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小企业惠企政策落实情况自评报告,供大家参考。
xx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中小企业惠企政策落实情况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 xx 省副中心城市,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营商委部署安排,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纤困帮扶力度的通知》文件精神,完善人社系统惠企政策制定,落细人社系统惠企政策执行,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当好服务企业金牌“店小二”。现将我局中小企业惠企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局从提高惠企政策时效性入手,强化惠企政策宣传,紧抓惠企政策落实,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确保惠及我市中小企业。
(一)紧盯惠企政策时效
为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我局按照建设 xx 省副中心城市要求,对标先进,广泛征求全市范围内意见,积极更新我市人社系统涉企政策。以人才政策为例,为xx加快建设xx省副中心城市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助力 xx省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及《关于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加快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政策措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通过实施集聚人才“七大行动”、体制机制“四大改革”、服务人才“四项优化”,以“大人才观”的视角,从战略层面对全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部署,明确全市人才工作重点任务。“诸葛英才计划”2.0 升级版对人才政策覆盖范围、申报条件、资金使用等内容全面优化升级,通过实施“七大工程”,出台 25 条“硬核”措施,从战术层面对重点人才队伍和重点人才工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落实省委工作会议要求,安排部署“人人持证、技能 xx”建设工作。围绕 xx 发展需求,加快构建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明确教育培训对象,做强教育培训主体,优化教育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服务发展能力。对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等培训机构与我市企业组织“冠名班”“定向班”,定向输送技能人才,效果突出的,按照每生 2000 元标准给予补助。发挥先进模范的带头作用,对首次来 x 到“重点企业”工作、签订 3 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高级技师、技师,给予 5000 元、1000 元补助。“重点企业”在职员工获得高级技师、技师等职业资格的,享受同等待遇。
(二)强化惠企政策宣传
我局坚持政策现行,服务为本理念,在宣传力度上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相匹配的立体化宣传格局。一是建立部门分包联系企业制度,完善企业“金牌服务员”机制,制定部门惠企政策明白卡,在走访服务时发放到企业。2021 年度走访服务市辖区企业达 4 万余次。二是在部门门户网站建立惠企政策专栏,清晰罗列了我局现行的所有惠企政策,详细梳理了各项惠企政策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等。三是打造人社自媒体宣传阵地。依托“xx 人社”“xx 公共就业”“xx 人才”等微信公众号进一步提高了惠企政策知晓度。四是积极与本地报纸广播电视合作。定期参加xx 市电视台行风热线,宣讲解读人社政策。在 xx 日报、xx 晨报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报纸上发表文章,进行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
同时,利用抖音、快手等新兴短视频平台开启直播宣讲新模式。7 月份以来,xx 市“万人助万企 人社在行动”网络云招聘专项活动——“云讲堂”开讲。xx 市就业促进服务中心、xx 市创业贷款担保中心业务骨干直播解读了就业创业政策内容,详细介绍了申报条件和办理流程。“云讲堂”旨在面向企业和劳动者宣传人社部门惠企、惠民政策清单,通过网络使各项优惠政
策走进千家万户。直播中,主播们讲解了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申报的办理要件和重点事项。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既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便捷服务,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最新优惠政策,有效帮助企业发展和劳动者积极创业就业。
(三)紧抓惠企政策落实
xx 中小企业众多,如何进一步做好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落实好稳企业和稳增长任务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以来,我局持续强化惠企政策落细落实,助力企业稳定发展。2021 年 1-9 月,市本级企业养老保险减免约 1.4 亿。全市组织见习人数 1328 人,补贴金额 480.5 万。截至 11 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 7.55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2.39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1.12 万人,创业培训 2.26 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5.36 亿元,投入全市就业资金 2.68 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 3.89%,就业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普通稳岗 3881.41 万元惠及 530 家企业 110528 名职工,应急稳岗返还36764.88 万元惠及 114 家企业 45055 名职工。兑现落实人才资金三千余万元。
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能人才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机构备案。组建“xx 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机构备案工作评审专家组”,对我市备案企业进行评估。共五家企业进行备案,其中卧龙电气 xx 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备案、待评估企业四家,分别为 x 西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中光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xx 油田。xx 年 10 月 22 日在卧龙电气 xx 防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举办 xx 市首批技能等级证书颁发仪式,52 名一线工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持续推进人才分类职称评价。按照精准化原则,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分类建立体现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
