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意大利政治现状5篇

意大利政治现状5篇

时间:2022-05-03 16:40:02 来源:网友投稿

意大利政治现状5篇

意大利政治现状篇1

  (一)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趋于常态。市直各机关党组织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等有利时机,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党章》等党纪党规,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廉政示范警示等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增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念深入人心,践行“三严三实”“四讲四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实践进一步显现。

  (二)党内政治生活日益规范。市直各机关党组织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等党内法规制度和纪律规定的同时,认真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进一步严格程序、细化要求,做实征求意见、谈心交心、对照检查、整改落实等环节工作。探索实行机关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考核制度、党支部书记定期会议制度、党员活动日等制度,筑起严密的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篱笆墙”,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进一步增强。

  (三)作风建设效果持续好转。市直各机关党组织以开展“三纠三促”专项行动、“明查暗访督查年”等活动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着力重点,深入查纠整改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八个着力”、服务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方面的问题,持续纠正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和市委“八项要求”方面的问题,各机关党组织的贯彻力、执行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落实惠民政策不力、损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问题得到及时查纠,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四)廉政防控机制不断完善。市直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切实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安排,一起监督检查,一起抓好落实,积极支持市纪委派驻(出)机构的监督执纪工作,以高度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抓班子、带队伍、管干部。党组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传递“反腐斗争无禁区、法纪面前无特例”的强烈信号。广泛开展廉政风险点防控、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等活动,支部书记定期述责述廉,定期约谈提醒、民主评议党员实现制度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逐步形成。

意大利政治现状篇2

  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依托一体化的教材研究基地,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国各地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了积极有益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X作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地,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状况值得学界关注。为此,本课题组对X市各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了广泛调研,以期通过对现状的把握来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X市各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有效率为X%。本次调查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X人,其中,小学教师X人,初中教师X人,高中教师X人;城市学校教师X人,乡镇学校教师X人,农村学校教师X人。高校思政课教师X人,其中,师范类院校X人,非师范类院校X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版。正式施测问卷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两套问卷中共X个内容相同的题目。参考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高校思政课专家的访谈和评定意见,将两个问卷的题目分为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保证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研究结果采用X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良好,课程目标一体化评价积极,教材一体化建设和内容一体化衔接较为到位,一体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各学校对于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明确、素养较高,一体化机制建设也得到重视。与此同时,一体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对所在学段课程目标的认知有待加强

  X年X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本次调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正确作答比例为X%,初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校思政课教师为X%。该问题的正确率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各学段课程目标衔接较好,局部问题仍然存在

  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的方向标,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编制过程的关键准则。调查发现,过半数(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已经实现了各学段的有序衔接,但仍有X%的教师认为课程目标一体化方面存在问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课程目标已实现有序衔接,中学思政课教师比较倾向于认为不存在问题或课程目标统一性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师则更多关注课程目标层次性不足的问题。

  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衔接意识较强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好思政课,要注重不同学段间相同、相似主题教学目标的衔接。调查发现,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目标衔接意识,能够经常(X%)或偶尔(X%)考虑到其他学段相同(相似)主题内容的教学目标。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各学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序列。

  教材文本一体化建设

  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统筹规划仍需加强。就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X%的教师选择“情况良好,既有统筹规划也有实施推进”,X%的教师选择“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仍存在不足”。这说明教材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比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这大概是因为小学思政课教师处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最前端,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只需要发挥好本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启蒙作用,做好各年级内容的有效衔接即可。此外,入职年限为X年以上的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情况良好或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不足;处于市区学校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

  思政课教师对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亟待提升。虽然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较好,但思政课教师对于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仍然有待提升。调查发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熟悉自己所在学段及相邻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为X%,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仅为X%。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仅熟悉自己所教课程或所教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高达X%。在另一项调查中,有近三成(X%)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是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大学生在中学学段的学情,就会简单重复讲授相关内容,无法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深度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内容上来实现的,因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是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调查显示,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X%和X%的思政课教师会经常或偶尔主动了解相邻学段的内容,并进行内容的衔接整合,这说明教师的课程内容一体化衔接意识较强。但在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实际衔接方面,有X%的教师认为存在“内容断层脱节、内容倒置、简单重复”的问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中学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认为存在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思政课教师。因此,如何实现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意识,更需要科学设计教材内容的衔接,尤其是处理好中学与高校课程内容的衔接。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式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转化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育教学方式的一体化处理不好,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效力也难以实现。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按照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X%)、讲授式教学法(X%)、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法(X%)、实践教学法(X%)。这说明各学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无定法,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一体化的思路下,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要求,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也要注重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双线并举,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调查显示,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重视语文等其他科目开展学科德育的探索,并且城市与乡村学校教师对该问题的认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X中小学对学科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同时,X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也较为明显,有X%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不同类型高校在这一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但其所追求的育人价值是一致的。因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教学意识和素养决定着其教学过程是否能实现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直接影响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与素养

