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们不是课堂“神话”缔造者(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我们不是课堂“神话”的缔造者 ————“将课堂交给学生”之我见 作
者:
水菊芳/黄安成
作者简介:
水菊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黄安成,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南校.
原发信息: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西安)2013 年第 12 上期 第 26-29页
期刊名称:
《高中数学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04 期
一、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一些中学数学教学研究者提出了无比“激进”的口号:“将课堂交给学生”.他们主张,学生绝对是课堂的主人,知识的发生发展,数学理论的发现、形成、构建,数学技能的获取、掌握和运用,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同时在课堂上也不准学生看书,否则就是教材的注入.于是许多教师的课被他们指责为“教师讲得太多”.
这些研究者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景:完全不用教师费心费力,也不依赖教材,课堂的主人——学生依靠自身的努力,就完成了数学课题的研究.他们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克服遇到的所有困难,解决遇到的所有问
题,知识得到长足的积累,技能得到可观的发展,智慧得到可喜的增长,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思维和心理品质得到实质性的优化.
可是笔者不客气地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1.难道中学生比数学家还厉害
不少数学家都说过类似的话:“自己的成功是无数次失败的结果.”一个数学概念的推出,一个数学规律的发现,一个数学理论及其系统的形成和建构,一个崭新问题的解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须与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做顽强的斗争,须经历无数次的挫折,有时还要与落后保守势力做殊死的搏斗,没有一段时间难以完成.即使数学理论的一个片段,比如现在一节数学课所研究的内容,也不能指望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独立完成,难道一般中学生比数学家还厉害吗?
2.“教学犹如扶醉人走路”
这是一位伟人的名言,说得非常幽默诙谐和生动形象,十分耐人寻味.就一般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和思维都比较稚嫩,数学知识、数学经验和生活阅历都比较缺乏,面对全新的数学科学内容,欲想让他们从无到有地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再探寻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解决意想不到的困难,岂不茫然四顾,举步维艰,“脚下打滑、身体打晃”,好似“醉人”一般.这时若没有清醒的人来扶持一把,他们很难前进.
3.课标是怎么说的
看遍《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也找不到“将课堂交给学生”或类似的文字,反而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
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这就充分肯定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4.“美丽的神话剧”不足为训
前《江苏教育报》(现《成才导报》)曾刊登过一篇评介一节公开课的文章,称这节课看似“炉火纯青、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明眼人不难看出这节课在弄虚作假,课前不知演练了多么遍,教师讲什么,提出什么问题,谁来回答,如何回答,事先全都设计安排好了.教师确实很少讲话,甚至不讲,学生成了课堂绝对的主人,全都犹如神童一般,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们,且思维清晰、伶牙俐齿、准确流畅,教师几乎成了欣赏学生表演的旁观者.可是笔者要问,这种“美丽的神话剧”值得提倡吗?这样的课不仅有违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学生的心灵中也将产生不良影响,难怪有人强烈呼吁取消此类公开课.
二、追求真实、现实的高中数学课
在课堂中,究竟如何确定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如何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呢?近期拜读文献[2],作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但其中某些意见仍值得商榷.
文献[2]说:“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方向,寻找研究的方法,拟定研究的计划,付诸研究的实践,评价研究的成果,反思研究的过程……这一切均应是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
文献[2]还对一些教师的教法提出了批评:“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一些教师紧紧地‘牵引着’学生,生怕学生走‘弯路’,强烈给学生暗示,希望‘尽快’得到所要的结果.其实,这种课堂的热闹是假繁荣,学生的活动是伪探究,数学思维被异化为模仿了.”
文献[2]的主张表面上虽没有“将课堂交给学生”,但究其实质,追求的仍然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神话”——“这一切均应是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文献[2]具体剖析了一个课例“等比数列前 n 项和”,介绍了教师 A的教学过程:由“国际象棋放麦粒”的故事引出问题,求和
再给出“故事续集”,在另一棋盘上依次放麦粒,求和
然后将上式中的“2”换成“q”,给出“故事再续集”,解决一般问题,求和
此时,学生发现并应用“错位相减”这一技术已没有困难,探究活动也较为顺利地完成.
文献[2]对教师 A 的精心设计在“表示赞赏”的同时,又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首先,启发不是告诉,引导不是引诱.……教师 A 紧紧地把学生‘引领’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上,……指向明显,步步紧逼.在这样特定而‘狭小’的空间中,加上教师‘悉心’引诱,学生发现‘错位相减’几乎没有困难,但是学生的主动思考少了,主动思考的空间小了,他们在跟着教师
走,遵循教师的指令想,遵循教师的意图给出结果.其次,求出 后再求 ,再到一般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模仿,而不是思考,或者说不是深刻的思考……归根到底,究竟是教学生思考,让学生想他们该想的,经历他们该经历的,还是教结果,设计好套路让他们操作,逼他们学习模式,追求结果?”
读了这段文字,笔者觉得文献[2]对教师 A 的“赞赏”实在是太勉强了.那么按文献[2]的主张,数学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的、创造性的和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空间,且无须教师的引领.从理论上看,文献[2]的追求似乎没有什么不对,但从实践来看,这种理想的境界能达到吗?试想一下,若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看书,教师不作提示,面对求和问题“ ”,他们能有何作为?指望他们独立地想出“错位相减法”,无异于缘木求鱼.不过,我们在公开课上也看到过这种“理想境界”.但后来了解到,学生为与教师密切配合,也谨防自己课堂上“出丑”,在课前预习时下足了工夫,所以在课堂上才表现得非常“优秀”.
综上,笔者郑重地说一句:“学生不是神童,我们不是‘神话’的缔造者,我们追求真实、现实的高中数学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数学教育、教学观为指导,我们设计并实施了“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教学过程.