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机制,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人才,让各类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18 个省辖市中,第一个将交通运输专业交由行业主管部门评审。xx 年度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审中,通过行业评价,建筑专业通过224 人、交通运输专业通过 112 人,其他专业通过 224 人。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人社惠企服务效能
一是落实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对局机构改革后行政权力事项进行认真梳理,分别向新成立的市公务员局划出 5 项、市医保局 6 项,编制了我局保留的行政许可等 8 大类、35 项行政权力事项,我局的行政权力事项由改革前的 72 项取消、调整、下放、划转为当前的 35 项,减少 51.4%;梳理了行政执法事项 10 项,编制了行政执法权责清单,完善了行政执法流程图及执法岗责体系,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宣传手册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二是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推进政务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政务服务事项由 164 个“颗粒化”241 个,市直 44 个部门第二;实现“一证通办”和“跨省通办”分别为 115 项和 55 项,占市直 397项的 28.9%和 196 项的 27%,位居市直 42 个部门榜首;不见面审批 233 个占政务事项的 96.68%,即办件 241 项,均为市直 42 个部门第一。进一步推进“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自 5 月中旬开始至今,在我局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分行政权力事项、政府内部管理事项和政务服务事项三批次分别推进。法定时限由 8338 天压缩到承诺时限的 241 天,减少 8097 天,压缩时限市直第一,减少申请材料 268 个。推进集成服务,将程序相近、材料相同、结果关联的多个事项整合为群众眼里的“打包一件事”,更加高效快捷为群众服务。三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提高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事深度。市县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实现率100%;市县两级 100%的事项实现“一窗受理”。推动 120 项政务服务事项接
入“x 事办”“x 快办”APP。
(五)严守政商交往底线
我局建立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严守政商交往“九不得”“九必须”原则。坚持正面清单引导与负面清单约束并重,坚持“亲”而有度与“清”而有为统一,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守住廉政底线,把好政策分寸,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建设副中心城市营造良好环境。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不足, , 产业链低迷。以 xx 年来说,xx 年第一季度国内经济发展较 xx 年同期相比呈现严重的滞后性。数据报告显示,xx 年第一季度全国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了 3.9%。其中,城镇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了 3.6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了 4.3个百分点。从一月份开始,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直线下滑的趋势。人们的收入减少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消费能力下降,抗风险能力减弱等,这些现象反射到社会中,就会导致中小企业市场需求的波动,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生产和长远发展。
(二)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市人员薪资水平及基础设施条件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劳动者追求更高的经济报酬、更便捷的社会服务、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必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严格执行“ 13710 ”工作制度,持续深入企业。聚焦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摸清企业基本情况,听取申贷群众诉求,全面了解其在融资方面的需求和困难,有针对性的帮其解决问题,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为有创业贷款需求的企业和群众提供持续性、跟踪式的优质服务,提高办事
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持续推进惠企政策落实见效。加强人社部门互联互通,定期开展惠企政策落实工作推进会,统一对各项政策的标准把控,增强为企业解读宣讲政策的主动性,为企业在寻求政策解读过程中提供专业性强、可靠性高、适宜自身发展的惠企政策。
。
三是强化企业培养人才思维。加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政策宣传力度的同时,要对重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对企业在培养人才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帮助,指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
四是持续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检查工作。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将“送法上门”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长期开展下去,努力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我们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赶考的姿态奋勇前行,用决战的状态拼搏实干,服务好市场主体,讲好人社故事,为我市打造 xx 省副中心城市贡献积极的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