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谈当前中国基础外语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谈当前中国基础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专访《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 作
者:
史新蕾/王晓涵
作者简介:
史新蕾,王晓涵,《英语学习》编辑部编辑。
原发信息:
《英语学习》(京)2018 年第 20188 下期 第 25-30 页
内容提要:
通过对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梅德明老师的访谈,对现阶段我国基础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科技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基础外语教育国际化的进程等问题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基础外语教育/新科技/教育国际化
期刊名称:
《中学外语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8 年 11 期
现阶段基础外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中央对基础教育的期待
《英语学习》:梅老师,您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已经正式出台,在这个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您认为现在基础外语教育面临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中央对基础外语教育提出了哪些愿景和期待?
梅德明:我认为要抓住这个新时代,首先要弄清楚这个时代的“新”体现在哪里。当前中央非常重视教育,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性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加以论述,作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判断。我们要牢记,建设教育强国要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肯定要抓基础教育。其中有两个抓手,一个是教育现代化,另一个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党和国家的预期、个人成长的需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普及,一定要公平,一定要满足人民群众要求得到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和呼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这个时代对“立德树人”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是在培养人,而不是培养仅掌握零星知识和机械使用技能这种低阶学习技能和低阶学习目标的群体。这个时代的关键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显性的抓手就是要给学生以学养,所以我们提出素养育人。
另外,高中已经进入了普及化的阶段,更不用说义务教育。这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时代的课题——如何正确地、深刻地认识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一定是从德、智、体、美出发。同时,《课标》也指出,“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
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这也是我们课程建设的第一大理念。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教育部非常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4 年3 月 30 日,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 号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高等学校相关学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该《意见》要求我们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各个学段,把学业质量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抓手。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学业质量?学业质量不能仅局限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还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全面发展有四个重要部分,分别是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学业质量从形成到终结,再到全面衡量,一定要从这几个方面去把握。以前仅仅看知识掌握水平的学业质量肯定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21 世纪的素养已经包括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
此外,新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要关注教育群体,关注如何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意见》指出要“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作出重要指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也是 2015 年 9 月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通过的《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首先要牢牢抓住共同基础,即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一基本要求。在保底的同时不封顶,要满足不同孩子、不同发展的诉求。每个孩子的追求不尽一致,他们都应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所以我认为,新时代要求我们的课程应该能够让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好好研究“全面”和“充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迎接新时代的到来还要求我们深入思考外语学科的育人价值、育人功能和育人方法。外语学科教育一定要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中央在经过广泛的考察和对国际形势的深入判断而提出的,我们一定要全面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
涵,同时要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语学科义不容辞。人心要相通,首先语言要互通。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许多外交场合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明确表示“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梅德明,2016)。所以我们语言先行,语言是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外语学科、外语专业教育、外语教师提出要求,同时也要求我们的外语行政管理部门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首先自己要有意识,然后要有行动,要体现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活动安排中。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要把选择权和主动权尽可能地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去创设他们的学习活动,参与到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相互协作中去,共同搭建学习平台、承担学习任务等。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放在所有问题的核心位置上,我认为这也是中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个新时代是一个智能化、数字化、大数据的时代,也是移动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时代。所以我们还要思考如何掌握好现代的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把技术跟我们的学科教育融合在一起,把手段和内容融合在一起,创设智慧学习环境。我们要有智慧学习课件、智慧学习课桌、智慧学习讲台,但是我们更要有智慧学习的思想。智慧学习其实也包括了深度学习、探究学习。技术应该与我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整合。
