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国家级节庆活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国家级节庆活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13 15: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级节庆活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研究,供大家参考。

国家级节庆活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国家级 节庆活动 促进 城市 文化 建设 的研究

 —— 基于第 第 32 届 届 中国洛阳 牡丹文化节 的实证分析

  摘

 要: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 1983 年的洛阳牡丹花会,2011 年升级为国家级节会后取得重大突破,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文化惠民”目标的实现、公共文化氛围的提升、“国际化”文化品质的展现以及城市文化形象的升级。对比其他文化节的特点,未来牡丹文化节要创新宣传模式、彰显节会文化要素,提高活动参与度、突出民众主体地位,延伸节会边界、打造综合文化竞争力,持续保持其在公共文化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洛阳牡丹文化节 公共文化 文化竞争力 创新模式

  节庆是指持续在特定时间特定地域范围内依托某一项或一系列文化资源策划举办的主题性盛大节日庆典活动。节庆始终与一个民族的祭祀、风俗、娱乐等活动紧密相连,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现代社会,节庆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对城市文化建设领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文献综述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前身是始于 1983 年的洛阳牡丹花会。学术界对洛阳牡丹花会及洛阳牡丹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早,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

 研究 起步 阶段 (1 2001 年 之前 )

 这一时期学界关于洛阳牡丹花会的研究比较少,也比较散乱,主要体现在一些期刊对洛阳牡丹花会及牡丹产业的介绍或者个别报纸的相关新闻报道。

 贾春轩等(1988)针对洛阳牡丹的开发提出了基地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和系列化服务的思路,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学者对洛阳牡丹产业开发的建议;[1]桑景栓等(2001)认为应从观念更新、政策带动,优势互补、规模经营,培育市场、拓宽流通和以花为主、多途并行等方面完善牡丹产业发展。[2]此外,张玉玲还在《光明日报》(2000.5.7)上做了“第十八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共接待中外游客 200 多万人,创造了历届牡丹花会的最高记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报道。

 (二)

 研究 发展 阶段 (2 2002 年 —0 2010 年)

 2002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江泽民同志在所做报告中专辟一章,论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洛阳牡丹花会迅速发展,相关研究也明显增加。

 韩红(2003)认为应从强化政府职能、科技兴花、产品创新、营销渠道创新等方面完善洛阳牡丹产业化发展战略;[3]刘玉来(2004)提出要通过优化环境、树立品牌意识、搞好市场建设和造就有力的开发主体等手段打造牡丹特色产品以应对“入世”之策;[4]蔡礼彬(2005)认为洛阳牡丹花会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靓化城市形象等角度全面推动了城市发展;[5]张洁(2006)等在 SWOT 分析的基础上为洛阳牡丹花会制定了包括产品开发战略、市场渗透战略、市场开发战略、节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节会管理战略和管理模式选择战略的整体发展战略方案;[6]闰红霞(2007)提出洛阳牡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认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旅游意识、做好洛阳牡丹花会的品牌建设、提高牡丹旅游的基础设施、开发洛阳牡丹延伸产品;[7]刘陆(2008)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对以往节庆研究进行了总结,重点从理论角度研究节庆旅游的营销活动,以洛阳牡丹花会为例,探讨其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为洛阳牡丹花会制定了包括特色产品策略、合适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市场营销策略。[8] (三)研究 成熟 阶段(1 2011 年 至今 )

 2010 年 10 月,经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洛阳牡丹花会正式升级为集经贸、文化、体育、旅游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节庆活动——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其对洛阳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日益显现,而这一时期学界对牡丹文化节的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与多数研究牡丹花会产业价值的学者不同,付梅(2011)较早地涉足牡丹的文化价值研究,她从洛阳牡丹的起源和特色入手,分析了洛阳牡丹在历史上兴衰的原因,最后认为洛阳牡丹具有牡丹的精神故乡、富贵太平之象、文物风流之表征等多重文化意义;[9]李佳佳(2012)等则把建国以来的牡丹产业化过程分为抢救与恢复阶段、奠定基础阶段和产业化初步发展阶段,对洛阳牡丹的产业合作活动做出了目标趋向商业化、参与主体专业化,能动性发挥理性化,合作行动系统化的评价,并认为未来应从产业政策方面、管理体制方面和技术方面完善洛阳牡丹产业;[10]张萌(2013)从韩国客源市场入手,分析了韩国游客对于洛阳牡丹文化节亲(疏)景度,从品牌形象战略、品牌核心战略、品牌推广战略和品牌规划战略方面策划了针对韩国游客的洛阳旅游节庆品牌战略;[11]王淑琼(2013)在其硕士论文中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分析了洛阳牡丹文化节旅游纪念品开发与营销情况,认为应将现代设计

