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原创】(新高考)2022届第十五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训练卷,B卷,学生版2,供大家参考。
〔新高考〕2022 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卷 第十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B〕 考前须知: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卷 〔选择题〕
本卷共 5 15 个小题,每题 3 3 分,共 4 45 5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6 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指出,由于社会主义的、民族独立的、民主的和争取和平的力量的增长,“世界局势不能不趋于缓和,世界的持久和平已经开始有了实现的可能〞。这一论断〔
〕 A.标志着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主题
B.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 C.肯定了不结盟运动的世界性影响
D.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2.制定“一五〞方案时,我国接受苏联专家建议:在开展工业化时一定要注意农业问题,重工业一定要腾出份额生产农业机械和化肥,还要保证为农村人口提供足够的工业品,以带动城乡物资交流。这一做法〔
〕 A.改变了优先开展重工业的战略
B.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明显弊端 C.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协调性开展
D.保障了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1953年,外贸部提出“凡对国计民生关系重大的商品,保证国内供给是需要的……还必须想尽一切方法挤出来以供给出口;凡对国计民生关系较小的商品,应积极组织出口;有些商品更可适当节减国内市场需要,以满足出口需要。〞 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 A.打破西方的孤立封锁
B.积极支援社会主义国家 C.加快农业合作化进程
D.为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 4.根据“一五〞方案期间的部署,5 年内开始的 694 个限额工业建设单位中,有472 个分布在内地,占总数的 68%;222 个分布在沿海地区,占总数的 32%。这一部署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
B.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开展 C.发挥原有工业根底的作用
D.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工作 5.“一五〞方案时期,在苏联援建的 150 个实际施工工程工程中,国防工业企业44 个。从“三五〞方案开始,我国用了近 3 个五年方案的时间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开展战略,并投入了国家大量经济资源。这些措施旨在〔
〕 A.加强国防建设
B.借鉴苏联建设经验 C.维护国家平安
D.确立方案经济体制 6.1951 年 5 月,针对山西省委要求削弱农村私有经济的意见,刘少奇提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没有拖拉机,没有化肥,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刘少奇旨在强调〔
〕 A.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
B.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迫性 C.新中国地主经济存在的合法性
D.维护土地改革成果的合理性 7.下表是“一五〞方案期间工业生产建设开展情况简表。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区域
工程 投资额〔亿元〕 投资额占比 工业产值增长倍数 沿海地区 230.08 41.8% 1.19 内地 262.75 47.8% 1.51 A.工业化战略重视均衡开展
B.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C.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D.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8.1980 年代,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几乎每年都会下发类似于生猪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的通知和文件。这反映了当时〔
〕 A.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强
B.农产品生产无序化严重 C.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9.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方案价格体制,农副产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农民收入低下。1979 年起国家进行价格改革,至 1985 年除政府合同定购的少数品种外,其他农副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其结果〔
〕 A.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
B.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C.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下表是 1998—2002 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拟表,导致这三类企业产值增长的国内因素是〔
〕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1998—2002 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拟表 年份 私营企业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产值 〔亿元〕 比重 〔%〕 1998 2 083 3.90 33 621 62.90 17 750 33.21 2000 5 520 7.94 40 554 58.32 23 465 33.74 2002 12 951 14.30 45 179 49.87 32 459 35.83 ①改革开放逐步深入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③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1978 年至 1984 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的总产量分别增长 33.6%、188.8%、128.2%;农业总产值增长 118%;农民人均年实际收入增长 15.1%,是改革开放 40年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B.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
D.土地所有制性质变动 12.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深圳特区〔
〕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开展
B.开始形成证券交易市场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尝试突破传统经济模式 13.1978~2021 年,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奉献率由 38.3%上升至 6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一路攀升,从 1558.6 亿元上升至 332316.3 亿元。这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
〕 A.市场经济体制活力不断增强
B.消费在经济开展中占据主导 C.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国内居民消费渠道日渐多元 14.以下图反映了 2001 年和 2021 年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现象〔
〕
A.揭示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
B.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 C.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确实立
D.说明参加世贸组织产生的影响 15.以下图为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一幅漫画?字的大小?。其反映了〔
〕
A.扫盲教育成效显著
B.农业生产焕发活力 C.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凸显
D.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第二卷 〔 非选择题 〕
共 本卷共 3 大 大共 题,共 55 分。考生。
