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白银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白银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时间:2022-07-06 1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白银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供大家参考。

白银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白银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第一章

 发展背景 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努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市场监管能力不断提升,依据《“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国发〔2021〕30 号)、《甘肃省“十四五”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甘政办发〔2021〕92 号)、《甘肃省“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甘市监发〔2021〕395 号)、《甘肃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甘市监发〔2021〕337 号)、《甘肃省“十四五”药品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甘药监发〔2021〕185 号)、《白银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市政发〔2021〕25 号)等,编制本规划。

 一、取得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按照统一部署,稳中求进、稳中求新,全面推进职能大融合、改革大提速、监管大提效、服务大提质、能力大提升,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全面完成工商行政、质量技术、食品药品、知识产权等领域市场监管职责和行政执法队伍整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先后挂牌成立,县区实现“局队合一”。理清部门权责,制定市、县两级权责清单通用目录。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化,制定出台《白银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实施办法》《白银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白银市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实施方案》《白银市全面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白银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白银市知识产权保护暨维权援助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白银市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白银市公平竞争审查会商审查制度》《白银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执法尽职免责办法(试行)》等文件,不断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

 (二)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准营条件持续放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有序实施,企业名称实现自主申报承诺登记,企业住所登记推行申报承诺制,允许“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住改商”,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全面落实。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实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的新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3 个工作日以内。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全

 程网办,实行“不见面审批”,新设立市场主体无纸全程电子化办照率达 93%。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发布诚信“红黑榜”,开展信用评价、信用承诺公示活动,开通“信用承诺”公开公示栏目。出台保市场主体 20 条措施和助力“地摊经济”12 条措施,促进经济发展效果显著。市场主体增长迅速,由“十二五”末的 8.5 万户增长到 2020 年末的 12.9 万户,增长 51.76%。

 (三)市场竞争环境不断改善 建立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体系,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 2017 年以来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政策措施,预防和纠正排除或限制竞争问题,打破行政性垄断。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经营。严厉打击虚构原价、虚假折扣、模糊赠售、隐蔽价格附加条件、不履行价格承诺等不正当价格行为,有效规范经营者明码标价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组织开展打击传销、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网络违法、知识产权违法等专项执法行动和合同霸王条款、农资市场、无照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

 (四)市场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深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守安全底线,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区域性、系统性、源发性事件。深入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成立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成运行体系较为完备的标准化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普法,排查风险隐患,查处违法案件,食品抽检合格率超过 95%。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假冒伪劣、网络订餐、“三小”等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整治,严防严控风险。加强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强化对生产经营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现场的检查,药品抽检合格率超过 99%。持续开展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和电线电缆、防爆电气、危险化学品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搭建气瓶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商品和服务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全、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五)质量提升行动效果显著 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制定《白银市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推动产品、工程、环境和服务质量示范点建设。开展政府质量奖、建设工程鲁班奖等的评选,1 家企业(白

 银有色集团)获评省政府质量奖,6 家企业获评市政府质量奖,1 项工程(白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获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靖远县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计量技术基础更加坚实,设置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5 家,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35 项,检定项目 59 项,校准项目 19 项,检验项目 4 项,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 90 项,年强检计量器具数量超过 55000 台。持续实施标准化发展战略,成立市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领导小组,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重点、环境保护和经济循环领域标准化工作,服务指导企业创建“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17 项标准获评标准创新贡献奖。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累计 178 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执行产品标准 609 项。