 的时尚性融入到洛阳地域文化中,将传统手工业和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以突显纪念品的地域文化内涵,推动洛阳牡丹文化节旅游纪念品的蓬勃发展。[12] 综合以上三个研究阶段,虽然学界对洛阳牡丹花会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内容也较丰富,但其研究对象多数仍停留在“省级节会”——洛阳牡丹花会时期,而对于升级为国家级节会后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研究仍然缺乏;且上述研究多以洛阳旅游经济、节庆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理论性研究为主,而从大量调查数据和资料入手,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具体到牡丹文化节对城市文化建设影响的专项研究至今仍未空白。

 二、 第三十二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调研 的 缘起与 经过

 迄今为止,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 32 届,尤其是升级为国家级节会后,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内涵都得到新的提升。以此为背景,课题组持续跟踪调研牡丹文化节对洛阳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第三十二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基本概况

 2014 年 4 月 5 日至 5 月 5 日,第 32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在洛阳成功举办。“文化节”① 以“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为主题,突出“文化惠民、节俭办会”的特色,努力打造“老百姓自己的牡丹文化节”,主办方安排了涵盖文艺、文化、经贸等方面的多项主题活动,很好地展现了厚重的洛阳牡丹文化和千年帝都文化。同时,文化节也有力地推动了洛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显示:本届文化节我市共接待游客 1970.56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2.93 亿元。全市各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 1666.45 万人次,市区各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 86%,各项主要旅游经济指标较往年增幅明显。[13]此外,文化节期间的招商引资成果明显。在 4 月 12 日的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 98 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 1197.2 亿元。[14] (二)调研 的过程与样本描述

 2011 年以来,课题组已经对第 29 届、第 30 届和第 31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不仅整理了文献资料,还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详细掌握了升级后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第一手详细资料。

 对于第 32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调查,课题组加大了调研力度。首先,扩大调研地范围。市区内不仅包括主要景区、赏花地、博物馆等文化内容,还涉及王府井百货、万达广场等商业地区,同时还将调研地延伸至孟津、栾川等县区。其次,增加调研时间段。此次调

 ①

 除特殊注明外,本报告中的“文化节”均为“第 32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下同。

 研分为节初(4 月 5 日-13 日)、节中(4 月 19 日-27 日)和节末(5 月 1 日-5 日)三个时间段,对持续一个月的文化节进行全程跟踪调研。另外,课题组在调研方法也作了优化和调整。这样既能兼顾对文化节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同时又能完善样本的覆盖性和均衡性,进而保证调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文化节调研问卷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 1:

 表 1:第 32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调查问卷发放范围和数量(单位:份)

 调研

 地点

 问卷

 数量

 龙门石窟 关林 白马寺 明堂 ①

 中国国花园 王城公园 神州牡丹园 洛阳博物馆 天子驾六博物馆 王府井百货 万达广场 郁金香花园 (孟津)

 重渡沟 (栾川)

 总计 4 4 月5 5

 — 13 日

 50 30 50 25 50 30 30 30 25 20 20 / / 360 4 4 月 19

 — 27 日

 50 30 50 25 50 30 30 30 25 20 20 50 / 410 5 5 月 月 1 1

 —5 5 日

 50 30 50 25 50 30 30 30 25 20 20 / 50 410

 本次调研活动分为三次进行,覆盖洛阳市区和周边下辖县(主要涉及孟津县和栾川县),共发放 1180 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 111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4.5%,并以此为研究的基础。在 1115 份有效问卷中,男性占 50.3%,女性占 49.7%;涉及各个不同年龄段,主要分布在 19—50 岁之间,占总人数的 83.5%,年龄结构分布合理,其中 19—30 岁的被调查者超过半数,占到 53.3%;被调查者职业分布广泛,涉及各个领域;被调查者的学历较高,主要以大专和本科为主,其中,本科学历所占比例最大,达到 49.5%;本次调研将被调查对象的来源地主要分为三部分,“洛阳本地”占总人数的 29.2%,“河南省内(除洛阳地区)”最多,占 48.5%,“河南省外”占 22.3%;被调查者的整体收入情况分布合理,月平均收入在 5000以下的占到了 87.7%,其中,月平均收入在 3001-5000 元所占比例最高,达到 36.0%。②

