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测量(2)公开课

测量(2)公开课

时间:2022-07-03 15:2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测量(2)公开课,供大家参考。

测量(2)公开课

 

  1 幼儿“测量”核心经验案例分析 ——以大班“比比谁的幸福储蓄罐大”测量容积探究活动为例

 一、 案例背景 学期一开始,班里继续延续着“幸福储蓄罐”活动,幼儿可以将幸福日记卷成小纸条放入自己带来的储蓄罐中。这一天,刚好是孩子们带来空储蓄罐的日子,“哇,叮当,你带来的幸福储蓄罐好漂亮啊,这里面肯定能装很多幸福!”小伙伴们纷纷赞叹叮当带来的“星星储蓄罐”。“我的储蓄罐比叮当的更大,能装的幸福也更多呢!”泡泡在旁边不服气地说到,大家转头开始打量泡泡带来的储蓄罐,这是一个像花瓶造型的储蓄罐,乍一看还真不好分辨哪个更大,大家一时之间争论不休,于是一场关于“比较哪个瓶子大”的活动顺势开始了。

 二、 案例描述

  阶段一:初次目 测 —— 角度不同

 在争论告一段落后,教师利用晨间谈话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讨论。(陈列两个幸福储蓄罐)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哪个瓶子比较大呢?

 泡泡:我觉得是花瓶储蓄罐,因为它高。

 叮当:不对,它虽然高,可是星星储蓄罐也比他宽啊!(幼儿用手指着星星储蓄罐最宽的星星角部分)

 桃子:我有不同想法,你们看(手指瓶底向上凸起的部分),很明显星星储蓄罐的瓶底比较高,所以它能装的东西肯定少。

 ……

 师:你们已经发现了,光靠眼睛看可不够,有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清楚地知道瓶子到底有多大吗?

 泡泡:“那就量一量!”(指向测量“高度”)

 叮当:“也可以用颜料沾上瓶子,然后让瓶子在纸上印下来,这样我们就知道瓶子到底有多大了。”(指向测量“瓶底面积”)

  桃子:“用两条线绕这两个瓶子,都绕一圈,看哪条线用的多,用的多的肯定瓶子大。” (指向测量“周长”)

  2

 师:那就试试吧!

 阶段二::二次测量 —— 借助工具

 几轮测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师:刚才测出来的结果怎么样?

  泡泡:我刚才用尺子比过了,他们是一样高的,所以应该是一样大的。

 叮当:我跟你测出来的不一样,花瓶储蓄罐的瓶底比星星储蓄罐大多了,代表它能装的也更多,所以应该是花瓶储蓄罐更大。

  3

 桃子:我跟你们两个都不一样啊,我这边星星储蓄罐绕的线更多些,这不就是说它更大吗? 三个小朋友测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大家一时之间陷入了沉默。

 这时教师取出测量工具,重新演示三位幼儿的测量方法。

 师(演示尺子测量):“你们看,尺子测量的其实是这两个罐子的…… ” 泡泡:高度!

 师:那另外两种方法呢?(通过演示,幼儿明白了另外两种方法其实是在比对罐子瓶底与瓶身的宽度)

 叮当:原来我们比的东西就不一样了,难怪结果不一样!

 桃子:我们应该比的是同一样东西!(开始指向“比较同一个物体属性”)

 师:既然是比哪个罐子大,我们最应该比的是什么呢? 桃子:我们应该比的是谁装的东西多,谁装的多谁就是最大的幸福储蓄罐!

 泡泡: 那我们就直接往里面装幸福日记的小纸条吧!

 阶段三:三次测量 —— 统一测量单位

  只见泡泡和叮当拿来了很多小纸条,两个人开始一边塞,一边数数,大家也一起帮忙数。数着数着大家发现不对劲了,泡泡为了能让花瓶储蓄罐装更多纸条,每次都把纸条卷的很细,因此装了很久,储蓄罐还有空间;而叮当只是每次粗略地卷一下就塞进去了,因此星星储蓄罐很快就满了。孩子们发现问题后马上中止了这次测量。

 桃子:这样不对,你们两个卷纸条的时候就一个大,一个小了,这样结果测出来也会不准的。

 叮当:我们要完全一样的纸条才可以,这样才公平!(开始指向“统一的测量单位”)

 桃子: 但是我们不可能让纸条都一样的。

 泡泡:我们可以装别的呀!别的一样的东西。

 师:是的,孩子们,你们已经注意到只有用一样的东西装进瓶子来比较,才能公平

  4 地测量出他们的大小,这样的东西在科学中我们称为“测量单位”,那你们想想哪个东西可以作为相同的测量单位装进去呢? 桃子:有了!我们可以倒水啊!

 于是,桃子马上和阿宝小朋友提了两小桶的水过来,分别装满两个瓶子,然后,再分别把瓶中的水倒入两个相同的空桶里,这下,花瓶储蓄罐倒出的水位更高,是泡泡的幸福储蓄罐更大啊!

 乐乐:那我们还可以用沙子再验证一次,乐乐取来了沙土区的沙子装入两个瓶中,装满后倒入相同的空瓶,结果和装水的是一样的。这下大家都知道了是泡泡的幸福储蓄罐更大!

 三、 行为分析 看似是在比较哪个幸福罐更大?这背后实际是幼儿对容积的关注,也就是一个容器能容纳的总量。但在前两个案例的目测与借用工具测量中,幼儿对“测量容积”的概念并不是很明确,所以才会出现觉得“大”就是更高,更宽或更深,而测量结果不同也促使幼儿思考背后的原因。教师利用重新演示以及关键性提问的策略,引导幼儿关注到原来是由于物体属性特征的不同(高度、宽度、周长),所以比较大小的结果也有所出入,最终关注到容器的同一个属性——容积,这是公平比较和测量的重要前提,至此幼儿已经认识到“公平比较”的重要性。

 在后续认识到测量单位并不相同的情况下(卷纸大小不同),为了更加公平的比较,决定统一测量单位,借助水和沙子进行间接比较,更为直观的看出哪个幸福罐装的更多,容积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