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高中作文“跟帖”式评价尝试与思考(完整文档)

高中作文“跟帖”式评价尝试与思考(完整文档)

时间:2022-07-05 19:45: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作文“跟帖”式评价尝试与思考(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高中作文“跟帖”式评价尝试与思考(完整文档)

 

 高中作文“跟帖”式评价的尝试与思考 作

 者:

 黄开科

 作者简介:

 黄开科,安徽省肥西中学。

 原发信息:

 《学语文》(芜湖)2015 年第 20154 期 第 19-21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5 年 10 期

 受网络文学“跟帖”的启示,上一学期,我在班级里进行了作文“跟帖”式评价的尝试。每次作文写好后,要求学生务必找三人以上阅读自己的作文并于文后署名跟帖评价;每人也必须阅读三篇以上其他同学的作文并跟帖评价。评价可从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结构、表达乃至字迹、标点符号多方面入手,或从作文某一教学目标入手,或就他人的帖子再度跟帖、争鸣。首先我在班内同学之间试行,其后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之间推广。

  出乎意料,这一跟帖评价方式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焕发出一轮一轮热情,一学期下来,部分同学的写作态度有了显著改变,写作水平也有明显提高,效果令人满意。

  此举引起了我对作文“跟帖”式评价方式的思考。作文“跟帖”式评价有没有现实依据和理论意义?可不可以作为一种常态化评价?怎样才能做得更有效一些?我试图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做一点思考。

 一、传统作文评价弊端的反思

  传统作文评价的做法是,学生交上作文,老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从内容立意到写作技巧,从错别字到标点符号,老师一一指摘并旁批、总评。毋庸置疑,这样的作文评价细致、全面,具有权威性。然而这样的评价在师生两方面存在着现实问题,在教师方面,一个教师一般要任两个班级以上的语文课,每次一百多篇作文,评起来耗费时间、精力,评价难以及时完成,也难以面面俱到,且教师天天纠缠于作文批改,也容易审美疲劳,容易失去敏锐性,因而,评语不乏套话,对学生作文的优劣并不都能一语中的,有的甚至还经不起学生推敲。

  从学生方面来看,他的作文只有老师这么一个读者,他没有多大作文兴趣,而且往往作文本发下去时,已时隔两三周,学生对当时作文如何构思早已淡忘,激情也已消失,往往只对分数瞥一眼,对评语不看或者不细看,对套话式的评语则摸不着头脑,更谈不上再去按照老师意见去反思、修改了,于他来说,作文本交给老师,他的作文已经完成,作文过程已终结。

  即使老师能快速地批改,评价也很到位,该学生能及时接受评价信息,从教学的本质来看,师生之间的这种信息沟通也仍是单向性的,与第三者无关,信息传播范围有限。类似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一样,传统作文评价也只是教师评,学生看,没有学生评给教师看的环节,尤其没有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的环节,缺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信息的沟通、交流是不充分的,学生的理解也是浅层次的、低效的。

 因此,传统的作文评价,于教师极为辛苦,于学生却又低效,这种现状令人沮丧。

  二、作文“跟帖”式评价延长了学生作文活动时间,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增加了作文活动总量

  在今天信息技术环境下,网络文学早已繁荣,微观的“新的文学批评文体”——跟帖化文体已经自然诞生,“我们必须寻求传统批评理论之外的适合于电子阅读的批评范式”。(欧阳有权《网络文学本体论》)网络文学的跟帖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批评文体,显示了巨大的话语力量和批评效果。受网络文学跟帖的启示,一些语文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作文跟帖式评价方式,理当是对传统作文评价方式的一种集体纠偏。

  实行作文“跟帖”式评价,学生的作文在不同的读者之间传阅,学生的评价帖子也在不同的读者之间传递,老师也参与其中。老师既评作文,也可以就学生帖子发表看法。于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变得亲切而丰富。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同学课余时间里不再闲聊,他们有了共同话题,或为某篇作文新颖的立意而叫好,或为某个新鲜的素材而探讨,或为某个帖子而争论不休;一些同学为了使自己的作文有一个好评或者为了能写出一则好评,开始格外用功了,翻阅作文素材,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自己的作文,精心构思跟帖内容等,这使得作文课打破了课堂限制,作文活动延伸到了课外,无形地增加了学生作文活动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跟帖评价过程中,作文的各种要素(类似于课程要素)如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和表达技巧通过帖子得以显现、强

 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突破了点面结构传统框架的局限,建立起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结构,作文跟帖就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过程,增加了作文信息传播总量,从而有利于大面积提高作文效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我们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大部分都有了自己的博客、QQ 空间,早已经能够在博客与空间里自由表达、自由评论,并查看、回复别人对自己的评论,当自己的文章或帖子被人肯定时总是备受鼓舞,因此,他们是可以做好这件事的。时至今日,如果我们的学生作文仍只有老师一个读者,只有老师孤零零的红笔点评,显然是落伍的。

  三、作文“跟帖”式评价加强了学生作文的交流,深化了学生认识,更符合写作的本体意义

  作文“跟帖”式评价不能简单理解为老师逃避辛苦的自我解放,从某种程度看,它更符合写作的本体意义。写作是为了什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高中语文必修课也把“写作”与“口语交流”合称“表达交流”,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写作的表达与交流功能。写作的本体意义就是表达与交流,作文就是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自然的认识,而作文后的跟帖式评价,就是与他人在认识上的交流,就是一种切磋,当然它同时也还是一种表达。同样一个作文话题,甲与乙的立意不同,同样一种立意,丙与丁构思不同,至于素材选用、语言表达,更各有特点,大家在跟帖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思考,不时有观点的融合与碰撞,于是大家对写作的理解

