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当“精巧预设”遇不上“精彩生成”(2022年)

当“精巧预设”遇不上“精彩生成”(2022年)

时间:2022-07-16 12: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精巧预设”遇不上“精彩生成”(2022年),供大家参考。

当“精巧预设”遇不上“精彩生成”(2022年)

 

 当“精巧预设”遇不上“精彩生成” —————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开课有感 作

 者:

 仲浩召/张月

 作者简介:

 仲浩召,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223600);张月,江苏省沭阳县修远中学(223600).

 原发信息:

 《中学数学月刊》(苏州)2018 年第 20181 期 第 34-37 页

 内容提要:

 详细记述了一节“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在设计教学时,把教学重点由预设的公式推导和运用两部分前移到公式的推导上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捕捉关键信息,不单纯地推进度和纠结课前预设,而是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并深挖知识点,进一步给出知识拓展,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

 关

 键

 词:

 预设/生成/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开课/案例分析

 期刊名称:

 《高中数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8 年 04 期

 2017 年 5 月,笔者有幸开设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必修 2 第二章 2.1.6 节“点到直线的距离”(第一课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整个高中解析几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推导方法是解析几何的根本方法,是学习解析几何的基础之一,也是高考数学中较常考查的知识点之一.

 一、基本情况

  授课对象 学生是理化实验班学生,基础较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也有一定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新授课第一课时,考虑到具体学情,学生有课前预习,因此预设三维目标如下:

  ①理解公式的推导,掌握公式及其应用,会用公式求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②培养观察、思考、分析等数学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运用意识.

  ③了解和感受探索问题的方法,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运用,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另外,本节课是高中数学的典型课例,网络上有很多有关本课题的参考资料,所以笔者在课前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后,“精巧预设”[1]了如下教学流程: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师生互动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通过具体例题观察、合作探究,猜想发现并证明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二、教学片段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已知平面内一点 和一条直线 l:Ax+By+C=0,如何求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 d?

  生 1:过点 P 作直线 l 的垂线,然后求出垂足 H,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 d=PH 即可.

  师:这个方法操作起来怎么样?

  (大多数学生回答:麻烦!)师:你是如何知道此方法运算繁琐的?

  生 2:课本上的例子告诉我们的.

  (学生们有的面带微笑,有的翻看课本,有的不动声色,看来多数学生课前预习时确实没有动手实践一下,只是按照教材思路预习并接受了结论.)

  师:呵呵,看来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感知了此推导方法的复杂繁琐.

  (给出课前准备的求解过程材料,通过实物投影并解释)

 (同学们感叹之余露出了微笑)

  师:上述方法运算繁琐,你还有其他方法求距离吗?

  生 3:通过等积法求解(图 2).

  师:很好!看来大家课前预习得不错!那我们一起来推导一下!

  生 4:……(通过分类讨论,从垂直于坐标轴的情况到一般的不与坐标轴垂直的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了推导过程.具体过程略.)

 设计意图 教师提出问题,全体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对课本知识比较熟悉,所以整体生成与预设相符,学生的反应和回答也在预设之中.通过提出

 问题,检测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展示联立方程组求垂足坐标,让学生感受方法选择的意义,并在课上师生共同经历一次公式的推导过程,其间渗透分类讨论思想.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导向,通过观察感受、思考分析、转化化归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共同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此时,突然一个学生举手,好像有话要说,笔者意识到有新情况了.)

  生 5:老师,我觉得不用求 H 点的坐标,也可以求出距离 d!

  (作为公开课,当时认为这与课前预设有出入,本打算岔开话题,把这个思路放在课下解决而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内容,展开例题巩固所学公式的,但转念一想,觉得不妥!)

  师:看来有同学课前进行了深入研究哦!

  生 5:(信心满满地)只要设出点坐标 就可以了!

  (此时学生有的露出疑惑的表情,有的拿起了笔.笔者备课时对此方法没有预设,脑海中闪现出计算过程的一些片段,也想和学生一起探究一下!)

  师:哦,对不起,老师还未曾这样认真思考过!你的想法很独特哦!你请继续!

  (生说,师写,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大家的表情瞬时专注起来)

 师:哇!很好!老师明白你的想法了!你先请坐下,下面请大家思考如何得到距离 d 呢?大家一起动手尝试一下!

