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情分析:内容构成与一般流程,供大家参考。
学情分析:内容构成与一般流程 ————以语文学科为例 作
者:
韦玲珍
作者简介:
韦玲珍,浙江省磐安中学(322300)。
原发信息: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南京)2014 年第201410 期 第 9-14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5 年 07 期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有效的教学不应该是教教案、教教材,而是教学生。因此,学情分析就成了教学的起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情分析却常常处于缺失状态,即便偶有学情分析,也容易流于浮浅简陋。究其原因,是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学情分析。鉴于此,我对学情分析的内容构成和一般流程进行了探索。
一、学情分析的内容构成:三大系统和两个层面
(一)关注三大系统: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
学情分析,首先就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因此,进行学情分析时,必须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动机态度这三大系统。
1.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量及知识的结构。学情分析中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存在状态可以是正式知识,也可以是缄默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系统决定着其同化外界影响、重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进而影响到其后续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一位教师想要引导学生判断语句是否有“宾语前置”的现象时,他就会要求学生:不仅能较熟练地知道“主语”、“谓语”、“宾语”等概念及其功能,还应具备判断一个语句的主、谓、宾成分的能力,最好还能对文言文中四种常见倒装句式的结构、宾语前置句四种常见形式及其特征等知识有所了解。所以,在进行学情分析时,必须了解清楚:学生对某些知识是否了解,对这些知识的辨识能力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2.能力系统
学习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学情分析中的学习能力分析,不仅指分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性学习能力,还包括交往学习的能力。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在班级环境中,通过交往而进行的,它必然涉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拥有较强的认知性学习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交往性学习能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形成具有较强个性色彩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呈现为个性化了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比如,面对同样一个问题,有的学生习惯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独立完成,有的喜欢与同学讨论或
向老师请教;同样背诵一段文字,有的喜欢用高声朗诵来促进记忆,有的喜欢用默读来记诵,还有的会以默写的方式进行。面对同一组作文材料,有的学生习惯运用求同思维找其共同规律,有的学生喜欢运用求异思维探寻其中的差异性。大量的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风格进行教学,学生学习会学得多、学得快,成效明显,学业成绩提高迅速,并促使学生在对学校、学习、教师以及自身的态度上呈现良性发展状态。
3.动机、态度系统
学习动机和态度,由需要、爱好、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构成。它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但对其学习效果具有或增强或削弱的作用,间接地影响着其认知过程。
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在学习动机的来源、强弱程度等方面形态不一。学习动机可能来自于内部,也可以来源于外部,但唯有来自于内部对于知识的渴求才是恒久的动力要素。因此,理想的学习动机应主要地建立在对所学知识本身发生爱好,而不是为各种外来的奖励所左右。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的有效开展,唯有动力强度适当,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实际状态及其个体差异,并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调整。
(二)立足两个层面:群体共性、个性差异
学情分析时,应该立足于两个层面:一是对于学生的群体共性的分析;二是对于班级个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
1.群体共性
对学生群体共性的分析,首先是指对某一年龄群体在知识、能力、经验、方法、动机、态度等方面的分析。比如,章熊先生曾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作文中句子长度、连接词频、语病发病率、语言因素权重等要素,发现在中学阶段,对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言语技能是一个关键性因素。有了这样的学情了解,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就能从言语技能训练的角度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同时,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以行政班为编制的课堂教学,因此群体共性的分析更多地落脚在班级共性上。教学要对四五十个学生同时进行,而且追求让其在课堂过程中均有所获,所以,学情分析首先是针对班级群体展开的分析。要寻求这一群体在某一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一般状况,即哪些知识、能力、经验是这一群体的大多数已经具有的,哪些是他们还不具备的而又在现阶段的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而我们的教学要寻求的是两者间的“最近发展状态”,通过课堂中学生“学的活动”得到发展。
2.个体差异
教学更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学生的学习必须经过学生个体的内化,才能真正成为其拥有的东西。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由于构成人员的不同,往往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群体共性的同
时,还要关注年级个性、班级个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比如,学生在作文能力发展过程中,从“写话期”进入“写作期”的状态,女生通常出现在初中三年级,而男生通常要到高一年级才表现出来,这就要求男生人数占明显优势班级的作文教学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同为高二年级,文科班的教学可利用形象思维的优势,而理科班的教学则不妨借助逻辑思维的力量。涉及学生个体的引导时,更应该“因材施教”。
所以,学情分析既要有对学生群体从年龄阶段角度、班级群体角度的共性分析,更要有对班级个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学情分析成为真正的“这一个”的分析。
除此之外,学情分析还应是一个开放、多元且需要动态调整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之初虽然确定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起点,预设了教学过程展开中学生的可能性状态,但学情的偶然性、复杂性、变迁性决定了教学和学情的不确定性。在教学实施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状态、生成状态、发展状态往往依据教学情境而呈现出不确定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将原来学生起点的分析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原来的学情分析进行判断、分析、验证。因此,教学过程展开前的学情分析,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结构、个体经验、技能方法等的关注,是一种较为静态的分析方式。一旦启动了教学过程,就变成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状态的分析,是一种动态的把握。因此,学情分析需要全方位地获取信息,构建动态的学情地图。
