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四五”期间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意义与重点任务【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 十四五 ” 期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与重点任务
作者:张占斌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2020 年第 12 期
[作者简介] 张占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占斌
[摘 要] “十三五”期间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进展,进入“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推动发展的首要任务。针对当前我国营商环境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在市场准入、简化程序、公平待遇、破除垄断、稳定政策、司法保护等多项重点任务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十四五”时期营商环境的优化。
[关键词] “十四五”;营商环境;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十四五”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新时代新发展阶段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和底线思维,稳住阵脚、保持定力,真正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政府是推动发展的主体,政府推动发展的首要任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十四五”时期政府推动发展的重点是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或者说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
2020 年 6 月至 8 月,笔者参加了由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任组长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组,就“十四五”期间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进行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司法部等部门的情况介绍,选取了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共 100 多家进行调研,其中座谈调研 30 多家、书面调研 70 多家。还针对相关问题到北京、天津进行了专项调研。从调研情况看,企业充分肯定近年来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对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非常关切,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一、“十三五”期间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系统整体设计,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国务院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每年召开全国性会议进行部署,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加强了推动营商环境改革立法工作,全国政协和地方政协围绕营商环境改善建言咨政,这些对优化营商环境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党政机构重组的同时,各级政府“放管服”举措相继推出,营商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 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已跃居第 31 位,比 2018 年提升 43 位,连续两年被世界银行评为“年度十大最佳改革者”,位列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第 7 位。
一是市场准入大幅放宽。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终结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改革商事制度,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放宽金融业、制造业、农业准入。加大自贸试验区开放试点,开启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步伐。
二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把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和“营改增”结合起来,2019 年全年累计减税降费 2.36 万亿,2020 年预计超过 2.5 万亿。对各种不必要的证明和繁琐手续进行清理,取消证明事项超过 1.3 万项。对中小企业实行普惠性优惠政策,清理涉企收费和降低融资、用能、上网、物流等成本。
三是注重公正监管执法。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重点监管的结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 44 个部门。推行“互联网+ 监管”。对疫苗、药品、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实行全覆盖严监管。加大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四是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各地推出“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服务事项清单化、标准化”等改革举措。北京市推出企业综合服务包,提供“管家式”服务。开办企业流程持续简化、时间缩短。仅 2019 年,新设市场主体 2179 万户,日均达到 2 万户,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五是法规和政策逐步完善。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据不完全统计,2017 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文件超过 200 份。北京市、天津市等多地还出台了专门针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二、“十四五”期间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府推动发展的首要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十四五”时期,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并不仅在于直接投资、招商引资,首要任务是优化营商环境。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与我们对优化营商环境时代内涵的认识有关。从最宽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建立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市场经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是统一的,营商环境是“三化”的统一。这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环境,就是改革开放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狭义上看,就是市场主体经营的环境,包括法治环境、市场准入、政策环境(财税金融)、规划环境、竞争环境、政府服务、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等。这里有硬件的,更多是软件的。同时,更多取决于治理,把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用治理效能实现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要赢得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大的优越性,就必须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通过优良的营商环境展现出来。
营商环境就是市场主体准入、投资、建设、生产、经营、流通、物流、回款等整个活动的环境,可以说是一个价值链、生态圈。我们必须营造一个好的价值链、生态圈。营商环境的好坏由谁来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当然,现在国际国内都有一些评价机构,每年就相关问题做出评价。但归根到底,市场主体是裁判者,市场主体说了算。也就是说企业是裁判者,企业说了算。企业认同,愿意创新创业,就说明营商环境好。企业不认同,不愿意创新创业,就说明营商环境差。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还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变化带来的严重挑战期,更是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关键期。无论从底线思维还是战略思维角度衡量,优化营商环境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优化营商环境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效能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强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这一要求,我们的营商环境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政府与社会关系、市场与社会关系,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有突破有创新,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的生产力,重点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以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深层次市场化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要求。这是建设一个好的市场经济体制,体现制度优势,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增强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
(二)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对直接投资、招商引资有极大的热情,GDP 的高增长几乎是“一俊遮百丑”,这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粗放增长的场景,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优惠政策突破底线,圈地囤地不开发,野蛮开采矿产,破坏生态环境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党中央强调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不仅仅是市场的事情,也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优化营商环境当然对招商引资和 GDP 增长有帮助,但优化营商环境不仅仅是为了招商引资,也不仅仅是为了 GDP 增长,而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不少困难,需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自身也需要精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方面,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放权、减权、减利,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向市场放权、给企业松绑、让群众便利的政府自我革命。另一方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也是政府的职责,应从事前审批型政府、经济发展的竞争者,转向服务型政府。这也是对政府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率、有效公共服务供给的“大考”。
(三)优化营商环境是保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维护国家产业和经济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各方面都在发生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民粹主义、种族主义等思潮活跃,社会骚乱此起彼伏,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许多国际公约、国际准则失效,国际秩序重构处在关键路口。大国博弈加剧,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为维护其世界霸权和领导地位,采取多种措施遏制中国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的国际环境。面对当前全球化遭遇逆流等国际经贸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国家发展,做好较长时间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必须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提高竞争力。现在这方面已经出现了不利的情况,有些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了、脱钩了,有的外企、民企走了,低端的产业、企业生存不了,高端产业、企业却进不来。应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卧薪尝胆”式的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自主可控,真正本土化;另一方面,要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现有外资企业的粘性,使之不愿意离开中国。这两个方面,都取决于是否能创造世界最优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好了,就可以用国内稳定优化营商环
境的确定性,对冲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未来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营商环境的大比拼,国际竞争也是营商环境的竞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要通过优良的营商环境展现出来,就必须解放、创造和保护先进的生产力。
三、“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点任务
“十三五”期间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绩,是继续前行的重要基础和良好起点。我们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在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当前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各种准入限制、审批许可等不合理的管理措施还比较多。事中事后监管落实不到位,市场监管不公、检查任性、执法不力等问题依然突出。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依然存在,各类企业难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脱钩不彻底,涉企收费存在不合理现象。政务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我国营商环境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些指标排名还比较靠后。总的来说,营商环境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面还有不少差距,需要我们精准施策,补短板、强弱项。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应突出以下十项重点任务:
(一)减少审批,放宽准入
要继续取消或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 玻璃门”“ 旋转门”。现在看,市场准入“三重门”放得仍然不够,在市场准入、经营许可、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还有改进空间。要继续放宽石油、天燃气、电力、电信、铁路、金融、水利、医疗、教育、文体等基础产业和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现在全国实施了负面清单制度,已经做了不少压减,但负面清单事项仍然偏多,清单之外的障碍也不少。中央和地方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还可压缩。要继续压减工业生产许可证,继续清理减并一些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取消一些备案登记、年检认定等。要取消各地自行设置的高于全国统一准入要求的各类行业监管条款。
(二)简化程序,线上办理
大道至简,政简易从。当前有的地方政务服务审批事项不够集中、窗口设置不够合理、办事指南不够清晰,大厅办事人员能力素质跟不上,部分事项申报材料多、审批流程复杂、办理过程缓慢、办事成本高。部分企业反映,房地产从拍地到领取施工许可证需要 3-4 ...
推荐访问:“十四五”期间优化营商环境重要意义与重点任务 重要意义 优化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