  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思政课一体化意识。调查显示,多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学段衔接,高达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思政课一体化意识。同时,一体化的意识也反映在教师对相关政策文件的主动了解与学习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意见》精神,包括X在内的各省(区、市)都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调查显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或偶尔学习研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文件的比例分别为X%和X%。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力度和效果。

  教师一体化教学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一体化专业素养方面,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身对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认知和实践不足,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尚未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仅有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熟悉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材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中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也只有X%,很了解中小学阶段思政课实际开展情况的比例仅为X%。因此,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实际开展情况的熟悉程度有待提升。

  教师培训与指导

  思政课教师参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活动较为普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X市教育主管部门联合X师范大学、X师资培训中心举办了多场市级规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各个区教育局也结合本区情况开展了主题纷呈、形态各异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观摩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也积极参加了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其比例依次为一体化教学观摩或展示活动(X%)、交流研讨活动(X%)、集体备课活动(X%)、培训研修活动(X%)。不过仍有X%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相关活动,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仍有待加强。

  思政课教师对培训研讨活动的需求多样,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突出。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对于不同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都有所需求,其中对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最为突出(X%)。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不同学段学生思想道德及心理发展特点为主题的培训研讨活动,初中、高中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教学指导及课程与教材体系为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因此,思政课教师培训研讨活动在主题选择等方面应当关注和把握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内在需求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研讨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情况

  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保障,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的保障,其中尤其需要建立健全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

  部分一体化机制问题相对突出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认为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中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X%)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说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X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统筹管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性、复杂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能够得以迅速有效地推进,得益于X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并从政策、资源等方面为思政课一体化体系的建构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基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制度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的内在需要,是检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需要把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把一体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并加以推广,从而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章有规可依,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由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制度供给能力,也要注重制度执行能力。应把制度执行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落实到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项目的一体化评价中,切实把规则、制度作为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的依据和遵循。

  另一方面,要以宏观目标的规划与落实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突出强调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推进。宏观层面的目标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运行提供方向指引。当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者在判断和选择上出现差异时,能用宏观目标来加以引导。第二,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微观运行提供基本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把握,始终需要以宏观层面的目标作为标准,去制订次一级的目标来指导实践,逐级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二)搭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

  搭建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可以让高校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互了解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法,逐步形成内容与教法相衔接的研究机制,定期开展高质量教学研究和专项课题研究活动。X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调查显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仍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在课程目标衔接和课程内容衔接方面存在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现象。当然,有些内容的重复和反复是必要的,但如果是不区分层次的简单重复,容易降低高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加强一体化的平台搭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递进性,才能有效避免内容重复,以实现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各有侧重并螺旋式推进。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在教育实践过程和一体化沟通过程中探索适合本学段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教研一体化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来源。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在遵循共建共享共治原则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中心,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理论研究中心,采用集体备课研讨制度、资源数据共享等方式,辐射各学段教学科研,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让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相应的教研活动中,实现教研平台共建、教研问题共治、教研成果共享。高校作为教研领头羊,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门培训项目,并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此外,还应深化各学段学校的研究合作,通过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和成长需求,在协同合作中强化教师的一体化意识,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自觉性与针对性。

  (三)以一体化的理念观照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具备一体化意识的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从思政课教师专业培养和发展的角度,需要有意识地把“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增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提升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能力。

  其一,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都应具备扎实的本体性知识,除了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都要有所涉猎,能够综合运用本体性知识的储备,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同时,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整体布局与各学段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所处学段在一体化建设中的特定作用,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效果。

  其二,从层次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条件性知识的学习,提升与该学段相匹配的教研能力,遵循相应学段的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层次性。

