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2021年江苏初中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之依法治国,供大家参考。
2017-2021 年江苏初中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之依法治国
共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共 1 小题)
1.(2021•泰州)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共 二.维护宪法权威(共 1 小题)
2.(2018•镇江)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规定旨在(
)
A.维护宪法的权威 B.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C.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共 三.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共 3 小题)
3.(2021•宿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制定出台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表明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以人为本 B.以德治国 C.保护环境 D.依法治国 4.(2018•扬州)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
)
A.人民 B.政府 C.国家 D.法院 5.(2019•盐城)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
材料一:
2018 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统一执法思想,健全联动机制,瞄准“乡恶村霸”、“欺行霸市”、“地下执法”、“非法放贷”、涉黑“保护伞”“关系网”等黑恶势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全国公安机关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和政策规定,当好扫黑除恶主力军。全国人民法院不断提高专项斗争的法治化水平,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
(1)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体现的治国方略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方略
的? 材料二:
盐城市某校开展“远离黑恶让青春与法同行”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我市扫黑除恶的典型案例,剖析青春期违法犯罪的各种不良心理和严重后果,使师生们深受教育。同学们纷纷想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志愿宣传活动,但一些家长在“妈妈微信群”里表示这项活动与自己孩子无关。
(2)请运用所学知识,向“妈妈微信群”成员说明道理。
共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共 3 小题)
6.(2019•南通)如图漫画主要说明扫黑除恶需要(
)
①加大执法的力度 ②国家机关公正司法 ③基层干部做到敢于担当 ④铲除黑恶势力的生存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0•镇江)材料一:高空抛物事件频发,威胁着人们“头顶上的安全”。某男子高空抛酒瓶,该小区物业公司对他作出停电 30 天的处罚。
(1)你支持材料一中物业公司的做法吗?请结合如表,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说明理由。
《物业管理条例》 物业公司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电力供电与代用条例》 变更供电、停止供电的主体只有供电
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 企业,且必须遵守程序 材料二:2020 年 5 月 28 日,我国民法典正式出台,明确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为做好宣传,许多街道社区张贴起“高空抛物,害人害己”“抛下的些许是垃圾,丢掉的却是良心”等警示标语。
(2)有人认为:“民法典的出台,必能遏制这一社会乱象。”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8.(2018•常州)2017 年 5 月以来,常州市开展深化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重点对十种交通违法行为,全面实施“记分+处罚”执法。交警部门安装电子抓拍系统、漆划“礼让行人”等醒目标识、通过公共屏幕等方式曝光违法车牌号、发动广大市民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活动……全市道路交通环境有效改善,交通安全事故同比下降。在 2017 年全省城市文明交通指数测评中,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项目荣获全省第一。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常州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取得成绩的原因。
(2)对我市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某校同学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请你帮助他们填写表格,并正确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发现问题或提出建议 ① 提交相关部门或人员 ② 提交相关部门或人员的依据 ③ 共 五.依法行政(共 1 小题)
9.(2021•苏州)【十年禁渔共筑生命家园】
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是党中央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大决策。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苏州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十年禁渔”各项措施。请分析苏州“禁渔”的相关措施,根据示例,完成表格内容。
措施 教材观点 按照中央和省政府部署,苏州市全面落实“禁渔”措施 示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公安、海事等部门严厉打击各类偷捕、销售 ①
等违法行为 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实行养老、医疗保险等全覆盖 ② 建立完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机制,保持长江生物多样性 ③ 鼓励公民积极举报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的行为 ④ 共 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共 1 小题)
10.(2021•盐城)2021 年 1 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法治中国需要(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
B.把党章作为根本活动准则
C.深入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
D.司法机关严格司法和监察 共 七.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共 1 小题)
11.(2021•南京)坚持依宪执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依宪执政,因为宪法是(
)
①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评判行为犯罪与否的专门法律 ③一部内容始终保持不变的根本法 ④我们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共 八.尊重和保障人权(共 1 小题)
12.(2020•宿迁)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这一制度充分显示了(
)
A.人民的地位 B.宪法的权威 C.人权的内容 D.宪法的生命 九.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共 (共 1 小题)
13.(2021•南通)张某与涂某因琐事发生争吵并将涂某打伤,经鉴定,涂某为轻微伤。公安机关拟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 7 日的处罚。张某不服,欲为自己申辩。办案人员应(
)
A.听取张某申辩,因为张某的行为还没有构成犯罪
B.听取张某申辩,因为国家权力要按法定程序行使
C.拒绝听取张某申辩,因为涂某的权益受法律保护
D.拒绝听取张某申辩,因为张某的违法事实很清楚 共 一十.厉行法治的要求(共 1 小题)