  (学生们都开始动起笔尝试了,有的学生似乎发现了什么……)

  师:下面请大家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教室里面气氛慢慢热烈起来,学生间互相讨论,有的还动手与同学比划着)

  师:请生 6 到黑板前来完成剩下的内容!大家认真学习,看看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学生脸上的表情更加专注了)

 (这个思路太漂亮了!怎能错过如此漂亮的解法的点评呢?)

  师:这个方法妙不妙?

  (学生发展赞叹之声)

  师:生 5、生 6 的解法太妙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整个求解思路.

 生众:不需要!

  师:这种设出点的坐标但又不直接求出来的思想,我们称之为——

  生众:设而不求思想.

  师:很好,这种“设而不求”思想,往往过程中还会伴随“整体代换”思想,真是妙不可言呀!这是解析几何中减少运算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实在是妙!

 

 点评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交相辉映,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火花,在教师的触碰下得以绽放.在课前并无此预设的情况下,抓住学生的思维火花,通过师生合作,讨论交流与展示环环相扣,学生通过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一味地赶进度、赶时间,而是真正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和舞台,没有一味地追求预设的目标和进度,教学过程中适当作出调整,体现了一定的教学机智.

  (如此好的机会,为何不乘机再继续深入一点呢?)

  师:当点 H 在直线 l 上运动时,PH 的长度变化有何特点?

  生 7:有最小值,此时 PH 恰好垂直于直线 l.

  师:很好!那么请问大家,如何求 PH 的最小值呢?

  (学生陷入沉思,教室一片安静)

 师:很好!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己尝试推导一下!

  (教室里很安静,时间飞逝)

 师:接下来呢?

  生 9:接下来,我感觉应该把所有的都展开,但是展开后不知如何处理了.

 (师生合作推导出公式,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以下过程略.)

  设计意图 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思维火花时,应适时抓住,切不可视而不见或轻易放弃,稍纵即逝的机会来之不易,若能借机进一步加以拓展延伸,则能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助学生扬起数学之帆遨游于浩瀚的知识海洋.

  师:关于本公式的推导证明方法还有其他思路,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向量也可以来描述直线的方向,大家课下可从这个角度展开思考.

  (图 3 是课后和一位学生交流后,该生给出的解法手稿)

 点评 学生的数学思维独特,可塑性强,令人进一步感受了数学的美.此法通过直线的两个法向量共线,利用数量积公式把距离转化成其中一个向量的模长,有一定的思维量,适合用来课外拓展.

  3.学以致用,巩固提升

  例 1 求点 P 到直线 l 的距离:(1)P(2,1),l:2x-3=0;(2)p(-3,4),l:4y=3x+10.

  例 2 已知直线 l 经过点(-2,3),且原点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2,求直线 l 的方程.

  (过程略)

  设计意图 数学公式的学习包括两部分: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在完善教学环节的同时,也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通过公式的运用,强化分类讨论思想,感受数学的内在美.

 4.课堂小结,提升内涵

  师:回顾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 11:学习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推导方法.

  生 12:还学习了设而不求法和整体代换思想.

  生 13:解析几何题需要很多运算,运算也要讲究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其实呀,学习数学不仅仅需要思考,更需要像生5、生 6 这样的大胆探索的精神,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反思与评价

  公开课上什么?公开课要“公开”些什么[2]?对于课堂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当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自己没有预设的情形时,往往会过多关注预设,过度在意生成的预设性.课堂上的思维火花稍纵即逝,而这些新想法的提出往往都伴随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值得教师用心来摘取.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公式的产生过程往往会被“轻描淡写”,而公式的应用却会被搞得“花样百出”,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显然与新的学生观、学习观和教育观相背.为此,笔者在课上尝试性地修改了课前预设的学习目标,把教学重点由预设的公式推导和运用两部分前移到公式的推导上来,而把公式的运用作为本节课的点缀环节,余下内容留作下一课进一步学习.看似没有实现既定目标,没有完成教学计划,但却在课堂上就学生提出疑问的环节与学生平等交流,引导学生共同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也生动展示了教师如何尊重学生[3].

 本节课以师生合作探究、生生互动交流的形式展开公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把原有的预设根据学情适时作出调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层面)游离的同时,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原则.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提出独到见解时,教师及时捕捉到关键信息,不单纯地推进度和纠结课前预设,而是及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并深挖知识点,进一步给出知识拓展,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而这一点也是一节课很值得回味的地方.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学生的主动实践更可贵.教师有责任做一张强有力的弓,把每名学生送上美好的前程.

推荐访问:当“精巧预设”遇不上“精彩生成” 不上 预设 精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