  其三,从关联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是内容连续、目标一致、功能相似的整体,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对各学段思政课的理解能力与衔接能力,深挖思政课教材中的共通性内核,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积极与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互通,将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不断探索各学段课程的内在关联性,关注所处学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与身心特点,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序衔接。另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相关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统筹管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养与培训,制订一体化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引导思政课教师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使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成为专业发展共同体。

  (四)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实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有机衔接、协同育人。首先,着力解决一体化机制建设的突出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上存在相对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

  一是要完善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心理规律在不同学段做好课程设置,使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产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强化,实现入耳、入脑、入心。

  二是要完善教材一体化建设机制。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依托一体化的教材研究基地,分析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特有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

  三是要完善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中的领衔作用,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地、教学数据、教学师资、教学资料的整合与共享,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提供资源获取的便捷通道。其次,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层机制。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包括“动力、监测预警、调控、整合、激励、保障和评估等机制”。按照这一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主要围绕动力机制、监督机制、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

  其一,加强动力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被教育者认同,最根本的动力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和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因此,要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能够长期有效,最重要的是真正反映教育者的利益诉求。

  其二,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设。该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和反馈思政课相关人员是否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精神等积极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它不仅负责监督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是否落实到位,而且负责监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否积极作为,还负责收集和反馈相关人员的建议及意见,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其三,加强整合和调控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合和调控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和解决各学段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本质上是利益分配问题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包括责任、权益等。为此,需要建构切实可行的利益调控机制来进行协调。最后,扎实推进管理保障一体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权责清晰、组织严密的管理保障机制是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途径。X年X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领导、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等。该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从宏观层面也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权威的、必要的机制保障,使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机制建设有了根本的遵循。各教学单位应深化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管理协同等内容全部纳入一体化的机制建设中,从顶层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加强机制的指导与实施,加大发掘、整合、优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资源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意大利政治现状篇3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要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自觉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通过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党课、道德讲堂、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载体和平台,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理想,涵养政治品行,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注重在实践中提升政治引领力和执行力,不断深化对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的探索实践,一以贯之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建设幸福美好金张掖的生动实践中考量政治生态建设成果。

  (二)推进支部建设标准化,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作风。要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从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抓起,让党员干部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经常接受政治体检,及时阻隔不良风气的干扰和侵蚀。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决防止民主、集中“一头重”,出现决策“一言堂”和各自为政的分散主义现象。要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既“真刀真枪”“红脸出汗”,又出以公心,帮助同志内省改过、成长进步。要充分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严防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从而为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

  (三)聚焦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整治“四风”顽症。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市直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要巩固“三纠三促”专项行动成果,聚焦中央环保督查反馈问题、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和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有效解决不担当、不作为和弄虚作假等顽疾痼症。深入开展“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全面深化“放管服”和“四办”改革,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协调工作、解决问题、督促落实。严格执行《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保证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着力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鲜明树立注重实干实效的用人导向,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积极构建鼓励干事创业的容错保护机制,通过激励、保护、奖惩、问责等制度安排,推动良好选人用人政治生态的形成。

  (四)严明党的纪律规矩,进一步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将“严”字贯穿立规建制、常治常管始终。以规范资源权、财经权、人事权“三大核心权力”运行为重点,进一步锁紧关键环节、堵住关键漏洞,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密、更牢。始终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对那些罔顾制度、规定,顶风违纪的人和事,坚决查处,不搞“下不为例”,以严规严制促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党员领导干部在守纪律、讲规矩上既要严于律己、管好自己,更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做到亲自抓、主动抓、严格抓、经常抓,不当“老好人”,勇做“黑包公”。要从严从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对出现问题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的领导干部严肃追究责任,真正发挥严抓严管的威力,促使党员干部自觉遵纪守规,做良好政治生态的坚守者、维护者、建设者。

  (五)强化制度机制创新,进一步构建党建长效机制。政治生态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要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严的标准、实的要求,注重解决制度不健全、不适应、不配套的问题。市直机关工委要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与部门党组(党委)协调推动、机关党建逐级督查落实等机制。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要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规定,推进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切实发挥纪检委员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求、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监督管理方面的作用,推动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探索建立部门单位政治生态评价体系,通过细化量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构建清亲政商关系等指标,加强对政治生态的动态分析研判,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情况,协助党委(党组)有针对性地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意大利政治现状篇4