14.(2021•宿迁)为回应社会关切,遵从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平正义,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经过多次审议的基础上,2020 年 12 月 26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该修正案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法定最低刑事追责年龄由 14 周岁下调至 12 周岁。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体现出厉行法治的哪一方面要求? (2)有同学认为,“下调刑事责任年龄,更多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规范,而非保护。”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共 一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与职权(共 1 小题)
15.(2021•南京)在“了解国家机关”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小宁收集了三则案例(如图)进行汇报。根据其收集的案例,最适合的汇报标题是(
)
◆国家主席习近平授予抗疫英雄国家勋章。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中小学生睡眠,体质等“五项管理”开展督查。
◆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诋毁、贬损戍边官兵的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A.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宗旨
B.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C.国家主席是我国的国家元首
D.人民检察院是国家司法机关
2017-2021 年江苏初中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之依法治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共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共 1 小题)
1.(2021•泰州)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说明(
)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B.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宪法的制定、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考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的地位。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C 符合题意;ABD 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点评】认真审题,把握宪法的地位,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共 二.维护宪法权威(共 1 小题)
2.(2018•镇江)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规定旨在(
)
A.维护宪法的权威 B.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C.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维护宪法权威. 【分析】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解答】“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在内心深处尊崇法律,运用法律思维、法律理念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遵守和捍卫法律,有利于维护宪法的权威,A 是正确的选项;BCD 选项题目没有涉及,排除。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维护宪法权威,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共 三.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共 3 小题)
3.(2021•宿迁)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制定出台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表明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
A.以人为本 B.以德治国 C.保护环境 D.依法治国 【考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解答】题文信息涉及立法,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 符合题意,可当选;ABC 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故选:D。
【点评】认真审题,把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4.(2018•扬州)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是(
)
A.人民 B.政府 C.国家 D.法院 【考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因而我国法律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A 是正确的选项;BCD 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5.(2019•盐城)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
材料一:
2018 年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精神,统一执法思想,健全联动机制,瞄准“乡恶村霸”、“欺行霸市”、“地下执法”、“非法放贷”、涉黑“保护伞”“关系网”等黑恶势力,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全国公安机关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和政策规定,当好扫黑除恶主力军。全国人民法院不断提高专项斗争的法治化水平,全国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
(1)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体现的治国方略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方略的? 材料二:
盐城市某校开展“远离黑恶让青春与法同行”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我市扫黑除恶的典型案例,剖析青春期违法犯罪的各种不良心理和严重后果,使师生们深受教育。同学们纷纷想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主题教育志愿宣传活动,但一些家长在“妈妈微信群”里表示这项活动与自己孩子无关。
(2)请运用所学知识,向“妈妈微信群”成员说明道理。
【考点】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树立法治观念. 【分析】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解答】(1)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体现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第一问答出即可;第二问考查材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内容可知,体现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2)此题考查对参加志愿者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考查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要先对题目中个别家长的观点进行正误判断,表明态度,再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分析,说明理由。此题中家长的观点是错误的;然后运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重要性说服持该观点的个别家长,如参加志愿者活动,虽然不能提高成绩,却有更重要的收获。具体从提升自己的价值、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等、锻炼实践能力、公民树立法治观念,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等角度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
(1)依法治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2)一些家长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说服家长们:①参加志愿者活动,虽然不能提高成绩,却有更重要的收获。②在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承担了责任,帮助了他人,
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了提升;③参加志愿者活动会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也会学到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