 就会加深,在一些写作方面不太清晰的东西会逐渐清晰起来,一些不太明白的东西会逐渐领会,有时或许会产生创意的火花。如果学生的作文只有老师一个读者,只有师生互动,缺少生生互动,他的交流就非常有限,他的感受、认识、情绪就不会得到强化,灵感的火花难以出现,兴趣就会愈来愈淡。

  并且,写作能力结构要素的研究表明,写作不仅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环节,而且内在地包括修改这一重要环节。张鸿苓、朱作仁、阎立钦、吴立岗等研究者都这么认为。实践也表明,好的作文是需要经过反复修改的,修改就是认识的不断提高,就是认识不断逼近事物的本质。传统作文评价由于信息传递的局限性,学生作文后无反思、无修改,也就没有认识的深化,作文也就停留于“结果性写作”。而作文“跟帖”式评价,作者面对多个读者的意见,必然或兴奋,或震惊,从而反思、反省,深化对对象本质的认识,继而结合别人的意见修改作文,从而变“结果性写作”为“过程性写作”,这就补足了写作过程,这就是交流的效果。

  所以,作文“跟帖”式评价能更好地发挥作文的表达交流功能,弥补传统作文评价的不足,更符合写作的本体意义。

  四、作文“跟帖”式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早就提出了转变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

  人们多以为语文课的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仅仅表现在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上,其实作文教学同样适用。实践表明,实行作文“跟帖”式评价,同学们极为兴奋,一些平时不喜欢作文的同学也在积极讨论作文以及帖子,有的课外时间甚至夜深人静时还在灯下阅读别人的作文并精心跟帖。有的帖子洋洋洒洒竟然有上千字,有的帖子质量非常高。这是因为,中学生潜意识里有着阅读求知和表达交流的欲望,作文“跟帖”评价方式恰恰是尊重和鼓励学生的这种阅读和表达欲望。本来就喜欢作文的同学,别人的跟帖使他有一种成就感,平时不喜欢作文的同学,也因为担心别人对自己的作文差评而不得不转变态度,这从作文的书写、卷面的整洁度的明显改善可以看出。很明显,自从实行跟帖评价后,同学们作文的兴趣、兴奋度与紧张度极大提高,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自主作文。

  跟帖式评价也促进了同学们的合作学习。这不只表现在跟帖时实行小组合作形式,更深层次的,学生在阅读别人的作文时,可以汲取别人的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面对同一作文话题或同一作文题,他可以学习别人怎么审题、怎么选材,怎么安排文章结构等作文基本功夫。比如选材方面,现在的中学生没有阅读时间,没有阅读习惯,积累非常贫乏,但是当他看到别人用到了陌生新鲜的素材,他就会有意识地消化而吸收,这就增加了他的作文素材积累。比如结构安排方面,他觉得读那些结构合理、思

 路清晰的作文有一种轻松愉悦时,就会不自觉地在自己的作文中模仿借鉴,这些比老师课堂说教更有效果。至于优美的语言、整洁的作文卷面带来的审美效果,更会给他人起到示范效应。这是合作带来的实体意义。

  跟帖式评价能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作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很多,比如现在的材料作文,学生审题时容易跑题、偏题,找不到最佳立意,还有诸如选材是否贴切、表达方式是否误用等。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寻求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评价他人作文时勇于发现问题,不要无原则地吹捧,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为高。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让被评者也心里佩服,而对于别人指出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也会引发思考。发现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动机,才会开动脑筋,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对作文过程的深度理解。

  五、作文“跟帖”式评价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作文“跟帖”评价还处于尝试阶段,实践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缺陷,如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因而跟帖评价质量不能完全满意;也有学生的跟帖态度随意,或无原则吹捧或恶意打杀,甚至引起被评同学的反感;一些作文不好的同学害怕自己的评价不够水准,请枪手代评,致使跟帖成了少数同学的专利,等等。

  理论的思考旨在推进实践。为了完善作文“跟帖”评价方式,我觉得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评价主体即作文由谁跟帖评价的问题。结合我的体会,可在班级内按就近座位分成若干小组,先由组内同学相互评价,

 大家彼此熟悉,没有顾忌,可以无所不谈,然后发展到小组之间对应评价,再到班级之间彼此不熟悉的同学相互评价。评价主体也可以多样化,如请其他老师参与,请家长或者邻居参与。二是评价目标的明确化,教师应该讲解必要的评价知识,尽管作文评价可以从作文立意、选材、构思、表达多个角度入手,但最好结合每次作文的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围绕目标跟帖评价,从而使帖子内容集中。三是评价语体的多样化。抓亮点,谈感悟,或议论,或抒情,或随笔,或创造性发挥,不一而足,以彰显学生写作个性。四是老师也要参与其中,把自己的评论作为跟帖之一,这时老师的评语不再是一对一的单向传递,而是网状结构的信息传递了。五是要求学生结合别人的评价意见定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以真正实现作文由“结果性写作”到“过程性写作”的转变。

  作文“跟帖”式评价究竟能不能代替传统作文评价而成为一种新常态评价方式,我们还在尝试中,但是实践已经显现其对传统作文评价的强大纠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