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舍宁秘书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全民守法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优秀范文】

全民守法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优秀范文】

时间:2022-06-30 12: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民守法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全民守法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优秀范文】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四框

 全民守法

  【课标要求】

 搜集材料,阐述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教材分析】

 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本框包含两目,第一目“全民守法的内涵”,阐述全民守法的含义,阐释推动全民守法的目标,介绍全民守法的原则。第二目“推进全民守法”,阐述推动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教学目标】

 1.结合不同社会主体遵守法律促进社会进步的具体事例,探究全民守法的内涵,理解全民守法要求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2.体会人们在法治国家中的美好生活,明确全民守法的意义,阐明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国家坚持把全民普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工作,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2.科学精神:理解全民守法的内涵、原则和推进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3.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着、坚定捍卫者。

 4.公共参与: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权益,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全民守法的原则和推进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如何增强全民守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时安排】1 个课时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辨析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 [ 导入新课] ]

 今年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个年头,在“奥密克戎”新一轮围攻下,在全国各地倾力防控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一些地方持续发生妨害疫情防控案例,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也频频敲响了法治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今天我们以“疫情防控”为背景,学习第四框《全民守法》,深刻感悟我国全民抗疫抗疫背后的法治底色。

 第四框

 全民守法

 总议题:深刻感悟全民战疫中的法治底色

 议题一:在“依法抗疫”中感受全民守法 议题二:在“法治警钟”中理解全民守法 议题三:在“法治大考”中践行全民守法

 议题一:在“依法抗疫”中感受全民守法

 疫情防控,是一场“法治大考”,从政府及其各部门,到社会方方面面,到每个人都是“考生”。

 2022年3月30日晚,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采取全域静态管理、全员核酸筛查、全面流调排查、全民清洁消杀等综合防控措施。

 探究一:观看视频《记者直击:上海实施全域静态管理》

 思考:

 (1)上海市采取全域静态管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全域静态管理下,青少年应如何做到“依法防疫”?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

 (1)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四十三条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

 (2)例如:根据法律要求,青少年要主动服从防控管理,落实“非必要不流动”要求,做到“足不出户”。确需外出的,必须落实查证、验码、测温、登记、戴口罩等防疫措施。

 一、全民守法的含义(是什么)

 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分析:

 1.全社会要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

 法律只有被信仰,成为坚定的信念,才能内化为人民的行为准则;反之,如果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法律没有信任感,认为法律解决不了问题,而是要靠上访、信访,靠找门路、拖关系,甚至采取聚众闹事等极端行为解决问题,法律必然没有权威,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会。

  探究二:观看视频《3 3 人篡改核酸检测证明,北京铁路警方:拘!》

 思考:3人因篡改核酸检测正面被行政拘留,带给我们什么法治警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

 (1)要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

 (2)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要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二、全民守法的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3.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议题二:在“法治警钟”中理解全民守法

 三、全民守法的原因(为什么)

 法治社会在于全民守法。

 》 探究三:阅读上海市委市政府《致全市人民的感谢信(节选)》

 思考:全体上海市民的支持和付出,在取得依法抗疫胜利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

 疫情期间,上海普通市民接受居家监测管理;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定期接受核酸检测;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配合有关单位的扫描、测温等防疫检查,为依法抗疫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还可以从志愿服务奉献等角度分析。

 1.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

 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在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如何做到人人尊法、守法,这是世界法治史上独一无二的课题。

 2.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只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才能增强整个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才能形成自觉、主动守法的良好道德风尚,才能让公民的法治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实现全民守法的法治环境,不仅需要提高公民对法治的信任,更需要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正确法治观念。

  探究四:观看视频《西安男子“因饥饿外出买馍”被防疫人员殴打!警方通报:拘留7 7 日》

 思考:分析两位防疫人员被警方拘留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

 这两位防疫工作人员在行使防疫管理权利时,严重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四、全民守法的具体要求(原则、特征)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探究五:观看视频《疫情期间这么做,违法》

 思考:分析视频中的四个案例,概括其行为的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

 案例一:确诊病例陈某林、刘某敏不主动报告,不居家隔离。

 :

 案例二:药店的负责人杨某、王某娴未要求购买人进行扫码登记、体温测量,未进行药品销售信息实名登记。

 :

 案例三:疫情封控管理期间,李某泉、张某荣擅自翻越小区护栏,离开封控区域。

 案例四:出于恶搞心态,廖某网传有人核酸检测报告为阳性的虚假信息。

 共同特点:不履行法定义务,破坏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探究六:观看视频《疫情期间如何维护相关权益?法官为您释疑解惑》

 思考:法官的释疑,为我们在疫情期间维护合法权益带来了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

 (1)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

 (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遵守和运用法律,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 [ 知识拓展] ] 处理矛盾、纠纷的几种方式

  议题三:在“法治大考”中践行全民守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没有疫情的时候大家都“岁月静好”,对这些法律比较“无感”。大疫当前,防控中的这些活生生案例,唤醒了一些还在“沉睡”的人,不断地给人们“上课”,这客观上也是一次全民普法、推动全民守法的过程。

 五、推进全民守法 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直接考验一座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其中,法治建设是最重要的“必考题”之一。

 探究七:阅读通讯稿《深圳战疫的法治底色(节选)》

 思考:分析深圳战疫是如何推进“全民守法”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分析: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全民普法工作。

 (2)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严格执法,依法打击不履行法定义务,破坏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

 1.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 [ 律师观点] ]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 [ 知识拓展] ] 公序良俗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 —— 平时撒个小谎,隐瞒点自己的私事,至多也就是个“小节”,对别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妨碍,但疫情防控期间,隐瞒病情或行程,则不仅是“私德”问题, , 可能既害了自己,还危及他人安全,直接触犯法律。

 —— 平时三五好友打个牌,聚个餐,是正常不过的私人权利,不算个事,但疫情防控期间,不顾禁令执意为之则可能违法。

 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原则是我国民法领域中的一种基本原则,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无效。

  [ [ 课堂小结] ]

推荐访问:全民守法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必修 法治 全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