二、学情分析的一般流程:以《鸿门宴》为例
基于上面对于学情分析内容构成的思考,我以为,学情分析的一般流程应为:推演—调测—整合。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的《鸿门宴》一文为例进行阐释。
(一)推演
所谓推演,即教师根据文本、教材和学情经验,推测教学预设所涉及的知识、能力,有哪些需要学生掌握的。根据经验,这些知识和能力哪些学生应该已经具备,哪些是学生可能还没有掌握的。针对课堂教学将要面对的学生群体,确认基本学情状况的这一过程,也就是许多教师平时经常进行的经验型学情分析。
这一推演过程要结合三方面的要素:一是从文本看,该文具有哪些教学价值;二是从教材看,教材编撰者试图将这一文本处理成哪种类型的教学资料,想借用它达成哪些教学目的;三是结合教师已有的学情经验——主要是教师所了解的这个年龄段学生群体的特点、这一教学对象群体的知识能力态度等——进行学情预测。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一方面,它作为文言文典范,是进行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好样本;另一方面,作为《史记》的重要篇章,它在故事渲染、人物性格表现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学生学习、感受人物形象塑造的好材料。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鸿门宴》被安排在“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第 2 板块“仔细理会”。该专题第 1 板块“因声求气”的教学重点在于文章的诵读和劝说艺术;“仔细理
会”板块重在体味文本通过矛盾冲突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成就和对文言字词和句式的梳理;第 3 板块“融会贯通”重在综合运用文言文能力进行诵读和翻译。在这一专题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劝学》、《师说》、《六国论》、《阿房宫赋》、《赤壁赋》、《五人墓碑记》、《指南录后序》等经典文言文本。对一些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文言句式判断方面的知识,能对几种具有典型形态的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省略句、倒装句)进行辨析,但对倒装句特别是宾语前置句的具体类型及其变式还缺乏较强的判断能力。
从以前两届学生的表现来看,高一学生大部分对《鸿门宴》所涉及的人物和故事有一些基本了解,他们知道刘邦、项羽在秦末起义中的故事,也知道楚汉相争的大致情况,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已在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或日常生活中接触过“鸿门宴”的故事,所以他们对故事的主要内容已有初步的了解,也知道刘邦善于用人而为人无赖,而刚愎自用是项羽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且学生对“鸿门宴”上发生的故事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项伯为什么要帮刘邦”、“刘邦为什么能逃走”、“范增为什么说夺项羽天下的必是刘邦”等问题。
所以,我认为,《鸿门宴》一课的重点可以落在几种倒装句式的辨析及人物性格的探讨上,尤其是宾语前置句的几种变式的判定,可以通过组织小组互评作业、“句式分家”抢答等活动落实文言字词和文言现象,以
“看我三十六变”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不同类型句式的辨析能力。而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以及文本在矛盾冲突中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特色,则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几个问题的探究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
(二)调测
所谓调测,是指研究学生的预习作业,通过学生的预习情况来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状况和学习状态。根据前面对学生学情的推演情况,接下来可以设计调测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在设计调测材料时,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未有的知识与能力,还需要关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状态等方面。
在《鸿门宴》学情分析的调测材料中,我设置了 5 个大题:
(1)请预习全文,并将你注意到的文言现象梳理归纳在下面。
(2)你从故事中读到怎样性格的刘邦和项羽?他们与你以前所了解的形象一致吗?原因是什么?
(3)关于这篇课文,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有哪些?
(4)学习这篇课文,你觉得自己主要困难有哪些?你最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帮助你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5)请运用你的慧眼,找出下面语句中存在的文言现象。(材料略)
其中,第 1 题和第 5 题都是针对文言知识和能力的。第 1 题,目的在于调测学生对文本中出现的文言字词和文言句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确认哪些字词和语言现象在课堂上需要强调或点拨。同时,也借此隐性要求
学生熟悉文本、翻译全文。由于部分学生拥有较多的学习辅导资料,在预习时会受资料影响,所以第 5 题就是对学生文言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试,所选的 20 个例句全部来自于学生不熟悉的文本,这是对学生能力的一次极富挑战性的检测,它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能力。
第 2 题是针对人物性格分析的,既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又能调查学生的预习成果,了解了学情,还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经验的积累,养成多方联系深入思考的习惯。第 3 题侧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第 4 题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处,以便教学时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我将这份调测材料在自己任教的高一两个班(共 113 人)上进行了调测,要求学生独立预习,并独立回答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基本情况与推演时的学情预计相差不大。但是,有几个方面的表现与学情预计差异明显:首先,学生对文本的学习确实充满了兴趣,但是他们提出的感兴趣的内容集中在故事情节、历史背景、项羽的性格和人物塑造手法四个方面,而不仅是在人物的性格形象上。其中,“历史背景”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后来才了解到:以前两届学生在初中时,曾在复习资料上碰到过《鸿门宴》里的文字,当时,他们的初中老师对于该文的背景作了比较详细的解说;而这一批学生之前没有碰到过这种练习,对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不是很清楚。其次,学生在文言知识方面,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现象已基本能准确判断,特别是对通假字、判断句、被动句判别的差错率都已经较低。再次,学生对介宾结构后置的语句判别的正确率仅为 46.79%,
特别是其中的两个语句,由于省略了介词,学生判别的正确率极低,这表明学生对介宾结构的特征和功能的认识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三)整合
根据调测的结果,我认为,有必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些调整,将推演的结果和调测的结果进行整合,从而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的学情凭借。
在文言文字词和句式方面,学生对于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已经基本掌握,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现象掌握较好,对判断句、被动句的判别已基本过关,对倒装句中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推荐访问:学情分析:内容构成与一般流程 情分 流程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