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互动激发热情,展示成就高效,优秀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互动激发热情,展示成就高效
【摘要】为了实现“重质量、轻负担”的课改要求,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高效课堂,必须以互动和展示为途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提高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互动 展示 主体 兴趣 素质
【正文】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思想品德课要实现“高质量、轻负担”的目标,必须在教学中以互动与展示为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愉悦学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一、互动与展示:“以学生为本”的直观体现 互动、展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它们深刻诠释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新课改“高质量、轻负担”的目标要求,能有力地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推进。
互动强调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两种表现;展示是突出学生的活动,通过回答问题、讲解疑难、上台表演、演讲说唱等形式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这两种教学途径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功能,使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赋予新的含义:教师变为学生学
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张扬、愉悦高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二、互动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提供互动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变原来的“要我学”为今天的“我要学”,从而积极主动地发现新知、探究未知,积极思考,激发潜能,并分享发现规律、探索新知、交流创新的无穷乐趣,在愉悦中实现高效课堂。
在互动中,课堂的空间是学生的,时间是学生的,任务也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互动,重在学生“学”的活动,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自己自主解答提示问题,可以小组交流,可以与他人争辩,可以展示讲解;教师重在“导”,设置情景,巧置问题,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譬如在学习《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时,学生分小组列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在互动中学生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总结出“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结论;借机我引发质疑:是否说明我国已经是发达国家?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激烈的关于国情认定的辩论展开了,一位学生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排在世界第二位,是名副其实的
发达国家。”又一位学生说:“我国的科学技术还远远落后于美国,许多科技含量高的东西还大量进口,这说明我国还不发达……”,在学生的互动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经济、政治、人口等多方面认清了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了初级阶段的内涵,学习的热情弥漫整个课堂,课堂的实效在互动中得以落实。
三、展示提升学生素质,激活课堂高效的原动力 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够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量能够让学生自己讲。”所以,课堂上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对结论以讲解、板书、表演等多种方式“讲其然,并讲其所以然”,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以求知识的科学与创新以及规律的总结。展示是学生个性风采的张扬,可以增强学生的勇气和自信,激励学生“我要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说唱表演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总之,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展示中得以实现,教学目标、课堂高效、重质轻负在展示中得以落实。
如学习《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时,一学生展示自己假日调查的结果:买房难——房价太高,低收入者望“房”兴叹;读书难——贫困家庭的孩子交不起学费无法上大学;出行难——农村交通落后,农民出行不方便;看病难——药价高,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低收入者看不起病。精简的话语充分凸显出学生的个性才华,也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主要矛盾;再如学习《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时,
学生自编小品,以“说”党的丰功伟绩、“唱”红色革命歌曲、”评“焦裕禄式的人物的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建设时期的中流砥柱作用,坚定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选择的信念。
总之,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宰政治课堂,还学习的杠杆于学生,相信学生一定能以互动与展示为我们撬起课堂实效的“地球”。
【参考文选】
【1】《国家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 2011 【2】《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学习》王秀清 《教育教学研究》2011.5 【3】《杜郎口旋风》 李炳亭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