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16.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25 分〕 材料一
“中国城市辞别传统城市形态走向近代是从 19 世纪 40 年代开始的。与西方资本主义诸国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工业革命和日益增长的商业化等内力作用实现城市近代化不同,中国的城市近代化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这些通商城市以贸易为中介,并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念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旅。〞 ——摘编自涂文学?中国近代城市化与城市近代化论略? 材料二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这其中有科技因素、市场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是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第一个“低价获取〞是指户籍制度把农民强制性限制在农村,以此为企业和城市开展提供廉价劳动力。第二个“低价获
取〞是地方政府多年来都是压低土地价格来为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及地产商开展创造条件,降低它们的投资本钱。低价的土地和低价的劳动力,形成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牺牲〞就是环境的牺牲,粗放型经济开展方式对中国环境造成了一些不可修复的破坏。
——摘编自?财经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西方城市化相比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城市化对中国社会开展的直接影响。〔13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低价获取〞、一个“牺牲〞做出简要评价。〔8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就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方面的问题简要提出你的建议。〔4 分〕 17.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阅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5 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持续推进反贫困之战,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逐渐摆脱了贫困。2021 年党中央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时,中国还剩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国各地开展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的帮扶。
——摘编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实践——写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2021—2—26〕 材料二
我国社会逐步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21 年修订〕 材料三
上级国家机关……从财政、金融、物资、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帮助各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开展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 年修订〕 〔1〕1949—2021 年,我国政府采取了诸多措施开展经济改善民生。简述其中三项有效促进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措施。〔6 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至 2021 年底中国实现全部人口摆脱贫困的政治条件。〔9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5 分〕 材料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学习“新中国经济建设〞内容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写的提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提纲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新高考〕2022 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卷 第十五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成就〔B〕答案 第一卷 〔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中共八大召开时,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国内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转变为经济矛盾,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主要任务,据材料“世界局势……趋于缓和,世界的持久和平……有了实现的可能〞可知国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一论断适应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应选 B 项;20 世纪 90 年代,和平与开展成为时代主题,排除 A 项;1961 年 9 月,不结盟运动兴起,排除 C 项;1972 年尼克松访华,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排除 D 项。
2.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我国一五方案接受建议开展工业的时候注意“农业问题〞,使工农业健康开展,应选 C 项;一五方案中实行的战略就是优先开展重工业,排除 A 项;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建立起来的是方案经济体制,,排除 B 项;为农村提供足够的工业品不是为了工业化建设进行,排除 D 项。
3.
【答案】D 【解析】由“必须想尽一切方法挤出来以供给出口〞、“可适当节减国内市场需要,以满足出口需要〞是为了换取外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这符合 1953 年工业化这一任务的需要,应选 D 项;当时中国的工业化程度很低,我国的产品出口主要不是面对西方,排除 A 项;当时中国的国力刚刚恢复,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援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提出上述方针的主要目的首先应该考虑自身的需要,排除 B 项;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应该是在 1955 年,C 与题干时间“1953 年〞不符,排除 C 项。
4.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工业建设单位中……内地,占总数的 68%……沿海地区,占总数的 32%〞可知工业布局侧重内地,改变了内地和沿海地区不平衡的状态,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开展,应选 B 项;1952 年国民经济的恢复,推动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排除 A 项;结合所学知识,“一五〞方案前,东北地区和沿海城市原有工业根底较好,不符题意,排除 C 项;1965 年完成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排除 D 项。
5.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在苏联援建的 150 个实际施工工程工程中,国防工业企业 44 个〞“我国用了近 3 个五年方案的时间实施了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国防工业开展战略〞可知我国关注国防企业的开展和建设,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依然十分紧张,这些措施有利于维护国家平安,应选 C 项;加强国防建设是途径,而非目的,排除 A 项;借鉴苏联建设经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并非目的,排除 B 项;方案经济体制是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并非加强国防工业建设的目的,排除 D 项。
6.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说明刘少奇认为现在尚不宜动摇私有制,建立土地私有制度是土地改革的成果,应选 D 项;据材料“不要急于搞农业生产合作社〞说明材料讨论的是农业方面,与工业化无关,排除 A 项;刘少奇认为“现在采取动摇私有制的步骤,条件不成熟〞说明他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改造不应操之过急,排除 B 项;材料讨论的私有制是农民土地私有,而非地主私有,排除 C项。
7.
【答案】A 【解析】表格中数据反映在一五方案中沿海和内地投资较为均衡,...