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时间:2022-07-03 11: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文档)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6 月 7 日晚,“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辛育龄教授写下的这句诗正是他用行动践行的誓言。主刀我国首例人体肺移植手术,首创双腔插管麻醉法,首创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行医 80余载,他创造着中国医学界乃至世界胸外科领域无数个“从0 到 1”的突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这是他生前常说的话,而他也用一生给了这句话最完美的解释。

 前沿阵地不畏惧,救死扶伤立宏愿。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6 岁的辛育龄毅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分到冀中卫生部,成为了一名卫生员。1939 年,他被派到白求恩医疗队担任司药,从此跟随白求恩大夫,在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手术室抢救伤员,他看到“白求恩大夫连续工作 69 小时”,当时便在心里暗暗发誓“救死扶伤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如果将来能做一位像白求恩一样的医生,挺好的”,他是这样想的,也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白求恩大夫牺牲后,年仅 18 岁的辛育龄没有丝毫害怕和退缩,他以白求恩为榜

 样开始了救国救民的新征程,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永不言弃的精神,困难面前不退缩,坚定理想信念,奋勇前行。

 振兴中华勤奋学,妙手执刀解顽疾。1942 年辛育龄进入中国医科大学 20 期学习,在延安低矮的窑洞里开始接受正规学习,这更坚定了他为解放全人类奋斗终身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初期,辛育龄作为首批公派留学生,被派往苏联学习胸外科技术,5 年后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他放弃部队的优厚条件,主动要求分配至位于北京通州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牵头举办胸外科医师培训班,在 1958 至 1980 年的 22 年时间里,培养出全国 300 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改革开放之初,已是花甲之年的辛育龄,积极参与筹建卫生部直属的中日友好医院,担任首任院长,医院步入正轨后,他主动请求辞去院长职务,要求回到胸外科,继续专心做一名外科大夫,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初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一刀一针一支笔,百岁医者创神话。辛育龄开展了中国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是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奠基人;他是中国针刺麻醉的创始人和带头人,首次将针刺麻醉运用于胸外科技术;他先后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30 多项,发表论文 130 多篇,编写专著 10 余部。他用“一把刀”“一根针”“一支笔”,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 0 到 1”的突破。针刺麻醉过程中,为寻找经验,辛育龄在自己身上

 做试验,在针麻状态下实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手术,用镊子夹自己的皮肤,相继使用仪器测痛阈,为筛选适合针麻手术的病例作比较,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畏牺牲、开拓进取的精神,一心一意提升为民服务效能。

  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辛育龄教授身上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品质,为我们提供了“人生指南”,也指明了“人生航向”。我们将以之为榜样,在下一个百年的新征程中,激流勇进,乐于奉献,展我风采,续写辉煌。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这是“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的一生志向。

 辛育龄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一生一事,初心不改;他一生一念,匠心独运;他一生一意,爱心为民。在他砥砺攀登医学高峰、呕心沥血拼搏一生的奋斗中,绽放着党员医者的风骨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铭记。

  一 生一事,“初心”不改。战火纷飞年月,白求恩身边工作 100 多天,耳濡目染之下,辛育龄决心此生用医术治病救人,发出“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的铿锵誓言。从此,择一事、终一生,他用行动践行誓言,主刀我国首例人体肺移植手术,首创双腔插管麻醉法,首创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行医 80 余载,为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实现了许许多多“从 0 到 1”的创举。初心不忘,方得始终,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党员干部要时刻不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在新思想学思践悟中强基铸魂,在实践风雨砥砺中壮骨增智,做到“日参省乎己”,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经风雨、见世面、成大器,永远保持初心的清澈透明、纯洁纯正。

  一生一念,“匠心”独运。生逢那个激情燃烧的年月,辛育龄以全部热忱投入到新中国医学事业发展的征程之上。和那个年代许许多多精诚报国的热血青年一样,辛育龄在我

 国胸外科领域殚精竭虑、全力以赴,不计个人得失。为了探索最佳的镇痛效果,他在针麻状态下实施自己的急性阑尾炎手术,创造了现代医学一根针麻醉的“神话”。为了新中国的医学事业,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辈子搞创新几乎到了入迷的程度。他牵头创办的中日友好医院,如今已跻身世界八大肺移植中心之列。在他推动下,中国胸外科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和我们这个伟大国家、伟大时代实现了同频共振,贡献了中国胸外科对世界医学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中国担当。党员干部要以辛老为榜样,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干一行干成一行、干好一行,多一分匠心独运、少一分得过且过,多一分精诚精进、少一分急功近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心力!