 (六)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能力大幅提升 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工作体系,获批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促进中心,上线运行知识产权网上办事大厅。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累计专利申请量 5850件、授权量 3145 件,累计注册商标 5709 件。至 2020 年底,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420 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41 件,分别位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五位;有效注册商标 772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 6 件、国际注册商标 5 件;认定国家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4 件,有效“三品一标”农产品 230 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6 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每年开展执法维权“护航”“亮剑”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 3000 余人次,开展联合执法 10 余次,全市知识产权市场环境持续净化。2019 年和 2020 年城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成绩,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位。大力开展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培育工作,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2 家、优势企业 12 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7 家,5 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开展专利奖申报和评选,3 项专利获得国家专利奖(其中 1 项为优秀奖),19 项专利获得省级专利奖。质押专利 45 件,质押融资贷款1.38 亿元。获批设立商标受理窗口,上线运行商标网上服务系统,设置商标咨询服务台,商标受理申报时限缩短为 1 个工作日。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面向社会、企业、学校、商场等举办知识产权培训,靖远县、白银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工程试点县(区),靖远县第一中学获批为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白银区第三小学获批为全省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基础比较薄弱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相对较低,生产经营主体呈现“多、小、散、弱”的特点,小作坊、小经营店、小餐饮、小摊点等经营主体安全隐患较多。市场发育不够完善,市场主体类型单一、总量偏低,市场发展程度不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市场交易的小型化、分散化和不规范加大了市场监管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企业管理水平不高,诚信意识和守法观念不强,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社会共治体系尚不健全。

 (二)营商环境还须优化 “放管服”改革还不够到位,对标打造“规范透明、公平公正、优质高效和开放友好”的营商环境目标仍有差距。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商事改革部门间协调不够紧密,部门间数据共享程度还不够高。检验检测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发挥还不够显著。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商标专利监督管理、质量发展、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市场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能力还不够强,相对于推动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差距。部门联动协作尚须加强,在信息资源共享、检测结果互认、行政处罚后续监

 管等领域的协作还不够顺畅,联合执法的长效、常态机制尚未健全。监管政策的创新性和灵活度相对不足,优化服务、扶持企业、激发活力、促进经济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以及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价格、计量等方面监督检查的力度仍需加大。宽进后的严管机制还不够健全,人员业务素质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监管保障相对不足 市场监管资金投入仍显不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经费保障不够到位,基层监管场所和装备较为缺乏。检验检测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信息化和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仍然相对滞后,市场准入、监管、执法之间的信息孤岛尚未完全打破,信息共享水平低。基层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及执法人员装备不完善。人员编制缺少、干部队伍老化、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机遇挑战 (一)面临机遇 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

 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做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机遇。为把握机遇,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体制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完善产权制度,夯实质量基础设施,防范安全风险,实施跨部门联合执法,提高法治化水平,加快市场监管体系和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

 (二)面临挑战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区域竞争态势加剧,互联网和高科技迅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这些都对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为适应挑战,需要进一步健全市场监管人才队伍,更新市场监管思想理念,改善市场监管软硬条件,加强市场监管分析研究,提高市场监管科技水平,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十五次全体会议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加快兰西城市群建设为机遇,推动信息共享、品牌互认、执法互助等市场一体化建设,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着力点,重点优化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和市场消费环境,实施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标准化发展和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努力营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市场环境,为白银市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全局。增强战略意识,强化全局观念,更加自觉地把市场监管工作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和把握。围绕高质量发展,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提升产品和服

 务质量;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智慧监管和审慎监管,推进公平竞争和公正执法,提高服务水平和效能;围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围绕全方位对外开放,完善市场监管规则,提升区域竞争力。

 坚持心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顺应民心、尊重民情、关注民意,着力完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市场监管体制机制,通过严格、规范、透明、公平和高效监管,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用创新的思维为发展破题,用改革的观念为监管开路,用改革创新的方法来破解市场监管工作的各种观念桎梏、体制障碍和瓶颈制约。对标先进,谋划改革创新,对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理念、思路、做法,要坚决改革;对不符合现代市场监管工作要求的体制、机制、模式,要坚决创新。

 坚 持依法监管。坚持权责法定、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动市场监管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监管职能,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确保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推进市场监管制度化...

推荐访问:白银市“十四五”市场监管规划 白银市 市场监管 规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