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新时代背景赋予“普职比大体相当”新内涵,供大家参考。
基于新时代背景赋予“普职比大体相当”新内涵 ——The New Connotation of the Policy of "the Propor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Roughly Equivalent" in the New Era 作
者:
查吉德
作者简介:
查吉德,博士,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广东 广州 510030
原发信息: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广州)2019 年第 20191 期 第 1-3,10 页
内容提要:
“普职比大体相当”是近 15 年我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宏观政策。该政策在确保中等职业教育保持适度规模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入新时代,面对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更加多样、更具特色的教育需求,应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中、全国语境中以及新的发展理念中赋予“普职比大体相当”新的内涵。
The New Connotation of the Policy of "the Propor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Roughly Equivalent" in the New Era
关
键
词:
新时代/普职比/新内涵/new era/propor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new connotation
期刊名称:
《职业技术教育》
复印期号:
2019 年 06 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72X(2019)01-0001-04
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初次提出,“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自此,“普职比大体相当”成为一项重要的职业教育政策。该政策在确保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保持合理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批评者认为,该政策有悖教育公平,缺乏科学依据,且各地“一刀切”不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实际。进入新时代,取消“普职比大体相当”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笔者认为,“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仍有积极意义,但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一、“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的缘起
2002 年,“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提出时,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三个非常重要的外部环境:
一是经济高速增长,急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迅速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日渐成为世界工厂,急需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此,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优化人才结构,确保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二是教育普及水平低,急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00 年我国才初步实现“两基”目标,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2 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只有42.8%,①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为此,需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而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
三是办学规模严重萎缩,急需采取有力措施扭转中等职业教育下滑态势。20 世纪末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由此增加了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机会,但也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严重滑坡。据统计,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由高等教育扩招前 1998 年的 1467.87 万人下降至 2001 年的 1164.94 万人,3 年间减少了 302.9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近 101 万人。②因此,为扭转中等职业教育下滑趋势,优化教育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中等职业教育保持合理规模。
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国家提出并实施“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这不仅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要求。在此政策的保障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保持了连续 10 年增长,招生人数由 2001 的 400.01 万人增至 2010 年的870.42 万人,10 年间招生规模扩大了 2 倍多;在校生人数由 2001 年的1164.94 万人增至 2010 年的 2231.8 万人,10 年间增加了 1000 多万人。③
二、“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的新背景
党的十九大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其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随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主体的地位不断弱化。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逐步取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成为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给主体。据统计,2017 年,我国普通高职高专在校生达 1104.95 万人,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 40.13%,占中、高职在校生总数的 40.96%;高职高专毕业生达 351.64 万人,占中、高职毕业生总数的 41.44%。④其次,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学通道更加畅通、升学比例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时代使命正在改变。如上海市提出,到 202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比例提高到 50%左右。[1]广东省提出,到 2022 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读高等职业院校的比例不低于 30%。[2]再次,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趋势,职业培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成为我国人才资源开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并推行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力争 2020 年后基本满足劳动者培训需要。[3]据统计,2017 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
927.37 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 980.84 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 4538.30 万人次,当年已毕(结)业 4744.07 万人次。⑤
二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越来越难以适应产业、技术变革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形态正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不断加速调整和升级。另外,人类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广泛使用,许多传统就业岗位被机器人取代。受此影响,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要求。
三是随着教育的主要矛盾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已难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国教育正在迈向全面普及时代,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得到普及,高等教育也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更高质量、更加多样、更具特色的教育需求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遵循。但受“层次低”“整体质量不高”“社会形象不佳”“社会地位低”“毕业生发展局限”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已难以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近几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不断萎缩,2017 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只有 528.43 万人,比 2010 年高峰期减少 342 万人。⑥
三、“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的新内涵
“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必须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一是“普职比大体相当”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赋予新内涵,不能限于高中阶段的学历教育,应统筹考虑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规模。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构成了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给主体。在教育结构方面,应从人才需求侧出发,确保三大主体能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循此逻辑,“普职比大体相当”应指提供技术技能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的整体规模与提供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普通教育及相关学历进修的整体规模要大体相当,以确保合理的人才培养结构。为此,“普职比大体相当”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去统筹实施,不能仅限于高中阶段教育,也不能仅限于学历教育,应将高等职业教育、非学历职业教育与培训一并考虑,统筹安排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乃至职业培训的规模和结构。[4]
二是“普职比大体相当”应在全国语境中赋予新内涵,不能搞“一刀切”,应允许各地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教育需求情况做适当调整。作为一项国家宏观战略,“普职比大体相当”应作为一项全国语境下的政策,旨在使全国整体上能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进而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为此,在实施方面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搞“一刀切”,要求所有的省域、市域甚至县(区)域都要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事实上,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产业结构、人才需求、
教育需求情况各异,所有地方均要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1)有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甚至是贫困地区,没有发展职业教育的经济基础,学生在当地就业无出路,且缺乏举办职业教育的经济条件。这类地区不一定要求“普职比大体相当”,可适当发展少量的学历职业教育,重点发展面向成人、以劳务输出为目的的成人职业培训。(2)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发展迫切需要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人民对教育的需求、支付能力均比较高,这类地区高中阶段教育要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难度较大,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议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适当减少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职业培训。(3)对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仍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地区,则可适当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5]
三是“普职比大体相当”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赋予新内涵,不能只强调规模相当,更应突出质量相当,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突出教育的人本价值。2013 年 11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想、制定改革举措。”[6]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
教育要坚持“四个服务”,并将为人民服务摆在首位。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应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新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不应只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的大体相当,更应突出两者质量的大体相当。学生不论选择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能享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都能成才。只有做到质量的大体相当,才能真正保证规模的大体相当。否则,维持或强制实施“普职比大体相当”政策,不仅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反而会降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甚至会背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初衷。
收稿日期:2018-10-16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数据来源:根据相应年份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数据整理。参见教育部官网。
推荐访问:基于新时代背景赋予“普职比大体相当”新内涵 新时代 赋予 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