 三、 第三十二届中国 洛阳牡丹文化节 对 城市 文化发展的影响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洛阳牡丹文化节经历了一个地方级节会、省级节会再到国家级节会的发展过程。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天的文化节不仅吸引大量游客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力也正日益彰显。

 (一)

 强化公益性措施,确保“文化惠民”目标的实现

 ①

 此处“明堂”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简称。

 ②

 除特殊注明外,本报告所使用数据均为课题组调研数据,下同。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已经成为“集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活动”,[15]大量的旅游、商贸活动强化了牡丹文化节的经济属性。同时,按照“节俭办会,文化惠民”的要求,牡丹文化节正在成为洛阳城市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节会的公益属性得以不断提升。

 首先,在组织管理方面,确保本地民众的优惠赏花活动。市政府发布文件,详细规定了市民免费或优惠赏花的地点、人员范围、时间段和优惠办法等具体内容,[16]充分彰显了文化节“文化惠民”的特色。其次,在文化宣传方面,完成节会公益广告的宣传工作。新闻媒体的公益广告宣传按照报纸类、广播电视类、期刊类、互联网类、手机类等不同媒体类型展开。此外,要求商家按时完成关于文化节的公益广告制作,即要突出文化节的主题、宗旨、基本目标、时间、地点和主要活动等内容,同时展示“牡丹花都”等牡丹元素符号。[17]第三,在公益活动方面,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节会文化活动。自 2007 年始,“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作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 8 届,这是一个政府引导、全民参与、贯穿节会始终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既展现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又充分调动民众参与文化节的激情与热情,满足民众文化需求。调查显示,2014 年“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中的“戏曲票友大赛”、“少儿演出专场”等专项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民众参与度。

 (二)专注规律性活动,促进城市 公共文化氛围的提升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花为媒、宣传洛阳”到上世纪 90 年代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再到今天的“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正逐渐成为牡丹文化节的主体。

 本届文化节共举办 10 项主体活动和 23 项专项活动,除了“赏花活动”以外,还有很多文化活动都伴随着牡丹文化节在初春的洛阳如期而至。一年一度的“开幕式”不仅标志着文化节的正式启动,也已成为洛阳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同时越来越多的民众能够方便地参与开幕式,或者观赏开幕式的精彩演出,提高了民众对公共文化活动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而“文化部推荐优秀剧目展”活动则是在文化部的直接支持下举办的,截止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 4届,此活动不仅使民众能欣赏到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精品剧目,更重要地是令牡丹文化节突破了传统的“花会”局限,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节”。见表 2:

 表 2:第 32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文化部推荐优秀剧目洛阳展演月”演出安排 演出剧目

 演出场次

 演出团体

 演出时间

 昆剧《牡丹亭》 2 场 上海昆剧团 4 月 12、13 日 黄梅戏《雷雨》 2 场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4 月 12、13 日 芭蕾舞《天鹅湖》 2 场 上海芭蕾舞团 4 月 19、20 日 京剧《强项令》 1 场 国家京剧院 4 月 23 日 京剧《锁麟囊》 1 场 国家京剧院 4 月 24 日 儿童剧《木偶奇遇记之寻找金钥匙》 2 场 上海木偶剧团 4 月 26 日 儿童剧《大耳朵图图》 2 场 上海木偶剧团 4 月 27 日 评剧《赵锦堂》 2 场 天津评剧院 4 月 28、29 日 豫剧《朝阳沟》 2 场 河南豫剧三团 5 月 1、2 日

 此外,中国·洛阳(国际)“三彩杯”第二届创意设计大赛也在今年文化节期间成功举办。正是这些规律性的文化活动使牡丹文化节实现了由“文化搭台”向“文化唱戏”的转变,进而有效地促进洛阳城市公共文化氛围的提升。

 (三)借力 文化节平台 ,展现 城市 “国际化”的文化品质

 从第 29 届开始,中国洛阳牡丹...

推荐访问:国家级节庆活动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节庆 文化建设 活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