  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各学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序列。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自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国各地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开展了积极有益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X作为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先行地,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状况值得学界关注。为此,本课题组对X市各大中小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了广泛调研,以期通过对现状的把握来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对策。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X市各大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通过网络发放问卷X份,回收有效问卷X份,有效率为X%。本次调查中,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X人,其中,小学教师X人,初中教师X人,高中教师X人;城市学校教师X人,乡镇学校教师X人,农村学校教师X人。高校思政课教师X人,其中,师范类院校X人,非师范类院校X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高校思政课教师版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版。正式施测问卷中,高校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问卷共X个题目,两套问卷中共X个内容相同的题目。参考现有的文献资料,并结合高校思政课专家的访谈和评定意见,将两个问卷的题目分为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机制保障五个维度,保证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研究结果采用X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良好,课程目标一体化评价积极,教材一体化建设和内容一体化衔接较为到位,一体化教学方式丰富多样,各学校对于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明确、素养较高,一体化机制建设也得到重视。与此同时,一体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对所在学段课程目标的认知有待加强

  X年X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是: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本次调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正确作答比例为X%,初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中思政课教师为X%,高校思政课教师为X%。该问题的正确率没有达到预期水平。

  各学段课程目标衔接较好,局部问题仍然存在

  课程目标是课程发展的方向标,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编制过程的关键准则。调查发现,过半数(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已经实现了各学段的有序衔接,但仍有X%的教师认为课程目标一体化方面存在问题。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课程目标已实现有序衔接,中学思政课教师比较倾向于认为不存在问题或课程目标统一性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师则更多关注课程目标层次性不足的问题。

  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目标衔接意识较强

  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讲好思政课,要注重不同学段间相同、相似主题教学目标的衔接。调查发现,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目标衔接意识,能够经常(X%)或偶尔(X%)考虑到其他学段相同(相似)主题内容的教学目标。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要根据总体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要求,科学构建、合理优化各学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纵向衔接的教学内容序列。

  教材文本一体化建设

  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统筹规划仍需加强。就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的调查显示,X%的教师选择“情况良好,既有统筹规划也有实施推进”,X%的教师选择“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仍存在不足”。这说明教材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加强统筹规划。进一步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小学思政课教师比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这大概是因为小学思政课教师处在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最前端,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只需要发挥好本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启蒙作用,做好各年级内容的有效衔接即可。此外,入职年限为X年以上的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情况良好或有一定衔接但统筹规划不足;处于市区学校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倾向于认为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良好。

  思政课教师对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亟待提升。虽然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情况总体较好,但思政课教师对于其他学段教材的熟悉程度仍然有待提升。调查发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熟悉自己所在学段及相邻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为X%,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仅为X%。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仅熟悉自己所教课程或所教学段教材内容的比例高达X%。在另一项调查中,有近三成(X%)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教材内容是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因此,如果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了解大学生在中学学段的学情,就会简单重复讲授相关内容,无法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深度和高阶思维的培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课程内容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每次改革创新都是通过落实到内容上来实现的,因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是课程内容的一体化”。调查显示,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X%和X%的思政课教师会经常或偶尔主动了解相邻学段的内容,并进行内容的衔接整合,这说明教师的课程内容一体化衔接意识较强。但在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实际衔接方面,有X%的教师认为存在“内容断层脱节、内容倒置、简单重复”的问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中学和高校思政课教师中认为存在课程内容衔接问题的比例显著高于小学思政课教师。因此,如何实现课程内容有效衔接,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意识,更需要科学设计教材内容的衔接,尤其是处理好中学与高校课程内容的衔接。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式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的课程内容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转化到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育教学方式的一体化处理不好,教学内容的一体化效力也难以实现。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按照使用频率高低依次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法(X%)、讲授式教学法(X%)、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法(X%)、实践教学法(X%)。这说明各学段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教无定法,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一体化的思路下,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要求,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也要注重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双线并举,推进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建设。调查显示,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重视语文等其他科目开展学科德育的探索,并且城市与乡村学校教师对该问题的认识差异不显著,这说明X中小学对学科德育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同时,X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也较为明显,有X%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较高,不同类型高校在这一问题上差异不显著。

  (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情况

  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不同的,但其所追求的育人价值是一致的。因此,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化教学意识和素养决定着其教学过程是否能实现循序渐进与螺旋上升,直接影响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教学意识与素养

