2.4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7.2.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发放粮食,衣物,对灾区作好卫生防疫工作.
7.2.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8保障措施8.1汛前检查
汛前,县,乡(镇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8.2宣传教育及演练
8.2.1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要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8.2.2组织居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11/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8.2.3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战演练.8.3纪律
为及时,有效地实施预案,需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般包括:各责任人执行职责纪律,紧急转移纪律,灾民安置纪律等.附图
1,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情况示意图
基本信息包括:区域内的水系分布情况,区域地形,城区,乡(镇,村庄分布情况等.
2,历史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点分布图3,山洪灾害风险图
图中应标明危险区,安全区范围,标示居民点,重要设施(工矿企业,学校,铁路,公路,桥梁等,标明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图例要求:危险区标示用红色,安全区标示用绿色.4,人员转移安置图
标明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信息.
上述要求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附表
1,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2,历年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3,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4,监测站点分布表
12/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5,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
附表1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统计表县,乡,村,组名称土地面积(km2人口(人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固定资产(万元人均年收入(万元总人口其中:城镇人口农村人口
附表2历史山洪灾害损失情况表时间(年灾害类型受灾人数(人
13/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受灾面积(亩死亡人数(人倒房(间经济损失(万元日最大降雨量(mm时段降雨(mm
附表3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县,村,乡,组具体地点人口(人户数(户耕地(亩房屋结构固定资产(万元备注木(栋砖(栋
14/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附表4监测站点分布表序号所在乡镇站名地点监测内容信息报送方式报送对象观测方式监测人员联系方式人工观测遥测备注
附表5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序号县乡镇村(组总人口(人计划转移人口(人
15/17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转移路线安置地点负责人联系电话监测员水利工程险情水库,山塘溃坝地质异常大体积山体滑坡乡镇防御指挥机构村组户
水库,山塘溃决县级防汛指挥部滑坡泥石流山洪灾害预报洪水
省级防汛指挥部市级防汛指挥部暴雨
/17
16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
县级防汛指挥部水库,山塘溃决户组村
乡镇防御指挥机构滑坡泥石流洪水暴雨
山洪灾害预报市级防汛指挥部省级防汛指挥部
/17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