 一生一意,“爱心”为民。医者仁心,爱是医者焕发人生五彩的底色。辛育龄的爱,是一腔赤诚一颗丹心,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之爱。青年辛育龄看到白求恩把伤员的生命和健康,看得远比自己重要。“红小鬼”被深深震撼,从此一颗对党和人民医学事业奉献一生的种子,在辛育龄心内发芽、生根,成长、壮大。此后,报考党创办的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在战火中走上医学道路的他,情志弥坚、忠诚不贰,医学报国、为党分忧,成为他一生的奉献和追求。辛育龄的爱,是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患者祛除

 病痛、妙手回春的精诚之爱。他常讲,“和工程师不一样,医生手中的产品是人,人死了不可复生”。因此,他能设身处地为患者思考,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对医技精益求精,从1947 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成为外科大夫开始,辛育龄整整60 年没有放下手术刀,始终在一线,和患者在一起。辛育龄的爱,是守护人民健康,光大中国医学,履职尽责、夙夜在心的使命之爱。“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其情殷殷,日月可鉴!

  2022 年 6 月 7 日 22 时 54 分,噩耗传来,辛育龄不幸在北京逝世,享年 101 岁。斯人已逝,吾辈自当挺身而出,汲取“三心”力量,赓续红色血脉,奋力接续前行,将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辛老千古,辛老走好!

  “七一勋章”获得者,新中国胸外科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辛育龄教授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一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如白驹过隙,但放在人的一生,却可以厚重而宽广。在战火中同白求恩并肩战斗救治伤员,50年完成 1.5 万多例胸外科手术,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从小战士到大专家,与党同龄的百岁医者辛育龄,始终践行着永远与党和人民在一起的赤子忠诚。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辛老身上鲜明的党员印记,更是被一代代青年医护人员视为人生“坐标”,你的名字,值得我们铭记一辈子。

  择一事,终一生 —— 个人理想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与党同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辛育龄始终践行着一名老党员择一事、终一生的誓言。他把伤员的生命和健康,看得远比自己重要,他始终以白求恩精神为座右铭,在其精神的耳濡目染下,萌生了学医报国的念头。辛老于 1938 年 5 月参加八路军,成为冀中卫生部后方医院的卫生员。1939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上山采药制成抗疟药片、研制出治疗疥疮的皮肤擦剂软膏解除战士疾苦,到报考党创办的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外科大夫,他在战火中淬炼砥砺,从一名战士成长为专家,一干就是一辈子。

  勇攀医学高峰 —— 从“近乎空白”到“遍地开 花”。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艰难起步,胸外科几乎一片空白。1956 年,辛老从苏联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本

 可留在部队当军官,专门接诊军队病员。但他一心想为更多病人做手术,便毅然选择了到北京通州的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组建胸外科。从 1958 年到 1980 年,他牵头举办培训班,为全国培养出 1000 余名胸外科技术骨干。他经常亲赴各地帮助胸外科医师做手术,指导 40 多所医院建立了胸外科。1954 年到 2004 年间,共完成胸外科手术 1.5 万多例!只要人民需要,再险峻的高峰也要攀登。1979 年,辛老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他没参加过任何这方面的进修学习,完全是靠自己实验研究取得成果。如今,中日友好医院每年肺移植超过 100 例。正是辛老在多个方面取得“从 0 到 1”的突破,为我国胸外科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人生价值是奉献 —— 誓做“白求恩”式的好大夫。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辛老 80 多岁还坚持每周出门诊,并参加科室查房。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他总是想方设法为病人减少开支,甚至还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病人。遇到危重病人,辛育龄常常在手术室坚守七八个小时,术后彻夜不眠,亲自守护病人。“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辛育龄一直嘱咐胸外科年轻医务人员。辛老用身体力行践行着“做一名好医生,做一棵无影灯下的‘不老松’”的铮铮誓言,被广大青年医护人员当作“人生指南”“精神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