  多数思政课教师具有思政课一体化意识。调查显示,多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学段衔接,高达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具备明确的思政课一体化意识。同时,一体化的意识也反映在教师对相关政策文件的主动了解与学习上。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意见》精神,包括X在内的各省(区、市)都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调查显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经常或偶尔学习研究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文件的比例分别为X%和X%。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力度和效果。

  教师一体化教学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在一体化专业素养方面,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身对一体化教学设计的认知和实践不足,X%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尚未具备一体化教学能力。仅有X%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表示自己熟悉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教材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中熟悉各学段教材内容的也只有X%,很了解中小学阶段思政课实际开展情况的比例仅为X%。因此,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实际开展情况的熟悉程度有待提升。

  教师培训与指导

  思政课教师参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活动较为普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X市教育主管部门联合X师范大学、X师资培训中心举办了多场市级规模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观摩活动,各个区教育局也结合本区情况开展了主题纷呈、形态各异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教学观摩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也积极参加了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的活动,其比例依次为一体化教学观摩或展示活动(X%)、交流研讨活动(X%)、集体备课活动(X%)、培训研修活动(X%)。不过仍有X%的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相关活动,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工作仍有待加强。

  思政课教师对培训研讨活动的需求多样,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突出。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对于不同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都有所需求,其中对一体化教学指导活动的需求最为突出(X%)。小学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不同学段学生思想道德及心理发展特点为主题的培训研讨活动,初中、高中和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加倾向于参加以教学指导及课程与教材体系为主题的一体化培训研讨活动。因此,思政课教师培训研讨活动在主题选择等方面应当关注和把握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内在需求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研讨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建设情况

  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保障,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尤为重要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普遍认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多重机制的保障,其中尤其需要建立健全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和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

  部分一体化机制问题相对突出

  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认为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机制中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X%)、教材建设一体化机制(X%)、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X%)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说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X在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折射出一些共性问题。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统筹管理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性、复杂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X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能够得以迅速有效地推进,得益于X教育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并从政策、资源等方面为思政课一体化体系的建构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为基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制度建设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的内在需要,是检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需要把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把一体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上升为规章制度并加以推广,从而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有章有规可依,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由于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顶层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制度供给能力,也要注重制度执行能力。应把制度执行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年度考核指标,落实到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项目的一体化评价中,切实把规则、制度作为解决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问题的依据和遵循。另一方面,要以宏观目标的规划与落实为重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顶层设计突出强调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推进。宏观层面的目标作用在于:第一,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运行提供方向指引。当思政课一体化的实践者在判断和选择上出现差异时,能用宏观目标来加以引导。第二,有利于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微观运行提供基本标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思政课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把握,始终需要以宏观层面的目标作为标准,去制订次一级的目标来指导实践,逐级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

  (二)搭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与高校思政课教师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

  搭建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可以让高校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相互了解其他学段的教学内容和教法,逐步形成内容与教法相衔接的研究机制,定期开展高质量教学研究和专项课题研究活动。X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为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调查显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仍存在各自为政的情况,在课程目标衔接和课程内容衔接方面存在不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存在简单重复现象。当然,有些内容的重复和反复是必要的,但如果是不区分层次的简单重复,容易降低高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加强一体化的平台搭建,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有整体性的了解,充分认识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递进性,才能有效避免内容重复,以实现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各有侧重并螺旋式推进。同时,也要注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在教育实践过程和一体化沟通过程中探索适合本学段的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教研一体化也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动力来源。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研一体化的互动平台,在遵循共建共享共治原则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中心,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理论研究中心,采用集体备课研讨制度、资源数据共享等方式,辐射各学段教学科研,建立纵向跨学段、横向跨学科的交流研修机制,深入开展相邻学段思政课教师教学交流研讨,让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人员都能够参与到相应的教研活动中,实现教研平台共建、教研问题共治、教研成果共享。高校作为教研领头羊,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辐射作用,主动对接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开发专门培训项目,并鼓励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中小学开展教学实践。此外,还应深化各学段学校的研究合作,通过共同申报科研项目,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和成长需求,在协同合作中强化教师的一体化意识,从而提升教学改革的自觉性与针对性。