开始,也是由“国际象棋放麦粒”的故事引出问题,求和 .
教师:要求这个 64 项的和,虽然不难,但非常麻烦,不算错的情况下,恐怕要花费半个月的时间;若一不小心算错一步,则前功尽弃.而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人们“不用蛮力来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强攻,必须智取.
学生:
.
教师:以前我们解决过不少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问题,你们能否写出数列 1,3,7,15,31,…的一个通项公式?
教师:结果完全正确.但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个结果只能算是一种猜想,而不是理论上的证明,数学讲究的是严谨的逻辑推理.怎么证?
(学生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教师:暂不考虑证明方法,我们再来解决一个求和问题:
.
学生:(很自然地试图沿用类似于上面的方法)
.
学生感到很难写出数列 1,4,13,40,121,…的通项公式.
教师:我们以前写数列通项公式时,经常对数列的各项进行一些“改造”,即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试图发现各项隐藏的规律,大家不妨试试.
教师:太妙了,充分表明了你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相信不少同学都想到了这个结论.但与上面求和问题一样,猜想不能代替证明,现在考虑如何证明③式,将分母中的“2”改写为“3-1”试试.
教师:请你到黑板上用竖式写出这个多项式乘法的过程.
教师:奇迹出现了!没想到初中学到的多项式乘法运算法则在这里解决了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欲求等比数列前 n 项的和 ,即求
教师:现在设法给这个方法命名,命名抓住方法的典型特征,请讨论后发表意见.
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反思上述过程,又联系多位数的乘法,发现方法主要的特征是“错位”,结合加法和减法,在教师的参与下最后命名为“错位加减法”.
教师:有时用“加”,有时用“减”,所以我喜欢将此法叫做“错位相消法”,关键是“错位”,位置“错”开,恰好使同类项对齐,“错”是为了不错.通过“错位”消去许多项,将长长的和式浓缩为一个简单的式子,使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节约了时间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啊!由此我们充分体会到数学无穷的威力和魅力.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数学发展史上一个问题的攻克,有时需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在课堂四十五
分钟内教师要求学生独立解决一个从未见过的问题,是很不现实的,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提示和启发.笔者在这里对广大同行要郑重地说一句,教师的讲授是高中数学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该讲的就要理直气壮地去讲.当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能想到和做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如求数列 1,3,7,15,31,…的通项公式,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完成,教师不需要多说.但求数列 1,4,13,40,121,…的通项公式,就需要教师做适度的提示.当学生发现通项公式是 后,再聪明的学生也不可能想到将其改写为 .再如,方法的命名,也不能完全依靠学生.另外,学生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差错或走弯路、不完善和不规范的现象,这虽属正常,但要教师随时随地予以扶助、纠正,因为他们是“醉人”,而不是“神仙”.
以上理念基本适用于习题教学,另外笔者还有五点看法.
第一,课堂与考场不一样,在考场上学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谁也帮不上忙,但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直作“壁上观”,特别是当学生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又一筹莫展时,就要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但这种点拨又不同于全盘告诉,要运用科学加艺术的手段,尽量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智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第二,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习题解答,其中大部分属于模仿性操作.创造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高层次目标,但教师对学生的创造力不能估计过高,期望他们在新授课上、在短时间内做出惊人之举是不现实的.
第三,教师虽然欢迎学生提出问题,但鉴于知识和视野的局限,他们不大可能提出新颖独特、结构精巧、蕴涵深邃、功能丰富的精彩问题,而是要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拟.
第四,教师在精心编拟的题目中还应体现分层次教学的原则,分别为低、中、高水平与能力的学生准备适合他们“口味”的问题.但要力戒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征服的畸难题.
第五,教师编拟的题目应有明确的目的,如“等比数列前 n 项和”这节课,应突出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与错位相消法的应用.下面展示这节课我们编拟和处理过的一些问题.
教师:这道题目很有意思.请仔细观察下页图,说出你的想法.
教师:你的想法很有趣,但我要问你,欲证的目标等式⑥式从何而来?
学生 4:(一时语塞,但丝毫不感到难堪)还得用求和公式.
学生 5:将边长为 1 的正方形按上图的方法依次分割,得一系列矩形或正方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这使我想起在一本课外读物——我国古代名著《庄子·天下篇》中所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教师:你的联想十分丰富,且富有哲学意义.庄子原来说的是“棰”,即木棍,你创造性地用于正方形,值得庆贺!有限的物体可以无限地分割
下去,体现了有限和无限辩证的统一.对此,你们可能一时还难以懂透,不要紧,以后有机会慢慢咀嚼领悟吧.对下面的问题也会有同样的认识,当 n无限增大时,1- 的值有什么变化?
学生:当 n 无限增大时, 的值无限接近于 0,则 1- 的值无限接近于 1.
教师:我们用记号“n→+∞, →0”表示,这可是数学史上的重大突破,以后我们还要研究.
新教材删去了极限严格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在这里利用这个契机为今后极限概念、曲线的切线、函数的导数等概念的出台做了很好的铺垫.
后面原想给学生出示下题:不用“蛮力”用巧法求和=+6+20+56+144+352+832+1920,但后觉不妥,因为只有编题者才能知道其中的“隐秘”,不要说学生,就是教师在短时间内也很难“破译”这个“密码”,所以还应从实际出发,故将题目改为:求和 .⑧
学生:(在“错项相消”的启发下,进行尝试)
教师:请将此题推向一般化.
学生:求和
只有将对学生的要求确定在合理的高度上,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数学教育是育人宏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要慎之又慎,不能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与学生相比,数学教师有许多优势,应利用这种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只有科学合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垄断课堂上的话语权,但也不能放弃课堂上的话语权.教师好比教练,学生好比运动员,参赛的是运动员,但训练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还要靠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