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觅得清溪到云林,供大家参考。
觅得清溪到云林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作
者:
张玲荣/余树财
作者简介:
张玲荣,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余树财,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
原发信息:
《考试与评价:语文教研版》(京)2015 年第 20159 期 第32-34 页
内容提要:
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承载,古诗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各种误区。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主要分析了四类误区并提出相应对策:去“训诂化”——文体辨读通意脉;去“标签化”——作品联读知情理;去“碎片化”——专题研读通渊源;去“割裂化”——“悟点写读”通古今。
关
键
词:
文言文/训诂化/标签化/碎片化/割裂化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6 年 02 期
著名特级教师韩军老师曾说:“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承载,古诗文有着流光溢彩的章句、灿若群星的人物,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然而,从笔者所见的一份调查数据来看,高达 70.4%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喜欢古诗
文;56.1%的学生把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定位在应对考试上,对文言文的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功能没有太多关注和肯定;53.1%的学生常常有放弃文言文学习的想法,41.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任何课外古典典籍。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状?又该如何应对?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当下的文言文教学要走出以下几大误区。
一、去“训诂化”——文体辨读通意脉
这里所说的“训诂化”,是指把实词、虚词、句子的翻译等视为古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把课内文言文经典篇目视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工具,把“字字落实、句句串讲、习题操练”作为常规教学理念与模式。“去‘训诂化’”并不全盘否定字词解析作为一种策略的合理性,而是指从观念、评价与策略三个层面上,回到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上来。
在“训诂化”的沉闷低效与“泛审美”的凌空虚蹈之间,“文体辨读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具体实施策略是:读题辨体—理清脉络—落实细节—体悟意图。下面以几种常见的文体为例进行说明。
1.描写型的记,包括游记、亭记、园记、楼记等,如《游褒禅山记》《黄州快哉亭记》《小石城山记》等。第一步,读题辨体。如果该文是篇游记,游记一般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写由来—记行踪—发感慨—叙同行者)对照本文,是否这样写的?批注相关内容。第二步,理清脉络。“记行踪”部分,作者到了哪些地方(见到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视角)是怎样变幻的?据此圈划表层的景物脉络;“发感慨”部分,作者的情绪有什么变化?由此可梳理作者的情感脉络。第三步,落实
细节。将具体细节摘取出来,让学生一读断句读,二读通文意(译读,标注重点字词,在语境中落实),三读今译古(将译文回译为文言文,标注重点字词句式的翻译,加深学生的文言语感)。第四步,体悟意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记游,记游与抒发议论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记叙型的传、状等,如《项羽本纪》《苏武传》《段太尉逸事状》等。第一步,读题辨体。一般而言,传记的写作顺序会怎样?(叙家世出身—叙少时事—按官职变动记行状—作评论)本文是否也这样写的?第二步,理清脉络。圈划传主的职务变动情况。第三步,落实细节。每一任官职,传主遇到什么情况(背景)?做了什么?(行状,此处抓人物关系)什么结果?由此看出传主是个怎样的人?也按三读的方法,在语境中落实字词。
此外抒情型的书、表,议论型的说、论等,也可以依循同样的方法。鉴于篇幅,此处不一一赘述。
在让学生掌握文言基础知识方面,文体辨读法与训诂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与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在读不懂的情况下也能根据文体体例大致把握篇章内容,并举一反三,增强学生的信心与阅读能力;二是字词句是在语境中掌握的,根据上下文推断出来的,因此无须死记硬背,从而大大减轻学习负担,加深记忆;三是它强调了言说情境,即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给谁的,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写,让学生整体感受文本意义与其中的言说智慧。
二、去“标签化”——作品联读知情理
“标签化”的阅读,指在教学活动,不经过对人物复杂情感的仔细分析、体悟,直接给人物贴上预设的标签。例如陶渊明,就被当作淡泊闲适的代表;苏轼已成为豁达的代名词。他们一旦被标签化、符号化、标本化,就失去了血肉与生气,使学生不敢亲近,无法产生情感共鸣,更无法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与人生智慧。因此,“去标签化”是文言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而作品联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作品联读,可以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的联读,从中窥见人物复杂、丰富的情感世界与艰难挣扎的心路历程。一篇清风明月《赤壁赋》,使苏轼被贴上了豁达通脱的标签。洞箫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悲叹,何尝不是苏轼内心的悲音?《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早生华发”之悲、“一尊还酹江月”之叹,又包含着多少悲怆?《后赤壁赋》中一声“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分明就是内心的悲愤喷涌!那“超然豁达”背后的内心挣扎,又有几人能知?当学生因粗读、误读而随意引用时,他们已因自己的浮浅与轻慢而错失了一颗博大丰富的灵魂。
联读的作品,也可以是具有相似性的,例如境遇相似、人格相似的作者的作品。学苏轼,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和他相似的贬官谪宦,如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刘禹锡的《陋室铭》、白居易的《与微之书》、《琵琶行》,由此可以探究贬官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思考在重大的人生打击面前,他们的对待方式有何不同,这种不同的态度如何影响了各自的人生境遇。