  (三)以一体化的理念观照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具备一体化意识的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支撑。从思政课教师专业培养和发展的角度,需要有意识地把“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增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提升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能力。其一,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都应具备扎实的本体性知识,除了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外,对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都要有所涉猎,能够综合运用本体性知识的储备,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同时,教师对于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整体布局与各学段之间的关系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所处学段在一体化建设中的特定作用,力求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效果。其二,从层次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条件性知识的学习,提升与该学段相匹配的教研能力,遵循相应学段的课程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呈现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层次性。其三,从关联性角度出发,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是内容连续、目标一致、功能相似的整体,因此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对各学段思政课的理解能力与衔接能力,深挖思政课教材中的共通性内核,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积极与其他学段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互通,将每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到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不断探索各学段课程的内在关联性,关注所处学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与身心特点,实现思政课教学的有序衔接。另外,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对一体化的相关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还要统筹管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养与培训,制订一体化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引导思政课教师把握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使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成为专业发展共同体。

  (四)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机制,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水平,实现各学段思政课的有机衔接、协同育人。首先,着力解决一体化机制建设的突出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上存在相对突出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一是要完善课程建设一体化机制。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和学习心理规律在不同学段做好课程设置,使学生对同一知识点产生循序渐进的理解和强化,实现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要完善教材一体化建设机制。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和教育部教材局的政策推动和制度保障,依托一体化的教材研究基地,分析目前教材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并结合本地区特有的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三是要完善一体化的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研中的领衔作用,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地、教学数据、教学师资、教学资料的整合与共享,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提供资源获取的便捷通道。其次,不断完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深层机制。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包括“动力、监测预警、调控、整合、激励、保障和评估等机制”。按照这一逻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应主要围绕动力机制、监督机制、调控机制等方面进行建设。其一,加强动力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被教育者认同,最根本的动力在于能够及时反映和满足他们的利益需求。因此,要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能够长期有效,最重要的是真正反映教育者的利益诉求。其二,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建设。该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和反馈思政课相关人员是否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精神等积极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它不仅负责监督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是否落实到位,而且负责监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是否积极作为,还负责收集和反馈相关人员的建议及意见,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其三,加强整合和调控机制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整合和调控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协调和解决各学段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本质上是利益分配问题所导致的,具体来说,包括责任、权益等。为此,需要建构切实可行的利益调控机制来进行协调。最后,扎实推进管理保障一体化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权责清晰、组织严密的管理保障机制是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要途径。X年X月,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领导、指导、咨询、示范、培训、研判等。该指导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加强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从宏观层面也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权威的、必要的机制保障,使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机制建设有了根本的遵循。各教学单位应深化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管理协同等内容全部纳入一体化的机制建设中,从顶层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加强机制的指导与实施,加大发掘、整合、优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资源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切实保障。

意大利政治现状篇5

  (一)工委机关政治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直机关工委政治生态建设总体良好,但对照《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学习内容方式不够灵活,党员干部虽然能按时完成规定篇目学习,但学习只停留在纸面上,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原则性需进一步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的还不够经常,咬耳扯袖、红脸出汗的效果还需提升;三是党员干部的作风需进一步转变,工委干部联系群众还不够紧密,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不够经常。

  (二)工委机关所辖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意识上有差距。一些基层党组织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平时用心体察、领悟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不够深入,缺乏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导致工作中出现重业务轻党建、重治标轻治本、重在位业绩轻长远功绩。

  2.践行群众路线有差距。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宗旨意识淡薄,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存在群众工作不愿做、不会做的问题,做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单一,不能走进实际、走进群众。有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研不深入,缺少对基层群众工作、生活的切身体验,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工作中,不能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盼、帮群众之所需。

  3.党内政治生活有差距。个别机关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简单化、形式化,不经常、不严肃,政治学习浮于表面,民主生活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个别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行党内民主集中制不得力,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还存在。

  4.作风建设方面有差距。部分基层党员干部懒政怠政、为官不为、不敢担当,工作中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工作方向不明、动力不足、闯劲下降。一些党员干部对上级决策部署理解不深,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调查研究不深入,知识储备不充足,开拓创新能力差,破解难题方法少,责任担当不够。

  5.廉洁自律方面有差距。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没有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反腐斗争形势的严峻性,错误地以为反腐主要是打老虎、抓典型。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反腐是高层的事,是领导干部的事,离自己还比较远,抱有侥幸心理,存在工作不尽心、不担当,工作纪律、生活纪律要求不够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