另外,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也反映了中央对基础教育的愿景和期待。
我还想补充一点,外语教育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核心价值观,必须回答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核心问题。这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我们已经很熟悉了,而第三个问题,即为谁培养人是近年提出来的。
《英语学习》:培养对国家认同的人,为自己国家服务的人。
梅德明:我认为我们的外语课程建设,应该要将思想、目标、内容、教育、活动综合起来,要体现国民教育的属性。基础外语教育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和主流核心价值观,同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我国外语教育已进入了一个以素养质量为人才培养标准的新时代,我们要培养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人文素养、沟通能力的人。同时,至关重要的是,我们的外语课程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因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如果学习者对自己的国家、历史、民族和文化的认识不正确、不准确,那么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坚定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积极、主动、包容、得体地与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面对着这样的挑战和机遇,再加上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教师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有很多育人的领域可以去探究,还有很多价值可以去挖掘。
科技对基础外语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英语学习》:在 2018 年 TESOL 中国大会上,世界英语教师协会的主席埃斯特尔·容(Ester J.de Jong)女士致辞时,我们看到了科大讯飞快速的实时翻译。她在主旨发言中也讲到,现在我们在教授学生用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技术,解决一些还没有发生的问题,让他们去应聘一些可能还不存在的工作。由此可见,科技对于教育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当前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而不断加快,您认为这场“互联网教育革命”对基础外语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梅德明:是的,科技一直在进步,智慧手段、信息化手段、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我们在《课标》里面也提倡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丰富英语课程学习资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重视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及时了解和跟进科技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确保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
这里我想对“外语工具论”的观点进行探讨。有人认为,学外语主要是把这门“工具”掌握好,学外语主要是要会做翻译。但是,我们学习外语就要变成这样一个工具吗?这太窄化了。外语的课程价值究竟是什么?
我们提倡学外语,不仅是要学一个语言的知识系统,还要学文化、学思辨,培养学习能力。所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这四大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回答“学了外语之后,如果我们的技能或成果被机器替代,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
事实上,机器替代不了人。因为除了学习外语的语言知识和核心技能的使用,我们还要促进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比如,学习者学了一门外语,还会去了解各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并进行各种各样的判断,进而了解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性、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不同点。如果不学外语,我们怎么能够客观、理性地去看待其他国家的文化?怎么能够更加包容、更加友好地与其他国家和人民进行相处?此外,斯坦福大学教授博洛迪特斯基(Boroditsky,2017)说,全球有七千多种语言,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一种语言很可能就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有些比较相近,但有些则截然不同。所以外语也是一门多元思维拓展、发展得很好的课程。
《英语学习》:语言承载着文化,呈现着观念。
梅德明:对,所以外语教育追求的应当是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的融合统一。我们需要把握好其中的平衡,轻视工具性的人文价值教育培养的是空谈家,而忽略人文性的工具价值教育则培养出空心人。只有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才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外语教育。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但这种感性的、有温度的、有包容心的、有人文情怀素养的、显性的实力,或者说软实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因
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应该豪情满怀地去拥抱技术,去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
《英语学习》:那么,教师在这个时代是否也要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作为人的不可替代性?
梅德明:是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非常重要,这是一个方面。同时,我还是鼓励大家要拥抱技术,要以正确、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技术。技术不是坏事情,要与它合作,与机器合作,与人工智能合作,去驾驭,去用好,然后为我们的教育和学业服务。这也是我们在《课标》中提到的,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果保持这种态度,我们还怕什么?更好的时代和更先进的工具,就更能促进我们人文素养的提升。因为科学技术是非常好的朋友,我们要让它很好地为我们服务。
《英语学习》:您介绍了新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但新技术是否也使英语教学面临了一些挑战?
梅德明:是有几方面的挑战。第一,对技术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如果单方面地强调技术性或人文性就会走偏。第二,对待技术的发展成果,我们要去学,要去作预判,尤其要研究它对我们育人的价值,这是语言类老师比较欠缺的。第三,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学习对象,我们的学习对象其实在技术方面掌握得比我们好,比如学生们在使用手机、APP 软件方面往往比我们更加流畅,因为他们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原住民”,所以我们要去了解他们,也要向他们求...
推荐访问:谈当前中国基础外语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 完整版 中国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