联读的作品,还可以是具有相关性的,以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人物风貌及历史意义。例如学习《与妻书》时,可抽取文中所提到的语典,探究林觉民的精神渊源;可展示《林觉民传》中对他年少时胸怀大志、倜傥不群,就义时慷慨赴死的章节,让学生感受英雄风范;还可展示孙中山对黄花岗事件的追忆与评价,让学生了解英雄之举的历史意义。学贾谊的《过秦论》时,可联读《贾谊传》,以及李清照、李商隐、王安石、毛泽东对贾谊人生经历的评价,加强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增强趣味性。
三、去“碎片化”——专题研读通渊源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孤立静止的阅读。粤教版教材中文言文选文是按时代排列的,能清晰地反映文体的历史流变,却无法顾及主题及思想内涵的呼应,造成人物的碎片化(把人物看成一个绝世独立的存在,而不是一个时代群像的表征),精神的碎片化(把人物精神看成是超尘拔俗的高标,而不回溯这一精神的渊源与流变),我们只了解一个人物,却没有把他放到一个历史长河中去思考他身上为何会存在这种精神,是否会继续存在下去。“精神的承传,需要‘历史’记忆,需要‘整体’记忆,需要‘永恒’记忆”,如果只有这样的断章碎片,我们就会处于一种“碎片化”的生存状态之中,“人类几千年建立起来的那些永恒意义被消解……”碎片化的文言经典阅读,使我们无法理解文言经典承载着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更谈不上承传这种精神文化。因此,面对学生正在走向“碎片化生存”的事实,我们作为教师,特别在教学文言文时,更应该从学科的整体性建构上动脑筋,尽可能帮助学生去建构人生的历史性、绝对
性、永恒性认知,以形成整体性人生的意义,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清晰的“回家”路线图。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开展专题研读。
首先,针对人物的碎片化,思考在历史长河中,他是一个孤独的存在,还是一个时代群像的表征?有没有一个和他相似的群体?这个群体代表着怎样的时代精神?例如,林觉民何以能抛爱妻别幼子慷慨赴死?研读他信中语典的出处我们会发现,原因是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士人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责任担当。它体现为由屈原到曹植、范仲淹、杜甫、辛弃疾、文天祥、李大钊、谭嗣同、鲁迅等人的一脉承传。苏轼何以能在人生重创面前豁达自适?因为山林情怀也进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从陶渊明的田园,到柳宗元的游记,再到苏轼的赤壁,直到朱自清先生的月下荷塘,细细研读之后我们发现,那清逸灵秀的山水林泉,给被严酷现实挤压的自由灵魂提供了情感慰藉与精神家园。将这些相关作品进行联读,可以梳理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髓与精神符码让学生感知。
其次,针对精神的碎片化,当我们感佩那些人物内心的丰盈与精神的强大时,隔着遥远的时空,他们其实也在通过诗文告诉我们这些精神与智慧的源泉。读完前后《赤壁赋》和《定风波》等,我们可以看到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的自然美景,荣辱相依、祸福与共的至交好友,辉耀千古、苏慰人心的先贤话语,泣血而写、含泪而歌的艺术创作,是如何在安慰、滋养和拯救着这位命途多舛、饱经沧桑的旷世文豪。把视线投向历史的时
空,寻找在他身上的精神渊源与流变,可以让我们吸取人生智慧,获得精神力量。
最后,专题研读还有一个维度,即将含有共同社会元素的一组文章结合起来进行探究。如《氓》讲述的是平民女子无端被弃,《孔雀东南飞》讲的是吏人女子被遣殉情,《长亭送别》则是相府千金送行伤别。把它们与李清照的词作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共同的主题——古代女性在经济、情感、人生价值上的依附地位。再联系《祥林嫂》等文本,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状况在近代仍未改变。而《邀游建筑天地间》中的林徽因,则为女性博取自己独立的价值与尊严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对当下宝马女马诺现象、二奶小三现象等是一个极好的警示。
四、去“割裂化”——“悟点写读”通古今
文言文教学的第四个误区,是为学文言文而学文言文,导致了读与写、古与今的割裂。经典的解读要让学生“在场”,以“我”的生活实践为背景,强调现代视角、当今立场,把文本读成作者在“我”能理解的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产生感悟,让那些精彩的语言经验“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成为对“我”的生活实践有直接意义的智慧和表达。
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思考,以古观今,打通读写。
1.某一问题,今天是否依然存在?问题设置为:①除了……王朝,历史上还有哪些时期如此?②这种现象,今天还存在吗?列举出你认为与之
相似或相关的三个现实事件。你认为这样会导致怎样的后果(试着从三个方面分析)?③你认为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
2.某一思想,今天是否依然闪光?问题设置为:①这一思想包含了哪些含义?②谁在怎样的历史情境下提出这一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时期如此?③这种思想,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
3.某些社会核心价值,今天是否依然充满力量?例如,如果把《鸿门宴》《段太尉逸事状》《张中丞传叙》等文本结合起来,便可以看到乱世中的道义力量:在刘邦同袍之义的婉责面前,雷霆一怒的西楚霸王无话可答;在段太尉义正辞严的指责面前,为非作歹的暴徒满面羞惭,鱼肉百姓的酷吏“一夕自恨死”。正是这些强大的道义力量,维系着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在今天,它确确实实出现了断裂。当环境的污染、资源的耗竭开始让我们付出惨痛代价时,我们会想起,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尊重规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当贫富分化严重、社会阶层撕裂、暴戾之气弥漫时,我们会想起,孔子的“盖均无贫(如果把‘均’理解为社会公正而不是平均主义)、和无寡、安无倾”的内政方针,依然闪耀着现实的光芒;当是否搀扶老人、救助伤者居然成为一个全民棘手的问题时,那“当亦乐牺牲吾身及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铮铮誓言,便格外荡气回肠;当信任危机威胁着整个民族产业和国计民生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便有了振聋发聩的力量!
任何一部古诗文经典,都是绽放在时空深处散发着幽香的永恒奇葩,是穿透时空隧道照亮永恒岁月的美丽星光。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高中阶段可能成为其人生中最后一次接受系统的古诗文学习的机会。引领他们走出文言文阅读误区,使他们真正懂得和爱上文言经典,领略其中的无限风景,从中获取心灵养料与言语智慧,传承民族精神,是我们作为语文老师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与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